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媒体使用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以安徽省高校为例
新媒体使用和校园新媒体发展状况报告

学生使用新媒体主要用于休闲娱乐、获取信息、自我表达和社交互动,其中休闲娱乐占了38%的比例,而新媒体的使用目的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学生使用新媒体主要集中在早晨起床后,中午午休前和晚上睡觉前,其中晚上活跃度最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个人数据收集、处理和使用产生的隐私问题日益凸显。
学生在使用新媒体时都会涉及到个人隐私问题,那么,学生是否会在使用空间、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对亲人、老师设置个人隐私权限呢?通过问卷我们可以了解到,赞成对亲人、老师设置隐私权限的学生占了57%,不赞成设置隐私权限的学生占了43%。
来自地球与环境学院的胡同学没有对亲人、老师设置隐私权限,他觉得:首先,涉及到个人隐私的东西一般不喜欢放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其次,没有过多的隐私需要对亲人、老师隐瞒,一般都会坦诚相告。
而来自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陈同学赞成设置隐私权限,他认为自己在社交平台上发的东西都是同龄人群之间的分享,包括心情等,和亲人、老师之间有代沟,不太想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这一面,想保持一点个人的隐私空间。
而选择设置隐私权限的学生多数都持这一观点。
我身边的校园媒体校园媒体主要以校报、校刊、校园广播和以网络和手机为传播平台的形式存在。
校园媒体的主体是高校大学生,在内容上贴近校园生活。
在校园媒体发布的内容上,学生喜好类型多样。
其中校园新闻动态占14%的比例,生活贴士占21%,学习助手占34%,青春文学占18%。
通过分析学生对校园传统媒体和校园新媒体的支持率,在形式上广泛采用互联网和移动网络技术的校园新媒体,凭借极强的互动性、时效性、趣味性赢得了学生63%的支持。
当被问及校园传统媒体是否会被校园新媒体取代的时,54%的学生持不支持的态度。
32%的学生支持,14%的学生不确定。
支持取代的学生的观点主要是新媒体成本低、便捷、互动性强,不需要像传统媒体受版面限制、周期长,投入资金印刷、发行等,校园媒体也应该顺应时代在形式上进步。
来自机械学院的刘同学则以“打字不能替代手写和电子书不能替代纸质书”来表达自己不赞成取代的观点。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调查报告——以安徽大学为例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调查报告——以安徽大学为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调查报告——以安徽大学为例引言: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的人际交往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他们交流的主要平台。
本文将以安徽大学为例,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深入探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为了全面了解安徽大学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以及对其人际交往的影响,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并在校内进行了广泛的分发。
共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涵盖了不同性别、专业和年级的学生。
二、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安徽大学学生每天都使用社交媒体。
他们最常使用的社交媒体平台是微信(89%)和微博(74%),其次是QQ(63%)和抖音(57%)。
通过社交媒体,他们主要进行文字聊天(96%)、发布状态(83%)和分享照片(76%)。
此外,他们也会关注明星(68%)和参与各类社交媒体话题(55%)。
三、社交媒体对人际交往的影响1. 社交媒体增加了人际交往的便利性。
大多数学生认为社交媒体使得与朋友之间的联系更加便利(86%)。
无论是通过微信、QQ还是微博,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和朋友进行交流,分享生活中的点滴。
特别是在大学生活中,离家在外的学生通过社交媒体与家人保持联系的意愿大大提高。
2. 社交媒体加深了人际交往的虚拟性。
虽然社交媒体提供了很多方便,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相对于面对面的交流,社交媒体的交流更容易出现虚拟性(74%)。
通过文字、图片和表情符号等传达信息时,很难准确地表达情感,这可能会导致误解和沟通障碍。
3. 社交媒体给人际交往带来了新的压力。
调查显示,很多学生感到社交媒体给人际交往增加了一定的压力(61%)。
他们会感到需要时刻保持在线,回复信息十分迅速,以避免被孤立或错过重要的信息。
这种压力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业和身心健康。
4. 社交媒体拓宽了人际交往的范围。
通过社交媒体,学生可以轻松认识新的朋友(78%)。
大学生科技创新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安徽某高校为例

新 的 比 例 为 2 . % ,文 史 类 学 生 参 与 科 技 创 新 的 比 例 为 1 . % ;在 性 别 上 ,男 生 的 科 技 创 新 比 例 为 46 5 80 6 2 .5 ,女 生 的科 技 创 新 比例 为 1 .0 ;不 同年 级 学 生 的科 技 创 新 比例 也存 在 一 定 的差 异 ,大一 学 生 为 91 % 88 %
回有效 问卷 6 9份 .回收 率 达 9 .%。 笔者 将 基 于此 对 大 学 生参 与 科 技创 新 活 动 的现 状 、存 在 的问题 进 行 2 68 分 析 ,并 提 出相 应 的对 策建 议 ,意 在 为提 高大 学 生科 技创 新 能力 提供 有益 的参 考 。
大 学生科 技创 新 的构成 比例 。调 查 结果 显 示 ,大 学 生科 技 创新 的构成 比例 在学 科 分 类 、性 别 及 年级 上 存 在着 较 大 的差异 。大学 生参 与科 技创 新 的总构 成 比例 为 2 .6 35%;在学 科分 类 上 ,理 工 类学 生参 与 科技 创
大部 分学 生 是在 院校 或各 系 的硬 性要 求 下去 参加 的 ,因而 达不 到预 期 的教 育效 果 。
教 育体 制存 在 局 限 。现行 教 育 体制 主 要是 以课 堂讲 授 为 主 ,以教师 和 教 材 为 中心 ,以考 试 成绩 作 为考 核 和衡 量 大学 生 的标 准 ,在 教 学过 程 中缺 乏 启发 式 和讨 论 式 的教 学 方法 。 以课 堂讲 授 为 主 的这 种 教学 体制
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改善策略_安徽大学生手机媒体使用状况调查_孙鹏飞

一、研究背景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更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强烈吸引着最易接受新生事物、充满着无限好奇心的大学生群体,并逐渐展示了其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优势。
为了全面了解安徽省大学生手机媒体的使用状况,开展了本次调查活动。
二、研究设计本次调查的时间为2013年10月-11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安徽省属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合肥学院、安徽新华学院、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校的8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调查了包括学生个人信息、学年阶段、是否使用智能手机、手机流量、使用手机的时间和地点、社交软件使用状况等17个方面。
问卷发放选择了教学楼、图书馆、食堂、校园商业区等学生聚集场所,力求调查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三、数据分析(一)样本构成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收回764份,有效问卷75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5%。
除调查问卷外,还对数十名大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结果能够客观反映安徽省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
调查样本中男生占48.5%,女生占51.5%;文科生占45.5%,理科生占54.5%;大一学生占25.7%,大二占36.8%,大三占30.3%,大四占7.2%。
(二)手机性能调查中发现,安徽省大学生人人都拥有手机,手机普及率高,并且他们更加倾向于使用智能手机。
调查样本中,使用智能手机的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79.8%,而使用非智能手机的学生仅占20.2%。
大学生追求时尚的消费观以及从众心理会影响他们选择智能手机,此外,智能手机拥有的操作系统、大屏、触摸等功能能够方便其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使用,自然获得他们的青睐。
(三)流量套餐近一半的大学生会选择1-100M(含100M)的流量套餐,占总调查人数的47.5%,这与电信运营商有直接联系。
在校园中,三大电信运营商1-100M的业务套餐是最优惠的,学生自然会选择该套餐。
月流量在100M以上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男生,他们常用手机的娱乐功能是玩游戏、观看视频等。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对策研究——以合肥磨店地区大学生为例

影 响和对 策具有 十分重要 的意 义
2.2.1 调查对象 的基本情况
1 手机媒体现在运用情况
1)调查对象的分布睛况:为合肥磨店地 区高校 ,本次调查共调查男同 学有 143人 (27.8%),女同学 372人(722%);其中大一 180人 (35D%),大
自2004年以来 .我 国移动数据业务的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以每年 二 194人 (37.7%),大三 l14人(22.1%),大四 27人(5.2%)。
LIU Ye-lu YU Jin-yi LI Zhen-han GU Lian-min XIE M ing-yue YU Qing (College of acupuncture,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efei Anhui 23000o,China)
人类 的需求推动了科技 .科技的应 用改变着人类 随着无 线网络
本次调查以安徽 省合肥磨店地 区各大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 象 .采
的普及 、手机设计逐渐人性化和智能化 智能 手机潜移 默化 的对人们 用随机取样法 .在各大高校 随机抽取 600名在校 大学生 .发放 问卷 600
的思想和行为 、生产和生活进行着深刻 的改变 。中国互联 网络信息中 份 ,回收问卷551份 ,有效 回收率为 91.8%。其中男 生 143人 .女生 372
大 影 响 。
手机使用看法(4小题 )
“少 年智则 国智 .少 年富则 国富,少年强则 国强 。”大学生是 祖国的 2.1.3 统计学处理
希望 .中华民族 的未来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产生影响 .就是间接对整个
采用 spss21.0对数据进行录人和描述型分析
高校新媒体运用的现状以及发展调查报告

高校新媒体运用的现状以及发展调查报告第一篇:高校新媒体运用的现状以及发展调查报告高校新媒体运用的现状以及发展调查报告一、新媒体运用的基本情况(一)什么是新媒体要了解新媒体这个概念,先了解什么是媒体。
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通俗的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成为媒体。
在对媒体的划分中,按其产生的先后有这样的五种媒体,分别是报纸刊物、广播、电视、互联网和移动网络,我们通常将互联网和移动网络划归到新媒体的范畴。
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使得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的新媒体,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等。
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力,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宣传、引导和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媒体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网络、手机短信、移动电视、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等。
它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所以被称为新媒体。
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和手机是大学生最常接触的新媒体。
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强烈吸引着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群体。
当然对于新媒体的具体概念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现在还属于众说纷纭的阶段,各家持有不同的观点。
新媒体借助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和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丰富的信息和娱乐的内容,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其信息具有海量性与共享性,包含多媒体与超文本,融合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
虽然大家对新媒体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大家都认识到了新媒体发展的广阔前景和丰富的应用,以及巨大的影响力。
(二)新媒体的特点综合不同的观点,我们发现新媒体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
手机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手机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手机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手机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议题,它涉及到了现代科技与教育的交汇点。
随着手机新媒体的普及和发展,高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在日益变化。
手机新媒体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便捷的沟通工具,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
手机新媒体给高校大学生带来了更广泛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
通过手机新媒体,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最新的学术资讯和教育资源,与同学和老师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手机新媒体也使得高校大学生更容易陷入信息过载和沉迷网络的困境。
过多地沉浸在手机新媒体中容易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疏远现实社交,甚至影响身心健康。
对于手机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我们需要认识到其带来的益处和挑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媒体。
通过加强媒体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新媒体、建立合理的媒体使用规定等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手机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中的作用,促进他们更健康、更有效率地利用这一工具。
【注:本段字数为246字】2. 正文2.1 手机新媒体给高校大学生带来的益处1. 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手机新媒体,高校大学生可以轻松获取到各种学习资料、视频教程和学术论文,帮助他们更全面地学习各种学科知识。
2. 拓展了交流空间:手机新媒体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交流平台,可以与同学、老师和学术界人士进行交流讨论,促进思想碰撞和学习成长。
3. 方便了生活服务:高校大学生可以利用手机新媒体进行网上购物、订餐、叫车等生活服务,提高生活质量和便捷度。
4. 增强了学习动力:手机新媒体中的学习社区、学术讨论群等平台可以激发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
5. 促进了创新能力:通过参与手机新媒体平台上的讨论、分享和创作,高校大学生能够提高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2 手机新媒体给高校大学生带来的挑战1. 分散注意力:手机新媒体的频繁使用容易让大学生迅速切换注意力,过度沉浸在社交网络、游戏等内容中,影响学习和生活的正常秩序。
手机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手机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分析1. 消磨时间与刺激娱乐随着手机娱乐应用的普及,许多大学生不禁会沉迷于其中。
在上课或无聊时,他们会借助手机新媒体来消磨时间,撇开学习或其他任务。
这种刺激娱乐可能会导致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甚至产生上瘾心理。
2. 社交网络成瘾许多大学生认为通过手机上的社交网络,可以更加方便地和朋友们进行交流和分享。
在这种交流和分享中,他们可能会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支持。
然而,这种虚拟社交网络过于依赖的社交,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使人们变得更加孤独和难以融入集体。
3. 离线交际能力下降在手机的帮助下,许多大学生已经习惯了在虚拟世界中交际。
但是,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才是社交互动的根本。
随着大学生对手机新媒体的依赖,他们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交际能力逐渐下降。
1. 自我监管大学生应该对自己进行严格的自我监管。
自我监管需要从减少使用手机和应用程序开始。
借助时间管理和其他自我监管技巧,可以更容易地将时间用在更有意义的活动上。
2. 教育和监督学校和家长应该为学生提供教育和监督,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手机新媒体的负面影响。
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不要使用手机,并严格执行规则。
3. 加强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各种集体活动,如社团、体育活动、文艺活动等,以增强现实生活中的交际技能。
然后将这些技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三、手机新媒体的优势手机新媒体虽然有着许多负面影响,但它也保持许多优势。
对于大学生来说,手机新媒体有助于他们实现更好的学习。
1. 学习资源的分享通过手机新媒体的学习资源分享,大学生可以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并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2. 组织协作手机新媒体帮助大学生将时间更加高效地用于组织和协作工作。
这提高了大学生的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能力。
结论:手机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正如任何新事物一样,它既有优势,也有缺点。
我们应该关注手机新媒体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4 年 9 月
湖 北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看视频 等。
本次调查 的时间为 2 0 1 3年 1 0月 一1 1 月, 采 取 随机抽 样的方式 , 对安徽省属 安徽大 学 、 安徽 师范大 学 、 安徽科 技
( 四) 使用 时间 1 . 一天 中使用手 机的总时间在 6小时以内 在 一天中 , 大学生使用手机 的总时间在 6小时 以内, 占
3 . 一天 中使 用手机社交功能的时现 , 安徽省大学生 人人 都拥有手机 , 并且他们 倾 向于使用智能手 机。调查 样本 中 , 使 用智 能手 机 的学生
渐形成的依赖 心理 。文章通 过调 查 , 对 学校 的教 育教 学、 学生管理 以及 大学生个人使 用手机等 方面提 供建议 和对
策。
关键词 : 大学生 ; 手机使 用 ; 调研
中图 分 类 号 : G 6 4 0 : G 2 0 6 研 究 背 景 文 献标 识 码 : A 占总 调 查 人 数 的 7 9 . 8 %, 丽 使 用 非 智 能 手 机 的 学 生 仅 占 到
学院 、 合 肥学院 、 安徽新 华学 院 、 安庆 职业 技术 学院 等 6所 高校 的 8 0 0名 学生 进行 了调 查 。调 查 了包括 学 生个 人信 息、 学年 阶段 、 是否使用智能 手机 、 手机流量 、 使用手 机的时 间和地点 、 社交软件使用状况等 l 7个方面 。问卷发 放选择
一
、
手机作为科技进步 带给人 类 的新工 具 , 带来便 利 的 同 时, 更 以其独 特的功能 和魅 力强 烈吸 引着最 易接受 新生 事
2 0 . 2 %。大学生追求时 尚的消费观 以及从众 心理会影 响他 们选择智能手机 , 此外 , 智 能手 机拥 有的操作系统 、 大屏 、 触
物, 充满着无 限好奇心 的大学生群体 , 并逐渐展示 了其相对 于传统媒体 的优势 。手 机媒 体在给大学生 的生 活、 学 习、 思
摘
2 3 0 0 8 8 )
要: 随着科技 的进 步, 手机逐渐成为 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 深深地 影响 着大 学生的生 活和 学习。主要表 现 为
对信息的渴 求越 来越 强烈 , 从众 心理很 明显 , 过分对 时尚个性的追 求 , 选择 进行情 感 的转 移与 延续 以及 对手机 逐
他们也 不可能有过多的时间去使用手机 。
2 . 1 — 3 0分钟是学生在课堂玩手机 的集 中时 间段 大部分 的学 生都会在课 上或 自习 中玩手 机 , 在被 调查
的学 生 中 , 仅有 7 %的学生在上课时不玩手 机 , 剩下9 3 % 的 学 生都会 在课 上或 自习中玩手机 , 同时使用 手机 的时 间 主
想带来积极影 响的同时 , 也带来 了一些不 利影 响 , 对 大学生 的理想信念 、 价值取 向、 思维 方式 以及个性心理 的发 展等方 面带来 了很大 的影 响。为 了全面了解 安徽省大学生 手机媒 体的使用状况 , 使 其更加合理 的使用手机 , 并为高校 的教育 教学和学生管理提 供参考 , 开展 了本 次调 查活动 。
Vo 1 . 3 4, No . 9
S e p. 2 01 4
文 章 编号 : 2 0 9 5— 4 6 5 4 ( 2 0 1 4) 0 9— 0 0 1 7— 0 2
大学生手机媒体使 用现状 及培 养策略研 究
— —
以安徽 省高 校 为例
孙鹏飞 , 王 瑾 昭
( 安徽 新 华学 院 文化 与新 闻传播 学 院 , 安徽 合肥
二、 研 究 设 计
摸 等功能能够方便其根 据 自己的喜好 进行使 用 , 自然 能够
获得他们 的青 睐。 ( 三) 流量套餐 近一半 的大学生会选 择 1—1 0 0 M( 含 1 0 0 M) 的流量 套 餐, 占总调查人数的 4 7 . 5 %, 这与 电信运 营商有直 接联 系。 在校 园中 , 三大电信运营商 1 一l o M 的业 务套 餐是最优 惠 的, 学生 自然会选择该套餐 。月流量 在 1 0 0 M 以上的学 生 , 绝 大多数是男生 , 他们 常使用手 机的娱乐功能进行游戏 、 观
了教学楼 、 图书馆 、 食堂、 校 园商业 区等学生聚集场所 , 力求 调 查 的客 观 性 和全 面性 。
三、 数 据 分 析 ( 一) 样 本 构 成
了总调查人数 的 8 6 . 4 % 。这 与他们 在学校 的时 间有限 , 上 课、 社团活动等 占据着他们 一天的大部分的时间有关 , 使得
大三 占 3 0 . 3 %, 大四 占7 . 2 %。
要集 中在 1— 3 0分 钟 , 占到总调查 学生数 的 6 7 . 7 % 。这说 明 在课 堂 上 或 自习 中 , 学 生 不 可 能 做 到 全 身 心 投 入 地 去 听
老师讲 课 , 1— 3 0分 钟这段 时 间或许 就 是他 们听 课 的缓解 期 。这也要求 老师要 充分利用好学生上课集 中精神 的那段 时问 , 把课讲 的更加生动 , 传授给学生更多 的知识 。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 查问卷 8 0 0份 , 收回 7 6 4份 , 有效 问 卷7 5 6份 。除 调 查 问卷 外 , 还 对 数 十 名 大 学 生 进 行 了 深 度 访谈 , 调查结果能够客 观反映 安徽 省大学 生使用 手机 的现 状 。调查样本 中男 生 占 4 8 . 5 %, 女生 占 5 1 . 5 %; 文科 生 占 4 5 . 5 %, 理科 生 占 5 4 . 5 %; 大一 占 2 5 . 7 %, 大二占3 6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