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
第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优秀公开课教案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优秀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识记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爵士乐和摇滚乐是二战前后流行音乐的主流以及影视艺术的产生发展。
②理解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及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结合时代理解20世纪的音乐流派和发展方向以及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和作用。
③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对音乐影视作品的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进程教学难点音乐和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影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音乐与影视艺术课前准备:教师在上课前按音乐流派和主流把全体学生分成四组,布置学生提前预习,通过网络或图书查询有关资料,收集本组负责的有关流派的资料及杰作的音视频,完成老师布置的分类表格,在老师指导下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课件介绍本小组的探究成果——进行音乐片断的欣赏、讲解导入新课:播放准备好的音乐片段——《命运交响曲》,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推进新课: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问题情境1:教材主要介绍了19世纪音乐的哪几个流派?其发展过程怎样?每个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和杰作是什么?请同学们按照课前分工,派代表回答自主学习1:教材主要介绍了19世纪的音乐的浪漫主义乐派和民族乐派浪漫主义乐派小组:步骤1:边介绍边填写表格流派发展过程代表人物国别代表作品作品特色流派特点浪漫主义19世纪初兴起,19世纪中叶走向鼎盛(中心:奥地利、德意志)贝多芬德意志《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乐》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约翰·斯特劳斯奥地利《蓝色的多瑙河》旋律优美,节奏轻快威尔第意大利《茶花女》(歌剧)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比才法国《卡门》(歌剧)追求精巧形式,鲜明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步骤2:情境设置,设计问题问题:请其他组的同学一起来欣赏下列两首音乐片断(上面代表作除《命运》之外任两首,特别是《蓝色的多瑙河》),然后说说你感觉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填写上面表格的流派特点)老师点评:1、强调:贝多芬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2、补充简介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不同古典主义:服务于贵族,多是委托作品。
[教案]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教案]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4c1e70b6f121dd36a32d8241.png)
三、音乐的发展与变化课标要求: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印象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音乐的大众化、多元化趋势,如摇滚乐。
理解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结合时代的变化理解20世纪的音乐流派及发展方向。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认识音乐的发展与时代变迁间的关系。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全面评价摇滚乐。
(2)过程与方法:分析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的音乐产生的背景;进行音乐欣赏,进入音乐情境,加深对音乐意境的理解并形成对不同类型音乐的进一步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音乐名作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学习音乐家执着追求、热爱生活的精神和爱国情操。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重点: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
难点:现代主义音乐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教学建议:1、关于“浪漫的乐章”一目,主要介绍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建议教师讲清:(1)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发展和主要特点浪漫主义音乐是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于19世纪初兴起,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
19世纪中期走向鼎盛时期。
浪漫主义音乐与19世纪以前的古典主义音乐不同。
古典主义音乐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要求感情的节制和形式,而浪漫主义音乐一则着重感情的抒发和个性化的心理刻画、注重音乐中的诗情画意,感情热烈而奔放。
二则在音乐作品中大量弘扬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
(2)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及其作品A.贝多芬。
贝多芬(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
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
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
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音乐与影视艺术》

《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和感知电影和电视剧(以下称影视)音乐,产生兴趣并能主动思考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
2.在聆听和学唱影视歌曲的基础上,能了解影视音乐的作用,影视音乐与画面的关系,影视音乐的分类。
3.在分析和欣赏中,懂得如何欣赏影视音乐。
教学设想:本节课是一堂以欣赏为主体的音乐综合课。
旨在以电影音乐和电视剧音乐为载体,通过欣赏、讨论、演唱体验等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音乐)在影视中如何表达情绪和思想内涵,到更深层次的想象与思考分析音乐在影视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对影视音乐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和体验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力教学难点:想象与思考音乐在影视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音乐游戏老师播放三段音乐,请大家听听这三段音乐有什么共同点?1.《敢问路在何方》2.《无问》3.《枉凝眉》师总结:都是影视音乐,影视作品在不同时段都有音乐相伴,或者是贯彻影片始终,那么音乐在影视作品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了解电影与电视剧中的音乐。
二、影视的发展1.无声电影无论是哪个时期的影视音乐,人们都是通过观赏影视作品来熟悉这些音乐的。
说到影视的发展,早起的电影是没有声音的,叫无声电影。
又叫默片,表演起来就像我们所知道的哑剧一样是没有声音的。
在当时的无声电影中,演员们靠什么来向观众表达和诠释剧情呢?(丰富的表演经验和精彩的肢体语言表达剧情)2.无声电影大师卓别林《摩登时代》那个时代最有代表的表演大师——卓别林。
播放《摩登时代》片段。
卓别林在银幕上以层出不穷的滑稽表演和他独创的企鹅步给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欢笑。
3.音乐与影视的第一次交融第一位在电影中使用音乐的人是卢米埃兄弟。
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的卡普辛大道餐厅,卢米埃兄弟放映了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商业片,当时卢米埃兄弟在放映的同时还邀请了钢琴家做现场的伴奏,这代表了电影与音乐第一次的交汇。
4.思考无声影视为什么会向有声影视转变呢?无声影视没有音效,没有对白,在剧情上表达也比较单一,久而久之,无法满足观众的要求。
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

威尔第
德 表达了反对封建专 意 《英雄交响曲》 制,歌颂资本主义 志 《命运交响乐》 的思想感情 奥 《蓝色的 旋律优美,节奏轻 地 多瑙河》 快 利 意 《茶花女》 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 大 (歌剧) 义思想和民族意识 利 法 国 俄 国 《卡门》 (歌剧) 《天鹅湖》 (舞剧) 追求精巧形式,鲜明 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
D.法国作曲家乔治· 比才 (1838一1875)生于巴黎一个唱歌 教师的家庭里。四岁开始跟母亲学习钢 琴,九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入学六个月 后,获视唱练耳一等奖。《卡门》是他 的颠峰之作,完成于1874年秋,是比 才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当今世界上上 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这部歌剧描绘了 一位性格倔强而自由不羁的吉卜赛姑 娘——卡门,对爱情充满渴望,那叛逆 的激情,象火焰一般燃烧。为了摆脱命 运束缚,不惜付出生命代价。淋漓尽致 地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卡门是西方歌 剧史上最诱人的艺术形象,至今久演不 衰。
《茶花女》剧照
《茶花女》的意大利名称为 Traviata,原意为“一个堕落的 女人”(或“失足者”),一般 均译作"茶花女"。歌剧描写了十 九世纪上半叶巴黎社交场上一个 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薇奥列塔。 她名噪一时,才华出众,过着骄 奢淫逸的妓女生活,却并没有追 求名利的世俗作风,是一个受迫 害的妇女形象。虽然她赢得了阿 尔弗雷德· 阿芒的爱情,但她为了 挽回一个所谓“体面家庭”的 “荣誉”,决然放弃了自己的爱 情,使自己成为上流社会的牺牲 品。
2、流行音乐的发展及评价
流行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 (1)一战后至二战前流行音乐的主流是爵士乐Jazz。 爵士乐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源于美国南部新奥 尔良的一种流行音乐,是美国黑人从非洲带来的传统 音乐与欧洲音乐长期融合的产物。爵士乐风格多样、 节奏性强,主要乐器是小号。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共16张PPT)

培养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
这对于一个历史老师来说,确实是一个比较难“讲”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却是比较感兴趣的内容。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学习艺术家们对艺术进行执着追求的精神、强 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认 识到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树立尊重世界各 地区、各民族不同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念。
活动课并不能只图热闹,关键在与让学生学习到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必须进行课堂小结。
• 让学生自己查找、整理、加工资料,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这堂课我面对的是文昌中学高二(16)班的学生。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被称为“第七艺术”的电影与“第八艺术”的电视在出现后不断发展。
合作学习。 然后老师提出假设:假设我们班就是一个专门从事设计的公司,老师就是该公司老板,现在准备参加博物馆招标,因此,由全班共同来完成这一设
2、难点分析
• 我认为,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将音乐、影视艺术与社 会生活的关系上升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这 样一个理论的高度。
• 这一知识点需要同学们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及 抽象思维的能力和概括能力,因此对于高二学生的 认知水平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将其确定为 难点。
二、学情分析
• 这堂课我面对的是文昌中学高二(16)班的学生。高二 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 学习方法上也有了改进,并且高二学生已经初步具备 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学习历史喜欢深层思考和理性 探索。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 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分析问题缺乏灵活性和辨证性。 具体到这个班,该班是文科班,平时上课气氛较为活 跃,求知欲较强,但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所以教学 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的兴趣,是 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

《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和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对音乐和影视艺术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和影视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1. 音乐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
2. 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
3. 音乐和影视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音乐和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
2. 音乐和影视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和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音乐和影视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和影视艺术的美。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音乐和影视艺术的作用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音乐和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音乐和影视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和影视艺术的美。
3. 分析:分析经典音乐和影视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和影视艺术的美。
4. 讨论:组织学生就音乐和影视艺术的作用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音乐和影视艺术的理解和兴趣。
2. 通过课后作业和学生互评,评估学生对音乐和影视艺术知识和鉴赏能力的学习情况。
3. 结合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的表现,评价他们对音乐和影视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作用的理解。
七、教学资源1. 音乐和影视作品示例:经典音乐和影视作品片段,用于分析和讨论。
2. 教材和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和影视艺术。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音乐和影视作品,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生动性。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音乐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
2. 第二课时: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形式。
3. 第三课时:音乐和影视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

电视的发展
• 电视出现:20世纪20年代中期
• 首次播送电视节目:1929年,英国 • 彩色电视播放:40年代初,美国 • 电视艺术的普及应用:二战后
20世纪70年代后——风格多样化,交
流频繁。
猫 王
——普雷斯利 他是使摇滚乐让年轻人疯 狂的第一人。在他的音乐中, 强有力的电声乐器刺激了年轻 人好奇和敏感的神经,他的演 唱渲泄了年轻人心底的呼喊, 使他们的情绪获得疏导和发泄。
他的歌迷包括各种层次的人, 他的歌声中有呼喊、甜美温柔、 叙事、爱国、宗教、逃避现实、 抨击社会、乡土气息、浪漫情 调,等等内容。。
1845年在德国波恩明斯特广 场修建的贝多芬铜像
1987年在波恩市塑造的贝多芬巨型头像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浪漫主义
代表: 交响乐——贝多芬 “乐圣” 圆舞曲——“圆舞曲之王”约翰· 施 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
歌剧——威尔第《茶花女》 比才《卡门》
《茶花女》根据法国小仲马的同名悲剧改编而成
“甲壳虫”演唱组
英文叫Beatles Band, 中文音译名叫"披头士乐队"。 有趣的是"披头士"这个词倒 用得恰到好处,因为它形象 地概括了他们留着长发、穿 着牛仔裤、休闲衣的颓废形 象。而Beat这个词,原义的 意思是拍、打,正说明了他 们的摇滚演唱风格。"披头 士"后来也成了这类形象的 时尚青年的专用词。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浪漫主义 时间:19世纪兴起,19世纪中期鼎盛
代表: 交响乐——贝多芬 “乐圣” 《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一、19s
贝多芬于1804年创作完成 了《英雄交响曲》时,他在总谱 的扉页上写有“献给拿破仑.波 拿巴”的字样。后来当他听到 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 贝多芬 把这一页就给撕掉了,并在同年 的10月出版时改成这样一个标 题:“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写 的英雄交响曲”。你认为贝多 芬的这一举动出于什么情感 ?
人教版必修三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共20张PPT)课件

方面的进步,又直接敏锐地回应、
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
化,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审美需
要和精神追求,对社会生活的影
响日益深刻和广泛。
1960年,电视台首次直播两 位总统候选人的辩论场景。
本 课 小 结
(2)特征:弘扬本民族的特性。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2、民族乐派音乐(19世纪中后期;俄国和东欧)
(3)代表:柴可夫斯基(俄国)
《天鹅湖》
他的作品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力,表达了爱与善能战胜一切的 主题,他提高了音乐在舞剧中的 作用,为俄国音乐争得了世界荣 誉。他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 乐大师”和“旋律大师”。
1927年《爵士歌王》
二次大战后,电影技 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 新月异,宽银幕和立体声 电影等相继问世。电影对 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 的影响。有人将电影称为 继诗歌、音乐、舞蹈、美 术、建筑、戏剧之后的 “第七艺术”。
1935年《浮华世家》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2、电视(“第八艺术”)
(1)产生:20世纪20年代中期(1925年)——英国人发明了电视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浪漫主义音乐(19世纪)
(3)代表:②圆舞曲: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
《蓝色的多瑙河》
特点:
旋律优美,节奏轻快。
“不管奥地利人相逢在世界的什么地 方,这首歌,就是他们无形的身份证!”
③歌剧:(意大利)威尔第——《茶花女》 (法国)比才——《卡门》
《茶花女》 剧照
《卡门》剧照
D 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Biblioteka 的发展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才在巴黎学习钢琴、管风琴和作曲,除创作歌剧
外,还创作大型管弦乐曲,先后发表交响幻想曲《罗 马的回快》和序曲《祖国》等。比才的歌剧作品具有 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族色彩。他善于创造独具风格的 曲调,善于以改变调性、灵活运用主导动机等手法加 强表现国。他的乐器作品常以生动新颖、富于光彩而 著称。
高尚健康的音乐有助于培养我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格调低下趣味庸俗的音乐对人的 精神生活产生消极影响和腐蚀作用,不健康粗俗的音 乐可能导致社会精神生活的贫乏低级以致混乱。
兴于诗,立于礼,成天乐。——孔子
你可知道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那故事颂扬了俞伯牙高超的演 技,也颂扬了种子期非凡的审美才能,更颂扬了真挚而纯洁的友 情。 你应该知道诸葛亮身居空城,面对敌兵压境,却在城楼饮酒抚琴 的故事。他之所以能够退却敌兵,当然是因为他的深谋远虑,智 慧过人。 你可能不知道,钢琴家伊坦莎经常应列宁之邀去演奏钢琴。每当 伊坦莎坐在琴凳上,从不询问列宁便会演奏贝多芬的《热情奏鸣 曲》。因为列宁对这首乐曲爱之颇深。列宁曾经说过:“我不知 道有没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了,我简直每天都想听它。 这真是奇妙而非凡的音乐。我常常用自豪的、也许是幼稚的心情 想,人能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啊!”
(1)意大利威尔第的《茶花女》
(2)法国比才的《卡门》
威尔第的音乐作品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富有民
族特色,对当时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了巨大作用。 《茶花女》(1853年创作),威尔第把音乐注意力集中 在表现主人公玛格丽特的内心世界,表现她的真正的高 尚的形象,揭示女主人的精神品格,揭示她的愿望跟她 周围的环境之间深刻的矛盾冲突。歌剧音乐细腻的心理 描写、诚挚优美的歌调和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音乐是什么?
音乐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 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 及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 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 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养 和能力。
贝多芬(1770—1827),是西方世界有史以来 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集古典主义音乐之 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声。贝多芬出生于 德意志波恩市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祖父是当地 宫廷合唱团和管弦乐团的团长,父亲则是合唱 团的歌手。 1802年以后,他的耳疾日益严重, 以致1809年以后最终失聪,从此,他的大部分 时间和精力都用来作曲。失聪之初,他非常痛 苦,一度想自杀,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 耳聋带来的巨大困难,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 作品,如《第3(英雄)交响曲》《第5(命运) 交响曲》《第9(合唱)交响曲》《月光奏鸣 曲》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贝多芬崇尚 法国大革命带来的民主和自由思想,热情关注 个人的自由和尊严,在他的音乐中他试图证明 一个观点。
2.19世纪音乐流派与杰作
(一)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于 19世纪初兴 起,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19世纪中期走向鼎盛 2.主要特点:
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感情热烈 而奔放;音乐作品中大量弘扬民族特性,形成各具特色 的民族乐派 3.代表人物及作品 德意志的“乐圣”——贝多芬;奥地利的“圆舞曲之 王”——约翰施特劳斯
音乐到底能带给我们什么?就让我们敞开心怀来面对吧。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歌咏团体不断涌现,一大 批音乐家在枪炮声的伴奏下,创作了许多令人 热情沸腾、斗志昂扬的群众歌曲;各种音乐会 的举办,激励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在周恩来、郭沫若的领导下,将各地流亡到大 后方的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团体组织起来,开展 了广泛的抗日文艺会演、义演。 抗战的文化活动,它在动员群众,宣传抗日, 振奋民族精神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这种 文化新气象,充分反映出抗战前期中国人民昂 扬的精神风貌。
音乐与生活具有广泛、密切的联系,对人的全面发展 有着深远影响。尤其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和经济迅速 发展的时代,音乐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社 会进步方面,更加显示出它所具有的独特功能和作用。
音乐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音乐 反映社会生活又给予社会以深刻的影响。 音乐以生动活泼有感性形式,表现高尚的审美理想、 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能 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灵魂,陶冶情操,提 高审美情趣,树立崇高的理想。 音乐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和现实的文化内涵,通过音乐 能更深入地认识社会生活。对人们产生政治思想和道 德伦理的教化作用,激发爱国热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19世纪欧洲歌剧 1.何为歌剧——随着器乐音乐的发展,人们把上部声部 以外的声部都看成是伴奏。后来人们力图把诗歌和音乐 紧密相连,产生一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如把 神话故事编成一种近似说话的歌唱,力求恢复古代朴简 的风格,在宫廷中上不演,称之为歌剧。大约1600年左 右歌剧诞生。它打破了音乐的平衡,音乐中心转移。 2.19世纪欧洲歌剧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贝多芬故居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社会背景
(1)经济发展: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使文艺格局的面
貌发生变化。19世纪上半期,欧洲一些国家进行工业革命,大 机器生产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 益壮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音乐艺术逐渐从封建主义的 束缚和教会的压抑下解放出来,开始走向更广阔的社会阶层, 更深刻地表现人性,反映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 (2)各国面临问题不同:各国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便音乐的发 展呈现出多样性和民族性。19世纪的欧洲经历了拿破仑战争、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1848年欧洲革命、19世纪六七年代的 资产阶级革命改革等重大事件,各国国情不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 不同:法国进一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德、意要完成国家统 一;俄国要消灭农奴制等。在这种背景下,民主主义思想的音乐 家把对现实的不满和困惑及自己的追求倾注在音乐的创作中,使 音乐的发展呈现出出多样性和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