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大地测量学实习实习报告材料

合集下载

大地测量实习报告

大地测量实习报告

大地测量实习报告大地测量实习报告5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地测量实习报告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地测量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①巩固和强化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综合应用测量知识的能力。

②进一步熟练掌握常规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野外测量、内业计算、地形绘图的技能,具备从事测绘工作的初步素质。

③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如1:500地形图从图根控制测量到绘图的过程。

④培养一丝不苟的测绘技术工作态度、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友爱、集体协作的精神。

二.实习内容:图根控制测量;水平角测量、距离测量、导线内业计算、图根点高程测量、地形测量;四等水准测量。

三.实习时间:XX-7-3至XX-7-13。

ⅱ、测区概况一.测区地理位置: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乡上庄坨村。

测区行政区划: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乡。

交通情况:测区紧邻石门寨乡上庄坨村,东有秦皇岛至青龙县公路,有长途客车通往秦皇岛市区,交通便利。

二.测区气候特点:秦皇岛属暖湿润半湿润季风带华北型大陆性气候区,历年年均温约为10.5℃,年降水量695.5mm,集中于7─8月;秦皇岛市主要受东亚季风的影响,最大风速20.8m/s,1至3级风占74%。

三.测区经济发展情况测区邻近抚宁县石门寨乡上庄坨村,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南部有一废弃煤窖。

ⅲ、实习作业中依据《工程测量规范》(1995年版)、《测量学》、《测量与地图学》教材。

ⅳ、实习坐标系统坐标系统采用独立坐标系统,起算点g1坐标(1700.00,1700.00)。

高程系统采用独立高程系统,起算点g2高程170.00m。

ⅴ、图根控制测量大地测量实习报告篇2一.实习目的:①巩固和强化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综合应用测量知识的能力。

②进一步熟练掌握常规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野外测量、内业计算、地形绘图的技能,具备从事测绘工作的初步素质。

大地测量实习报告(精选多篇)

大地测量实习报告(精选多篇)

大地测量实习报告(精选多篇)第一篇:大地测量实习报告控制测量实习心得通过测量实习,首先我学到了很多,比如对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实习中,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任务,来不得半点推委和逃避,野外作业也没有给你回去翻书的时间,一切都必须在现场解决。

因此,这让我深深明白理论知识的重要,在学校余下的时间里,我要安心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和回顾,做到胸中有沟壑,一目了然。

为以后实际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拓展了与人交际、合作的能力。

我深感一次测量工作的圆满完成,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快速而高效。

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自己在不断加强业务能力的同时,要学会和同伴和睦相处,学会包容,学会忍受。

再次,通过实习我也认识到虚心求教的重要性。

在工作中,同伴有的只是中专或者中学学历,他们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在理论知识上他们往往有些欠缺,但是他们丰富的经验却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这种财富在课本上是学习不到的。

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向常年工作在一线的测绘工作人员学习,不能摆架子,耍脾气。

虚心求教,认真学习,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使自己更快的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人员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而这些,就是在测量之外所收获的了。

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

此次外业实习的每个步骤都以了然于胸,对于书本上的知识已基本掌握,这样来讲,也就没有太多的遗憾了。

测量也是一项务实求真的工作,半点马虎都不行,在测量实习中必须保持数据的原始性,这也是很重要的。

为了确保计算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必须得反复核对各个测点的数据是否正确。

我在测量中不可避免的犯下一些错误,比如读数不够准确,气泡没居中等等,都会引起一些误差。

工作报告之大地测量实习报告

工作报告之大地测量实习报告

大地测量实习报告【篇一:大地测量实习报告】目录第一部分技术报告 ....................................................................................................... .. (3)第1章概论 ....................................................................................................... . (3)1.1实习目的 ....................................................................................................... .. (3)1.2实习要求 ....................................................................................................... .. (3)1.3实习时间 ....................................................................................................... .. (3)1.4实习任务 ....................................................................................................... .. (3)1.5实习具体要求 ....................................................................................................... (3)第2章二等精密水准测量外业观测与数据处理 (5)2.1 实习目的 ....................................................................................................... . (5)2.2 实习任务 ....................................................................................................... . (5)2.3 精密水准测量外业观测作业依据 (5)2.4 实习地点 ....................................................................................................... . (6)2.5 测前准备 ....................................................................................................... . (6)2.5.1 仪器设备和物品 (6)2.5.2 其他物品 ....................................................................................................... .. 62.5.3 仪器的检验 (6)2.6 踏勘选点 ....................................................................................................... . (7)2.7 水准测量外业观测 (7)2.8 本组水准测量外业实际情况 (7)2.8.1 测区情况及踏勘选点 (7)2.8.2 使用的仪器及检验 (8)2.8.3 外业数据采集与计算 (9)2.8.4 外业成果表格 (9)第3章大地测量计算课程设计 (9)3.1 课程设计目的 ....................................................................................................... (10)3.2 课程设计主要内容 (10)3.3 课程设计地点 ....................................................................................................... (10)3.4 编程语言简介 ....................................................................................................... (10)3.5 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 (10)3.6 大地测量主题正反算 (13)3.6.1 目的 ....................................................................................................... .. (13)3.6.2 要求与任务 (13)3.6.3 计算数学模型 (14)3.6.4 大地主题解算程序简介 (20)3.7 不同平面坐标系之间转换 (22)3.8 水准测量平差计算 (22)第二部分实习总结 ....................................................................................................... (22)第三部分附录 ....................................................................................................... .. (25)附录1 数字水准仪的i角检验结果表附录2 数字水准尺的零点差检验结果表附录3 水准点点之记附录4 二等水准测量外业观测高差与高程概算成果表第一部分技术报告第1章概论1.1实习目的《大地测量计算与实习》课程,是在学生学习《大地测量学基础》之后的后续课程,是一次重要的集中教学实习。

大地测量实习报告

大地测量实习报告

大地测量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大地测量学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实习,旨在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实习主要目的是:1. 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大地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

2. 熟练掌握大地测量学中所使用仪器设备及其观测方法,提高测量实践能力。

3. 培养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及社会生产的管理能力。

4. 热爱测绘事业,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测绘职业道德。

二、实习内容和过程1. 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水平角观测(2)距离观测(3)高程测量(4)水准测量(5)数据处理与成果分析2. 实习过程(1)水平角观测:采用DJ6级光学经纬仪,按照二等导线测量要求,进行了水平角观测。

观测过程中,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2)距离观测:使用全站仪进行距离观测,包括斜距、平距和高差。

在观测过程中,注意调整全站仪的精度,确保观测数据的可靠性。

(3)高程测量:采用DSM型数字水准仪进行二等水准测量,严格遵循二等水准测量规范,确保高程数据的准确性。

(4)数据处理与成果分析:利用测量数据,进行内业计算,包括水平角和平距的计算、高程的计算等。

最后对成果进行分析,检查测量数据和计算成果的准确性。

三、实习成果和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大地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在实习过程中,我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密切合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通过本次实习,我掌握了大地测量学的基本观测方法、数据处理和成果分析,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大地测量学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坚定了我热爱测绘事业、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决心。

四、实习总结本次大地测量实习是我大学生活中的一次重要实践,通过实习,我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三篇

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三篇

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三篇每每到了毕业季,同学们都在一个个网站,一个个网页翻找着实习报告范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你节省寻找的时间。

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篇一一,概述1·基本概述《大地测量学基础》实习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主要基础实习之一,是在《测量学》、《测量平差》等课程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大地测量学》的有关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通过本课程实习环节,使学生明了本课程在专业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理解控制测量是各项测量工作的基础,具有控制全局的作用,是直接为工程建设服务的;使学生能建立为满足测绘地形图要求的具有必要精度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使学生能够建立具有控制全局作用,即有一个统一而合理的坐标系统的控制网,从而使地形图能互相拼接成一个整体;使学生能够建立一个具有限制测量误差传递作用的基本控制网,以满足设计、施工、放样的要求;使学生能够正确合理地进行控制网的技术设计,在外业作业、外业成果整理以及各工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初步加以分析、判别和处理,为学生更好地学好后继课程《工程测量学》打下基础。

大地测量学实习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精密水准测量,二是精密角度测量,2·实习时间安排:实习动员、借领仪器做好出测前的准备工作工具、仪器检校(2.5天)每人观测8~10个点,每个测站测6测回,(要求满足测站限差)熟练掌握观测方法、要领(8天)精密水准测量每人观测往返2~3Km(7天)操作考核,抽签考核(0.5天)三,精密角度测量测量员:XXX 记录员:XXX 前后视脚架:XXX找点:XXX一,角度测量具体要求1,了解全站仪,J2经纬仪的基本结构及各螺旋的作用,掌握全站仪,J2经纬仪测角的方法。

一测回2c互差小于等于13”两次重合读数小于等于3”,2,测量仪器J2经纬仪一台,一架棱镜,两个脚架,两个测签,记录板一块,记录纸等。

或全站仪一台,两架棱镜,三个脚架,记录板一块,记录纸等。

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

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

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怎样写一份高水平的报告呢?通常在完成某项任务后,我们需要撰写相关报告。

在开始写报告之前,需要明确写报告的目的和所需内容。

的编辑已经精心为大家准备了一篇“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欢迎大家与周围的朋友分享。

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篇1实习对于我来说是很陌生的字眼,因为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没有经历过实习,这是第一次实习,他将全面检验我各方面的能力:学习、心理、身体、思想等等。

就像一块试金石,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

关系到我将来能否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中。

由于时间短暂,在那几个礼拜里就接触到这些东西,但是我很知足。

不实践很多问题都考虑不到,实践后才知道什么情况都可能遇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像刚刚走出校门的实习生实践经验还很不丰富,但理论中的东西要是也什么都不会,那在实习过程中就吃不开了。

到了施工现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才体会到并不是课本中学的东西用不上,而是要看你会不会用,懂不懂得变通和举一反三的道理。

实习的内容:一开始到这工地的雏形还没有,只看见一个基坑。

我们被分到放线组,放线是建筑的基础,对于我们初学者是必要的。

在此期间,我对水准仪p经纬仪有了更好的了解,更熟悉的操作了测量仪器,更让我在工地上实践了仪器的观测,使我适应了在不同条件下操作仪器。

上夜班是一种让我们在更恶劣的条件下适应实地操作的技能,要适应最恶劣的环境才能更好的锻炼自己,让我们学到更多更坚实。

现在北方的夜晚是寒冷的,在困乏和寒冷的交加中,还要完成测量任务,这是一个对于我们刚实习的大学生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体现我们适应能力的考验。

伴随测量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要做一些其他事情,充实我们的实习生活。

挖土、挖石子、搬砖……是锻炼我们的意志。

虽然我们对于这些锻炼效果不佳,但在此同时也磨练了我们,然我们体会到社会的味道,让我们知道工作的辛苦的,我们要慢慢适应工地生活。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一个月的生活总算是充实的,该做的也做过了,该经历的也在慢慢经历,相信今后还有更精彩的生活,我期待着。

大地测量实习实践报告

大地测量实习实践报告

一、实习背景大地测量学是测绘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重力场及其变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地测量学在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我们选择了大地测量学作为实习项目。

二、实习目的1. 巩固和加深对大地测量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2. 掌握大地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

3. 培养实际测量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

三、实习内容1. 理论学习实习初期,我们学习了大地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地球椭球、大地坐标系统、重力场、大地测量基本方法等。

通过理论学习,我们对大地测量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仪器操作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大地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在指导下,我们熟练掌握了仪器的组装、校正、观测和数据采集等基本技能。

3. 外业测量在外业测量阶段,我们进行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等实际操作。

通过实地测量,我们了解了大地测量工作的流程,掌握了测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4. 内业计算在内业计算阶段,我们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测量结果。

这包括角度闭合差、距离闭合差、高程闭合差等。

通过内业计算,我们验证了外业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四、实习成果1. 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通过实习,我们对大地测量学的基本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熟练掌握了大地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提高了实际测量能力。

3. 团队协作意识得到增强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积极参与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这使我们更加注重团队协作,提高了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

4.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实际问题,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我们逐步掌握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应变能力。

大地测量实习报告总结4篇

大地测量实习报告总结4篇

大地测量实习报告总结 (2)大地测量实习报告总结 (2)精选4篇(一)大地测量实习报告总结在本次大地测量实习中,我深入学习了大地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且通过实际操作和实地测量,加深了对这些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首先,在测量前我详细研究了实地测量区域的地理环境和地形特点,并制定了详细的测量计划。

然后,我掌握了使用测量仪器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全站仪和GPS仪器的操作和使用。

在实际操作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经过仔细观察和思考,我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并获得了准确的测量数据。

在进行大地水准测量时,我学会了使用水准仪和水准尺,通过观测水平线高度差来确定地面的高程差。

在具体操作中,我了解到水准仪要放置在稳固的基准点上,并对测量点进行适当的选择,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我还学习了GPS测量方法,通过收集卫星信号来确定测量点的位置。

在实际测量中,我注意到在使用GPS测量仪时,要选择一个开阔的地方,以确保接收到足够的卫星信号,并且要避免遮挡物的干扰。

最后,在测量结束后,我使用计算机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绘制测量数据图表和剖面图等方式,得出了相关的测量结果。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掌握了大地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次实习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大地测量实习报告总结 (2)精选4篇(二)大地测量实习报告总结部分应该包括实习的目的、实习内容、实习过程和实习收获等内容。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大地测量实习报告总结的例子:本次大地测量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实地实践,加深对大地测量原理和技术的理解,并熟悉实际操作过程。

实习内容包括使用全站仪进行出测和后方连测,通过GPS测量实地控制点的坐标,并使用测量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全站仪的基本操作和原理,包括仪器的校准、观测站点的选择、观测数据的记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物理测量学实习实习报告目录一、实习目的及要求 (1)二、实习地点及时间安排 (1)三、实习容及方法 (2)(一)实习容概要 (2)(二)重力基点联测 (2)(三)重力网格测量 (4)(四)重力垂直梯度测量 (6)(五)重力场参量计算 (7)四、实习数据处理方法及成果展示 (7)(一)重力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7)(二)重力基点联测成果 (8)(三)重力网格测量成果 (11)(四)重力垂直梯度测量成果 (13)(五)重力场参量计算成果 (15)五、实习总结及体会 (19)一、实习目的及要求1、实习目的本次物理测量学实习旨在培养学生树立实事、认真严肃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探索、不畏艰苦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综合分析问题的方面得到初步训练;实习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理论学习知识,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的能力,以及协同工作的团队精神。

2、实习要求(1)掌握重力测量的原理和相对重力仪的工作原理,学会重力仪的使用操作和检验;(2)掌握相对重力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过程,了解测量及处理误差的来源以及误差的处理方法,如潮汐改正和零飘改正的计算方法等;(3)掌握利用重力场模型和相关资料计算并分析重力场参数的原理、方法及过程。

二、实习地点及时间安排整个实习是在大学校园进行,其中主要部分是在信息学部校区。

整个实习时间为2016年1月11号至2016年1月23号。

三、实习容及方法(一)实习容概要整个实习容包括:相对重力仪的基本操作使用、重力基点联测、重力网格测量、重力垂直梯度测量、重力场参量计算,以及相对重力仪测量的数据处理、重力网平差和潮汐改正等误差改正。

实习仪器:相对重力仪——L&R G型重力仪(G960,G1063,G1167,G1207)和Burris重力仪(B60)。

参考规:国家重力控制测量规GB/T 20256-2006。

本次实习执行的技术参数:重力读数限差<5(重力仪读数的末位),段差限差<30uGal。

(二)重力基点联测1、实习容及要求重力基点网联测——从一个点开始,沿设计路线依次测量各点,最后闭合到起始点。

本次实习仅测量2、3、4、5、6、7、8号点(共7个点)。

实习要求重力基点网联测从一个点开始依次测量各点,最后闭合到起始点。

每个边必须有直接观测的测量结果,每个组员必须有自己的独立观测数据。

利用相对重力测量仪测得每个基准点的重力值,根据要求进行平差计算(找独立闭合环),解算出各重力基准点的绝对重力值。

基点网点位分布示意图如下。

2、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案我们第14小组设计的方案是将路线分成三个环——环一:2-8-7-3-4-2、环二:2-4-5-3-6-8-2、环三:2-7-6-5-3-2。

这条路线共测了17个点,有16条边,其优点是每个环都从已知点2号点起测,其中只有2、3号点重复测量三次或以上,只有三条边(2-8、2-4、5-3)重复测量,这样既可以保证每条边都能测到,又使得测量工作量最大化的减轻,且方便计算。

我们组使用型号为B60的重力仪,依次从2号点按照上述路线测量,直至2号点结束测量,完成整个重力基点网的联测。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首先将原始观测数据的单位转换为mGal,依次经过潮汐及零飘改正,再利用所设计的平差模型,平差解算出各重力基点的绝对重力值。

(三)重力网格测量1、实习容及要求在设计的格网点上进行重力测量,分析测区重力变化的特征。

大学校区,网格图点位坐标见“格网图点位坐标表”,每组测一条测线,一条测线有9个测点,测量需要从基点网的已知重力值2号点开始测量。

格网图点位坐标表网格测量测线小组分配表计算网格点绝对重力值,绘制整个测区重力等值线图(需要使用其他组的成果)。

注:测量时,根据“格网图点位坐标表”的设计点位,在实地寻找合适的观测位置,并在图上标记实际点位,点位坐标在室从GoogleEarth上读取(近似坐标)。

2、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案根据安排,我们14小组测的是2号测线。

首先,我们在GoogleEarth上打开点位信息kmz文件,找出2号线的测区围,并在图上标记出更精确的点位,记录得到点之记。

我们组的路线是从已知点2号点开始,依次测得2号线的9个点,再回到2号点,以便计算零飘改正值和绝对重力值。

在实地测量中,我们尽可能的在标记的围里寻找合适的观测位置,使用型号为B60的重力仪,依次从2号点按照上述路线测量,直至2号点结束测量。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首先将原始观测数据的单位转换为mGal,依次经过潮汐及零飘改正,相减得到相邻点的重力差,再由已知点的绝对重力值计算得到测线上9个点的绝对重力值。

结合自己的数据以及其它5条测线共6组的数据,将其计算得到的绝对重力值一并导入Matlab中,在Matlab中利用contourf( )函数绘制出整个网格测区的重力等值图,查看并分析结果。

2号测线点位总图:(四)重力垂直梯度测量1、实习容及要求重力垂直梯度测量,用于测量重力值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本次实习的测量地点为实验大楼的1、6、11、16层楼,本次实习以测量楼层间的重力差以及楼层间的高差来反演重力的垂直变化规律,要求计算各测量层间的高差和重力差,计算重力垂直梯度,画出重力垂直梯度的垂直方向的变化曲线。

2、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案我们小组以实验大楼的楼道为测量地点。

由于测量时起始楼层1楼楼道较为拥挤,其他小组也同时在测量,而且如果选择靠近楼梯口的位置来测量相对重力,虽然有利于高差的测量(靠近楼梯口测量能够满足测重力和测高差时为同一点),但是因为来往行人行走时的震动会使得重力仪表盘指针不稳定,很容易造成读数偏差等测量误差,所以我们选择各楼道上偏靠墙角的相应的某一点位置。

我们使用型号为G1027的相对重力仪,依次测量1层楼--6层楼--11层楼--16层楼--11层楼--6层楼--1层楼各楼道上所选择点的重力值。

在测量高差时,将该点平移到楼梯口(因为各楼层地面较水平,所以可以忽略同一平面两点间的高差),将实验室提供的50米测绳在扶梯间上下可通视的缝隙中释放,尽量保持垂直拉伸,依次读取1-6(6-1)、6-11(11-6)、11-16(16-11)楼层间的高度差,求得往返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楼层高差。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首先将原始观测数据的单位转换为mGal,依次经过潮汐及零飘改正,通过楼层结果相减等计算得出楼层间差、段差结果,再根据公式垂直梯度=dg/dh求得相邻楼层间的重力垂直梯度。

(五)重力场参量计算1、实习容及要求利用提供的软件(GRA VT_GM.exe)及参考模型(EGM96),计算纬度30度—31度,经度114度—115度,网格距离为6分的网格点的水准面差距、重力异常、重力扰动和垂线偏差。

绘制水准面差距、重力异常、重力扰动和垂线偏差的等值图,并对等值图给出相应的描述和评价。

2、实习方法及过程双击运行提供的软件GRA VT_GM.exe,导入参考模型EGM96后回车,根据屏幕提示选择所要计算的项目,然后依次输入经纬度围、网格间距及数目、平均高度,回车即可运行出计算结果,结果可在.OUT文件中查看。

将上述计算出的五个.OUT文件(水准面差距、重力异常、重力扰动、垂线偏差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分量)转换成.txt文件并导入Matlab中,在Matlab中利用contourf( )函数依次绘制出水准面差距、重力异常、重力扰动和垂线偏差的等值图,查看并分析结果。

四、实习数据处理方法及成果展示(一)重力测量数据处理方法1、格值转换计算测站读数的平均值:Rm=(R1+R2+R3)/3,再将读数单位换算为mGal。

(1)L&R G型重力仪:按仪器号选择相应的格值表,将需转换的读数Rm的Rm/100的整数部分乘100作为COUNTER READING(R0),根据R0在格值表中查取相应的V ALUE IN MILIGALS (a0) 和FACTOR FOR INTERV AL (a1)求得Rmgal=a0+a1(Rm-R0)。

(2)Burris 重力仪:由于Burris 重力仪的格值表没有给出Factor for Interval,所以需要自己计算:Factor for Interval(k)=( Value in Milligals(k) - Value in Milligals(k-1))/(50)。

2、潮汐改正潮汐改正数据每天一个文件,计算间隔为6分钟,按观测时间ti在潮汐数据表中查取ti前后各一个潮汐值(t1,gt1,t2,gt2),计算潮汐改正:gti=gt1+(gt2-gt1)*(ti-t1)/(t2-t1),再计算潮汐改正后的数据:RmgalT=Rmgal-gti。

3、零飘改正用起始点的两次观测数据(t1,Rm1,tn,Rmn)计算零漂率:k=(Rmn-Rm1)/(tn-t1),按观测时间(ti)计算零飘改正:dgv0=k*(ti-t1),再计算零飘改正后的数据:Rmgalk=RmgalT-dgv0。

4、重力差dg及绝对重力值g首先求得重力差dgi=Rmgalki-Rmgalk1(起始点),再根据已知点的绝对重力值,求出某点的绝对重力值gi=g1+dgi。

5、垂直梯度计算按上述的方法计算重力差dg,根据高差数据计算相应的高差dh,再根据公式垂直梯度=dg/dh(注意高差和重力差的方向)求得重力垂直梯度。

(二)重力基点联测成果重力基点联测原始观测数据及处理结果见下表:平差模型我们采用间接平差方法,即利用各测点上的绝对重力作为参数,列出误差方程,平差计算出各点的绝对重力平差值。

在统计段差时,应满足以下要求:1、自己的数据+4个其他组的数据;2、统计个段的均值和中误差;3、大于3倍限差(30uGal),即90uGal的作为粗差剔除;4、每一段至少有3个合格成果;5、合格成果的段差和中误差作为平差的数据。

最初统计段差时我采用了5组数据,经比较发现较难满足上述条件,后来我统计了7组的数据,达到了要求。

根据间接平差原理,已知点2,设点3,4,5,6,7,8的绝对重力平差改正值参数分别为x1、x2、x3、x4、x5、x6,利用测边的相对关系列出误差方程如下:△g2-8+V1=g^8-g2; △g8-7+V2=g^7-g^8; △g7-3+V3=g^3-g^7; △g3-4+V4=g^4-g^3;△g2-4+V5=g^4-g2; △g4-5+V6=g^5-g^4; △g5-3+V7=g^3-g^5; △g3-6+V8=g^6-g^3;△g68+V9=g^8-g^6; △g2-7+V10=g^7-g2; △g7-6+V11=g^6-g^7; △g6-5+V12=g^5-g^6;△g2-3+V13=g^3-g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