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孔坚 山水江城_重庆市江津北部新区城市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景观设计大师介绍及作品分析教案

景观设计大师介绍及作品分析教案
第17页/共24页
第18页/共24页
第19页/共24页
启发
俞孔坚作为当代中国景观设计行业的领军 人物,其思想理念能够给人很多启发,归 纳如下:
设计是去解决问题,不是再去创造问题。创新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的 创新。
景观设计行业必须与时俱进,要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景观设计必须承担起更加重大的责任——协调人
第4页/共24页
留美期间,俞孔坚以“土地为本,顺应生态”的研究思路,继续专研景观设 计学和景观生态学。师从Carl Steinitz等大师,首次接触地理信息系统,并深 受Ian McHarg的影响,使俞孔坚从一般传统意义上的园林走向了大地——完
《 整意义上的景观。期间发表论文 Infinity in bottle ground: understanding th 》 《 Chinese garden 1993 Cultural variations in landscape preference: comparisons 》 《 among Chinese sub-groups and Western design experts 1995 Security patterns 》 in landscape planning with a case in south China 1995
第5页/共24页
北大/土人期间,创办北大景观设计研究院和土人景观设 计公司,跨越学界、商界。俞孔坚尖锐地批判国内轰轰 烈烈的城市化运动、城市化妆运动,通过对当代中国城 市化建设和精神文化缺失的反思,明确定位当代景观设 计学的使命:重建“天地—人—神”和谐,是人类生存 的艺术。提出“反规划策略”,构建EI保障城市生态安 全,重建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发表相关论文《谨防城 市建设中的“小农意识”和“暴发户意识”》《国际城 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生存的艺术:定位当代 景观设计学》等,并进行了多个项目实践。

扉页(横版)110803(1)

扉页(横版)110803(1)

项目名称:贵州省六盘水市凤凰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委托单位(甲方):六盘水市城乡规划局
设计单位(乙方):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土地规划资质:甲级 010017
城市规划资质:甲级 [建]城规编第(081005)
旅游规划资质:甲级旅规甲05-2007
园林设计资质:乙级 A211005750-6/2
建筑设计资质:乙级 013151-SY
图纸报审专用章:
院长:俞孔坚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总建筑师:刘德华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总规划师:彭德胜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硕士
编制完成时间:2011 年 8 月首席设计师:俞孔坚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所长:栾博景观规划设计师、硕士
副所长:韩辉城市规划设计师、硕士
所景观总工:黄刚高级工程师、景观设计师
所规划总监:张蕾注册规划师、博士
主管所长:栾博景观规划设计师、硕士
项目负责人:彭文洁注册规划师、硕士
项目组成员:陆焰力城市规划师
郭璇城市规划师
穆愿城市规划师
熊芸景观设计师、硕士
赵明希景观设计师
季丽丽城市规划师
谢斌城市规划师
甲方主要参加人员:(编制总规、控规时添加)。

重庆市北部新区分区规划

重庆市北部新区分区规划

华新路高新段景观 道入口
生活小区建设
建成的人和组团渝兴实验一小
建设中的人和组团渝兴创业园
出口加工区
经开区办公楼
福特汽车城
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通车的人和组团一号大道
高速公路
金开大道
汇报到此结束,谢谢.
四、城市风貌规划
1、沿嘉陵江景观休闲带
沿江 景观休闲带 北起江北农 场、大竹林 经礼嘉接黄 茅坪组团, 全长16.5公 里。
沿线串 联高档住宅、 休闲娱乐设 施、城市公 园、旅游码 头、观景平 台、河滩、 沟谷、湿地 等城市和自 然要素
现状照片
2、城市风貌展示带

规划三 条风貌展示 带。
金开大道—光电 园北大道(10KM,控 制宽度80米)
沿江景观带宽度保持 在 100 米 以 上 , 长 度 约 16.5公里。
2.组团内生态系统
规划保护组团内水体、山体,并结合绿化建设强化新区的生态环境,根据 研发生产区、居住服务区的需求特点,最大限度地满足环境要求,有机组成水 体、绿地、公园等生态要素。
绿地系统规划
根据各组团布局 特点,结合地形地貌 等自然环境条件,因 地制宜进行绿化规划 ,形成“点、线、面 ”相结合,“楔、廊 、园”为辅助的绿地 系统。规划市级公园 面积为725公顷。区级 公园面积为345.97公顷 。
教育:小学38所,初中5所。学生 11017人,教工832人。
医疗:现有4个医院,病床95张, 卫生技术人员102员。
北部新区现状总人口为99513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41663人,农业人 口57850人。
三、规划构思
规划性质 北部新区是以发展高
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现代 产业基地,是都市发达经 济圈核心增长极和都市风 貌展示区。 规划时限

09.12.21重庆市江津区东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说明书

09.12.21重庆市江津区东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说明书

重庆市江津区东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规划说明书说明书目录一、规划背景................................................................................................................ 1二、规划依据................................................................................................................ 11主要法律、法规及技术依据............................................................................................ 1三、规划目标与原则.................................................................................................... 11规划目标............................................................................................................................ 12规划原则............................................................................................................................ 1四、规划区功能与规模................................................................................................ 21规划功能............................................................................................................................ 22规划规模............................................................................................................................ 2五、用地布局................................................................................................................ 21规划结构............................................................................................................................ 22功能分区............................................................................................................................ 2六、土地使用规划........................................................................................................ 31地块划分的原则................................................................................................................ 32用地布局............................................................................................................................ 3七、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41中小学规划........................................................................................................................ 42幼儿园................................................................................................................................ 43医疗卫生设施.................................................................................................................... 4八、“四线”规划(强制性)...................................................................................... 51蓝线.................................................................................................................................... 52绿线.................................................................................................................................... 53紫线.................................................................................................................................... 54黄线.................................................................................................................................... 5九、道路交通规划........................................................................................................ 51对外交通............................................................................................................................ 52城市交通............................................................................................................................ 53步行交通系统.................................................................................................................... 64城市静态交通设施............................................................................................................ 65轨道交通............................................................................................................................ 66公共交通系统.................................................................................................................... 67道路竖向设计.................................................................................................................... 6十、工程管线规划 ........................................................................................................ 71给水工程............................................................................................................................ 72排水工程............................................................................................................................ 83电力工程............................................................................................................................ 94通信工程............................................................................................................................ 95燃气工程........................................................................................................................ 106工程管线综合................................................................................................................ 11十一、城市设计导引 .............................................................................................. 111导引原则........................................................................................................................ 112建设强度控制................................................................................................................ 113建筑高度控制................................................................................................................ 124天际线景观控制............................................................................................................ 125滨江风貌控制................................................................................................................ 126建筑布局控制................................................................................................................ 127建筑风格与色彩、体量控制........................................................................................ 12十二、绿地系统规划 .............................................................................................. 131规划原则........................................................................................................................ 132公园绿地........................................................................................................................ 133防护绿地........................................................................................................................ 134绿地指标........................................................................................................................ 13十三、景观系统规划 .............................................................................................. 131规划原则........................................................................................................................ 132景观轴线........................................................................................................................ 133景观节点........................................................................................................................ 144建筑景观........................................................................................................................ 14十四、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41环境保护一般原则........................................................................................................ 142环境影响控制标准........................................................................................................ 143环境保护建设控制措施................................................................................................ 14十五、防灾规划...................................................................................................... 141城市防震........................................................................................................................ 142防洪................................................................................................................................ 153消防规划........................................................................................................................ 154人防................................................................................................................................ 155地质灾害防治................................................................................................................ 15十六、规划管理和实施.......................................................................................... 151建立完善的规划管理机制............................................................................................ 152建立有效的土地市场运作机制.................................................................................... 163科学合理地控制土地开发强度.................................................................................... 16一、规划背景江津区在撤市建区以来,城区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居环境获得了提升。

《重庆市江津区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重庆市江津区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第一章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编制目的为了全面推进江津区域经济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特编制《重庆市江津区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区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三条规划原则(一)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

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加强提高土地利用率,发挥土地的最大综合效益。

(二)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

深入研究江津区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合理进行产业空间布局,全方位促进江津区经济社会发展。

(三)有利于生态保护的原则。

充分利用江津区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突出山水园林城市的风貌特色,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

(四)有利于规划实施的原则。

合理配置城市空间资源,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又照顾现实的发展要求和近期实施的可行性,又好又快推进城市健康发展。

第四条规划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四)《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五)《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六)《重庆市江津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七)《江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八)《一小时经济圈江津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第五条规划期限近期为2007—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规划远景展望至2050年。

第六条规划范围区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江津区的行政辖区,面积3219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包括几江街道办事处、德感街道办事处、支坪街道办事处和双福镇的全部行政辖区,城市规划区总面积约343平方公里。

第七条规划适用范围在重庆市江津区行政辖区内从事各项城市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和各种与城市规划有关的建设活动必须符合本规划。

重庆北部新区经开园金山片区

重庆北部新区经开园金山片区

重庆北部新区经开园金山片区城市设计重庆北部新区经开园金山片区城市设计导则附件一:报告书附件二:设计缩图附件三:城市设计图则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法国FAI国际建筑与规划设计公司2002年8月重庆北部新区经开园金山片区城市设计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院长:张兴国教授总工:黄光宇教授项目总负责:张兴国教授董世永副教授规划工程负责:徐煜辉博士注册规划师建筑工程负责:卢峰副教授景观工程负责:张克胜设计人负责:张兴国董世永卢峰徐煜辉张克胜薛福智王征李浩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第三章城市设计要素第四章控制规定第五章实施措施第六章附则附件一:城市设计报告书附件二:设计缩图附件三:城市设计图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搞好金山片区作为城市窗口的开发和城市形象的有序建设,各项设施的配套,特编制本导则。

第二条城市设计依据1.2.1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1.2.2 《重庆北部城区分区规划》1.2.3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2.4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园区金山片区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国际竞赛文本》1.2.5 《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1998年)第三条设计目标1.3.1 金山片区是以高科技产生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出口加工区,应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生活舒适、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新区,体现生活环境高村准、城市建设高起点、工业企业高效益、生态环境高质量。

1.3.2 在形象上创造能够代表直辖市地位的窗口城市景观,满足人们对直辖市新形象的追求。

1.3.3 在管理上满足对该地区整体形象控制的要求,为土地开发利用和单体建筑设计提供依据。

1.3.4 在功能上保证配套设施的合理布置和用地规模,满足人们对环境品质的要求。

第四条设计原则1.4.1 整体性原则城市景观的连续性必须通过建筑单体之间的相互协调才能实现,保证城市的整体性是城市设计的第一原则。

1.4.2 以人为本的原则创造符合人的尺度的空间环境,以丰富、细致的设计和优美的环境体现人是空间活动的主角这一基本原则。

重庆两江四岸江北片区城市设计--ECO

重庆两江四岸江北片区城市设计--ECO
形象,形成亮丽、独特的滨水发展带?
Contents 目录:
1..0 政策与规划背景解读 Project Background
2.0 分析 Site Analysis
3.0 案例分析 Cases Study
4.0 定位规划思路 Site Positioning and Strategy
5.0 组团功能 Site Blowups
产业联动 注重效率
资源开发 提升服务
滨江带开发
产业联动——加强区域产业联动,配套CBD和观农贸、协同观音桥 注重效率——因地制宜、补充设置功能业态,促进组团式发展 资源开发——注重沿江滨水空间分段式综合开发与利用,形成滨江体验带 提升服务——提升江北片区商务、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能级
3.0 国内外滨水区发展模式借鉴 Case Studies
重庆、江北商圈发展特征及其对北滨带的影响 小结
商贸流通规模需要提升

定位重复,竞争态势明显


区域聚合辐射能力集聚辐射不足

滨江资源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矛盾
以完善城市组团功能为导向
构筑服务要素、功能完整(

消费集聚、商务支持、公共服

务、城市生态)的业态
诉 求
生态化、可持续型滨江城区
宜居 重庆
畅通 重庆
健康 重庆
重庆总体 发展定位
平安 重庆
森林 重庆
“五个重庆”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 它们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构成重 庆未来发展总体框架 两江四岸尤其是建设宜居重庆的重要 载体。江北滨江带迎来了城市文化、生 活、休闲综合服务提升的机遇,有条件 打造重庆综合配套服务与现代服务业集 聚区
杨家坪片区

经典景观案例分析

经典景观案例分析

感谢观赏
奥运会期间:这里将成为北京市带给 各国代表团、运动员、奥委会官员的 一份礼物------一个充满中国情调的 山水休闲花园。
奥运会后:这片公园将向公众开放, 成为市民百姓的休闲乐土,为北京留 下一份真贵的奥运遗产-------公园对 改善北京生态环境、完善北部城市功 能、提升城市品质并加快北京向国际 化大都市迈进的步伐起到重要作用, 是现代意义上的自然与文化遗产。
和理念来形成一个自然的“野”的底,
然后在此基地上设计体现人文的“图”,
基地是大量的粗野的,他因为自然过程
而存在,并提供自然的服务,而“图”
是最少些战略
包括:保护和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停
止河道渠化工程,一个内河湿地,形成
自我感悟:这是一个关于河流生态与重 建的案例。把一个以防洪为单一目的的 硬化河道用最经济的途径,恢复重建为 一个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的游憩 地,将功能与观赏相结合发挥到淋漓尽
自我感悟:后滩公园以一种生命系统的姿态证明了生态基础设施可为社会和 自然提供一种新型的生态水治理和雨洪调控方式。这一独特的、生产性的、 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并展现未来生态文明的后工业景观设计是以低管理成本、 高收效景观为基础的新美学的一曲赞歌。
4.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设计作者:胡洁
设计背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北 京绿色奥运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2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面向全 球招标,Sasaki公司决定参加投 标,胡洁也成为主要设计师,并在 96个国际一流设计公司参与投标 的情况下,脱颖而出,荣获第一名。
设计理念:岐山公园强调两点,一是民主,二 是生态。
设计特点:岐山公园的主要矛盾是地内原有元 素如厂房,机械,树木等,和建设一个公民休 闲娱乐中心的城市公园的新要求的矛盾。俞孔 坚大师通过精心的设计将这些矛盾有机的结合 成了一个整体。在铺装上,采用自然石材和青 石铺地。铺砖风格形式干净利索,不做过多修 饰,这种风格也符合园区直线形的构图。如果 能够利用原厂房和宿舍的所有红砖、灰砖以作 为铺地,那么整个园区的文化意蕴则更加浓厚, 废弃的砖石也能很好的运用。岐江水位变化非 常之大。为了克服水位变化带来的景观影响, 建设者创造了一种栈桥式堤岸,并利用不同的 植物,根据其水生、沼生、湿生和中生的特性, 配置成一个能在不同水位下遮护湖岸的生态群 落。另外,歧江一侧凿穿江岸,一方面满足水 利要求,同时也保留了江堤上的古榕树,形成 江外有江的景观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