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的应用例2教学设计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第【1】篇〗1、目标的定位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关键。
在课堂设计时,我们应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对新知识掌握的情况等,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比例尺》这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知识、正反比例和图形的放缩的基础上学习的。
是比的知识、正比例和乘除法意义的综合应用。
依据教材和学生已有知识及年龄特点等来重新审视《比例尺》一课,我们不难发现,这部分内容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对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能进行转化,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绘图的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值得关注的是:就数值比例尺而言,教材没有就方法比例尺专门的讲解,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就是要学生在理解比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比例尺”,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上,其次才是计算比例尺,有了深刻的理解,计算自然水到渠成。
这样来把握教材,教学起来得心应手,收到良好的效果。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比例尺》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于理解,而且我觉得书中的练习和情境可能不太适合我们的学生,学生不一定会十分感兴趣,可能只是为了解题而解题。
因此我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这样一节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结合人教版教材,我对教材进行了取舍,创设了贴近我所教学生生活实际的题目,考虑线段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很广,因些我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还把比例尺的相关内容拓展进来,从而拓宽和活化教材内容,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亲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上课,我首先设计了一个脑筋急转弯题:“老师开车从濮阳到郑州用3个小时,可是有一只蚂蚁却只用5分钟就从濮阳爬到郑州,这是为什么?”,这里创设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中找出濮阳和郑州。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3篇2024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3篇2024〖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的:1、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自学能力;3、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要想知道我们教室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怎么办?师生合作测量,记录数据。
2、按照实际的长和宽把教室的平面图画在我们的作业本上,能行吗?怎么办?组织学生交流。
3、教师指出: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时,常常需要把实际距离按照一定的比缩小或放大,再画在图纸上,这个比就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比例尺的意义(1)你能说说什么是比例尺吗?(2)出示比例尺的意义。
组织学生齐读,在这句话中,你认为关键词是什么?(3)根据比例尺的意义,你认为应该怎样求比例尺?同桌互相说一说,并汇报,教师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2、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1)指导学生观察P48图1,认识数值比例尺。
①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教师板书:数值比例)②你是怎样理解1:100000000的?学生畅所欲言的交流⑵指导学生观察P48图2,认识线段比例。
①从图上你又知道了什么信息?(教师板书)②你能说说线段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吗?⑶指导学生观察P49图3。
①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②这个2:1表示什么意思?③这个比例尺和图1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学生小组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③教师小结: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图纸上,这时比例尺的前项就比后项大。
3、教学例题:在一幅地图上,用图上的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①先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比例尺,怎样求比例尺?②学生尝试解答,板演。
新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二)》教学设计

《比例尺(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掌握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求实际距离问题的方法,能正确解决此类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求实际距离问题的探究过程,体会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合问题情境,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求实际距离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用比例法解决求实际距离问题时,设未知数应统一单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尺,关于“比例尺”你知道些什么?学生能从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和表示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回顾。
课件出示:1.说一说下列各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义。
(1)比例尺1∶450000;(2)比例尺80∶1;(3)比例尺;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为_____________。
2.在一幅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5 cm,A地到B地的实际距离是30 km。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师:生活中比例尺的应用十分广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例尺的应用。
二、探究新知(一)教学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课件出示:在一幅比例尺为1∶30000的地图上,北京地铁2号线的长度大约是77cm。
北京地铁2号线的实际长度大约是多少千米?师:认真读题,你们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教师指名学生说出已知条件、要求的问题分别是什么。
预设:已知条件:已知北京地铁2号线的长度大约是77cm,也就是图上距离大约是77 cm。
比例尺是1∶30000。
所求问题:北京地铁2号线的实际长度大约是多少千米?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求出北京地铁2号线的实际长度吗?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题方法。
汇报交流。
(学生能够意识到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答,解法可能各不一样,呈现多种方法,小组交流的目的在于互相学习,开拓视野。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第1篇】一、引入。
开门见山,揭示课题:比例尺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二、探究。
学习任务一:把实际距离画在纸上师:我们先来研究“为什么要学习比例尺?”。
由现场听课的部分老师来自山东菏泽引出“菏泽到北京大约600千米”,提出学习任务1:你能在纸上画出这段距离吗?学生尝试画图,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准备全班交流。
让学生借助实物投影,讲解自己是怎样在纸上画出600千米的。
随着学生的讲解,教师逐次进行板书(有序排列,一列是“图上距离”,另一列是“实际距离”):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6厘米 600千米3厘米 600千米10厘米 600千米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把实际距离缩小了不同点:缩小的比例不同。
师:在画图上,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再画在纸上。
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这个比就是比例尺。
归纳:一幅图,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学习任务二:求比例尺师:以6厘米这幅图为例,怎样求这幅图的比例尺呢?1.学生独立尝试,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2.先统一单位,再化简成前项是1的比。
3.让学生独立求出另两幅图的比例尺,巩固求比例尺的方法。
学习任务三:两种比例尺表示方法的互化出示地图,有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讨论1:如何将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强调线段比例尺上的最后一个数据带上单位。
讨论2.如何将数值比例尺转化成线段比例尺?全班交流。
三、练习。
1.认识“放大比例尺”2.分层练习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资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7、48页,练习八第1—3题。
设计理念:数学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仅要思考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就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学生数学概念的获得要在观察、比较、概括、归纳等数学活动中才能构成。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比例的应用 比例尺》优质课教案_2

《比例尺》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读懂两种形式的比例尺。
2.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准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3、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培养亲近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尺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激发兴趣,引入比例尺
(脑筋急转弯)
有一只蚂蚁从桂林走到北京只用了几秒钟的时间,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二、理解比例尺
1、通过画实物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什么叫比例尺。
2、讲解相关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的知识,及线段比例尺怎么转换成数值比例尺。
三、巩固练习,灵活使用
1、判断题
2、求比例尺一个圆柱形零件的高是5MM,在图纸上的高是2CM。
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3、求实际距离:“世界那么大,广西那么美,我想去看看”。
五一假快到了,你想去广西哪看?请你量出桂林到某地的图上距离,并求出两地间的实际距离?
4、在比例尺是1:1000的图纸上,一座长方形花圃的周长是
2.1厘米,长与宽的比是5:2,这座花圃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
米?
四、谈学后体会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2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P48—P49例1、例2。
二、教学分析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一方面巩固比和比例的有关概念,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比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学习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两部分:一是结合现实情境教学比例尺,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用比例尺解决问题。
二是比例尺的实际应用,体会比例尺在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体会比例尺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有关比例尺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难点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六、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提问: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相邻的进率是多少?2.什么叫做比?3.化简下面各比。
0.4/0.6 1/4:8 10厘米:100厘米 2米:140厘米(二)今天用所学的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在那里看见过比例尺建筑物与建筑模型有比例尺;地图:学生观察地图,找到图中标注的比例尺。
教师说明比例尺的作用。
师: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
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
这个比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尺。
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三)探究温故知新(出示课本48页主题图)同学们请看,这些是祖国地图、北京地图。
在绘制这些地图和平面图的时候,都需要把实际的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比例尺。
(板书课题:比例尺)1.教学主题图(1)观察中国地图主题图,认识数值比例尺:中国地图上的比例尺是1:100000000。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_2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_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含义,知道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会求比例尺。
2、通过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使用比例尺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学会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1千米=()米1米=()厘米1千米=()厘米2、化简下面的比8:1600 = 5000:1= 6cm :18m=3、脑筋急转弯导入同学们,我们做了这么几道题,大家一定很累吧,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来一个脑筋急转弯: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大约是1200km,不过一只蚂蚁只用了5秒钟从北京爬到了上海,你知道为什么吗?a、多媒体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理解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b、多媒体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理解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二、探究新知1、学生自学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a、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比例尺?b、什么叫做比例尺?c、比例尺1:3000表示什么?d、比例尺分为哪两种形式?e、比例尺的两种形式能相互转化吗?2、学习比例尺的意义。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就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根据比例尺的定义,比例尺1:3000表示什么?表示图上距离1cm代表实际距离3000cm。
根据比和分数的关系,结合倍数关系,它又表示什么?思考:比例尺1:30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几分之几?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多少倍?3、理解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多媒体出示图片。
4、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相互转化。
注意:a、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要把不同单位化成相同单位。
b、比例尺是一个比,不带单位名称。
5、理解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缩小比例尺:前项都是1,都是把实际距离按照一定的比缩小。
《比例尺的应用(二)》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比例尺的应用(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利用比例尺绘制平面图。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3. 通过观察、测量、设计平面图的体验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思想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利用比例尺绘制平面图。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比例尺绘制平面图。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出示两张平面图。
师:这两张图是同一个足球场的平面图,为什么同一个足球场画出的平面图不同?生:选用的比例尺不同。
师:你认为哪一幅图画的比较好?为什么?师:绘制平面图时必须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师: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样应用比例尺画图呢?生1:要知道所画事物的大小生2: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生3:画的所有尺寸按比例尺同时扩大或缩小。
生4:设计的平面图表明实际大小。
生5:所画的平面图一定要标注好所选的比例尺大小。
生6:………………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运用比例尺画图一定要选好合适的比例尺,对所画的事物按比例尺同时扩大或缩小,一定要标好事物的图上大小,并标注好所用的比例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能力。
出示例题例3.小明家在学校正西方向,距学校200 m;小亮家在小明家正东方向,距小明家400 m;小红家在学校正北方向,距学校250 m。
在下图中画出他们三家和学校的位置平面图(比例尺1 : 10000)。
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师:你从题目中得到那些信息?生1:小明家在学校正西方向,距学校200 m。
生2:小亮家在小明家正东方向,距小明家400 m。
生3:小红家在学校正北方向,距学校250 m。
生4: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是比例尺1∶10000。
师:1 : 10000表示的是什么意思?生5:1 : 10000是这幅平面图要按照它表示在这幅地图上的1 cm表示实际生活10000 cm也就是100 m的距离来画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四单元《比例尺的应用》例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应用比例尺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把比例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数据,准确绘制方位制图的方法。
教学方法:悟学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尺子,三角板、一幅中国地图等。
学具准备:尺子,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象,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什么叫比例尺?怎样求比例尺?
教师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师:同学们,要求比例尺要知道什么?
生:必须要知道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师:如果知道比例尺和其中一个距离,那怎样求另一个距离呢?大家小组讨论。
生(甲):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生(乙):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生:师:你们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根据比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图上距离相当于被除数,实际距离相当于除数,比例尺相当于商,因为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所以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让学生集体读以上式子
师:求比例尺要注意什么呢?
生: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名称要相同。
师:说一说下面这些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1:1500 9:1
师:我们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那么宽,能用一幅中国地图展示给大家看,是应用了什么知识?
生:应用了比例尺。
师:平时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到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呢?
生:建房子、修公路搭铁路等等都用到比例尺的有关知识。
师:那比例尺的作用大不大?
生:大
师:我们不管是看地图,还是画平面图,都要用到比例尺,这说明比例尺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是很有用的,因此,我们不但要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意义,还要会用比例尺解决一些生活的实际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学习比例尺的应用。
板书:比例尺的应用
二、探讨课题,学习新知(感觉感知)
(一) 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教学2:在北京地铁规划图地铁1号线上量得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图中的长度大约是7.8cm,比例尺是1:400000,苹果园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大约是多少?
师:求实际长度大约是多少,怎么求呢?大家小组讨论
生:要求实际长度是多少,先利用"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求出实
际长度是多少厘米,再化成以千米为单位的数.,
学生集体练习,指名回答并.教师板书:
解法一:7.8÷(1:400000) =3120000 cm==31.2km
师:还有第二种解法吗?
生:有,用比例解。
解法二:解:设实际长度是x厘米..。
7.8:x=1:400000
x=7.8×400000
x= 3120000
3120000cm=31.2km
答:苹果园至四惠东站实际长度大约是31.2 km。
(二)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
南宁到贵港的实际距离是180千米,画在比例尺为1:1000000的图纸上,应画多少厘米?
师:这道题求“应画多少厘米?”实际是求什么距离?同桌讨论。
生:求图上距离
(让学生集体完成,指名板演)
180 千米=18000000厘米18000000×(1:1000000)=18厘米
答: 应画18厘米.
(三)应用比例尺画图(画一画)
教学3. 出示例3 。
师: 要想准确地画出他们三家和学校的位置平面图必须知道什么?
生:图上距离
让学生先体算出三家到学校的距离,再画平面图。
教师参与学生交流边绘图,帮助困难学生理解和掌握绘制方法。
②全班交流。
③动手解决,展示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思维训练,加深理解。
1.判断
(1)、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500m.()
(2)、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3)、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
(4)、南宁到桂林的实际距离是400千米,画在比例尺为1:5000000的图纸上,应画
8厘米。
()
2. 表格填空
3.解决问题
(1)兰州到乌鲁木齐的铁路线大约长1900km。
在比例尺是1:40000000的地图上,它的长是多少?
(2)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上海到杭州的距离是3.4cm.上海到杭州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4.独立作业:
1.54页做一做
2.55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师:请你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