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语文《蜀道难》同步练习1 精品
《蜀道难 登高》同步练习

《蜀道难登高》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豫州军虽.败于长坂C.剑阁峥嵘而.崔嵬,吾尝终日而.思矣D以.手抚膺坐长叹, 请以.战喻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百年..传道受业解惑也..多病独登台 B.师者,所以C.人事..音书漫寂寥 D.无边落木萧萧..下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使人听此凋朱颜”中“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地崩山摧.壮士死B.雄飞雌从绕.林间C.砯崖转.石万壑雷D.问君西.游何时还4.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吾属今为之虏矣C.妇女无所幸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二、课文内容理解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2)李白在《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五丁开山”为其文增添浪漫主义气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急流和瀑布飞泻、发出巨大声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
6.下列有关《蜀道难》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引用古代神话,极写山之高峻,山之愈高,则愈可见路之难行。
B.“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自然景观中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蜀道难》同步练习附答案

《蜀道难》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鱼凫.(fú) 茫.然(mán ɡ)巉.岩(chán ) 飞湍.(tuān)B .喧豗.(huī) 砯.崖(pīnɡ)吮.吸(shǔn) 黄鹄.(hú)C .崔嵬.(wéi) 峥.嵘(zhēnɡ )参.宿(shēn ) 万壑.(hè)D .猿猱.(náo) 秦塞.(sè)咨嗟.(jiē ) 趑趄..(zī jū )2.下列对加点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险也.如此也:副词,表示“同样”、“也是”B .胡为乎.来哉乎:语气助词,无义C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之:用于主谓之间,结构助词D .所.守或匪亲所:与“守”一起组成“所”字结构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逆折:回旋,倒流B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茫然:前途迷茫的样子C .扪参历井仰胁息..胁息:屏住呼吸D .侧身西望长咨嗟..咨嗟:叹息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B.⎩⎪⎨⎪⎧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 剑阁峥嵘而.崔嵬吾尝终日而.思矣D.⎩⎪⎨⎪⎧ 以.手抚膺坐长叹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二、课内巩固。
阅读《蜀道难》中的下列诗句,完成下列小题。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5.李白丰富和奇特的想象,充分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请结合节录的诗句。
3.1 《蜀道难》(同步习题)-高二语文新教材同步备课(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蜀道难》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鱼凫.(fú)咙.言(lóng)巉.岩(chán)飞湍.(tuān)B.喧豗.(huī)砯.崖(pīng)吮.吸(shǔn)黄鹄.(hú)C.崔嵬.(wéi)峥.嵘(zhēng)参.(shēn)万壑.(hè)D.猿猱.(náo)秦塞.(sè)咨嗟.(jiē)趑趄..(zī jū)【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
题中D项,秦塞(sài)。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地崩山摧天梯石栈扪参历井万壑雷B.峥嵘崔嵬冲波递折横绝峨眉倚缺壁C.飞湍瀑流猿猱攀援匪亲弗居萦岩峦D.磨牙吮血以手抚膺蚕丛鱼凫仰胁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题中,冲波逆折,倚绝壁。
3.以下句中“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②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③黄鹤之.飞尚不得④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
题中①③主谓间助词,无意义;②④结构助词,的。
4.对《蜀道难》这首诗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人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的特点,以展示蜀道之难。
B.这首诗融贯着诗人的浪漫主义激情,主要表现在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用奇特的想象让景色带上浓郁的主观色彩,赋予其诗人的情感气质。
最新《蜀道难》同步练习附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9-2020学年度宁夏育才中学练习卷《蜀道难》同步练习考试范围:蜀道难;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39小题,每小题4.0分,共156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在极尽的夸张中,“危”“高”得到了无以复加的渲染,给全诗定下了一个基调,具有先声夺人的气势。
②山高的连千里翱翔的黄鹤也不得飞度,轻疾敏捷的猿猴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
③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3年多来,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亦步亦趋,目前已经有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
④如今,中医药发展似乎走入窘境。
明日,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中医药是登堂入室还是黯然离去,值得中医药同仁认真思考。
⑤高压之下,“四风”问题有所收敛,但仍有少数党员干部置中央的令行禁止于不顾,我行我素,恣意妄为,不知止,不收手。
⑥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
A.①②⑤B.②③⑥C.③④⑤D.①②⑥2.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噫(yī)吁(xū)嚱(xī) 鱼凫(fú) 天梯石栈(zhàn) 崔嵬(wéi)B.萦(yíng)岩峦(luán) 猿猱(róu) 义愤填膺(yīng)豺(chái)狼C.扪(méng)参(shēng)历井仰胁(lèi)息畏途巉(chán)岩飞湍(tuān) D.砯(pāng)崖转石峥(zhēng)嵘(róng)喧(xuān)豗(tuí)吮血(shǔn)3.下列句子中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当太白有鸟道当:阻挡B.青泥何盘盘盘盘:形容山路曲折盘旋的样子C.所守或匪亲或:有的(人)D.以手抚膺坐长叹膺:胸口4.下列各项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回转B.扪参历井仰胁息扪:摸C.连峰去天不盈尺盈:满D.锦城虽云乐虽:即使5.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蜀道/数典忘祖秦塞/敷衍塞责纯粹/地崩山摧B.折本/冲波逆折湛蓝/天梯石栈参差/扪参历井C.喧豗/毋庸置喙巉岩/明珠璀璨屏息/砯崖转石D.峥嵘/铮铮铁骨公允/磨牙吮血咨嗟/千姿百态6.对下列语句中加线的“之”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②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蜀道难》同步练习(含答案)

《蜀道难》同步练习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友人入蜀李白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①。
注释:①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曾在成都卖卜为生。
1.下列有关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中的“蚕丛”与《蜀道难》中“蚕丛及鱼凫”中的“蚕丛”意义相同。
B.颈联中远景与近景上下配合,相互映衬,描绘了一幅瑰丽的蜀道山水画卷。
C.尾联写作者告诫友人一定不要相信君平的占卜,鼓励友人要积极追求功名。
D.本诗运用了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风格清新俊逸,开阖顿挫,变化万千。
2.诗歌的尾联运用了典故,含蓄蕴藉。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这一手法的是A.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其一)》)B.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黄庭坚《登快阁》)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D.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崔护《题都城南庄》)3.《蜀道难》和《送友人入蜀》都是写蜀道,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两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送友人入蜀①李白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②。
(注)①这首诗为唐玄宗天宝二年(743)李白在长安送友人入蜀时所作,诗人当时受到朝廷权贵的排挤。
②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以占卜为生。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全诗从送别和入蜀两方面落笔。
首联从蜀道之难写起,但与《蜀道难》强烈感叹的写法迥然不同,这里语调平缓自然,恍若两个好友在娓娓而谈,感情显得诚挚而恳切。
B.颔联就“崎岖不易行”的蜀道作进一步的具体描画,想象奇特,境界奇美,形象地表现出入蜀道路之险,隐含着对友人的关切担忧。
C.尾联含蓄蕴藉,语短情长,借用典故,既表达了对友人“升沉应已定”的羡慕,又暗含着对自身浮沉难测的感慨。
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五《蜀道难》同步练习

《蜀道难》同步练习1能力训练基础演练1.加粗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吁嚱x&秦塞s4i石栈zh4n抚膺y9ngB.鱼凫f*崔嵬w6i巉岩ch2n吮血sh(nC.咨嗟z9猿猱n2o岩峦lu2n瀑流p)D.万壑h8喧涘hu9飞湍tu3n萦回y0ng2.默写无误的一项是[] A.可以横绝蛾眉巅。
B.天梯石栈相勾连。
C.猿猱欲度愁攀缘。
D.枯松倒挂依绝壁。
3.对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国何茫然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B.畏途岩不可攀畏途:对路途感到害怕。
C.扪参历井仰胁息胁息:鼻不敢出气,唯两胁运动以换气。
D.使人听此凋朱颜凋:使凋谢,这里指憔悴。
4.对加粗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险也如此也:副词,表示“同样”“也是”。
B.胡为乎来哉乎:语助词,无义。
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之:主谓之间结构助词D.所守或匪亲或:副词,倘若。
5.加粗词词义相同的两组是[] A.开国何茫然/青泥何盘盘B.尔来四万八千岁/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C.西当太白有鸟道/一夫当关D.猿猱欲度愁攀援/悲鸟号古木,愁空山6.全是诗中地名的一组是[] A.蜀——秦塞——蚕丛——太白B.秦塞——太白——鱼凫——峨眉C.青泥——剑阁——锦城——蜀道D.太白——青泥——锦城——剑阁课内纵横阅读《蜀道难》,完成7—11题。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岩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推荐下载】蜀道难同步训练题及参考答案

蜀道难同步训练题及参考答案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鱼凫( ) 石栈( ) 猿猱( ) 扪参( ) 抚膺( ) 巉岩( ) 飞湍( ) 喧豗( ) 砯崖( ) 2.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D.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开国何茫然( )
4
[键入文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答案:6.这样总叹一句,是为引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川,扪参历 井。 7.写时间是说明古蜀国历史久远,这么长时间不与秦塞相通,足见蜀道之难行。这样 时空杂糅,烘托蜀道的难行。 8.逶迤千里,峥嵘高峻。 9.运用了夸张手法、衬托手法。诗人紧扣高危,用夸张手法把崇山峻岭峭壁巉岩间的 蜀道写得惊心动魄、令人望而生畏:山高得连黄鹤也飞不过,猿猴也愁于攀援。同时 又借鹤猿来侧面衬托,暗写人行走之难。 一、基础部分(12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氛围(fèn) 矫揉造作(jiǎo) 不着边际(zhuō) B.给予(ɡěi) 乳臭未干(xiù) 垂涎三尺(xián) C.澄澈(chè) 沸反盈天(fèi) 安常处顺(chǔ) D.开辟(pì) 岸芷汀兰(zhí) 浮光跃金(yào) 答案:C
1
[键入文字]
(2)青泥何盘盘( ) (3)扪参历井仰胁息( ) (4)使人听此凋朱颜( ) (5)以手抚膺坐长叹( ) (6)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 (7)砯崖转石万壑雷( ) (8)所守或匪亲( ) 4.文学常识填空。 蜀道难本是______旧题, 《蜀道难》是沿用古题而作。作者是______,字______,号 __________,______代最伟大的______主义诗人。 5.名句填空。 (1)(2009 广东高考,11)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2009 湖北高考,15)古代作品中写山水之胜的,有《赤壁赋》中的山川相缪,
高二上册《蜀道难》同步练习题汇总一篇

高二上册《蜀道难》同步练习题汇总一篇高二上册《蜀道难》同步练习题 1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鱼凫( ) 石栈( ) 猿猱( )扪参( ) 抚膺( ) 巉岩( )飞湍( ) 喧刭( ) 虫崖( )2.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B.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D.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开国何茫然( )(2)青泥何盘盘( )(3)扪参历井仰胁息( )(4)使人听此凋朱颜( )(5)以手抚膺坐长叹( )(6)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7)虫崖转石万壑雷( )(8)所守或匪亲( )4.文学常识填空。
“蜀道难”本是______旧题,《蜀道难》是沿用古题而作。
作者是______,字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代最伟大的______主义诗人。
5.名句填空。
(1)(2009广东高考,11)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9湖北高考,15)古代作品中写山水之胜的,有《赤壁赋》中的“山川相缪,__________”,还有《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9全国高考Ⅰ,13)尔来四万八千岁,________________。
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诗中关于登上峰巅而惊心动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展示蜀道溪水瀑流声响骇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表现蜀中要塞剑阁易守难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力训练
基础演练
1.加粗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吁嚱x&秦塞s4i石栈zh4n抚膺y9ng
B.鱼凫f*崔嵬w6i巉岩ch2n吮血sh(n
C.咨嗟z9猿猱n2o岩峦lu2n瀑流p)
D.万壑h8喧涘hu9飞湍tu3n萦回y0ng
2.默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可以横绝蛾眉巅。
B.天梯石栈相勾连。
C.猿猱欲度愁攀缘。
D.枯松倒挂依绝壁。
3.对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国何茫然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B.畏途岩不可攀畏途:对路途感到害怕。
C.扪参历井仰胁息胁息:鼻不敢出气,唯两胁运动以换气。
D.使人听此凋朱颜凋:使凋谢,这里指憔悴。
4.对加粗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险也如此也:副词,表示“同样”“也是”。
B.胡为乎来哉乎:语助词,无义。
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之:主谓之间结构助词
D.所守或匪亲或:副词,倘若。
5.加粗词词义相同的两组是
[] A.开国何茫然/青泥何盘盘
B.尔来四万八千岁/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C.西当太白有鸟道/一夫当关
D.猿猱欲度愁攀援/悲鸟号古木,愁空山
6.全是诗中地名的一组是
[] A.蜀——秦塞——蚕丛——太白
B.秦塞——太白——鱼凫——峨眉
C.青泥——剑阁——锦城——蜀道
D.太白——青泥——锦城——剑阁
课内纵横
阅读《蜀道难》,完成7—11题。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岩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7.诗的开头分几层叙述蜀道的来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重点写青泥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这几句与“连峰去天不盈尺……砅岩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是否重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诗人给“畏途”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西游”“西望”表明了诗人的立足点在秦,这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是否矛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实践
阅读李白送友人王炎入蜀时所写《剑阁赋》,完成12—16题。
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嵬。
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
上则松风萧飒瑟,有巴猿兮相哀。
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
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
望夫君兮安极,我沉吟兮叹息。
视沧波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
鸿别雁兮秋声,云愁秦而暝色。
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通“向”)对酒而相忆。
12.这篇赋写了哪两层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剑阁赋》比《蜀道难》少写了哪一层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怎样直接描写剑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怎样侧写剑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怎样表现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C 3.B 4.A 5.AC 6.D
7.分三层:第一层叙述蜀地亘古闭塞的状况。
第二层描述秦蜀间崇山峻岭的地貌,是闭塞的原因。
第三层叙述蜀道由来,以神话表现劳动人民开凿蜀道时的悲壮惨烈、可歌可泣。
8.“上有”“下有”等四句是从“面”上即整体上写蜀道之难;“青泥”等四句写的是“点”,即青泥岭的情况。
诗人着重描写青泥岭曲折盘桓、随山萦回的险道和峻危的山势,尤其是人们手扪星辰、紧张屏息、抚胸长叹的惊惧惶悚,表现了蜀道之难。
9.不重复。
虽然都写了山川的险峻,但前者是静态描写,而后者是动态描写,且配合着万壑雷鸣般的轰响,形成排山倒海的震撼心魄的气势;前者点面结合,后者全面概括;前者写人的感受,以表现山峰特别是青泥山的高峻,后者写山川奇险,是为了渲染惊心动魄的气氛及给旅人造成的心理震撼,为“嗟尔远道之人”张本,为第三段写社会环境险恶铺垫过渡。
10.“但见”“又闻”句渲染了凄清恐怖、幽静孤寂的气氛,“连峰”四句渲染了令人心胆俱裂的惊险气氛。
11.不矛盾。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是模拟蜀人口气,以诫友人慎入蜀,意味尤为深长。
12.第一,描写了剑阁的高峻险恶。
第二,表达了对友人依依不舍和盼其早归的深情。
13.《蜀道难》中有对蜀地豪雄割据,战乱频仍,战祸惨烈的描写,这既是历史的回顾,又是现实的危机和未来的推测,起到申诫的作用。
《剑阁赋》没有这样的内容。
14.这篇赋运用夸张手法,描写剑阁直插云间,遮断视野,倚靠青天。
15.这篇赋“上则”句以松间烈风萧飒猿声哀切,渲染出凄清恐怖的气氛;“旁则”句以飞湍汹涌声若惊雷,渲染惊心动魄的气氛。
运用环境烘托的方法侧面描写剑阁的峥嵘崔嵬。
16.第一,不等友人离去就盼友人归来。
第二,直接描写自己无尽的沉吟叹息。
第三,景因情生,以景物表现自己黯淡的心情。
第四,想象离别后两人对月相忆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