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新项目、新技术开展申请表

合集下载

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一)护理新业务、新技术认定:凡是近期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趋势、在院内尚未开展和未使用的临床护理新手段。

(二)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准入的必备条件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项目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2、拟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项目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效益性。

3、拟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项目所使用的各种医疗仪器设备、药品须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具有相应的资质证件,资质证件不全者不得在新项目中使用。

4、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不得违背伦理道德标准。

5、拟开展的新业务、新项目应征得患者本人同意。

(三)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分级:按该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将项目分为:国家、省、市、院级。

(四)护理新业务、新技术申报及准入流程
1、由护理人员填写申报审批表,经科室核心小组讨论审核,护士长及科主任签署意见后报护理部。

2、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准入领导小组审核、评估,经充分论证并同意准入后,报请医院学术委员会审批。

3、批准后的护理新技术、新业务必须按计划实施,实施前后要遵循操作规程,应告知患者本人,严格遵守知情同意原则。

4、护理部定期对护理新项目进行检查考核,新项目负责人应定期上交新项目实施情况的书面报告。

5、在临床应用新技术、新业务时,护理部应组织相关人员及时制定新的护理常规、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6、新业务新技术推广应用后不断完善,积累资料,中报成果奖。

护理新技术新项目汇报ppt

护理新技术新项目汇报ppt
分类
根据技术应用范围和特点,护理 新技术可分为信息技术、智能技 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等。
新技术发展趋势
信息化
智能化
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实 现护理信息的快速传递、处理和共享,提 高护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开发智 能护理机器人、智能护理床等,减轻护理 人员工作负担,提高护理效率。
医疗废物处理技术
采用先进的医疗废物处理 技术,如高温焚烧、化学 处理等,确保医疗废物的 安全处理和环保排放。
新技术在护理质量提升中的应用
护理数据分析与挖掘
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护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深入 分析,发现潜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个性化护理计划制定
基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制定个性化的 护理计划,提高护理效果。
未来发展的机遇和前景
个性化护理服务的发展
01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个性化护理服务
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智能化护理技术的应用
02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护理服务的智能化和
自动化,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
多元化护理服务模式的探索
03
探索多元化的护理服务模式,如家庭护理、社区护理等,满足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拓展技术应用领域
建议进一步探索新技术在不同护理场景和 患者群体中的应用,如老年护理、康复护
理等,以扩大技术覆盖面和影响力。
完善技术培训体系
建议建立完善的护理新技术培训体系,提 高护理人员对新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确保新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顺利推广。
加强跨学科合作
鼓励护理学科与其他医学领域、工程技术 领域等开展跨学科合作,共同推动护理技 术的创新与发展。

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一、定义指为保障患者安全,对于本本院首次开展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或诊疗方法实施论证、审核、质控、评估全流程规范管理的制度。

二、基本要求(一)新技术、新业务的概念凡是近年来在县内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趋势的新项目(即通过新手段取得的新成果),在本院尚未开展过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临床医疗、护理新手段,称为新技术、新项目。

(二)新技术、新业务的分级、分类对新技术、新项目实行分级管理,分为市级、县级、院级:1、市级:具有省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市内医学领域里尚未开展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业务。

2、县级:具有市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县内尚未开展的新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业务。

3、院级:具有县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本院尚未开展的新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业务。

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将医疗技术分为三类: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本院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1、涉及重大伦理问题;2、高风险;3、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4、需要使用稀缺资源;5、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三)新技术、新业务的批准权限1、申请人资格:申报者应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且经过相关专业技能培训的本院医务人员。

2、院级新技术、新项目须由科主任签署意见后报医务科审批、主管院长审核、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通过方可实施。

3、县级、市级新技术新项目须在履行院级新技术新项目审核批准后,经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通过、院长批准、经县卫生计生委备案后方可实施。

(四)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的必备条件1、拟开展的新项目应符合市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新技术、新项目申报流程

新技术、新项目申报流程

新技术、新项目申报一、新技术、新项目定义:凡近年来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趋势的新项目(即通过新手段取得的新成果),及在医院尚未开展过的项目和尚未使用过的临床医疗、护理新手段,称为新技术、新项目,包括:1、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2、使用二、三类医疗技术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3、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4、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5、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6、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二、新技术、新项目分级:按照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分为:1、国家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国内医学领域内尚未开展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诊疗、护理的新技术和新业务。

2、省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省内医学领域内尚未开展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诊疗、护理的新技术和新业务。

3、市级(医院级):具有省内先进水平,在本市和本院内医学领域内尚未开展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诊疗、护理的新技术和新业务。

三、新技术和新项目管理实施应遵循步骤:1、新技术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实施;2、实施者提出书面申请;3、组织学术委员会专家进行论证,报主管院长批准后方可开展实施;4、新技术项目的实施须同患者签署相应协议书,并应履行相应告知义务;5、新技术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阶段性监控。

6、新技术项目完成一定例数后,科室负责及时总结,并向医务科提交总结报告,决定新业务、新技术的是否在临床全面开展。

7、科室主任应直接参与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并作好科室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的组织实施工作。

四、准入申报程序:(一)项目申请人填写申报表,经科室论证、科主任签署意见,医院审核后方可开展工作。

1、拟开展的新技术项目在国内外或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3、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分析,并对社会经济效益预测;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5、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等和各种支撑条件;6、可预见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防范预案;(二)提供相关医疗仪器、药品等《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三证;(三)符合医疗机构许可证批准、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

医院护理新技术新业务管理制度

医院护理新技术新业务管理制度

医院护理新技术新业务管理制度
一、护理新技术、新业务是指首次开展的或具有发展趋势、在院内尚未开展和使用的,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安全性,对学科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临床护理新手段。

二、护理新技术、新业务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耗材和药品等必须资证齐全。

三、开展护理新技术、新业务应严格遵守知情同意的原则,不得违背伦理道德标准。

四、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前按流程进行申报:科室护士长填写“ 申请表”,经科主任签字同意,递交护理部,护理部组织相关专家,对新开展科室护士资质能力、资质条件等进行评估核准,并报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审批。

五、申报表内容应包括:开展项目、应用范围、应用前景、使用材料“设备)、操作规范“流程)、操作人员培训方法、注意事项、预期效果、可能并发症等。

六、制定操作规范或流程:护理部协助科室制定出新项目操作规范 流程)和相关护理常规、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

七、培训考核:新项目开展前,必须对相关护士进行系统培训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开展。

八、跟踪监管:获准开展的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科室质控小组和护理部应有专人跟踪指导监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项目顺利开展。

九、总结完善:对开展的新项目应自始至终给予重点关注,不断总结、完善,制定出可行的护理常规、完善的操作流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护理新技术、新业务的有关资料要妥善保管,作为技术资料存档。

新技术新业务申请书

新技术新业务申请书

鄂尔多斯市第二人民医院
医疗新技术新业务项目
申请书
项目名称: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申请科室:鄂尔多斯市第二人民医院2病区
项目负责人:白飞云
联系电话:
申请日期:2008年4月30日
鄂尔多斯市第二人民医院
填报说明
一、填写申请书前,请先查阅医院颁布的“新技术新业
务管理规定”。

二、申请者及所申请项目必须符合新技术新业务申请条件
及要求。

三、申请书各项内容应实事求是、认真填写,表达简明、
严谨,字迹清楚。

外来语应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
第一次出现的缩略词,须注明全称。

四、每个申请者均需上报一式两份申请书,由所在科室集
中后在规定时间内统一报送医务处。

五、申请书中有关栏目填写不下时可另附纸(A4纸)说明。

六、申报项目的负责人和主要参加人每年申请的项目数,不
得超过两项。

护理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制度

护理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制度

护理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制度
一、护理新技术、新业务的认定
凡是近期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趋势、在院内尚未开展和未使用的临床护理新手段被认定为护理新技术、新业务。

二、护理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的必备条件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项目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2、拟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项目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效益性。

3、拟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项目所使用的各种医疗仪器设备必须具有《医疗仪器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产品注册证》和产品合格证,并提交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存档备查,使用资质证件不全的医疗仪器不得在新项目中使用。

4、拟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项目所使用的各药品须有《药品生产企业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进口药品须有《进口许可证》,并提交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存档备查,使用资质证件不全的药品不得在新项目中使用。

5、拟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项目不得违背伦理道德标准。

6、拟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项目应征得患者本人或家属的同意,严格遵守知情同意原则。

三、新技术、新业务分级
按该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将新项目分为国家级、区级、市级、院级。

1、国家级:具有国际水平,在国内医学领域尚未开展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手段。

2、区级:具有区级水平,在区内医学领域尚未开展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手段。

3、市级:具有梧州市先进水平的新技术、新业务,在本市医学领域尚未开展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手段。

4、院级:在本院尚未开展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手段。

新技术和新项目管理制度

新技术和新项目管理制度

新技术和新项目管理制度一、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一)新技术、新项目的概念凡我院既往尚未开展、科室申报新开展的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的临床医疗、护理及医学其他领域的新方法、新手段,无论国内外其他单位是否已实施,均属新技术,新项目范畴。

新药品、新器材的临床验证不属于本规定的新技术、新项目范畴。

(二)新技术、新项目的分级对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实行分级管理。

按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分为国家级、省级、院级。

1、国家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

在国内医学领域里尚未开展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或护理新技术、新业务。

2、省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省内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或护理新技术、新业务。

3、院级:具有省内先进水平,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或护理新技术、新业务。

(三)新技术、新项目的类别按使用范围和性质,分为诊断检查类、治疗康复类和综合类三个类别。

按项目的先进性和安全性分为探索使用类、限制使用类和一般诊疗类三类:1、探索使用类:指引进或自主开发的在国内尚未使用的新技术、新业务。

2、限制使用类(高难、高新):指需要在限定范围和具备一定条件方可使用的技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医疗技术和项目。

3、一般诊疗类:指除国家或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限制使用外的常用诊疗项目,具体是指在国内已开展且基本成熟或完全成熟的医疗技术和项目。

(四)新技术、新业务项目的必备条件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2、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创新性和效益性。

3、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医疗仪器须有《医疗仪器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产品注册证》和产品合格证,并提供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医疗仪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一律拒绝进入。

4、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药品须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