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与“收拾”的异同

合集下载

收拾的文言文翻译

收拾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收拾者,整饬之谓也。

夫人生在世,日理万机,纷扰繁杂,非收拾无以定其秩序。

故古人云:“不收拾,不成家。

”是以君子以收拾为务,勤于治事,不敢怠慢。

夫收拾之道,首在心性。

心者,万事之本,收拾之心,即修身之始。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是以收拾之道,必先正其心,然后方能整理万物。

心不正,则物不整;心乱,则事不成。

故收拾之道,先以正心为本。

次在条理。

条理者,秩序之基,万物之序。

收拾之道,必先定其条理,然后方能有条不紊。

条理不明,则事倍功半;条理不清,则物乱如麻。

是以君子治事,必先定其条理,然后方能收拾得当。

再者,在勤勉。

勤勉者,成功之基,收拾之道,必先勤勉。

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

”是以君子收拾,必先勤勉,不敢懈怠。

勤勉之力,可以磨砺意志,砥砺品格。

无勤勉之心,则无收拾之效。

又有,在虚心。

虚心者,谦逊之德,收拾之道,必先虚心。

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

”是以君子收拾,必先虚心,不敢自满。

虚心之德,可以使人明辨是非,洞察秋毫。

无虚心之德,则无收拾之明。

又有,在谦让。

谦让者,和谐之道,收拾之道,必先谦让。

古人云:“谦受益,满招损。

”是以君子收拾,必先谦让,不敢争斗。

谦让之德,可以使人团结一心,共成大事。

无谦让之德,则无收拾之合。

又有,在毅力。

毅力者,成功之本,收拾之道,必先毅力。

古人云:“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是以君子收拾,必先毅力,不敢轻言放弃。

毅力之力,可以使人持之以恒,终成大业。

无毅力之志,则无收拾之成。

总之,收拾之道,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人之力。

须心性端正,条理清晰,勤勉不懈,虚心谦让,毅力坚定,方能收拾得当。

故君子以收拾为务,日积月累,终成大业。

翻译:收拾,即整理整顿的意思。

人生在世,每日都要处理众多事务,纷繁复杂,如果不进行收拾,就无法确立秩序。

古人曾说:“不收拾,不成家。

”因此,君子把收拾当作自己的责任,勤于处理事务,不敢有丝毫懈怠。

收拾的方法,首先在于心性。

心是万物的根本,收拾之心,也就是修身的开端。

梳理总结的近义词

梳理总结的近义词

梳理总结的近义词
1.整理:将杂乱无章的东西归纳有序,使之变得井然有序。

2. 摘要:将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的主要内容提取出来,简洁明了地表达。

3. 总结:将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或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方便回顾和复习。

4. 汇总:将多个数据或信息进行汇集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统计报告或汇总表格。

5. 筛选:从众多的选择中挑选出符合条件或需要的内容,进行筛选和过滤。

6. 梳理:对复杂的思路、内容或信息进行梳理和整理,使之更加清晰明了。

7. 串联:将多个不同的事物或信息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和系统。

8. 集中:将散乱的事物或信息集中到一个地方或一个时间点上,方便管理和处理。

9. 归纳:根据具体的事物或信息,提取其中的共性和本质特征,进行总结和归纳。

10. 概括:对一段文字、一句话或一段话进行简洁明了的概括和总结,提炼出主要意思。

- 1 -。

收拾怎样造句_造句

收拾怎样造句_造句

收拾怎样造句收拾的意思是指整理,布置,整顿;你们想要了解收拾的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收拾怎样造句,供大家阅读!收拾怎样造句1、我们必须在客人到达之前把房间收拾好。

2、他们在出去之前总要先把房间收拾好。

3、我们一吃完饭,她总是很快就收拾好餐桌。

4、今天上午我把行李都收拾好了,所以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喝咖啡。

5、但大部分孩子都不像图中的那个男孩那样,他们不会洗衣服、收拾房间,也不会处理个人事务,因为他们在家的时候根本没有机会劳动。

6、我们吃过后,我收拾了一下,然后在基斯身边坐下来。

7、不过,当我们甚至不能让他们收拾自己的袜子的时候,我们怎么能做到这一点呢?8、他从来不收拾他的袜子。

9、如果你的孩子在一天结束时收拾好了他的玩具,就让他粘一个玩具图片到玩具箱里。

10、我的姐姐开始收拾桌子。

收拾精彩造句1. 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收拾的局面,你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为妙。

2. 因此,当外部竞争环境发生变化时,他便把公司的大权交给自己的儿子,而本应继承权力的美国经理却遭到了冷落,结果导致了许多有才华的经理人在关键时候离职而去,使公司业绩一败涂地,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3. 我将我的书桌收拾得井井有条,并已奇迹般地保持了3个月整洁。

4. 每天晚上,每只大猩猩都自己给自己收拾出睡觉的空台或安乐窝,当然婴儿猩猩则不用了,因为它们直到三岁左右还跟妈妈睡在一起。

5. 你看你这杂乱无章的桌子就知道你是个没有收拾的人。

6. 木工叔叔为我们收拾桌椅。

7. 临近出发了,她才手忙脚乱地收拾东西。

8. 快乐暑假,早已来到;烦恼压力,抛之脑后;收拾心情,放松身体;调节身心,齐头并进;努力拼搏,新的学期。

暑假快乐!9. 收拾起心情,继承走吧,错过花,你将收成雨,错过他,你才会碰到他。

10. 一旦地方政府惯性式地采用这些方式来干预上市公司治理,政企之间的关系就会陷入一种困境,企业对政府产生摆脱不掉的依赖,政府愈加干预到公司治理中来,最终使得这种依赖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

关于整理的题记

关于整理的题记

关于整理的题记题记一:整理,就像是在杂乱无章的脑海里大扫除,把那些没用的想法、过期的烦恼统统扫地出门。

我们的生活就像一个大仓库,每天都有新东西进来,旧东西堆积,如果不整理,就会被杂物淹没。

整理不仅仅是收拾东西,更是一种心灵的净化,让我们能在清爽的空间里,轻松地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

就像电脑磁盘需要定期清理碎片一样,我们的灵魂也需要整理,才能高效运转。

赏析:这个题记把整理比作脑海里的大扫除,很形象呢。

说生活像大仓库,不整理就被淹没,超贴切。

还提到心灵净化,就像给整理上升了个高度。

把人和电脑磁盘类比,很有趣味性,感觉一下子就把整理这个事儿说得很重要又很有趣。

题记二:整理是一场与混乱的无声战斗,每一个物品都是战场上的小士兵。

书桌乱了,文具书本像打了败仗的散兵游勇;衣柜乱了,衣服们仿佛在进行一场混乱的狂欢。

而我们就是指挥官,要把它们各归各位。

整理的过程虽然累,但当看到一切井井有条,就像看到自己的小王国秩序井然,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

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赏析:这个题记可太好玩啦。

把物品比作士兵,乱的时候像散兵游勇或者狂欢,特有画面感。

说自己是指挥官,很有那种掌控感。

还说整理好有成就感是对生活尊重和自己负责,感觉整理是个很伟大的事儿呢。

题记三:整理如同给生活做一场减法,减去那些多余的包袱,让前行的脚步更加轻盈。

那些堆积在角落的旧物,也许曾经有过故事,但现在它们只是占据空间的累赘。

整理,是勇敢地和过去告别,为新的开始腾出地方。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总是不断获取,却忘了整理,就像一个永远只装东西却不清理的背包,早晚会被压垮。

赏析:题记把整理说成做减法,很有哲理。

说旧物是累赘,虽然有点残酷但也挺真实。

还提到物欲横流,感觉很深刻呢。

把不整理比作永远装东西不清理的背包会被压垮,这个比喻太绝了,一下子就觉得整理很必要。

题记四:整理,是一种自我救赎的方式。

当周围的一切变得混乱,我们的心也跟着浮躁起来。

整理的名词解释

整理的名词解释

整理的名词解释【整理的名词解释】一、定义和作用整理,指对一堆杂乱的事物进行有条理的归类、清理和安排,以达到更有效、更高效的目标。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混乱和浪费。

二、物品整理物品整理是指对物品进行分类、清理和组织,以达到更好的使用和管理。

首先,分类是整理的基础,将物品按功能、用途或特性进行划分,使其有序可触,方便寻找。

其次,清理是整理的重要环节,通过清除多余、损坏或过期的物品,可以减少占用空间,提升整体整洁度。

最后,组织是物品整理的关键,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容器的选择,使物品摆放井然有序,易于取用。

三、文件整理文件整理是指对各类文件进行分类、归档和管理的过程。

首先,分类是文件整理的基础,可以按照文件的性质、用途或日期进行分类,提高查找效率。

其次,归档是保证文件整洁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步骤,将文件按一定规则归入合适的文件夹、盒或柜中,便于管理和保管。

最后,管理是文件整理的核心,通过建立文件索引、制定管理制度和定期清理,可以确保文件的可用性和存储效果。

四、时间整理时间整理是指有效规划和管理时间,使其得到充分利用,实现更高效、更有成果的工作和生活。

首先,分析时间:通过对时间使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主要时间浪费的原因和症结。

其次,制定计划: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目标,制定合理的时间安排表或计划表,将时间分配给各项任务。

最后,执行计划:按照预定的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顺序,尽量避免拖延和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和自律性。

五、信息整理信息整理是指对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分类和处理,以便于获取知识、加深理解和实现应用。

首先,采集信息:通过阅读、听讲、观察等途径,主动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

其次,分类整理:对采集到的信息按照主题、领域或重要性进行分类整理,形成信息库或知识体系。

最后,处理应用: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要善于思考、总结和应用,将信息转化为实际的知识和经验,提升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心理整理心理整理是指对自身心理状态和情绪进行调整、平衡和管理,以实现内在的和谐与积极。

整理收纳的概念

整理收纳的概念

整理收纳的概念
整理和收纳是指对物品进行分类、清理和储存的过程,以使它们更易于找到和使用。

以下是一些与整理和收纳相关的概念:
1. 分类:将物品按照类别、用途或其他特定标准进行分组。

2. 清理:清除不需要的、过期的或损坏的物品,以减少杂乱和浪费空间。

3. 储存:将物品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并使用适当的容器或储存设备,以保护它们并节省空间。

4. 标记:为物品添加标签或标记,以使其更易于识别和找到。

5. 保持整洁:定期清理和整理物品,以保持空间整洁和可用。

6. 最小主义:通过减少物品数量和简化生活方式,以减少杂乱和提高生活质量。

7. DIY整理:使用自己的创意和创造力,制作储存设备或整理方案。

8. 数字整理:利用数字技术和应用程序,整理和管理数字文件和信息。

以上这些概念都是整理和收纳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收拾是一种能力阅读理解

收拾是一种能力阅读理解

收拾是一种能力阅读理解收拾可以被视为一种能力,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技能。

它涉及到对环境的整理、整齐和清洁,以及对物品的分类、归纳和摆放。

通过收拾,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有序、舒适和清爽的空间,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

以下是从多个角度来解读收拾作为一种能力的几个方面。

首先,收拾是一种组织能力。

它要求我们对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和储存,确保我们可以轻松找到需要的物品。

通过有条理地安排物品,我们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生活效率。

此外,收拾还有助于消除杂乱和混乱,创造一个清晰和平静的环境,有助于提高专注力和集中精力。

其次,收拾也是一种美学能力。

通过合理摆放物品,我们可以创造出美观和谐的空间。

收拾不仅仅是简单地整理物品,还涉及到对色彩、形状和材质的搭配和组合。

一个整洁、有序和美观的环境可以给人带来愉悦和舒适的感觉,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收拾还是一种自律能力。

它需要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纪律,定期清理和整理物品。

通过坚持收拾,我们可以培养出持之以恒的品质,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收拾也可以培养我们的耐心和毅力,因为整理一个混乱的空间可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此外,收拾还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一个整洁、有序的环境可以减轻焦虑和压力,提高情绪和幸福感。

收拾可以帮助我们摆脱杂乱和混乱带来的负面情绪,创造一个宜居和舒适的空间,有助于放松身心,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收拾作为一种能力,涉及到组织能力、美学能力、自律能力和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

通过培养和提高收拾能力,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整洁、有序、美观和舒适的环境,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培养自律、提高心理健康。

什么叫“整理”

什么叫“整理”

什么叫“整理”一、整理的含义;整理是将生产现场、办公场所、库房等区域的设备、资料、物品清楚的区分为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对必需品进行妥善保管,非必需品则清出工作场所,在工作场所只放置必需品。

二、整理的作用1、消除混放、减少差错2、减少库存、节约资金3、减少碰磨、保证安全4、同行顺畅、释放空间通过整理,使现场保留最有用的可要的物品,将不要的物品处理掉,使生产现场更加清爽。

三、整理的步骤(一)、现场检查(1)生产现场:主要检查设备、材料、工器具、地面、环境(如零部件、推车、叉车、工具、油桶、保温材料、检修电源等);(2)办公区域:注意检查办公设施、办公用品、地面(如抽屉和橱柜里的物品、桌上的物品、公告栏、标语、风扇、时钟、纸屑、杂物、花盆等);(3)检修工具间:主要检查设备、工具、个人物品、地面;(4)库房:主要检查设备、物料、地面。

对以上各处进行全面检查,不留死角,为区分必需品与非必需品创造条件。

(二)、必需品和非必需品的区别项目使用频率/用途处理方法必需品每时使用随身携带/现场存放每日使用现场存放每月使用仓库储存非必需品半年及以上使用仓库储存永远不用处理不能使用报废/处理(三)、非必需品的处理(1)入库保管(2)转移使用(3)修复利用(4)改作他用(5)联系退货(6)折价出售(7)特例处理(8)丢弃(9)报废处理(四)、定期循环整理(1)日常整理:要求各区域的责任人每天下班前五分钟或在工作中随时处理非必需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从源头上进行整理;(2)周整理:每周对物品进行全面的整理归类,清理出非必需品,保证可用性;(3)月整理:每月对生产现场、库房工具间、办公室等进行一次彻底整理。

四、整理的实施内容;1、生产现场整理生产现场主要包括设备、设施、环境等,应当按照要求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处理掉不需要的东西,保持工作场所整洁。

生产现场未整理的问题包括:工器具未回收;垃圾未及时清理;电缆未整理。

2、办公区域整理文件是办公室整理的重点,要求办公用品分类摆放,私人物品在工作区域尽量减少,如水杯、衣服、雨伞、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与“收拾”的异同彭思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整理”和“收拾”在语义上有相通之处,都表示使杂乱的事物变得整洁、有秩序。

但两者在形式、语义上又有所区别,这些原因是造成其在词语组配和运用上不同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整理收拾组配“整理”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为:使有条理,有秩序,如~行装,~房间,~账目,~文化遗产。

在《常用词语误用评改词典》(周俊生2006:550、551)中,作者通过误用例句曾对“整理”一词作出解释,旨在区分“整顿”和“整理”之间的差别。

《近义词应用词典》(陈炳昭1987)对“整顿”和“整理”进行过近义词辨析,指出两个词语的各自着重点。

大多数学者都注意到了“整顿”和“整理”之间的近义辨析,并分析研究得很透彻。

近来,笔者注意到“整理”还有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词,即“收拾”。

收拾一词有四个义项:①整顿,整理:~残局,~屋子②修理:~皮鞋③<口>整治:你要不听话,看你爸爸不~你。

④<口>消灭,杀死:那些敌人,全叫我们~了。

其中的第一个义项就是“整理”义,可见两者有必然联系,但其他三个义项与“整理”联系不大,因而要说两者是同义词只能说是宽泛意义上的同义词“从词义相通部分这个角度说,它们是同义词,如果离开了这个条件,它们就算不上是同义词了。

所以,这种同义词实际上是一种‘条件同义词’或‘部分同义词’。

”(杨书忠1983:46)“整理”和“收拾”正是属于这种情况,“整理房间,收拾床铺”,其中“整理”和“收拾”可以互换,“房间”和“床铺”也可以互换,但“整理成册”不能说成“收拾成册”,“化妆收拾”也不能说成“化妆整理”。

可见“整理”和“收拾”在某些义项上可以相通,但在某些义项上并不相同,但是相通的义项之间是否还存在差异呢,那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又有哪些呢?在接下来的文章里,笔者将对比分析“整理”和“收拾”第一个义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了解两个词语在词法组配和运用之间的相同与不同。

“整理”和“收拾”都是及物动词,都能带宾语,两者都是由两个语素组成的合成词。

“整”是会意兼形声字,“①本义:整齐。

《说文》:‘齐也。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望虏阵不整。

’②整顿,调整。

③完全无缺”(古敬恒刘利1991:443、444)。

“理”是形声字,“本义:治玉。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

’引申为‘治理’、‘整理’。

《广雅.释诂三》:‘理,治也’《吕氏春秋.劝学》:‘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

’”(古敬恒刘利1991:199)。

“收”是形声字,“④本义:捕。

《张衡传》:‘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⑤收获。

《论贵粟疏》:‘百亩之收’,不过百担。

”⑥征收。

如:收账。

”(古敬恒刘利1991:315)。

“拾”是形声字,“⑦本义:收拾《说文》:‘掇也。

’⑧捡取。

如,道不拾遗。

”(古敬恒刘利1991:311)。

这些字本身具有自身的意义,可是都不单说,组合成词才能自由运用,而且可以看出两两的语义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因而可以达到“整”和“理”、“收”和“拾”的共现,形成双音节词汇。

(储泽祥智红霞)一、句法上的差异1.1“整理”和“收拾”的相同点a.两者都能带宾语充当谓语(3)她闩上大门走回来,继续整理那些书报。

(当代1,梁斌《红旗谱》)(4)你先回去整理东西去吧!(当代1,马烽《吕梁英雄传》)(5)妈妈收拾碗筷。

(当代2,戴厚英《人啊,人》)(6)梅芯正在收拾房间(当代2,白帆《寂寞的太太们》)b.前能加副词修饰。

如否定副词,多用于修饰“收拾”,“不可~”、“难以~”、“无法~”、“没法~”、“不好~”。

一般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很整理”*、“很收拾”*、“非常整理”*、“非常收拾”*。

都能受时间副词、频率副词的修饰,“已经整理好了”、“已经收拾好了”、“正在收拾”、“正在整理”、“经常整理”、“经常收拾”、“偶尔整理”、“偶尔收拾”。

c.后能加补语表示动作的开始或完成的状态。

如“整理/收拾起来”、“整理/收拾完/出来”“整理/收拾好”、“整理/收拾停当”,也能加时量补语或数量补语,“整理/收拾一下”、“整理/收拾一遍”、“整理/收拾一番”。

d.都可以用于“被”字句,“把”字句,后面一般加补语。

如:(7)姚宓乘星期天,想把小书房的书整理一下。

(当代2,杨绛《洗澡》)(8)要不要把桌子上的这些东西收拾起来?(当代2,戴厚英《人啊,人》)(9)我发现乱七八糟的屋子已经被她收拾干净了。

(当代2,张承志《黑骏马》)(10)他一生所演说的教义,被信徒们记录整理,形成了经、律、论三大部,就是后世所称的“三藏”。

(当代/应用文/中国儿童百科全书)1.2“整理”和“收拾”的不同点a.“整理”前一般能加泛化动状词(王洪君2011:41)如“进行、加以、予、予以”等,而“收拾”前一般不加。

(11)以后几十年,他把青年时代的创见加以整理,写出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等巨著。

(当代/应用文/中国儿童百科全书)(12)目前,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对其进行整理和修裱,从初步研究来看,这批文书是清代秦州府……(当代/应用文/新闻/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13)他下令访求遣散在民间的善本真籍加以整理,并且大规模地组织人力编辑出版了卷帙浩繁的《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佩文韵府》、《大清会典》,文化气魄铺地盖天,直到今天,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还离不开这些极其重要的工具书。

(当代2,余秋雨《文明的碎片》)b.“整理”有动名用法(荀传江、陈小盟2011:631),而“收拾”一般没有。

()他说,自己对中国队可能产生金牌的时间进行了“过201214119电影式”的整理,实在不能对这个“难题”提供准确答案……(当代/应用文/新闻/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15)父亲爱京剧有个特点,不仅爱听,而且还要分门别类地录音、录像、归集、整理。

(《长江日报》1998年02月16日15版)(16)他的小古董店在公私合营以前就关掉了,他自己也参加了工作,负责文物的收集整理和鉴别。

(当代2,陆文夫《人之窝》)(一)“整理”和“收拾”的内在性质周俊生先生在《常用词语误用评改词典》(2006:550、551)里认为“‘整理’指采取措施使事物显得有条理。

这个词的指向对象一般是规模较小的具象事物。

”而后又进一步补充到“除了应是具象事物外,还应是一个集合概念。

”陈炳昭先生在《近义词应用词典》(1987)里解释为“使零散、凌乱、混乱的事物变得有秩序有条理。

”并且认为它“着重于使混乱的变为有条理,对象多是具体的杂乱的事物。

”因而可以看出“整理”的语义有两个方面:1、整理的对象在原有秩序被弄乱后,重新归置整齐,并且东西还在。

2、把没有条理、没有秩序的东西,归置成有条理、有秩序的东西。

它所指向的对象可以是具象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物,如:(17)我要好好地整理浑浑的思绪,把爱和恨的贮备好好咀嚼一遍。

(当代2,张炜《柏慧》)(18)我从来没有认真整理过我的思想啊(当代1,周而复《上海的早晨》)(19)我来不及整理自己的意见,想到就说,所以说得很长。

(当代2,戴厚英《人啊,人》)“收拾”在语义上相近于“整理”,但它的内涵比“整理”稍有不同。

2.1“收拾”带有“把不要的或不属于那儿的东西撤走挪走”的意思,而“整理”没有。

如:(20)老伴也不说什么,擦了擦泪把碟子碗收拾起来自顾自地走了。

(当代2,张平《十面埋伏》)(21)大司务一碗一碗把菜送上来,空碗空碟收拾去。

(当代1,周立波《暴风骤雨》)(22)妈妈收拾着地上的糖纸、果皮。

(当代2,郁秀《花季雨季》)这里的“收拾”都带有“撤走,挪走”的意思,“收拾碗碟”是把“碗碟”从桌上撤走,拿开,“收拾糖纸、果皮”是把“糖纸、果皮”拿走,打扫干净。

(23)夫妇俩慌手忙脚的收拾桌上的食物,整理屋内的东西。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这里的“收拾”语义指向“食物”,意为把桌上的食物挪走,撤下,“整理”语义指向“屋内的东西”,“屋内的东西”本应该是有秩序、有条理的放置,这里意为需要将东西重新归置整齐,而“屋内的东西”没有挪走也不需要挪走。

如果将两者位置互换成:(24)夫妇俩慌手忙脚的整理桌上的食物,收拾屋内的东西。

前半句“整理食物”是指将东西变得有秩序有条理,而并没有要“拿走”的意思,后半句“收拾东西”与原句的“整理东西”意思一样,语义没有发生改变。

显然,互换后的整体语义与原句的语义有所不同。

“收拾”的对象也可以是抽象事物,带抽象事物时同样显现出其独特的语义特征。

我们可以看下面的例子:(5)他慌忙收拾起自己的得色,整理著自己的思想。

(琼瑶《雁儿在林梢》)(26)欣然连忙收拾起自己的思绪和整理桌面上不属于学习范畴的物品。

(当代2,郁秀《花季雨季》)例(25)中,“收拾”即“拿走,撤走”自己的“得色”,而“整理”只指向将混乱的“思想”整理好,并未“拿走,撤走”。

两者不能互换。

例(26)中,“收拾思绪”是指将“思绪”的长线收起、拿走,回到现实状态。

“整理物品”则指分门别类,归置好物品的秩序。

两者互换后,语义不同。

2.2多用“收拾”的重叠式“收拾收拾”或直接用“收拾”,来表示使衣着或容貌好看的意思。

如:(27)现在生活好了,出门收拾收拾,也是很自然的事啊。

(当代1,周而复《上海的早晨》)(28)放了电话,黛二就忙着洗漱梳头,化妆收拾。

(当代2,陈染《无处告别》)(29)书场那么多人,总要收拾收拾,披头散发,像啥样子!(当代1,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在上面例子中,“收拾”在语义上有接近“打扮”的意思,而“整理”没有。

(二)“整理”和“收拾”的运用“整理”和“收拾”语义相近,都是指使整洁,有秩序。

但两者又有细微的差别,因而在运用上也有所不同。

“整理”的词语色彩较为庄重,侧重于书面语表达。

组配的对象多为“材料”“古籍”“文物”“历史资料”等较为正式的书面语体中。

“收拾”则侧重用于口语表达中,词语色彩较为轻松、活泼,多用于口语对话当中。

(30)项目研究目的旨在对楚王陵出土铁甲的复原研究与保护,在整理研究同时逐步探索和解决融文物研究、保护与开发利用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体系。

(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31)常少乐说:“收拾一下去看看,用不着急着回来,顺便把攻击江小姐的战役也进行一个阶段。

”(当代2,柳建伟《突出重围》)“整理”和“收拾”在外在形式,语义和都有区别,因而在词语组配和运用上较为不同。

注意了这些不同点,才能更好地选用恰当的词语来准确地表达,这对于汉语的规范运用也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1]周俊生2006《常用词语误用评改词典》[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陈炳昭1987《近义词应用词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3]杨书忠1972《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M].北京:北京出版社.[4]古敬恒刘利1991《新编说文解字》[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5]王洪君2011《基于单字的现代汉语词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6]荀传江、陈小盟主编《现代汉语动词例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储泽祥智红霞2012《动词双音化及其造成的语法后果--以“战胜”的词汇化过程为例》[J].《汉语学习》(2):14-22.作者简介:彭思(1990.08.13),女,湖南省汨罗市范家园乡月形村十五组,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汉语语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