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知能提升
素养闯关
第 10 页
6.★(太原模拟)电视剧《乔家大院》和《胡雪岩》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再
现了历史。两人分别是清朝时期晋商和徽商的代表,他们的经济活动促
进了清朝哪一行业的繁荣
(C )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外贸业
知识梳理
基础强化
知能提升
素养闯关
第 11 页
7.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历史上有一个时期,人口突破了 3 亿,占当
知识梳理
基础强化
知能提升
素养闯关
第5页
1.文物承载着历史。下图是清朝开荒执照,政府将州县卫所无主荒地分
给流民及官兵屯种,并由官府给以印信执照。它说明清朝
(C )
A.湖广地区得以开发
B.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C.重视农业的发展
D.农民可以随意获得土地
知识梳理Biblioteka 基础强化知能提升素养闯关
第6页
2.清朝前期,发展兴盛的手工业部门包括 ①丝织 ②棉织 ③印染 ④制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雍正帝重农抑商,重视农业生产。
知识梳理
基础强化
知能提升
素养闯关
第 17 页
材料二
年代
耕地面积(顷)
1661 年(顺治十八年) 5 493 576
1685 年(康熙二十四年) 6 078 430
1724 年(雍正二年) 6 837 914
1766 年(乾隆三十一年) 7 414 495
知识梳理
基础强化
第 19 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知识梳理
基础强化
知能提升
素养闯关
第1页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9.(2022天津滨海新区期末)清朝前期,吴江县的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湖北 的汉口镇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C) A.陆路、水路商旅往来频繁 B.大城市工商业繁荣 C.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D.各地商品贸易十分兴盛 10.(2022南宁期末)“明朝中期以后,出现了以十大商帮为核心的商人集团……正是这些商人群体, 通过各自经营,推动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成为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 材料显示商帮的出现( D ) A.实现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 B.取代中国传统农业经济 C.使政府取消重农抑商政策 D.促进明清社会经济发展
明代《南都繁会图》(局部)
(1)当时统治者推行的哪些农业措施有助于缓解人口大量增长而带来的粮食紧张问题? (2)依据材料二,指出景德镇生产瓷器的特点。 (3)材料三图中的这些招牌反映了什么景象?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答案:(1)扩大耕地面积;推广高产作物;改进种植技术;等等。 (2)分工细密、生产规模大和产品种类繁多。 (3)反映了当时南京经营货物的广泛性,是当时商品经济繁荣的一个缩影。 (4)农业兴盛、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
①山西地理位置重要,处于民族交融的前沿地带,有利于经济交流 ②晋商经营领域广泛,善于经营管
理,讲求诚信 ③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府重视商业发展 ④商品经济发展,国内市场兴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4.(2022长沙)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顺治十八年,全国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目标导航
1.了解清朝前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 (重点) 2.了解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 (重点) 3.理解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PPT优秀课件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清朝耕织图
清朝治水图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
(1)手工业各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清代粉彩瓷器是中国清代汉族传统彩瓷品种之一,康熙时,粉彩 瓷器技术已问世,雍正时期,粉彩瓷器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二、手工业繁,形成商业网 (2)农村地区形成工商业市镇;(盛泽镇、汉口镇)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4、经济作物种植方面 经济作物种植有了较大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 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5、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具体措施的作用 ①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②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 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盛世滋生图
盛世滋生图
盛世滋生图 《盛世滋生图》卷,亦名《姑苏繁华图》卷,原系清宫珍品,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作者徐扬,字云亭,苏州 人,家居穿珠巷,监生出身,曾为吴县候选主簿。清代乾隆十六年 (1751年)高宗乾隆第一次南巡,徐扬与吴县篁村人张宗苍各自进 献画册,由此二人取入画院供奉。乾隆十八年(1753年)钦赐徐扬 举人,官至内阁中书。清宫珍藏书画名著《石渠宝笈》,刊录徐扬 的作品35件,《盛世滋生图》是其中主要一卷,完成于乾隆二十四 年(1759年)。全图钤有鉴赏或收藏之章凡17方,从“乾隆御览之 宝,等钤印剖析可知,乾隆对此图卷十分赞赏,其中”太上皇帝之 宝“便可佐证乾隆禅位于其子仁宗嘉庆之后,仍依依留恋并浏览这 代粉彩瓷器是中国清代汉族传统彩瓷品种之一。康熙时期, 粉彩瓷器技术已问世;雍正时期,粉彩瓷器制瓷技术达到登峰造极 的水平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具体表现: 一、商业网的形成 形成概况: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 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 城镇市场、区 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二、较大规模的工商业市镇产生 1、形成状况 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比 县城的规模还大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3、商帮作用 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五、归纳总结 商业的发展具体表现: ①全国商业网的形成 ②较大规模的工商业市镇产生:汉口 ③商业都市的出现: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 ④商帮形成:晋商与徽商的形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1

量大幅度提高。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
(2)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①晋商 ②徽商 ③闽商 ④冀商 ⑤浙商
1661年(顺治十八年)
A、人口快速发展 B、开垦荒田
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4道肩)摩”经的景济象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年代
耕地面积(顷)
1661年(顺治十八年) 5493576 1685年(康熙二十四 6078430 年) 1724年(雍正二年) 6837914 17176661年年(到乾17隆76三年十,一耕地面积74发1生44了9什5么 年)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因素:顺治、康熙、雍正、乾隆 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 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治理黄河、 淮河等,兴修水利工程。
2、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顺治、康熙、雍正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前例的发展高潮。它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 清 朝 前 期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
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
清初统治者发展农业的措施:
易的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诸民族的首位。” 投资田产是当时经济活动的主流。
徽商经营行业以盐、典当、茶木为最著,其次为米、 谷、棉布、丝绸、纸、墨、瓷器等。
三、人口的增长:
(1)原因:
◆ ①国力强盛,社会稳定,耕地面 积扩大。
◆ ②高产作物广泛种植。 ◆ ③“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
2、作用及影◆响: 人口的增长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但快速的大幅度增长也带来了 严重的社会问题。
材料三 清朝乾隆时“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江宁著名机户李扁担,李 东阳等,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 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 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 50000人。
清朝前期手工业快速发展,出现了与前代不同的现象。 结合《清代纺织图》,你认为材料中的“机户”“手工工场” 指什么?手工工场与一般家庭手工生产相比,具有什么特点?
这幅画的名称是什么?反映了哪座城市商业的繁华?
• 苏州的繁华不是个例 • 天下有四聚(聚:这里指商业发达的城镇),北则京师,南
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 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 • 材料中提到的商业城市,和宋明时期有何不同?
• 数量增多,类型多,向内地延伸,不仅仅是政治中心
我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个时期,在一个半
世纪里人口增长了6倍多,人口总数达到 3亿,占到世界1/3。
第19课
清朝前期 社会经济的发展
1636--1840年 皇太极,顺治,康熙,雍 正,乾隆、嘉庆,道光
经济总量占世界首位
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人口的增长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教材,归纳整理 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发展的表现。
历史档案馆
年代 1661年(顺治) 1685年(康熙) 1724年(雍正) 1
你知道图1中的文物是什么吗? 图2 反映了什么史实? 两者之间有关联吗?
年代
耕地面积(顷)
1661年(顺治) 549万
1685年(康熙) 617万 1724年(雍正) 683万
特点:规模大,分工协作,出现雇佣关系
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能说明什么?
清朝的《清明上河图》
乾隆二十四年,画家徐扬有感于清朝“治化昌明, 超轶三代,幅员之广,生齿之繁,亘古未有”,因而“摹 写帝治”,绘成一幅长1.2米,高30多厘米的历史画卷。 图中人物12000余,各类船只近400艘,可辨认各类商号 260余家,各式桥梁50余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中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一 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71年)?
时间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16
人口数 5.5
6.6 8.3 9.8 11.4 12.6 13.4 13.8
(亿)
10 年 增 加 数 量 1.1 1.7 1.5 1.6 1.2 0.8 0.4
湖北的汉口镇
在明朝中期才
据载,乾隆时期已拥有“十万烟火”,“富甲天下” 苏州码头停靠着无数运粮的漕船
发展起来,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①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力。
清朝时已成为
清代晋商商铺和住宅代表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人烟数十里
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据载,乾隆时期已拥有“十万烟火”,“富甲天下”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 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 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 推动的作用。
人口的增长
明朝鼎盛时期:1亿多。
明末经济衰败 连年战乱 明末人口锐减。
清初统治者措施 康熙时:1.5亿,乾隆末年:3亿
经济发展,国力 增强,社会安定
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4.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把一空间命名为 “集市社会”,它犹如一个蜂窝,每一个蜂窝以一个市 镇为中心,由此向四方伸展出一些小路(有时是水路), 通向周边的一二十个村子;村落无法构成一个自给自足
的生活单元。这种“集市社会”反映了( B )
A.自然经济结构的封闭和紧密 B.城镇在农村生活中的纽带作用 C.地方自治模式在中国的普及 D.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日益加强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耕织图》图)《耕织图》是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所作,作品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
南宋时的楼俦在任于潜令时,绘制《耕织图诗》45幅,包括耕图21幅、织图24幅。
为什么讲述清朝的经济课本使用南宋时期的农耕画作呢?因为这几百年年我国的农耕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朝的前期经济发展的概况。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和认识)教师讲述: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和认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2.(多媒体出示图片,回答问题: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看图,读教材,总结清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答案提示: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治理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2.(多媒体出示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读教材,学生分组抢答清朝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和影响答案提示:表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目标导学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一)手工业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清代纺织图)2.教师简要介绍清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二)商业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盛世滋生图》局部)2.(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商业发展的条件)读教材,学生总结清朝商业发展的条件是什么提示: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陆路和水运发达。
3.(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引导学生抢答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答案提示:①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②形成了一些大的商邦,比如:晋商和徽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即可)
实用文档
课堂小结
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实用文档
力增人强口,增社长会
安定的,原人因口。的
数量有了很大
增长。
)
(
29690
4253
9845
10942
康熙八年 康熙五十年 雍正十二年 乾隆六十年 (1669年) (1711年) (1734年) (1795年)
实用文档
相关史事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政 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 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 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废除了新生人口的人头税; 雍正元年(1723年)开始普遍推 行"摊丁入亩",把固定下来的 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 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 征收丁税。
现象:人们盲目开垦沿河与沿湖的土地,水流域面积不
断缩小;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水灾越来越严重。(意思
相近即12、 、可依依)据据材材料料三一说、明二黄简河要流分域析出其现原的因突。出从的上社述会材现料象中。所 原因:反人映口的历增史长现过象快中,,耕你能地得减到少出,什人么地认识矛?盾突出。
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言之有
实用文档
双季稻
实用文档
当时在南方 很多地区 种植双季稻, 在河北有大 批旱地改为 水田种植, 粮食产量有 了很大提高
推广的高产农作物
马铃薯
甘薯
玉米
向日葵
花生
甘薯“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 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马 铃薯也是高产的农作物。 引进推广高产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意义
1、大大丰富了我国农作物的品种 2、增加了粮食产量,缓解了人口增 长带来的粮食压力; 3、促进了粮食的商品化和手工业的 发展
实用文档
胡雪岩,早年在各省设立 银号20多处,并经营中药、 丝茶生意,资产最高达 2000万两以上。后又入朝 为官,所以历史上称“红
顶商人”
实用文档
史料分析 材料 (明清时期)商业资本十分活跃,积累了百万乃 至千万资金。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大小商人,他们在各 地设会馆,公所,组织商帮……清代,山西票号商、两 淮盐商、广东行商,富甲天下,山西庄氏号称数千万两
实用文档
清代节日集市
湖北的汉口镇 在明朝中期才 发展起来,到 清朝时已成为 “人烟数十里 ,贾户数千家 ”的都会。
实用文档
Hale Waihona Puke 清 北京前门商业区前门街市图
清 苏州繁忙的怀胥桥商市
南都繁会图(南京)
街市上店铺林立,“西北两口皮货发客”,“东西两洋 货物俱全”等,这说明当时的南京除销售本地商品外, 还销售来自外地甚至海外的实用东文档西
——以上资料摘自《简明中国经济史》
学习与 结合所学,指出明清商业进一步发展的 探究 表现有哪些?
商业资本活跃,会馆、商帮出现,出现工商业市镇等。
实用文档
人口的增长
材料一:下图是清朝前期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
人 口
清朝前学期习的与统 单
治者采探取究一系 位
列恢复社会经 济的结措合施所,学使
: 万 人
经济知发识展分,析国
实用文档
想一想?
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问题?
?
人口的增长
材料二: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简表
实用文档
人口的增长
材料三: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边防 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 ,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 ,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
实用文档
检测 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
一、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表现
不断扩大,大片荒地得到开垦 对黄河、淮河大运河进行治理,修建了 许多堤坝、渠堰、海塘 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 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经济作物的种植有了较大的发展,品种 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 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实用文档
检测 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
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
表现 ①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 瓷业、制茶业等都有很大发展。②出现 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 具规模。 ①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形成商业 网②农村地区形成工商业市镇;(盛泽镇、 汉口镇)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北京、 扬州等)③。商业活动中形成一些大商帮 (晋商、徽商)
实用文档
导学 自学课本94—98页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原因、表现
影响 二、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 三、人口增长的原因、概况、问题
实用文档
检测 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
农业生产发展的原因
1、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 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 之大计”。 2、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 行垦荒政策;治理水利;改进种植技 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 高产作物。
实用文档
检测 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
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
表现 ①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 瓷业、制茶业等都有很大发展。②出现 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 具规模。
实用文档
清朝纺织工场
实用文档
清朝手工工场
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如江宁(今江苏南京) 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 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 50000人。
实用文档
相关史事
清朝以前,江南盛产稻米, 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 语。到了清朝中期江汉平原、 洞庭湖和湘江沿岸地区,普 遍推广玉米、甘薯等,粮食 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出现了 “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实用文档
检测 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
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1)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 的稳定和繁荣。 (2)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 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 到了推动的作用。
清代晋商代表商铺 山西商人组成的 晋商,主要贩卖 粮食、食盐、绸 缎等,到乾隆时 又专门经营汇兑、 放贷和存款业务, 在全国各地开设 “票号”,便于 货币流通。
晋商代表
实用文档
徽商
徽商与晋商齐名,徽商又称 “徽帮”,贾而好儒, 富甲一方。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 布稠等行业的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