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家乡的古建筑

合集下载

湘版五年级上册美术《家乡古建筑》

湘版五年级上册美术《家乡古建筑》

梁——————— 柱子————————
翘檐———————— 檩——————
斗拱
古代建筑有什么特点?
造型优美: 对称、渐变、顶有脊、翘檐等
结构科学: 斗拱、柱梁、 不用钉子、 稳固 极尽装饰:檐(yan)、雕梁、画 栋、窗饰等
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 区别
古建筑:
复杂,注意细节, 造型独特,多为木 质结构
《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唐代著名 诗人崔颢在此题下《登黄鹤楼》一诗,使它闻名遐迩。
家 乡 的 古 建 筑
陕西 汉中
北 京 天 坛
汉 中
武 侯 墓
陕 西 汉 中
张 良 庙
现代建筑:简单, 造型多变,多为钢 筋混凝土结构
什么是线描?
线描: 以线造型 的传统的 绘画方式
作业要求:
1、比照实物图画一幅望 江楼的线描作品
2、注意疏密和穿插关系
3、看不清楚的地方想象 完成
古汉台
汉 中
武 侯 墓
陕 西 汉 中 拜 将 坛
安徽宏村
丽江古城(云南)
汉台碑林(陕西汉中)
大理三塔
凤凰古城
陕 西 南 郑 圣 水 寺
古建筑:指清 朝及以前的各 类建筑,包括 城池、桥梁、 工事等,一般 指年代久远的 亭台楼阁,庙 宇寺塔,民居 等。

长沙爱岳晚亭麓山的爱晚亭

武灵丛台

黄鹤楼(湖北武汉)

岳阳楼(湖南岳阳)

滕王阁(江西南昌)

蓬莱阁(山东蓬莱)
徽州民居
山 西 应 县 木 塔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试讲稿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试讲稿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
《家乡的古建筑》试讲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你们好!我是一号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试讲内容是《家乡的古建筑》,在讲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
一、激趣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大家请坐!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古建筑吗?你能把你见过的古建筑,用线描的方式描绘下来吗?
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家乡的古建筑》;
一、说一说: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6页的几幅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说一说,这些古建筑的特点是什么?你的感受又是什么?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小朋友;三、做一做:
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用线描的方式,画一处你记忆中的古建筑;
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展示;
师:同学们的作品很有创意,让我也深受启发;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以上是我的试讲内容《家乡的古建筑》,敬请各位评委老师点评,指导。

谢谢大家!。

五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湘美版秋)

五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湘美版秋)

五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湘美版秋)一、教学目标1.了解祖国各地的古建筑,了解家乡的古建筑。

2.学习古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古建筑的种类及特点中国古代建筑包括宫殿、庙宇、官署、寺观、园林等,它们都具备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古建筑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采用传统的木结构和石结构。

•讲究规制和比例,形式庄重大气。

•注重装饰和细节的雕刻和绘画。

2. 家乡的古建筑家乡是人们生活的地方,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建筑风格。

通过学习家乡的古建筑,可以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

3. 绘制家乡的古建筑通过观察和学习家乡的古建筑,学生可以绘制出自己家乡的古建筑,了解古建筑的构造和风格,同时提高画画的技巧和水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向学生出示图片或模型,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种类及特点。

2. 学习内容(1)家乡的古建筑•学生先了解家乡的地理情况,以及家乡的建筑特点、历史和文化。

•介绍家乡的古建筑,可以用图片或模型进行展示和介绍。

•引导学生观察古建筑的细节和特点,以及建筑风格和文化背景。

(2)绘制家乡的古建筑•引导学生进行素描练习,掌握画画的技巧和方法。

•对于家乡的古建筑,可以分组讨论,然后让学生自己绘制。

•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指导和参考资料,进行绘图、塑造和创意设计。

3. 总结•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并进行评价和分享。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对家乡的了解,谈谈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老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对于优秀的作品可以进行表扬和奖励。

四、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古建筑,了解古建筑的特点和风格,同时提高了画画的技巧和水平。

通过观察和学习,学生不仅仅是了解家乡的文化和历史,更是在欣赏和创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年级美术上册《家乡的古建筑》优秀教学案例

五年级美术上册《家乡的古建筑》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他们运用美术语言,如线条、色彩、构图等,来表现家乡古建筑的魅力。本案例将结合课程主要内容,以实用性为导向,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同时培养他们对家乡古建筑的热爱之情,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们发挥创意,用自己的双手描绘出心中的家乡古建筑,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我国古建筑的基本类型、历史演变和地域特色,掌握家乡古建筑的基本知识,如构造、风格、寓意等。
2.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美术语言,表现古建筑的艺术特点,提高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古建筑,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
பைடு நூலகம்(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和相互评价。在每个环节结束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绘画作品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找出不足之处,不断调整和改进。同时,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此外,我还将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在评价中,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反思与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3.作业评价:在下次课上,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五、案例亮点
1.融合多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本教学案例将美术学科与历史、文化等学科相融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了解家乡古建筑。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还拓宽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年级美术下册《家乡的古建筑》优秀教学案例

三年级美术下册《家乡的古建筑》优秀教学案例
1. 分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性别等因素,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
2. 明确任务:为每个小组分配具体的任务,如资料收集、实地考察、创作实践等。
3. 合作交流:鼓励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分享心得,共同完成任务。
4. 成果展示:组织小组进行成果展示,让其他同学了解各小组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四)反思与评价
4. 成长记录: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利用多媒体展示家乡著名古建筑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古建筑的美。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古建筑背后的故事吗?”引发学生对古建筑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古建筑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归纳
1. 教师组织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总结古建筑的特点、装饰艺术寓意和保护方法。
2. 教师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和补充,强化重点知识。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古建筑是家乡的瑰宝,我们要珍惜和传承。
(五)作业小结
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实地考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份关于家乡古建筑的调查报告,内容包括古建筑的基本信息、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保护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和相互评价,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1. 自我反思: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学习制定计划。
2. 相互评价:组织学生相互评价,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发现自身的不足,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教师评价: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

小学美术课件-2家乡的古建筑湘美版(19张PPT)ppt课件

小学美术课件-2家乡的古建筑湘美版(19张PPT)ppt课件

斗拱

这些 是古 建筑 的什 么部 位?


透 视
教师示范亭子的透视
艺术实践
评价标准
1、选择一处古 建筑,在巩察欣 赏的基础上,用 线描的式画下来 2、小组合作, 共同完成一幅古 建筑的传说
1、按时完成。 2、构图饱满、造型准确、 线条流畅、黑白灰分明 3、能够依据评价标准2对 自己和他人作品进行评价
家乡的古建筑
JIA XIANG DE GU JIAN ZHU
你们知道古建筑的种类、材质、结构 有哪些吗? 种类:塔、楼、宫殿、民居、亭子等 材质:石、木、砖
欣赏图片:建筑的种类
宫 殿
寺 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亭 子

园 林
民 居
家乡古建筑分享会
要求 1、介绍古建筑的种类、材质、 结构 2、介绍和古建筑的故事 3、表达流畅、清晰
欣赏同学作品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五年级美术上册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课件1湘美版-PPT

五年级美术上册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课件1湘美版-PPT



48、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奥斯特洛夫斯基


49、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莫洛亚


50、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歌德
亭 长沙岳麓山爱的晚亭 爱晚亭

武灵丛台

黄鹤楼(湖北武汉)

岳阳楼(湖南岳阳)

滕王阁(江西南昌)

蓬莱阁(山东蓬莱)
徽州民居
山 西 应 县 木 塔
拙政园(苏州)
黑 龙 潭 ( 云 南 丽 江 )
古代建筑有什么特点?
造型优美: 对称、渐变、顶有脊、檐翘等
结构科学: 斗拱、柱梁、 不用钉子、 稳固 极尽装饰:檐、雕梁、画栋、 窗饰等


27、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武者小路实笃


28、有志者事竟成。——佚名


29、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金斯莱


30、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果戈理


5、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佚名


6、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美术《家乡的古建筑》 答辩题目与解析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美术《家乡的古建筑》 答辩题目与解析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美术《家乡的古建筑》答辩题目与解析第一题说一说我国古建筑上的仙人走兽?【参考答案】我国古建筑的屋檐翘首、门环上,常见有各种石刻、铜铸、砖雕、泥塑、彩绘的怪兽,造型古怪有趣。

这些怪兽源自古老神话传说,都有特定的寓意。

最常见的怪兽是麒麟,其形似鹿,头上多为一只角,有牛尾、鱼鳞,传说它不踩任何活物,是美德的象征,与龙、凤、龟合为“四灵”,因此,历代帝王达官贵人喜欢把它塑在宫殿庙宇民宅上,以示清明吉祥。

在古建筑屋顶压脊两端多饰有一种龙头龟尾的怪兽“螭吻”(又称龙吻),传说它的眼睛敏锐,因此,把它塑在高高屋脊上,寓明察天雨阴晴,风雹霜雪之意,以保屋宇永固。

我国古建筑屋脊上还塑有一排奇特走兽,建筑等级越高,其走兽就越多,最多达十一个。

如北京天安门城楼翼角上雕有九种走兽:龙、凤、狮、麒麟、天马、海马、鱼、獬等,这些都是古代神话中的吉祥物。

第二题你如何理解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参考答案】黑格尔曾这样提示音乐与建筑的关系:“音乐和建筑最相近,因为像建筑一样,音乐把它的创造放在比例和结构上。

”建筑的结构形成于数学和力学的创造,而建筑上的整体美观又与绝对的、简单的,可以认识的数学比例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所有建筑师都把比例作为建筑形式美的首要原则之一。

建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人们是从它的均衡、对称、布局等各种形式中去体验其美感的。

虽然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但是,类似于建筑材料的音乐语言及其要素也必须按一定的逻辑方式合理的组合形成多样化的统一,才能使人感觉到音乐的连续性,动力性和整体性,从中体验到音乐的一种美感。

这种由音乐语言及其要素所构成的各种具体的相互关系,组成方式,就是音乐的结构。

如:巴罗克建筑以装饰上光怪离奇,来激发着绚烂夺目的珠光宝气;利用透视所产生的幻觉来增加层次感和空间感;运用建筑上的凹凸、起伏、光影变化、明暗对比等手法,使建筑富于动感,产生戏剧性的离奇气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古建筑
信息概述:本课是湘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家乡古建筑》中的活动一,古建筑是人类发
展过程中的重要记录,它承载的人文价值弥足珍贵,值得我们去欣赏,去探索。

一、教学思路
本课是湘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家乡古建筑》中的活动一,古建筑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记录,它承载的人文价值弥足珍贵,值得我们去欣赏,去探索。

本课以欣赏为切入点,观看古建筑美的造型,感受古建筑的节奏美和特肩韵味,呼吸建筑蕴涵的文化气息,启发孩子们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感觉体验到理性认识进入学习活动。

这一课对加强学生审美意识和观察、造型思维能力,学习活动的综合性、探索性有着
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油然而生自豪感,爱国主义教育自然而然渗透在美术课堂教学中。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古建筑的有关知识,巩固、提高观察、造型与形象思维能力。

2能体验并掌握用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3学会围绕主题,收集资料、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4感受家乡古建筑艺术的美,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要点:
重点:能合理组织线条,注意疏密关系的处理。

难点:能比较准确的描画出古建筑的外形。

四、教学准备:
教具:CA课件、
学具:钢笔、水彩笔,作业纸。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呈现学习目标。

1、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是湖南,湖南有许多珍贵的古建筑,你们所熟悉的地方有哪些?(爱晚亭、天心阁等)。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9课《家乡古建筑》。

(二)讨论分析,了解古建筑的外形特点,渗透其文化内涵。

1师:每一座不同的建筑,有着不同的功能、造型特点和形式美感,它所包含的文
化含义也不同。

2那么现在我们来展开一个讨论会,讨论什么呢?我们根据课前所准备的资料、图片
整合成了四个主题,分组来分析、解决问题,好吗?其他的组也可以抢答!
3分组讨论:
①问题一:根据你们所收集的图片思考:古建筑有哪些特点?
(大都对称均衡,稳重协调,飞翘的屋檐显得轻快而富有美感。

颜色以黄、红为主,装
饰丰富多彩。


问题二:根据你们所收集的图片讨论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区别。

(中央电台图片)
(古:繁复、注意细节装饰;屋檐造型突出、独特;多为木材结构。

现:简洁、流畅,造型多样,富有时代气息。

多为钢筋水泥结构。

问题三:根据你们所收集的图片想一想,古建筑的主要形式有(亭)、()、()、()、()等。

(另外我国还有如:宫殿、寺庙、园林等这样的复合式建筑。

除此之外还有牌坊、碑等
纪念性的建筑)。

问题四:根据你所选的古建筑来分析,古建筑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以爱晚亭为例,它分为顶部、窗塌、据角、梁柱、台基五个部分)
②要求:音乐一开始,根据主题小组讨论;音乐一停,请大家安静下来并每组派一个代
表来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

注意:汇报时间不能超过一分钟。

本组组员可以补充,其他组员可以质疑。

4学生讨论与交流
5教师小结:每个小组都很棒!我国的古建筑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它们装点着我们的生活,形式多样、造型丰富、色彩鲜明。

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艺术技巧。

(三)线描画古建筑的方法、技术探讨。

①概括基本平面形
(课件呈现古建筑的图片)
师:这是古代建筑中的楼,这张图片是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它由哪些基本形组成?(雄伟壮丽,屋檐有三层,我们将外形概括为三角形、梯形、大小方形的组合,对称。

其实
不管是哪一种建筑我们都能把它的外型概括为几个基本形的组合。

②选择角度观察立体形
(课件呈现绘画作品与摄影图片匹配的游戏)
师:老师每去游览一个地方都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把它的美保留下来,你们知道是什么方式吗?
(线描,是以线造型的传统的绘画方式)
(课件——线描作品周围出现同一建筑角度。


师:你们能猜出以下几幅作品中哪一幅画描绘的是这个古建筑吗?
学生根据角度相同的原理进行匹配
(人的视角不同,所看到的建筑的角度也不同)
(四)学生尝试作业,通过小训练解决学习要点。

1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岳阳楼,(课件出示岳阳楼照片)
2师:我们来猜猜这是岳阳楼的哪一部分呢?为什么?(课件出示屋檐的图片)生:屋檐的局部有许多瓦片,很密集,精细。

师:同学们都观察得非常仔细,现在请你们尝试着画一画屋檐的部分
3学生尝试作画。

4解决疑难,对比作业进行讲解:一幅画疏密关系恰当,一幅画没有疏密关系的处理,
刻画也不细致。

师:同学们看看这幅作品,你们哪一幅的线条组织更能表达琉璃瓦的感觉?
5讲解作画步骤及方法
师:当我们画一幅完整的古建筑的时候,我们第一步画什么呢?
提示步骤(整体到局部):
①构图:在描绘之前,先在纸上大致比一下,确定建筑的的大体外形,画线条轮廓。

②表现:画出主要的建筑及场景,进行细致描绘。

③添画:完善画面,添画背景并落款。

6注意:我们在画画的时候要抓住物体的不同特征使用不同的线条来组织。

要注意物
体的前后关系、特征表现等,并适当在画面周围留出空白。

(五)欣赏范作,提供作业参照。

1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
2小结:通过线条的组织和疏密的对比来表达画面的黑、白、灰关系。

(六)学生作业,教师指导:(课件演示文字)
作业要求:用线描画你喜欢的古建筑图。

要求构图饱满,线条组织疏密得当。

(七)展评作业,古建筑集锦展览会。

1分组粘贴作业。

2分组评判:拿出你的小星星送给你最喜欢的作品。

3请几个同学说说自己所画的建筑相关的典故。

(八)总结下课,预留作业。

师:古建筑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

同学们,请你们在下课以后和你的好朋友说说自己所画古建筑的历史、文化或有趣的故事吧!七、教学后记
高年级的学生对综合探索艺术课探究有着极高的热情,都愿意积极参与并动手绘制图画,针对学生的特点,我在课前的资料收集中、课中的讨论分析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建筑图片和学生的分析回答为主线,教师的引导讲解为辅,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了解到古建筑的
特点、形式及其独特的地位。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即培养了他们分析作品的能力,
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他们在画面上的一笔一画都表达了自己对实物的真切感受,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尝试、在探索中获得,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在评价过程中,引导互评、自评,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审美情感。

在这一环节中老师给予鼓励,引导学生了解不是只有最后画面效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主体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