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抓危险性较大短板,遏制建筑施工重特大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4.06•【文号】安委〔2022〕7号•【施行日期】2022.04.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劳动安全保护正文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的通知安委〔2022〕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安委会各成员单位,有关中央企业:《“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已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2022年4月6日“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一)取得的进展。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十三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就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反复告诫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坚持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红线。
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部署,整合11个部门的13项职责组建应急管理部,将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更名为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监察体制进一步完善,监管监察能力得到加强。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面建立。
以危险化学品、矿山、消防、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工业园区、危险废物等为重点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持续稳步推进。
建设部发布《关于印发起重机械、基坑工程等五项危险性较大

建设部发布《关于印发起重机械、基坑工程等五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安全要点的通知》建安办函[]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起重机械、基坑工程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有效遏制建筑施工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根据有关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我司组织制定了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作业、起重机械使用、基坑工程、脚手架、模板支架等五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安全要点(见附件)。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部署和工作实际,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制作标牌悬挂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并严格贯彻执行。
附件:.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作业安全要点.起重机械使用安全要点.基坑工程施工安全要点.脚手架施工安全要点.模板支架施工安全要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年月日附件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作业安全要点一、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作业必须按照规定编制、审核专项施工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要组织专家论证。
二、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严禁无资质、超范围从事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作业。
三、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人员、起重机械司机、信号司索工必须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
四、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作业前,安装拆卸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办理安装拆卸告知手续。
五、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作业前,应当向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六、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作业要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实施,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在现场监督,发现不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的,应当要求立即整改。
七、起重机械的顶升、附着作业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安装单位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实施。
八、遇大风、大雾、大雨、大雪等恶劣天气,严禁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和顶升作业。
九、塔式起重机顶升前,应将回转下支座与顶升套架可靠连接,并应进行配平。
顶升过程中,应确保平衡,不得进行起升、回转、变幅等操作。
云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通知

云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12.07•【字号】云安办发电〔2018〕36号•【施行日期】2018.12.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其他规定正文云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通知云安办发电〔2018〕36号各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省安全生产委员会有关成员单位,省属有关企业、中央驻滇有关单位:12月4日,省安委会召开全体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近期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深入分析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研究部署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安委会副主任宗国英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要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抓实各类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整改,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高危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火灾隐患集中排查等工作;要严格执法查处抓好责任追究,突出快速反应抓好应急处置,突出协作配合抓好应急管理改革,为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为切实迅速贯彻省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以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真抓实干的责任意识,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落实,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现提出如下要求:一、认清形势,查摆不足,全力防范重特大事故今年以来,经过各地、各部门和单位共同努力,全省安全生产事故总量和较大以上事故起数明显下降,未发生重大以上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持续向好,但是形势依然严峻,道路交通、火灾等群死群伤事故时有发生,煤矿、化工、冶金工贸、建筑施工等部分行业领域事故反弹,烟花爆竹、民航等多年未发生事故的领域被突破,电力、电信、公共设施管理、技术服务等领域均有事故发生,受元旦、春节等节日和今冬、明春不利气候影响,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依然是我省各类事故的易发期和多发期。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国务院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中央企业: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2016年4月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安委办〔2016〕3号,以下简称《指南》)以来,各地区、各有关单位迅速贯彻、积极行动,结合实际大胆探索、扎实推进,初见成效。
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举措,根据《指南》的要求和各地区、各单位的探索实践,现就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一)总体思路。
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
(二)工作目标。
尽快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制度和规范,完善技术工程支撑、智能化管控、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的保障措施,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强基础。
二、着力构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一)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各地区要指导推动各类企业按照有关制度和规范,针对本企业类型和特点,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企业要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采取安全绩效奖惩等有效措施,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
(二)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
企业要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方案详细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方案详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涉及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需要对施工风险进行分级管控,并通过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来建立安全生产方案。
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方案。
一、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1.风险分级根据施工工程的性质、规模和主要危险因素,对施工风险进行分级,一般可以分为一般性风险、较大风险和重大风险三个级别,根据不同级别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2.风险管控原则建立风险管控原则,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符合标准,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要及时,施工工艺要合理,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施工现场要保持整洁有序,工作人员要做到文明施工,不干扰周围环境等。
3.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事故的应急措施和责任分工,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救援和处理。
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1.隐患排查通过定期的隐患排查,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隐患排查的范围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现场设备的完好情况、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等各个方面。
排查方式可以采取人工巡查、设备监测和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
2.隐患治理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治理,治理包括整改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工艺流程,修复存在问题的场地和设施,培训操作人员,加强安全意识教育等。
隐患治理要与隐患排查相结合,随时进行整改,并进行记录和跟踪,确保隐患得到有效的解决。
3.安全检查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包括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的安排和措施、现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等进行检查,确保安全措施到位,工作人员安全操作。
4.隐患预警和分析建立隐患预警系统,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和预警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管理和整改。
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

(四 )实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 。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建立 自查 、 自改 、自报事故隐患 的排查治理信息系统 ,建设政府部 门信息化 、数字化 、智能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网络管 理 平 台并 与企业 互 联互 通 ,实现 隐 患排查 、登 记 、评估 、报 告 、监 控 、治理 、销 账 的全过 程记 录 和闭环 管理 。
三 、强化 安全 生产 技 术保 障 (一 )强化信息化 、自动化技术应用 。针对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点区域 、单位 、部位 、环节 ,加强远程 监测预警 、自动化控制和紧急避险 、自救互救等设施设备的使用 ,强化技术防范。完善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 、 储存设施 自动化控制和紧急停车(切断 )系统 ,可燃有毒气体泄漏报警 系统 ,鼓励推广“两客一危 ”车辆(长途 客车 、旅游包车、危险货物运输车 )安装防碰撞 系统。 (二 )推 进 企业 技术 装备 升 级改 造 。及 时发 布淘 汰落 后 和推 广先 进适 用安 全技 术装 备 目录 ,通 过法 律 、行 政 、市场等多种手段 ,推动 、引导高风险企业开展安全技术改造和工艺设备更新 ,淘汰一批不符合安全标准 、 安 全 性 能 低 下 、职 业 危 害 严 重 、危 及 安 全 生产 的工 艺 、技 术 和 装 备 。推 动 一 批 高危 行 业 企 业 实现 “机 械 化换 人 、自动化 减人 ”。 (三 )加大安全科技支撑力度 。充分利用高等院校 、科研机构 、社会 团体等科研资源 ,加大对遏制重特大 事故关键安 防技术装备 的研发力度 。依托省部共建院校 ,建设一批安全工程学院 、院士工作站 。加大安全科 技成果推广力度 ,搭建“产学研用 ”一体化平台 ,完善国家 、地方和企业等多层次科研成果转化推广机制 。 四 、严 厉 打击 惩治 各 类违 法违 规行 为 (一 )加强安全监管执法规范化建设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 门要依法履职 ,结合实际分行业 领域制定安全监管执法工作细则 ,进一步规范执法内容 、执法程序 、执法尺度和执法主体 。坚持公开为常态 、 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 ,强化执法信息公开 ,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二 )依法依规严格落实执法措施 。健全 “双随机”检查 、暗查暗访 、联合执法和重点执法制度 ,对情节恶 劣 、屡禁不止 、可能导致重特大事故 的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依法依规严格落实查封 、扣押 、停电 、停止 民用爆 炸物品供应 、吊销证照 ,以及停产整顿 、上限处罚 、关闭取缔、从严追责“四个一律”执法措施。 (三 )运用 司法手段强化从严治理。加强安全执法和刑事司法 的衔接 ,建立公安 、检察 、审判机关介入安 全执法工作机制 。对抗拒执法 、逾期不执行执法决定的 ,由公安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 向人 民法院申请强制执 行 ,对 涉 嫌 犯罪 的违 法 案件 ,及 时移 送 司法 机 关 ,坚 决 杜绝 有 案不 移 、有 案 不 立 、以罚代 刑 。和 审判 安全 生产 案 件沟通 协 调制 度 。 (四 )强 化 群 防群控 。推 行执 法 曝光 工作 机 制 ,强 化警 示 教育 。加 大举 报奖 励力 度 ,进一 步 畅通 渠道 ,鼓励 发动群众举报 、媒体曝光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加强社会监督 。完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不 良记录 “黑 名单 ”制 度 ,完善 联合 惩 戒机 制 。 五 、全面加 强 安全 生产 源 头治 理 (一 )严 格 规划 准人 。探 索建 立 安全 专 项规 划制 度 ,把安 全规 划纳 入 地方 经济 社会 和城 镇 发展 总体 规划 , 并 加强 规 划之 间的统 筹 与衔 接 。加 强城 乡规划 安 全风 险 的前 期分 析 ,完 善城 乡规 划 、设计 和建设 的安全 准 人 标准 ,研究建立招商引资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严格高风险项 目建设安全审核把关 ,科学论证高危企业 的选址 和 布局 ,严禁 违 反 国家标 准 、行业 标 准规 范在 高 风险项 目周 边设 置 人 口密集 区。 (二 )严 格 规 模 准人 。根 据产 业 政 策 、法 律 法规 、国家 标准 、行 业 标 准和 本地 区 、本 行业 领 域 实际 ,明确 高 危行业企业最低生产经营规模标准 ,严禁新建不符合最低规模要求 的小企业 。建立大型经营性活动备案审 批制度 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预警制度 ,严格控制人流密度 。推动实施劳动密集型作业场所空间物理 隔离技 术工程 ,严格限制劳动密集型作业场所单位空 间作业人数 。 (三 )严格工艺设备和人员素质准人。实施更加严格 的生产工艺 、技术 、设备安全标准 ,严禁使用 国家明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水施工技术

某综 合 楼工 程 位 于 潮安 县 县 城 中心 区 ,综合 楼平 面 形 式呈 “ L ” 形 。综 合楼 由三 大部 分 组成 , 其 中: 中间 主楼 为 营业 管 理综 合 楼 1 6 层 和 部 分2 层 裙 楼 ,总 高 度6 7 . 6 m,两端 分 别 为 生 产 楼 , 5 层 高 度
场 一线 旁 站监 管 、 技术 精 良优 势 , 指导 和 监 理好 工
程建 设 , 确保 装饰 阶段施 工 安全 。 任何 监理 人员 不 得参 与 施工 单位 的吃 喝玩乐 活 动 。发 现 安全 生 产 [ 1 ] 王 勇胜 . 构建 工 程 建设 和谐 监督 环境 的新 思
隐患 , 要 及 时 向施 工单 位 、 建 设 单位 报 告 。要 注 意 做好 拍 照取 证 、 书 面记 录等 , 防止被 施 工 单位 部 分 人员 冤枉 、 被 打击 报复 或恶 意 中伤 。 要 配备 足够 的 监理 人 员 ,注意 监 理工 作 的方式 方 法 ,加 强 在 总 包、 分包 、 建 设 单 位 之 间 的 沟通 联 系 , 多 做 安 全监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A F E T Y
建筑盔 金 2 0 1 4 年 第 4 期
施工技 术
地下室底板后浇 带防水施工技术
O陈 志庭 ( 广 东省潮 安建 筑安 装 总公 司 )
【 摘
要 】本 文通过 工程 实例 和笔者 实践 工作经验 ,介 绍建筑 工程 中地 下 室底板 后 浇带的 防水
[ 4 ] 王 勇胜 . 当前 建 筑施 工安 全 管理若 干 问题 浅
析[ J ] . 建筑安全, 2 0 0 8 ( 1 ) . 1 0 — 1 1
开展危大工程落实施工方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开展危大工程落实施工方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按照省安委会(鲁安发〔2015〕12号)和住建部安委会办公室(建安办函〔2015〕9号)关于开展危大工程落实施工方案专项行动的要求,为有效防范和遏制建筑施工事故,自即日起至2015年底,在全省开展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以下简称“危大工程”)落实施工方案专项行动。
现制定方案如下:一、工作目标通过深入开展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危大工程按照规定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及组织专家论证,并严格按照方案组织施工,及时消除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坚决防范和遏制建筑起重机械、模板支撑系统、深基坑坍塌等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促进全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整治重点突出整治全省房屋市政工程建设中以下5类危大工程:(一)基坑支护;(二)土方(隧道)开挖;(三)脚手架;(四)模板支撑体系;(五)起重机械安装、吊装及拆卸等。
三、整治内容(一)危大工程施工方案编制情况.依据《山东省建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查与专家论证办法》(鲁建管发〔2010〕4号)的规定,重点审查危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以下五方面的情况:1、专项施工方案是否齐全,编制、审查、论证和审批等程序是否符合规定;2、专项施工方案内容是否齐全有效,编制、审查、论证和审批等单位、人员资格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按照要求进行签字盖章;3、危大工程实施前,施工企业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技术交底;4、施工过程中,是否严格按照方案组织施工,并指定专人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监测;5、方案实施后,是否按照规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方进入下道工序.(二)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持有有效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建筑起重机械司机、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建筑起重司索信号工、建筑架子工等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等。
(三)建设、监理单位履责情况。
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是否按规定在安全报监时提供危大工程清单;监理单位是否将危大工程列入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是否按规定审核专项方案、是否对专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理、是否参加危大工程验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抓危险性较大短板,遏制建筑施工重特大事故
王勇胜[1]朱云力[2]李细初[2]
[1]温岭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2]曙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结合管理学的木桶短板理论,从遏制重特大事故的角度,按照杜绝群死群伤的思路,阐述了严抓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内容,为建设本质安全化工地提供思路。
【关键词】木桶短板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策略
Strictly grasp dangerous security short board, effectively curb the construction of
major accidents
Wang yong-sheng1 Zhu yun-li2 Li xi-chu2
(1.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Safety Supervision Station of Wenling City;
2,Dawn Group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317500, Zhejiang, China)
Abstract To prevent serious accidents, prevent injury, the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management of the cask short slab theory, elaborated strictly grasp dangerous parts engineering specific content, provided a train of though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ssential safety of the site.
Keywords Short slab theory,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afety management, A greater risk of sub, Strategy
回顾2011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西安外脚手架坍塌、大连支模架坍塌死伤惨重,各地基坑、塔吊、钢结构、分包工程事故频发。
如何避免重大事故,实现安全可控,值得深思。
借鉴‘木桶定律’,为杜绝群死群伤,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显然是最需要接长的第一短板。
在此,笔者对如何控制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做一些粗浅阐述,请予指正。
1)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主要涉及基坑支护、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脚手架工程、拆除、爆破工程及其它工程。
各分部分项工程控制标准详见建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2)深基坑图纸设计方案、挖土方案、超高超重大跨度支模架系统是需要严格控制的常规重点。
各分项单独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文件、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
经审核合格的,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方案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不需专家论证的专项方案,经施工单位审核合格后报监理单位,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我市属于沿海软弱土地基性质,深基坑深度按4米控制。
4米以上或4米以内的基坑围护设计,均须委托有资质设计单位出具围护设计图纸,并经图纸审查机构审查合格。
深基坑挖土方案必须组织专家论证。
结合浙江省《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2006初步测定,超重支模架计算时,现浇板厚大于300mm(相当于15KN/m2)或梁截面积大于0.47m2(相当于20KN/m)时,其方案需组织专家论证。
住建部以及各地省住建厅规定按施工总荷载控制的办法对界定是否需要专家论证可操作性比较差。
3)开工前,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或办理安全监督手续时,应当提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和安全管理措施。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当建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为防止疏忽,施工企业管理层、施工项目部、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联系项目的安全监督员应各留存清单一份。
建设单位未按规定提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和安全管理措施,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4)深基坑围护方案设计必须经过慎重论证,绝对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草率决策,安全系数明显偏低的不可靠方案必须予以否决。
监理、施工等单位应做好对建设单位负责人的必要解说沟通工作。
实际开挖时必须考虑对称平衡原则,绝不能因当地地痞承包等原因就默认其乱挖、超挖。
否则易导致局部变形偏大或意外坍塌。
开挖到位后,基础底板施工必须要抢时间,尽量减少基坑暴露时间不失为重要策略。
新闻最近报道的上海、浙江等地的基坑围护坍塌与基坑自身安全度偏低、春节前基坑开挖后暴露时间过长、2月份阴雨天气较长三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
5)脚手架施工必须确保可靠,预先要有专项方案。
悬挑脚手架在受力最不利的四个外大角转角处的水平钢梁下侧宜增设斜撑形成稳定结构,同时也便于通过远距离观察斜撑侧向变形情况来初步判断安全性。
悬挑架型钢内身段固定必须牢固可靠;钢丝绳应考虑仅作为保护措施的安全储备,受力计算时不参与工作。
顶升爬架在顶升作业时必须事前清完所有作业工人。
外脚手架搭设必须及时跟上施工进度,超过作业层一步架。
外脚手架转角处立杆不能缺省。
施工时必须重视将连墙杆全数同步布置到位。
外脚手架上的建筑垃圾、杂物、钢管扣件等必须落实专人负责,经常性进行及时清理。
6)支模架施工必须杜绝方案错误百出的现象。
要杜绝仅由资料员提供方案、监理单位胡乱签字认可的现象。
要确保方案具有可操作性,杜绝实际施工仅凭架子工经验不按方案施工的乱象。
不管是高度4米以下、4米~8米之间还是8米以上的支模架,都必须确保支模架传力体系、扫地杆、纵横杆、立杆间距、双扣件等均应符合要求。
杜绝横杆接长、扣件顶撑、外脚手架与支模架混搭等严重违规现象。
7)塔吊、物料提升机、人货两用梯应严格执行设备产权备案注销、安装告知、中介检测、共同验收、使用登记等程序。
设备所有者、安装单位、使用单位均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设备档案管理。
国内基本建设搞了几十年,市场流通管理不健全,陈旧翻新的起重机械设备大量存在。
由于资料或印章造假较难区分,仅靠产权备案部门凭发票和一些出厂资料来识别超期服役的设备难度很大。
许多设备构配件已存在疲劳损害的隐形缺陷很难及时发现。
许多施工单位往往贪图价格便宜购买旧设备或者维修更换时采用自制的构配件,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风险显然十分巨大。
最近2月22日北京市怀柔区北房镇某在建工地就有一塔吊在顶升过程中发生倒塌,造成6死2伤。
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要引起足够重视,既要确保设备性能可靠、基础稳固、安全装置完备,又要确保维护及时、使用不违章。
特别是对塔吊顶升作业的高风险活动要有充分认识,必须严格管理、遵循操作规程,避免类似事故。
8)未超过一定规模不需专家论证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项目部、监理单位应严格把关,按照制定的有效专项方案认真实施。
现场与方案不符,存在明显隐患;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相关监理人员均应承担责任。
9)需要专家论证的分项工程未组织专家论证、专家论证不及时、未按专家论证修改意见严格执行,均应对施工单位追究责任,严肃处理,严厉处罚。
对明知施工单位未严格执行也不报告监督部门的监理单位也应严肃处理。
专家论证未落实而该部位已开始施工的,一经
发现该工地须立即停工。
主管部门对这些行为的严重性要有充分认识,处罚绝不能轻描谈写。
通过设置严格、有力、细化、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处罚制度、闭合的刚性监管流程,采取罚款、计分、停工、停用、限制招投标,建立起重机械设备全国联网管理等手段,控制基坑围护、高大支模架、外脚手架、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防止群死群伤事故是完全可能的。
参考文献
【1】《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李忠湧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2】《浙江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使用手册》,叶军献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简介:
1,王勇胜,温岭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高级工程师,199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建筑工程本科专业,长期从事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2,朱云力,曙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负责人,工程师,长期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3,李细初,曙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技术负责人,2004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长期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