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材料分析题汇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材料分析题(共28题)

第一题:材料分析

材料1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曾对全国大学生提出几点希望,

?希望你们坚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希望你们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

实践的统一;希望你们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社会的统一;希望你们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材料2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青年人朝气蓬勃,善于接受新事物,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珍惜美好青春年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自己。同时,要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

材料3

某名牌大学毕业生李某,大学毕业后分进某机关从事文秘工作。在同龄人看来,李某工作轻松,环境好,单位属重要部门,工作稳定,特别是专业对口,学有所用,能找到这样的工作相当令人羡慕了。然而,面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李某非常灰心,和同事格格不入,总是话不投机;工作枯燥无味,与自己想象的大相径庭;以前的理想破灭了,现实的一切是那么无聊和琐碎。他曾想过辞职去企业干,又担心人浮于事,且工资没有保障。对现实彻底失望的李某说:?我自觉得是个有理想的年轻人,但是现实根本不容我去实现理想。我该怎么办呢??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2)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实现理想。

(3)结合材料1和材料2,谈谈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4)结合材料3,谈谈如何正确对待实现理想中的顺境和逆境。

分析: (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理想与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关系。二者又是统一的关系。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2)如何实现理想:要立志高远,同时要脚踏实地;要认识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认识到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要坚定信念,正确对待过程中的困难;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3)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并不是要排斥和抹煞个人理想,而是要摆正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的关系。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是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实践中。当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矛盾时,有志气、有抱负的人可以做出最大的自我牺牲,是个人理

想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4)如何正确对待实现理想中的顺境和逆境: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都

要经历顺境与逆境的双重考验。如果没有正确对待的态度,无论顺境、逆境都容易让人做出错误判断。在顺境中前进,使人们更容易接近和实现目标,但处理不好,也容易滋生不良情绪。在逆境中奋斗,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和更多艰辛,才可能成功。但是,逆境可以磨练人们意志、陶冶品格。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这是身处顺境的学问,是善于抓住机遇不断丰富与完善自己的方式;

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是将压力变成动力之所为。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其作用的结果都取决于当事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人格品质——顺境时淡然,逆境时坦然。

第二题:材料分析

陕西杨凌本香农业产业集团董事长燕君芳,是个毕业仅有10年的年轻大学生,她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养猪和售卖饲料的经营,如今该集团已拥有千万资产。燕君芳出身农家,她从小立志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1998年从西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专业毕业后,她留校当了教师。但不过一年的时间,她就主动?下海?,借钱创办了自己的饲料公司。在创业过程中,她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她都挺了过来。通过?公司+养猪协会+农户?的组织形式,经过不懈奋斗,本香集团形成了从?饲料生产——种猪繁育——商品猪养殖——猪肉深加工——产品连锁专卖?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带领3000多农户用科学无公害方式养猪致富,帮助农民增加了收入,支持了农村的发展。

回顾几年的创业经历,燕君芳说:?找到了自己用武之地,越干越有信心,我的创业证明,大学生就业的路子是很宽的。?

请回答:

(1)谈谈理想和信念的作用。

(2)结合材料,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何重要意义?

分析:(1)从材料当中可以看出,崇高理想信念支持着燕君芳的意志,她的创业事迹,充分体现了理想信念的巨大作用。理想信念的作用表现在:指引着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前进的动力;

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2)理想信念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第三题:材料分析

材料1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3月17日)材料2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

----《习近平在接受拉美三国媒体联合采访时的答问》(2013年5月31日)材料3

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就,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

---《习近平在会见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和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的讲话》(2013年7月26日)

请回答:

1、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和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分析:结合教材和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的阐释。

第四题:材料分析

材料1

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

----摘自《皮季里姆·索罗金的宝贵自供》材料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摘自《中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3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

----摘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材料4

我们寄希望于一千七百万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我们一贯主张爱国一家。统一祖国,人人有责。希望台湾当局以民族利益为重,对实现祖国统一的事业作出宝贵的贡献。

----摘自《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材料5

回顾台湾走过的历史,回顾两岸同胞一路走来的历程,我有一个深切体会,那就是不管台湾遭遇什么风雨,不管两岸关系历经什么沧桑,两岸同胞始终心心相印、守望相助。这告诉了世人一个朴素的道理,那就是两岸同胞血浓于水。不论是几百年前跨越?黑水沟?到台湾?讨生活?,还是几十年前迁徙到台湾,广大台湾同胞都是我们的骨肉天亲。大家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本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两岸走近、同胞团圆,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没有什么力量能把我们割裂开来。

----摘自习近平会见连战时的讲话:《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请回答:

(1)什么是爱国主义?

(2)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分析:(1)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与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在现阶段,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2)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本质上具有一致性,爱祖国应是自己的祖国和祖国的人民所选择的成为现实的状况。社会主义是中国和中国人民的选择,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祖国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社会主义在中国集中代表着、体现着、实现着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有目共睹。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社会主义的面貌发生了历史变化。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步的走上了争取实现全面小康的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来重大贡献。中国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统一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在这个问题上,爱国与否是最基本的政治原则。作为港澳、台湾、海外的中华儿女,你不一定赞成祖国大陆实行的社会

主义制度,但却不能损害社会主义祖国的利益,不能不拥护祖国统一。只要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就能够求维护祖国统一之同,存意识形态之异。

第五题:材料分析

材料1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逐步形成,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首先,由跨国公司推动的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其次,产业转移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涉及的领域更为广泛。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先导,贸易自由化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贸易的发展伴随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的发展而得到不断深化。自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以来,世界出口贸易总额从5.16万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18.2万亿美元,增幅超过了252%。在国际贸易的推动下,全球GDP总量从1995年的28.01万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约70万亿美元,增幅达到了150%。

经济全球化作为?双刃剑?在国际社会引发一系列?反全球化?的声浪。一些经济学家指出,全球化实现了资本的利润最大化,但是利润分配不公。劳工组织指出,全球化导致世界范围内的贫富悬殊。西方左派政党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左派人士批判经济全球化是?全球资本主义?、?经济殖民主义?。借经济全球化输出西方政治理念和文化价值观的做法受到批评。环保组织认为,全球化把西方国家的先发展经济、后治理污染的老路带到了发展中国家,掠夺全球资源,破坏全球生态。以上各种力量形成合力,掀起?反全球化?运动。

-----摘自《人民日报》材料2

习近平多次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芝麻开门,这门已经开了你就关不上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乃大势所趋,中国顺应了这样一个时代潮流,坚定不移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摘自习近平博鳌亚洲论坛讲话《经济增长速度再快一点非不能也而不为也》材料3

中国政府主张,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各国政府都有责任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都有责任继续采取措施坚定不移促进经济增长,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推动世界经济平衡发展,推动解决世界财富分配失衡、资源拥有和消耗失衡、经济发展失衡。

----摘自习近平《在2010’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请回答:

(1)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的情况下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2)结合实践,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主义者?

分析:(1)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爱国主义相互关系的问题上需要着重树立这样一些观念。第一,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国之心不应有差别。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无论你生活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你的政治立场和宗教信仰如何,作为中华儿女,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来报效祖国;第二,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科学知识是无国界的,但科学知识的运用却不能离开具体的国家;第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既充分利用所提供的机遇发展自己,又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按照本国国情发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

(2)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为国家应尽的义务,就要维护改革开放稳定的大局,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第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维护和巩固了祖国的统一,维护了各民族的权利和利益,促进了各民族共同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3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最重要的是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

?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第三,增强国防观念。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国防观念鲜活的反映了全国人民对防御外来侵略、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和国家根本利益的自觉关注。增强国防观念不仅是保障国防安全的需要,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粘合剂?。

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报国之志是爱国之情、忧国之心的深化,又是自觉地增建国之才和践行爱国之行的动力。

第六题:材料分析

一、材料分析

1.材料1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2

?党一定要相信群众,把最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以争取革命的胜利?。

——列宁

材料3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党离不开群众,而群众却是独立于党之外的力量,党和群众的关系是鱼与水的关系。?

——毛泽东

材料4

?只有把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做好了,我们才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无往而不胜。?

——江泽民

材料5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胡锦涛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什么是科学的人生观?

分析: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列宁提出的?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再到毛泽东精辟概括的?为人民服务?,反映了为人民服务思想和命题的形成及发展的过程,反映了无产阶级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几代中央领导人结合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实践,阐述了为什么要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深刻道理。

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人,就能对人生的目的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助人为乐,造福人民,成为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人。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人,就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始终对祖国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要坚决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的影响。

第七题:材料分析

材料1

马加爵,男,汉族,广西宾阳人,身高171.5厘米,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2004年在云大宿舍连杀四人,4受害学生均为马加爵同学。 4月22日,昆明中院公开审理了马加爵涉嫌故意杀人、附带民事诉讼一案,并于4月24日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认定马加爵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04年6月17,云南省高级法院经复核认为,马加爵无视国家法律,因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因琐事与同学积怨,即产生报复杀人的恶念,并经周密策划和准备,先后将4名同学残忍杀害,主观上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在整个犯罪过程中,马加爵杀人犯意坚决,作案手段残忍;杀人后藏匿被害人尸体并畏罪潜逃,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极大,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应依法严惩。马加爵的辩护人关于马加爵认罪态度好,有悔罪表现的辩护意见虽然符合事实,但马加爵罪行极其严重,对其不予从轻处罚。一审判决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遂作出裁定,核准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加爵死刑。

犯罪起因及经过

邵瑞杰:马加爵大学三年半最好的朋友,因为打牌与马加爵发生口角,批评了马加爵的为人,于是被杀。

马加爵供述:我跟邵瑞杰很好,邵还说我为人不好。我们那么多年住在一起,我把邵当作朋友,真心的朋友也不多。想不到他们这样说我的为人。我很绝望,我在云南大学一个朋友也没有……我把他当朋友,他这么说我,我就恨他们。?

唐学李:没有在邵瑞杰和马加爵的夺命牌局中争吵,也不曾和马加爵有任何过节。在唐学李女友看来,二人甚至算是不错的朋友,唐平时喊马加爵?马哥?,从来没有言语不慎得罪马加爵,只因为他暂时借住在马加爵宿舍里,那两天又总是睡在宿舍不爱出门,妨碍了马加爵的杀人计划,因而被杀。

马加爵亲口承认为什么第一个杀唐:?不是先后的问题,而是下手的机会来了,他恰好那时在寝室。如果是别人,结果也会一样。?

龚博:和马加爵从来没有冲突,来往不多,同样没有参与马和邵的牌局,因为过生日没请马加爵,而邵瑞杰又用此事教训马加爵:?就是因为你人品不好,所以龚博过生日都没叫你?因而被马加爵怀恨,惨遭杀害。

杨开红:马加爵正在宿舍里处理杀死邵瑞杰时留下的血迹时,恰巧来到马加爵的宿舍找人,马加爵担心事情泄露,杀害了杨开红。

犯罪成因分析

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奔赴云南,对此案进行了全面调查,还专门为马加爵设计了心理问卷,做了心理测试,之后写出了上万字的《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报告》。报告指出,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

材料2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心理健康十大标准

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价自己的能力。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调控情绪。

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结合材料1 ,请你谈谈对人生观的理解。

(2)结合材料2,请你谈谈如何实现自己身心的健康?

分析:(1)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它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人生的意义、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它决定其他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

人生价值尺度。马家爵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情,是亲情、友情,但他的人生观是扭曲的,主要原因在于他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评判标准,没有选择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遇到的问题,造成这样的结果,有他个人的原因,社会、学校、家庭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实现身心健康的方法有: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营养均衡的饮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合理调控情绪;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等。

第八题:材料分析

1.材料1 ?尼布尔论道德起源?

?一种宗教的道德为其追溯各种力量的深度感所驱使,它追溯这些力量的某种终极起源,并将各种目的与某种终极目的联系起来。?

——[美]尼布尔:《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的社会》

材料2 ?孟子论道德起源?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

——孟轲:《孟子》

材料3 ?马恩论道德起源?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请指出材料1和材料2分别代表道德起源上的什么观点?

(2)分析材料3中,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道德起源持什么样的观点?

(3)结合材料1、2和3,分析非马克思道德起源观的不足。

分析:

(1)材料1是道德起源的神启论观点;材料2是道德起源的天赋论观点。

(2)马恩指出:第一,人们的物质交往,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和前提。第二,人们的物质交往程度、人们的物质生产水平决定一定社会有什么样的道德准则。

(3)与马克思道德起源观比较,它的缺陷是:第一,离开人的社会实践、人的生活、人类的历史发展来思考道德的起源和基础。第二,把道德说成是外在强加于人的强制性的规约。第三,把道德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情感要素和心理体验,把道德神秘化。

第九题:材料分析

材料1 ?商鞅变法?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实施。 ---综合网络材料材料2 ?学生抄袭?

《纽约时报》曾报道过这样一件事,美国堪萨斯城郊一所高中,118名二年级学生被要求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其中28名学生从互联网上抄袭了一些现成材料。此事被任课女教师Pelton发觉,判定为剽窃,于是28名学生的生物课得分为零,并面临留级危险。在一些当事人家长的抱怨和反对下,校方要求女教师提高那些学生的得分,这位27岁的女教师愤而辞职。面对社会舆论压力,学校董事会不得不在体

育馆举行公开会议,听取各方意见,结果绝大多数与会者支援女教师。该校近半数教师表示,如果校方降格满足少数家长修改成绩的要求,他们也将辞职。他们认为,教育学生成为一名诚实的公民远比通过一门生物课更加重要。女教师每天都接到十几个支援她或打算聘用她的电话,一些公司已经传真给学校索要当事学生的名单,以确保公司今后永远不会录用这些不诚实的学生。 ---综合网络材料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你是否赞成商鞅的做法?你是否赞成任课教师Pelton的做法?

(2)请谈谈诚信的重要意义或作用。

分析:

(1)自己立论,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

(2)学生被判零分是因为他们不讲诚信,不遵守规则,抄袭他人成果。诚信与学生成长的关系:是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是学生健康走向社会的前提,是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作为大学生诚信是将来事业成功的保证(结合实际谈)。

诚信既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社会维持正常秩序和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具体而言,第一,诚实守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第二,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第三,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等等。

第十题:材料分析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这次来沂蒙就是看望老区人民,重温沂蒙精神。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主要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可歌可泣啊!沂蒙精神要大力弘扬。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2013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讲话

?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发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的文章

问题:

1、请问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如何发扬光大中国革命精神?

分析:结合教材和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的阐释。

第十一题:材料分析

材料一

雾霾(wùmái,英语表达为smog/haze)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现象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雾霾。

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

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

——来源:新京报2014年02月27日

材料二

日前,中国社科院联合中国气象局发布《气候变化绿皮书》,报告称雾霾天气影响健康,除众所周知的会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等,还会影响生殖能力。这一说法引发网友热议。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研究团队对上海男性不育进行了长达10年的研究证实,环境日趋恶化,男子精液质量每况愈下。在上海各大医院的生殖门诊里,男性因无精、少精、弱精、精子畸形导致不育的越来越多。不孕不育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三位疾病,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

——南方日报2013年11月12日

材料三

?减少污染源,削减大气污染物是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说。北京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李洪说,据《关于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在重点排减企业中,北京共有58家企业实现了停产,完全切断了污染源;41家企业通过降低生产负荷,减少污染供需,实现30%以上的污染减排;强联水泥、平谷水泥二厂等均实现全部停产,水泥行业也实现了30%以上的减排任务。

——光明网-《光明日报》2013-07-15 03:58

材料四

中国很多问题的?解?都是这么被现实?逼?出来的,看得见、躲不了、无人能幸免的雾霾迫使政府将?治理?提到了最重要的议事日程。比如辽宁开出了?雾霾罚单?,对雾霾严重的城市开出罚单,以罚促改;北京将开展人工消减雾霾试验,用人工降雨等物理方法消雾;石家庄治雾霾一天拆除18家水泥企业,据称将减少大约64个火车皮的粉尘排放;雾霾较严重的省份河北省明确表示,要削减近三分之一钢铁产能来治理大气污染。同时,专家也建言献策,提出发展核电可解决雾霾。

——广州日报2013-12-20

请回答

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基本手段包括哪些?如何理解?

分析:(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雾霾治理不仅仅涉及的是环境保护问题,也关系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成员的生活品质,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和文明程度。消除雾霾,还市民一片洁净的天空,真正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梦想。

(2)道德和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和环境和谐的关系逐渐失去平衡,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水资源污染、小区环境污染、室内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等都直接对人类的健康带来危害,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环保事业是公共事业,既需要公众积极主动的参与,有效的进行道德自律和监督,减少和杜绝资源浪费和破坏环境的行为。更需要加大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执法理念。充分发挥社会媒体和公众舆论的监督作用,加强宣传教育,建立良好的环保氛围,与社会力量配合,?积力之所举,既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既无不成也?。

第十二题:材料分析

材料一

2013年08月14日,某市公交车上,一位40多岁的中年女子看到有老人上车了,就主动站起来让

座,但是却被另一位老年乘客抢先坐下,为此,抢座的老人和被让座的老人吵起来了。

——摘自《千山晚报》

材料二

公交车上让座本是一种美德,但遇到?要求?让座时,美德也变得尴尬。近日,福州一位老人要求小孩给自己让座,引发同车人不满而争吵的事件,在网上引起了热烈讨论。

网名?豆豆媛宝贝?的福州市民微博爆料,13日上午,她照例乘坐102路公交车上班。由于这趟公交途经两所小学,车上挤满了背书包的孩子及送孩子上学的老人们。公交行驶到一站时上来一位老人,一上车便大声要求坐在司机身后座位上的孩子让座。

正当孩子起身准备让座时,旁边站着的一位中年大姐看不下去,质问?老人家怎么可以这样,叫一个孩子给你让座,老弱病残里也有包括幼小孩子?。老人家很激动地大喊,?你怎么教育孩子的。?中年大姐说,这并不是她的孩子,她只是看不下去,?我教育孩子要给老人让座,但是你能不能小声些让孩子给你让座??老人自知理亏,便没再应答。

——中新网福州10月15日

材料三

昨日下午,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60岁以上的老人,大多数老人表示坐公交车时,希望年轻人给自己让座,也有老人表示,自己不老,不应该被让座。

安女士今年74岁,身体还算健康,她说自己坐公交车,一般情况都有人给让座,基本没几次站着的时候。但她能看出一些年轻人的不满。68岁的孙女士表示,自己上车有时候都没人给让座,?谁都有老的一天,不给老人让座的,就应该教育教育。?

——光明网2012年08月28日

材料四

近日在杭州K192公交车上,一位坐在?照顾专座?上的小伙在4四遍提醒?让座?后,仍没有给面前抱小孩的女子让座,最终被女子丈夫连扇五个耳光,血染公车。事件中的李姓小伙坐在公交?照顾专座?上,面对跟前一个抱小孩的女子,在司机四遍广播提醒?请给有需要的乘客让个座,谢谢!?之后,仍然?岿然不动?,这样的道德素养,确实令众人所不齿。后来有消息说这个小伙子是残疾人,腿脚不够灵便,但这个细节没有得到证实

——光明网-时评频道2012-08-28

材料五

3月13日,河南郑州一年轻女孩因未给一名60岁左右的老人让座,被对方拽住头发暴打的消息被披露后,引发社会各界的热议。3月10日上午11时左右,老人上车后走到这名女孩旁边站着,司机就在车内播放了?为老人让座?的提示音,几站过后依然无人让座。老人便对这名女孩说:?我这么大年纪,你就不能给我让个位??女孩回答:?我没看见啊。?两人随即发生口角,老人在快下车时将女孩打了一顿。

——广州日报2013年03月14日

请回答: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和区别?

对上述现象你怎么看?

分析:(1)道德与法律有一致性。道德和法律在内容有重叠,在功能上互补,在目标上一致,这也是导致现实生活中,人们容易模糊二者的本质界限,用道德评价代替法律评价,或者用法律评价代替道德评价的关键所在。法律与道德虽然有密切的联系,甚至某些方面具有共同之处,但二者毕竟属于不同的上层建筑,二者的区别是显在的。首先,道德与法律产生的历史与方式不同。从产生的历史过程看,原始社会没有法律,而道德风俗则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从他们产生的方式看,法律是通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的,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而道德则是由人民长期的生活习惯转化而来,更多的依靠社会舆论和人民内心的信念良知来遵守。其次,道德与法律适用的范围不同,法律是划分罪与非罪,合法与违法的标准,道德则主要是划分善与恶的界限。道德的调整范围大于法律。法

律与道德的区别说明,法律不是万能的,有其固有的局限和短处,需要由道德辅助和补充,我们要充分利用法律与道德两种机制加以调整,以形成和维护有序高效公正自由博爱的社会生活方式。

(2)让座是美德,暴力是违法。就事论事,看着抱小孩的乘客,小伙子定在?照顾专座?上不动,确实不够文明。老年人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确实应该得到他人的帮助。但是,年轻人也有疲劳、生病的特殊时期,儿童也是我们关爱的对象,也有需要帮助的时候。相互尊重、相互体谅、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的是公德,大家都应该遵守和维护。接受帮助的人也应该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回馈他人和社会。这样一来,整个民族的文明素质才能得到维系和弘扬。暴力是违法,更有可能涉嫌犯罪。?让?与?不让?只是一个道德问题,骂人、打人就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问题,而会涉及法律的思考、评价和处罚。买票乘车坐座位是每个乘客的法定权利,强制让座与其说是一种?道德绑架?,不如说是一种权利侵犯。打人、骂人更是法律不允许的。所以,让座与不让座的双方都应该对自己的言行多思量。不要以为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就有权利辱骂甚至暴打对方;不让座的健康人士是否也应该考虑考虑,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自己的家里也有老人和小孩,在公交车上,你是否也希望别人为他们让让座。

第十三题:材料分析

1.材料1

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新时期立法工作总体目标。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到上届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结合新形势和新任务,确定了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目标、以提高立法质量为重点的立法工作思路,科学回答了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必须坚持的若干重大原则,及时制定了五年立法规划,坚持?两手抓?,一是抓紧制定在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二是集中力量开展法律清理工作,以确保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摘自2009年6月27日新华网《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材料2

有法可依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主要由七个法律部门和三个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构成。

---摘自2008年2月28日新华网《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体现在那些方面?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成中?七个法律部门和三个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具体是什么?

(3)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包括那些环节?

分析:(1)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

(2)七个法律部门是: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三个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包括法律制定,法律遵守,法律执行,法律适用等各个环节

第十四题:材料分析

材料1

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我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

---摘自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实施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2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在现行宪法基础上,制定并完善了一大批法律、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法律体系日趋完备,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和立法质量不断提高,法律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各项权利、确保国家权力正确行使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

---摘自2008年2月28日新华网《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3

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多牵扯。当然,如果政策搞错了,不管你什么院制也没有用。

---摘自邓小平:《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时的讲话》

请回答:

(1)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制度、国家机构以及公民的权利义务。

(2)邓小平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符合中国实际?,请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政体有哪些区别?

分析:(1)宪法的基本原则:第一,党的领导原则;第二,人民主权原则;第三,公民权利原则;第四,法治原则;第五,民主集中制原则。国家制度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等。

国家机构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央军事委员会;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妇女、老人、儿童受国家的保护。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这是现行宪法新增加的义务,是针对在实行对外开放策的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所作的重要补充。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他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2)一要充分认识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的本质区别。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是西方的多党制。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人民代表大会中没有议会党团,也不以界别开展活动。无论是代表大会,还是常委会或专门委员会,都不按党派分配席位。

二要充分认识人大和?一府两院?的关系与西方国家国家机关间关系的本质区别。中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各国家机关分工不同、职责不同,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各自职权范围内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宪法法律,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不是西方的?三权分立?。

三要充分认识人大代表与西方议员的本质区别。我们的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至少有一名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像西方议员是某党某派的代表。

第十五题:材料分析

材料1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

――摘自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材料2

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由此进一步奠定了法治建设的经济基础,也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并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任务。1999年,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中国的法治建设揭开了新篇章。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法治建设继续向前推进。200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200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对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中国积极推动在全体公民中树立法治观念。多年来,国家坚持不懈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努力使全社会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

从1985年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先后通过了五个在全民中普及法律知识的决定,并已连续实施了四个五年的普法规划。?一五?(1986年-1990年)普法期间,有7亿多公民学习了相关的初级法律知识;?二五?(1991年-1995年)普法期间,有96个行业制定了普法规划,组织学习专业法律法规200多部;?三五?(1996年-2000年)普法期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普法活动开展了依法治理工作,95%的地级市、87%的县(区、市)、75%的基层单位开展依法治理工作。?四五?(2001年-2005年)普法期间,有8.5亿公民接受了各种形式的法治教育。目前,?五五?普法正在蓬勃开展。

普及法律知识的对象是全体公民,重点是国家公务人员。对普通公民,普及法律知识的目的不仅是要让每个公民知法守法,更重要的是让广大公民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国家公务人员,则是要求他们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更加自觉地依法办事。中国始终强调普及法律知识与依法治理相结合,广泛开展?依法治省?、?依法治市?等活动,使法治建设融入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日常工作和公民的生产生活之中,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水平,实现学法和用法的结合。

当今中国,普及法律知识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行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先后组织了20多次有关法治的集体学习,对推动全社会特别是国家公务人员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举行了一系列法治学习,各级党组织和国家机关集体学习法律知识已形成制度。国家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每年的12月4日即现行宪法颁布日被确定为中国的法制宣传日。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26日国际禁毒日,以及重要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等,都把法治作为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各级各类学校把法治教育纳入必修课程,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强了法治宣传,目前已有300多家省级、市级电视台开设了法治栏目,一些地方还开办了法治宣传教育网站。

---摘自2008年2月28日新华网《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3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

请回答:

(1)?法治?与?法制?内涵是否一致?怎样理解依法治国。

(2)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3)材料3说明了什么?

分析:

(1)?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方法,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法制?是一个国家法律和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

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2)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法制宣传教育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需要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第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二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第三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第四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第五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第六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3)材料3说明了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正确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观念,包括正确理解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性质,把握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

第十六题:材料分析

材料:

在我国,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请依据下列情境回答问题:

情境一:某单位选民在投票选举人大代表。

情境二:8 岁的小红继承了父亲的 5 万元存款。

情境三:成年子女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关心、体贴父母。

(1)上述情境各表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履行了什么义务?

(2)简要说明公民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

(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自觉履行义务?

分析:1、(1)表明公民享有选举权,财产继承权;履行成年子女赡养和扶助父母的义务。(2)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3)①、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

极去做。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第十七题:材料分析

材料 1

:根据《教育法》规定,学校作为法人即具备权利主体能力:一方面是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即权利能力;另一方面是独立地、以自己的行为实现权利和义务的能力,即行为能力。其主表现为:(1)办学自主性。(2)财产的独立性。(3)机构的公益性。学校的权利有: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招收学生或其它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聘任教师及其他员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学校的义务有:遵守法律、法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学校不得侵犯受教育者的隐私权、名誉权等合法权益;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依法接受监督。

材料 2:

某校一学生在学习上比较懒惰,从不按时完成作业,也不爱参加各种活动。任课教师当着其他同学的面说他是?弱智、白痴、大傻仔?,该生思想压力很大,整天郁郁寡欢,后来换上精神分裂症。学校因此劝其退学。

请回答:(1)结合材料 1,谈谈学校侵犯了学生的哪些权利?

(2)结合材料 1 和 2,谈谈这样的学生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分析:(1)学校侵犯了学生人身权中的身心健康权、隐私权和侮辱了学生的人格尊严。同时,学校又侵犯了该学生的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案例中,学校个别教师当众多次侮辱该学生是?弱智、白痴、大

傻仔?,这严重侵犯了他的人格尊严权,由此而导致他患上精神分裂症,又是对他身心健康权的侵犯。学校把学生的隐私公布于众,这是对他隐私权的严重侵犯。《教育法》第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案例中的学校以各种理由,企图剥夺该名学生接受适当的教育的权利,这也是对他受教育权的侵犯。(2)这样的学生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该生监护人可以依法对学校和个别教师提起诉讼,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利。

第十八题:材料分析

材料1

2017年11月17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请老人坐在自己身边的暖心举动,感动了全国人民,同时也让打架记住了这位93岁高龄的中国核潜艇之父——

黄旭华。

1937年,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黄旭华随同学在向内地转移途中,看到无数城市在日军的轰炸下化为了废墟。年少的黄旭华默默思考:国家太弱就会任人欺凌、宰割!我***抵御外

国的侵略,凭着这黄大年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科研条件,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母校。回国7年

多,他作为国家多个技术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带领科技团队只争朝夕、顽强拼搏,取得了

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秉承?祖

国的需要就是最高需要?的人生信条,为实现科技强国梦殚精竭虑,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

常说,?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

黄大年的一生从?物探操作员?到?地球物理学家?,变的是称呼,不变的是他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7月13日)、《光明日报》(2017年7月24日)

(1)【题干】为什么说青年时期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能够为人的一生提供?无穷的力量??(6

分)

【答案】

第一,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人生是一个在实践中奋斗的过程。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的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

精神振奋,即使前进的道路曲折、人生的境遇复杂,也能使人透过乌云和阴霾,看到未来的

希望和曙光,永不迷失前进的方向。

第二,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一个人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业、创造奇迹。

第三,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一方面能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使人的内心世界成为一个健康有序的系统,保持心灵的充

实和安宁,避免内心世界的空虚和迷茫;另一方面,又引导着人们不断地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

提升精神境界,塑造高尚人格。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信念越坚定,精神境界和人格就会越

高尚。

(2)【题干】青年如何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自己的青春梦想?(4分)

【答案】

我们青年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只有把实现理想的道路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上,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理想。

第一,立志当高远。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我们要树立高远的志向,放开眼界,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个人私利的多少与得失,作对人类有贡献的人。

第二,立志做大事。青年要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无论从事什么具体、平凡的工作,只要是与这一伟大事业相联系、服务于祖国和人民的,就值得我们去做。

第三,立志须躬行。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地奋斗。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扎实实地学习和工作中,踏踏实实去实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

第四,伟大出自平凡。社会需要杰出人物,更需要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祖国的富强、民族的繁荣、人民的幸福,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尽其才、奋其志。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振兴之梦,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成才之梦。中国梦让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与祖国人民一起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

第十九题:材料分析题

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五一劳动节前夕,央视新闻频道播出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讲述了8个工匠?八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节目播出之后,很快引起社会热议,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相关话题的微博阅读量就超过了3560万次。人们发现,走入镜头的工匠们,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立足于本职工作,敬业奉献,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制造?的奇迹。在2016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积极培育?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第一次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工匠们对所从事的事业的爱心和忠心,令人高山仰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36年一直从事火箭的?心脏?——发动机焊接工作,以国为重、扎根一线,是发动机焊接第一人,面对很多企业试图高薪聘请不为所动,他说:?每每看到自己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这也代表了大国工匠们的心声。

?工匠精神?是一种工作态度。在工匠们的心目中,制作出来的产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高凤林在36年的工作中,攻克了200多项技术难关,经他的手焊接了140多发火箭的发动机,焊接的焊缝总长度达到了12万多米,没有出现过一次质量问题。他先后获得过部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纽伦堡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等30多种奖励,而这没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显然是无法做到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匠的工作或许会逐渐被机器所取代,但是?工匠精神?却不可能被代替。我国作为一个拥有?四大发明?的发明古国,具有历史悠久而技术高超的手工业,薪火相传的能共巧匠们留下了数不胜数的传世佳作。我们今天弘扬?工匠精神?,不仅是对传统工匠技艺的留恋,而且是对一切职业的道德呼唤。?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制造业的需要,也不仅仅是企业家的需要,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气质,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业追求与人生态度。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5年5月11日)、央视网(2016年4月22日、10月9日)等

(1)?工匠精神?的实质是什么?(5分)

(2)为什么说弘扬?工匠精神?是?对一切职业的道德呼唤??(5分)

【答案】(1)?工匠精神?的实质是对职业道德的遵守。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工匠精神崇尚劳动和贡献社会的人生价值,主张通过积极的劳动创造奉献人生、改变世界,这有助于在公众中引导确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工匠精神具有特殊意义,它契合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助于诠释和展现中国精神的力量。工匠精神是平凡的岗位上为社会做贡献,尤其体现了职业道德中的爱岗敬业与奉献社会。

(2)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改革创新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工匠精神尊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规范,有助于规范行业和社会主义市场秩序。我们正处在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时代,需要所有职业的从业者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弘扬工匠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做贡献。所以弘扬?工匠精神?是对一切职业的道德呼唤。

第二十题:材料分析

材料1

中华民族历来有重家风、重家教、守家规的传统,好家风的实例可谓不胜枚举。

宋代的司马光,在给儿子司马康的家训--《巡俭示康》中说道:"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司马光教育儿子要以俭素为美,不要以奢靡为荣,说的是个人志向,批评的是奢靡风气,令人信服。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家族后人也都以贤德立身。

清代的郑板桥,自幼家贫,为官以后生活条件显然得以改善,但从未将所得俸银留作自家使用,而是分给亲友,乡邻。他在一封家信中写道:"每一念及,真含泪欲落也,汝持俸钱南归,可挨家比户,逐一散给。"他还开列了族人及亲友,同窗的具体名单,将俸银全部分完。郑板桥这种乐善好施的行为直到晚年都没有改变,在他的周围产生了广泛影响,更得到后世的赞赏。

周恩来一向视侄辈为己出,对他们的要求非常严格,并约定了十条家规,如不能丢下工作专程进京看望他,只能在出差路过时才可以来;进京看望他,一律住招待所,住宿费由他支付;一律到机关食堂排队就餐;不许动用公车;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说出与自己的关系;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等。周恩来定下的家规,自己做到了,他的侄辈也做到了。

材料2

家风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的风格。从一个人的举手投足到行为处事,能折射出好家风对他的影响,会让人看到父母长辈在他成长中精心抚育的印记。可以说,好家风的传承过程,同样也是延续优良文明基因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风也要与时俱进,将不利于文明进步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因素剔除,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鉴于此,国家通过倡导家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社会注入暖暖的正能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这个源头清澈了,更有利于好的党风、政风、民风和社风的形成。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4年3月27日、12月25日,2015年2月18日等)

(1)为什么说"好家风的传承过程,同样也是延续优良文明基因的过程"?(5分)

【解析】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良好的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品德操守等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家风不正,家庭成员的个人品行也容易出问题。家教是实现家庭美德与家风互动的中介环节,要通过注重家教来推动良好家风的传承和落实。良好的家风对整个社会风尚有着重要影响。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

(2)如何通过好家风的传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分)

【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好家风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基础,拥有好的家风方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好的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条件。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家风是重要抓手,重在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6年考研真题(道德:家风)

第二十一题:材料分析题

2014年10月闭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党在中央全会上第一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体现了对法治的高度重视,会议结束后,微博上的各种评论,满是对法治进步的热望:?想要法治的果实,就要给它阳光雨露??期待法治进入与人民互动的2.0时代??法治不仅是宏大的,也是具体的;它关乎国家治理,更关于百姓福祉?……

尊奉法律,需要执政者、治理者发力,引导之、提倡之;遵守法律,需要全体公民给力,用法律来定分止争,维护之、践行之,网络上,已经有人以普通人?小明?为例,演绎?四中全会与你我有啥关系?。有人说,法治于人就如同空气,你可能不会时时刻刻意识到它的存在,可一旦缺少就立刻窒息。的确,从出生到成长,从成家到立业,无不需要法治的护航;加强对财产权的保护,完善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环境污染的违法成本……四中全会催动?法治的春天?,有着温暖人心的春意。当越来越多人在法治的护佑下感受着畅快的呼吸,法治才能成为内心时时恪守的律令。

也不用回避,中国的法治还有很多问题。从?暂行50多年?的高温条例,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尚无完善法律,中国的法治进程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四中全会从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方面开出了药方,但最根本的,还是提升全社会对法治的信心与信任。正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所说,法律的权威源自于人民内心的拥护和真诚信仰,这才是法治的力量所在、尊严所系。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5月26日等)

材料2

法治是人类为了征服自己,由人类自己立法进行自我管理,这无比征服自然困难得多。特别是约束公权力,非有高度的觉悟、顽强的亲毅力和坚强的意志难以成其事。任何国家法治的确立都不是在一盘散沙的状态下随随便便建立起来的,而是必须有坚定有力的集中统一领导和部署。

迄今为止,尚未有法治成功的国家是在群龙无首、四分五裂的状态下实现法治的。恰恰相反,就法治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这些国家的法治之所以能够最终确立,都是自上而下、从官到民表现出对法治执着的追求,付出巨大的努力。在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情况极其复杂的大国建设法治,更需要有自上而下坚强统一的领导,要有统一的意志,坚决果断一体推行。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9日)

(1)如何理解?法治关乎国家治理,更关乎百姓福祉??(6分)

(2)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4分)

答案要点: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其宗旨就是全面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目标。在依法治国总目标下,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

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些都对坚持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从革命战争时期以?投豆选举??三三制?等形式在解放区实行广泛民主选举,到1954年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再到20世纪90年代8亿多农民实行村民自治,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实践证明,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就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

第二十二题:材料分析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鹦哥岭是海南省陆地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区内分布着完整的垂直带谱。在我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上独占鳌头。这里山高路远,条件艰苦,一直难以招聘到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工作人员。

一、鹦哥岭来了大学生

自2007年起,先后有27名大学毕业生(2名博士、4名硕士、21名本科生)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陆续从全国各地来到鹦哥岭保护区工作,山脚下一排破旧平房中的两间就是他们的家。?孩子们,这里的黎苗兄弟说是以种田为生,实际上就是种些橡胶,靠山吃山……你们来任务重啊!在关爱森林的同时,还要想法帮这里的百姓致富!?老站长的一席话,像重锤一样敲击着大家。?我们不会让鹦哥岭失望着的!?大家不约而同地喊出声。

二、鹦哥岭有了?档案馆?

到底鹦哥岭有多少种动植物?这是摆在大学生们面前最直接的课题、也是鹦哥岭自然保护区要完成的首要工作。大学生们背着睡袋。锅碗瓢盆和监测仪上山了,他们聚精会神地做着记录,天黑了,架起锅巴煮成米饭,和着辣酱吃了实在太困了支起帐蓬钻进去睡一觉……经过4年多的艰辛努力,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终于有了自己的?档案馆?;记录到城管来植物2197种、脊椎动物431种、鹦哥岭树蛙等14种科学新种以及26个中国新记录种等。

三、鹦哥岭有了护林员

鹦哥岭周边有103个自然村,近2万村民。看到村民大片砍代雨林种山芝、香蕉、作为环境保护者,大学生们痛心疾首。但习惯靠山吃山的当地百姓说。?让我们放下砍刀、放下猎枪绝对不行!?大学生们克服阻力,用真诚和智慧动员招募了270名护林员,并与他们一起,用一个多月时间,走遍了209公里长的界线,埋下了近400根桩和50多块界碑,为鹦哥岭保护区筑起了一道看得见的保护网。

四、鹦哥岭有了农业示范田

鹦哥岭是海南的贫困山区,为帮助当地黎苗族百姓脱贫致富,大学生们特地去外地取经,在鹦哥岭通过试点而大面积推广?稻鸭共育?的方法,带动当地人致富,农户们在稻田里骄傲地插上了?农业示范田?的牌子。接着大学生们又推广林下经济,在橡胶树下种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