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_走进实验室_复习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知识点

班级姓名学号
引言
1.物理学是的科学,是的科学,是蕴含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科学。
2.开创了以实验和数学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道路的科学家是;经典物理学大厦的奠基者是;提出时空观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看法的科学家是。
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
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 、。
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是实验的重要环节;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
1.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2.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符号是,比它大的有,比它小的有(依次填写,注明符号) 、、、、,换算关系是:、、、、。
3.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符号是,比它大的有, ,比它小的有.换算关系
是, , .
4.使用刻度尺之前,先观察, , ;
使用刻度尺时:(1)刻度尺要与被测物;(2)零刻度线或某一刻度线要与被测物一端;(3)刻度线要与被测物;(4)读数时视线要与.
5. 物理实验中测长度要估读到。
测量结果由和组成的。
记录测量结果
的三要素是、、。
6.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误差。
任何测量结果都有,错误是可以的。
7.一本书宽28.57cm,则用于测量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8.小花用某一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下几组数据:1.1cm,1.2cm,1,1cm,则该物体长度应记为cm.
9.我们在研究某一问题时,因素A、B、C、D会造成影响,现在我们要探究因素B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要控制因素不变,改变因素,这种研究方法叫。
1.1走进实验室

第一章第一节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1、一切奇妙的现象,都是有原因的,科学探究就是要找出其中的及其,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
2、测量时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你知道下面测量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吗?标上该仪器的名称及其所测量的物理量:使用方法参照教科书中115页内容知识点二: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3、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
知识点三:学习建立家庭实验室:4、买个小气球吧,动手试一试以下几个有趣的实验,和同学交流一下发生的现象,思考其产生的原因。
(1、)将气球吹涨,然后松手(2、)将气球放入玻璃杯,吹鼓气球,然后提起气球(3、)将吹鼓的气球与头发摩擦,然后靠近碎纸片第一章第二节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1)知识点一:统一测量基准1、是实验探究的重要形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
2、为了各国家之间更好的进行科学、技术、贸易的交流,1888年科学家们制造了国际通用的长度基准。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其复制品。
3、1960年,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简写)作为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
知识点二:物体的尺度1、 你知道自己的身高吗?伸开手一拃有多长你注意过吗?你正常一步大概是多远?2、 你使用的课桌有多高?你知道一层楼高约为几米吗?你听说过光年吗,它是谁的单位?3、 常见的长度单位还有 (由大到小)4、 长度单位的换算:(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①1.6m= dm= cm②30dm= m= km ③4572m= km= cm ④171.2mm= dm= m ⑤340m= km= cm ⑥45cm= µm= nm 知识点三:测量物体的长度1、 观察一下你手中的刻度尺,对应书中的介绍你能回答以下问题吗?⑴ 叫刻度尺的分度值,我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⑵ 叫刻度尺的量程,我的刻度尺的量程是 。
⑶用刻度尺来测量一下我们物理课本的长与宽,并记录数值。
长度 ,宽度 。
⑷如左下图所示为测量物体长度的做法,你认为方法是否正确 ;不正确的指出错误 。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复习资料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知识点分析:(一)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1. 参观实验室:长度测量基本工具: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实验室质量测量的基本工具:托盘天平和砝码时间测量的仪器:秒表测量温度的常用仪器:温度计电流的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的测量仪器:电压表力的测量仪器:弹簧测力计、圆盘测力计直接测液体体积的测量仪器:量筒2. 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5)分析和论证(6)评价(7)交流与合作3. 学习建立家庭实验室(二)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1. 测量的重要性: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测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
物理量的测量首先要规定它的标准,并以之作为单位,将待测量物理量与它的标准量进行比较。
国际单位制是进行科学、科技、贸易交流的保障。
(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国际单位: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 )·常用单位: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1mm=0.001m=10-3m1μm=0.001mm=10-6m1nm=0.001μm=10-9m·换算方法:单位间的换算关系采用等量代替法,即先照写数值,然后乘以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并注 意结果尽量用科学计数法。
如:××。
正确的125125101251075nm cm cm ==--.换算过程为:“数不变,单位换,进行算”(2)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刻度尺之前要“三观察”·观察零刻度线的位置在哪里,是否磨损;如果磨损可重新确定一刻度线为起始刻度线。
·观察量程是多少,实际情况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量程的刻度尺。
·观察分度值是多大,据不同情况和要达到的精确度,选择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2)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要“三会”·会放: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重新确定的起始刻度线要与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对齐,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要贴近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平行,不能放倾斜。
八年级上册物理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基础知识复习提纲第一章.走进实验室1.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符号是。
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
3.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
使用其之前要先观察:、、。
读数时,视线应刻度线,一般要估读到。
4.长度测量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决定的。
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叫做。
多次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
5.测量微小量常用的方法叫。
6.当影响一个问题的因素有很多时,往往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
这种方法叫做。
7.测量仪器使用前,一般应先调整指针到零刻度,这个过程叫做。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8.物理学中,把物体叫做机械运动。
9.一切物质都是由组成,而且组成物质的在运动。
10.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
这就是。
11.根据运动路线的形状,可把运动分为和。
12.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这样的运动叫做。
13.在物理学中,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与所用的比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它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其定义式为。
14.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单位是,符号为。
常用单位是,符号为。
1m/s= km/h,1 km/h= m/s。
15.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
相应的速度叫。
16. 是与物体运动有关的物理量。
不同的对应着不同的。
17.能量不仅可以,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还可以互相。
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能量和的过程。
第三章.声18.声音是由物体的发生的。
停止,发声也停止。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
19.声音是以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20.声传播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做。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性质有关,还与介质的有关。
常温下空气中的声速是。
固体中的声速,气体中的声速。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课件: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40页

二、长度测量
单位: 国际单位:m 常用单位:km dm cm mm μm nm
1Lkm=_1_0_0_0_m1km 1m=__1_0___ dm
L
m
1Ldm= __1_0__cm m1cmm=__1_0__ mm
1Lmm=_1_0_0_0_ μm 1 μmμm=___1_0_00nm
均值为 m
却掉错误读数1.77m, (1.64+1.65+1.64+1.66)/4=1.6475, 取原题中的小数点后2位,最终结果1.65m
试一试
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三 次结果是24.70cm、24.72cm、24.69cm,则这 个物体的长度为__2_4_._7_0_cm_.
平均值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千 米
米分 米
(四)理解误差
定义 减小方法
_测__量__值___与_真_实__值____之间的差异 采用_精_密__仪__器__、改进_测__量_方__法__、 多次测量求_平_均__值____
区别
误差是_不_可____避免的; 错误是_可_以____避免的
·北京专用
误差
• 测得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53
33 4 35
6
37
22 51
20
49 18 47 16
8 39
10 41 12 45 14 43
(七) 控制变量法
每一个影响探究结果的因 素,都可以叫做一个变量。
在有多个变量影响探究结果 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时,每次只让某 一个变量改变数值,保持其它的变量 值不变,以便确定这个变量对探究结 果的影响,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复习

1m= 10 dm= 102 cm= 103 mm = 106 μm= 109 nm
其它单位及换算 (1)L与mL的换算? (2)说说其它面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进率与长度
单位的进率有什么关系。
3.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1)使用前观察刻度尺 零刻度线 是否完好. (2)测量过程中要正确使用刻度尺,应该做到:
C. 测操场跑道的长度时常用轮滚法 D. 测硬币、球、圆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 例: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几种测量方法中
正确的是 ( C )
4.误差
(1)物体的真实长度叫真实值,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 差异 叫误差.
(2)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可以 避免的 ,而误差是由
于测量工具本身、测量环境、测量人等因素的影响而 造成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
成人单只脚的面积约 200
cm2
知识点三 时间的测量 机械秒表
知识点四 估测(估与计算结合)
“估测”主要根据生活经验估测物体常量,如电压、 温度、长度、高度、质量等.
速 度
①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 1.3 m/s
质 量 温 度
面积
① 一个鸡蛋约 50 g
① 洗澡水的温度约为 38 ℃ ②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 ℃ ③ 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 ④ 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 23 ℃
初三总复习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一、复习目标 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知识点一 走进实验室与科学研究
当所研究的问题与多个因素有关时,只改变
其中的一个因素,而使其他因素不发生改变的方
走进实验室复习题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复习题1、实验探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探究过程包括:①提出问题,②得出结论,③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④做出假设。
下面四组探究过程顺序合理的是()A.①④③② B. ④①③② C. ①④②③ D. ③④①②2、以下关于科学探究工具的叙述,正确的是()A.量筒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B.体积的测量用托盘天平C.弹簧测力计可用来测量质量 D.时间的测量用秒表3、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 ) →( ) →( ) →( ) →( )4、写出下列物理量测量的常用工具:长度:_________ 质量: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温度:_________ 力:_________ 体积:_________1、实验室中,小明要测题一杯水的体积和质量,他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A、刻度尺、秒表B、千分尺、天平C、量筒、天平D、量筒,弹簧测力计5、下列关于科学探究工具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量筒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B、体积的测量用托盘天平C、弹簧测力计可以用来测量质量D、时间的测量用秒表6.坐在温馨的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____,上体育课时你跑100 m所需的时间约为16____。
(均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7.“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 nm=10-9 m,纳米技术是以0.1~100 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对纳米技术的研究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1.76×109 nm可能是()A.一个人的身高B.物理课本的长度C.一座山的高度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8. 下列测量数据中符合事实的是()A.墨水瓶的高度是8 mm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180 mmC.橡皮从桌面掉到地上所用的时间为5 sD.人眨一次眼睛所用的时间为1 min9.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乒乓球直径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10. 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的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和B一样D.以上都不可取11. 李阳同学为了测某品牌导线的直径,他采用了以下办法。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复习学案-2013.09

认识物理学(了解内容)1.物理学是_________的科学,是_________的科学,是产生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科学。
认识世界: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变世界:①_______最早发明活塞式蒸汽机,_______在此基础上改进了蒸汽机,从而推动了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是以电力技术和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产业革命,源于19世纪_________理论的发展。
科学精神:不怕困难、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2.物理学家及其主要事迹:①_________(实验与数学相结合);②_______(经典力学大厦奠基者);③_________(提出相对论和时空观);④_________(发明电灯)。
3.物理学改革过程中的新环节:①建立家庭实验室;②物理在线。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一、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1.科学探究的基地是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要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是:(1)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___________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合作。
二、物理实验1.物理实验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理实验的基础是_________。
三、长度的单位及测量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这个公认的标准量称之为________。
2.长度的单位(1)国际通用长度标准:_________。
(2)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复习重点、难点:1. 用刻度尺测长度2. 刻度尺的读数方法知识点分析:(一)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得出结论或提出新问题(二)长度的测量1. 长度的单位及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SI制):米(meter)(m)常用的长度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
在我们的物理学中统一国际单位制。
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m 1dm=10-1m 1cm=10-2m1mm=10-3m 1μm=10-6m 1nm=10-9m(2)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常用的还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 用前:做到三看,即首先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则应重选一个刻度值作为测量的起点。
其次看刻度尺的量程(即测量范围)。
最后应看刻度尺的分度值。
分度值代表的长度值不仅反映了刻度尺不同的准确程度,而且还涉及到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量程和分值应从实际测量要求出发兼顾选择。
②使用时:使用时应注意正确放置和正确观察。
<1>正确放置的关键是: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被测对象的一边,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刻度尺的刻度线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
<2>正确观察的关键是视线在终端刻度线的正前方,视线与刻面垂直,看清大格及小格数。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一般情况下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如学生用三角尺最小刻度是mm,用它测量长2cm的长度,若正好对准在刻度线上时,正确记录应为2.00cm,其中2.0cm是尺面准确读出的数,由于有估读数,需在毫米的10分位上加“0”。
(3)长度单位的换算应掌握km、m、dm、cm、mm、μm六种单位间的换算。
(4)正确认识误差①误差产生的原因来自于测量仪器的准确程度、实验原理的局限性、环境与人为的客观因素等。
②减小误差的途径:选用准确度较高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熟练实验技能等。
在一般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5)在长度测量中,常遇到一些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测量,如球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
但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特殊方法是可以测出它们的长度的。
下面是在测量中常用到的几种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①化曲为直:②以多测少或以少测多:③替代法:④利用工具平移:【典型例题】例1. 用皮卷尺测量球场的宽度,记录的数据是25.36米,这个皮卷尺的最小刻度值是()A. 1mmB. 1cmC. 1dmD. 1m解析:本题要求“由数据推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根据的是记录数据的规则。
根据规定,记录数据的最后一位是估计值,那么倒数第一位就是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本题中该位(数字“3”所在位)是十分之一米,也就是1分米,所以本题应选C。
正确答案:C考点分析:考查学生对测量结果的正确记录。
例2. 某人用学生三角尺测同一个木块长度时,记录下五组数据:①6.78cm,②6.74cm,③6.771cm,④6.93cm,⑤6.75cm。
其中哪几个数据的记录是正确的?平均测量值是多少?解析:第④组数据的准确数与其它四组不同,这肯定是读数错误造成的。
由于学生三角尺最小刻度值为毫米,因此第③组数据记录到0.01mm时就出现了二位估读数,属无效数据。
在计算平均测量结果时应排除无效的和错误的,同时仍应保留一位估计数,第二位应四舍五入。
第三位不用出现。
正确答案:答:第①②⑤组测量数据是正确的。
木块的平均长度为6.76cm。
考点分析:考查学生正确挑选实验数据和利用平均值法减小误差的方法例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B. 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 只要取平均值或使用精密测量工具就可以避免误差D. 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没有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解析:误差产生的原因来自于测量仪器的准确程度、实验原理的局限性、环境与人为的客观因素等。
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只能努力设法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
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是由于方法不当、人为主观因素(读错、记错等)造成的,因此在实验中错误应该避免也能够避免。
正确答案:选BCD考点分析:考查学生对误差的理解例4. 手边有三把刻度尺,第一把分度值是1 dm,第二把分度值是1 cm,第三把分度值是1mm,请问哪把刻度尺最好,为什么?解析:刻度尺的准确程度取决于它的分度值,但它还和测量时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有关,应该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在不知道具体的测量要求时,不能确定用哪把尺最好。
答案:不能说哪把刻度尺好。
因为刻度尺的准确程度取决于它的分度值,但它还和测量时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有关,应该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在不知道具体的测量要求时,不能确定用哪把尺最好。
例5. 如图所示,用两种尺来测两个物体时记录数据应为:A图为__________cm,B图为__________cm。
解析:刻度尺使用前:做到三看,即首先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则应重选一个刻度值作为测量的起点。
其次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即量程)。
最后应看刻度尺的分度值。
一般情况下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正确答案:2.0 2.50考点分析:考查对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例6. 如何测一张纸的厚度?解析:由于一张纸的厚度非常小,比平常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还小,无法直接测出,但是我们通过学习知道可以以少测多,可测n张纸的厚度再除以n;测细铜丝直径可测出密绕后n匝的宽度再除以n正确答案:取同样的纸1000张,然后测出其总厚度为D,则每张纸的厚度就为d=D/1000【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一. 填空题:1.在km、m、cm 、μm中,长度的主单位是.学生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一般是。
2.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60μm=mm=nm。
(2)0.00026m=km=cm。
(3)0.5m2=cm2=mm2。
(4)3×104mm3=dm3=m3。
3. 王刚在做了一些测量后忘记了在记录的数据后标明单位,请你帮他补上适当的单位。
一张纸的厚度是7.3×10-2;某同学的身高是15.8 ;物理课本的长度是25.8l ;王刚左手大拇指指甲的宽度是12.9 。
4. 在用放大倍数为2×104倍的电子显微镜拍摄的某动物细胞结构的图片中,用刻度尺测得该细胞的直径约1.6cm,则该细胞的实际直径约为m.5. 如图所示,张晓用他自己的直尺(零刻线已磨损)测一木块的长度,他所用尺的分度值是,该木块的长度是cm,合μm.6. 教室后面墙壁上挂着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所用的比例尺是1:600万,则在地图上长lcm的铁路线实际长度为km,地图上lcm2的土地实际面积为m2。
二. 选择题:7. 体育老师想测量新整修过的学校操场的长度,请你帮老师从下面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A. 长为40 cm,分度值为1 mm的钢尺B. 长为1.5 m,分度值为1mm的塑料尺C. 长为4 m ,分度值为1 cm 的钢卷尺D. 长为30 m ,分度值为1dm 的皮卷尺8. 下图是用厚刻度尺测同一木块长度的四种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9. 八年一班有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刻度尺测同一支新的仙鹤牌HB 圆铅笔的长度,记录数据如下,其中( )数据是错误的.A. 171.2 mmB. 1.712 dmC. 0.01712 kmD. 0.1712 m10. 为了验证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王旭用一把分度值是毫米的钢尺测量一本课外书 的宽度,然后把尺放在冰箱中,过一段时间后,他从冰箱中取出钢尺再一次测量此书的宽度,这个测量的结果与第一次的相比将会( )A. 偏大B. 偏小C. 不变D. 无法比较11. 某同学用分度值是1 mm 的刻度尺测一个物体的长度,先后用正确的方法测量三次,测得的数值分别是:13.46 cm 、13.44 cm 、13.44cm ,测得的结果应表示为( )A. 13.447 cmB. 13.45 cmC. 13.46 cmD. 13.44 cm三. 实验题:12. 随着老城的改建,李奶奶家买了一套新居,新居客厅有一扇窗户,看上去窗户的高度好象比窗户的宽度长,在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请你帮李奶奶设计一个比较窗户的高度与宽度长短的方法。
写出你所用的器材和操作方法。
【试题答案】一. 填空题:1. m ;mm2. (1)6×210-;6×410(2)2.6×710-;0.026 (3)5×310;5×510(4)3×210-;3×510- 3. mm ;dm ;cm ;mm4. 8×710-5. 1mm ;3.35;3.35×4106. 60;600二. 选择题:7. D 8. ABD 9. C 10. A 11. B三. 实验题:12. 所用器材:一根没有弹性的长度适当的棉线和一只笔(钢笔或记号笔)。
操作方法是:用棉线分别测窗户的长度和宽度,在起点和终点处分别用笔做记号,就能知道窗户的长度和宽度的长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