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题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说题稿件

五年级上册说题稿件

五年级上册说题稿件一、题目名称五年级上册数学说题稿件二、题目背景五年级上册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这一册的内容不仅是对之前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加深,更是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好这一册的知识点至关重要。

本次说题稿件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五年级上册数学的相关知识点,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三、题目分析1. 知识点分析五年级上册数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知识点:(1)小数及其运算:学生需要掌握小数的概念、性质、运算方法等,能够进行小数与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分数及其运算:学生需要了解分数的概念、性质、运算方法等,能够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以及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3)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学生需要掌握常见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

(4)简易方程:学生需要初步了解方程的概念,能够解简单的线性方程。

2. 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但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可能仍然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3. 教学方法分析针对五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实物演示法: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图形,教师可以采用实物或模型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

(2)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帮助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3)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题过程与思路1. 教学目标设计根据五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和学生情况,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五年级上册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说题比赛精品课件ppt.ppt

说题比赛精品课件ppt.ppt

方形面积,求新建两钝角
三角形面积及图中四个三
m1
角形之间的面积关系。
S1
S b
图1
m2 S
S2
图2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说解法
本题第1问,求S及两三角形面积和。
解析:由全等三角形可知,
S
T
S
图3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说反思
S a
图1
b
GK
P
Q
F
本题1,2小题,重点考察用全等三角形,难度不大,但 依然在第二小题失分较多,原因在于学生对钝角三角 形高在三角形外部这个知识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有些 作出了高却依然想不到类比第1小题的全等思路。
说解法 M
先证S△ABC=S
由(1)(2)小题可知:
N
T
Sa2b2; S=12ab
A
通过面积计算可得,
SABC SABGFC SBGFC
C
S
a2 b2 (a2 b2)1ab4
B
a
b
2
a b G K 图3 P Q
F
1(ab)(abab)a2 b2
2
∴ S△ABC= S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如何说题知识讲解

如何说题知识讲解

什么是“说题” “说题”的意义
“说题”的内容
范 例
说题目 说思想 说学情分析
说解题策略
反思拓展
“说题”的内容
说思想
说解题过程中涉及的基本数学 思想方法。如转化的思想,对应的 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假设思想 方法,分类思想方法,代换思想方 法。
什么是“说题” “说题”的意义
“说题”的内容
范 例
“说题”的内容
什么是“说题” “说题”的意义
“说题”的内容
范 例
什么是“说题”
“说题”比赛是教师依据教材,从教材、考卷、练习 册等资料中选择一道题目,用大约10分钟的时间,讲题 目的背景与分析,讲学情分析与对策,讲题目的解法与 步骤,讲题目的拓展与变化,讲解题的收获与反思等等。
什么是“说题” “说题”的意义
“说题”的内容
教研新形式
什么是“说题” “说题”的意义
“说题”的内容和形式
范例
什么是“说题” “说题”的意义
“说题”的内容和形式 范 例
什么是“说题”
“说题”:是指在做题的基础上,阐述对习题解答时所 采用的思维方式,解题策略及依据,进而总结出经验性 解题规律。
“说题” 是类似于说课的一种教育教研展示和讨论活 动,是说课的延续和创新,是一种深层次备课后的展示。
“说题”的内容
范 例
“说题”的内容
说题目
反思拓展
说思想 说学情分析 说解题策略 反思拓展
结合学情,正确把握学生现有发展区, 根据试题的发散点,拓展迁移,利用一 般化、特殊化等方法,或利用类比等思 想,通过对题目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换, 从而对题目进行变式、推广与拓展等。
什么是“说题” “说题”的意义
说题目

学生说题技巧

学生说题技巧

学生说题技巧
学生说题是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解释题目、分析解题思路和过程,从而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和掌握。

以下是一些学生说题的技巧:
理解题目要求:首先,学生需要理解题目的要求和背景,明确题目考察的知识点和目标。

分析题目:学生需要分析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找出关键信息,并尝试构建解题思路。

清晰表述:在说题过程中,学生需要清晰、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过程,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

使用数学工具:如果需要,学生可以使用数学工具来辅助说题,如画图、表格等。

总结答案:在解释完题目后,学生需要总结答案,并给出最终结果。

认真倾听:听其他同学或老师的说题过程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学生应该认真倾听别人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与自己的思路进行比较和交流。

积极参与: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说题活动,并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与大家一起探讨和学习。

注意细节:在说题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细节,如单位、符号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反思和改进:学生应该对自己的说题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总之,学生说题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积极参与、认真倾听和反思总结,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什么是说题

什么是说题

(一)什么是说题及开展说题活动的意义1. 说题,就是把审题、分析、解答和回顾的思维过程按一定规律一定顺序说出来。

从说题的主体看,说题可以分为“教师说题”、“教师和学生互动说题”和“学生说题”,其中“教师和学生互动说题”和“学生说题”也是复习教学和习题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主要是交流说题比赛中的“教师说题”。

2. 开展“说题比赛”,其宗旨是通过在教师中开展“做题、想题、改题、编题”系列活动,促进教师加强对试题的研究,从而把握中考命题的趋势与方向,用以指导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从这个意义上看:(1)说题对于教师把握整个教材体系和考纲的要求更高,思维能力要求更强;(2)说题是一种深层次的备课,(3)说题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能力、教研能力。

(4)说题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校本教研形式。

(二)如何说题——说题模式1.一份完整试题的说题:先说一份试题的整体命题思路——既要结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又要联系新课程中考试题的特点,试题的命制中既要注重基础考查,又要体现学科能力的考查。

2.再逐个进行说题:(这几点要说明)(1)试题的特点及来源(原创或改编),是改编的还应展示参考试题。

(2)试题的考核目标与要求:都考了哪些核心知识、涉及的知识点有哪些、试题中能力要求层次是“了解”、“理解(掌握)”还是“综合应用”。

(3)(进一步)试题的命题意图及试题的亮点——要体现“新”a.试题考查为新课改新增知识点;b.试题是否符合中考新动向c. 试题是否符合中考命题特点(4)还可以说自己对试题的想法及改进方案3. 说题没有固定模式,大家可以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

(如按以下四步骤也是一种很好的说题模式。

①说题解;②说考点;③说亮点;④说反思。

)alwaysstudy•个人空间相册•组别:童生二级•性别:保密•来自:•铜币: 540•帖子:108•注册: 2012-04-062012-07-21 22:18|树型| 收藏| 小中大2回复:如何开展有效说题说课的步骤一、说教材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

六年级数学说题比赛

六年级数学说题比赛

六年级数学说题比赛一、分数乘法应用题1. 题目一个果园占地20公顷,其中的公式种苹果树,公式种梨树,苹果树和梨树各种了多少公顷?2. 题目解析(1)对于分数乘法应用题,首先要明确单位“1”。

在这道题中,果园的总面积20公顷就是单位“1”。

(2)求苹果树的种植面积,就是求20公顷的公式是多少。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计算,列式为公式。

计算时,整数20与分数公式的分子2相乘,分母5不变,得到公式公顷,即苹果树种植了8公顷。

(3)求梨树的种植面积,同理,是求20公顷的公式是多少,列式为公式。

计算时,公式公顷,即梨树种植了5公顷。

二、比的应用1. 题目学校把栽7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

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

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2. 题目解析(1)首先求出三个班的总人数:公式人。

(2)然后计算各班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一班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公式;二班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公式;三班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公式。

(3)最后根据比例分配栽树的棵数。

一班应栽树的棵数为:公式棵;二班应栽树的棵数为:公式棵;三班应栽树的棵数为:公式棵。

三、圆的周长和面积相关问题1. 题目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8米,现在要在花坛周围铺一条宽2米的石子路,求这条石子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 题目解析(1)首先求出内圆(花坛)的半径,因为直径是8米,所以内圆半径公式米。

(2)外圆的半径等于内圆半径加上路宽,即公式米。

(3)求石子路的面积,就是求圆环的面积。

圆环的面积公式为公式。

(4)将公式米,公式米代入公式,得到公式。

如果取公式,则公式平方米。

说题的六个环节

说题的六个环节

说题的六个环节说题主要包括六个环节:一说背景,主要说题的出处和试题涉及的相关知识;二说题目,说题干提供的哪些信息和要求,试题的重点难点在什么地方;三说考点;四说解法;五说教法学法;六说延伸和反思:说出题目的变式和结论的推广、拓展,以及试题本身的优点或存在的问题。

说课主要是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学、说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这六点来说的。

一、说教学内容1、要说出教学章节(课文)所在教材的版本位置和单元内容中的顺序位置。

2、要说出教学章节(课文)在教学单元、本册教科书甚至本年级以及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

3、能前后联系课文来讲更好。

二、说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1、这一部分必须依据该教学章节(课文)在《课程标准》中的规定和要求。

2、要说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要求和它们之间的整合关系。

3、还要说出对三维目标分层化解、如何确定的教学重难点,使教学活动中的这一“核心内容’来源有依有据,使得教学过程有理有据。

4、说课者说出自己把握这些“要求'和“规定”的创新点。

三、说教情、学情1、这一步是下一步选择“教法学法”的理论依据。

2、这一环节是体现执教者的教学风格、教学模式及认知的思维方式。

3、必须说出自己对教学模式的理解,也要说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能力情况、情感状况、学习方法等状况及他的认知、能力、思维、活动方式等年龄特征。

4、这是检查执教者知己知彼的主要内容。

四、说教法学法1、本环节是依据上述环节的外延和结束,是上述环节的“必然流露”。

2、这一环节只要说出本节中执教者的教学方法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即可,可以从简但不可忽略。

五、说教学流程1、这一部分是说课的核心部分,只有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可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和执教的教学思想。

2、说出引入——提问——课堂练习与讨论活动——结束——作业布置。

3、为了优化教学过程的需要,这一部分需说出教具准备情况、教学流程等主要环节的概括和具体的教与学活动的安排以及教学板块设计,例如重点如何抓住、难点如何突破。

说题比赛的基本步骤

说题比赛的基本步骤

说题比赛的基本步骤一、选题和准备1. 选择适合的题目: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题目,能够展示参赛者的专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准备背景资料:收集与题目相关的资料,包括行业报告、案例研究、学术论文等,以便在比赛中呈现。

3. 准备说题内容:制定说题的大纲和重点,明确要讲述的内容和目标,准备好演示文稿或PPT。

二、呈现题目背景1. 简述题目背景:简要介绍题目的背景信息,包括行业背景、问题来源等。

2. 阐述问题重要性:强调所选问题的实际意义和重要性,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

三、分析问题1. 分析问题的本质:明确问题的核心和关键点,找出问题的本质所在。

2. 分析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问题的各种因素,包括内外因、历史和现实情况等。

3. 制定分析框架:根据问题的特点,制定一个全面的分析框架,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

四、提出解决方案1. 基于分析框架提出解决方案:根据问题的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2. 评估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对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估和论证,确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3. 准备案例或实证数据:准备一些案例或实证数据来支持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五、案例展示1. 展示案例背景:介绍所选取的案例的背景信息,包括案例来源、涉及的主要人物或企业等。

2. 分析案例问题:针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运用之前制定的分析框架进行阐述。

3. 展示解决方案:根据之前提出的解决方案,为案例中的问题提供具体的解决措施或建议。

4. 评估解决方案效果:通过案例中的实际效果来评估所提出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5. 与听众互动:鼓励听众提问或分享相关经验和看法,与听众进行积极互动和交流。

六、总结和答疑1. 总结核心观点:对整个说题过程进行总结,重申所解决问题的核心观点和解决方案。

2. 回答听众问题:针对听众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和解释,确保问题得到充分解答。

3. 致谢和结束:感谢听众的参与和支持,宣布比赛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题中考题型:一、基础积累:1、字音2、字形3、成语或俗语4、病句二、科技说明文阅读(5、6、7三个选择题)三、文言文阅读:8、加点字的解释正确(不正确)的一项;9、加点词的解释意义和用法相同(不相同)的一项;10、表述符合(不符合)原文的一项。

四、翻译、感悟,鉴赏与默写(11、翻译,一个课内,一个课外;12、拓展探究,类文对比结合现实生活案例谈启示;13、诗歌鉴赏。

两首诗歌对比,谈异同点,体味语言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现代文阅读(主要有两篇,并设置相应的问题)六、语言综合运用表达七、作文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一:语音语音试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能给词语、成语或句子中的加点字注上汉语拼音;能根据拼音,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准确地写出汉字;能根据词语、成语或句子中的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在具体的语境中认读多音字;能辨认常用汉字的习惯性错读。

题型主要是选择题与填写题。

平时上课时可对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形似字进行排查,尤其要关注注释中常用的注音字和“读一读,写一写”中的易错字。

典型例题透视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提.防(dī)尽.快 (jǐn)潜.能 (qián) 怏.怏不乐 (yàng)B.粗犷.(guǎng)氛.围(fēn)载.人(zài) 呼天抢.地(qiǎng)C.结.婚 (jiã)勾.当(gōu)夹.缝(jiā)扪.心自问(mãn)D.嫉.妒(jí)着.急(zháo)忌讳.(fâi)量.体裁衣(liàng)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汉语拼音的掌握,难易适中。

本题所给的十六个读音中,虽无生僻字,但如果不细心分辨,也容易失分。

呼天抢.地(qiǎng)勾.当(gōu)忌讳.(fâi)这都需要考生平时多加积累。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错得最多....的一项是A.麦穗.(huì)热泪盈眶.(kuàng)稽.首(qǐ)淙.淙溪流(zōng)B.骸.骨(hái) 强聒.不舍(guō) 剽.窃(piāo) 翘.首以待(qiáo)C.绯.闻(fěi) 锐不可当.(dāng) 愧怍.(zuò) 百舸.争流(kē)D.挑剔.(tì) 按捺.不住(nài) 信笺.(qiān) 惟妙惟肖.(xiào)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一:字形课标和教材对文字这一考点的基本要求是:辨读课文里出现的常用汉字中的形似字;判断常用汉字书写的正误;纠正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错别字;发现并改正词语、句子或语段中的错别字;找出广告词中的汉字。

汉字考查的重点主要是发现并改正写作和生活中的错别字。

因此,平时在写作、生活和课外阅读中要留心观察,发现错别字要及时纠正。

要特别注意课文中出现的形似字、注音的常用字和广告中为求创意而有意误用的汉字。

典型例题透视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一:词语专家解读考点: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础。

一个人语言能力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掌握词语的多少,掌握的标尺是积累、理解和运用。

课标对词语教学的规定十分明确,教材也以课文为背景通过注释和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作了具体安排。

从近几年中考试题对词语考查的情况来看,主要涉及到下述四个方面:①正确理解与运用课内外常见的词语和新生词语;②了解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辨析常见的同义词、多义词、反义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及表达效果;④联系生活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章中有关生词和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在学生所学教材中出现的常用词语和新词,试题载体则不限于学生所学教材,很大一部分是把所学词语移用于生活和时事中的鲜活材料。

题型分析:在题型上主要有:①选择题:选出所给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或解释不当的一项;选出依次填入句子或语段中的词语或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选出所给句子中加点词语或关联词语或熟语使用有误或不当的一项。

②简答题:结合具体语境解释指定词语的意思并用新词造句。

③填空题:从备选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或用序号按要求填空。

解题策略:词语试题侧重考查考生积累、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

常用词语以学生所学课文中出现的词语为准,新生词语则以当前流行的一些热词为准,试题材料兼顾课内课外,以时事材料为主。

解题时务须看清题目要求,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冷静答题。

这里的关键,是要在积累上下工夫,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常用词语,同时也要了解当下流行的并经国家语委认可的一些新生词语。

成语:课标对成语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正确理解与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成语;辨析常用成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所携带的故事意义;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辨析常用成语的感情色彩。

成语考查的依据主要是学生所学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成语,试题载体主要来自课外。

对教材中出现的常用成语,要联系生活实际从理解和运用两个角度进行训练。

注意对成语基本含义或成语中关键字词的理解。

纠正广告中基于技巧误用、错用的成语。

平时要注意积累成语,并对成语的掌故有相应的了解,这样才能准确记忆、理解和运用成语。

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一:病句专家解读考点课标与教材对修改病句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辨析并判断句子的正误;从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等方面有侧重地修改病句;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在语段中找出病句进行修改;用符号修改有语病的句子。

修改病句以改通顺、改正确为原则,不作语言修饰,不变句子原意,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正确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

复习中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四个方面的语病。

一、语序不当:1、句子成分语序不当。

2、虚词次序不当。

3、主语和关联词次序不当。

二、搭配不当有六类:1、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3、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

4、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6、修饰语和中心词的搭配不当(包括定语和中心词,状语和中心词,补语和中心词)三、成分残缺1、主语残缺。

2、宾语残缺。

3、谓语残缺。

四、成分多余:(多出现在语义重复,可以参考《无的放矢篇》)五、不合逻辑:1、自相矛盾。

2、分类不当。

3、否定不当。

4、指代不当。

六、感情色彩不恰当: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一:科技说明文所谓科技说明文是指反映和总结处于世界前沿的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及社会科学方面的发展况、科研动向和最新科研成果的文章。

一直以来语文中的分法是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两类。

考查方式近几年科技说明文在高考语文中都是以选择题出现的,大都是在试卷的5,6,7三道选择题中。

科技说明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及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发现问题。

然后在所问问题中问题中找出答案。

一般题目不会太难,只要自己阅读,就能回答很正确。

科技说明文行文思路科技说明文一直困扰着广大考生,怎么才能突破瓶颈,拿到理想的分数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大家探讨一下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

考生一接触文章,就要用最快的速度浏览文本,迅速概括出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从哪几方面讲的、有哪几个主要观点、彰显了作者怎样的研究成果,等等。

要从文本中生成问题,进而形成预设的知识要点。

科技说明文以传递信息为主,这就要求我们注意从文中筛选出重要的概念、句子并加以理解,树立有目的的筛选意识。

对重要概念,要注意分析先与后、现象与本质、可能与现实、条件与结果、部分与整体、肯定与否定、此概念与彼概念的关系。

对重要句子,要紧缩加工,提取主干,把握其主要意思。

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回归原文,在原文中找出与题目中对应的句子,然后仔细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一:文言文考试说明中的要求: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在文章中的含义和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6、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解析:1.文言诗文背诵要求做到一字不漏,一字不添,一字不倒,一字不改;默写文言诗文语句,不仅要连贯前后语句,默写时还应一字不错。

中考默写一般4句诗、2句文,特别注意背诵篇目中的名句。

记住并纠正自己以前默写中的错别字。

2.古诗理解鉴赏要重点关注各册教材中以讲读篇目出现的古诗词曲,要注重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积累,特别是教材中的注释;要对《篇目点击》中的赏析指导和练习相当了解,对诗句的理解、诗词主要内容和写作意图、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把握准确。

3.对一些名家名篇,还应了解作者的姓名、生活时代和篇名。

4.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6个虚词的用法。

一般为古汉语的特殊用法为:一词多义、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因此对课文中的这类词要特别重视,必须理解掌握《篇目点击》中收入的150个实词和6个虚词的用法,特别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义项。

5.在句子翻译中要有敏感的“特殊句式”意识。

如省略句,注意把省略的主语宾语加上;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

在翻译时要落实关键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翻译句子的语气句式必须与原句保持一致。

6.在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上,遇见不会的词或者一下没想起的词大可不必紧张,联系上下文,结合故事(文章)的情节,理解(猜)出它的意思,把词带到文章中去理解,切记翻译不可脱离文章。

如果选文下有注释,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释的提示作用。

7.在课内语段阅读上要注重选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如果在自己复习掌控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凭记忆答题;若自己复习不到位或记忆不清,则要仔细阅读选文收集处理信息,然后作出合理而简要的表述。

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上,要注意文章蕴含的道理体悟或文章中人物性格特征的归纳提炼。

常见考法课标对文言文阅读提出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中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取必须是“浅易”的,对“浅易”的理解应当是:文中多数字词属于常见的实词和虚词,即使有少数生僻字词,或选文中出现不常见的典故,也会安排注释以降低难度,让考生在初中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题型分析及解题方略:文言散文的考查,常见的考点与题型不外乎字词解释、断句、语句翻译、文意归纳、写法分析、人物与作品评价等内容。

下面就复习和解题方法提几点建议:1.准确解释字词含义。

注意利用注释,利用平时积累的实词虚词知识,利用拓展联想和关联组词,确认字词在上下文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2.正确、顺畅地翻译句子。

翻译句子,第一,要内容正确,符合文意;其次,译出来的句子要表达准确,得体流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