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及差异
中国北方地区

首钢新址曹妃甸地理位置
曹妃甸工业区的区位优势
毗邻京津唐工业基地:产业布局集中, 1、毗邻京津唐工业基地:产业布局集中,区位 优势十分明显。 优势十分明显。 2、资源组合条件好:煤炭、石油、铁矿石、原 资源组合条件好:煤炭、石油、铁矿石、 盐等资源丰富,适合大规模、 盐等资源丰富,适合大规模、高密集发展现代重 化工业。 化工业。 水陆交通便利:曹妃店大型天然深水良港 大型天然深水良港, 3、水陆交通便利:曹妃店大型天然深水良港, 适宜矿石、能源的输入和产品输出;铁路、 适宜矿石、能源的输入和产品输出;铁路、公路 交通便捷,形成海陆一体化的交通网络。 交通便捷,形成海陆一体化的交通网络。 有广阔的滩涂地和盐碱地 的滩涂地和盐碱地: 4、有广阔的滩涂地和盐碱地:工业发展可不占 用耕地,土地价格低廉。 用耕地,土地价格低廉。
河 湖
植 被 土 壤
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肥沃的黑土, 肥沃的黑土,富含有机质
两大地区农业生产的对比
一年二熟
最大林业基 地
评价华北平原棉花生长自然条件: 评价华北平原棉花生长自然条件:
雨热同期;秋季降水少 有利: 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 秋季降水少 晴天 有利 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秋季降水少,晴天 对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有利; 多,对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有利;
习题演练2 习题演练2 ( 3 ) 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 13分 自然条件 (13分) ( 4 ) 说明燕京在区际联系中地理 位置的重要性( 位置的重要性(7分)
(3)地形: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 地形: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 土壤:土壤肥沃,有利于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须的农副产品。 土壤:土壤肥沃,有利于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须的农副产品。 位于几条古大道的交叉点,对外联系方便, (4 ) 位于几条古大道的交叉点 , 对外联系方便 , 东北可通东北平 河流: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水运通道。 河流: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水运通道。 北可接内蒙古高原,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并进而联系大西北; 原,北可接内蒙古高原,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并进而联系大西北; 气候: 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 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海洋),可有 南经华北平原可通东部平原地区且东南离海较近。 南经华北平原可通东部平原地区且东南离海较近。海洋) 效增加东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袭。 效增加东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袭。
北方地区地理特征

北方地区地理特征北方地区是中国国土面积最为广阔的地区之一,包括东北、华北以及西北地区。
这片广袤的土地拥有独特而多样的地理特征,影响着该地区的气候、生态和经济发展。
下面将从地势、气候、水系和土壤等方面介绍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
一、地势北方地区的地势相对平坦,整体呈现东西高,中部低的趋势。
东北地区是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份,地势相对较高,以长白山和大兴安岭为代表的山脉交织其中,东北平原、辽东半岛和松嫩平原等地区为主要平原区域。
华北地区是河北、山西、北京和天津等省市,地势相对较低,有华北平原和太行山脉贯穿其中。
西北地区是宁夏、新疆、甘肃和青海等省区,地势高低起伏较大,包括祁连山、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等重要山脉。
二、气候北方地区的气候受到亚洲大陆性气候的影响,气候干燥寒冷,季节特征明显。
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炎热,昼夜温差大。
具体而言,东北地区拥有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短暂而凉爽。
华北地区的气候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西北地区则是典型的干旱或半干旱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干燥。
三、水系北方地区的水系分布不均,以黄河和长江为代表的河流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从西北地区经过黄土高原,最终注入渤海,流域内农业生产丰富。
长江则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从青藏高原开始,经过华北和东南沿海地区,最终注入东海。
除了黄河和长江之外,北方地区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河流,如辽河、黑龙江和松花江等。
四、土壤北方地区的土壤类型多样,但大部分以干旱土壤和黄土为主。
干旱土壤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燥和水分匮乏,土壤肥力较低。
黄土则广泛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和河南等省份,以其独特的黄色而得名,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养分,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
总结起来,北方地区是一个地势相对平坦,气候干燥寒冷,水系不发达,土壤类型多样的地区。
这些地理特征对于该地区的农业、旅游和经济发展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区域地理 北方地区

材料二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 三大地理单元。图15为“陕西省沿109°E经 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2.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农业发展 方向分别是
陕南: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 业结合) 关中:种植业为主(旱作为主) 陕北:农林牧结合
重工业和能源工业占重要地位
(1)北方地区发展工业的条件
A、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B、陆上交通和海运发达。 C、工业基地较好,技术力量较强。 D、消费市场广阔,对外贸易便利。 E、水资源紧张。
(2)北方地区主要工业基地及中心
A、环渤海工业地带——辽中南、京津唐、山东 各工业城市。 B、陇海—兰新工业地带——连云港、徐州、郑 州、洛阳、西安、兰州 C、东北重工业基地——辽中南、长春、哈尔滨 D、山西能源工业基地、太原钢铁工业基地等。
• 全世界仅有四大块黑土区,分别是乌克兰 的乌克兰平原、美国的密西西比平原、中 国的东北平原以及南美洲阿根廷连至乌拉 圭的潘帕(Pampa)大草原。其中:
• 【密西西比平原】——美国玉米最大产地
【乌克兰大平原】——素有“欧洲粮仓”之 美称;【东北松辽平原地区】——我国的东 北地区,被誉为“北大仓”,是我国重要的商品 粮生产基地。
探究问题四
• 简析东北大米优质的自然原因
• 土壤肥沃,土壤类别中最肥沃的黑土地,为稻米提 供了充足的营养条件。 水质好, 地处三江平原、 水系众多,地下水及江水形成的灌溉用水无污染。
积温时间长,一年一熟,生育期一般在5个月左右。
病虫害少,长达半年的寒冷冬季,减少了病虫害发生 。
生育期日照时间长,东北地区雾霾现象相对较少。
北方的划分地理特点

根据气候、地形的差异,可将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我国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
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居住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
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山东。
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居住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
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
东北平和华北平是我国面积最大、最完整的二个大平原。
东北平原位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之间,主要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
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淮河以北,东面濒临海洋。
华北平原是地质历史时期黄河、海河所挟带的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
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之间的地区。
这里的黄土是地质历史时期风力沉积作用堆积而成的。
那时,强劲的偏北风吹扬起沙尘南下。
随着风力减弱、沙土沉积、形成了平坦高耸的黄土源。
后来随着植被遭到大规模破坏、疏松的黄土容易遭受冲刷。
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沟壑纵横的黄土丘陵(黄土沟谷、黄土梁、峁)。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被称为是“黄土地”。
降水情况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 7、8两月,多暴雨,此时河水暴涨,河流易泛滥成灾;而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干旱(春旱严重,夏季暴雨)。
北方的高温少雨,也是人们的一个热门话题,今年3到5月,全国平均气温创下1961年以来的同期最高,特别是北方地区气温持续偏高。
从2月开始,长江以北大部地区降水持续偏少,连续4个月总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华北、西北地区不足5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特别是2到4月,北方地区平均降水量仅23毫米,为建国以来最少。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北方地区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北方地区知识点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二、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三、气候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四、黑土地和黄土地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五、重要的旱作农业区(一)自然条件1、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二)主要作物1、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
2、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三)自然灾害灾害及成因: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1、解决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一、位置、气候、地形1.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2.东北三省包括:A黑龙江省,B吉林省和C辽宁省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
4山环:由D大兴安岭E长白山F小兴安岭如马蹄形分布着K东北平原,5.水绕:1黑龙江2.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临,3.图门江4.鸭绿江与朝鲜为临,5辽河,河流6松花江注入黑龙江6.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

1.自然: 1.自然: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自然 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三大地理单元 2.政区: 2.政区:北方地区包括黑、吉、辽、京、津、冀、晋、 政区 鲁、豫、陇和宁的东南部、苏和皖的北部、内蒙古的 东北部等。(注意边界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 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全部或部分、甘肃与宁夏 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的北部。 3.经纬度位置: 3.经纬度位置: 经纬度位置 34°N~ 53°N ,100°E~ 135°E 4.面积 面积: 4.面积:面积占全国20%。
二.北方地区的自然区域特征
1.地形特征 1.地形特征
北方地区以平原和高原地形为主。 北方地区以平原和高原地形为主。包括东北 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长白山地、大小兴安岭与太行山等。 长白山地、大小兴安岭与太行山等。 平原主要分布东部地区,地形开阔平坦, 平原主要分布东部地区,地形开阔平坦,海 拔较低。北部多沼泽,南部多低湿地和盐碱地。 拔较低。北部多沼泽,南部多低湿地和盐碱地。黄 土高原沟谷纵横,水土流失严重。 土高原沟谷纵横,水土流失严重。
(4)主要河流: 主要河流: 华北方地区主要河流有: 华北方地区主要河流有: 黄河( 黄河(支流渭河与汾 河);海河及其扇形支 海河及其扇形支 流(北运河、永定河、 大清河、子牙河、南运 河);以及京杭大运河。 以及京杭大运河。 以及京杭大运河 东北地区主要河流有: 东北地区主要河流有: 黑龙江、松花江、 黑龙江、松花江、乌苏 里江、辽河、鸭绿江 里江、辽河、
(1)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山环水绕,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①山地:西、北、东三面分别被大兴安 山地: 小兴安岭、 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所环绕 ②东北平原(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东北平原(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三江平原组成) 三江平原组成)沃野千里
高中地理中国北方地区知识点

高中地理中国北方地区知识点中国北方地区是指中国国土范围内地理位置处于北纬35度以北的地域,其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等地。
这些地区各自具有独特的地理特点和重要的地理知识点。
本文将从地貌、气候、水资源和经济发展等角度,介绍中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知识点。
一、地貌特征中国北方地区的地貌主要包括平原、高原和山地三种类型。
其中,华北平原是最典型的平原地貌,位于华北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西北地区则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包括青藏高原、阿尔金山脉等。
在西北地区的阿尔金山脉中,有我国主要河流长江的发源地,对于我国的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二、气候特点中国北方地区的气候主要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两种类型。
其中,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东北地区的哈尔滨是中国最寒冷的城市之一,而西北地区的西宁则是中国高原上气候最为宜人的城市之一。
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干冷,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大风频繁。
这些气候特点对于农田的耕作、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三、水资源中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相对较为匮乏。
由于地势高度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北方地区的河流水量较少且不稳定。
其中,黄河是我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最主要的水资源来源之一。
黄河流域有着丰富的农田资源和文化遗产,但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黄河治理等问题。
另外,东北地区的松花江、黑龙江等河流也是北方地区的重要水源。
四、经济发展中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不均衡,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
华北地区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农田资源、煤炭资源和水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和能源基地。
而东北地区具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西北地区则以资源型经济为主,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稀土等资源。
青藏高原则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宝贵的高原草场资源。
综上所述,中国北方地区拥有多样的地貌特征、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资源,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都有重要的影响。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的特征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的特征中国北方地区是指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它们拥有独特的地理特征。
以下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特征:1.自然环境多样化: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多样化,包括草原、沙漠、山脉、平原和大江河流域。
华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之一,东北地区则被山脉和森林所覆盖,西北地区则有广袤的草原和沙漠。
2.干旱气候:北方地区的干旱气候是其显著的特征之一,特别是西北地区的戈壁沙漠和柴达木盆地,这些地区降水量非常有限。
北方地区的内陆地域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则非常干燥。
3.滨海地区:北方地区有许多重要的滨海城市,包括天津、大连和青岛。
这些城市发展迅速,成为了国际贸易和航运中心。
此外,北方地区还拥有绵延的海岸线,包括渤海湾和黄海海岸,是重要的渔业和旅游资源。
4.耕地和农业:北方地区是中国主要的农业产区之一,拥有大片的耕地。
华北平原有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水资源,适宜农作物种植。
东北地区的黑土地则以极高的肥力而闻名,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
6.出土文物和历史遗迹:北方地区保存了大量的出土文物和历史遗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北京的故宫、长城和天坛,沈阳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等都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重要旅游景点。
7.重工业和现代化发展:北方地区是中国重工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以沈阳、大连为代表的东北地区拥有发达的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成为中国工业化的先行区域。
同时,华北地区的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等地也吸引着大量的外资和高新技术产业。
总之,中国北方地区拥有多样化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煤炭能源资源,还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现代化发展的城市。
这些特征使得北方地区在中国的经济、文化和地理分布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及差异
“黑土地”
“黄土地”
位置、范围
黑、吉、辽、内蒙古的东北部
京、津、冀、鲁、晋、陕、豫、甘、宁、苏、皖的全部或部分
自然条件
主要地形区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华北
干湿地区
湿润和半湿润区
半湿润和半干旱区
最大河流
黑龙江
黄河
经济
主要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
主要农作物
春小麦、大豆、甜菜
冬小麦、玉米、棉花
风俗习惯
衣
冬季穿着厚重以御寒,多为羽绒服、棉衣等
食
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的居民以小米为主食
住
注意防寒、保暖,黄土高原多窑洞
行
过去多用骡马拉车,现代以铁路、公路为主
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的污染;农业上注意沼泽地的开发
1.节约农业用水
2.挖掘中、低产田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