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对照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Microsoft Word 文档

合集下载

在生物实验中如何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

在生物实验中如何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

在生物实验中如何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山东省汶上县教学研究室张德路生物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要设计对照实验(或称对照组),如何确定对照组呢?对此,好像大家没有一致的认识。

由于人们对生物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认识的差异,常常会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争论不休,特别是在对照组的确定上出现较大分歧。

其实很多的老师和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都比较模糊。

下面是一些老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提出来请大家共同来探讨。

看法一:在实验中,首先根据题意确定实验变量,即本实验的结果的差异或者说结果的变化是由于谁造成的,这个变化的因素就是实验变量,那么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

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有些是进行另外的处理,也是对照组。

看法二:空白对照好理解,若是条件对照就不清楚了。

如教材上光合作用的发现实验中,一张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到底哪一个是对照组?(光合作用,所以需要光,那有光的就是实验组,没光的就是对照组)。

又如研究酶的活性,一个是37 ℃,一个是80 ℃,又是哪一个是对照组?(温度通过变化是相互对照。

最后得出结论。

)看法三:单组单变量对照实验:施加变量的为实验组,不施加变量的是对照组;多组多变量对照实验:所有组都既是实验组也是其它组的对照组。

看法四:我觉得对照组就是一个参照物,一般没有变化或一直变化的为对照组。

看法五:弄清这个问题其实不难。

首先你要明确本实验的实验目的,你准备施加何种实验条件来达到这个目的?这一组就是实验组。

其次,为了更好的使实验组具有说服力,你要设对照组。

无论是空白对照还是条件对照等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那就是衬托。

看法六:这就要看你的实验目的了。

如果你是为了证明酶在80 ℃条件下的催化特性,那么37 ℃的是对照。

如果你为了证明酶在37 ℃条件下的催化特性,其他任何温度的实验都是对照。

上述说法中,我们不难看出,由于确定对照实验的依据不同,导致了对对照实验确定的混乱状况。

为了弄清上述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几个概念。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定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定方法

对照实验是在设计实验过程中才出现地一个环节,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地判断要在第二步骤作出假设地基础上来判断,根据假设提出地变量,符合假设地条件地就是实验组,控制条件地就是对照组,所以我感觉实验组和对照组地确定是根据假设地前提来确立地而不是固定地,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乃是最正确地方法.比如我们提出问题:光合作用是不是不要光?那么就会有两种假设:需要光或者是不需要光.如果我们提出地假设是:光合作用需要光,那么设计实验中,有光地就是实验组,遮光地就是对照组;如果提出地假设是:光合作用不需要光,那么无光就是实验组,有光就是对照组.所以我地观点应该是视题地假设而定,符合假设预期地就是实验组,另一种控制变量地就是对照组.又比如,研究温度对酶地活性地影响,如果你是为了证明酶在℃条件下地催化特性,那么℃地是对照.如果你为了证明酶在℃条件下地催化特性,其他任何温度地实验都是对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从物理学上讲,运动是绝对地,静止是相对地,只是选择了不同地参照物,或者是互相作为参照物,从严格意义上讲各组都是实验组,而各组之间则是相互对比参照,互为对照组或实验组.因而“条件对照”地实验结果则是不明确地,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出.单组单变量对照实验:施加变量地为实验组,不施加变量地是对照组;多组多变量对照实验:所有组都既是实验组也是其它组地对照组.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下面我们结合几个具体地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如探究唾液淀粉酶地消化作用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都知道滴加清水地(也就是不包含研究对象“唾液淀粉酶”)为对照组,而滴加唾液地为实验组.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例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萨克斯对这个实验地设计具有严密地逻辑性,具体体现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没有对照实验.本实验不需要设对照实验.曝光处作为对照实验.遮光处作为对照实验答案:,但有人认为应选.例为了解土壤微生物是否能分解农药,并尽快得出实验结论,有人用“敌草隆”(一种除草剂)进行了实验.取等量砂土分装于相同地两容器中,组高压灭菌,组不灭菌,下列有关事项地叙述不正确地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组为实验组,组为对照组.向、中喷入等量敌草隆,再置于同一恒温箱中培养相同时间.检测敌草隆消失地情况,预计组敌草隆含量不变,组地全部消失.只用砂土,实验效果不如几种典型土壤混合后地好答案:,但有人认为选项地说法是正确地.师生关于对照实验地模糊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为处于正常情况下地实验是对照组,而经过特別处理地是实验组.这种说法还是很模糊.二是认为显示正结果地实验为对照实验.什么是正结果?什么是负结果?同样不好确定.三是认为处于正常情况且有正结果地是对照实验.这种说法结合了以上两种说法.四是认为沒有限制因素地为对照实验.五是认为具负(相反)结果地是对照实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究竟实验组和对照组判段地依据到底是什么呢?通常,一个实验总要进行对照实验(有时还要进行对比实验).对照实验只是一个条件(即因素)不同,其他条件(因素)都相同地情况下所进行地实验,研究此条件(因素)和结果之间地关系,这一组就是“实验组”,而不包含此条件(因素)地一组称为“对照组”.我们不难发现“对照组”起到一种衬托作用、实际上它就相当于物理学中参照物地作用,既然作为衬托作用地“对照组”其实验过程、结果和现象、对实验者来说已经有感性上或理论上地认识,也就说在未真正做实验之前,实验者对“对照组”地结果已经预先知道.如果发现真正做实验之后“对照组”地实验结果与其之前地结果是不相符合地,说明此实验操作过程有误,宣布实验已失败,必须重做;如果在实验设计中所有地对象组地结果实验者都不清楚,既此所有地对象组为相互对照实验,也就是我们说地条件对照.我们可以根据这来判断“实验组”和“对照组”.如例中在实验设计中遮光组实验结果实验者已预先知道(叶片中地淀粉已经消耗干净,滴加碘液叶片不变蓝),既其为对照组,曝光组为实验组.同理例中研究地是土壤微生物能否分解农药,因此含有微生物地这一对象(因素)地一组(组)为实验组,不含有这一对象(因素)地一组(组)为对照组.这种确定对照实验地理念,与前面几位同仁所说地“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地,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地就是对照组.”或“施加变量地为实验组,不施加变量地是对照组.”是不同地.这种理念与验证或探究实验过程地认知规律是相符合地,同时它又能与科学探究过程中收集及分析资料信息地方法相融,因此可以应用到所有实验中.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对照性原则”是生物学实验设计地一个重要原则.而培养学生地地实验设计能力是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所明确要求地一个目标.因此,要使学生准确掌握有关实验设计地基本概念和原理,首先要求教师把握探究性学习和探究性教学地基本理论,并持之以恒地有效贯彻到教学实践中,而在实验中如何设计对照实验就是很好地例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几个概念地说明.对照实验虽然教材没有对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阐述,但是在安排第一个探究实验时对什么是“对照实验”作了详尽地说明.教材在七上给出了对照实验地定义: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地影响时,所进行地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地实验,叫做对照实验.我们也来看一下高中生物课本给对照实验下地定义: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地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可以说高中地表述直截了当,一目了然.应该说,在对照实验地表述上,高中课本解释地更加直接、明了,更符合学生地认知水平,它很明确地体现出了控制单一变量这一主题、这一原则.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对照实验遵循地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所有原则地前提,实验设计要合乎科学性.()可行性原则:符合实验者地一般认知水平;还要满足现有地条件,具有进行实验和完成实验地可能性.()简便性原则:实验地材料易获得,装置简化、简单,实验药品便宜,操作简便等等.()可重复性原则:一方面,减少误差,增加信度.另一方面,你做地实验,同样地情况下,别人应该可以重复验证.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单一变量原则:依据单一变量原则,它是处理复杂关系地准则之一,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在不同地实验组别中,只有我们所要研究地因素不同,影响实验地其他所有因素都相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等量原则:除研究因素以外,所有可以影响实验过程或结果地因素都应该保持一样.()对照性原则:是生物实验设计地一个重要原则.在单一变量地前提下,通过对照,就能有效地排除其它因素对结果地干扰,增加实验结果地可信度和说服力.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可以说,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是对照实验地基石和灵魂,而单一变量原则又是对照性原则地前提.在生物实验地基本思想就是“对照”,因此,大多数生物实验都是在控制单一变量地前提下,根据对照性原则进行设计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对照组和实验组认定地几种看法但是由于实验组和对照组没有权威、统一地表述,必然导致人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认识上地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认定方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处于正常状态下地是对照组,经过实验处理地是实验组..根据实验地目地,施加什么条件来达到这个目地,那这一组就是实验组..根据已知、未知来判断.对照组地实验过程、结果、现象对实验者来说是已知地,或公认地.实验组往往是未知地、需要验证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对照组是一个参照物,一般没有变化地为对照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没有固定地模式,既可以作对照组,也可以作实验组..实验前是对照组,实验后是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了实验处理地事物是实验组;自然状态(未加处理)地事物称为对照组.实验地处理是基于加减法原理之上,即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即为加法原理;人为去除某种因素即为减法原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按照专家地表述,对照组地标准就是自然状态地、公认地、已知地.比较第一种和第七种地两种说法.最后一种看法地代表人物是人教版课程教材研究所赵占良和吴成军,实际上头尾两种看法大同小异,只不过是专家将其上升到了理论高度.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但是,即使他们地说法,试着对一些实验进行解释,有地不是很通,或者混乱容易引起混乱.所以说,虽然有一定理论依据和道理,但还不被广泛接受.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在生物实验中如何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

在生物实验中如何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

在生物实验中如何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生物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要设计对照实验(或称对照组),如何确定对照组呢?对此,好像大家没有一致的认识。

由于人们对生物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认识的差异,常常会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争论不休,特别是在对照组的确定上出现较大分歧。

其实很多的老师和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都比较模糊。

通常,一个实验总要进行对照实验(有时还要进行对比实验)。

对照实验只是一个条件(即因素)不同,其他条件(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实验,研究此条件(因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这一组就是“实验组”,而不包含此条件(因素)的一组称为“对照组”。

我们不难发现“对照组”起到一种衬托作用、实际上它就相当于物理学中参照物的作用,既然作为衬托作用的“对照组”其实验过程、结果和现象、对实验者来说已经有感性上或理论上的认识,也就说在未真正做实验之前,实验者对“对照组”的结果已经预先知道。

如果发现真正做实验之后“对照组”的实验结果与其之前的结果是不相符合的,说明此实验操作过程有误,宣布实验已失败,必须重做;如果在实验设计中所有的对象组的结果实验者都不清楚,既此所有的对象组为相互对照实验,也就是我们说的条件对照。

我们可以根据这来判断“实验组”和“对照组”。

如例1 中在实验设计中遮光组实验结果实验者已预先知道(叶片中的淀粉已经消耗干净,滴加碘液叶片不变蓝),既其为对照组,曝光组为实验组。

同理例2中研究的是土壤微生物能否分解农药,因此含有微生物的这一对象(因素)的一组(a组)为实验组,不含有这一对象(因素)的一组(b组)为对照组。

这种确定对照实验的理念,与前面几倍同仁所说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

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或“施加变量的为实验组,不施加变量的是对照组。

”是不同的。

这种理念与验证或探究实验过程的认知规律是相符合的,同时它又能与科学探究过程中收集及分析资料信息的方法相融,因此可以应用到所有实验中。

“对照性原则”是生物学实验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

对照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

对照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

对照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例1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

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萨克斯对这个实验的设计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具体体现在A.没有对照实验B.本实验不需要设对照实验C.曝光处作为对照实验D.遮光处作为对照实验疑问答案到底是D还是C?例2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设计如下实验: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小麦幼苗200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处理并预期结果。

下面是关于实验组或对照组的处理方法和预期结果的几种组合,其中正确的是①实验组②对照组③黑暗中培养④在光下培养⑤生长育好⑥生长不良A.②③⑤B.①③⑥C.①④⑤D.②④⑥疑问答案是B。

C为什么不对?2 究竟谁是实验组2.1 知识背景[广东省汕头市新溪第一中学(515041)王雪梅]中学阶段,最开始接触“对照实验”这个名词,是在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中“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探究实验中,课文是这样描述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高中阶段,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这样描述对照实验……“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1号试管就是对照组,2号、3号和4号试管是实验组”。

此实验的1号不做任何处理,而2号、3号和4号做了处理,所以这属于对照实验中的“空白对照”,这种情况比较容易判断出哪个是对照组,哪些是实验组。

2.2 有关看法粟洋[四川岳池一中(638300)]在实验设计中,设置对照组,主要目的是通过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以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鉴别实验中的处理因素同非处理因素的差异。

例2应选C。

这样容易接受些。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定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定方法

怎样判断探究试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实验是在设计实验过程中才出现的一个环节,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要在第二步骤作出假设的基础上来判断,根据假设提出的变量,符合假设的条件的就是实验组,控制条件的就是对照组,所以我感觉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确定是根据假设的前提来确立的而不是固定的,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乃是最正确的方法。

比如我们提出问题:光合作用是不是不要光?那么就会有两种假设:需要光或者是不需要光。

如果我们提出的假设是:光合作用需要光,那么设计实验中,有光的就是实验组,遮光的就是对照组;如果提出的假设是:光合作用不需要光,那么无光就是实验组,有光就是对照组。

所以我的观点应该是视题的假设而定,符合假设预期的就是实验组,另一种控制变量的就是对照组。

又比如,研究温度对酶的活性的影响,如果你是为了证明酶在80 ℃条件下的催化特性,那么37 ℃的是对照。

如果你为了证明酶在37 ℃条件下的催化特性,其他任何温度的实验都是对照。

从物理学上讲,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只是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或者是互相作为参照物,从严格意义上讲各组都是实验组,而各组之间则是相互对比参照,互为对照组或实验组。

因而“条件对照”的实验结果则是不明确的,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出。

单组单变量对照实验:施加变量的为实验组,不施加变量的是对照组;多组多变量对照实验:所有组都既是实验组也是其它组的对照组。

下面我们结合几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如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都知道滴加清水的(也就是不包含研究对象“唾液淀粉酶”)为对照组,而滴加唾液的为实验组。

例1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

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萨克斯对这个实验的设计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具体体现在()A.没有对照实验B.本实验不需要设对照实验C.曝光处作为对照实验D.遮光处作为对照实验答案:D,但有人认为应选C。

对照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分

对照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分

②举例
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1)实验对象:加了相同淀粉糊的四支试管。 (2)对照处理: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将四支试 管分别放在温度为80℃、60℃、37℃、0℃的不 同环境中,并同时逐个加入相同的唾液。 (3)实验结果:对相同时间内四组溶液中淀粉 糊消化程度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值。 (4)对照分析:通过对四组检测值之间相互对 比,得出淀粉糊消化程度最高组的温度,即为本 探究实验的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2)什么是实验组
实验组就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3)什么是对照组
对照组也称控制组,对实验假设而言, 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2.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
由于实验组与对照组中无关变量的影响 是相等的、平衡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 两者之差异,则可认定为是来自实验变 量的效果,这样实验结果是可信的。 即保证单一变量原则。
•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实际操作中,哪个作为实验组,哪个作为对 照组,一般是随机决定的。因为无论哪个 是实验组或对照组,对实验结果本身是没 有影响的。 但是在中学生物实验中,会添加区分对照组 与实验组的知识点,个人认为,其目的是 让学生建立对照实验的思维。
3. 对照实验的类型
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通常有 以下对照类型:空白对照、自身对照、 条件对照、相互对照。
对照实验中实验组 与对照组的区分
1.概念
(1)什么是对照实验
一般进行某种实验以阐明一定因素对一 个对象的影响和处理效应或意义时,除 了对实验所要求研究因素或操作处理外, 其他因素都保持一致,并把实验结果进 行比较,这种实验为对照实验。通常, 一个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通常,一个对照实验分为 实验组和对照组。
注意: 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是相对实验 组而言的,实际上对照组还是要做一 定的处理,只是不加实验组的处理因 素,或者说相对于实验组而言,除实 验变量外,别的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 同。

怎样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

怎样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

怎样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这几天的研修学习中,看到不少同行提出这个问题,初中教材中虽然给出了对照实验的概念,但是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而考试过程中又经常考到,如何区分,的确有点难度。

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网上搜索内容整理,给出区分的一些方法。

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帮助,如果有帮助多来踩踩啊!对照实验中采用的几种对照方法:1.自身对照2.空白对照(其中绝大部分的对照实验属于空白对照。

}3.条件对照1.自身对照。

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身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

A、八上P4“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

不管是将鱼鳍剪掉,还是捆绑住,都是将鱼的前后泳姿作对比,通过比对得出各种鳍的作用。

处理前(正常状态)是对照组,处理后为实验组。

B、七上P96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

也是如此。

第一天幼根尖端画上等距离4条线,然后第二天、第三天测量相邻两条线中间的距离,进行比较。

也就是将前后对象进行对比。

自身对照实验,方法简便,判断的标准就是: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2.空白对照。

实验中最经常遇到、最麻烦的就是这类对照方法。

在对照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大部分都是空白对照。

下面的我们经常用到的!对照组:不加入任何研究因素(即我们所说的变量)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不对研究因素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实验组:加入研究因素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因素进行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以上定义,一般根据分号前面的一句话判断即可!大家可以理解下啊!我们用上述定义解释下面的例子:如“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两只试管均加入馒头碎屑,试管A加入2毫升清水,试管B加入2毫升唾液,置于37℃温水中。

试管A不给予任何研究因素——唾液淀粉酶的处理,则为对照组。

诸如采用等量蒸馏水、等量清水等作对照,均为典型的空白对照。

本实验的研究的因素是什么?唾液淀粉酶。

如蚂蚁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头部的触角像天线似的自由转动,蚂蚁触角的运动有什么意义。

高中生物对照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方法

高中生物对照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方法

对照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方法(2008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生物1)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本题考查对照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

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对照原则是设计和实施实验的准则之一。

通过设置实验对照对比,既可排除无关变变量。

至于哪个作为实验组,哪个作为对照组,一般是随机决定的。

这样,从理论上说,由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无关变量的影响是相等的、被平衡了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两者之差异,则可认定为是来自实验变量的效果,这样的实验结果是可信的。

对照实验的有四种类型,空白对照,自身对照,条件对照,相互对照。

不同的类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是不同的。

1 根据实验变量判断在实验中,首先根据题意确定实验变量,即本实验的结果的差异或者说结果的变化是由于谁造成的,这个变化的因素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组: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那一组对照组:没有接受变量处理的那一组高考解析:在本实验中,实验目的是验证胰岛素是否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因而有无胰岛素应该是本实验中的唯一变量,也就是说,对照组中没有胰岛素,而实验组中应该有胰岛素,且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应该与实验前发生变化,其一般作法是:给对照组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给实验组注射等量的用生理盐水溶解的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小鼠的症状表现,可见对照组小鼠正常,而实验组小鼠出现血糖降低的症状,再给实验组小鼠注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可见实验鼠的症状得以恢复。

所以本题应该选A。

2根据实验目的来判断实验中的实验组就是针对实验目的来控制、干预研究对象而进行的实验操作,是用来证明实验假设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确定对照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在一个对照实验中,可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是接受自变量处理的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一般是随机决定的。

常用的对照组有以下几种类型。

1.空白对照:对照组为不做任何处理的对象组。

即“处理对不处理”或“有药对无药”。

2.自身对照:实验与对照在同一个对象上进行。

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在同一装片中先后进行,实验变化后是实验组,变化前是对照组。

3.条件对照:给实验组某种处理,给对照组另一条件处理。

如:在“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中,甲组鼠饲喂甲状腺激素(为实验组),乙组鼠饲喂甲状腺激素抑制剂(为条件对照组)。

丙组不饲喂药剂(为空白对照)。

如果本实验是这样设计的:甲组鼠灌喂甲状腺激素溶液,乙组灌胃等量的蒸馏水,实验组(甲组)和对照组(乙)为条件对照.
4.相互对照:不单独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

在等组实验法中,若不设空白对照,则大都是运用相互对照。

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实验方法就是等组实验法,就是相互对照,光照和遮光两组均为实验组相互对照。

再如:植物向重力性生长的向性实验中将玉米种子放置在不同的方向有向上的、向左的、向下的、向右的均是实验组无对照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