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一章《走进实验室》单元测试(教科版八年级上)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综合检测题(含解析)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综合检测题(含解析) 教科版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检测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1.下列各物体的长度接近的是().一个杯子的高 .一支铅笔的长.一个乒乓球的直径 .一课桌的宽度2.(2011•广州)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面积约为().1 ..1 .13.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4.安装窗户玻璃和窗帘时,选用合适的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别应该是().1毫米、1毫米 .1厘米、1厘米.1毫米、1厘米 .1厘米、1毫米5.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则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6.用分度值为的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下列记录正确的是()7.某同学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四次测量,其中只有一次测量的结果是错误的。

错误的数据是()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测量时选用的工具越精密,精确度越高.某学生用钢尺的最大测量长度为,因此,无法用它来测量宽度约为的课桌的宽度.测量长度时,也可以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子9.一位同学用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物体的长度如下:.那么,更接近物体真实长度的值是().10.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

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11.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得文具盒的宽度分别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测量结果最后应记作.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这个记录结果是错误的.中最末一位数字“”是有意义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2. 常用的科学探究工具中,测量长度的工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测量质量的工具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是,测量力的工具是,测量电的工具是。

13.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评估、。

(完整版)第一章《走进实验室》单元测试(教科版八年级上)

(完整版)第一章《走进实验室》单元测试(教科版八年级上)

C . 13.40cm .D . 2.40m .6. 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不能用的是 A .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 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

即是圆柱体的周长;.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度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7. 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原因:A. 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B. 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C. 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D .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A. 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地厚度;B.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A. 自然界中发生的现象,在实验室内不可能重现B. 进入实验室后,首先要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C. 科学家有广博的知识,不需要进行科学探究也能得出正确的结论D. 实验完毕后,不需要整理仪器,这是实验员的事 14 .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A .猜想与假设B .交流合作 C.提出问题 D .分析论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 6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不用写出演算过程。

15 .物理学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声学、光学等许多分支学科,研究不同的学科需要不同 实验器材,依据你在实验室中的收获,写出测长度的仪器 ________________ ,温度的测量仪器 ____________ ,质量的测量仪器 ____________ ,时间的测量仪器 ______________ 。

16.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______________ ,小明同学的身高是1.68 ________ (填上适当的单位) 17 .填下列数值的单位,使其符合实际情况:圆珠笔长度约 1.35 _____ ;学生鞋子的长度约24_________ ;床的宽度约 14.5 __________ 。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走进实验室》2021年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详解)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走进实验室》2021年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详解)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走进实验室》2021年单元测试卷1.早晨起床后,小林同学觉得有点头晕、发冷不舒服,他想量一下体温,他应该选用下列哪种仪器()A. 秒表B. 电流表C. 体温表D. 刻度尺2.在相同条件下,由于铜的热胀冷缩程度比玻璃的大,因此用同一把铜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的长度,夏天和冬天的测量结果比较是()A. 夏天测得的数据大些B. 一样大C. 冬天测得的数据大些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3.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 B.C. D.4.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B. 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C. 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15cmD. 实验中需要数所绕铜丝的圈数5.下列单位换算是否正确()A. 78cm=78cm×10mm=780mmB. 78cm=78cm×10=780mmC. 78cm=78×10=780mmD. 78cm=78×10mm=780mm6.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B. 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C. 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灭误差D. 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7.如图是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下列记录正确的是()A. 2.20cmB. 2.2cmC. 9.20cmD. 9.2cm8.某同学测量其弟弟的身高是1.478m,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B. “8”是估计的数字C. 他使用的刻度尺能准确到1mmD. 1.47m是准确值9.铅球是什么材料做的?一些同学认为可能是铅做的,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

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磁铁吸了一下铅球。

根据“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分析论证B. 评估C. 猜想与假设D. 进行实验10.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A. 量程3 m,分度值1 mmB. 量程10 m,分度值1 dmC. 量程30 cm,分度值1 mmD. 量程15 cm,分度值0.5mm11.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A. 171.2mmB. 1.713dmC. 0.1712kmD. 0.1712m12.如图,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 B.C. D.13.填上适当的单位:某同学的身高是1.67______;物理书的长度是2.52______;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8______;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______。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 走进实验室》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 走进实验室》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章节测试一、单选题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A. 日B. 小时C. 分D. 秒2.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B. 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C. 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15cmD. 实验中需要数所绕铜丝的圈数3.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A.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 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C.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D. 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4.某同学进行长度测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2.74cm,则该同学所选择的测量工具是 ( )A. 米刻度尺B. 厘米刻度尺C. 毫米刻度尺D. 分米刻度尺5.一名同学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在调节天平时,他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后,忘记了移动游码,当时游码处在0.2g的位置,就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测量时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放入50g、10g、5g 的砝码各一个,指针正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A. 65gB. 65.2gC. 64.8gD. 无法确定6.一架天平的游码指在2.5g处,小明同学忘记将游码拨回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就调好平衡了,称量时,物体放在左盘,然后在右盘放了50g砝码后,天平刚好在水平方向平衡,则物体的质量是()A. 52.5gB. 47.5gC. 50gD. 55g7.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砝码因长期使用被磨损,导致测量出的质量()A. 相等B. 偏大C. 偏小D. 无法确定8.用最小刻度值为1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记录结果中正确的是()A. 238.0毫米B. 23.8厘米C. 237.90毫米D. 2.38分米9.如图在玻璃瓶装满水,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对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小明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猜想2:手挤压玻璃瓶壁时,使瓶内水的温度升高.于是小明进行如下探究:先用较大的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松手后水面迅速回到原位置;再用较小的力挤压玻璃瓶,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高度变小,重复多次,现象均相同,对于此探究()A. 只能验证猜想1B. 只能验证猜想2C. 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D. 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10.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跟下面哪个因素有关()A. 摆锤的轻重B. 摆动的角度C. 摆的形状D. 摆的长短11.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错误的是()A. 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B. 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L/NC. 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D. 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12.下面是小明所做的验证性实验,不正确的是()A. 将大豆放在鼓面上,敲击鼓面,看到大豆被震起,听到打鼓声音,说明物体振动发声B. 在桌面一端放块表,耳朵贴到另一端,可听到表走的声音,说明声音可在固体中传播C. 将尺子的一端固定,分别轻拨和重拨另一端,听到的声音大小不同,说明音调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D. 一束平行光照射到粗糙表面时,虽然反射光线将向四面八方反射,但光线扔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3.某同学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四次测量,分别记为:23.37cm,23.36cm,23.18cm,23.39cm,那么,最终这个物体的长度应视为()A. 23.325cmB. 23.33cmC. 23.373cmD. 23.37cm14.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提问B. 猜想C. 实验D. 得出结论15.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 2.36cmB. 2.357cmC. 2.35cmD. 2.4cm二、填空题16.如图所示秒表的分针圈中的分度值为________ s,秒表此时的示数为________ s.17.实验室中,常用托盘天平来测物体的 ________,实验时,物体应放入 ________盘.电学实验中,电流表应 ________在电路中,电压表应 ________在电路中.(后两空均选填“串联”或“并联”)18.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________19.如图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__,物体的宽度是 ________cm.20. 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其中R x为待测电阻,R为电阻箱,S为单刀双掷开关,R0为定值电阻.小明用该电路进行实验,主要步骤有:A.把开关S接b点,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B.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C.把开关S接a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D.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1)上述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 (只需填写序号).(2)步骤A中电阻箱调节好后示数为30 Ω.若已知R0的阻值为10Ω,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 Ω.(3)本实验物理思想方法可称为________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21.(2016•凉山州)某同学将一段细铜丝在一只铅笔上单层紧密地缠绕了20圈,形成一个钢丝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取测量该铜丝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1所示,该细铜丝的直径为________cm,在图2中体温计示数是________℃,在图3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三、解答题22.水稻丰收后,带壳的稻谷放在场院上,堆成圆锥形的谷堆,物理老师和数学老师一起给学生们留了作业:用一个量程是20 m的卷尺,一个不太大的薄铁皮桶,一个量程不超过15 kg的杆秤,还可以利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东西,依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和数学知识,估算一下这堆稻谷的质量有多大,请你说出具体的办法。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检测题(含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检测题(含答案)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检测题(满分70分,7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长度的估测中最接近3m的是()A. 教室的高度B. 课桌的高度C. 物理课本的宽度D. 一名同学的身高2. 下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A. 卷尺B. 游标C. 螺旋测微器D. 挂钟3.下列长度测量的数据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①0.39dm ②6.85cm ③11.0mm ④2.76m ⑤8.26mm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④⑤4.用托盘天平测出一枚邮票的质量,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A. 把一枚邮票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B. 先测出一枚邮票和一螺母的总质量,再减去螺母的质量C. 先测出200枚邮票总质量,再除以200D. 先测出200枚邮票的总质量,再加一枚邮票测出201枚邮票的总质量,求其差就是一枚邮票的质量5.班主任老师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 )A. 18.77cmB. 18.76cmC. 18.74cmD. 18.89cm6.咱校校长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A. 1 cm、5.50 cmB. 1 cm、8.30 cmC. 1 mm、2.8 cmD. 1 mm、2.80 cm.7.要比较准确的测量出京珠高速公路的里程,比较科学而简单的办法是()A. 做一根分度值为1m,长为100m的皮卷尺进行测量B. 打开地图,根据地图上给出的比例尺,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北京到珠海的距离,再进行换算.C. 利用汽车行驶中里程表计数的变化D. 将公路等分成n 段,测出每段的长度,再由ns算出.8.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某小组有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做法,正确的做法是()A. 图甲所示的做法,只需一次测量B. 图乙所示的做法,需要多次测量C. 图甲所示的做法,需要多次测量D. 图乙所示的做法,只需一次测量9.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A. 人眨一下眼睛所用的时间B. 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C. 人在安静时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D. 人步行10m路程所用的时间10.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的程序有7个步骤,分别是、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测试题2份含答案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测试题2份含答案

第一章章末卷1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1.(4分)下列各物体的长度接近50cm的是()A.一个杯子的高B.一支铅笔的长C.一个乒乓球的直径D.一课桌的宽度【考点】63:长度的估测.【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A、一个杯子的高度在15cm左右。

不符合题意;B、一支铅笔的长度在18cm左右。

不符合题意;C、一个乒乓球的直径为4cm.不符合题意;D、一张课桌的宽度在50cm左右。

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2.(4分)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面积约为()A.1mm2B.1cm2C.1dm2D.1m2【考点】63:长度的估测.【分析】根据生活中物体的实际面积,分析选项中的不同数据,选择正确的答案。

【解答】解:大拇指指甲的面积应在1cm2左右,1mm2的面积太小了,而1dm2和1m2的面积太大了,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只有选项B正确;故选:B。

【点评】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考点】63:长度的估测.【分析】长度单位的换算:1m=102cm=103mm=109nm,一般成人的脚长大约为24厘米左右,以此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判断四个选项中的答案是否正确。

【解答】解:一般成人的脚长大约为24厘米左右,约合0.24m、2.4×10﹣10nm,240mm,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长度单位换算关系要熟练掌握,因为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估测的运用是广泛的,结合自已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分析估测。

4.(4分)安装窗户玻璃和窗帘时,选用合适的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别应该是()A.1毫米、1毫米B.1厘米、1厘米C.1毫米、1厘米D.1厘米、1毫米【考点】66:刻度尺的使用.【分析】刻度尺的精确度由最小分度值决定,分度值越小越精确。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检测试题教科版(有答案)(精)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检测试题教科版(有答案)(精)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章检测试题(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30分)1、对于家庭实验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满分)100分)A .成立家庭实验室后,我们在家里就能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实验研究了B .生活中的易拉罐、气球等都能够成为家庭实验中的资料C .家庭实验室能够配置简单的丈量器械和装置D .家庭实验室一定配置专业的实验仪器和装置,否则没法达成实验研究 2、在科学研究流程中,你感觉最重点的是( ) A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B .猜想与假定 C .拟订计划,采集凭证 D .剖析、评估与沟通 3、以下对于科学研究工具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 .量筒是用来丈量温度的仪器 B .体积的丈量用托盘天平C .弹簧测力计能够用来 丈量质量D .时间的丈量用秒表 4、王刚同学依据石头在水中下沉的现象想到:石头在水中可能不受浮力作用,并设计和进 行了实验。

上述过程中 “石头在水中可能不受浮力作用”属于科学研究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与假定 C .进行实验与采集凭证 D .剖析与论证5、同学用分度值是厘米的刻度尺丈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三次丈量结果分别是、、,则该物体的长度是()A .B .C .D . 6、.以下相关偏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多次丈量取均匀值能够减小偏差B .偏差就是丈量中产生的错误C .只需仔细丈量, 就能够防止偏差D .采用精细的丈量仪器能够除去偏差 7、以下记录结果中,哪一个长度的单位应当是厘米( ) A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 18 B .教室的宽度约为60 C .小 明的身高约为 D .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 70 8、用塑料卷尺丈量长度时,若使劲拉尺进行丈量,那么丈量结果将( ) A .偏大 B .偏小 C .不变 D .不可以确定 9、用皮尺丈量球场的宽度,记录的数据是 ,这个皮尺的分度值是( )A .1mmB .1cmC .1dmD .1m10、这个学期起开设了物理课程,小刚很喜爱,要进入物理世界,以下说法和做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从研究身旁的问题着手B .相信书籍上的知识,由于书籍上的知识一定是正确的C .学习古人累积的科学知识D .留意察看,仔细思虑二、填空题。

新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全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新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全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新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全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第一章走进实验室)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6分)1、我国从2011年12月份开始,发布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中的PM2.5监测数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__________(填长度单位)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达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而且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一般分子的直径约为3×10-10m,由此可判断PM2.5颗粒__________单个分子。

(选填“是”或“不是”)2、小刚学了长度测量以后,在分组探究活动中,估计教室里所用课桌的高度约为80______(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然后又用刻度尺测量橡皮擦的长度,如图所示,图中橡皮擦的长度为_______cm。

3、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_______,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_______ 。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4、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分别是:14.72 cm,14.71 cm,14.82 cm,14.73 cm,14.73cm。

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其中有一次记录结果是错误的,它是,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

5、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一张纸的厚度约70μm= m.测同一长度时常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样可以减小。

6、一个同学用手中的毫米刻度尺子测量壹圆硬币的直径,四次结果依次为:2.51cm、2.53cm、2.5cm、2.51cm,其中错误的一个数据是__ _____,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硬币的直径应该记为________。

7、一把普通钢尺的刻度比标准的刻度间隔大一些,那么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长度值将会比实际值.用这把钢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夏天测得的长度值比冬天测得的长度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8、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科教版-八年级物理单元测验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dm 的是( ) A .兵乓球的直径; B .拳头的宽度; C .2分硬币的厚度 D .保温瓶的高度.
2.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 ,12.36cm ,12.38cm ,12.34cm ,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
A .12.38cm .
B .12.365cm .
C .12.36cm .
D .12.37cm . 3.下列各式中表达正确的是( )
A .7.2m=7.2×100=720cm .
B .7.2m=7.2m ×100=720cm .
C .7.2m=7.2×100cm=720cm .
D .7.2m=7.2m ×100cm=720cm 4.测量你身高时,应选用 ( )
A .最小刻度是mm 的米尺.
B .最小刻度是cm 的3m 软尺.
C .最小刻度为mm 的2m 直尺.
D .最小刻度为mm 米的2m 卷尺. 5.图1所示是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 ) A .2.40cm . B .2.4cm . C .13.40cm . D .2.40m .
6.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不能用的是 ( )
A .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B .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

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处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C .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
D .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度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7.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原因:( ) A .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B .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
C .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D .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8.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 A .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地厚度;
B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 .用刻度尺测量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
D .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分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9.一位同学用刻度均匀的米尺测量一张小桌面的边长为0.98m ,在将这把米尺跟标准米尺校对,发现此米尺的实际长度为1.002m ,则这张小桌面的实际边长约为:( )
A .大于0.98m ;
B .小于0.98m ;
C .等于0.98m
D .无法判断. 10.关于刻度尺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A .使用刻度尺时,尺要沿着所测物体
B .记录结果时,要在数后加单位
C .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必须将尺的最左端与被测物体左边对齐
D .尺的放置和读数时视线均不能歪斜 11.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因测量工具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
B .测量时选用的工具越精密越好
C .学生用钢尺的最大测量长度为15cm ,因此,无法用它来测量长度约为50厘米的课桌的宽度
D .测量长度时,也可以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子
12.李焕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 ( )
A .18.77cm
B .18.76cm
C .18.74cm
D .18.89cm 13.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中发生的现象,在实验室内不可能重现 B .进入实验室后,首先要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C .科学家有广博的知识,不需要进行科学探究也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D .实验完毕后,不需要整理仪器,这是实验员的事 14.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 )
A .猜想与假设
B .交流合作
C .提出问题
D .分析论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不用写出演算过程。

15.物理学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声学、光学等许多分支学科,研究不同的学科需要不同实验器材,依据你在实验室中的收获,写出测长度的仪器 ,温度的测量仪器 ,质量的测量仪器 ,时间的测量仪器 。

16.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小明同学的身高是1.68 (填上适当的单位).
17.填下列数值的单位,使其符合实际情况:圆珠笔长度约 1.35 ;学生鞋子的长度约24 ;床的宽度约14.5 。

18.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8μm =_________mm ; 60km=____________dm 。

19.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看_____ _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

(2)读数时____ ____要与尺面垂直;
(3)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_____ ___和____ ____ 。

20.某人测得一本字典正文400页厚度为18.0mm,则该字典正文每张纸厚度为_________mm。

21.有两支最小分度相同的刻度尺A和B,在室温下测同一长度时结果相同;在40℃的室内测同一长度时分别为LA和LB,但LA>LB。

若将这两支尺拿到-20℃的室外测同一长度,结果分别为L′A和L′B,则L′A___ __L′B。

(填“>”、“<”或“=”)
22.用皮尺测量长度时,若皮尺拉得过紧,则测量结果偏__________。

23.某同学利用柔软棉线测出地图上长江长63.00cm,北京至郑州铁路线长6.95cm。

经查书,长江实际长度为6300km。

则此地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_,北京至郑州实际铁路线长为___________。

24.在微观研究中,“纳m”(nm)是_________物理量的单位;纳m材料的特性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1nm=10-10m。

某种可见光的波长为4000nm,合________m。

25.2005年5月22日,中国重测珠峰高度的登山队队员成功登上了珠峰的顶峰。

据权威科学家预测,此次测量结果将高于以前所知的珠峰高度8848.13 (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32分)
26.如图2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4分)
(1)图(a)中,物体A长度为 cm。

(2)图(b)中,物体A长度为 cm。

27.如图3所示,在铅笔上整齐排绕20匝漆包线,则漆包线直径为 mm。

(2分)
28.有两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的结果是12.82cm,乙测得的结果是12.8cm,那么(1)若这两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mm,则______同学的测量结果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29.某同学用滚动铁环的方法来测学校花坛的周长。

他测得铁环的直径为D,铁环绕花坛一周滚动的圈数为N,则计算花坛周长L的公式为L=_____ ____。

(2分)
30.某同学为测定语文书的纸张厚度,采取如下步骤:(4分)
a.量出一叠纸的厚度L
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检查零刻度是否磨损
c.计算每张纸的厚度d=L/100
d.取得语文书内100页叠齐压紧
上述步骤的正确排列顺序(用序号字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如何测量一棵大树的树干直径?(写出所需器材及实验步骤和相应表达式)(5分)
图2
图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