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遗传”案例
专题34 高考复习 从性遗传、复等位基因及血型问题

专题34 2019年下半年高考专题复习从性遗传及血型问题1.在某种牛中,在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体色是红褐色,aa是红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是红褐色,而雌牛则为红色。
一头红褐色的母牛生了一头红色的小牛,这头小牛的性别及基因型是[ ]A.雄性或雌性,aa B.雄性,Aa C.雌性,Aa D.雌性,aa或Aa2.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如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对无角基因h为显性。
在公羊中,基因型为HH、Hh均表现为有角;而在母羊中基因型为HH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Hh表现为无角。
如果基因型为Hh的雌雄个体交配,则子代中出现无角母羊的概率为 A.1/8 B.1/4 C.3/8 D.3/43.已知绵羊角的性状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据表正确的判断是:A.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C.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一定是伴性遗传4.【加试题】在雌果蝇中,胚胎发育所需要的部分养分、蛋白质和mRNA由卵母细胞旁边的营养细胞和滤泡细胞提供。
有一个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产生的mRNA被运送到卵母细胞,从而保证受精后形成的胚胎正常发育,如果此基因发生突变将会导致胚胎畸形而且无法存活。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此突变是显性的,则突变杂合子雄果蝇和正常雌果蝇交配所生的雌性子代不可以存活B.如果此突变是显性的,则可观察到存活的突变纯合子个体C.如果此突变是隐性的,则对于突变杂合子母体所生的雌、雄性胚胎都有一半可正常发育D.如果此突变是隐性的,两个突变杂合子的个体杂交,子二代中有1/6是突变纯合子5. 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试分析下列从性遗传现象:Ⅰ.果蝇中一常染色体的隐性基因(a)纯合时,雌果蝇(XX)转化为不育的雄蝇;基因(a)在雄性(XY)中没有这种效应。
高考部分遗传学应用题型举例

遗传应用题归类举例理综考试模式下的生物高考题,主要考查主干学问和核心学问,遗传学部分作为中学生物的核心学问之一,是高考理综生物考查的重点。
为帮助学生系统相识此类考试命题模式,对常考的遗传学试题作出以下分类。
1遗传方式推断:实例:例1:果蝇是被用于遗传学探讨的重要材料。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果蝇品系有三组性状:I和I′、Ⅱ和Ⅱ′、Ⅲ和Ⅲ′(I、Ⅱ、Ⅲ表示显性性状,I′、Ⅱ′、Ⅲ′表示隐性性状),请依据以下几组试验结果,分析上述三组性状的限制基因的位置和遗传方式,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I×♂I′→表现I性状;♀I′×♂I→表示I性状,说明:①限制I和I′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属细胞核遗传中的常染色体遗传。
理由是F1总表现显性性状,且正交和反交的结果相同。
②♀Ⅱ×♂Ⅱ′→F1表现Ⅱ性状;♀Ⅱ′×♂Ⅱ→F1,表示Ⅱ性状(♀)和Ⅱ′性状 (♂),说明:)②限制Ⅱ和′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属于细胞核遗传中的伴性遗传;理由是在不同性别中出现不同的性状分别。
③♀Ⅲ×♂Ⅲ′→表现Ⅲ性状;♀Ⅲ′×♂Ⅲ→表示Ⅲ′性状,说明:③限制Ⅲ和Ⅲ′的基因在细胞质中,属细胞质遗传;理由是F1总是表现出与母本相像的性状。
(2)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W、白眼w),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
现有若干红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蝇,若用一次交配试验即可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应选择的亲本表现型为: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试验预期与相应结论为:①子代中雌果蝇全部红眼,雄果蝇全部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子代中雌、雄果蝇全部为红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③子代中雌、雄果蝇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个体基因型的推断①已知显隐性,可采纳测交,植物还可采纳自交。
②未知显隐性,先通过已知推断出性状的显隐性后再鉴定基因型。
2.1显隐性的推断①亲代性状不同,子代只表现出其中的一种,则此一种即为显性性状。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5单元 长句表达(三) 遗传实验中相关推理分析

方法突破
此类题目的语言表达,常涉及基因的基本传递过程中的相关规律的 考查,此类题目常用的思维方法是“假说—演绎法”,突破此类题目要 从根本上掌握相关的基本规律和技巧:显隐性的判断方法、基因型和表 型的推导、基因位置的推断、基因传递规律的判断等。
强化训练
1.胚稻的巨胚与正常胚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研 究发现,另一对等位基因E、e对D、d基因的影响表现在当E基因存在时, 胚稻种子发育形成正常胚,而e基因不影响D、d基因的表达。现让一株 正常胚稻自交,获得的F1中正常胚稻∶巨胚稻=3∶1,由题中的信息, _不__能___(填“能”或“不能”)判断出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 色体上,原因是_两__对__等__位__基__因__无__论__是__位__于__一__对__同__源__染__色__体__上__还__是___两__对__同_ _源__染__色__体__上__,__亲__本__都__能__产__生__比__例__相__等__的__两__种__配__子__,__即__D__e_、__d_e或__d__E_、__d_e_,_ _因__此__自__交__后__均__会__产__生__3_∶__1_的__性__状__分__离__比__,__所__以__不__能__判__断__出__两___对__等__位__基__因_ _是_否__分__别__位__于__两__对__同__源__染__色__体__上___。
强化训练
3.茄子的花色、果皮色是茄子选种育种的关键性状,为研究这两对性状 的遗传规律,研究人员选用P1~P4纯合子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 茄子果 皮色由B、b与D、d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B基因抑制D基因,表现 为紫色,由实验2结果可知,绿果皮基因型为__b_b_D_D_或__b_b_D__d_,其为绿色 的 原 因 是 _b_基__因__不__影__响__D__基__因__的__表__达__,__D_基__因__表__达__使__茄__子__果__皮__呈__现__绿__色___ 。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 伴性遗传中的致死问题

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剪秋罗
果蝇
宽叶对窄叶为显性,受等位基因(A、正常翅对缺刻翅为显性,受等位基
a)控制
因(D、d)控制
①宽叶(♀甲)×窄叶(♂丙)→只有宽 ①杂合正常翅(♀甲)×正常翅(♂丙)
叶(♂丁)
→正常翅(♀乙)∶正常翅(♂丁)=
②宽叶(♀乙)×宽叶(♂丁)→宽叶∶ 2∶1
窄叶=3∶1
B.亲代雌株能产生2种配子,判断依据是F1中的雄性有两种表型 C.若F1中的雌雄株相互杂交,理论上F2的表型及比例为阔叶雌株∶阔叶 雄株∶细叶雄株=3∶2∶1
D.若F1中的雌雄株相互杂交,理论上,F2中D的基因频率∶d的基因频率 =13∶3
4.果蝇中控制眼色的红眼基因W对白眼基因w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 在纯合红眼雌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翅后端边缘缺刻的果蝇,实验证明这一 现象是一条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段造成的。该缺刻翅红眼雌果蝇与正常翅 白眼雄果蝇交配,F1中的表型及比例为缺刻翅白眼雌果蝇∶正常翅红眼 雌果蝇∶正常翅红眼雄果蝇=1∶1∶1,F1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获得F2。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 )
杂交编号及亲本
子代表型及比例
Ⅰ(红眼♀×白眼
♂)
F1
1红眼♂∶1红眼♀∶1白眼♂∶1白眼♀
Ⅱ(黑体红眼♀× 灰体白眼♂)
1灰体红眼♂∶1灰体红眼♀∶1灰体白眼♂∶1 F1 灰体白眼♀
6灰体红眼♂∶12灰体红眼♀∶18灰体白眼 F2 ♂∶9灰体白眼♀∶2黑体红眼♂∶4黑体红眼
注:F2由杂交Ⅱ中的F1随机♀交∶配6产黑生体白眼♂∶3黑体白眼♀
拓展延伸 1.(2021·山东卷改编)小鼠Y染色体上的S基因决定雄性性别的发生,在 X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带有S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可转接到X染色体上。 已知配子形成不受S基因位置和数量的影响,染色体能正常联会、分离, 产生的配子均具有受精能力;含S基因的受精卵均发育为雄性,不含S 基因的均发育为雌性,但含有两个Y染色体的受精卵不发育。一个基因 型为XYS的受精卵中的S基因丢失,由该受精卵发育成能产生可育雌配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致死问题”剖析

遗传中“致死”现象
隐性致死和显性致死 配子致死和合子致死 常染色体基因致死和性染色体基因致死 基因突变致死和染色体缺失致死
A. 2∶1
B. 3∶1
C. 5∶1 D. 8∶1
解析 雌性含B基因的卵细胞有50%没有活性,即Bb的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 胞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1:2,Bb的雄性个体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 及其比例为B:b=1:1。将纯种灰身雌性个体(BB)与黑身雌性个体(bb) 杂交,F1的基因型为Bb,结合上述分析,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种类及 其比例分别是B:b=1:2、B:b=1:1,因此F1相互交配,F2中黑身个体 所占的比例2/3*1/2=1/3,则F2中灰身:黑身=2:1。
解析依题意,Xb是致死基因,导致隐性的受精卵(XbXb、XbY) 致死,故在果蝇中,雄性只有XBY个体,雌性有XBXB和XBXb个体。 雌、雄果蝇的两种杂交组合中均会出现XBY的雄性个体,因此,后 代不会出现只有雌性的现象。
例3.剪秋罗是雌雄异体的高等植物,有宽叶(B)和窄叶 (b)两种类型,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研究发现基因(b)可使花粉致死。请选择合适的亲本,进 行一次杂交,使杂交后代只有雄株,且宽叶和窄叶的个体数 量相等(只要求写出遗传图解)。
例4.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 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nXn、XN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 得到F1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 (1)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_X__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_3_种。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遗传”案例共42页

Hale Waihona Puke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案例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列举高中生物学中的遗传特例

列举高中生物学中的“遗传特例”冯庆婷(湖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结合遗传中的“例外性”进行考查是遗传题考查的一个特点。
考点主要分布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变式考查以及不完全显性遗传、致死现象、蜜蜂的遗传、从性遗传等的考查。
下面将高中生物学出现过的“遗传特例”进行列举,希望能对学生在今后的复习中有所帮助。
一、数量性状数量性状不能明显地区分为相对性状,而是表现出从高到低的连续变化,其每个数量性状都是由多对基因决定的,并且这些基因呈共显性,每个基因对表现型的作用是微效的,但是多个基因加起来,就可以形成明显的累加效应。
例如,人的身高这一数量性状,假定它是由3对基因(A与a、B与b、C与c)共同决定,那么,每一对基因中的A、B、C这三个基因的作用相等,由于累加效应,因此,基因型AABBCC的个体应该最高;基因型aabbcc 的个体应该最矮;而基因型是AaBbCc个体应该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例1人的眼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二者独立遗传)共Array同决定的。
在一个个体中,两对基因处于不同状态时,人的眼色如右表。
现有一对黄眼夫妇,其基因型均为AaBb,请回答:(1)他们所生的子女中,基因型有种。
(2)他们所生的子女中,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3)他们所生的子女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答案:(1)9种(2)5/8 (3)黑眼∶黄眼∶浅蓝眼=1∶2∶1例2人类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少。
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
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相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A.9种,1 :4 :6 :4 :1B.3种,1 :2 :1C.9种,9 :3 :3 :1 D.3种,3 :1答案:A二、基因互作当几个处于不同染色体上非等位的基因影响同一性状时,也可能产生基因的相互作用。
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考点40伴性遗传(含解析)

考点40 伴性遗传高考频度:★★★☆☆难易程度:★★★☆☆1.伴性遗传的概念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方式.2.观察红绿色盲遗传图解,据图回答(1)子代X B X b的个体中X B来自母亲,X b来自父亲.(2)子代X B Y个体中X B来自母亲,由此可知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交叉遗传.(3)如果一个女性携带者的父亲和儿子均患病,这说明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隔代遗传。
(4)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3.伴性遗传病的实例、类型及特点(连线)考向一性染色体组成与传递特点的分析1.有一对基因型为X B X b、X b Y的夫妇,生了一个基因型为X B X b Y的孩子(X和X、X和Y分别为一对同源染色体,B、b分别为染色体上的基因).如果这对夫妇中只有一方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则下列哪些原因可以造成上述结果①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②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③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分裂异常④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B2.火鸡有时能进行孤雌生殖,即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可能的机制有:①卵细胞形成时没有经过减数分裂,与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同;②卵细胞与来自相同卵母细胞的一个极体受精;③卵细胞染色体加倍.请预期每一种假设机制所产生的子代的性别比例理论值(性染色体组成为WW的个体不能成活).A.①雌∶雄=1∶1;②雌∶雄=1∶1;③雌∶雄=1∶1B.①全雌性;②雌∶雄=4∶1;③全雄性C.①雌∶雄=1∶1;②雌∶雄=2∶1;③全雄性D.①全雌性;②雌∶雄=4∶1;③雌∶雄=1∶1【答案】B【解析】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雌性的染色体组成为ZW,可以产生Z、W两种等比例的卵细胞。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①卵细胞形成时没有经过减数分裂,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形成的后代(ZW)与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同,则后代全部为雌性;②卵细胞(Z或W)与来自相同卵母细胞的一个极体(Z或W)受精,产生的后代为ZZ∶ZW∶WW=1∶4∶1,其中WW不能成活,则后代雌∶雄=4∶1;③卵细胞染色体加倍,后代ZZ∶WW=1∶1,其中WW不能成活,则后代全雄性,故选B.考向二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其概率计算3.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外祖母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其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2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4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参考答案】C解题技巧患病概率计算技巧(1)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①男孩患病概率=女孩患病概率=患病孩子概率.②患病男孩概率=患病女孩概率=患病孩子概率×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一、性别决定
(2)基因决定性别 常见: a.双基因决定型(玉米) b.复等位基因决定型(喷瓜) c.单基因决定性别(芦笋)
仍是ZW型。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三、性相关遗传
性相关遗传是指和性别相关联的遗传现象,包括伴性遗传、从性 遗传、限性遗传、母性影响等。它们各有特点。
1.伴性遗传
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 1910年摩尔根等在研究果蝇性状遗传时最先发现伴性遗传现象,研究结果同时 还最终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特点: (1)正反交的结果不同; (2)后代性状的分布和性别有关; (3)交叉遗传: 即母传子,再由子传孙女。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二、性别分化
影响性别分化的因素
1.营养条件 蜂王(♀)与工蜂形成的差异; 在葫芦科植物里,丰富的氮肥有利于雌花的发育。
2.温度 有些蛙类性别决定是XY型:蝌蚪在20℃以下环境发育时,性别由其 性染色体决定;但在30℃条件下,XX和XY个体均会发育成雄性个体。 扬子鳄和密西西比鳄卵:≤30℃为雌性,≥34℃为雄性。 乌龟卵:23—27℃为雄性,32—33℃为雌性。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以外染色体的统称。 常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是同型的。
一、性别决定
2.性别决定的常见类型
(1)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2)基因决定性别 (3)染色体组的倍性决定性别 (4)环境决定性别
一、性别决定
(1)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XY型性别决定(最常见):
a.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异型),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分别含X和Y染色体; Y染色体上有一个“睾丸决定”基因SRY,它有决定雄性的强烈作用。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3.日照长短 大麻:雌雄异株。夏季播种,雌雄发育正常;秋季播种,或置于短日照温室 内,50%~80%的雌株逐渐出现性转变为雄株; 黄瓜:雌雄同株异花。丰富氮肥,短日照和夜晚低温有利于形成较多的雌花。
4.激素 如母鸡打啼。母鸡卵巢退化,促使精巢发育并分泌出雄性激素,但其性染色体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伴X隐性性遗传
如:1.果蝇的红眼与白眼的遗传 2.色体上, 而Y染色体上没有决定眼色的基因, XwXw、XwY的表现型为白眼。
特点:(以人类红绿色盲为例) (1)双亲无病,儿子可能发病,女儿则不会发病。 (2)女性患者的父亲必患病,女性患者的儿子必患病。 (3)人群中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在一些发病率低的系谱中,只有男性患者。 (4)呈不连续遗传(隔代遗传)。 (5)呈交叉遗传:父传女,女传子(外祖父的性状在外孙身上表现)。
主要内容:
一、性别决定及常见类型 二、性别分化及主要影响因素 三、性相关遗传的主要类型及案例分析
核心整合 一、性别决定
1.染色体
知识内化、融会贯通
性染色体: 与性别有关的一对形态大小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一般以XX、XY或ZZ、ZW表示。 成对性染色体可以是同型的、也可以是异型的。 异型的性染色体在形态、结构、大小、功能上有所不同。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一、性别决定
(3)染色体组的倍性决定性别 性别取决于染色体的倍数性,并受到环境影响。 蜜蜂、蚂蚁等膜翅目昆虫:
蜜蜂雄蜂为单倍体(n=16 ),孤雌生殖产生。 雌蜂(蜂王)为二倍体,受精卵发育而来,并在幼虫期得到足够的蜂王浆(5天); 如果幼虫期仅得到2-3天蜂王浆则发育为工蜂。
性别现象是一类很复杂的现象,雌雄性别是生物界最普遍的 现象之一。性别发育必须经过两个步骤,一是性别决定,它是指 细胞内遗传物质对性别的作用。二是性别分化,它是在性别决定 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内部和外界条件的相互作用,发育为一定 性别的表现型。
性相关遗传是指和性别相关联的遗传现象,包括伴性遗传、 从性遗传、限性遗传、母性影响等。它们各有各自的遗传特点。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b. 复等位基因决定型(喷瓜)
aD决定雄性,a+决定雌雄同体,ad决定雌性, 且aD对a+和ad显性, a+对ad显性。
性别
雄性 雌雄同体
雌性
基因型
aDaD , aDa+ , aDad a+a+ , a+ad adad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a.双基因决定型(玉米)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a.双基因决定型(玉米)
玉米:决定雌、雄各有一对等位基因。 Ba:显性,控制叶腋长穗状雌花序,其隐性等位基因ba叶腋不长花序。 Ts:显性,控制顶端长雄花序,其隐性等位基因ts顶端长雌花序。
基因型 Ba_ Ts _ baba Ts_ Ba_ tsts baba tsts
性别 雌雄同株
雄株 雌株 雌株
表现型 叶腋长雌花序,顶端长雄花序, 叶腋不长花序,顶端长雄花序
叶腋和顶端都长雌花序 叶腋不长花序,顶端长雌花序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b.雌性个体则为XX(同型),产生一种配子,含X染色体。 c.性比一般是1:1。 d.所有哺乳动物和双翅目昆虫,大部分两栖类、爬行类以及两性分化的植物
人类染色体组成图
果蝇染色体组成图
高考生物总复习之遗传中的“性相关 遗传” 案例
一、性别决定
(1)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ZW型性别决定:
a.雌性个体性染色体组成为ZW(异型),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分别含Z和W染色体; W染色体是雌性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