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活动课四撰写历史小论文—《科学技术与未来》教案2新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撰写历史小论文──《科学技术与未来》》教案_4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初三复习课教材分析:18世纪后半期到至今,世界已经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人类生活以及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这三次科技革命的历程中,世界经济全球化开始形成,特别是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以及政治上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地球日益变成一个“地球村”。
当今我国正处于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如何应对两者,正是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复习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和影响,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探究三个问题:①、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有何内在联系?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对当今世界的影响?③、我们该如何应对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2、能力目标:(1)能熟练掌握本课基础知识。
(2)能够运用所学分析材料、解决问题。
(3)锻炼基本解题技巧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通过对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两者在现实社会的重要作用。
(2) 初步形成对世界形势的认知,以及树立在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所需要认知,情感以及理想。
重点: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难点:如何应对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
教师讲述:这是1939年爱因斯坦在纽约世博会中的一段演讲,题目叫做《写给5000年后人类的信》,从这段演讲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科技对世界的改变。
今天我们一起通过三个问题,和同学们进一步的了解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
展示三个探究问题:①、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有何内在联系?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对当今世界的影响?③、我们该如何应对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教师讲述:首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何为科技革命?何为经济全球化?学生:..........(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图片解释)教师讲述:这是三次科技革命的历程和经济全球化历程的示意图,相信同学们注意到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每次科技革命发展都会跟经济全球化的历程紧密相连,这是为何?他们之间到底有何联系?探究问题一: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有何内在联系?展示材料,提出问题:从图4到图5商路的变化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学生回答之后,再继续追问:大家可还记得在新航路的开辟中,有一个必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学生回答:.........师:应该说科技其实在经济全球化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具体是什么呢?请同学看材料。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撰写历史小论文──《科学技术与未来》》教案_2

专题大国崛起之美国教学目标:1.复述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历史意义。
2.简述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战争中的主要事件、战争结局、性质和作用,林肯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
3.简述罗斯福新政的目的、特点、措施、及效果。
4.概述二战后五十多年来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及主要原因。
教学重难点:重点: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及历史意义、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中心措施及影响。
难点:美国崛起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走近美国导入:我们欣赏的这些图片给我展示了当今美国的繁华,而历史上美国还是英国的殖民地,这个年轻的国家用242年走向强大,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美国历史,深入的了解她。
二、走近美国出示几张美国总统的图片(华盛顿、林肯、罗斯福、杜鲁门、克林顿)初步了解美国的发展与美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是分不开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三、了解美国(2)罗斯福新政背景: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 1929年措施:(1)整顿金融业(2)恢复工业(3)调整农业(4)兴办公共工程核心:《全国工业复兴法》特点:政府干预经济,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作用:使美国渡过危机,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4)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情况:①战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空前发展,经济实力急剧膨胀,成为经济超级大国(繁荣)②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发展速度放慢,经济霸主地位动摇(滞胀后调整)③20世纪九十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率先进入新经济时代(信息化、全球化)(6)冷战时期序幕:1946年的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开始: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1947年经济上: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 1947年军事上:成立北约组织 1949年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2.出示美国崛起形象示意图(设计意图:通过具体分析美国发展的历史,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比较历史的能力)四、透析美国1.出示曲线图显示美国一步步走向大国霸主。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活动课四 撰写历史小论文──《科学技术与未来》》优质课教学设计_5

动脑筋:你认为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是否应该克隆人呢?
四、系统总结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背景条件
开始时间
核心成就
时代特征
代表人物
课题
课时
1
课型
姓名
班级
小组
学
习
目
标
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背景和情况
3、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理解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科技发展中理应注重人类生存环境质量,注重可持续发展,趋利避害。
重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难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特点。
依据下列知识网络快速看书,自学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找出相对应的知识点。
二、合作探究: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兴起的?其理论基础是什么?
你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你比较熟悉、体会较深的是哪些技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②科技的高度发达,给人类带来了种种便利,但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对此你有哪些了解?你认为在科技发展中理应注意什么问题?
③由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你得到哪些启示?面对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国应如何做?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撰写历史小论文──《科学技术与未来》》教学设计_8

火车的发展历程
• 高铁图
科技在进步!
2016年11月 1日-6日 珠海航展
中国运20大型运输机
中国歼-20隐形歼击机(能与世界最先 进的美国F22/F35隐形歼击机相媲美)
彩虹-5无人机
机翼下有6个挂点,可一次性可挂载 24枚AR-2近程空对地导弹,能够成 功摧毁一个坦克连。
2016年我国研制的全球首款“双M型”高速智能无人艇
1.科技革命与科学革命的区别?
以英国为例说明世界近代三大革命(政治革命、科技革命、 科学革命):
• 政治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科技革命(经济革命)——工业革命; • 科学革命——牛顿创建万了有引力定律、力学三定律和
微积分;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
(2013·吉林)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历史 九年级下册 人教版
科学技术与未来
世界历史 九年级下册 人教版
科学技术与未来
学习目标:
识记:三次科技革命的起止时间、领先的国 家、主要标志、动力机器和能源、发 明成果及作用;
归纳: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理解:三次科技革命在人类社会发展中 的重要作用及启示。
运用:展望和畅想未来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方面 的巨大作用。
SeaFly-01
SeaFly-01采用“双M”隐身船型、整船碳纤维材料、北斗通讯导航技术,具 有自主学习、自组网集群化作业、三位一体自主避障等功能,均为无人艇 技术首创。同时,SeaFly-01无人艇作为一个通用平台,可以携带光电侦查、 轻型武器、声呐等应用设备,在海防巡逻、武装对抗、海底探测、水质监 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内容。 ⑴工业革命兴起于哪个国家?写出该国与近代中国第一次较量的战争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撰写历史小论文──《科学技术与未来》》教案_16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的广告滚动的方式展示出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图片,包括飞机、汽车、火车、轮船、电话、电灯,请学生说出分别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一.自主学习:(自读课文,找出问题答案)
1、什么是第三次科技革命?
2、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原因和背景?
3、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 些特点?
4、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
九年级历史学科导学设计
课题
第三次科技革命
课时
1
课型
新授、了解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航天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
2、指导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思考、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影响。
3、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得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2.展示交流:
1、多媒体出示上面的问题,学生举手回答。(3、4出示材料,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
2、多媒体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说出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什么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并说出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3、出示一组克隆动物图片,说出克隆的意义,并让学生说出能否克隆人?
3、课堂小结(学生自己填,然后统一答案)
三次科技革命对比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开始时间
理论
标志
时代
四、课后作业:
展望未来,你认为中国能在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大国吗?
明确学习目标
形象、生动
有目的地阅读课文
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撰写历史小论文──《科学技术与未来》》教案_0

课题:初探历史小短文的写作
一、活动目标:
1.品评二模小短文,找出缺点和不足。
2.撰写小短文《挑战者》,展示学生作品。
3.预测中考小短文,出题范围和呈现方式。
二、活动过程:
三、撰写小短文《挑战者》:
1、在世界步入近代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代表性人物,走近他们,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
(1)题目自拟;
(2)文中需包含上图所示任意两位挑战者的姓名及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并分别说明其事件的影响,同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感受。
(3)史实准确,表述清晰流畅,字数不少于100字。
2、展示成果:
3、总结写作方法:
(1)、认真审题,找关键词
(2)、分配分值,别忘启示
(3)、标注史实,笔墨泼开
(4)、依次成文,符号隔开
(5)、行文流畅,注意书写
4、中考小作文预测:小组组长发言陈述。
四、总结:练习是中考,中考是练习,让我们以一颗平凡之心对待中考,预祝大家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五、课后反思:略。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撰写历史小论文──《科学技术与未来》》教案_5

2020年中考开卷考试(历史)解题技巧指导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历史开卷考试的解题技巧,在中考考试中获得较好的成绩,顺利升入新的学段,继续学习。
在历史开卷考试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爱国主义思想等。
教学重难点:重点选择题考试中的基本题型的掌握。
难点:材料题中解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关于考试,我们大家已考了多次,开卷考试也一样。
今天我们就具体讲解历史开卷考试的解题技巧。
(二)讲授新课:一、正确认识开卷考试。
二、考试的题型为五种1、选择题:我们在经常的考试中,一般有五种题型。
它们是组合型、否定型、比较型、材料型、排列型选择题等。
事例:略2、组合列举题(填空题):组合列举题的题型主要有填历史事件、人物、法律文献、标志等事例见实录。
3、辨析改错题:辨析改错题的题型主要包括一句话的辨析改错和一段话的辨析改错,辨析错误时,一般是历史事件、人物、法律文献、标志等,因此,要认真仔细,不可马虎。
事例见课堂实录。
4、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是同学们最害怕的题型,所占分值接近三分之一,因此显得十分重要,一般包括两个题型,一种是中国历史,另一种是世界历史,解题中应认真读题,思考,做题中主观题的升华更要符合实际题意。
事例见课堂实录。
由于时间问题,第五种题型我们利用其它实际来讲解。
谢谢。
板书:一、正确认识开卷考试二、考试的题型为五种1、选择题2、组合列举题3、辨析改错题4、材料解析题课后反思:历史开卷考试解题技巧的学习,一节课学生难以掌握,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始终贯彻,以期提高学生的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撰写历史小论文──《科学技术与未来》》教案_15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背景和情况,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
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以及第三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和对世界经济及国际经济局产生的重要影响。
学生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思考、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史实,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刻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激励学生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贡献。
教学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教学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提问:1.经济全球化形成的条件和原因有哪些?2.经济全球化有哪些具体表现?3.经济全球化带来哪些影响?二、导入新课:由P103“信息时代药房”导入。
三、学习新课:(一)展示学习目标和重难点(二)自主学习1.自学指导(1)你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时间吗?(2)前两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3)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有何规律?(4)注意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
2.学生结合导学案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合作交流与探究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标志?2.出示“想一想”20世纪四五十年代科学技术为什么迅速发展?3.出示“想一想”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向大家介绍你了解的成就。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展示相关图片资料,并播放神舟七号发射影像资料。
在这一系列科技成果中,大家比较熟悉、感受较深的首推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你是怎样利用这一成果的?并指导学生适度上网。
)(过渡)除了互联网技术之外,生物工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新型跨学科技术。
引申到克隆技术。
4.你对克隆技术有哪些了解?出示“小知识”补充克隆技术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撰写历史小论文——“科学技术与未来”
20世纪的百年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瞬就已过去。
然而,百年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却给这个世纪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带来了无尚的荣光。
从蒸汽机车的隆隆轰鸣到气垫船的海上航行;从卡尔·本茨的轻型内燃机到莱特兄弟的第一架飞机上天;从居里夫妇对放射物质的提炼到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上天到全球定点遥感卫星系统的出现;从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到今天能进行上百亿次计算的巨型计算机的出现;从第一次克隆生命蛋白到今天克隆人的即将出现;从研制发明带记忆金属到今天的纳米技术;从人造卫星的上天到今天的卫星遥感技术……人类的智慧使科学技术发明绵绵不绝,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
总之,20世纪将灿烂辉煌的科技载入史册。
未来世界在科技的装点下将更加灿烂辉煌。
一、活动内容
本目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课教学活动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建议教师在让学生阅读课前引言的基础上,说明整个活动课分为材料收集、写作、交流和展示四个环节,中心是写作。
建议教师要向学生说明此项活动的进行,分成课上、课下两个活动程序。
即课下查询资料、写作;课上交流和展示各自的论文。
查询人类科学发展历史,追忆科学家的重大科学发现历程,总结人类在科学探索和应用方面的得失,展望科学的未来,本身也是学生接受科学文化熏陶,摈除愚昧,树立攀登科学高峰思想的极好途径。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搜集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的材料、故事,总结人类在近现代时期重大科学技术的发现和得失,培养学生归纳、收集科学研究材料的能力。
2.通过对所收集的材料的筛选、应用,培养高中学生的自主研究精神。
通过学生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和相互帮助、配合的协作意识。
3.通过课堂论文的宣读,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并且树立探究科学奥秘的坚定信念和思想。
4.通过论文的展示交流,培养学生谦虚好学,不断进取的学习品质。
三、活动建议
1.建议教师在讲述“近现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课时,有选择地剪辑一些反映近现代科学技术的电影或电视片段给学生放映。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然后布置活动课内容,使学生对活动课的进行有一个思想准备。
2.对于历史小论文的写作,除应给学生提供一批用于写作参考的论文题目外,教师还应该制定一个详细计划,计划包括:规定写作格式要求,作业完成日期和论文的评分标准。
3.学生在写作论文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参考书、论文、上网查询资料。
但要注意不可抄袭,要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写出真实水平的历史小论文。
要让学生写出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重大作用,并展望科学技术对人类未来生活的重要影响。
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写出不同风格的历史论文。
4.在论文写作完成后,教师要抓紧时间完成论文的批改评分工作,争取使学生尽早知道论文的等级分,如果条件好的话,可以将论文成绩计入学期总分,以激励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5.召开主题为“科学与未来”的论文交流会,内容包括:优秀论文宣讲、科学家面面观、科学发现介绍、科学技术与环境保护、科学与未来等。
建议教师与学生事先作好活动计划和程序,注意活动的开始、结尾和中间高潮的活动安排。
选出两名主持人,写好每个活动单元之间的串联词。
注意设计一些能够活跃气氛的情节。
整个活动要在突出科学与未来的主题中进行。
四、活动延伸
这一目的设置,目的有三个:一是要把活动课的成果进行推广,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欣赏到自己身边同学的成果;二是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三是激发学生的科学追求。
附:论文格式要求和评分标准
格式要求:有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评分标准:论文写作格式规范、论点有新意,有创新点、史论结合、联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