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
第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优秀公开课教案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优秀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识记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爵士乐和摇滚乐是二战前后流行音乐的主流以及影视艺术的产生发展。
②理解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及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结合时代理解20世纪的音乐流派和发展方向以及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和作用。
③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对音乐影视作品的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进程教学难点音乐和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影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音乐与影视艺术课前准备:教师在上课前按音乐流派和主流把全体学生分成四组,布置学生提前预习,通过网络或图书查询有关资料,收集本组负责的有关流派的资料及杰作的音视频,完成老师布置的分类表格,在老师指导下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课件介绍本小组的探究成果——进行音乐片断的欣赏、讲解导入新课:播放准备好的音乐片段——《命运交响曲》,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推进新课: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问题情境1:教材主要介绍了19世纪音乐的哪几个流派?其发展过程怎样?每个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和杰作是什么?请同学们按照课前分工,派代表回答自主学习1:教材主要介绍了19世纪的音乐的浪漫主义乐派和民族乐派浪漫主义乐派小组:步骤1:边介绍边填写表格流派发展过程代表人物国别代表作品作品特色流派特点浪漫主义19世纪初兴起,19世纪中叶走向鼎盛(中心:奥地利、德意志)贝多芬德意志《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乐》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约翰·斯特劳斯奥地利《蓝色的多瑙河》旋律优美,节奏轻快威尔第意大利《茶花女》(歌剧)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比才法国《卡门》(歌剧)追求精巧形式,鲜明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步骤2:情境设置,设计问题问题:请其他组的同学一起来欣赏下列两首音乐片断(上面代表作除《命运》之外任两首,特别是《蓝色的多瑙河》),然后说说你感觉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填写上面表格的流派特点)老师点评:1、强调:贝多芬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2、补充简介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不同古典主义:服务于贵族,多是委托作品。
[教案]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教案]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4c1e70b6f121dd36a32d8241.png)
三、音乐的发展与变化课标要求: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印象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音乐的大众化、多元化趋势,如摇滚乐。
理解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结合时代的变化理解20世纪的音乐流派及发展方向。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认识音乐的发展与时代变迁间的关系。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全面评价摇滚乐。
(2)过程与方法:分析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的音乐产生的背景;进行音乐欣赏,进入音乐情境,加深对音乐意境的理解并形成对不同类型音乐的进一步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音乐名作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学习音乐家执着追求、热爱生活的精神和爱国情操。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重点: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
难点:现代主义音乐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教学建议:1、关于“浪漫的乐章”一目,主要介绍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建议教师讲清:(1)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发展和主要特点浪漫主义音乐是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于19世纪初兴起,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
19世纪中期走向鼎盛时期。
浪漫主义音乐与19世纪以前的古典主义音乐不同。
古典主义音乐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要求感情的节制和形式,而浪漫主义音乐一则着重感情的抒发和个性化的心理刻画、注重音乐中的诗情画意,感情热烈而奔放。
二则在音乐作品中大量弘扬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
(2)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及其作品A.贝多芬。
贝多芬(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
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
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必修三第24课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___必修三第24课学案一高考大纲及考点分布对于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的复习,要从社会需求和技术、经济保障两个角度归纳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条件;社会需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等为人类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重难点解析1、音乐的发展与变化①19世纪初,浪漫主义音乐兴起,19世纪中期走向鼎盛时期。
浪漫主义音乐与19世纪以前的古典主义音乐不同。
古典主义音乐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要求感情的节制和形式,而浪漫主义音乐则着重感情的抒发和个性化的心理刻画、注重音乐中的诗情画意,感情热烈而奔放。
②民族乐派也颇具浪漫主义的音乐元素,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的俄国和东欧地区。
它着重以本民族的民歌、民间舞曲为素材,采用本民族的英雄史诗、神话传说和人民解放斗争事迹为题材,并且将民族音乐的鲜明特点和古典主义音乐的优秀传统以及浪漫主义音乐的艺术风格紧密地结合起来,因而民族感情被赋予了强烈的艺术生命力。
俄国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和“俄罗斯乐圣”柴可夫斯基。
3、影视艺术的功能特点①直观性强,信息量丰富,传播资讯(天气预报);②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快速发展,普及率高,覆盖面广;③雅俗共赏,艺术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4、透过影视艺术的产生看现代科技的影响①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
③电影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背景下产生的满足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化。
四典题解析例1、1956年,美国歌手“猫王”录制的唱片《伤心旅馆》创造了唱片销售新纪录,并赢得了国际声誉,一时间摇滚乐时髦起来。
它切合美国民众何种心理诉求( )A.大众对经济危机的苦闷B.军人对侵越战争的反感C.老兵对二战的感伤D.青少年对现实的反叛解析:摇滚乐简单、有力、直白,特别是它那强烈的节奏,与青少年精力充沛、好动的特性相吻合;摇滚乐无拘无束的表演形式,与他们的逆反心理相适应;摇滚乐的题材,与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密切相关。
音乐与影视艺术说课稿

《音乐与影视艺术》说课稿湖南澧县第一中学覃星一、教材地位《音乐与影视艺术》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II)第八专题中的第三节内容。
音乐、影视艺术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的产物。
19世纪以来的音乐与影视艺术糅合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元素,直接引领着文明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
音乐、影视艺术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具有重要地位。
本课分三个部分介绍了19世纪和20世纪音乐的发展与变化以及影视艺术的产生发展。
下面我就谈谈对这节课的教学思路。
二、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课标的要求是: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①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认识音乐的发展与时代变迁间的关系。
②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平和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图表绘制、音乐再现、问题探究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19世纪以来音乐发展的基本历程。
②通过学生自制图表、总结归纳、问题探究等方法了解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从而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探究问题、阅读材料、自主学习以及动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感受贝多芬的人格魅力,学习他身残志坚、不畏强权、舍己为人的精神。
②认识人类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感受科技对文化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树立自觉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各种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影视艺术起源与发展历程。
其理由是,第一、课标的要求。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 文化史)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点整合

第八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基础解读】一、浪漫主义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革命和战争不断,社会动乱不已。
(2)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3)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1)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2)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3、浪漫主义文学家及作品:(1)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2)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3)德意志,诗人海涅在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对自己国家的分裂和落后、君主专制的腐败和资产阶级的软弱进行了抨击,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现实主义文学1、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2)英国,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等,通过对社会下层生活的描述,真实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
(3)俄国,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都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名著。
(4)北欧,丹麦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同情弱者,嘲弄权贵;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揭露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
(5)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批判了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现象,痛斥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共16张PPT)

培养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
这对于一个历史老师来说,确实是一个比较难“讲”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却是比较感兴趣的内容。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学习艺术家们对艺术进行执着追求的精神、强 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认 识到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树立尊重世界各 地区、各民族不同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念。
活动课并不能只图热闹,关键在与让学生学习到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必须进行课堂小结。
• 让学生自己查找、整理、加工资料,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这堂课我面对的是文昌中学高二(16)班的学生。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被称为“第七艺术”的电影与“第八艺术”的电视在出现后不断发展。
合作学习。 然后老师提出假设:假设我们班就是一个专门从事设计的公司,老师就是该公司老板,现在准备参加博物馆招标,因此,由全班共同来完成这一设
2、难点分析
• 我认为,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将音乐、影视艺术与社 会生活的关系上升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这 样一个理论的高度。
• 这一知识点需要同学们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及 抽象思维的能力和概括能力,因此对于高二学生的 认知水平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将其确定为 难点。
二、学情分析
• 这堂课我面对的是文昌中学高二(16)班的学生。高二 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 学习方法上也有了改进,并且高二学生已经初步具备 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学习历史喜欢深层思考和理性 探索。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 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分析问题缺乏灵活性和辨证性。 具体到这个班,该班是文科班,平时上课气氛较为活 跃,求知欲较强,但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所以教学 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的兴趣,是 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随堂优化训练》2012年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新课标

1.18 世纪和 19 世纪之交,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 音乐过渡,为这两大乐派架起桥梁的是一位德意志音乐大师, 他一生创作的不朽作品不包括( A.《蓝色的多瑙河》 C.《命运交响曲》 ) B.《英雄交响曲》 D.《田园交响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题干中的“德 意志音乐大师”架起了连接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 梁,该音乐家是贝多芬,B、C、D 三项皆是他的作品。A 项是 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 答案:A
B.有声电影 D.“默片”电影
解析:材料信息显示的是美国喜剧大师卓别林的经典形象, 卓别林时代的电影是无声黑白电影,又称“默片”。 答案:D
A.摇滚乐 C.蓝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披头士乐队以演唱摇滚 乐而闻名全球。 答案:A 4.头戴一顶大礼帽,脚蹬一双尖头鞋,鼻子下留着一撮小 胡子,紧绷的上衣与肥大的裤子别扭地穿在身上,手里握着一 个手杖,鸭子般地出现在银幕上。这描述的是世界电影史上的 经典造型。当时的世界电影应属于( A.彩色电影 C.多元化艺术电影 )
A.共和制度的确立 B.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解析:贝多芬生活的年代,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启蒙思想的 猛烈冲击。 答案:B
问题二: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什么? 【引思】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要一分为二地看。
【问题详解】 1.积极影响 (1)电影、电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 方面的进步,直接而敏感地回应、引领着文明的发展趋势和社 会风尚,满足着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 (2)影视艺术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它融各种艺术 于一身,具有综合性,同时保持着自身的独立性。 (3)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以独 特的魅力丰富和充实着人们的生活。
音乐与影视艺术

3、名家名作 ①德意志:贝多芬(乐圣)《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 曲》——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
②奥地利:约翰· 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蓝色的多瑙 河》
③歌剧——意大利:威尔第《茶花女》;法国:比才《卡 门》 ④民族乐派——俄罗斯:柴可夫斯基《天鹅湖》、《胡 桃夹子》(芭蕾舞剧)
二、20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
20世纪50年代,美国《围着时钟摇吧》
20世纪60年代,美国《时代在变化》 美国的“猫王”普莱斯利。
代表人物
英国的披头士乐队
披头士乐队(象征着乐观主义 )
有人称赞摇滚乐有时代气息,有人反对摇滚乐,说它给 青年人带来不良影响。你怎么看?说说理由。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一方面摇滚乐直白的内容、强 烈的节奏中蕴涵着永恒的力量、激情和信念,反映了 二战后美国青年的情绪追求,带有时代性。另一方面 摇滚乐的演奏者着装奇特、行为怪异,吸毒等生活方 式使摇滚乐有着享乐、自我膨胀和堕落的一面,给青 年人带来不良的影响。
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位 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时,贝多 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 裁者!”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 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 乐坛。 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贝多芬的思想体现了 怎样的特点? 体现了贝多芬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反对专制的革命精神。 (2)他最重要的代表作是什么?试举三例 有《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和《第九 (合唱)交响曲》 (3)他的作品有何特色? 受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影响,作品表达了对封建专制的批判,对 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赞颂,对自由和欢乐的渴求,对自然的热爱, 以及他在与命运抗争中的呐喊。作品结构严谨、风格厚重、气势磅 礴,浓缩不屈不挠,追求真善美的心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6年,当猫王刚开始走红的时候,美国一位红 衣主教就发表讲话,他认为猫王粗鲁、无礼、堕落, 道德不良。
这一年,在美国20张最畅销唱片中,有14张是猫 王的。他在好莱坞的第一部电影《温柔地爱我》,放 映4天就收回成本。这个纪录20年后才被《星球大战》 打破。
他是超级巨星,也是孤独、酒精和毒品的受害 者。1977年6月,他最后一次举行演唱会时,连歌词也 记不起来,去世时年仅42岁。他一生共录制歌曲720 首,举行1600多场演唱会,平均每两天半就有一场。
他的乐曲中呈现出浓烈的生活气息 和民间特色,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主精 神贯穿着他全部的创作活动。他主张音 乐的美,是建立在真实的生活和深刻的 思想基础上的,因此他的作品一向以旋 律优美,通俗易懂而著称,又不乏深刻 性,他的音乐是社会的真实写照。
二、20世纪流行音乐的发展变化
背景:经济的迅速增长和第三次科技革 命的迅猛发展。
电影的发展历程:
1895 年,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电影在巴黎首 映,标志电影诞生。电影被称为第七艺术。
1927 年以后,进入有声电影时期。 1935 年,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
二战后 ,电影技术迅速发展。
《舞台生涯》
《淘金记》
《城市之光》
《小孩》
《发薪日》
《摩登时代》
《大独裁者》
1927 年,华纳制片公司推出了电影史上 第一部有声片。
(B )
A.《蓝色的多瑙河》
B.《卡门》
C.《天鹅湖》
D.《茶花女》
课堂练习
3.19世纪中后期俄国最著名的音乐家是
D
A. 贝多芬
B. 比才
C. 威尔第
D. 柴可夫斯基
4.二战前,通俗音乐的主流是
A
A. 爵士乐
B. 摇滚音乐
C. 西部音乐
D. 乡村音乐
课堂练习
5.电影诞生的时间( A. 18世纪末期 C. 20世纪初期
20世纪初 流行音乐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
河》 威尔第《茶花女》
比才《卡门》
柴可夫斯基《天鹅湖》
《围着时钟摇吧》 《时代在改变》 猫王
感性 民族性 通俗性
条件
产生、发明 人
发展
影响
电Leabharlann 1895年,卢 默片——成熟—
影 1.物质和 米埃尔兄弟 —二战后发展
科技基
引领社会
础
风尚、满
他26岁时开始失聪,但他创作 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如《第3 (英雄)交响曲》《第5(命运) 交响曲》《第9(合唱)交响曲》 《月光奏鸣曲》等。
“我要扼住命运 的咽喉,他不能 使我完全屈服”
●小约翰·施特劳斯 Johann Strauss
老约翰 ·施特劳斯的儿子,奥地 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 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他把 华尔兹这种原本只属于农民的舞曲 形式提升为了哈布斯堡宫廷中的一 项高尚的娱乐形式。创作了《蓝色 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艺术家的生活》《春之声》和 《安娜波尔卡》等 120余首维也纳 圆舞曲。
阶段:一战后至二战——爵士乐兴起 二战后——摇滚、蓝调、爵士乐流行 20世纪70年代后——风格多样化,交
流频繁。
猫王
——普莱斯利
他是使摇滚乐让年轻人疯 狂的第一人。在他的音乐中, 强有力的电声乐器刺激了年轻 人好奇和敏感的神经,他的演 唱渲泄了年轻人心底的呼喊, 使他们的情绪获得疏导和发泄。
他的歌迷包括各种层次的人, 他的歌声中有呼喊、甜美温柔、 叙事、爱国、宗教、逃避现实、 抨击社会、乡土气息、浪漫情 调,等等内容。。
1934年德国
1936年法国
1936年英国
1941年美国
1948年
1953年
1961年
4.电影、电视的影响
? 引领社会风尚、满足精神追求 ? 容艺术、娱乐于一体,冲击视觉、启迪心灵 ? 丰富生活、传播信息、雅俗共赏
课堂总结
兴起时间 流派
代表及代表作品
特点
19世纪初 浪漫主义
19世纪中 叶
民族乐派
电影对人类社会生活有哪些重要影响?
⑴电影中所体现的内容不仅起到娱乐功能,而 且起到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功能,对人 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⑵优秀电影可以成为时代精神的传播者; ⑶电影艺术的不断商业化,也促进了社会经济 的发展,活跃了社会生活。 ⑷电影艺术的发展还增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 流和理解。
3.电视的起源和发展
①20世纪初期,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即起源、初创时 期
②20世纪30—40年代电视艺术迅速发展。
③二战后进入大规模的普及和应用阶段。(黑白→彩色; 直播→转播;多路传播→卫星传播)
□贝尔德在实验室工作
□贝尔德出售的 第一台电视机
20世纪初期的杂志 介绍人们开始使用电视时的惊喜场景
1928年样机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 作?浪漫主义
背景: 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理性王国”感到
失望。
代表: 交响乐——贝多芬 “乐圣”
圆舞曲——“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蓝 色的多瑙河》
歌剧——威尔第《茶花女》 比才《卡门》
特点: 突出个人感受。
贝多芬(1770—1827),他的 作品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开浪 漫主义音乐之先声,是一个承前启 后的伟大音乐家。
猫王把摇滚乐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战后美国 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都痴迷他。今天,可能有美国人 不知道总统是谁,但没人不知道猫王。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电影、电视产生的条件
(1)物质技术基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猛发展
(2)精神动力:社会的巨大变化,人类的精神追求以 及商业利润的推动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足精神追
电
2.内在动
20世纪20年
20、30年代成 求、传递 型——30、40年代 信息
视力
代
发展——二战后普
及
课堂练习
1.以下属于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的(
A)
①《英雄交响乐》 ②《命运交响乐》
③ 《茶花女》
④《合唱交响乐》
A.①②④ B. ②③④ C.①②
D. ③④
2.最能体现法国音乐追求精巧形式特征的作品是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 作
?民族乐派
?背景: 19世纪,各国面临不同问题 代表:(俄国 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
《天鹅湖》
特点:民族特性
柴科夫斯基(1840-1893), 俄罗
斯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俄罗斯民族 音乐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中,很多都 是极其优秀的世界名曲,如歌剧《叶甫 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等,芭蕾舞 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