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性化住宅建筑设计

合集下载

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

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

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当我们谈论建筑时,我们往往会关注到建筑的美学价值、结构安全以及功能性。

然而,在这些方面,我们有时候忽略了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强调的是让建筑适应人们的需求和喜好,为人们提供舒适和便利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

本文将探讨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在不同方面的应用。

1. 空间布局与通行设计人性化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空间布局与通行设计。

一个人性化的建筑应该具有合理的空间布局,使得人们能够便利地进行各种活动。

例如,一个住宅楼的房间布局应该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需求,如厨房、卧室和卫生间的合理设置。

此外,通行设计也是人性化设计的一部分,它应该考虑到人们的行动方式和步行习惯。

通行道路应该宽敞,不阻碍人们的行走,并且提供无障碍通行的便利设施。

2. 自然光与采光设计自然光与采光是人性化设计中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良好的自然光环境可以改善人们的心情和生活质量。

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自然光资源,采用合适的窗户和天窗设计,将充足的自然光线引入室内。

此外,合理的遮阳设计也是重要的,以避免过强的阳光直射给人们带来不适。

3. 空气质量与通风设计人们在室内生活和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因此,建筑中的空气质量和通风设计变得至关重要。

人性化设计应该考虑到建筑的通风系统,以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合理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地排除室内的有害物质和异味,并保持室内的空气流动,提供舒适的工作和居住环境。

4. 声学设计人性化设计还应该考虑到建筑的声学环境。

噪音对人们的健康和心理状态有严重影响。

在人性化的建筑设计中,应该采取措施减少噪音的传递和反射,如使用隔音材料、减少机械设备的噪音以及合理布局房间和设备。

此外,音乐和自然声音的合理融入也可以提供一个愉悦的声学环境。

5. 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个人性化的建筑应该能够方便地被所有人访问和使用,无论是有身体残疾的人、老年人还是儿童。

无障碍设计包括斜坡、手扶梯、轮椅通道和无障碍电梯等设施的合理设置,以确保所有人都能够自由进出建筑,并且能够方便地使用各种设施和服务。

人性化建筑设计发展初探

人性化建筑设计发展初探

人性化建筑设计发展初探
一、人性化建筑设计的背景和意义
人性化建筑设计是由对人的需求和感受出发,将人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放在设
计的首位。

在过去,建筑设计往往以功能和美学为主,忽视了人们在建筑环境中的感受和
需求。

而人性化建筑设计的提出,正是希望改变这一状况,更加关注人们的生活体验和心
理感受。

人性化建筑设计的意义在于,能够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在城市化进程
不断加速的今天,人们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受限,建筑环境对人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建筑
设计需要更加关注人们的需求,创造出更适合人们居住和工作的环境。

而人性化建筑设计
正是将人的需求和感受放在首位,通过科学的设计手段和技术手段,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便利和安全的建筑环境。

人性化建筑设计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在欧美国家,建筑设计
师们更加注重人们的需求和感受,倡导设计出更加舒适、健康、安全的建筑环境。

他们通
过设计人性化的住宅、办公楼、商业空间等建筑,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一些新兴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也得到了应用,例如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可持续建筑等,为人性化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人性化建筑设计还将与城市规划、社会发展等领域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随着城市
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受限,人性化建筑设计将不仅仅关注单体建筑的设计,还将关注城市空间的整体规划和设计。

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也将会对人性化建筑设计
提出更多的需求,建筑设计师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创造出更加贴
近人们需求的建筑环境。

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理念与应用

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理念与应用

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理念与应用一、引言建筑设计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强调以人的需求为中心,关注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创造出既舒适又符合人们行为习惯的建筑空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应用,以期为建筑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人性化设计理念的核心1.用户需求:以使用者的需求和体验为出发点,设计出符合人们使用习惯和心理预期的空间。

2.健康舒适:关注人的生理需求,创造出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

3.社会文化:考虑建筑与人之间的社会文化关系,反映出特定社会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

4.可持续性:在设计中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三、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应用方法1.空间布局:合理规划空间布局,使空间使用更加合理、高效,满足人们的行为需求。

2.细节设计:关注建筑细节设计,如家具尺寸、颜色搭配、材料选择等,提升建筑的舒适性和美观性。

3.环境控制:通过合理的采光、通风、温度控制等手段,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

4.安全保障: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安全需求,如防火、防盗、疏散等。

四、实践案例1.荷兰的Eindhoven市政厅:该建筑采用开放式的空间布局,提供了宽敞的公共空间和多样化的功能区域,充分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理念。

2.日本的伊势丹百货公司:在商场的设计中,通过合理的动线规划和休息区域的设置,提升了顾客的购物体验。

3.中国的清华大学附属幼儿园:该幼儿园在设计中注重儿童的需求和成长特点,创造了安全、温馨、富有创意的儿童活动空间。

五、结论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是提高建筑品质和满足人们需求的重要途径。

通过空间布局、细节设计、环境控制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考虑,可以创造出既舒适又符合人们行为习惯的建筑空间。

在实践中,建筑师应充分理解和运用人性化设计理念,创造出更具人性关怀的建筑作品。

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

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

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而人性化设计则是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性化设计的目标是根据人们的需求和行为习惯,创造一个舒适、便捷和愉悦的环境。

本文将探讨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包括空间规划、材料选择、通风采光、无障碍设计等方面。

空间规划是人性化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在建筑中,不同功能的空间需要合理布局,以满足人们的日常行为需求。

例如,办公室中的工作区域应该被设计为安静、私密的空间,以提供一个专注的工作环境;而公共交通枢纽的大厅则需要宽敞明亮,便于人流的流动和交流。

此外,合理的通道设置和疏导流线也是人性化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材料选择是人性化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材料的质感和颜色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感受。

比如,柔和的光线、温暖的木材和柔软的织物可以创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有利于人们的放松和休息。

此外,环保材料的使用可以减少室内有害物质的释放,提供一个健康的室内环境。

通风采光是人性化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建筑中的良好通风和充足的自然采光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降低病菌滋生的风险。

合理设置通风口和窗户,以及利用天窗和天然光源来最大化采光效果,都是提高建筑舒适度的有效手段。

此外,利用遮阳、隔热技术和智能化控制系统也可以有效调节室内温度,提供一个宜人的室内环境。

无障碍设计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体现。

无障碍设计旨在为老年人、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人们提供一个无障碍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这包括合理的斜坡、扶手和无障碍通道的设置,方便轮椅使用者和行动不便的人进出建筑物;以及卫生间和洗手间的无障碍设计,方便残疾人的使用。

无障碍设计既是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也是社会文明的体现。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人性化设计还体现在细节上。

例如,在公共空间设置舒适的休憩区域和休闲设施,让人们可以放松身心;在建筑入口处设置人性化的指示标识和指引系统,方便人们找到目的地;在住宅和办公楼内设置社交空间,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等。

总之,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是为了创造一个以人为本、舒适便捷的环境。

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

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

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现代社会对于建筑的要求已经不再只停留在实用和美观的层面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是指建筑空间和环境的设计要考虑到人的需求和舒适感,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使人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和享受其中。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

一、舒适的室内环境人性化设计的第一个方面是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

在建筑中,人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因此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人性化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室内温度、湿度、通风等。

合理的空调系统、适当的采光设计、舒适的座椅和室内空气净化系统等都是实现室内舒适的重要手段。

二、无障碍设施人性化设计还要关注特殊人群的需求,其中包括身体残障人士、老年人和儿童等。

无障碍设施的设置能够使这些人群可以更方便地进入和使用建筑物。

例如,在建筑物内部设置无障碍通道和无障碍坡道,可以让轮椅用户更加便利地进出建筑;在公共场所设置残障人士专用洗手间,可以方便他们的日常生活。

这些无障碍设施的设置,能够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性,并给予特殊人群更多的社会融入感。

三、自然元素的应用人性化设计也需要考虑自然元素的应用。

自然元素可以给人一种放松、舒适的感觉,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

在建筑中引入植物、水景等自然元素,能够为人们创造一个接近自然的环境,提供更好的休息和放松场所。

此外,自然光的运用也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方面,合理的采光设计可以让室内更加明亮,给人一种开放和愉快的感觉。

四、人性化的社交空间人类是社交性动物,人性化设计也应该关注社交空间的打造。

在建筑中设置适宜的社交区域,为人们提供交流和互动的机会。

例如,在公共建筑中设置休息区、茶水间等,可以让人们在闲暇时间里交流和放松;在住宅社区中设置公共花园、户外活动空间等,可以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和社会联系。

五、安全和保护人性化设计也要考虑到人们的安全和保护。

建筑中应该设置科学、合理的安全系统,如消防设施、监控设备等,来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对人性化住宅建筑设计的探讨

对人性化住宅建筑设计的探讨

对人性化住宅建筑设计的探讨摘要:人性化的规划设计是使住房建设真正适应人的需要, 而不是让人来适应住宅,要以活动着的人和发展着的人作为住宅设计的出发点; 另一方面做到“以人为本”要从长远考虑, 从自然入手, 寻求与自然的最佳融合点, 然后在此基础上完备人类适合社会发展的各种生存需求。

本文介绍了住宅建筑的人性化设计的含义,探讨了人性化住宅建筑设计。

关键词:人性化住宅建筑设计含义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中国的房地产开发经历了十多年的历程, 在当今房地产市场已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

随着市场竞争的逐渐激烈化, 发展商们不惜成本地从设计、建造、营销等多方面塑造产品, 使到房地产的产品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

然而, 在形形色色的设计及营销概念背后, 却隐含着许多的误区。

如何能走出这些误区, 把握现代房地产发展的新方向, 开发真正以人为本、适合当今人们生活需求的产品, 以及倡导一种人性化的现代居住文化, 是我们今天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一、住宅建筑的人性化设计的含义所谓住宅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就是住宅作为一种人类共同需要的商品,应该充分满足商品购买者,即住宅居住者对住宅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使住宅居住者安全、健康、舒适和愉悦。

作为住宅建筑的设计者,就应该充分考虑和满足住宅居住者的上述需要,从住宅设计的各个方面进行考虑,调整设计思路,既从大处着眼,又从小处着手,设计出符合住宅居住者的人性化需求的产品。

二、人性化住宅建筑设计探讨1、充分考虑居住者生活习惯,尽可能地让居住者方便舒适近一个时期以来,住宅设计有不注重居住者的生活习惯而片面追求住宅楼层、空间和平面的高、大、宽的设计倾向。

由于忽视了对居住者生活习惯的重点考虑,所谓高、大、宽的居住空间,尤其是平面布局缺乏合理性的住宅,并不一定能让居住者感到使用方便和舒适。

面积过大,既浪费空间,还会失去家庭温馨的感觉;面积过小,会使生活局促不便。

房间的形状和比例也很重要。

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

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

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建筑是人类创造的艺术和空间的结合体,而人性化设计则是通过考虑人类的需求和行为习惯,为建筑提供舒适和便利的环境。

人性化设计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可以提高人们对建筑的满意度和使用体验。

本文将探讨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的相关要素和影响。

一、空间布局与流线设计人性化的建筑设计应该考虑到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流动路径,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流线设计来提高使用者的体验。

在办公楼中,合理划分办公区域和休息区域,设置便捷的走廊和楼梯,以及合理安排办公家具和设备的位置,都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二、充足的自然光线和良好的通风系统自然光线和新鲜空气是人们工作和居住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人性化的建筑设计应该尽量利用自然光线,在室内设置大面积的窗户和天窗,以减少对室内照明的依赖,并为使用者创造一个明亮宜人的环境。

此外,良好的通风系统也是一个必要条件,通过合理的通风系统,可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度,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三、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是一种注重解决老年人、残疾人和行动不便者在建筑中的使用问题的设计理念。

人性化的建筑设计应该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使用权利,通过合理设置斜坡、扶手和无障碍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使他们能够自由出入建筑物,同时提高整个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度和尊重。

四、舒适的室内环境人性化的建筑设计应该注重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包括合适的室温、湿度、噪音和光线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空调和保温系统,可以为使用者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同时,采用隔音材料和声学设计,可以减少室内噪音的干扰,创造一个安静的工作和居住环境。

此外,使用合适的窗帘和遮光设备,可以调节室内的光线强度,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

五、绿色建筑和可持续设计人性化的建筑设计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设计通过合理的选材和构造,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设置绿化植物和室外休闲区域,可以为使用者提供一个接近大自然的环境,增加人们的舒适感和幸福感。

简述小区的住宅建筑的人性化设计

简述小区的住宅建筑的人性化设计

简述小区的住宅建筑的人性化设计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其所居住的环境品质要求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小区的设计者应把人的需求放在首要地位,在小区的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人性化设计,给人们创造优美、温馨、宜人的居住和交往空间。

本文结合小区住宅建筑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及其设计原则,提出了笔者对小区住宅建筑的人性化设计的看法。

关键词:住宅;人性化;设计引言:住房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关乎城市民众的幸福与社会稳定。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安居”,越来越多的人对有住宅及住区品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如何实现舒适的居住环境、便捷的配套设施、低碳节能的建筑品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一、小区住宅建筑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当今的住宅设计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居住场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居住区多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也就决定了住宅设计过程需要融入更多的人性化设计理念,以打造兼具活力氛围、休闲氛围、居住氛围的综合性社区,提供给普通民众一个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住宅的人性化设计理念是基于让建筑和人的关系和谐统一,让建筑和环境围绕着居住者的需求来展开,让住宅作为一种人类生存所必须的商品,充分地满足购买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从居住空间的使用,居住环境的营造,生活配套的完善,甚至从建筑的低碳节能、经济性和耐久性等细节方面进行考虑,设计出符合住宅居住者的人性化需求的产品。

二、小区住宅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原则1.舒适性原则。

住宅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元素,其舒适性是占首要地位的。

高品质的居住空间,不仅要求足够的居住面积,更要确保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的分区,动静空间、洁污空间、干湿空间的分离。

同时保证室内的采光充足,通风良好,保证家具的合理摆放条件,保证日常生活的便利,合理安排住宅的空间,使每一寸空间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居住的舒适性达到最大。

2.生态性原则。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昼夜忙碌的人们渴望回归自然,因此小区住宅环境的生态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人性化住宅建筑设计的探讨
摘要:人们对住宅条件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适合人行为的空间,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诠释。

因此,如何体现人性化设计是住宅设计中的关键。

关键词:住宅设计人性化
1小区设计
1.1绿地设计
搞好绿地景观规划并不只是为了美观,还是为了树立小区居民对小区的眷恋之心。

为了节省土地,设计师没有设计一个开阔的绿地公共空间,而只是将绿化设置在楼宇中的空地上,起不到景观的作用,绿化率也根本达不到国家及有关部门所规定的标准。

因此,设计师在做绿地设计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与小区整体空间布局和道路路线的协调性。

把重点放在小区入口处,因为入口是小区的门户和标志,人流集中。

要在不影响人流和车辆通行的前提下,重点布置一些装饰性绿化,并搭配上一些建筑小品,不但可以突出小区的入口氛围,还能体现小区的文化品味。

对于在建筑物周围和道路两旁布置绿化时,可以种植一些落叶大乔木和灌木等常青植物,还要设置一些长椅等可供居民休息的设施,方便居民使用。

另外,公共活动空间也是一个重点,这里是小区居民聚集活动的场所,所以场地一定要平整,可以用砖等铺设地面来达到硬化场地的效果,活动场所周围还要设置小亭、椅子以及喷泉等建筑小品,以丰富公共活动空间,增加小区居民之间交流的机会。

而居民活动所
产生的噪声必定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阻隔噪声,可以在活动场地周围布置绿化,给人创造一种舒适的,易亲近的空间感受。

1.2道路设计
确定交通路线如果只是考虑小区内的活动路线是不充分的,因为道路不仅是用于人们行走与过境,而且还起着将整个小区的建筑等其他因素连接起来的作用。

因此一定要依据小区内的建筑位置、设施布置状况等因素和活动路线的关系来确定交通路线。

一般来讲,人车分流的道路形态既能保障车辆的通行,又能确保行人的安全,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对于住宅楼之间的道路,因其属于半公共空间,是居民身边的户外活动场所,要尽量控制交通量,因此可采用尽端式道路来降低交通流量;对于小区主干道来说,为了行人的安全,要采取措施来强制车辆低速行驶,比如:通过路面铺设减速带或是设置一些路障来使司机降低车速;对于外部的非特定的普通车辆来说,因它们穿过住宅小区时将会严重破坏住宅区的环境,增加噪声,影响居民正常的生活秩序,必须严格加以控制。

2住宅设计
2.1卧室设计
室内主要家具是双人床,有时还要布置一张小孩床,此外还有可能布置床头柜、衣柜等家具。

确定主卧室尺寸时,首先要考虑床位布置,为便于卧室沿内墙纵横两个方向都能安放床位,主卧室的净宽应大于床位的长度加门的宽度和必要的间隙,即净宽不小于3m。

因此,主卧室的开间一般不宜小于3.3m。

考虑布置两张床位(即双人床和小孩床)的可能性,主卧室的净长应大于两张床位的长度加必要的间隙,即净长不小于 4.2m。

主卧室的进深不宜小于4.5m。

次卧室的面积不宜小于 6m2。

室内家具主要有单人床、床头柜、写字台等。

次卧室的净宽一般大于单人床宽加写字台宽和必要的间隙,即净宽不小于2.1m。

因此,次卧室的开间不宜小于2.4m。

次卧室的净长一般大于单人床的长度加必要间隙,即净长不小于3.0m。

那么,次卧室的进深不宜小于 3.3m。

2.2卫生间设计
不得将卫生间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厨房的上层,这是因为卫生间漏水现象普遍,同时会出现管道噪声、水管冷凝水下滴等问题,影响居住的质量。

跃层住宅中允许将卫生间布置在本套内的卧室、起居室、厨房上层,但应采取可靠的防水、隔音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卫生间门应在隐蔽处开设;直接开向起居厅的卫生间应设前室。

向起居室开门不仅会使使用者感到不便,而且会把卫生间气味带进起居室内。

应考虑坐便器、洗脸盆等洁具上下水噪音对卧室的影响,不宜沿卧室墙面布置。

卫生间台面宽度宜560-600,长度不小于900,高度850;毛巾架距地1200;避免与插座位置矛盾。

坐便器最小净宽不小于850。

淋浴间最小净宽不小于900 ;地漏位于淋浴头下部居中,并距墙400。

浴缸尺寸宜采用 750x1550;热水器不应设在浴缸的中部。

普通有外窗的卫生间排气扇应安装在窗固定扇上;无外窗的卫生间排气扇应与通风道排风口相连。

施工
时要注意浴缸底部一定做防水层。

大户型主卫生间宜洗、浴分间设,应设管道井。

暗厕应设计通风道,其位置应避免靠近给水管及设在门后。

卫生间应从门口向地漏找坡度。

卫生间结构宜沉板50-100;未降板的卫生间应设门槛。

2.3厨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厨房设计的应用中最为明显,在厨房“人—机—环境”的特定系统中,“人”是操作者,是主导因素,家具、设备及器具是“机”,厨房内的空间尺度、形状、色彩以及声、光、热、空气条件是“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建筑设计人员找出使操作者最舒适的“环境”和最省力的“机”,使“人”在厨房中操作达到最佳状态。

厨房内部平面布置尽量采用l形布置,l形厨房布置形式是将冰箱、洗涤池、炉灶合理配置成三角形,又可称为三角形厨房布置,按“工作三角原理”布置,是厨房平面布置最节省空间的设计,同时,对操作很有利,墙面利用好,比起一字型来,可布置尺寸较大,数量较多的设备,是最流行和提倡的一种布置方式。

2.4阳台
现在多数住宅将阳台封闭起来或改用,封闭的阳台带来的困境是在需要充足阳光的居室之南人为地减小了阳光照射面积。

阳台是住宅中唯一与自然沟通的中介场所,特别是在多层住宅中,而国外住宅的阳台被封现象很少。

作为一个舒适休憩、沟通自然的场所,有充足的阳光只是一个方面,它还应该有起码的适宜空间,然而目前的阳台规模普遍偏小,进深多控制在1.8m以内,而面宽则跟随房
屋开间或更小,依据人体简单活动的尺度,目前封闭阳台进深明显不足,很难满足起码活动的需要,尺度的不足也是其改阳台为储藏空间的主要原因,直接影响了阳台使用初衷。

因此,设计者在阳台设计中应考虑阳台空间家居可容性、空间使用的便利性、阳台空间的安全性、阳台空间的私密性。

3总结
在住宅设计中越来越切实注重人的实际需求,人在住宅中的主体作用被强调出来,住宅应该主动地适应居住者变化着的生活,建筑设计师应本着“以人为本”这个基本着眼点,使住宅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林剑萍.人性化的住宅建筑设计[j].江西水利科技,2000,(3).
[2]要宇.浅议城市住宅建筑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