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志平(2003):试谈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效益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和原则,江西财税与会计(1)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预算绩效评价研究——以常州高职院校为例

高职院校预算绩效评价研究——以常州高职院校为例

常州工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第34卷第6期2021年12月Vol. 34 No. 6Dec. 2021doi :10. 3969/j. issn. 1671-0436.2021. 06. 017高职院校预算绩效评价研究——以常州高职院校为例 吴震1,杨维莉2,杨成1(1.常州市财政局,江苏常州213022; 2.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摘要: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下拨经费的增加,加 强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意义重大。

文章运用平衡计分卡和关键绩效指标法,构建了客观公正的 多维度高职院校绩效评价体系,并给出了具体的评价过程,以期为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 理贡献力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中图分类号:G717.5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1 - 0436 (2021) 06- 0097-05Research on Budge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aking Changzhou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W Zhen 1, YANG Weilf , YANG Cheng 1(1. Changzhou Finance Bureau , Changzhou 213022;2.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hangzhou 213164)Abstract :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China.With the expansion of school running scale and the increase of allocated funds ,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nd key perfonnance indicator method are used to , construct an objective and fair multi-dimension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 and a specific evaluation process is given as well , with a view to further strengthening the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Key words :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 financial budget ; performance evaluationo 引言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下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首次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 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 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计指标体系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计指标体系研究

文 章编号 : 7 — 5320 )4 03 — 1 1 62 (080 — 04 0 6 4
社会主 义新 农村建设 统计指 标体 系研 究
肖 庆 业
( 漳州师范学院 经济系, 建 漳州 330 ) 福 600
摘 要 : 照 社会 主义 新 农 村“ 按 生产 发展 、 活 宽裕 、 生 乡风 文 明、 容 整 洁 、 理 民主 ” 内涵 和 要 求 , 村 管 的 结合 对 我 国
农村 当前的基础条件 、 建设重点和未来发展要 求、 发展趋 势的分析 , 依据导 向性、 学性 、 科 系统性、 可比性 、 可操 作性等原则, 构建了一个 包含 5大类 2 2个指标 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计指标体 系, 力求能够全 面、 学、 科 准
确 覆 盖 和描 述 新 农 村 建设 的 内涵 和特 征 。 关 键词 : 农村 建设 ; 价 原 则 ; 新 评 指标 体 系 中 图 分 类号 :33 3 F 0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村 的形象 表 述 的 “ 产 发 展 、 活 宽 裕 、 风 文 生 生 乡 明、 容整 洁、 村 管理 民主” 二 十个 字 , 中体 现 这 集 了社会 主义新农 村 的深 刻 内涵 , 是 建设 新农 村 也
的具 体 目标和要求 。生产发展是 建设社会 主义新
农村 必要 的物质 基础 ; 要求 农 村综 合生 产 能力 它 显 著增强 、 农村经 济与社会结构 显著优化 ; 生活宽 裕 是建设社会 主义新 农 村 的具体 体 现 ; 要 求农 它 村 居民收人水平 显 著提 高 、 村 居 民生 活质 量显 农 著提高 、 农村 社会 保障水平 显著提高 ; 乡风文 明是
于贯彻落实党 的十七大提 出的“ 统筹城乡发展 , 推

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CENTRAL ISSUE区域治理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王景霄,杨柳青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绿色兴农”,推动乡村绿色发展的相关要求。

在此背景下,应在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支持下,合理推动乡村农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分析,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从响应层、指标层两方面合理确定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进而提出指标权重计算与评标标准确定的方法及流程。

关键词: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体系构建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7-0028-0001一、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可知,当前能够对农业绿色发展进行有效评价的相关指标相对较多,如何在诸多评价指标中科学选取响应层和指标层的资本,将是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关键。

据此,本文将提出以下指标体系构建原则,进而为后续指标选择提供原则参考。

(1)系统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取必须要对农业生产体系、农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需求、乡村发展对乡村环境造成的影响等多方面特点进行综合考虑[1]。

(2)综合性原则。

从理论角度来说,评价指标体系中所选取的评价指标数量越多,那么评价体系将会越完善,但从科学角度来说,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选取并非越多越好,而是需要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要求,尽可能选取综合性较强的指标,如此有利于简化评价指标体系,提高研究效果。

(3)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评价体系中所选取的指标的相关原始数据获取难度应相对较低,否则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原始数据的完整性,导致具体研究结果受到影响。

(4)可比较原则。

指标评价体系中所选取的各类指标的计算结果应具有可比性,如此来获取最佳的研究结果,方便对农业绿色发展战略的完善提供建议和参考。

二、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选取及应用(1)响应层指标选取。

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作为一种系统性工艺,其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不能够单方面罗列或者相互叠加,而是需要综合考虑乡村的经济、资源、环境、发展等诸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进而结合我国乡村农业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现状及需求,合理选择相应的评价指标[2]。

财政农业补贴的政策效果及其优化研究

财政农业补贴的政策效果及其优化研究

《财政农业补贴的政策效果及其优化研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引言•财政农业补贴政策概述•财政农业补贴政策的政策效果•财政农业补贴政策的优化建议•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财政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补贴政策的环境和条件也发生了变化,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探讨财政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其优化路径,为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综述、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对财政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研究目的与方法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引言、文献综述、实证分析、案例研究和结论与建议。

研究内容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明确研究目的和方法;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梳理和评价国内外相关文献;第三部分为实证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探讨财政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第四部分为案例研究,选取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建议,总结研究成果,提出优化财政农业补贴政策的建议和措施。

研究结构研究内容与结构02财政农业补贴政策概述定义财政农业补贴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向农业领域提供支持,以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

分类根据补贴对象和目的的不同,财政农业补贴政策可分为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

直接补贴包括对农民的直接收入补贴、农业生产补贴等;间接补贴包括对农业生产的金融支持、对农业科技研发的补贴等。

财政农业补贴政策的定义与分类财政农业补贴政策的总体目标是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

具体目标包括: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保障农民基本收益、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等。

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财政农业补贴政策的具体措施包括:制定补贴标准与范围、确定补贴对象与方式、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实施等。

此外,还需加强对补贴政策的监督与评估,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测度

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测度

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测度
冯苑;聂长飞
【期刊名称】《统计与决策》
【年(卷),期】2024(40)2
【摘要】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文章在界定共同富裕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从“富裕”和“共同”两个方面构建了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测度了中国2001—2019年的共同富裕指数,进一步分析了其变化趋势和驱动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2001年以来,中国共同富裕水平虽然出现过小幅波动,但总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共同富裕水平年均增长率为6.58%;同时,从内部构成来看,富裕水平和共同水平以及各分项水平总体均有提升,共同推动了共同富裕状况的改善;此外,从驱动中国共同富裕水平变化的主次因素来看,样本期内富裕水平的贡献率高达65.61%,远高于共同水平的34.39%,说明在研究期间,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有将近三分之二的贡献来自富裕水平的改善,且不同时期、不同分项指标的贡献率存在差异。

【总页数】5页(P73-77)
【作者】冯苑;聂长飞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
【相关文献】
1.乡村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
——基于晋江市54个样本村的实证分析2.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度3.省域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度——基于江苏省2009-2019年面板数据4.共同富裕背景下相对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及其标准构建的思考——基于杭州现实和共同富裕展望5.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测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效能型财政——以江西为例

论效能型财政——以江西为例

作者: 鲍啸鸣[1];匡小平[1]
作者机构: [1]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版物刊名: 江西社会科学
页码: 252-255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期
主题词: 效能型财政;财税体制改革;财政绩效;财政监督
摘要:近年来,我国财政发展与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财政收支规模扩大、结构优化、管理水平提高,财税政策也在逐步完善、调控得到增强,财税改革不断深化,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健全。

然而,财政收支的效率、效益和效果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面对各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下,建设效能型财政已经成为当前各级财政部门发展与改革亟须加强的任务之一。

本文尝试在探讨效能型财政内涵和逻辑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江西省财政效能建设成效的分析,提出加强建设效能型财政的五条路径,以期提升地区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浅析将生态效益纳入农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将生态效益纳入农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将生态效益纳入农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因及对策将生态效益纳入农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因是为了更全面、科学地评估农村项目的绩效,并促使农村项目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传统的农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往往只关注经济效益,忽视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然而,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将生态效益纳入农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变得迫切而必要。

首先,将生态效益纳入农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农村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农村项目的实施往往涉及土地开发、水资源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这些都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传统的经济指标难以全面反映农村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纳入生态指标,包括生态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功能等。

只有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才能客观、全面地评估农村项目的绩效。

其次,将生态效益纳入农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推动农村项目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

农村项目如果只追求经济效益,长期来看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甚至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因此,将生态效益纳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引导农村项目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优化资源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项目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对于促进农村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将生态效益纳入农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需完善农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明确生态效益的定义和评价方法,将其纳入绩效评价体系。

不同类型的农村项目可能涉及的生态影响因素不同,需要根据项目特点确定相应的生态指标,并与经济指标相互协调配比,形成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其次,要加强监督和考核机制。

对农村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进行监督,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这需要建立评价结果公示制度,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加强对评价指标和方法的审查和监督,确保生态效益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公共财政支农效益的评价与分析

公共财政支农效益的评价与分析

公共保 障措施 至今仍 未到位 , 以 , 国农村 的发展 所 我
任重 道远¨ 。
尽管 我 国颁 布 了《 预算 法 》但 是 由于种 种原 因 , , 财政 支农 资金预 算 始终 无 法 按 照章 程 进 行 , 得不 不 说是 一件很 遗憾 的事 。支 农 资 金 的支 出项 目繁多 , 负 责这项 工作 的人 手有 限 , 之 法 定 预算 的程 序非 加 常单 一 、 燥 , 枯 而规 定 给予 预 算 的 时 间又 非 常 短暂 , 导致 预算 的审议 过 程 流 于形 式 , 本 没有 真 正 的落 根
但是 , 人们 也 必 须看 到 当地 政府 面对农 村 工作 时 的难 处 。首 先 , 从农 村 教 育来 看 , 办学 校 、 兴 维修 教学 楼 、 添加 新 的教 学设 备 , 一样 都 需 要钱 ; 医 每 在
疗 方 面 , 础 卫 生 保 障 工 作 H益 加 快 , 需 要 的 资 金 基 所 也 很 多 。所 以 , 当地 政 府 在 资 金 出 现 缺 口 的 时候 , 不
第 9卷 第 9期
21 0 1年 9月
西 南 农业 大学 学 报 ( 会科 学版 ) 社
J ur lo o t we tAg iu t a i e st ( o i l in e Ed to o na fS u h s rc lur lUn v r iy S ca e c iin) Sc
是 , 为一个 农 业 大 国 , 村 的 发 展 还 存 在 很 多 问 作 农 题 , 域 经 济 发 展 不 平 衡 , 富 差 距 越 来 越 大 , 村 区 贫 农
现象 时有 发生 。
( ) 政 支 农 资 金 管 理 体 制 及 其 弊 端 二 财 1 预 算 管 理 方 面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片 新 闻
( 月 (’ 日,宜春市地税局管理局召 开了企业财务负责人纳税辅导座谈会。参 会人员 ((’ 多人。会上,税务人员就纳税 人提出的有关税收政策方面的问题进行了 解答。会议取得良好成效。 ( 宜春市地税局 葛文萍 易丛利)
!"
江西财税与会计
#$$!% &
财 政 支 农
!"# $%&’( $%# ’)’(
试谈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效益统计 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和原则
! 汤志平
今年以来,国家财政部决定在江 西等六省市进行试点,探索建立一套 覆盖整个财政支农资金分配使用全过 程的效益统计评价指标体系 ! 以下简称 《 指标体系》 " ,以期从根本上解决财 政支农资金监督管理和使用效益统计 评价难的问题。笔者参与了此项试点 工作,深深地体会到建立 《 指标体 系》非常重要,它必将推动财政支农 工作和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走上规 范化、科学化、程序化的轨道。 第一,建立 《 指标体系》,可以 实现项目决策数据化,确保财政支农 项目科学公正。 《 指标体系》通过选 择一些如项目区中低产田所占比例、
设施、农业科研和生态投入等 “ 绿箱”政策内,少投入或 不投入到以价格补贴为主的 “ 红箱”政策、 “ 黄箱”政策 所规定的范围中。因此, 《 指标体系》也要适应调整后的 财政支农政策要求,与 !"# 有关规则相统一,不踩国际 规则的红、黄线。 三是完整性原则。 《 指标体系》要把财政支农支出作 为一个整体来评价考核,既包括人员经费支出,又包括专 项 支 出, 既 有事 前 立 项评 估 ,又 有 事 中、 事 后 的 绩效 评 价。 四是重点性原则。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统计评价 中,应区分不同类型的支农资金,资金使用的不同阶段和 不同的使用效益,突出统计评价的侧重点,选择不同的统 计评价指标。如财政支农资金运行的事前统计评价,就应 主要选择预算审核、项目评估、规划编制方面的指标;事 中统计评价应主要选择监督检查、考核、信息反馈等方面 的指标;事后统计评价应选择竣工验收、决算汇审、工程 管 护 、使 用 效益 、 档 案管 理 等方 面 的 指标 , 这 样 才能 准 确、合理地统计评价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是均衡性原则。在建立 《 指标体系》时,要做到经 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相结合,项目效益与带动效益结 合,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尽量做到不同的效益要 有不同的统计评价指标。 六是数据化原则。要注重指标体系的定性分析与定量 分析相统一,以定量分析为主,实现评价与考核数据化。 七是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原则。要处理好财政投资与社 会投资的关系、不同类型资金之间的关系,合理设置共性 评价指标和个性评价指标。 八是适用性原则。统计评价指标既要全面、科学、严 谨、规范,又要简洁明了,操作性强。 ( 作者单位:宜春市财政局)
项目区的农业科技含量等评价指标, 对财政支农项目立项进行评诂论证, 然后组织专家对预选项目进行评审打 分,择优确定扶持项目,可以保证财 政支农项目决策透明、科学、公正, 防止出现领导项目、人情项目和关系 项目。 第二,建立 《 指标体系》,可以 加强支出管理,确保财政支农项目资 金专款专用。在 《 指标体系》运用过 程中,通过对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进 度、资金到位率、项目完工量、工程 招投标率、工作监理率、违纪违规资 金所占比例等指标的考核评价,可以 及时发现和纠正财政支农资金使用过
江西财税与会计
#$$!% &
!"
财 政 支 农
!"# $%&’( $%# ’)’(
态效益,促使财政支农资金发挥较好的使用效益。特别是 将一些突出体现国家政策,如农民增收、大江大河治理、 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指标纳入 《 指标体系》后,使政府 在分配使用财政支农资金时,要权衡多方面的效益,谨慎 决策,尽可能使财政支农资金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 第五,建立 《 指标体系》,可以进一步规范财政支农 工作,提高财政支农工作水平。 《 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实 行电脑化管理,可以较好地实现财政支农工作资料分析系 统化、项目决策数据化、信息处理网络化,给财政支农资 料分析和信息处理带来很大便利。 第六,建立 《 指标体系》,也是实行公共财政体制和 加入 !"# 的要求,便于理顺财政支农职能、明确财政支 农范围和与国际接轨。但要真正搞好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 理和资金使用效益的统计评价,科学建立 《 指标体系》, 合理选择、确定评价指标尤为重要和关键。否则,就会浪 费人力、财力和物力,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建立 《 指标体系》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 一是合理分类原则。财政支农支出是国家财政支出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资金遍布农村各个领域,支持的项目 类型和环节多,既包括财政支农七、八、九类所有的预算 支出科目资金 % 又包括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财政扶贫资 金,以及部门预算中的基建资金、科技三项经费等,仅国 家投放的支农专项资金就有 &’ 多项。资金使用效益有以 经济效益为主的,也有以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主的,考 核评价起来十分复杂。因此,建立 《 指标体系》,必须先 对所有支农资金进行合理分类,然后再按照不同类型的资 金设置不同的效益统计评价指标。 二是符合国际规则原则。我国已经正式加入了 !"#, 农业协议》的有关规定,调整 财政支农政策应遵循 !"# 《 对农业的投入范围,财政支农资金应尽量投放到农业基础
程中的违纪违规现象,保证项目资金 专项用于项目建设。 第三,建立 《 指标体系》,可以 较好地统计评价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 效益。 《 指标体系》涵盖财政支农资 金从立项前的评估论证、资金使用监 督、项目竣工验收、工程建后管护以 及效益统计评价等整个过程。选择的 统计评价指标,经过试点过程运用、 修正、完善后,最终确定的是一些客 观、操作性强、能较好地反映项目建 设效益的指标。因而,将十分有利于 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统计评价。 第四,建立 《 指标体系》,可以 通过评价项目建设的经济、社会和生
益事业,公益收费价格和收费项目、收费依 据等都必须在农村实行公示,对按规定应公 示而未公示的收费,农民有权拒绝缴纳。三 是建立了转移支付监管制度。加强对各级转 移支付资金的使用、监督和检查,严禁层层 截留、克扣和挪用。四是建立健全村级财务 管理制度。实行村级财务 “ 乡代管”,上限 村级报刊费开支,每个村委报刊费开支每年 限 制 在 $’’ 元 以 内 , 如 有 超 过 由 村 干 部 自 付。实行村级招待费 “ 零户”管理,杜绝村 级账目上出现招待费开支。确保村级基层组 织税费改革后正常运转经费。 ( 作者单位:新余市财政局 新余市农业局 新余市电视大学)
经验、解决问题的办法、编发信访简报,发 至乡 ( 镇)税改办和各乡 ( 镇)、村税改指 导小组,供各地借鉴,并对反映带有典型意 义的信访处理结果,定期进行回访。分宜县 松山镇防里村一村民来电反映该村 #$ 亩水田 被洪水冲废,而在公布计税面积时没有减 除,村民意见较大。市税改办有关领导接电 后,立即带领市、县税改办人员深入该村调 查核实,情况核实后,督促镇税改办据实调 减了计税面积 #% 亩,减轻了该村 %$ 户农民 的不合理税赋负担 &’$( 元。三是市县 ( 区) 两级税改办都成立了信访排查组,变坐门等 访消极 “ 灭火”为积极主动下到乡村农户, 到矛盾多、问题多的地方体民情、察民意,
排查信访苗头,及时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据统计,该市在开展农 村税费改革中,市、县 ( 区)两级共受理农 民来信来电来访 &) 件 ( 次),做到事事有回 音、件件有结果。由于处理问题及时得当, 没有出现农民越级上访现象。 $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到位。一是进一步 建立健全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制度、信访举 报制度、检查监督制度、案件查处制度,严 厉查处各种加重农民负担行为。二是建立涉 农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制度。市里出台了 《 关于在全市推行涉农收费项目公示制度的 意见》,规定今后向农民收取的各种行政事 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政府定价的重要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