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孔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宽基底动脉瘤术中并发症的探讨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并发症分析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并发症分析赵玉龙;张海峰;董玉书;蒋为;郝广志;梁国标;高旭【摘要】背景: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已成为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重要技术,对于该技术的相关并发症以及防治策略尚缺少系统分析.目的:系统分析自膨式颅内专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和梭形动脉瘤的围手术期和随访并发症,探讨该技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从2003年7月到2009年12月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23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239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针对治疗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详细分析原因和总结处理经验.结果与结论:①接受治疗的239个动脉瘤中,2个动脉瘤因血管迂曲支架未能到位,1个动脉瘤支架释放后3个月复查造影动脉瘤消失,其余236个动脉瘤顺利完成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术中支架顺利到位,放置满意;②操作相关并发症包括:血栓形成(n=13)、动脉瘤术中破裂(n=8)、弹簧圈突出(n=5)、占位效应(n=3)、血管损伤(n=3)和支架移位(n=2);③操作相关致残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3%(10/232)和1.3%(3/232).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非操作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在129例急性期破裂动脉瘤患者中发生率分别为18.6%(24/129)和7.0%(9/129);④88.4%(205/232)患者预后满意(mRS 0-2分),术后无(再)出血发生;⑤155例患者(159个动脉瘤)接受脑血管造影随访,总体再通率为14.5%(23/159).随访中无支架或弹簧圈移位发生.迟发性并发症包括支架内狭窄(n=2)和穿支血管闭塞(n=2);⑥结果表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疗效肯定,并发症发生率和再通率低.血栓形成是主要的操作相关致残、致死因素.支架对载瘤动脉的长期影响需进一步随访观察.%BACKGROUND: Stent-assisted coil emboliz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echnique for the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complex aneurysms. However, there is no systematic analysisof complications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 related to this technique. OBJECTIVE: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stent-assisted coil emboliza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during perioperative and follow-up periods and to assess the safety of this method.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232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239 wide-necked aneurysms who underwent stent-assisted coil embolization at the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General Hospital of Shenyang Military Command from July 2003 to December 2009 was performed. Angiographic results and clinical outcomes were evaluated. A variety of complications were analyzed.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of the procedure, procedure-related complications, angiographic results, clinical outcomes and follow-up angiography were evaluated. RESULTS AND CONCLUSION: Stenting was successful in the 236 of 239 aneurysms. Procedure-related complications included thomboembolism (n=13), intraprocedural rupture (n=8), coil protrusions (n=5), new mass effect (n=3), vessel injury (n=3), and stent dislodgement (n=2). Procedure-relat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as 4.3% (10/232) and 1.3% (3/232), respectively. Nonprocedural complications attributable to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in 129 patients with acute ruptured aneurysms were symptomatic vasospasm (18.6%,24/129) and shunt-dependent hydrocephalus (7.0%, 9/129). Favorable clinical outcomes (mRS 0-2) were observed in 88.3% (205/232) of the patients, and no rehemorrhage of treated aneurysms occurred. Follow-up angiography was obtained in 155 patients (159 treated aneurysms). The overall recanalization rate was 14.5% (23/159). No stenting or coilingdisplacement occurred during the follow-up. Delayed complications included in-stent stenosis (n=2) and penetrating artery occlusion (n=2). In conclusion, 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stent-assisted coil emboliza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is a safe technique with low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ates. Thromboembolism is the main cause of procedure-related disability and death. Nevertheless, further long-term follow-up is necessary to determine the durability of these promising results.【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7(021)034【总页数】7页(P5506-5512)【关键词】生物材料;颅内动脉瘤;支架;弹簧圈;血管内治疗;随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者】赵玉龙;张海峰;董玉书;蒋为;郝广志;梁国标;高旭【作者单位】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全军神经医学研究所,辽宁省沈阳市110840;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全军神经医学研究所,辽宁省沈阳市110840;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全军神经医学研究所,辽宁省沈阳市110840;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全军神经医学研究所,辽宁省沈阳市110840;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全军神经医学研究所,辽宁省沈阳市110840;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全军神经医学研究所,辽宁省沈阳市110840;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全军神经医学研究所,辽宁省沈阳市1108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0 引言 Introduction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和治疗水平的提高,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已被证实是一种有效而可靠的方法[1]。
密网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观察

山东医药2024 年第 64 卷第 1 期密网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观察郭颖莉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天津300350摘要:目的 观察密网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颅内动脉瘤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
对照组接受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观察组接受密网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
治疗3个月后,评价栓塞效果。
采集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期,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日常活动能力。
统计两组治疗后3个月内复发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栓塞成功率分别为92.86%(39/42)、76.19%(32/42),观察组栓塞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血清S100β、NS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并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100β、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
两组治疗后NIHSS、C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ADL评分高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CS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
治疗后3个月内,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38%(1/42)、19.05%(8/42),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43%(9/42)、23.81%(10/42)。
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密网支架辅助能够提高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并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密网支架;治疗效果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4.01.017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4)01-0072-03颅内动脉瘤是临床常见的颅内血管性疾病,是由于颅内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张所致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起。
支架辅助电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疗效分析

[ 3 ] 牛延 良 , 张 敏 。丹 奥 治 疗 急 性 脑 梗 死 4 6例 临 床 观 察 口 ] .河 南 医药 信 息 ,2 0 l 1 , 4 ( 9 ) : 1 6 .
[ 4 3 赵燕 民 , 洪 丽 .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 清超敏 C反应 蛋 白、 血 管 内皮 素 一 1和 肿 瘤 坏 死 因 子 a水 平 的 影 响 E J ] .中 国实 用神 经疾 病 杂 志 ,2 0 1 2 , l 5 ( 2 3 ) : 1 3 - 1 5 .
知 等 各方 面 的恢 复 。除 给 患 者 带 来 躯 体 上 和 精 神 上 的 痛 苦 外, 还 增 加 了家 庭 和 社 会 的 负 担 , 直 接 影 响 患 者 的 生 活 质 量 和功 能恢 复 。由于 其 病 情 进 展 非 常 迅 速 , 故 在发病 6 h 内给 予 有 效 治 疗 非 常重 要 。 急性 脑梗 死 的 诱 因很 多 , 最 主 要 发 病 机 制 是 由 于患 者 因 血 液 循 环 障 碍 , 缺血 、 缺 氧 而 发 生 的 软 化 坏死 , 在这种情况下 , 脑 组 织 中 的 兴奋 性 氨 基 酸 增 加 , 自 由基 旦开始释放 , 血 栓 素 Az 也 会 随 之 增 加 。血 栓 素 A 的 主 要 作用是强烈收缩血管并促进血小板的聚集 , 与 之 在 体 内保 持 平衡的是前列环素 2 ( P GI z ) , P G I z的 主要 作 用是 抑 制 血 小 板 聚 集 以阻 止 血 栓 的 形 成 。 当 脑 组 织 缺 血 时 , 血 栓素 A z则 会 释放增加 , 导 致 血 管 收缩 、 血小板聚集 , 以形 成 血 栓 使 血 管 闭
用。
中医 研 究 中认 为 , 三七具有散瘀 止血 、 消肿镇 痛的功效 , 不 仅 止 血 作 用 良好 , 还 能 活 血 散 瘀 。血 栓 通 则 是 自 中药 三 七 的块根提取物 , 有 效 成 分 为 总 皂 苷 。 系 从 常 用 的 中药 五 加 科 植 物 三 七 的干 燥 根 中提 取 , 药 理作 用 主 要 通 过 抑 制 患 者 血 小 板凝集 , 降低 血 小板 活性 , 提 高 纤 维 蛋 白溶 解 酶 的活 性 , 并 使 血液黏度降低 , 阻止 C a ’ 。 内流等多方 面的调 控作用 , 从 而 达 到活血祛瘀 、 扩 张血 管 、 改 善微循 环 、 降 低 血 管 通 透 性 的 作 用_ 2 ] 。实 验 和 临床 证 明 _ 3 ] , 奥 扎格 雷 钠 能 特 异 性 抑 制 血 栓 素 合成酶 , 为 血栓 素 A 。 合 成 酶抑 制 剂 , 不 但 可 以有 效 降 低 体 内 T XA z 浓度 , 同时该药物还可促进 P GI z的生 成 , 从 而 使 血 栓 的形 成 过 程 受 到 抑 制 。 同时 , 该 药 可 对 病 变 血 管 进 行 有 选 择 性地扩张 , 增加 脑 血 流 量 和 供 氧 量 , 有 效 改 善 脑 微 循 环 并 促 进 脑 神 经 细 胞 功 能 恢 复 J 。另 外 , 奥 扎 格 雷 钠 还 具 有 扩 张 脑 血管 、 降低 血 液 黏 滞 度 、 增 加 脑 血 流 量 及 促 进 脑 组 织 代 谢 以
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27例围手术期护理

[ 章 编 号 ]0 6 2 4 (O 1 0 — 6 6 0 文 10 — 4 o 2 l )6 0 6 — 2
支架辅助弹 簧 圈治疗颅 内宽颈 动脉瘤 2 7例 围手 术期护理
吕 美云 , 萍 易
( 南通 大学 附属 医院神 经 内科 , 苏 2 6 0 ) 江 2 0 1
[ 摘 要】 目的 : 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 塞治疗颅 内宽 颈动脉瘤 的围手术 期护理 。方法: 应用血管 内支架辅 助弹
簧圈治疗 2 7例患者 , 观察 患者术前 准备 、 中配合 、 术 术后病情及并发症 的发生情况 。 结果 : 患者均痊愈出院 , 未发生护 理并发症。结论 : 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是 治疗颅 内宽颈 动脉瘤安全 、 有效的方法 , 加强 围手术期的护理 , 可提高手术 成功率 , 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 。 预 [ 词】 宽 颈动脉瘤 ; 内支架 ; 关键 颅 弹簧圈栓塞术 ; 围手术期 ; 护理
虑。 因此护士应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介人治疗的优点 , 手术 的简要操作步骤 、 注意事项 , 并请康复患者现身
说法 , 消除 紧张 、 瞑心理 , 极配 合治 疗 。( ) 恐 积 2 防止
再 出血的护理 : 绝对卧床休息 , 避免受凉感 冒, 习 练
脑脊液等治疗 , 患者均痊愈出院。
2 护 理
2 术后 护理 ( ) . 3 1 生命体 征监测 : 支架应用增加 了术 中、 术后血管内血栓及脑梗死发生几率。 术后应 () 1心理护理 : 内动脉瘤 患者起 颅
密 切 观察 患 者 血 压 、 体 活 动 、 识 及 瞳 孔 的 变化 。 肢 意
网孔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治疗已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网孔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治疗已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研究作者:高剑峰周鹏谈华戴刚延飞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16期【摘要】目的探讨网孔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治疗已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随机抽取2009~2012年间的85例经DSA检查后,被确诊为已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结合(SAH)病例情况进行分析,采用网孔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治疗方法,经过内科治疗,仔细观察其临床疗效。
结果与内科治疗手法相比,加以手术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脑积水率、再出血率、临床脑血管痉挛率等各个方面的效果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而且患者生存质量效果也比较好。
结论采取网孔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治疗已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较高,可以有效地查明SAH患者病因,若是由于颅内动脉瘤所引起的病症,要采取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同时,对介入治疗患者的适应证进行分析讨论,通过有效的技术操作经验,对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并发症做出有效的预防。
【关键词】网孔支架;已破裂颅内动脉瘤;辅助微弹簧圈治疗;临床研究在临床医学中,颅内动脉瘤患者在发病前,通常没有任何的症状,这为患者临床预防与治疗、异常情况发现带来一定的困难。
颅内动脉瘤患者在破裂后将出现出血症状。
大量的文献与临床研究发现颅内动脉瘤破裂后短期内有可能再破裂出血从而造成患者病死率提高。
在这一发病时期还极有可能出现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因此,需要针对这一现象和临床表现,改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情况,提高患者治疗预后情况。
传统的治疗技术治愈率极低,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新技术应用到临床医学中,也极大地推进了已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治疗疗效,其中,弹簧圈栓塞就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这种技术用于临床医学中,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恢复快等优点,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笔者随机抽取2009~2012年间的85例经DSA检查后被确诊为已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具体的临床结果如下。
支架及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

支架及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天津300060) 佟小光 尚延国 摘 要 目的: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技术,评价支架及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16例宽颈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
对颅内支架及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宽颈动脉瘤技术特点进行探讨,并通过血管造影对病人进行疗效随访观察,评价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结果:16例宽颈动脉瘤病人均取得满意疗效,16例病人术后一年均进行DSA随访,动脉瘤无复发;远期疗效仍需长期随访结果。
结论:支架及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
主题词 颅内动脉瘤/治疗 支架 颅内栓塞The treatments of intracranial wild-necked aneurysms with balloonor stent assisted coil embolizationDepartment of Neur osurgery,Tianjin Huanhu Hospital(Tianjing300060) To ng Xiao guang Shang Yango ABSTRACT Objective:T o study and discuss new endov ascular treat ment technique o f intr acranial wild-necked aneur ysm by balloon and stent assisted co il embolization,especially focusing on its sa fety and realiability.M etho ds:T o assess clinical application o f ballo on a nd stent assisted coil embolizatio n by study ing clinic data of16patients w ith wild-necked a neur ysms r espectiv ely.Discussing the t echnical featur es and Co mparing the fo llow up ang io gr aphy r esults.R esults:16cases w ere t reated by co il embo lizatio n a ssisted w ith balloo n and stent without any co mplications.A ll16cases fo llo wed up w ith DSA after one year postoper ativ ely. No r ecurr ence happened and to tal o cclusion o f a neur ysms w er e achiev ed even thro ug h o n fur ther fo llow ed-up data.Co nclusion:T he endo vascular t reatment of intr acrania l w ild-necked aneury sm w ith balloo n and stent assist ed coil embo lization is safe and effective. KEY WORDS Intr acranial aneury sm/ther apy Stents Intr acranial embdism 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及栓塞材料的不断更新,血管内栓塞治疗凭借微创、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逐渐成为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的护理配合

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的护理配合摘要:脑动脉瘤为常见脑血管异常扩张导致的瘤状病变,0.2%~7.9%的患者会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增加了病残病死率[1]。
据报道[2],脑动脉瘤病残率高达50%左右,病死率仅次于脑梗死与高血压脑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目前弹簧圈栓塞治疗仍为脑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手段。
但单纯应用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难以致密栓塞宽颈动脉瘤等复杂的脑动脉瘤,且复发率高,存在一定局限性。
有学者指出[3],当血流能够通过的支架网孔面积与支架金属网格所围成的菱形面积之比值小于0.6时,可使流经支架进入动脉瘤的血流衰减,促进血栓形成,减少预后复发。
[关键词]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颅内动脉瘤,患者护理配合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导致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因血流冲击、动脉壁薄弱引起,确诊后需尽早采取手术治疗,防止颅内动脉瘤破裂,威胁患者术后生命。
本次研究选取78例行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探究重症护理配合效果,具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采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均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符合手术治疗相关指征,签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官病变、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手术禁忌症、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
根据患者手术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39例。
常规组中男女患者比例19:20,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50.12±5.70)岁,Hunt-Hess分级:Ⅳ级、V级分别有28例、11例;干预组中男女患者比例18:21,年龄26-71岁,平均年龄(50.10±5.60)岁,Hunt-Hess分级:Ⅳ级、V级分别有27例、12例;两组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择期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术后对常规组患者施加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基础护理,病房环境护理,调节适应温湿度,保持空气流通,保持绝对卧床休息1天,适当抬高床头,促进静脉回流,防止脑水肿,针对患者心理需求施加个性化心理疏导,缓解负面情绪。
支架辅助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

架无移位 , 动脉瘤无再显影 。结论
颅内支架的使用为宽颈 动脉瘤 的治疗提供 了一种 可行 的解 决方案 , 但支
架 的置人存 在一定风险 , 其 长期疗效 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与随访 。
【 关键词 】 宽颈动 脉瘤 ; 介入
【 中图分类号 】 R 6 5 1 .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1 6 7 2  ̄ 7 7 0 ( 2 0 1 3 ) 0 1 - 0 0 0 9 - 0 3
至 大脑 中动脉远端 。1例患者用 1只支架覆盖 2个毗邻的小宽颈动脉瘤 , 其中 1 个 动脉瘤支 架覆盖后 再 以弹
簧 圈填 塞。余 病例术 中均成功释放支架并使用 弹簧圈填塞 。全 部病例术 毕 即刻 造影显示动 脉瘤 闭塞 >9 0 %
2 7个 。1 6例 临床随访 1~ 7个月 , 均无 再出血或血栓栓塞 的症状 。全 脑血 管造影 随访 5~7个 月共 6例示支
a n d e ic f a c y o f s t e n t - a s s i s t e d c o i l i n g f o r i n t r a c r a n i a l wi d e — n e c k e d a n e u r y s ms . Me t ho ds The c l i n i c a l o u t c o me s a nd CT a n d a n g i o g r a p hi c f o l l o w・ - u ps o f 2 7 p a t i e n t s wi t h 2 9 wi d e — - n e c k e d a n e ur y s ms u nd e r g o i n g s t e n t — a s s i t e d c o i l i n g us i ng 3 0 En t e r p is r e s t e n t s w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e v a l u a t e d.Re s ul t s S t e n t de f o r ma t i o n o c c u r r e d i n o n e c a s e d u r i n g f u l l — d e p l o y me n t . T wo c o i l s mi g r a t e d i n t o pa r e n t a r t e ie r s d u in r g t h e o p e r a t i o n,o n e wa s c o v e r e d b y a s t e n t s t e a d i l y,t he o t h e r mi g r a t e d t o t h e d i s t a l e n d o f MCA. Two n e i g h bo ing r a n e u r y s ms i n o ne c a s e we r e c o v e r e d wi t h o n e s t e n t ,o ne o f t h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川 省 医 学 科 学 院 四川 省 人 民 医 院 , 1四 四川 成 都 6 0 7 ;. 邑 县 人 民 医 院 , 川 成 都 6 1 3 ) 1022大 四 1 30
【 要 】 目的 摘
探 讨 网孔 支 架 术 中常 见 并 发 症 的 防 治措 施 。 方 法 5 2例 宽 基
簧 圈 治 疗 宽 基 底 动 脉 瘤 虽安 全 可 靠 , 术 中 支 架并 发 症 不 可 忽视 , 时处 理 非 常 重 要 。 但 即 【 键 词 】 宽 基 底 动 脉 瘤 ; 辅 助 支 架 ; 并 发 症 关
【中 图分 类 号】 R 3 . 1 7 9 4 【 献 标 识 码 】 A 文 【 章 编 号】 1 7 — 5 1 2 1 ) 0 1 0 — 3 文 6 23 l ( 0 0 1 — 8 5 0
聱 堕 21 年 1 月 第 2 卷 第 1 期 Me We h a0 t e 21 , o 2 , o1 00 0 2 o d sC i , c br 00 V 1 2N .0 J t n o .
・ 18 05 ・
网孔 支 架 辅助 弹 簧 图治 疗 宽基 底 动 脉 瘤 术 中 并 发 症 的探 讨
C o plc to ft e tng i r c a i lw id ne k d a e r s s m i a i ns o r a i nt a r n a l — c e n u y m wih m e h s e s i t d c i e bo i a i n t s t nta ss e o l m lz to
底动脉 癌患者( 5 共 5个 动 脉 瘤 ) 男性 3 例 , 性 2 , O 女 2倒 , 龄 4 ~ 6 年 l 7岁 , 均 5 . 平 O 5岁 , 疗 过程 中分 别 使 用 了球 扩 式 支 治 架及 自膨 式 支架 , 助 弹 簧 圈栓 塞 宽 基 底 动 脉 瘤 。结 果 动 脉 瘤 致 密 栓 塞 4 辅 O个 , 分 栓 塞 1 部 5个 ; 中 3例 支 架 移 位 , 术 2 例 弹簧 圈与 支 架 缠 绕 、 旋 , 解 1例 支 架 急性 血 栓 形 成 。其 中 死 亡 1 , 残 1 , 度 致 残 1例 。 结 论 网 孔 支 架 辅 助 弹 例 重 例 轻
n c d a e r s t s t n s it d c i e o ia i n e ke n u y ms wi me h s e ta ss e o l mb l t .M eh d S l— x a d n t n r b l o - x a d n t n h z o to s e fe p n i g s e t o al n e p n i g s e t o a ss e o l mb l a in wa e f r d i 2 p t n s wih a t t 1o 5 i t a r n a l - e ke n u y ms s it d c i e o i to s p ro me n 5 a i t t o a f5 n r c a i1 z e wi n c d a e r s .Th l ia d ec i c I n d t r e r s e t ey c l c e n n l z d Re u t To a c l so sa h e e 0 a e r s ,p rl c l so a a we e r t0 p c i l o l t d a d a a y e . s l v e s t 1 c u i n wa c iv d i 4 n u y ms a tyo cu i n o n i a e r s .Co p ia i n n l d d s e t d s l c m e t i a i n s o 1s r t h n n 2 p t n s a d se t a u e n 1 n u y ms 5 m l t s i cu e t n ip a e n n 3 p te t ,c l te c i g i a i t n t n c t c o e t r mb s si a in s h o o i n 1 p t t .Co cu i n Th t n mp a tto o b n d wi c o o lp a e e t i a s f n fe t e e n l so e s e ti l n a in c m i e t mir c i l c m n S a e a d e f c i h v
[ src] Ob etv To s mma i d o c so n h rv nin o o l ain ftetn n r ca ilwi - Ab ta t jcie u rz c a in a d te p e e t fc mp i t s o ra ig ita r na l e o c o d
ZHAN G a Tin, ZH U i Le ,LI Ga ng,e tal
( p rm n fRa ilg De a t e t o d oo y,S c u nMe ia ce c ih a d c lS in eAc d mytS e u nPe p e S s t l h n d 1 0 2 h n ) ae i a h o l ’ Hopi ,C e g u 6 0 7 ,C i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