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历史试题易错历史题集锦1
人教版历史中考复习:中考易错题汇编含答案

第一份(A)1、下列对应有误的是A.古埃及——亚马逊河——金字塔 B.古巴比伦——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C.古印度——印度河——种姓制度 D.古中国——黄河——司母戊鼎( A )2、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把“亚非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确定为研究的课题,下列选项不属于本课题研究对象的是A.古代希腊 B.古代埃及C.古代印度D.古巴比伦王国(C )3、公元前443年,伯利克里成为雅典首席将军,继续推行民主改革,这一年距今(2017年)A.1573周年B.1574周年C.2459周年D.2460周年( A )4、古希腊城邦中最著名的是以民主政治著称的雅典。
雅典民主政治A.体现了平等和公正等民主原则B.适用于生活在雅典城邦的所有人C.在梭伦当政时期发展到顶峰D.是在雅典农民反对地主的斗争中形成的(A )5、“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D.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毁灭( B )6、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利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C )7、下列有关雅典城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农业发达B.古代雅典城邦是著名的君主专制国家C.伯利克里时期全体雅典成年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D.古代雅典用系统的教育将全体小孩培养成合格公民( A )8、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A.古印度人B.古阿拉伯人C.古埃及人D.古希腊人( C )9、“他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担任元朝官员17年。
后来,他从泉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返回意大利,对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产生较大影响。
”“他”是A.阿基米德 B.亚历山大C.马可•波罗D.但丁( A )10、文艺复兴时期涌现的文化“巨人”有①但丁②伏尔泰③达•芬奇④牛顿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A )11、哪一作品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A.《神曲》B.《蒙娜丽莎》C.《最后的晚餐》D.《哈姆雷特》( A )12、“没有钱花的人既不是自由人,也不会风度翩翩。
中考历史易错选择题100道

初中历史易错选择题汇总1.忽视题干所给时间(时期)限制,匆忙答题。
例题: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生产关系的变化,大致相当于苏联的()A.1918—1921年B.1921—1927年C.1928—1936年D.1937—1941年解析: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生产关系上的变化指“一化三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对照苏联完成此项任务应是1928年至1937年,故正确选项C。
例题: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国际问题是()A..二战处于反攻阶段B.美苏处于“冷战”之中C.世界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D.美苏争霸愈演愈烈此题要审出时间“新中国成立”,再现新中国成立时间1949年。
可排除A 项,C、D项皆是发生在20世纪50中期以后的历史事件,故正确答案为B 项。
因美苏处于“冷战”开始于1947年,结束于1991年。
2.历史概念的理解不透彻,不能把握本质内涵较难的选择题,命题者往往在历史事件及历史概念的内涵、外延和时代特征上做文章。
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外延在逻辑学上指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
这类选择题,考试中经常见到。
我们唯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把课本中重要概念、关键字词真正弄懂吃透,才不至于面对扑朔迷离的选项感到茫然。
例题: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完善的含义是()A、中央机构设置的增加B、使地方权力进一步分散C、使皇权进一步加强D、使中央各部门权利得以相互制约此题多数学生选C项加强皇权,表现出学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脉络及影响认识不清。
此制度自秦朝建立到唐朝完善是适应封建的生产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在秦朝三公九卿制度基础上的发展,使中央机构更加完善,完善指的是各部门之间可以相互制约同时提高了办事效率。
正确选项为D.3.历史基本史实掌握不牢固例题:虽然身躯伟岸是“理想领袖”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现实生活却要复杂得多。
九年级(上)历史易错题

九年级(上)历史易错题
本文档将介绍九年级(上)历史学科中一些常见的易错题,并提供相关的解答。
以下是一些常见易错题及解答,供参考:
1. 问题: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什么?
解答: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
农业生产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农民是封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生产。
2. 问题: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
解答: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封建王朝,存在于公元618年至907年。
它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和辉煌的朝代之一。
3. 问题:明朝的开国皇帝是谁?
解答: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
他在1368年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开国君主。
4. 问题:五四运动是发生在哪个时期?
解答:五四运动是发生在1919年。
这次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运动,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请注意,以上解答仅供参考。
在备考历史考试时,建议详细研究教材内容,并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以确保正确回答相关问题。
以上是九年级(上)历史易错题的内容简介。
祝您顺利备考!。
九年级历史选择题易错题

九年级历史的一些常见易错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二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德国进攻英国标志着二战的开始
B.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苏对德宣战
C. 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D. 德国投降标志着二战的结束
2.下列关于冷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B. 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
C.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D. 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3.下列关于一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
不平衡
B. 一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
C. 一战中,中国是战胜国之一
D. 一战以协约国的失败而结束
4.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B. 第二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德国
C. 两次工业革命都彻底解放了工人阶级
D. 两次工业革命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5.下列关于凡尔登战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凡尔登战役是二战中的著名战役
B.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转折点
C. 凡尔登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役
D. 凡尔登战役标志着德国在二战中战败。
中考历史易错题

中考历史易错题中国古代史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期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
3.注意墨家学派不为统治者所重视,因为它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
4.不能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只能说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汉字。
5.中国“文人画”的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
6.佛教没有被阿拉伯人传至欧洲,佛教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末年。
中国近代史1.最先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条约是《南京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目的是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2.在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曾经有过“同病相怜”的相同命运。
1850年一部中国人编写的系统介绍世界各地历史地理的著作传入日本,日本有识之士争相传阅,奉为海防宝鉴的著作是魏源的《海国图志》。
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是:爱国的进步的运动,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政治上挽救民族危亡,但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4.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是事件是明治维新和新文化运动。
5.洋务运动主张“自强”“求富”——戊戌变法主张“变法图强”——辛亥革命主张“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
“公车上书”的背景是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
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反封建性质来说的。
6.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都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的。
北伐战争最主要的成果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毛泽东最大的贡献是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新中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7.孙中山先生没有亲身参与武昌起义和北伐战争。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它推翻的是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8.在二十世纪20年代的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件事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向井冈山进军,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中考历史常考易错点专题讲解(一)

中考历史常考易错点专题讲解(一)专题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易错清单1. 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禅让制:指部落联盟通过推举产生部落首领的办法。
尧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后来舜又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禹。
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作“禅让制”。
世袭制:指帝王家庭世世代代相沿袭做帝王的制度,主要是父传子,子传孙,以血缘关系来确定继承人。
王位世袭,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世袭制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才被彻底摧毁,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
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
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
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等。
2. 儒家学说的产生与发展3. 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变法。
对旧贵族打击最大的措施是奖励军功;对中国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建立县制。
商鞅变法中的内容之一——建立县制,与秦始皇加强集权的措施之一——推行郡县制,有所不同。
名师点拨1. 远古传说与史实的区别与联系远古传说: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
不可否认这里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也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
如,炎帝、黄帝时代的传说,不仅在《史记》中有记载,而且已被某些考古发掘所证实。
2. 夏朝的建立(1)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这也是我国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原因。
(2)夏朝建立,奴隶社会代替了原始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的进步。
3. 西周分封制(1)目的和内容:分封制是西周最重要的制度。
周天子为了巩固统治,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被分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2)作用:西周的分封制,使得边远的地区得以开发,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中考易错题系列历史知识易错题解析

中考易错题系列历史知识易错题解析历史作为中考的一门重要科目,通常会涉及大量的知识点和内容。
在备考阶段,考生往往会遇到一些易错题,这不仅会耗费考生的时间和精力,还会对他们的信心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历史知识,本文将针对中考历史易错题进行解析,并提供相应的解题技巧。
一、题目1题目: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A. 貂蝉B. 玉环C. 懒散D. 西施解析:正确答案是D. 西施。
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对历史人物和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在备考过程中,复习古代历史时,要重点记忆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名字和事迹,这样能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二、题目2题目: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著名发明之一?A. 指南针B. 火药C. 纸张D. 电话解析:正确答案是D. 电话。
解题技巧:在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考生对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有一定的了解。
可以通过阅读历史书籍或参加历史知识的学习,来记忆和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发明。
此外,排除法也是解答此类题目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题目3题目: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A. 唐朝B. 明朝C. 清朝D. 汉朝解析:正确答案是B. 明朝。
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时间长度有所了解。
可以通过记忆整个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时间跨度和发展情况,来判断哪个朝代是最短命的。
四、题目4题目:下列哪个事件使得清朝逐渐走向衰落?A. 义和团运动B. 甲午战争C. 平定新疆D. 农民起义解析:正确答案是B. 甲午战争。
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对中国清朝末年的历史事件有所了解。
在复习阶段,可以通过学习相关历史教材或参考资料,了解清朝末年的重要事件,以便正确解答类似的题目。
五、题目5题目: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中国古代的伟大诗人?A. 白居易B. 曹操C. 朱元璋D. 李白解析:正确答案是D. 李白。
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有所了解。
最新中考历史必须知道的易错题

中考历史必须知道的易错题中国古代史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6.佛教没有被阿拉伯人传至欧洲,佛教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末年。
中国近代史1.最先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条约是《南京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目的是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2.在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曾经有过“同病相怜”的相同命运。
1850年一部中国人编写的系统介绍世界各地历史地理的著作传入日本,日本有识之士争相传阅,奉为海防宝鉴的著作是魏源的《海国图志》。
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是:爱国的进步的运动,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政治上挽救民族危亡,但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4.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是事件是明治维新和新文化运动。
5.洋务运动主张“自强”“求富”——戊戌变法主张“变法图强”——辛亥革命主张“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
“公车上书”的背景是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
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反封建性质来说的。
6.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都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的。
北伐战争最主要的成果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毛泽东最大的贡献是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新中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7.孙中山先生没有亲身参与武昌起义和北伐战争。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它推翻的是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8.在二十世纪20年代的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件事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向井冈山进军,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9.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在1949年。
10.推翻南京国民政府是在渡江战役后。
中国现代史1.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是辛亥革命,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是开国大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错历史题集锦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2、【中古】“三鹿奶粉事件”曾震惊了全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严肃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做出了部署。
你认为应该采取下列哪一家思想来处理(D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3、【中古】下列史实中能说明改革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的是(C )
①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②罗马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③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④伊斯兰教创立与传播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1、【中近】胡适和鲁迅向来被尊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丰碑,当他们于新文化运动中携手的时候,给中国带来了( A )
A.民主与科学
B.马克思主义
C.国学的兴起
D.向西方学习思潮
4、【中近】中国有很多地名是为纪念英烈而命名的,下列县制的设立是为纪念东北抗日一段史实的是(B )
A.左权县
B.靖宇县
C.民权县
D.中山市
6、【中近】流行歌曲往往反映出特定的时代主题,下列是二十世纪前半期传遍中华大地的流行歌曲,其中一首反映的主题与另外三首明显不同,请你指出来( C )
A.“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
B.“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C.“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D.“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
”
7、【中近】中国在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积极向外国学习,其中对后来中国的走向影响最深远的国家是( B )
A.日本
B.俄国
C.英国
D.法国
8、【中近】19世纪,中国人的生活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这其中包括(C )
①穿着中山装②乘轮船出行③阅读报纸④乘坐飞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
9、【中近】下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名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C )
①八路军②工农红军③解放军④工农革命军
A.②④①③
B.④①②③
C.④②①③
D.④②③①
10、【中近】下列中国近代工业中,性质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B )
A.安庆军械所
B.大生纱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
中国现代史
一、选择题
1、【中现】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
了,但我们也做错了一些事。
……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
”针对20世纪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错误措施是(D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实行改革开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调整国民经济
2、【中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曾经一直困扰着共产党人,成功解决了困局的事件是( C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D中共十五大
19、【中现】下列政府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是(C )
①南京国民政府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③广东国民政府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③①④
D.①③②④
世界古代史
一、选择题
2、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贡献。
下列史实不能证明这一点的是(D )
A.把中国的指南针传到欧洲
B.把中国造纸术传到欧洲
C.传播印度人发明的计数法
D.把创立于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世界近代史
一、选择题
2、【世近】19世纪中期,俄国的亚历山大二世和日本的明治天皇都使本国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二者的共同点是(C )
A.经历了由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的过程
B.大力提倡和发展义务教育
C.作为封建君主,实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主张废除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3、【世近】启蒙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对整个西方近代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事件中没有受到启蒙思想影响的是(A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拉美独立战争
4、【世近】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一些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资产阶级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下面四国中能证明这一点的是(C )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中国
6、17世纪后期的英国和18世纪中后期的北美都在反对英王,他们取得的最主要的共同成果是(C )
A.结束了英王的统治
B.建立了共和国
C.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D.取得了国家独立
9、你认为林肯对于美国国家发展最主要的贡献是(A )
A.维护祖国统一
B.争取民族独立
C.解决西部土地问题
D.解放黑人奴隶
10、美国内战和俄国1861年改革,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B )
A .关税 B.自由劳动力 C.资金 D.原料
11、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进程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C )
A.铲除资本主义道路
B.创立科学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C.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扫清道路
D.反对殖民扩张
13、识图:《德国向英国提出挑战》(漫画),与该图最相匹配的一句话是(C )
A.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C.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D.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14、许多文学、艺术作品都有深刻的历史内涵。
下列作品中我们能获得有关拿破仑信息的是(B )
A.《神曲》《最后的晚餐》
B.《战争与和平》《英雄交响曲》
C.《复活》《英雄交响曲》
D.《哈姆雷特》《蓝色多瑙河》
15、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共同作用是(D )
A.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B.使世界真正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C.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6、“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这句话突出捍卫的是
A.人的平等权
B.人的自由权
C.人的财产权
D.三权分立原则
二、非选择题
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2、“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据此美国在西欧实行了一系列的重要政策,下列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B )
A.推行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
D.对西欧实行军事援助
综合
一、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