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评新版新人教版94

合集下载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张华同学对生活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冬天,人们说话时呼出的“白气”不是水蒸气B.炎热的夏天往地上洒水降温,是利用了水蒸发吸热的原理C.“酒香不怕巷子深”是扩散现象D.在结冰的路面撒盐,是为了降低冰的温度2.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茶杯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说明固体分子间距小,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B.不能用冷水泡茶,说明低温下分子会停止运动C.热茶放一会儿就变凉了,说明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D.打开茶叶盒,茶香飘满屋,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能小的物体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B.1kg的0℃的冰与1kg的0℃的水,内能相同C.若某物体内能增加,该物体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比低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4.下列现象主要由分子运动造成的是( )A.公园里槐花飘香B.天空中沙尘飞扬C.下雨时河水变浑D.烧烤时烟雾弥漫5.下列现象可以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A.风吹树叶摇动B.河水向低处流C.扫地时尘土飞扬D.玫瑰花芳香四溢6.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就越多C.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D.一杯水的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大7.下列与内能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B.对物体做功,其内能一定增加C.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D.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D.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可以为零,但物体的内能不会为零9.下列关于冰熔化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熔化前温度越高,它含有的热量就越多B.冰熔化前温度升高,但其内能会保持不变C.冰在熔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内能会增加D.要使冰的内能增加,唯一方式是吸收热量10.请你想象一下,假如水的比热容变得比沙子的比热容小,下列不会发生的是()A.沿海地区的温差比内陆地区的温差大B.夏天洗海澡的时候踩在沙子上温度比海水里低C.汽车中加入的冷却水的冷却效果将会更好D.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升高的温度将会变大11.关于比热容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B.比热容与热量有关,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C.砂石的比热容是0.92×103J/(kg·℃),它表示砂石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0.92×103J D.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比热容大的含的热量多12.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个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B.某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某个物体温度升高,物体含有的热量增加D.某个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会增大13.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A.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B.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C.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试卷第2页,共4页D.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14.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B.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C.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D.雾中之山何嶫崨,天风浩荡吹尘劫二、填空题(1)要完成该实验,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1)实验前,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2)实验中两种液体吸热的多少可通过(填“液体升高的温度较;(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升温较高;四、计算题22.某学校锅炉房用天然气热水器将1000kg水从20℃加热到10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求烧开这些水需要吸收的热量.23.质量为500克的某种液体,温度从80℃降低到20℃时,放出了7.2×103焦的热量,这种液体的比热容是多大?试卷第4页,共4页参考答案:1.D2.A3.A4.A5.D6.C7.C8.D9.C10.C11.A12.D13.B14.C15.内 做功 不变16.无规则运动 声波 音调17.1kg 的煤油温度升高(或者降低)1°C 时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为2.1×103J 不变减小 不变18.6∶519.扩散 分子之间有间隙20.秒表 使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 比较加热时间 A 2∶121. 自下而上 加热时间 A B A 22.3.36×108J23.30.2410J /kg ⨯⋅(℃)答案第2页,共2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综合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C.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2.甲、乙两块质量相同的不同金属,在沸水里加热足够的时间,先取出甲投入一杯冷水里,当达到热平衡后,水温升高20℃;再取出甲块,立即将乙块从沸水中取出投入这杯水中,再次达到热平衡,水温又升高20℃,若不计热的损失,则由此可判断()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B.甲的比热容比乙小C.甲的比热容跟乙相等D.无法确定比热容的大小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B.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D.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4.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比热容改变,内能和温度不变B.比热容改变,内能增加,温度不变C.比热容、内能和温度都增加D.比热容、内能和温度都不变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热量有可能从内能小的物体向内能大的物体转移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D.物体的机械能增加时,其内能不一定增加6.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应用这一特点的是()A.培育水稻秧苗时往稻田里灌水B.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C.炎热的夏天,往室内地面上洒水降温D.冬天供暖时用水作循环液7.车已走进很多现代家庭,如图为汽车的四冲程汽油机汽缸的工作示意图,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的顺序排列,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乙甲丙丁B.甲丁乙丙C.丙乙甲丁D.丙丁甲乙8.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关于a、b两种液体的鉴别结论正确的是()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A.a的比热容大,是水B.b的比热容大,是水C.a的比热容大,是酒精D.b的比热容大,是酒精9.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A和B 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 B.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C.都加热t时间,A和B吸收热量之比为1:2 D.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之比为1:110.如图所示,不旋转的铝块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块,使两者接触处温度急剧升高,这样铜块和铝块接触处的分子相互渗透,从而使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先进的“旋转焊接”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铜块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实现的B.铜块高速旋转时把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C.焊接完成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D.铜块和铝块的内能增加是其他形式能转化而来的二、填空题11.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主要原因是砂石的比热容较小。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含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肯定是由于物体吸收了热量B.汽车的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夏天游泳者从水中上岸后会感觉冷是由于他体表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2.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C.物体的内能等于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D.比热容越大的物体,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越多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熔化成水,温度和内能都不变B.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C.物体温度一旦降到0℃,那么物体的内能就变成零D.两个内能相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有可能发生热传递4.对于以下几幅图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甲,瓶中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硫酸铜溶液静置几天,界面模糊——这个现象形成主要原因是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B.如图乙,两个底面很平、很干净的铅柱压在-起后好像“粘”成一个整体,甚至在下面挂上重物也拉不开——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C . 如图丙,玻璃片的重力为G ,当测力计显示的示数比G 大一些时,才能将玻璃片从水面提起——这个现象主要说明水分子与玻璃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 . 如图丁,两位同学分别握住处于原长的弹簧的两瑞,可以将人比作组成某些物质的分子,物质被压缩,分子间表现出斥力;物质被拉伸,分子间表现为引力,由此可知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不能同时存在 5.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 .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C .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弱D .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的冰内能为零 B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C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 .50℃水的内能一定比10℃水的内能多7.甲、乙两种固态物质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乙都是非晶体B .第6min 甲物质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态C .甲的熔点比乙的熔点高D .在0~8min 内甲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保持不变8.甲、乙、丙三个物体的质量关系为m m m =甲乙丙>,当其吸收热量情况如图所示时,升高的温度关系为t t t ∆<∆=∆甲乙丙,则关于这三个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的比热容最小B.甲、乙的比热容相等C.甲、乙的末温一定相等D.若三个物体的温度都降低1℃,丙放出的热量最少9.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放出相同的热量(c铝>c铜),相互接触后,则()A.内能由铜转移给铝 B.最终铝、铜温度相同C.不发生热传递D.无法判断10.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温度不变,内能不变B.-10℃的冰块没有内能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以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D.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比低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11.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C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C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内能 章节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内能 章节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章节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线知()A.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多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2、在工业上,液压机利用了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理,“液体很难被压缩”反映了液体()A.分子的个数很多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存在引力D.分子间没有空隙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水不具有内能B.一杯水和半杯水的比热容相同C.温度越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越多D.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4、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变小,表明分子间存在间隙B.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没有引力D.桂花飘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5、许多公园里都有供游人休息的石凳或木椅,在夏日阳光的照射下,用手摸石凳和木椅,感到石凳比木椅热。

对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石头比木头的温度高B.石头比木头的比热容小C.石头比木头的密度大D.石头比木头传热快6、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而内陆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这主要是因为()A.c 海水>c 砂石B.Q 海水吸<Q 砂石吸C.m 海水>m 砂石D.ρ海水<ρ砂石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内能就一定不变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D.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物体所含热量越多8、如图a,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m甲<m乙),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图b所示,则()A.第60s时,乙吸收的热量比甲的多B.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小C.甲液体的比热容与乙液体的一样大D.甲液体第30s时的内能小于第35s时的内能9、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置于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带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带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带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已知铜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铜块和铝块,让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它们相互接触,则()A.热量由铝块传给铜块B.铝块将温度传给铜块C.它们间不发生热传递D.热量由铜块传给铝块2.冬至时节煮饺子,小明发现其中蕴含了很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冷冻饺子中的分子不运动B.冷冻饺子升温过程中内能不变C.煮熟的饺子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D.煮熟的饺子冷却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3.已知铝的比热容大约是铁的两倍,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铝球和铁球,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接触在一起,则()A.内能从铁球传给铝球B.内能从铝球传给铁球C.温度从铁球传给铝球D.温度从铝球传给铁球4.下列现象中能够表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春天,柳絮飞舞B.夏天,麦浪翻滚C.秋天,果香扑面D.冬天,雪花飘落5.如图所示,在金属管内装一些酒精,当迅速来回拉动绕过金属管的粗绳时,筒壁会发热,一会儿,看到紧塞在管口的塞子突然被射出,同时听到“呯”的一声.根据这些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来回拉动粗绳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塞子被射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筒壁会发热,原因是酒精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D.筒壁会发热,原因是克服摩擦做功,物体内能增加6.两个相同的烧杯里分别盛有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A、B两种液体,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分别对这两个烧杯同时进行加热(液体均未沸腾),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液体的比热容是B 液体的两倍B .B 液体的比热容是A 液体的两倍C .10min 末A 液体比B 液体吸收的热量多D .20min 末B 液体比A 液体温度高7.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当热传递停止时,两个物体的( )A .内能相等B .热量相等C .温度相等D .温度变化大小相等8.如图是北京冬奥会滑雪跳台项目某运动员的比赛场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度变化小,而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度变化大,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水传热慢,沙子传热快B.水吸收的太阳能少,沙子吸收的太阳能多C.水的密度小,沙子的密度大D.沙子的比热容小,水的比热容大2.如图所示是某种晶体加热熔化时,它的温度T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由图可知:()A.图线中间平坦一段,说明这段时间晶体不吸收热量B.这种晶体熔化过程所用时间是6minC.A、B两点物体有相同的内能D.在图线中的AB段,物体吸收的热量增大了分子势能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喝冰镇饮料,因为饮料含有的热量少B.铁丝内能增加一定是因为吸收了热量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D.热量可以由内能小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大的物体4.下列关于热量、内能与温度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B.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向外传递100J的热量,其内能也将减少100JC.相同质量的热水含有的热量大于温水含有的热量D.热传递过程中,温度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5.2015洛阳牡丹文化节时间为2015年4月1日至5月5日,为期1个多月,在此期间洛阳各大牡丹主题公园纷纷开门迎客.牡丹盛开时,当我们走进公园,就会闻到阵阵的牡丹花香,这是因为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D.人的嗅觉比较灵敏6.如图的四幅图中在改变物体内能方式上与其它三幅图不同的是A.铁丝弯折发烫B.钻木取火C.搓手暖和D.烤火取暖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一桶水的比热容和一杯水的比热容一样大C.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D.水壶里的水沸腾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内能转化为机械能8.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了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B.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C.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D.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9.小明根据下表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水4.2×103冰2.1×103酒精2.4×103沙石0.92×103煤油2.1×103铝0.88×103水银0.14×103铜0.39×103A.固体的比热容一定小于液体的比热容B.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其比热容不变C.100 g酒精用去一半后,其比热容变为1.2×103 J/(kg⋅⋅)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比铜块吸收的热量多10.下列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并正确的是A.粉笔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粉笔由分子组成B.压缩弹簧需要用力,说明分子间有斥力C.两滴水银相互接近时能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银,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阳光射入房间看到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二、填空题11.《庄子·天下》中曾有下列论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章节检测卷-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章节检测卷-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章节检测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如图所示是书中关于利用铜铸币的情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炉火加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金属铜内能增大的B.金属铜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C.熔化成液态的金属铜倒入钱币模子,凝固过程中内能不变D.熔化成液态的金属铜与固态的金属铜密度不相同2.如图所示,在往玻璃瓶打气的过程中,玻璃瓶塞弹起,并且瓶口出现了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B.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C.瓶塞跳起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瓶塞跳起是打气筒对瓶塞做功3.如图所示,中国的饮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重庆——火锅,火锅里留出的“热气”是分子的热运动B.天津——麻花,麻花被炸得金黄是因为油含有较多的热量C.北京——烤鸭,香嫩酥脆的烤鸭内能的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D.上海——汤包,露出馅的汤包香气四溢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4.关于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B.物体的内能随其温度升高而增大C.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同D.同一物体运动时一定比静止时内能大5.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就越大D.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放热及温度和质量都没有关系6.在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手冷时对手“哈气”,手会感到暖和B.来回弯折的铁丝温度会升高C.冬季用热水袋取暖D.北方的冬季寒冷,室内用暖气取暖7.“龙抄手”是四川成都著名小吃,如图所示。

它味道柔嫩鲜美,汤汁微辣浓香,深受人们的喜爱。

下面关于做“龙抄手”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煮抄手时,抄手内能的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B.汤锅沸腾时,香味浓烈,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当锅里的水沸腾后,若将火开到足够大,水温可能继续上升D.给水加热的过程,水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8.铜球和铅球相互接触时,铜球将热量传递给铅球,这是因为()A.铜球的温度较高B.铜球具有的内能较多C.铜球具有的热量较多D.铜的比热容较大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暖花开时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B.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越多C.金属块很难被压缩,这表明原子之间没有间隙D.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10.以下是小明运用物理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的一些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刹车的时候用力握紧刹车阀,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B.用铁锅炒菜时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C.早晨起来,内江的大雾散去,属于升华现象D.在客厅闻到了窗外的花香,是由于分子的不规则运动二、填空题11.体积足够大的水杯中装有1L水,小明再向该水杯中倒入1L酒精后,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体的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L,是因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章节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章节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章节测试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用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夏天将剩菜放入冰箱的冷藏室B.冬天,晒太阳取暖C.烧水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D.用电动砂轮磨刀时,刀温度上升2.下列关于能量转化转移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蓄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暖瓶塞跳起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用热水袋取暖时,内能发生了转移D.电动机工作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3.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甲和乙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加热相同时间,乙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甲液体吸收的热量B.吸收相同的热量,甲的温度高于乙的温度C.甲的比热容较大D.乙的比热容较大4.下列有关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B.温度低于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C.在相同温度下,1kg水比1kg铁含有的热量多D.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5.使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铜和水,吸收同样多的热量后,将铜块放入水中,这时A.水向铜传递温度B.水向铜传递热量C.由铜向水传递热量D.铜和水之间不发生热传递6.福州夏天天气炎热,开空调的房间中的空气容易变得干燥,很多家庭会使用超声波香熏加湿器。

该加湿器通过超声波产生雾气,能有效地扩散香味,让人在宽敞的房间充分享受香味的同时也增加了空气的湿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湿器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有时听到它的声音就是来自于它发出的超声波B.房间充满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运动C.产生的雾气是水蒸气D.雾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7.如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物质水煤油冰铝铜(℃) 4.2×103 2.1×103 2.1×1030.88×1030.39×103比热容J/kg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B.比热容的大小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8.如图是大路边中学某同学利用红豆(代替质子)、黑豆(代替中子)、小米(代替电子)制作的氦原子模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中间的核是原子核B.该同学制作的模型属于“枣糕模型”C.电子环绕原子中间的核旋转D.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9.质量相等的甲、乙两金属块,其材质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内能测评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炒菜时加盐,使菜有了咸味
B.少量工业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
C.校园里兰花盛开,清香怡人
D.雨水顺着沙粒缝隙渗入土壤
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春天:春江水暖鸭先知
B.夏天:满架蔷薇一院香
C.秋天:数树深红出浅黄
D.冬天:纷纷暮雪下辕门
3.
如图所示,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起台灯,这说明()
A.分子间存在斥力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间隙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下图是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该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的比热容小
D.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刻大
5.夏天,当你赤脚在烈日当空的小河边游玩时,你会发现:岸上的小石头热得烫脚,而河水却是冰凉的,这是因为()
A.水比小石头的温度变化大
B.水比小石头的比热容大
C.水比小石头吸收的热量少
D.水比小石头的比热容小
6.(2017·天津中考)下列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用力搓手,手会发热
B.用炉灶烧水,水温升高
C.汽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
D.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 ℃的冰块也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不一定增大
8.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它们同时加热,结果发现甲的温度升高得比乙快,则它们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是()
A.甲和乙的比热容相同
B.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
C.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
D.无法判定
9.家用电器中大功率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

为了尽快散热,通常在大功率元件上加
)
A.铝
B.铁
C.锌
D.铅
10.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

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

图中的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18分)
11.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摆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汇合变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

12.(2017·重庆中考)小唐同学为妈妈炖了一碗排骨汤,然后用盆子装了5 kg的水,将装汤的碗放在水中进行冷却。

小唐同学用水进行冷却主要是利用了水的大。

过了一会儿,水温由20 ℃升高到25 ℃,水吸收的热量为 J[c水=4.2×103J/(kg·℃)]。

13.两物质比热容之比为1∶2,质量之比为2∶3,升温之比为3∶4,则它们吸热之比为。

14.(2017·四川德阳中考)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经同一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后甲的温度高于乙的温度,则甲液体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如果乙液体的质量为1 kg,初始温度为20 ℃,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到50 ℃,吸收的热量为1.26×105 J,则乙液体的比热容为J/(kg·℃)。

三、实验题(15题6分,16题6分,17题10分,共22分)
15.由实验测量可知,质量是100 g、初温是24 ℃的实心金属球吸收2.3×103 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 74 ℃,则该金属球的比热容是J/(kg·℃)。

查表可知这种金属可能是。

)-1]
16.c/[×103
-1
p2=5.8×106 Pa时的比热
2.38 2.58 2.79
3.00 3.21 3.44 3.66 3.90
4.19 容
(1)图象中能正确反映液态酒精比热容与温度关系的图线是。

(2)增大压强,既能使酒精的比热容,又能提高酒精的。

17.
为比较水和牛奶的比热容大小,实验小组进行了实验:将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一定量的水和牛奶(水和牛奶的初温相同),然后将它们同时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再对烧杯加热,如图所示。

(1)试管中水和牛奶的质量应该。

(2)由于没有直接测量比热容的仪器,因此这个实验是通过观察的变化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

(3)写出一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对应的结论。

四、计算题(20分)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水地暖”进行取暖。

其原理是以温度不高于
60 ℃的热水为热媒,在埋置于地面以下填充层中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通过地面以热传递方式向室内供热(如图所示)。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1)某房间一段时间内循环流动的水质量为 1 000 kg,进水温度为55 ℃,出水温度为40 ℃。

这段时间里水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
(2)“水地暖”以水为媒介,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请具体说明为什么要利用这一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