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氢青蒿素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周期的作用

合集下载

双氢青蒿素对卵巢癌的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进展

双氢青蒿素对卵巢癌的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进展

双氢青蒿素对卵巢癌的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进展摘要】双氢青蒿素是在抗疟治疗的基础上发现其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其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发挥抗肿瘤作用。

主要包括通过作用于T细胞、NK细胞,促使其增殖,增加其免疫活性发挥作用;其还可以调节多种免疫相关基因转录,促进免疫因子的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

【关键词】双氢青蒿素免疫调节抗肿瘤【Abstract】 dihydroartemisinin is found on the basis of antimalarial treatment with anti-tumor effect. Mainly through its cellular immune anti tumor effects. Mainlyby acting on T cells, NK cells, prompting the proliferation, increase immune activityplay a role; it can also regulate a variety of immune-related gene transcription, to promote the expression of immune factors play the role of anti-tumor.【Keywords】 dihydroartemisinin immunomodulatory antitumor【中图分类号】R73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5-0022-02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其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

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抗肿瘤活性成分是当前抗肿瘤药物研究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天然药物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天然药物对发现新药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为设计理想的抗肿瘤新药提供独特的化学结构,成为创制新药的先导化合物。

黄芩素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_侵袭、迁移、上皮间充质转化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黄芩素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_侵袭、迁移、上皮间充质转化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黄芩素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DA -MB -231侵袭、迁移、上皮间充质转化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陈林1,2,梁秋果1,2,吉杨丹1,2,王恒1,21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贵州都匀558013;2 黔南州天然产物与组分功效重点实验室摘要:目的 观察黄岑素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DA -MB -231的侵袭、迁移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 )的调控作用,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MDA -MB -231细胞分为一组、二组、三组及对照组,一组、二组、三组分别加入2.5、5、10 μmol /L 的黄岑素,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

培养48 h 时采用划痕修复实验观察四组细胞迁移能力、采用Transwell 侵袭实验观察四组细胞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细胞EMT 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 )及E -钙黏蛋白(E -cadherin )、整合素αv 、β3、磷酸化黏着斑激酶(p -FAK )、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整合素p -PI3K )。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黄岑素组细胞迁移率降低、侵袭细胞数少,细胞E -cadherin 相对表达量高,vimentin 、整合素αv 、整合素β3、p -FAK 、p -PI3K 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且呈剂量依赖性(P 均<0.05)。

结论 黄芩素抑制MDA -MB -231细胞的侵袭、迁移及EMT 。

黄岑素可能通过抑制整合素αv 、整合素β3表达,进一步抑制p -FAK 、p -PI3K 蛋白表达,抑制MDA -MB -231的侵袭、迁移及EMT 。

关键词:黄芩素;乳腺癌;细胞侵袭;细胞迁移;上皮间质转化;波形蛋白;E -钙黏蛋白;整合素αv 、整合素β3;黏着斑激酶;磷脂酰肌醇3激酶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24.06.003中图分类号:R96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 (2024)06-0010-04Regulatory effects of baicalein on invasion , migration , and EMT in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 line MDA -MB -231CHEN Lin 1, LIANG Qiuguo , JI Yangdan , WANG Heng1 Department of Basic Medicine , Qiannan Medic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 Duyun 558013, 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gulatory effects of baicalein on the invasion , migration , and 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 ) of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 line MDA -MB -231 and to explore its potential mechanism of action. Methods MDA -MB -231 cells in the logarithmic growth phase were divided into the Group 1, Group 2, Group 3, and Control group. Baicalein was added to cells in the Group 1, Group 2, and Group 3 at concentrations of 2.5, 5, and 10 μmol /L , respectively , while cell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not treated. After 48 h of incubation , Scratch repair experi‐ment was used to observe cell migration capacity , Transwell invasion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to assess cell invasion ca‐pacity , and Western blotting was utiliz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EMT markers including vimentin and E -cad‐herin , as well as integrin αv , integrin β3, phosphorylated focal adhesion kinase (p -FAK ), and phosphorylated 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 (p -PI3K ) protein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 the cell migration rate decreased , the number of invading cells decreased ,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level of E -cadherin was higher , and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levels of vimentin , integrin αv , integrin β3, p -FAK , and p -PI3K protein were lower in the baicalein group , with a dose -de‐pendant manner (all P <0.05). Conclusions Baicalein inhibits the invasion , migration , and EMT of MDA -MB -231cells. Baicalein may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integrin αv , integrin β3, and further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p -FAK and p -PI3K proteins , thereby inhibiting the invasion , migration , and EMT of MDA -MB -231 cells.Key words : baicalein; breast carcinoma; cell invasion; cell migration; 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vimentin;基金项目: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基金(qnyz202013,qnyz202206);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教育教学科研基金项目(qnyzjx202205);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qnyz202201)。

双氢青蒿素体外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电镜研究

双氢青蒿素体外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电镜研究
中 图分 类 号 :R 7 3 7 . 9; Q2 5; R2 8 2 . 7 1; Q 3 3 6 文 献 标 识 码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1 0 0 0— 6 2 8 1 . 2 0 1 5 . 0 2 . 0 1 0
从 上世 纪 开始 , 乳 腺 癌发病 率逐 年上 升 , 是 目前
浓 度 DHA 处 理 后 的 癌 细 胞 , 随 浓 度 的增 加 , 呈 现 典 型 的 细 胞 凋 亡超 微 结 构 改 变 。 结 论 : D HA 能诱 导 乳 腺 癌 MD A— MB一2 3 1细 胞 的 凋 亡 , 有 望成 为抗 乳腺 癌 的 辅 助 化 疗 药 物 。
关 键 词 :乳腺 癌 细 胞 ; 双氢青蒿素; 细胞凋亡 ; 电镜
癌药 物提 供实验 依 据 。
mo l / L P B S洗涤 , 梯 度 乙醇 和 丙 酮脱 水 , E p o n 8 1 2环
氧树脂 包埋 , U l t r a c u t E型超 薄切 片机 切 片 , 醋 酸 双 氧铀 一枸橼 酸铅 双染 色 , H 一 7 5 0 0透射 电镜 观察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主 要 材 料 与 试 剂
双氢 青蒿 素纯 品 ( 上 海 源 叶生 物 科 技有 限公 司
2 结 果
在 电镜 下 , 对 照 组 MD A . MB 一 2 3 1细 胞 , 表 口 『 见 大小不 等 的微足 和微 绒毛 , 细胞 核形 状不 规则 , 核 内富含 常染 色质 , 分布均匀, 核 仁 明显 , 胞 质 内核 糖
癌作用 的超 微病 理 改变 , 为寻 找新 型 、 有 效 的 抗 乳 腺
取 状态 良好 的对 数 生 长 期 MD A — MB 一 2 3 l细 胞 , 用含 E D T A的胰酶 消化 , 玻璃 吸管 , 每孔 细胞悬 液 2 m I , 常舭 培养

青蒿琥酯对生存素在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表达的影响

青蒿琥酯对生存素在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表达的影响

Th r sn i ee c fs r ii x rs in a 4 h a d 4 o to ru (  ̄ / e ewa odf r n eo u vvn se p e so t2 n 8h i c n r l o p 0t mL)a aye ytts. u f n g g n lzd b -e tB t
t o hr ugh i hi ii he e r s i ur i i n b tng t xp e son ofs v vn.
[ e o d ] a ts n t ; MDA MB 2 1 b e s a cr s r i n K yw r s r u ae e — - 3 ; ra t n e ; u vv c i
na)
[ b t c] O j ci T t d h n le c fa ts n t n t e e p es n o u vv n b e s cn e A s at r be t e v o su y t e if n e o r u ae o h x rs i fs rii i r at a c r u e o n
各 组 、 时 间 点培 养 上 清 液 中 srii 蛋 白质 表 达 水 平 。 结 果 各 uv n的 v
P R 结 果 和 E IA 结 果 均 显 示 , 着 药 物 浓 度 C LS 随
的增 加 和 处 理 时 间的 延 长 ,uvvn基 因水 平 和 蛋 白质 水 平 的 表 达 也 逐 渐 降低 , 一 时 间 点 各 组 间 s ri n的 表 达 sri i 同 uv i v 量进 行 单 因素 方 差 分 析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O 0 ) 对 照 组 ( ,/ ) 2 差 P .5 ; O/ mE 在 4h和 4 uvvn的 表 达 量 变 化 不 g 8hs ri i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度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度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度青蒿素是从菊科植物黄花蒿中提取别离出的一种具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

以往研究发现其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后续抗血吸虫、抗病毒、抗心律失常等用途也相继被发现。

近年来,据国内外研究报道青蒿素在抗炎、抗孕、抗肿瘤等方面也具有较好效果。

尤其在抗肿瘤方面,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多种肿瘤细胞都有显著抑制或杀伤作用,且耐受性好,不良反响少。

1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肝癌的抗肿瘤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肝癌HepG2 细胞、SMMC-7721 细胞、H22 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黄俊玲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epG2 细胞进行实验,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青蒿素,采用MTT 法检测青蒿素对HepG2 细胞作用后的增殖抑制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作用HepG2后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结果显示青蒿素对HepG2 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可使HepG2 细胞周期阻滞于G0 /S 期,并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

潘雷等将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 接种于小鼠腰部皮下,制成小鼠荷瘤动物模型,给予青蒿素对荷瘤小鼠进行干预,观察小鼠肿瘤的体积变化,并用TUNEL 法检查肿瘤细胞的凋亡。

结果显示,青蒿素对SMMC-7721 具有明显肿瘤抑制作用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盛庆寿等研究不同剂量双氢青蒿素含药血清对SMMC-7721 细胞的作用,结果显示双氢青蒿素含药血清浓度在30 mg /kg 以上时具有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邓小荣等取生长状态良好的小鼠肝癌H22 细胞为实验对象,采用台盼蓝染液染色细胞计数法检测不同浓度青蒿素对H22 的细胞活力和生长曲线的影响,并利用MTT 比色法对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22 细胞进行细胞生长抑制实验,结果说明青蒿素能有效抑制H22 的细胞活力、细胞增殖,并能影响其生长曲线。

青蒿素抗肝癌细胞的作用机制与Fe2 + 浓度有关。

双氢青蒿素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

双氢青蒿素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

双氢青蒿素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双氢青蒿素(DHA)适用于各种类型疟疾的症状控制,尤其是对抗氯喹恶性及凶险型疟疾有较好疗效,另外据临床发现,双氢青蒿素还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对此,本文就双氢青蒿素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作一全面的综述探讨分析。

标签:双氢青蒿素抗肿瘤机制抑癌基因人类对于地球的索取无休无止地进行着,导致了现代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以及各种罕见病菌的不断滋生,从而导致了各种肿瘤在不断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据调查显示,国内死于肿瘤患者约为每年160万,且每年还以200万左右的新病例急增,肿瘤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达5%以上,易发生于35~55岁的壮年人群。

肿瘤已成为导致我国劳动力大量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探讨双氢青蒿素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详情报道如下。

1 肿瘤发病机制肿瘤多由各类病变基因作用人体机制而导致人体组织的部分细胞,对其基因丧失常规化的调控能力,从而引发其克隆性异常增生,最终成功诱发异常病变的一种疾病。

但是其肿瘤实质就是一种基因病,多由多种病变原因(如环境、遗传等等)致使DNA损伤,致使相应的抑制基因被其激发,此时人体组织的其他相关功能基因(如NDA修复基因)也在随之变化而忙碌,从而使其表达异常,导致靶细胞转化。

接着,被转化细胞迅速分化或增生,再历经一段复杂的病变过程,其中部分增生细胞出现异质化,即病变拥有恶性转化(局部浸润、远处转移)的能力,即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的生长可以简单概括为[1]:一个细胞的恶性转化→转化细胞的克隆性增生→局部浸润→远处转移。

2 DHA的抗肿瘤作用目前国内肿瘤发病相关有:其一,肿瘤患病人数急剧上升是不争的事实,此或许与当今环境问题息息相关;其二,肿瘤患病人群中,以老、小两类患者罹患癌症的几率最高;其三,恶性肿瘤的病症中,以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为最,或许与其饮食生活相关。

据调查,就以常见恶性肿瘤死亡人数来统计,我国与美国、英国、法国等肿瘤高危国家已十分接近,且远远高于日本、澳大利亚、印度、泰国等国家,故我国在抗肿瘤方面引起高度的重视。

双氢青蒿素对肺癌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双氢青蒿素对肺癌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系 。随着 药物浓度 的不 断增大和作 用时 间的不断延 长 ,其杀伤 率也逐渐升 高 , I 值逐渐 降低 。进一 步研究发 现 ,D c HA的立 体化学结 构是其抑 制肿瘤 细胞增殖 的作用基 础 ,尤其 是醚键结 构连接 的二 聚体 。有此种结 构的双氢青蒿 素可使人肺腺癌A5 9 4 细胞G + 细胞增 加 ,s nG期 期细胞减少 ,抑 ̄ A5 9 ] 1 4 细胞 的增殖 , 使其滞 留在G。 G, ,在 G G 期之 前 出现 亚二倍 体凋亡 峰 ,从 + 期 。 而抑制肿瘤 的生 长。 另外 ,增殖 细胞核抗 原( NA) NA多 PC 是D 聚酶 6辅助蛋 白 ,是D NA合成必不可 少的 因子 ,其 水平和表达 反映 了细胞 的增 殖活性 。用免 疫组 化染 色法 检 ̄ NDHA作用 后 GL C、A5 9 4 、YTL MC 三株肺 癌细胞 中PC NA的表达 ,结果表 明DHAf 抑制PC i  ̄ NA表达 ,从 而降低DNA多 聚酶 6的活性 ,抑 制肿瘤 细胞DNA的合成 ,导致 了肿 瘤细胞的增殖抑制 。
新 的高效 、低毒 的抗肺癌 药物 。 [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肺癌 ;机制 ;凋亡 ;抑制
青蒿 素( tmi n n 又名黄蒿素 ,是我 国药学工作者 17 Are s i) i 91 年从菊科植物黄花蒿( tmi a n a) Are s a n 1叶中提 取分离到的一种具 i 有过氧基 因的倍半萜 内酯化 合物 。在它 的基础 上又开 发出多种
的 模 型 小 鼠 口 J DHA药 物 后 ,可 抑 制 A5 9[ 在 裸 鼠 体 内 的 ]  ̄ 4  ̄胞 1 1
恶性肿瘤 的重要生物学特征之 一。有研究结 果显示D HA可通过
诱导肺癌 细胞 凋亡发挥抗肿瘤 作用 。C e 等 h n 用DHA作用于人

青蒿素类药物对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研究

青蒿素类药物对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研究

青蒿素类药物对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研究肝癌是全球范围内较为常见的肿瘤之一,尤其在东亚地区的高发率更是令人担忧。

早期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但是当前的治疗手段依旧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青蒿素类药物在近年来成为了一种新的治疗肝癌的研究热点,因其在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而备受关注。

青蒿素类药物是市场上用来治疗疟疾的药物,这类药物在凋亡途径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被许多科学家用于研究癌症治疗。

针对肝癌等恶性肿瘤,青蒿素类药物能够影响肿瘤细胞的形态,促进癌细胞的凋亡,同时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过去的实验表明,青蒿素类药物对肝癌细胞的凋亡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

其中以青蒿素和二氢青蒿素的抗肿瘤活性最为明显。

这可能是因为青蒿素类药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从而削弱肿瘤的生命力。

通过青蒿素药物治疗肝癌,不仅可以降低肝癌的复发率,同时也可以提高肝癌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

青蒿素类药物对肝癌细胞凋亡诱导的具体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究。

目前研究表明,这类药物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对肝癌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例如,青蒿素类药物能够刺激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激活,促进细胞内的粘连消失和胞浆p53、Bcl-2、caspase-9等蛋白质的改变,同时抑制血管生成,改变肿瘤细胞微环境等多重作用机制。

这些机制的细节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完全理解和探究。

同时,青蒿素类药物也需要更好地解决其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毒副作用、药物产量不稳定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青蒿素类药物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医疗中,在肝癌治疗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总之,青蒿素类药物作为一种新兴的抗癌类药物,取得了很多重要的进展。

尤其在肝癌治疗中,青蒿素类药物可以减少肝癌的复发率,提高肝癌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

虽然还存在各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青蒿素类药物在抗癌领域将会有更加突出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6 7 0-
安 徽 医 药
A n h u i M e d i c a l a n d P h a r ma c e u t i c a l J o u r n a l 2 0 1 3 O c t ; 1 7 ( 1 0 )
双 氢青蒿素对人乳腺癌细胞 MD A- MB - 2 3 1周期 的作 用
陈永顺 , 李 静 , 杨 斌 , 贾 晓栋 , 李 丹妮
( 1 . 商丘 医学高等 专科 学校 , 河南 商丘 4 7 6 1 0 0 ; 2 . 广西 医科大学 药学院 , 广 西 南宁 5 3 0 0 2 1 )
摘要 : 目的 结果 研究双氢青蒿素 ( a l p h a - D i h y d r o a r t e m i s i n i n , D H A) 对人乳腺 癌细胞 MD A— MB- 2 3 1周期 的影响 。方 法 M1 T r 法测 定
c o u l d o b v i o u s l y o b s e ve r t h e c h a n g e o f c e l l c y c l e b y t h e f l o w c y t o me t r y a n a l y s i s , a n d t h e c h a n g e o f c y c l i n B1 a n d c d c 2 b y i mmu n o h i s t o -
t he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 o fMDA - M B- 2 31 c e l l s, s ho wi n g a t i me— d o s e e f f e c t a n d I C5 0 we r e 2 2 0. 5, 1 4 2. 1, 1 2 4. 3 mo 1.L ~ i n 24, 48, 72 h.W e
s e r v e t h e e f e c t o f DHA o n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 o f h u ma n MDA- MB- 2 3 1 c e l l s . C e l l c y c l e s w e r e me a s u r e d b y t h e l f o w c y t o me t r y a n ly a s i s . T h e e x — p r e s s i o n s o f c y c l i n B 1 a n d c d c 2 i n t h e MDA- MB- 2 3 1 c e l l s we r e e v a l u a t e d b y i mmu n o h i s t o c h e mi c a l s t a i n i n g . Re s u l t s D HA c o u l d i n h i b i t
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周期蛋 白 c y c l i n B 1 与c d c 2的表达诱导细胞阻滞于 G / M期 。
Ro l e o f d i h y d r o a r t e mi s in i n( DHA )i n c e l l c y c l e o f h u ma n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e f f e c t o f D HA o n c e l l c y c l e o f h u m a n M D A— MB- 2 3 1 c e l l s . Me t h o d s MT Y w a s p e r f o r m e d t o o b —
D H A对人乳腺癌 MD A - MB - 2 3 1细胞抑制率 , 流式 细胞术 检测细胞 周期分 布 , 免疫组 化方 法测定 c y c l i n B l 与 c d c 2蛋 白的表达 。 D HA体外能够明显抑制人乳腺癌 MD A- MB - 2 3 1 细胞 的生长 , 并呈现一定 的时间 一剂量效应 , 2 4 、 4 8和 7 2 h的 I c 5 0 值分别 D H A对人 乳腺癌 MD A— MB- 2 3 1细胞有 显著 的抑 制作 为2 2 0 . 5 、 1 4 2 . 1 和 1 2 4 . 3 I x m o l ・ L ~; D H A作用 M D A— MB - 2 3 1细胞 4 8 h 后, 流式细胞术检测 到 G 0 / G l 期和 S期 细胞 明显减少 、 G / M期细胞显著增多 , 细胞周期蛋 白 c y c l i n B 1 与c d c 2表 达下 调。结论 关键词 : 双氢青蒿素 ; 细胞周期 ; 抗肿瘤
M DA _ M B_ 2 3 1 c e l l s
C HEN Yo n g o s h u n , L I J i n g ‘ . YANG B i n . e t a l ( 1 . S h a n g q i u M 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S h a n g q i u , H e n a n 4 7 6 1 0 0; 2 . G u a n g x i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n n i n g , G u a n g x i 5 3 0 0 2 1 , C h i n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