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的足底按摩法
治鼻窦炎教你这样按摩足底

治鼻窦炎教你这样按摩足底
治鼻窦炎教你这样按摩足底
鼻窦炎,是指脸部骨骼中充满气体的空腔,这些空腔内充满着黏膜,这些粘膜肿胀发炎,以致鼻窦炎的形成。
中医认为,可通过足底按摩法改善鼻窦炎。
1. 鼻子
鼻子的反射区也有交叉,其按摩区域在双脚大脚趾骨缘末端处。
按摩的方法是扣住骨缘末端然后滑动按摩。
这种按摩方法简答、易学。
2.额窦
额窦的反射区有交叉,需要按摩的地方在双脚五个脚拇趾末端处,刚好在脚趾甲下方。
按摩方向是由下往上按摩。
这是鼻窦炎的足底按摩法的一种。
3. 胸部淋巴腺
胸部淋巴腺是淋巴腺总开关,位于双脚脚背大拇趾与食趾之间凹陷处。
按摩方向是由外侧往脚后跟方向推。
淋巴腺中的淋巴液在人体中的功能是负责血管与血管连系,其功能还有在肠内吸脂肪和运送脂肪的工作,淋巴球能比较好的吞噬细菌,增强抵抗力。
4. 上身淋巴腺
这个反射区位于脚背双脚内侧,踝关节上方,用手触摸这个地方时有一凹陷的感觉。
按摩时要从外侧往内侧的方向推。
按摩上身淋巴
腺对肚脐以上组织器官的发炎现象,均有消炎止痛效果。
足底按摩手法怎么按

足底按摩手法怎么按
足底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对足底的穴位和反射区进行刺激和按摩,达到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足底按摩手法:
局部按压法:用拇指指腹或食指关节在足底的穴位或反射区进行按压,力度逐渐加大,以感到酸胀或疼痛为宜。
叩击法:用握拳的方式,将手指的第二、第三关节叩击足底的穴位或反射区,力度适中,以感到舒适为宜。
揉法:用拇指指腹或食指关节在足底的穴位或反射区进行旋转式揉动,力度适中,以感到舒适为宜。
滚法:用拇指指腹或食指关节在足底的穴位或反射区进行滚动式按摩,力度适中,以感到舒适为宜。
推法:用双手手掌或拇指在足底的穴位或反射区进行前后或左右方向的推动,力度适中,以感到舒适为宜。
刮法:用食指关节或拇指指腹在足底的穴位或反射区进行上下或左右方向的刮动,力度适中,以感到舒适为宜。
在进行足底按摩时,要注意避开足底的敏感区域和神经分布较多的区域,以免引起不适或疼痛。
此外,还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要进行调整,不要过度按摩或用力过猛。
在进行足底按摩后,要注意休息和补充水分,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排毒。
足部反射区疗法

足部反射区疗法足部反射区疗法足部存在着与人体各组织器官相对应的同名反射区。
反射区分布在整个足部(包括足底、足内侧、足外侧及足背,少数反射区延伸至小腿部),足部反射区按摩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
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足部的许多敏感反应点(足三阴经及足三阳经在足部的腧穴)与人体内脏(脏腑)的关系。
如足厥阴肝经的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足太阴脾经的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足少阴肾经的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足太阳膀胱经的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通骨、至阴;足少阳胆经的丘墟、足临泣、地王会、侠溪、窍阴;足阳明胃经的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等腧穴。
刺激这些腧穴可起到治疗保健作用。
在古籍中曾有“观趾法”及“足心道” 的记载。
足部按摩是用适当的手法对双足反射区进行刺激,促使病变部位特循环功能加强、新陈代谢旺盛,并通过经络的传导、体液的调节和神经的反射,改善全身其他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足部反射区疗法原理:一、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是由于阴阳的平衡被打破所致。
足部反射区与机体各脏腑器官有密切联系,对反射区进行按摩刺激。
可调节机体达到新的平衡,消除疾病,恢复健康。
二、中医认为,人体存在一个经络系统,将脏腑组织器官联系为一个有机整体,维系气血运行,使各部位功能协调平衡。
主要是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
其中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阴维脉、阴跷脉起于足部;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阳维脉、阳跷脉终止于足,都通往特定的脏器。
双足通过经络系统与人体各脏腑器官的复杂联系,构成了足部与全身的统一性和整体性,脏腑功能失调和病理变化会反应到足部。
对足部反射区按摩刺激可调理全身经络。
足部反射区按摩疗法中”反射区”这一概念,是指”神经集结点”。
人体每个组织器官在其双足都有其神经末梢的终末点而固定在一定部位上,即所谓”反射区”。
也就是指人体的各组织器官,五脏六腑,在其双足均有相对应的解剖位置,这一解剖位置称之为”反射区”。
脚底按摩方法

脚底按摩方法脚底按摩是一种古老的中医养生方法,通过按摩脚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疲劳,改善睡眠质量,还可以调理身体各个脏腑器官,对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脚底按摩方法,供大家参考。
1. 用力按摩足底。
将双脚洗净后,坐在椅子上,将一只脚放在对方大腿上,用力按摩脚底。
可以用手掌、拇指或者按摩棒,由前至后、由内至外地按摩。
按摩时要用力适中,不宜过轻或过重,以避免损伤足部皮肤和肌肉。
2. 木梳按摩足底。
使用一把木梳,将脚底从前至后、由内至外地刮擦。
这种方法可以刺激脚底的穴位,起到理气活血的作用。
但是刮擦的力度要适中,不宜过重,以免损伤皮肤。
3. 热水泡脚按摩。
在晚上睡觉前,可以用热水泡脚,每次泡脚15-20分钟。
泡脚时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盐和姜片,有助于活血祛湿。
泡脚后,用力按摩足底,可以增加按摩的效果。
泡脚后再按摩,可以让按摩效果更好地发挥出来。
4. 常穿按摩鞋。
选择一双有按摩功能的鞋子,可以在行走的时候起到按摩足底的作用。
这种鞋子一般都有凸起的按摩点,穿着走路时可以刺激足底的穴位,起到按摩的作用。
但是穿着时要注意舒适度,不宜过紧或过松。
5. 使用按摩器材。
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足底按摩器材,如按摩球、按摩棒、足底按摩垫等。
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按摩器材,进行足底按摩。
按摩器材使用时要遵循正确的方法和力度,以达到按摩的效果。
总之,脚底按摩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养生方法,可以在家中进行,不需要专业的技能和设备。
通过按摩足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改善睡眠,对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希望大家可以尝试这些方法,享受足底按摩带来的舒适和健康。
足底按摩

9号穴:在拇趾与第二趾间后4寸处。主治痢疾、泄泻、子宫炎。
10号穴:在涌泉穴内旁开1寸处。主治慢性胃肠炎、胃痉挛。
11号穴:在涌泉外旁开2寸处。主治肩痛、荨麻疹。
12号穴:在足底拇趾与第二趾间后1寸处。主治牙痛。
13号穴:在足底小趾横纹中点处1寸处。主治牙痛。
1号穴:在足底后缘的中点上2cm处。主治感冒、头痛、鼻炎、鼻窦炎。
2号穴:在足底后缘的中点直上6cm。内旁开2cm处,主治三叉神经痛。
3号穴:在足底后缘的中点直上3寸处。主治神经衰弱、癔病、失眠、低血压、昏迷。
4号穴:在足底后缘的中点直上3寸,外旁开1寸处。主治胸痛、胸闷、肋间神经痛。
(2)沿骨缘斜刺时,注意不要损伤骨膜;足部特别要注意消毒,防止发生感染。
(3)捻针时,让患者活动或按摩患处。
(4)左侧病取左侧穴,右侧病取右侧穴,两侧病取双侧穴;主治相同的穴位,可以配合使用;在同一疾病遇有兼症时,可对症配穴。
22号穴:在足背一、二趾间后1寸处。主治急性扁桃腺炎、流行性腮腺炎、高血压。
23号穴:在拇长伸肌腿内侧跖趾关节处。主治急性扁桃腺炎、流行性腮腺炎、高血压、结节性痒症、湿疹、荨麻疹。
24号穴:在第二趾间的第二关节内侧赤白肉际处。主治头痛、中耳炎。
25号穴:在第三趾间的第二关节内侧赤白肉际处。主治头痛。
14号穴:在足底,小趾横纹中点处。主治遣尿、尿频。
15号穴:在踝关节横纹中点不5分两旁的凹陷处,主治腰腿痛、腓肠肌痉挛。
16号穴:在足背内侧,舟骨突起上方凹陷中。主治高血压、腮腺炎、急性扁桃腺炎。
17号穴:在踝关节横纹中点下2.5寸之足背上。主治心绞痛、哮喘、感冒。
26号穴:在第四趾间的第二关节内侧赤白肉际处。主治头痛。
应对急性鼻炎的足部按摩疗法

应对急性鼻炎的足部按摩疗法急性鼻炎俗称伤风,感冒,是一种冬季多发的疾病。
病因多为病毒感染。
伤风感冒时鼻腔肿大、鼻粘膜发炎导致鼻子不通气,症状表现为鼻塞、流鼻涕、发热等,是困扰很多朋友的常见疾病。
一般七到十天感冒痊愈,鼻炎随之消失。
可有时感冒明明已经好了,鼻子仍然有鼻塞、流涕的症状,此时朋友们切不可大意,说不定慢性鼻炎正悄然上身,需要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形成慢性鼻炎治疗难度会增加,按摩脚底反射区,可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
老解为大家推荐一套对症按摩脚底的反射区:鼻、上颌、甲状旁腺。
1、鼻【部位】位于双脚拇趾第一节趾腹底部内侧,约45度处。
【主治】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塞、鼻衄、鼻窦炎、鼻息肉。
【按摩】定点按摩,或用拇指指腹由足趾向拇趾甲根部方向按摩2--3分钟。
2、上颌【位置】位于两足拇趾第一跖骨关节横纹上方的带状区域,靠近拇趾甲的根部。
【主治】打鼾、牙痛、牙周病、上腭感染、上颌关节炎、鼻炎等【按摩】用拇指由内向外推按2--3分钟。
3、甲状旁腺【部位】位于双脚掌内缘第一跖骨关节凹陷处。
【主治】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痉挛(抽筋)、低钙症、白内障、过敏、失眠、癫痫等症。
【按摩】用拇指由脚跟向脚趾端方向推按2--3分钟。
以上三个反射区双脚交替按摩,微痛为宜,早晚各一次,一般鼻子不通气,轻微鼻炎,按摩过后很快会好转,为了更好的控制住急性鼻炎向慢性鼻炎发展,可连续按摩2--3天巩固疗效。
本足疗按摩方法大人小孩都适用,给小孩子按摩时间要短一点,手法轻一点,按摩时涂抹洗面奶等介质起一个润滑作用,按摩结束按住一侧鼻孔检查另一侧不通气鼻孔是否通畅,如果呼吸顺畅再追加按摩二三次巩固一下就可以了。
足部反射区按摩位置及手法

足部反射区按摩的位置及手法一、足底部分(检查心脏反射区后)轻中重三种手法确定按摩的力度1、心脏:位于左脚掌第四、第五跖骨间与肩反射区平行;肺反射区下方,部分被肺反射区遮盖。
功能:是心血管系统中最主要的脏器,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站。
主治:心脏疾病(心绞痛、心律不齐,急性心肌梗塞、)高血压、失眠、盗汗、舌炎、肺部疾病等。
手法:检查手法:拇指推掌法,从足跟端至足趾端轻轻推按3次;握足叩指法,以食指间关节背面向脚跟方向压刮3次;握足叩指法,以食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垂直定点按压3次。
保健手法:补法:用拇指推掌法,分轻中重三步,方向由足跟端向足趾端。
泻法:握足叩指法,分轻中重三步,方向由足趾端向足跟端。
*保健中要求力度不可过重,原则是:先用轻手法,以客人的承受能力适当加力。
2、肾上腺:位置:双脚掌第二、三跖骨间垂直下来在“人”字形交界下凹陷处(首先点按肾上腺、消炎退烧管戒断)。
功能:补肾填精,活血祛风,主治:肾上腺机能亢进和底下,各种感染、炎症、各种过敏性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等,消炎、退烧、戒烟戒酒手法:握足叩指法,指关节直接按压,从感到痛开始做3-5次,因位置较深,要逐渐施力。
3、肾脏:位置:双脚掌第二、三跖骨近端,相当于脚掌“人“字形交叉后方的凹陷处。
(排泄四区成一线、肾管膀胱紧相连)。
功能:补肾填精,壮阳,温经通脉,提神开窍,清热利湿,利便通淋适用于肾盂肾炎、肾结石、动脉硬化、静脉曲张、风湿热、关节炎、湿疹、浮肿、尿毒症、肾功能不全等病症。
手法:用握足扣指法;指关节直接按压,痛时由上向下压刮3-5次,长约一寸,根据脚大小,适当伸缩。
4、腹腔神经丛:位置:位于双足掌中心,肾与胃反射区周围。
(腹腔神经刮压全、腹胀腹泻得安然)。
功能:管理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调理三焦、主治:神经性胃肠病症、腹胀、腹泻、气闷、烦躁等。
手法:用握足扣指法压刮或拇指推拳法;围绕肾反射侧由上向下刮,一边三下;要求手法力度要均匀,稍慢。
中医穴位按摩缓解鼻炎

中医穴位按摩缓解鼻炎鼻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中医学认为,鼻炎和人体的经络、穴位有关,通过按摩穴位可以缓解鼻炎的症状。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穴位按摩方法,帮助缓解鼻炎。
1. 额明穴(Yingming Xue)额明穴位于眉毛中央,稍微上方的凹陷处。
按摩额明穴可以改善鼻炎症状,如鼻塞、流涕等。
按摩方法:用中指指腹轻轻按压额明穴,每次按压约10秒钟,每天按摩2-3次。
2. 人迎穴(Renying Xue)人迎穴位于鼻翼外缘的最低点。
按摩人迎穴可以缓解鼻塞、打喷嚏等鼻炎症状。
按摩方法:用食指指腹轻轻按压人迎穴,每次按压约10秒钟,每天按摩2-3次。
3. 定喘穴(Dingchuan Xue)定喘穴位于锁骨中央凹陷的位置,可缓解鼻塞、呼吸困难等鼻炎症状。
按摩方法:用中指指腹轻轻按压定喘穴,每次按压约10秒钟,每天按摩2-3次。
4. 鱼腰穴(Yuyao Xue)鱼腰穴位于两侧鼻孔外缘,可缓解鼻塞、流鼻涕等鼻炎症状。
按摩方法:用食指和中指并拢,轻轻按摩鱼腰穴,每次按摩约20秒钟,每天按摩2-3次。
5. 耳尖穴(Erjian Xue)耳尖穴位于耳朵尖的位置,按摩耳尖穴可以缓解鼻塞、流鼻涕等鼻炎症状。
按摩方法:用中指指腹轻轻按压耳尖穴,每次按压约10秒钟,每天按摩2-3次。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穴位时应轻柔、温和,并以自己感到舒适为宜。
如果按摩过程中感到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按摩。
此外,中医还有其他方法可以缓解鼻炎,如草药熏蒸、艾灸等。
但这些方法需要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进行,确保安全和效果。
总而言之,中医穴位按摩是缓解鼻炎症状的一种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改善鼻塞、流鼻涕等症状。
然而,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按摩方法,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只有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控制鼻炎,提高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窦炎的足底按摩法
工具/原料
穴位指导
步骤/方法
鼻窦炎自疗保健法要按反射区(或脚趾末端踢地下,墙壁均可)——鼻子、额窦(重点在大拇指与第三指加强)、上身淋巴腺、泌尿系统。
1. 额窦(反射区有交叉):在双脚五个脚拇趾末端处,刚好在脚趾甲下方。
按摩方向是由下往上按摩。
2. 鼻子(反射区有交叉):在双脚大脚趾骨缘末端处。
按摩的方法是扣住骨缘末端然后滑动按摩。
3. 胸部淋巴腺:是淋巴腺总开关,位于双脚脚背大拇趾与食趾之间凹陷处。
按摩方向是由外侧往脚后跟方向推。
淋巴腺中的淋巴液在人体中负责血管与血管连系,也能在肠内吸脂肪和运送脂肪的工作,淋巴球更能吞噬细菌,增强抵抗力。
4. 上身淋巴腺:位脚背双脚内侧,踝关节上方,用手触摸时有一凹陷的感觉。
按摩时要从外侧往内侧方向推。
按摩上身淋巴腺对肚脐以上器官所有发炎现象均可达到消炎止痛效果
注意事项
一定要坚持使用才会有所效果,当然这个一定要有穴位知识,找准穴位进行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