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垃圾分类的社会实践报告

合集下载

垃圾桶分类社会实践报告

垃圾桶分类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我国政府积极推行垃圾分类政策。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参与到这一社会实践中,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垃圾桶分类社会实践的观察和体验,分析垃圾分类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实践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例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底,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垃圾分类仍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以“垃圾桶分类”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实践过程1. 实地考察我们首先对所在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

通过观察垃圾桶的设置、分类标识的清晰度、居民垃圾分类的参与程度等方面,了解了垃圾分类的现状。

2. 问卷调查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和态度,我们设计了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涉及居民对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参与垃圾分类的意愿、对垃圾分类政策的评价等。

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

3. 访谈我们随机选取了部分居民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垃圾分类的看法和困惑。

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存在差异,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如何分类也存在疑问。

4. 总结分析根据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我们对垃圾分类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

四、实践结果与分析1. 垃圾分类现状从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大部分居民能够按照垃圾分类的要求进行投放,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不足,不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2)垃圾桶设置不合理,分类标识不清晰,导致居民分类投放困难。

(3)部分居民存在侥幸心理,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混合投放。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精选8篇)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精选8篇)

垃圾分类社会理论活动总结〔精选8篇〕垃圾分类社会理论活动总结〔精选8篇〕(篇一)为减少城市垃圾处理压力,缓解垃圾围城危机,进步居民素质和环保意识,提升居民进展垃圾分类的才能,落实我社区垃圾分类工作。

本月,结合广州市开展“保护环境”主题月的实际情况,我社区开展了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活动情况小结如下。

一、积极宣传,让居民更理解垃圾分类本次活动在周末进展,许多休息的居民都来到球场参与我们的活动。

活动现场多了一些对垃圾分类不太理解的居民。

为此,我们准备了垃圾分类的宣传资料,免费派发给居民群众。

8:50,活动开场了。

首先是垃圾分类宣传和垃圾分类实操演示。

我们要求居民翻开垃圾分类宣传折页,看着宣传资料,我工作人员告诉居民垃圾分类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然后告诉居民每类垃圾对应垃圾桶的颜色,各类垃圾的代表物品,应该如何进展分类和回收等知识。

然后各类垃圾都进展了一次分类实操。

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要求居民“保护环境”,进展垃圾分类。

9:00,垃圾分类有奖游戏开场了。

在垃圾分类实操游戏的摊位上,小朋友比拟积极,他们把刚刚学习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在家长的陪同下,有序地进展了垃圾分类理论。

在垃圾分类有奖问答的摊位上,老人家比拟敢兴趣,因为涉及的知识面比拟广,所以老人家不懂的就按自己的知识和习惯猜答案。

但是垃圾分类是一项带有专业性的内容,我工作人员引导居民详细阅读垃圾分类宣传单张,在单张内容里面寻找答案。

因此,许多居民群众都详细阅读了垃圾分类宣传单,特别在好学的小朋友的带动下,局部老人家也认真阅读了垃圾分类宣传单张,居民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听取反应,居民满意本次活动我社区居委会共发出调查问卷10份,回收10份,满意率为100%,社区活动得到居民群众的支持!我社区居委会将继续开展垃圾分类相关活动,为构建美丽家园而不断努力!垃圾分类社会理论活动总结〔精选8篇〕(篇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搜集工作是施行垃圾减量化、资化、无害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对于改善人民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开展,创立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报告(2篇)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报告(2篇)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垃圾分类是指将生活垃圾按照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和处理的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产量不断增加,垃圾处理问题日益严重。

垃圾分类是解决垃圾问题的一种重要措施,推行垃圾分类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和调研,了解垃圾分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和提高。

二、实践活动内容1. 实地参观垃圾处理厂我们前往当地的垃圾处理厂进行参观和了解,通过实地观察和与厂方工作人员交流,对垃圾处理过程、设备和技术进行了全面了解。

垃圾处理厂采用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进行垃圾的处理和分类,其中包括压缩、焚烧、堆肥等处理过程。

通过参观,我们了解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垃圾处理的复杂性,也增强了我们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识和意识。

2. 社区调研我们在社区进行了一次垃圾分类情况的调研,通过发放问卷和走访居民,了解了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情况。

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意识存在欠缺,并且在实际行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将干垃圾和湿垃圾混在一起、不按要求分类丢弃等。

这反映出在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推广方面还需要加强,同时也需要提供更加便利的分类投放设施,方便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3. 宣传活动我们组织了一次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海报、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向社区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方法。

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增强了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让他们了解到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还与社区协商,增加了垃圾分类投放箱的数量和设立位置,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垃圾分类投放条件,方便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三、问题及改进措施1. 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在调研中发现,很多人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存在欠缺,甚至不了解垃圾分类的概念和目的。

这可能与之前的宣传不到位有关,也与相关的教育和培训不足有关。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垃圾分类意识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大众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增强他们的垃圾分类意识。

社会实践活动垃圾的调查(3篇)

社会实践活动垃圾的调查(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垃圾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垃圾现状,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我们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对垃圾产生、处理和回收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调查报告。

二、调查背景与目的1. 调查背景近年来,我国垃圾产量逐年攀升,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压力越来越大。

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量已超过2亿吨,且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

同时,垃圾处理方式主要以填埋为主,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 调查目的(1)了解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处理和回收利用现状;(2)分析垃圾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为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和环保水平提供参考意见。

三、调查方法与过程1.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进行。

(1)问卷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公众对垃圾处理的认识、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信息;(2)实地考察:走访垃圾处理场、垃圾回收站点等,了解垃圾处理设施和流程;(3)访谈:与相关部门、企业、社区居民等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垃圾处理政策、措施和效果。

2. 调查过程(1)前期准备:制定调查方案,确定调查对象和范围,准备调查工具;(2)实施调查:按照调查方案,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访谈;(3)数据整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调查结论。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 垃圾产生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来源于居民日常生活、商业活动、餐饮业等。

其中,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占比最高,达到60%以上。

2. 垃圾处理方式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填埋、焚烧、堆肥等。

其中,填埋仍是主要处理方式,占比超过60%。

焚烧处理技术逐渐得到推广,但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噁英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3. 垃圾回收利用情况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较低,约为15%。

主要原因是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回收体系不完善,回收成本较高。

小学生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报告5篇

小学生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报告5篇

小学生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报告5篇小学生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报告篇1校园是来及生产比较多的地方,每天都会产生很多来及,有很多学生也生活在校园,每天的来及成堆的出现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是非常不便的,同时这些垃圾中有很多可以回收的来及,把这些垃圾回,能够减少污染,并且在学校培养学生们养成还干净,知道把垃圾分类,让他们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是非常重压的,因为他们是新生代,从这一代中培养让他们知道分类的重要性,学会分类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认真的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对于一些不常见的来及或者不知道怎么分类的来及同学们都知道积极的询问,知道向其他同学老师寻求帮助,没有睡意丢弃来及,是非常好的。

在活动中每一个同学都把自己手上的垃圾及时分类到了正确的地方,就算放错的地方也有其他同学及时提醒,在老师的知道下,在学生的积极学习下,很快大家就学会了垃圾分类,并且把校园里面的来及用工具捡起来丢到垃圾分类箱里。

每一个同学都心动起来了,每一个同学都做好了来及分类,虽然垃圾比较脏,但是也没有人去说脏,也没有人反对这次的活动,因为大家都知道要保护环境,要从自己做起,对于来及分类也是非常感兴趣,也做的非常好,没有做任何的逃避,每个人都把垃圾分类做的最好,不断的去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的去实践,通过这次活动去了解一些常见的问题,每一个人都做到了,学校要求的,没有人做错,都认真的做好。

这次的垃圾分类活动做的非常好,每个同学都参与了,连老师也一起参加期中,并且在这次活动中老师和学生把校园从新打扫了一遍,让校园焕然一新,同时也通过这次的活动让校园的所有学生都已经学会了垃圾分类,都知道了怎样去分类,对于期中的一些需要掌握的也都已经掌握了,这次的活动很顺利,也非常成功,因为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学到了垃圾分类,并且行动起来,把该做的任务都做好了,这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

通过这次活动也让同学们知道了垃圾分类的重要,让他们养成丢来及要分类的习惯,知道了垃圾可以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资源的浪费,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垃圾分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垃圾问题日益突出。

垃圾围城,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垃圾分类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本文通过对垃圾分类的社会实践调查,旨在揭示垃圾分类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垃圾分类的必要性与现状(一)必要性1. 资源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提升:垃圾中含有大量可回收利用的资源,通过垃圾分类,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2. 环境保护的需要:分类后的垃圾可以得到更为有效的处理,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3. 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垃圾分类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二)现状1. 政策引导: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2. 社会参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垃圾分类,部分城市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 技术支持:随着科技的发展,垃圾分类技术不断进步,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垃圾分类社会实践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以我国某城市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50份,访谈了30位居民及15位垃圾分类工作人员。

(一)调查结果1. 知晓率高,参与度低:调查结果显示,90%的受访者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但实际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仅占65%。

2. 分类设施不足:实地考察发现,部分小区的分类垃圾桶数量不足,分布不均,给居民垃圾分类带来不便。

3. 教育缺失:许多居民表示,尽管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但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导致分类意识淡薄。

4. 处理能力不足:部分垃圾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尚不能完全满足分类后的处理需求。

(二)案例分析1. A市B小区:虽然小区内设置了四种分类垃圾桶,但许多居民仍习惯将垃圾混合投放,导致分类效果不佳。

2. A市C小区:分类垃圾桶数量不足,居民往往因为找不到垃圾桶而将垃圾随意丢弃。

大学生社会实践关于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3篇)

大学生社会实践关于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3篇)

大学生社会实践关于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3篇)大学生社会实践关于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大学生社会实践关于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篇1垃圾为什么要分类呢?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处理前的最要环节。

通过垃圾分类,我们可以把用的东西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保护环境,可谓一举多得。

垃圾怎么分类呢?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和有害垃圾。

什么是可回收垃圾呢?可回收垃圾是指能回收和可以循环再利用的废弃物。

如:废玻璃、废金属、废纸张和废塑料等等。

它们投放的时候要轻轻放入可回收垃圾桶哦!什么是湿垃圾呢?湿垃圾是指容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

如:剩饭剩菜、瓜皮果核、肉骨头和过期食品等等,这些投放的时候要放入湿垃圾桶。

什么是有害垃圾呢?有害垃圾是指对我们的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危害的废弃物。

如:废旧电池、废旧灯管、废药品等等,这些投放的时候要分离出来放入有害垃圾的垃圾桶。

那么什么是干垃圾呢?干垃圾是除了可回收垃圾、湿垃圾和有害垃圾以外的废弃物都是干垃圾。

如:纸巾、牙签、抹布等等,这些归入干垃圾。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垃圾怎么分类。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大学生社会实践关于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篇2我到公园里转了一圈,发现公园里有成堆的垃圾,什么雪糕袋、小传单、饮料瓶等等随处可见,美丽的公园也变得不再美丽。

这使我陷入了沉思。

近几年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可是在另一方面——环保上却不容乐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街上的人们将手中的垃圾随手一抛,口香糖随地一吐,电线杆子上也贴有乱七八糟的宣传广告。

实际上,当我们扔下这一片垃圾时,那就是在破坏着养育了我们几千年的地球母亲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升了,人们对物资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生活中,人们根本不把树木当回事,大片的树木被肆虐砍伐,做出一件件精美的生活用品却不知道地球母亲的痛苦!人们在不知觉中破坏着大自然,让许许多多小动物无家可归,频临灭绝。

浑浊的汽车尾气、工业废料,总能使城市的天空中变得乌烟瘴气这无一不破坏着大自然。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推荐5篇)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推荐5篇)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推荐5篇)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推荐5篇)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篇1今天,我们班的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垃圾”完成了成果展示课的内容。

同学们因为亲自去活动了,所以汇报起来很有条理。

我原本以为农村的孩子在成果展示课上的表现不及城市的孩子,但今天的表现我很满意。

本次活动同学们通过上网查询,看电视,访谈资深人士,查课外书,走访调查,实施考察,亲自实验等方式分别对垃圾的来源,垃圾的处理,垃圾的分类,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变废为宝等内容进行了研究。

全班共分为五个组,分别设立赵旭斌、相丽佳、高源、李雪舰张宏艳为组长组织研究。

在开题课上,大家对我班每天产生的垃圾,我班的高峰家庭一周产生的垃圾和我校每天产生的垃圾情况进行了了解。

通过了解发现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了许多的垃圾,于是我们设立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生活中的垃圾”。

然后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各抒己见,说明自己真心想要研究的有关生活中的垃圾的问题。

同学们畅所欲言,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设立了本次活动的五个子课题,即垃圾的来源,垃圾的处理,垃圾的分类,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变废为宝。

然后我们全体同学以最想要研究的子课题为载体开始自由结组,然后从组员中举手表决了该组的组长赵旭斌、相丽佳、高源、李雪舰张宏艳。

然后每组的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了研究计划,组员们也都建立了联系卡。

看着他们的积极劲,我真的很高兴。

此后同学们利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进入研究活动,教师也及时了解同学们的活动情况,并给给予了他们相应的指导,还有很多的同学为了研究共同的子课题互相通了电话,那劲头真是十足。

在成果展示课上,各位组长先介绍了本组的研究课题及分工情况,然后各成员分别阐述了自己的活动情况,他们的语言虽不是很精炼,但都介绍的条理很清晰,在同学们的汇报过程中,我感到同学们是真心投入到活动中了,并把自己的活动过程记录了下来。

其中研究垃圾的变废为宝的那一组,有很多成员是亲自动手做了一些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垃圾分类的社会实践报告
为了解自2010年9月就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投放的香樟公寓小区与金都新城小区的垃圾分类实行情况与其业主对垃圾分类的了解度与满意度而进行了一次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问卷调查。

一、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相关知识
(1)分类
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以及利用价值、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

垃圾分类收集是指垃圾按其可处置的性能或可利用的价值而分别收集的方式,其目的是为资源回收和后续处置带来便利。

目前,居民的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也称可堆肥垃圾),有毒有害垃圾这三类。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塑料制品、废旧纸制品、废旧织物、易拉罐等金属制品、玻璃、木制品等,通常用深蓝色收集桶收集;不可回收垃圾(可堆肥垃圾)主要包括瓜果皮核、厨余垃圾、树枝花草等,通常用深灰色收集桶收集;有毒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旧日用小电子产品、废灯管、废油漆、废日用化学品和过期药品等,通常用红色收集桶收集。

(2)误区
误区一、大棒骨是餐厨垃圾:事实上,大棒骨因为“难腐蚀”被列入“其它垃圾”。

类似的还有玉米核、坚果壳、果核等。

鸡骨等则是餐厨垃圾。

误区二、厕纸卫生纸纸,不可回收:厕纸、卫生纸遇水即溶,不算可回收的“纸张”,类似的还有陶器、烟盒等。

误区三、餐厨垃圾装袋扔进桶:常用的塑料袋,即使是可以降解的也远比餐厨垃圾更难腐蚀。

此外塑料袋本身是可回收垃圾。

正确做法应该是将餐厨垃圾倒入垃圾桶,塑料袋另扔进“可回收垃圾”桶。

误区四、花生壳算其他垃圾:固废中心专家说,发给试点小区居民家的宣传资料,“果壳瓜皮”的标识就是花生壳,的确属于厨房垃圾。

家里用剩的废弃食用油,目前也归类在“厨房垃圾”。

误区五、尘土算其他垃圾:在杭州的垃圾分类中,尘土属于“其他垃圾”,但残枝落叶属于“厨房垃圾”,包括家里开败的鲜花等。

这就带来一个难题,如果阳台上种了花,松松土,修剪了枝叶,扫一簸箕垃圾还得再分一次吗?如果你是一个坚定的环保主义者,不怕麻烦,赞成这么做。

(3)利用
若采用100万吨废纸,即可避免砍伐600平方公里以上的森林,而每吨废纸转化为纸张、纸板产品,可节省电能225千瓦时。

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还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据测算,若采用废塑料炼油技术将全国三分之一的废塑料转化为油,便可为国家增加200万吨的纯燃料油,获利可达56亿元。

美国曾就垃圾回用问题作过计算,他们发现利用垃圾能源的潜在可能性对美国全国需求而言,垃圾再生材料可满足全国铁需要量的7%、铝8%、锡19%、纸15%。

如果垃圾中的可用物质得到无数次反复利用,则垃圾将成为取之不尽的循环利用资源,这对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香樟社区在小区内贴出的《至社区全体居民的一封信》
亲爱的居民朋友们:
你们好!
数量巨大的生活垃圾已经成为困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低碳城市、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重要行动,也是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举措。

香樟社区香樟公寓小区、金都新城小区自2010年9月实行垃圾分类投放以来,得到多数居民的大力支持呵理解,深感欣慰。

在此希望社区居民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小区的垃圾分类投放工作,从自身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请坚持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文明的生存环境。

亲爱的居民朋友们,由政府长期提供的免费专用绿色厨房垃圾袋,可在各小区物业管理处办公室领取,而绿色垃圾桶是专门投放厨房产生的食物类垃圾及果皮等,请您在投放前先将垃圾袋口子扎紧。

厨房垃圾包
括:剩菜剩饭与西餐糕点等食物残余、菜梗菜叶、动物骨骼内脏、茶叶渣、水果残余、果壳瓜皮、盆景等植物的残枝落叶、废弃食用油等。

如下图:
另外,对厨房垃圾之外产生的垃圾请您投放到黄色垃圾桶内。

谢谢您为我们杭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出
一份力!
香樟社区
2011年8月6日
三.本次问卷调查的内容与结果统计
(共调查50份)
1、 您一般如何处理生活垃圾?(可多选)
A 所有垃圾装一起扔
B 能卖钱的另外装
C 有意识的按垃圾分类装
D 废旧电池等危险物品分开装
E 其他,如___________________
2、 您是否支持垃圾分类?
是 B 不是 C 无所
A

3、 您认为生活
垃圾分类处理的阻碍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A 对垃圾分类不了解 B 塑料袋不够 C 觉得麻烦不愿意分类 D 分类没有意义,暂时不起作用 E 其他
4、 下列哪些是可回收的垃圾?(可多选)
A 复写纸
B 塑料制品
C 化妆品
D 牙膏皮
5、 您认为
下列哪些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大家的生活垃圾分
类意识?(可多选) A 讲座 B 海报宣传 C 评比社区垃圾分类模范家庭
D 开展垃圾分类小知识活动
E 其他,________________
6、 您对
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建议 三.对本次问
卷调查的总结与提出的建议
(1) 总结:
通过对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垃圾分类处理在小区居民中还是深入人心的,绝大部分居民在此方面都有良好的环保意识。

大家也乐于接受环保、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教育,对于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也有所了解。

但是在行动上,我们还有所欠缺,其中不乏我们的主观原因:对环保行动不够主动,大多只是被动接受、关注,缺乏积极性。

总的来说,想将垃圾分类处理贯彻,要内外结合。

从自身来说,应提高自身意识、公民意识、环保意识,从我做起;另外社区应积极宣传,进行各种活动,张贴各种海报。

(2) 建议: 1、加强居民垃圾分类的观念。

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使消费者树立垃圾分
类的环保意识,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消费者积极参与。

2、宣传垃圾分类的规范方法。

例如,投放前,纸类应尽量叠放整齐,避免揉团; 瓶罐类物品应尽
可能将容器内产品用尽后,清理干净后投放; 厨余垃圾应做到袋装、密闭投放;投放时,应按垃圾分类标志的提示,分别投放到指定的地点和容器中。

玻璃类物品应小心轻放,以免破损; 投放后,应注意盖好容器上盖,以免垃圾污染周围环境,蚊蝇滋生。

3、建议居民在家中至少摆放2个垃圾桶,分别盛放“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并分类投放,并培养废旧电池等有毒有害物品的单独收集处理的习惯。

4、在社区建立规范的回收站。

社区回收站可由社区物业或居委会负责管理,建立社区的垃圾回收服务功能,使垃圾回收更加便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