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方程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直线与方程(含答案)

直线与方程(含答案)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一、选择题1.下列直线中与直线x-2y+1=0平行的一条是().A.2x-y+1=0 B.2x-4y+2=0C.2x+4y+1=0 D.2x-4y+1=02.已知两点A(2,m)与点B(m,1)之间的距离等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则实数m=().A.-1 B.4 C.-1或4 D.-4或13.过点M(-2,a)和N(a,4)的直线的斜率为1,则实数a的值为().A.1 B.2 C.1或4 D.1或24.如果AB>0,BC>0,那么直线Ax―By―C=0不经过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已知等边△ABC的两个顶点A(0,0),B(4,0),且第三个顶点在第四象限,则BC 边所在的直线方程是().A.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x B.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x-4)C.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x-4)D.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x+4)6.直线l:mx-m2y-1=0经过点P(2,1),则倾斜角与直线l的倾斜角互为补角的一条直线方程是().A.x―y―1=0 B.2x―y―3=0C.x+y-3=0 D.x+2y-4=07.点P(1,2)关于x轴和y轴的对称的点依次是().A.(2,1),(-1,-2)B.(-1,2),(1,-2)C.(1,-2),(-1,2)D.(-1,-2),(2,1)8.已知两条平行直线l1 : 3x+4y+5=0,l2 : 6x+by+c=0间的距离为3,则b+c=().A.-12 B.48 C.36 D.-12或48 9.过点P(1,2),且与原点距离最大的直线方程是().A.x+2y-5=0 B.2x+y-4=0C.x+3y-7=0 D.3x+y-5=010.a,b满足a+2b=1,则直线ax+3y+b=0必过定点().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完整版)直线与方程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完整版)直线与方程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完整版)直线与方程测试题及答案解析1.若过点(1,2)和(4,5)的直线的倾斜角是多少?A。

30° B。

45° C。

60° D。

90°2.如果三个点A(3,1)。

B(-2,b)。

C(8,11)在同一直线上,那么实数b等于多少?A。

2 B。

3 C。

9 D。

-93.过点(1,2),且倾斜角为30°的直线方程是什么?A。

y + 2 = (3/√3)(x + 1) B。

y - 2 = 3/2(x - 1) C。

3x - 3y + 6 - 3 = 0 D。

3x - y + 2 - 3 = 04.直线3x - 2y + 5 = 0和直线x + 3y + 10 = 0的位置关系是?A。

相交 B。

平行 C。

重合 D。

异面5.直线mx - y + 2m + 1 = 0经过一定点,则该点的坐标是多少?A。

(-2,1) B。

(2,1) C。

(1,-2) D。

(1,2)6.已知ab < 0,bc < 0,则直线ax + by + c = 0通过哪些象限?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二、四象限 C。

第一、三、四象限 D。

第二、三、四象限7.点P(2,5)到直线y = -3x的距离d等于多少?A。

√(23/2) B。

√(2/23) C。

√(23+5) D。

√(22)8.与直线y = -2x + 3平行,且与直线y = 3x + 4交于x轴上的同一点的直线方程是什么?A。

y = -2x + 4 B。

y = (1/2)x + 4 C。

y = -2x - 3 D。

y = (2/3)x - 39.如果直线y = ax - 2和直线y = (a+2)x + 1互相垂直,则a 等于多少?A。

2 B。

1 C。

-1 D。

-210.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所在的直线是3x - y + 2 = 0,直角顶点是C(3,-2),则两条直角边AC,BC的方程是什么?A。

3x - y + 5 = 0.x + 2y - 7 = 0 B。

必修二《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题(含详细答案)

必修二《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题(含详细答案)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检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点A (1,3),B (-1,33),则直线AB 的倾斜角是( ) A .60° B .30° C .120° D .150°[答案] C2.直线l 过点P (-1,2),倾斜角为45°,则直线l 的方程为( ) A .x -y +1=0 B .x -y -1=0 C .x -y -3=0 D .x -y +3=0[答案] D3.如果直线ax +2y +2=0与直线3x -y -2=0平行,则a 的值为( ) A .-3 B .-6 C .32 D .23[答案] B4.直线x a 2-y b2=1在y 轴上的截距为( ) A .|b | B .-b 2C .b 2D .±b[答案] B5.已知点A (3,2),B (-2,a ),C (8,12)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 的值是( ) A .0 B .-4 C .-8 D .4[答案] C6.如果AB <0,BC <0,那么直线Ax +By +C =0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 D7.已知点A (1,-2),B (m,2),且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x +2y -2=0,则实数m 的值是( )A .-2B .-7C .3D .1[答案] C8.经过直线l 1:x -3y +4=0和l 2:2x +y =5=0的交点,并且经过原点的直线方程是( )A .19x -9y =0B .9x +19y =0C .3x +19y =0D .19x -3y =0[答案] C9.已知直线(3k -1)x +(k +2)y -k =0,则当k 变化时,所有直线都通过定点( ) A .(0,0) B .(17,27)C .(27,17)D .(17,114)[答案] C10.直线x -2y +1=0关于直线x =1对称的直线方程是( ) A .x +2y -1=0 B .2x +y -1=0 C .2x +y -3=0 D .x +2y -3=0 [答案] D11.已知直线l 的倾斜角为135°,直线l 1经过点A (3,2),B (a ,-1),且l 1与l 垂直,直线l 2:2x +by +1=0与直线l 1平行,则a +b 等于( )A .-4B .-2C .0D .2[答案] B12.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C =90°,若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0,4),(3,3),则点B 的坐标可能是( )A .(2,0)或(4,6)B .(2,0)或(6,4)C .(4,6)D .(0,2)[答案] 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直线l 与直线y =1,x -y -7=0分别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中点为M (1,-1),则直线l 的斜率为_________.[答案] -23[解析] 设A (x 1,y 1),B (x 2,y 2),则y 1+y 22=-1,又y 1=1,∴y 2=-3,代入方程x-y -7=0,得x 2=4,即B (4,-3),又x 1+x 22=1,∴x 1=-2,即A (-2,1),∴k AB =-3-14--2=-23.14.点A (3,-4)与点B (5,8)关于直线l 对称,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_. [答案] x +6y -16=0[解析] 直线l 就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AB 的中点为(4,2),k AB =6,所以k l =-16,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y -2=-16(x -4),即x +6y -16=0.15.若动点A ,B 分别在直线l 1:x +y -7=0和l 2:x +y -5=0上移动,则AB 的中点M 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___.[答案] 3 2[解析] 依题意,知l 1∥l 2,故点M 所在直线平行于l 1和l 2,可设点M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l :x +y +m =0,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得|m +7|2=|m +5|2⇒|m +7|=|m +5|⇒m =-6,即l :x +y -6=0,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M 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6|2=3 2.16.若直线m 被两平行线l 1:x -y +1=0与l 2:x -y +3=0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22,则m 的倾斜角可以是①15° ②30° ③45° ④60° ⑤75°,其中正确答案的序号是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答案] ①⑤[解析] 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为d =|3-1|1+1=2, 由图知直线m 与l 1的夹角为30°,l 1的倾斜角为45°,所以直线m 的倾斜角等于30°+45°=75°或45°-30°=15°.[点评] 本题考查直线的斜率、直线的倾斜角、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是高考在直线知识命题中不多见的较为复杂的题目,但是只要基础扎实、方法灵活、思想深刻,这一问题还是不难解决的.所以在学习中知识是基础、方法是骨架、思想是灵魂,只有以思想方法统领知识才能在考试中以不变应万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大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2015·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已知直线l 经过点P (-2,5)且斜率为-34,(1)求直线l 的方程;(2)若直线m 平行于直线l ,且点P 到直线m 的距离为3,求直线m 的方程. [解析] (1)直线l 的方程为:y -5=-34(x +2)整理得3x +4y -14=0.(2)设直线m 的方程为3x +4y +n =0,d =|3×-2+4×5+n |32+42=3, 解得n =1或-29.∴直线m 的方程为3x +4y +1=0或3x +4y -29=0.18.(本小题满分12分)求经过两直线3x -2y +1=0和x +3y +4=0的交点,且垂直于直线x +3y +4=0的直线方程.[解析] 解法一:设所求直线方程为3x -2y +1+λ(x +3y +4)=0,即(3+λ)x +(3λ-2)y +(1+4λ)=0.由所求直线垂直于直线x +3y +4=0,得 -13·(-3+λ3λ-2)=-1. 解得λ=310.故所求直线方程是3x -y +2=0. 解法二:设所求直线方程为3x -y +m =0.由⎩⎪⎨⎪⎧3x -2y +1=0,x +3y +4=0,解得⎩⎪⎨⎪⎧x =-1,y =-1,即两已知直线的交点为(-1,-1). 又3x -y +m =0过点(-1,-1), 故-3+1+m =0,m =2.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3x -y +2=0.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A (4,-3),B (2,-1)和直线l :4x +3y -2=0,求一点P ,使|PA |=|PB |,且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2.[分析] 解决此题可有两种思路,一是代数法,由“|PA |=|PB |”和“到直线的距离为2”列方程求解;二是几何法,利用点P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及距离为2求解.[解析] 解法1:设点P (x ,y ).因为|PA |=|PB |, 所以x -42+y +32=x -22+y +12. ①又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2, 所以|4x +3y -2|5=2.②由①②联立方程组,解得P (1,-4)或P (277,-87).解法2:设点P (x ,y ).因为|PA |=|PB |, 所以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由题意知k AB =-1,线段AB 的中点为(3,-2),所以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y =x -5.所以设点P (x ,x -5).因为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2,所以|4x +3x -5-2|5=2.解得x =1或x =277.所以P (1,-4)或P (277,-87).[点评] 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主要方法就是利用点的坐标反映图形的位置,所以只要将题目中的几何条件用坐标表示出来,即可转化为方程的问题.其中解法2是利用了点P 的几何特征产生的结果,所以解题时注意多发现,多思考.20.(本小题满分12分)△ABC 中,A (0,1),AB 边上的高CD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 +2y -4=0,AC 边上的中线BE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2x +y -3=0.(1)求直线AB 的方程; (2)求直线BC 的方程; (3)求△BDE 的面积.[解析] (1)由已知得直线AB 的斜率为2, ∴AB 边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 -1=2(x -0), 即2x -y +1=0.(2)由⎩⎪⎨⎪⎧2x -y +1=0,2x +y -3=0得⎩⎪⎨⎪⎧x =12,y =2.即直线AB 与直线BE 的交点为B (12,2).设C (m ,n ),则由已知条件得⎩⎪⎨⎪⎧m +2n -4=0,2·m 2+n +12-3=0,解得⎩⎪⎨⎪⎧m =2,n =1,∴C (2,1).∴BC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 -12-1=x -212-2,即2x +3y -7=0.(3)∵E 是线段AC 的中点,∴E (1,1). ∴|BE |=12-12+2-12=52, 由⎩⎪⎨⎪⎧2x -y +1=0,x +2y -4=0得⎩⎪⎨⎪⎧x =25,y =95,∴D (25,95),∴D 到BE 的距离为d =|2×25+95-3|22+12=255, ∴S △BDE =12·d ·|BE |=110.21.(本小题满分12分)直线过点P (43,2)且与x 轴、y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AOB 的周长为12; (2)△AOB 的面积为6.若存在,求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 设直线方程为x a +yb=1(a >0,b >0), 若满足条件(1),则a +b +a 2+b 2=12,① 又∵直线过点P (43,2),∵43a +2b =1.②由①②可得5a 2-32a +48=0,解得⎩⎪⎨⎪⎧a =4,b =3,或⎩⎪⎨⎪⎧a =125,b =92,∴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 4+y 3=1或5x 12+2y9=1,即3x +4y -12=0或15x +8y -36=0. 若满足条件(2),则ab =12,③由题意得,43a +2b =1,④由③④整理得a 2-6a +8=0,解得⎩⎪⎨⎪⎧a =4,b =3或⎩⎪⎨⎪⎧a =2,b =6,∴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 4+y 3=1或x 2+y6=1, 即3x +4y -12=0或3x +y -6=0.综上所述:存在同时满足(1)(2)两个条件的直线方程,为3x +4y -12=0.22.(本小题满分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 的长为2,宽为1,AB ,AD 边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A 点与坐标原点重合,如图,将矩形折叠,使A 点落在线段DC 上.(1)若折痕所在直线的斜率为k ,试求折痕所在直线的方程; (2)当-2+3≤k ≤0时,求折痕长的最大值.[解析] (1)①当k =0时,A 点与D 点重合,折痕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 =12.②当k ≠0时,将矩形折叠后A 点落在线段DC 上的点记为G (a,1), ∴A 与G 关于折痕所在的直线对称, 有k OG ·k =-1⇒1a·k =-1⇒a =-k .故G 点坐标为(-k,1),从而折痕所在直线与OG 的交点坐标(即线段OG 的中点)为M (-k 2,12).故折痕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 -12=k (x +k 2),即y =kx +k 22+12.由①②得折痕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 =kx +k 22+12.(2)当k =0时,折痕的长为2.当-2+3≤k <0时,折痕所在直线交直线BC 于点E (2,2k +k 22+12),交y 轴于点N (0,k 2+12).则|NE |2=22+[k 2+12-(2k +k 22+12)]2=4+4k 2≤4+4(7-43)=32-16 3. 此时,折痕长度的最大值为32-163=2(6-2). 而2(6-2)>2,故折痕长度的最大值为2(6-2).。

高二数学直线与方程试题

高二数学直线与方程试题

高二数学直线与方程试题1.点P是曲线上任意一点,则点P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是【答案】【解析】先求与直线平行的曲线的切线,设切点为,则由,所以切点为,因此点P到直线y=x﹣2的最小距离为2.点P(m-n,-m)到直线的距离等于( )A.B.C.D.【答案】A【解析】点P(m-n,-m)到直线的距离。

因此选A。

3.直线的倾斜角为A.30°B.45°C.60°D.90°【答案】B【解析】由直线方程可知斜率【考点】直线倾斜角和斜率4.已知平面内两点到直线的距离分别,则满足条件的直线的条数为()A.B.C.D.【答案】A【解析】A(1,2)到直线l的距离是,直线是以A为圆心,为半径的圆的切线,同理B(3,1)到直线l的距离,直线是以B为圆心,为半径的圆的切线,∴满足条件的直线l为以A为圆心,为半径的圆和以B为圆心,为半径的圆的公切线,∵|AB|==,两个半径分别为和,∴两圆内切,∴两圆公切线有1条故满足条件的直线l有1条.故选:A.5.已知平面内两点到直线的距离分别,则满足条件的直线的条数为()A.B.C.D.【答案】A【解析】A(1,2)到直线l的距离是,直线是以A为圆心,为半径的圆的切线,同理B(3,1)到直线l的距离,直线是以B为圆心,为半径的圆的切线,∴满足条件的直线l为以A为圆心,为半径的圆和以B为圆心,为半径的圆的公切线,∵|AB|==,两个半径分别为和,∴两圆内切,∴两圆公切线有1条故满足条件的直线l有1条.故选:A.6.过点M(-2,m),N(m,4)的直线的斜率等于1,则m=________.【答案】1【解析】由1=,得m+2=4-m,m=1.7.已知抛物线方程为,在轴上截距为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为坐标原点.若,求直线的方程.【答案】【解析】略8.经过点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是().A.B.C.或D.或【答案】D【解析】若直线过原点,则直线为符合题意,若直线不过原点设直线为,代入点解得,直线方程整理得,故选.9.求过点,且在两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线与方程练习题及答案

直线与方程练习题及答案

直线与方程练习题[综合训练A 组] 一、选择题1.设直线0ax by c ++=的倾斜角为α,且sin cos 0αα+=,则,a b 满足( ) A .1=+b aB .1=-b aC .0=+b aD .0=-b a2.过点(1,3)P -且垂直于直线032=+-y x 的直线方程为( ) A .012=-+y x B .052=-+y x C .052=-+y x D .072=+-y x3.已知过点(2,)A m -和(,4)B m 的直线与直线012=-+y x 平行, 则m 的值为( )A .0B .8-C .2D .104.已知0,0ab bc <<,则直线ax by c +=通过( )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二、四象限C .第一、三、四象限D .第二、三、四象限5.直线1x =的倾斜角和斜率分别是( )A .045,1 B .0135,1- C .090,不存在D .0180,不存在6.若方程014)()32(22=+--+-+m y m m x m m 表示一条直线,则实数m 满足( )A .0≠mB .23-≠mC .1≠mD .1≠m ,23-≠m ,0≠m二、填空题1.点(1,1)P - 到直线10x y -+=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2.已知直线,32:1+=x y l 若2l 与1l 关于y 轴对称,则2l 的方程为__________; 若3l 与1l 关于x 轴对称,则3l 的方程为_________; 若4l 与1l 关于x y =对称,则4l 的方程为___________;3.若原点在直线l 上的射影为)1,2(-,则l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点(,)P x y 在直线40x y +-=上,则22x y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__. 5.直线l 过原点且平分ABCD 的面积,若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顶点为(1,4),(5,0)B D ,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直线与方程习题(带答案)

直线与方程习题(带答案)

直线与方程习题(带答案)直线与方程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若直线x=1的倾斜角为α,则α().A。

等于0B。

等于π/2C。

等于πD。

不存在斜率2.图中的直线l1,l2,l3的斜率分别为k1,k2,k3,则().A。

k1<k2<k3B。

k3<k1<k2C。

k3<k2<k1D。

k1<k3<k23.已知直线l1经过两点(-1,-2)、(-1,4),直线l2经过两点(2,1)、(x,6),且l1∥l2,则x=().A。

2B。

-2C。

4D。

14.已知直线l与过点M(-3,2),N(2,-3)的直线垂直,则直线l的倾斜角是().A。

π/3B。

2π/3C。

π/4D。

3π/45.如果AC<0,且BC<0,那么直线Ax+By+C=0不通过().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6.设A,B是x轴上的两点,点P的横坐标为2,且|PA|=|PB|,若直线PA的方程为x-y+1=0,则直线PB的方程是().A。

x+y-5=0B。

2x-y-1=0C。

2y-x-4=0D。

2x+y-7=07.过两直线l1:x-3y+4=0和l2:2x+y+5=0的交点和原点的直线方程为().A。

19x-9y=0,19y=0B。

9x+19y=0C。

19x-3y=0D。

3x+7y=08.直线l1:x+a2y+6=0和直线l2:(a-2)x+3ay+2a=0没有公共点,则a的值是().A。

3B。

-3C。

1D。

-19.将直线l沿y轴的负方向平移a(a>0)个单位,再沿x轴正方向平移a+1个单位得直线l',此时直线l'与l重合,则直线l'的斜率为().A。

a/(a+1)B。

-a/(a+1)C。

(a+1)/aD。

-(a+1)/a10.点(4,5)关于直线5x+4y+21=0的对称点是().A。

(-6,8)B。

(6,-8)C。

(-6,-8)D。

(6,8)二、填空题11.已知直线l1的倾斜角α1=15°,直线l1与l2的交点为A,把直线l2绕着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和直线l1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为60°,则直线l2的斜率k2的值为tan(75°)或2+√3.12.若三点A(-2,3),B(3,-2),C(1,m)共线,则m的值为-1.13.已知长方形ABCD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1),B(1,0),C(3,2),求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为D(2,3)。

高一数学直线与方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数学直线与方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数学直线与方程试题答案及解析1.两平行直线y=kx+b1与y=kx+b2之间的距离是()A.b1-b2B.C.D.【答案】B【解析】略2.已知直线L:Ax+By+C=0,(A,B不同时为0)。

若点(1,1)到L的距离为1,则A,B,C应满足的关系式是----------------------。

【答案】(A+B+C)2=A2+B2【解析】根据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可得,整理可得3.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6),B(-4,3),C(2,-3),则BC边上的高线的长为--------------。

【答案】【解析】所在直线的斜率为,则所在直线方程为,即。

而高经过点,所以边上的高线的长等于点到直线的距离4.已知M(sinα, cosα), N(cosα, sinα),直线l: xcosα+ysinα+p="0" (p<–1),若M, N到l的距离分别为m, n,则A.m≥n B.m≤n C.m≠n D.以上都不对【答案】A【解析】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

因为,所以,则,故选A5.已知A, B, C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它们的对边长分别为a, b, c,已知直线xsinA+ysinB+sinC=0到原点的距离大于1,则此三角形为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答案】C【解析】因为直线到原点的距离大于1,所以,则。

由正弦定理可得,则。

再由余弦定理有,即为钝角,所以此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故选C6.与直线2x+3y–6=0关于点(1, –1)对称的直线是A.3x–2y+2=0B.2x+3y+7=0C.3x–2y–12=0D.2x+3y+8=0【答案】D【解析】设是所求直线上任一点,P关于点(1,-1)的对称点为则又点Q在直线2x+3y–6=0上,。

即故选D7.方程2x2+9xy+10y2–7x–15y+k=0表示两条直线,则过这两直线的交点且与x–y+2=0垂直的直线方程是A.x+y–1=0B.x+y–2=0C.x+y+1=0D.x+y+2=0【答案】D【解析】设方程表示直线和直线,其中都是整数,则有,即,所以,可得。

(完整版)必修二《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题(含详细答案)

(完整版)必修二《直线与方程》单元测试题(含详细答案)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单元检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 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点A (1 ,邓),B (-1, 3>/3),则直线AB 的倾斜角是()A. 60°B. 30°C. 120°D. 150°[答案]C2 .直线l 过点P ( —1,2),倾斜角为45° ,则直线l 的方程为()A. x —y+1=0B. x-y- 1 = 0C. x-y-3= 0D. x-y+3=0[答案]D3 .如果直线 ax+ 2y+2=0与直线3x —y —2=0平行,则a 的值为(A. - 3 C. [答案]B4 .直线二—1在y 轴上的截距为()a b2A. | b |B. — bC. b 2D. ± b[答案]B5 .已知点A (3,2) , B ( -2, a ), C (8,12)在同一条直线上,则 a 的值是( )A. 0B. - 4C. — 8D. 4[答案]C6 .如果 AB :0, B «0,那么直线 Ax+ By+ C= 0不经过(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D7 .已知点A (1 , —2), B ( m,2),且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x+2y-2=0,则实数m 的值是()B. - 6 D.A. - 2 D. 1[答案]C8.经过直线l i : x —3y+4=0和l 2: 2x + y=5= 0的交点,并且经过原点的直线方程是 ()A. 19x-9y= 0B. 9x+19y=0C. 3x+ 19y =0D. 19x-3y=0[答案]C9.已知直线(3k-1)x+(k+2)y-k=0,则当k 变化时,所有直线都通过定点 ( )_ 1 2 A. (0,0) B. (7,-) 2 1 1 1 c (7,7) D (7, ―)[答案]C10 .直线x-2y+ 1 = 0关于直线x=1对称的直线方程是( )A. x + 2y-1 = 0B. 2x+y-1 = 0C. 2x+ y —3=0D. x+2y-3=0[答案]D11 .已知直线l 的倾斜角为135° ,直线11经过点A (3,2) , B(a, —1),且11与l 垂直, 直线 g 2x + by+1 = 0与直线l 1平行,则a+ b 等于()A. - 4B. - 2C. 0D. 2[答案]B12 .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 C= 9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2小题,共60分) 1.若直线过点(3,-3)且倾斜角为30°,则该直线的方程为( ) A .y =3x -6 B. y =33x +4 C . y =33x -4 D. y =33x +2 2. 如果A (3, 1)、B (-2, k )、C (8, 11), 在同一直线上,那么k 的值是( )。

A. -6 B. -7 C. -8 D. -93. 如果直线 x +by +9=0 经过直线 5x -6y -17=0与直线 4x +3y +2=0 的交点,那么b 等于( ).A. 2B. 3C. 4D. 54. 直线 (2m 2-5m +2)x -(m 2-4)y +5m =0的倾斜角是450, 则m 的值为( )。

A.2 B. 3 C. -3 D. -25.两条直线023=++m y x 和0323)1(2=-+-+m y x m 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 B .相交 C.重合 D.与m 有关*6.到直线2x +y +1=0的距离为55的点的集合是( )A.直线2x+y -2=0B.直线2x+y=0C.直线2x+y=0或直线2x+y -2=0 D .直线2x+y=0或直线2x+2y+2=07直线02=+-b y x 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不大于1,那么b 的取值范围是( ) A.[]2,2- B.(][)+∞⋃-∞-,22, C.[)(]2,00,2⋃- D.()+∞∞-,*8.若直线l 与两直线y =1,x -y -7=0分别交于M ,N 两点,且MN 的中点是P (1,-1),则直线l 的斜率是( )A .-23B .23C .-32D .329.两平行线3x -2y -1=0,6x +ay +c =0之间的距离为213 13 ,则c +2a的值是( ) A .±1 B. 1 C. -1 D . 2 10.直线x -2y +1=0关于直线x =1对称的直线方程是( ) A .x +2y -1=0 B .2x +y -1=0 C .2x +y -3=0 D .x +2y -3=0**11.点P 到点A ′(1,0)和直线x =-1的距离相等,且P 到直线y =x 的距离等于 22,这样的点P 共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12.若y =a |x |的图象与直线y =x +a (a >0) 有两个不同交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0<a <1 B .a >1 C .a >0且a ≠1 D .a =1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4小题,共20分)13. 经过点(-2,-3) , 在x 轴、y 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是 ; 或 。

*14. 直线方程为(3a +2)x +y +8=0, 若直线不过第二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15. 在直线03=+y x 上求一点,使它到原点的距离和到直线023=-+y x 的距离相等,则此点的坐标为 .*16. 若方程x 2-xy-2y 2+x+y =0表示的图形是 。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70分)17.(12分)在△ABC 中,BC 边上的高所在直线方程为:x -2y +1=0,∠A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方程为:y =0,若点B 的坐标为(1,2),求点A 和C 的坐标.*18.已知直线(a -2)y =(3a -1)x -1. (1)求证:无论a 为何值,直线总过第一象限; (2)为使这条直线不过第二象限,求a 的取值范围.19.已知实数x ,y 满足2x +y =8,当2≤x ≤3时,求y x的最值.20.已知点P (2,-1).(1)求过P 点与原点距离为2的直线l 的方程;(2)求过P 点与原点距离最大的直线l 的方程,最大距离是多少?(3)是否存在过P 点与原点距离为6的直线?若存在,求出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1.已知集合A ={(x ,y )|y -3x -2=a +1},B ={(x ,y )|(a 2-1)x +(a -1)y =15},求a 为何值时,A ∩B = .**22.有一个附近有进出水管的容器,每单位时间进 出的水量是一定的,设从某时刻开始10分钟内只进水, 不出水,在随后的30分钟内既进水又出水,得到时间x (分)与水量y (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40分钟 后只放水不进水,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答案与提示一.选择题1—4 CDDB 5—8 BDCA 9—12 ADCB 提示:1. 据直线的点斜式该直线的方程为y-(-3)=tan300(x-3),整理即得。

2. 由k AC =k BC =2得D3. 直线 5x -6y -17=0与直线 4x +3y +2=0 的交点坐标为(1, -2), 代入直线x +by +9=0,得b =54. 由题意知k=1,所以2m 2-5m +2m 2-4=1,所以m=3或m=2(舍去)5. 第一条直线的斜率为k 1=-32,第二条直线的斜率为k 2=m 2+13>0所以k 1≠k 2.6. 设此点坐标为(x,y ),则|2x +y +1|22+12=55,整理即得。

7. 令x=0,得y=b 2,令y=0,x=-b,所以所求三角形面积为12|b 2||b|=14b 2,且b ≠0,14b 2<1,所以b 2<4,所以b ∈[)(]2,00,2⋃-.8. 由题意,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 (x -1)-1,分别与y =1,x -y -7=0联立解得M (2k +1,1),N (k -6k -1 ,-6k +1k -1). 又因为MN 的中点是P (1,-1),所以由中点坐标公式得k =-23 .9. 由题意36 =-2a ≠-1c ,∴a =-4,c ≠-2.则6x +ay +c =0可化为3x -2y +c2=0.由两平行线距离得213 13 =|c2 +1|13,得c =2或c =-6, ∴c +2a=±1.10.直线x -2y +1=0与x =1的交点为A (1,1),点(-1,0)关于x =1的对称点为B (3,0)也在所求直线上,∴所求直线方程为y -1=-12(x -1),即x +2y -3=0,或所求直线与直线x -2y +1=0的斜率互为相反数,k =-12 亦可得解.11.由题意知(x -1)2+y 2=|x +1|且 2 2 =|x -y |2,所以⎩⎨⎧y 2=4x |x -y |=1 ⇒⎩⎨⎧y 2=4x x -y =1 ①或⎩⎨⎧y 2=4xx -y =-1 ②,解得,①有两根,②有一根.12..如图,要使y =a |x |的图象与直线y =x +a (a >0)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a >1.二.填空题13.x +y +5=0或3x -2y =0 14.a ≤-3215.)51,53(-或)51,53(- 16.两条直线. 提示:13.注意经过原点的直线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均为零14.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8,直线不过第二象限,画图可知,直线的斜率为正或0,即 -(3a +2)≥0,所以a ≤-32。

15.设此点坐标(-3y 0, y 0),由题意(-3y 0)2+ y 02=|-3y 0+3 y 0-2| 12+32,可得y 0=±1516.x 2-xy-2y 2+x+y =(x+y )(x-2y)+(x+y)= (x+y )(x-2y+1)=0,所以表示两条直线x+y=0,x-2y+1=0. 三.解答题 17.解:由⎩⎨⎧==+-0012y y x ∴A (-1,0) ,又K AB =1)1(102=---,∵x 轴为∠A 的平分线,故K AC =-1,∴AC :y =-(x +1) ,∵BC 边上的高的方程为:x -2y +1=0 ,∴K BC =-2 ∴BC :y -2=-2(x -1),即:2x +y -4=0 ,由⎩⎨⎧=++=-+01042y x y x ,解得C (5,-6)。

18.解:(1)将方程整理得a (3x -y )+(-x +2y -1)=0,对任意实数a ,直线恒过3x -y =0与x -2y +1=0的a交点(15 ,35),∴直线系恒过第一象限内的定点(15 ,35 ),即无论a 为何值,直线总过第一象限.(2)当a =2时,直线为x =15 ,不过第二象限;当a ≠2时,直线方程化为y =3a -1a -2 x -1a -2,不过第二象限的充要条件为⎩⎨⎧3a -1a -2>0 1a -2≤0 ⇒a >2,综上a ≥2时直线不过第二象限.19.思路点拨:本题可先作出函数y =8-2x (2≤x ≤3)的图象, 把y x看成过点(x ,y )和原点的直线的斜率进行求解. 解析:如图,设点P (x ,y ),因为x ,y 满足2x +y =8, 且2≤x ≤3,所以点P (x ,y )在线段AB 上移动,并且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是A (2,4),B (3,2).因为y x 的几何意义是直线OP 的斜率,且k OA =2,k OB =23 ,所以yx 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23.20.解:(1)过P 点的直线l 与原点距离为2,而P 点坐标为(2,-1),可见,过P (2,-1)垂直于x 轴的直线满足条件. 此时l 的斜率不存在,其方程为x =2.若斜率存在,设l 的方程为y +1=k (x -2),即k x -y -2k -1=0.由已知,得|-2k -1|k 2+1 =2,解得k =34 .此时l 的方程为2x -4y -10=0.综所,可得直线l 的方程为x =2或2x -4y -10=0.(2)作图可证过P 点与原点O 距离最大的佳绩是过P 点且与PO 垂直的直线,由l ⊥OP ,得k 1k OP =-1,所以k 1=1k OP=2.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得y +1=2(x -2), 即2x -y -5=0.即直线2x -y -5=0是过P 点且与原点O 距离最大的直线,最大距离为|-5|5 =5 .(3)由(2)可知,过P 点不存在到原点距离超达 5 的直线,因此不存在过点P 点且到原点距离为6的直线.21.思路点拨:先化简集体A ,B ,再根据A ∩B =∅,求a 的值.自主解答:集合A 、B 分别为xOy 平面上的点集;直线l 1:(a +1)x -y -2a +1=0(x ≠2),l 2:(a 2-1)x +(a -1)y -15=0.由⎩⎨⎧(a +1)(a -1)=(-1)·(a 2-1) -1×(-15)≠(a -1)(-2a 2-1),解得a =±1.①当a =1时,显然有B =∅,所以A ∩B =∅; ②当a =-1时,集合A 为直线y =3(x ≠2), 集合B 为直线y =-152,两直线平行,所以A ∩B =∅;③由l 1可知(2,3)∉A ,当(2,3)∈B 时,即2(a 2-1)+3(a -1)-15=0,可得a =52 或a =-4,此时A ∩B =∅.综上所述,当a =-4,-1,1,52时,A ∩B =∅.22.解:当0≤x ≤10时,直线过点O (0,0),A (10,20); ∴k OA =2010=2,所以此时直线方程为y =2x ;当10<x ≤40时,直线过点A (10,20),B (40,30),此时k AB =30-2040-10 =13 ,所以此时的直线方程为y -20=13 (x -10),即y =13 x +503;当x >40时,由题意知,直线的斜率就是相应放水的速度,设进水的速度为υ1,放水的速度为υ2,在OA 段时是进水过程,所以υ1=2,在AB 段是既进水又放水的过程,由物理知识可知,此时的速度为υ1+υ2=13,∴2+υ2=13 ,∴υ2=-53 ,所以当x >40时,k =-53 .又过点B (40,30),所以此时的方程为y =-53 x +2903 ,令y =0,∴x =58,此时到C (58,0)放水完毕.综合上述:y =⎩⎪⎨⎪⎧2x (0≤x ≤10)13 x + 503 (10<x ≤10)-53 x +2903 (40<x ≤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