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
湖南省株洲市二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pdf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 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代表燃烧热的是 A.CH4(g) + 3/2O2(g)=2H2O(l) + CO(g) △H1 B.S(s) + 3/2O2(g)=SO3(s) △H2 C.C6H12O6(s) + 6O2(g)=6CO2(g) + 6H2O(l) △H3 D.2CO(g) + O2(g)=2CO2(g) △H4 2. 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 1.6 mol B. 2.8 mol C. 2.4 mol D. 1.2 mol 3.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A. 加入一种反应物B. 升高温度C. 对平衡体系增加压强D. 使用催化剂 4.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2(g)+B2(g)达到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 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 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 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5. 反应L(s)+aG(g) bR(g)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图中:压强 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
据此可判断 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C.a>b 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D.a=b 6.2HI(g)的K = 50,由此推测在450 ℃时,反应2HI(g) H2(g)+I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A.50B.100C.0.02D.无法确定 7.已知Ksp(AgX)=1.8×10-10,Ksp(AgY)=5.0×10-13,Ksp(AgZ)=8.3×10-17。
湖南省株洲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3-2014学年湖南省株洲二中高一(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2013秋•天元区校级月考)世界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应加以控制使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明矾净水⑤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剂⑥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11两种或多种化学组分构成的固溶体或化合物形式的材料或物质叫合金,4.(2分)(2012•湖南模拟)只用一种试剂区别Na2SO4、MgCl2、FeCl2、Al2(SO4)3、(NH4)+C6.(2分)(2013秋•南昌期末)根据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9.(2分)(2013•中山校级一模)实验室常利用以下反应制取少量氮气:10.(2分)(2011秋•增城市期末)下列各组物质相互反应后,再向得到的溶液中滴入KSCN12.(2分)(2013•山东)足量下列物质与等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13.(2分)(2012秋•北海期末)同温同压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C2H4,另一,两瓶中装有C,14.(2分)(2010秋•锦州期末)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Na2SO4+3H2O,与该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O15.(2分)(2013秋•天元区校级月考)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四氯化碳的耗水,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与摩尔质量成反17.(2分)(2013•上海)为测定镀锌铁皮锌镀层的厚度,将镀锌皮与足量盐酸反应,待产生的气泡明显减少时取出,洗涤,烘干,称重.关于该实验的操作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判断正18.(2分)(2013秋•天元区校级月考)两瓶NaCl溶液,一瓶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 mol/L,密度为ρ1 g/mL;另一瓶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2 mol/L,密度为ρ2 g/mL,将它们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3 g/mL,则混合后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mol/Lmol/L.mol/L计算混合后溶液物质的量浓度.,mol/L=19.(2分)(2013秋•天元区校级月考)将4.32g氧化亚铁跟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若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书写出反应的方程式:=0.06mol×20.(2分)(2013•广东模拟)有一钠块放置于潮湿空气中,表面氧化变质,且仍为白色块状固体,称其质量为25g,将其全部投入足量水中反应,得到溶液1000mL,并收集到气体2.24L(标准状况下的纯净物),再取此溶液100mL,用1mol/L的盐酸滴定至中性,用去70mL,并将滴定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干燥的沉淀1g,则金属钠的=0.1mol个钠块中钠的物质的量,故金属钠的氧化率为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14分)(2013秋•红塔区校级期中)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H2②铝③CuO④CO2⑤H2SO4⑥Ba(OH)2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液体⑧氨水⑨稀硝酸⑩Al2(SO4)3(2)上述十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NO3=Ba(NO3)2+2H2O.(3)⑩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Al2(SO4)3=2Al+3SO4,17.1g⑩溶于水配成250mL 溶液,SO42﹣的粒子数为9.03×10,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mol/L.(4)少量的④通入⑥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CO2=BaCO3↓+H2O.(5)②与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4HNO3=Al(NO3)3+NO↑+2H2O,该反应的氧化剂是HNO3(填化学式),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当有5.4g Al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6mol.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4H++NO3﹣=Al3++NO↑+2H2O.来计分类标准的粒子数为c==0.6mol/L==0.2mo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12分)(2013秋•天元区校级月考)回答下列问题:(1)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铝粉可以选用的试剂为B(填序号).A.稀盐酸B.氢氧化钠溶液C.浓硫酸D.NaHSO4溶液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2)为了检验某未知溶液是否是FeCl2溶液,一位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加以证明.方案:向一支装有该未知溶液的试管中先通入氯气,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现红色,证明该未知溶液是FeCl2溶液.回答以下问题: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合理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若不合理,要检验Fe2+应如何操作先加KSCN溶液,再通入氯气(若填“合理”,则此空可不答)(3)实验室在保存FeCl2溶液时为了防止FeCl2溶液变质,经常向其中加入铁粉,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2Fe3+=3Fe2+.(4)为鉴定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中是否含+2价铁元素,将试样用稀盐酸溶解(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取上层清液后需加入的最佳试剂是d(填写字母代号).a.碘水b.氯水c.NaOH溶液d.KMnO4溶液e.KSCN溶液.,发生的离子反应23.(14分)(2013秋•天元区校级月考)物质A、B、C、D、E、F、G、I、J、K存在如图转化关系,其中气体D为单质,溶液C中滴加BaCl2溶液有沉淀产生.试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是Fe,C是H2SO4,K是Fe(OH)3.(2)写出金属B与水蒸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4H2O(g)Fe3O4+4H2.(3)写出反应“F→G”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4)写出反应“J→K”的化学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5)写出金属A的一种用途:组成铝热剂焊接钢轨.FeFe24.(14分)(2013秋•天元区校级月考)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它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在潜水艇中用作制氧剂,供人类呼吸之用,它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某学生为了验证这一实验,以足量的大理石、足量的盐酸和1.95克过氧化钠样品为原料,制取O2,设计出如下实验装置:(1)图4A中制取CO2的装置,应从如图1、2、3中选哪个图:图3,B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其作用是吸收A装置中产生的盐酸酸雾,C装置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白色固体变蓝色.为了检验E中收集到的气体,在取出集气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管口,木条复燃说明收集到的气体为氧气.(填操作)(2)若图4 D中的1.95g过氧化钠样品接近反应完毕时,你预测E装置内有何现象?由于生成氧气的量减少,E中可能会因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而倒吸(3)你认为图4A﹣﹣﹣E的实验装置中,E部分是否安全、合理?E是否需要改为下列四项中的哪一项:乙.(用图5甲、乙、丙、丁填空)除去未反应完的二氧化碳.中可能会因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而倒吸;25.(6分)(2013秋•天元区校级月考)如图是测定镁粉(含铝粉)的纯度的实验装置.所用的NaOH浓度为4.6mol•L﹣1.(2)反应后溶液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的c(OH﹣).(此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0.6mol =0.4mol。
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B)

湖南株洲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三化学试题(B)一、单选题:本题共14小题,42分1.汽车尾气中的含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CxHy)、碳等,直接排放容易形成“雾霾”。
因此,不少汽车都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净化处理过程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尾气形成“雾霾”与汽油(属于碳氢化合物)未充分燃烧有关B.尾气处理过程中,氮氧化物(NO x)被还原C.Pt-Rh 催化剂在处理尾气的反应前后质量未变化,说明它并没有参与化学反应D.使用新能源电动汽车能有效控制雾霾2.谚语、古诗词、古文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下列有关解读错误的是A.“三月打雷麦谷堆”,在雷电作用下实现了氮的固定过程B.“朝坛雾卷,曙岭烟沉”,雾有丁达尔现象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有散射作用Fe OC.“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司南中“杓”的材质为23D.“如握盐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利用焰色试验检验硝石(KNO3)真伪3.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8gO2含有8N A个质子B.分子总数为N A的CO2和N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C.标准状况下,22.4L盐酸含有N A个HCl分子D.分子总数为N A的CO、N2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a2S2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2O32- + 6H+ =2S↓ +3H2OB.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O32-+CO2+H2O═2HCO3-C.CuSO4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2NH3·H2O= Cu(OH)2↓+2NH4+D.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1∶2时,3Fe+2NO3-+8H+═3Fe2++2NO↑+4H2O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试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试液pHB.将称量好的固体直接加入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制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C .欲从碘水中分离出I 2,可将适量的CCl 4加入碘水中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D .为减小中和滴定误差,锥形瓶必须洗净并烘干后才能使用6.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氦(3He),每百吨氦(3He)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
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株洲市二中2016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试题时量:90分钟分值 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u:64 K:3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纳米技术所带动的技术革命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远远超过电子技术。
纳米材料是指颗粒直径在1~100 nm范围内的材料。
下列关于纳米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可制得液溶胶B.将单质铜制成“纳米铜”时,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但并不能说明“纳米铜”比铜片更易失电子C.用纳米级金属颗粒粉剂作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D.银器能抑菌、杀菌,纳米银粒子填入内衣织物中,有抑菌、杀菌效果2.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巴西举行,2016年巴西又将举办31届奥运会。
奥运五环代表着全世界五大洲的人民团结在一起。
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满足如图中阴影部分关系的是3.安全重于泰山,无论在化学实验室还是在家中进行实验或探究活动,都必须注意安全。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浓硫酸稀释时,应该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慢慢注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B.不慎将汞滴落到桌面上,应立即用抹布抹掉,再用较多的水冲洗C.甲烷易燃烧,点燃前要验纯,乙烯可以直接点燃。
D.镁着火时可用二氧化碳扑灭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常温常压下,17 g甲基(—14CH3)中所含的中子数为9N A②常温常压下,6.4 g Cu与40 mL 10 mol·L-1浓HNO3作用,产生NO2分子的数目为0.2N A③水的摩尔质量就是N A个水分子的质量之和④某温度时,1 L pH=6的纯水中含有1.0×10-6N A个H+⑤7.8 g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0.3N A⑥25℃时,7 g C2H4和C3H6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 A个C-H键⑦25℃时,pH=12的NaHCO3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01N A⑧含N A个阴离子的Na2O2溶于水形成1 L溶液,其浓度为1 mol·L-1A.①②⑦ B.③⑤⑧ C.④⑥ D.②③⑤⑥56.生活、生产离不开化学,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神舟十号”搭载的长二F 改进型火箭推进剂是偏二甲肼(C 2H 8N 2)和四氧化二氮,其中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B .废弃的金属、纸制品、塑料袋、玻璃都是可回收资源C .2013年1月2日,印度金矿附近村庄出现砷中毒病例,砷中毒与环境污染有关D .从2012年3月15日起,国家规定食用碘盐中碘含量为20~30 mg·kg -1,加碘盐中的碘以碘化钾的形式存在7842① NH 4+(aq) + 3/2O 2(g) = NO 2-(aq) + 2H +(aq) + H 2O(l) ΔH = -273kL/mol② NO 2-(aq) + 1/2O 2(g) = NO 3-(aq) ΔH = -73kL/mol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升高温度,可使①②反应速率均加快B .室温下时0.1 mol/L HNO 2(aq) pH >1,则NaNO 2溶液显碱性C .NH 4+(aq) + 2O 2(g) = NO 3 -(aq) + 2H +(aq) + H 2O(l) ΔH = -346kJ/molD .1 mol NH 4+在①反应中与1 mol NO 2-在②反应中失电子数之比为1:3 9. 综合右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Ⅰ、Ⅱ的反应原理均是Zn + Cu 2+ = Zn 2++ CuB. Ⅰ、Ⅱ中均有电子转移,均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利用C. 随着反应的进行,Ⅰ、Ⅱ中CuSO 4溶液颜色均渐渐变浅D. 取a 中溶液,加足量Ba(NO 3)2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 加AgNO 3溶液,有沉淀产生10. 在100℃时,将N 2O 4、NO 2分别充入两个各为1 L 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浓度变化如下:[已知:2NO 2(g) N 2O 4(g) ΔH <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衡时,Ⅰ、Ⅱ中反应物的转化率α(N 2O 4)<α(NO 2)B. 平衡时,Ⅰ、Ⅱ中上述正反应的平衡常数K (Ⅰ) = 2K (Ⅱ)C. 平衡后,升高相同温度,以N 2O 4表示的反应速率ν(Ⅰ)<ν(Ⅱ)D. 平衡后,升高温度,Ⅰ、Ⅱ中气体颜色都将变深11.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①用50 mL量筒量取5.2 mL稀硫酸;②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③用托盘天平称量117.7 g氯化钠晶体;④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3.10 mL溴水;⑤用试管高温灼烧各种钠的化合物;⑥用250 mL容量瓶配制250 mL 0.2 mol·L-1的NaOH溶液;⑦用浓盐酸清洗做过KMnO4分解实验的试管;⑧将浓硝酸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
【全国百强校】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时量: 90分钟分值: 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Cl-35.5 Cu-64 Br-80 Ag-108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化学与STSE(社会、科学、技术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寻找合适催化剂提高合成氨工业中原料的转化率②氟氯烃分解产生的氯原子因能降低臭氧分解的活化能而加速臭氧的分解反应③氟化物防止龋齿所涉及到的化学原理其实就是沉淀的转化④煤气中毒或救治与氧气、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过程中的化学平衡移动有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③④【答案】B考点:化学平衡的移动2.下图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实验装置为蒸馏,可以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正确,不选A;B、实验为分液,可以分离不互溶的液体混合物,正确,不选B;C、实验为过滤,分离可溶和不溶物,正确,不选C;D、实验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用于分离物质,错误,选D。
考点:物质分离的实验操作【名师点睛】分离物质的实验操作一般包括为蒸发,蒸馏,分液,过滤,结晶等,注意各种实验的仪器和实验方法,蒸发是分离溶剂和溶质的方法,蒸馏是分离互溶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分液是分离不互溶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过滤时分离固体和液体的,结晶时分离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异大的混合物的。
3.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答案】C考点:化学反应的原理4.己烯雌酚是一种激素类药物,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B.该物质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该分子对称性好,所以没有顺反异构D.该有机物分子中,最多可能有18个碳原子共平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有机物中含有氧元素,不属于芳香烃,不选A;B、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能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选B;C、由于连接碳碳双键的碳原子连接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有顺反异构,不选C;D、苯环是平面结构,碳碳双键也是平面结构,可能苯环和碳碳双键在一个平面上,所以最多有两个苯环上的12个碳,和碳碳双键上的6个碳共平面,总共18个碳原子共平面,选D。
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数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 A ={1,2,m 2},B ={1,m }.若B ⊆ A ,则m =( ) A .0 B .2 C .0 或2 D .1 或2 【答案】C考点:1、集合——子集;2、集合元素互异性.【易错点晴】本题容易漏解,m 可能等于2,也可能等于2m ,还必须验证元素的互异性.验证的时候,必须逐一排除.如果集合是以区间来表示的,也要注意是开区间还是闭区间;另外还要注意集合B 可能是空集的情况.考试过程中,第一题往往容易出错,必须细心. 2.“∀x ∈R ,x 2+ ax +1≥0成立”是“ |a|≤2”的( ) A .充分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2,10x R x a x ∀∈++≥等价于240a ∆=-≤,解得22a -≤≤;222a a ≤⇔-≤≤,范围完全相同,故选A.考点:1、充分必要条件;2、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3.在等比数列}{n a 中,344a a +=,22a =,则公比q 等于( )A . -2B .1或-2C .1D .1或2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因为{}n a 是等比数列,依题意有()()231114122a q a q a q ⎧+=⎪⎨=⎪⎩,()()21=22q q +=,解得1a =或2a =-.考点:等比数列——基本元思想. 4.将函数1cos()26y x π=-图象向左平移3π个长度单位,再把所得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一半(纵坐标不变),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是( ) A .cos(+)6y x π= B .1cos 4y x = C .cos y x = D .1cos()43y x π=-【答案】C考点:三角函数图象变换.【易错点晴】三角函数图象变换,关键在于不管怎么变,都是变x ,其它系数保留;熟记左加右减,并且要看清题意到底是谁变换成谁.本题中,平移的时候12是没有变到的,所以必须提取出来.另外,如果既平移,又伸缩,就必须确保每一次都是变x . 5.二项式621(2)x x+的展开式中,常数项的值是( ) A .240 B .60 C .192 D .180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6266316622rrrr rr r T C x x C x ----+=⋅⋅=⋅,依题意有630,2r r -==,故常数项为422162=240T C +=.考点:二项式展开式通项公式.6.抛物线y=4ax 2(a≠0)的焦点坐标是( ) A .(0,a ) B .(a ,0) C .(0,) D .(,0)【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将抛物线化为标准方程得214x y a =,从而焦点在y 轴上,且焦点为10,16a ⎛⎫ ⎪⎝⎭. 考点:抛物线标准方程、焦点坐标.7.当n =5时,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是( ) A .7 B .10 C . 11 D .16【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将5n =代入程序框图运行一遍就可以得出结果. 考点:算法与程序框图.8.上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任意两个顶点间距离的最大值是( )A .4B .5C ..俯视图侧视图正视图【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作出直观图如下图所示,通过计算得到最长为AF ==33B考点:立体几何三视图与直观图.9.从分别写有A,B,C,D,E 的五张卡片中任取两张,这两张的字母顺序恰好相邻的概率是() A .52 B .51 C .103 D.107【答案】A考点:1、古典概型;2、排列组合. 10.设均为实数,且,则(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作出函数()2321,log 1,log ,log 3xy y x y x y x ⎛⎫==+==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可得132x x x <<,故选A.考点: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思路点晴】这是一个很好的一个考查函数图象与性质的题.首先明确()1211log 13x x ⎛⎫=+ ⎪⎝⎭中的1x ,实际上是函数13xy ⎛⎫= ⎪⎝⎭和函数()2log 1y x =+两个图象的交点,23,x x 的意思以此类推.那么接下来只要规范的画出这四个函数的图象,题目就迎刃而解了.11.在ABC ∆中,若OA OB OB OC OC OA ⋅=⋅=⋅,且2OA OB OC ===,则ABC ∆的周长为()AB. C.. 【答案】D考点:1、向量的数量积;2、余弦定理.12.已知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且675S S S >>,给出下列五个命题: ①0d <;②110S >;③120S <;④数列{}n S 中的最大项为11S ;⑤67a a >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 .5B .4C .3D .1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67S S >,所以70a <,因为65S S >,所以60a >,因为75S S >,所以670a a +>.故760d a a =-<①正确, 61111162022a a a S a +===>②正确, 61111162022a a a S a +===>, 6711212022a a a aS ++==>③错误,因为60a >,70a <所以数列{}n S 中6S 最大,④错误,因为60a >,70a <,670a a +>,所以67670,a a a a >->>-,⑤正确.综上所述,正确命题有3个.考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方法点晴】本题的突破口在675S S S >>一共可以分解得到3个不等式67S S >、65S S >、75S S >,把这3个不等式转为通项之后,就可能得到60a >、70a <、670a a +>三个关键点,题目中1112,S S 的判断方法在与利用前n 项和公式,注意观察已知条件的下标和.对于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1112n S na n n d =+-和12n n a a S +=必须熟记,并且要能够根据题意选择恰当的公式来解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满分20分.) 13.i 为虚数单位,计算121ii-=+ . 【答案】132i-- 【解析】试题分析:()()()()12112131112i i i ii i i -⋅----==++⋅-. 考点:复数的四则运算.14.已知平面向量a , b 满足a = (1, −1), (a + b ) ⊥ (a − b ),那么|b |= .考点:向量加法减法的几何意义.【方法点晴】本题用向量的几何意义来解决非常快,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是以这两个向量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是以这两个向量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令一条对角线,两条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平行四边形就是菱形,故这两个向量的模相等.这个题目还可以直接用数量积来计算:根据()()a b a b +⊥-,有()()22=0a b a b a b +⋅--=,所以有(21b a ==+=15.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40,40,0,y x y x y -≤⎧⎪+-≤⎨⎪-≤⎩则2z x y =+的最大值是__ __.【答案】6考点:简单的线性规划.16.ABC ∆中,角C B A 、、所对的边分别为c b a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______. ①若ABC ∆最小内角为α,则21cos ≥α; ②若A B B A sin sin >,则A B >;③存在某钝角ABC ∆,有0tan tan tan >++C B A ; ④若02=++AB c CA b BC a ,则ABC ∆的最小角小于6π; ⑤若()10≤<<t tb a ,则tB A <. 【答案】①④⑤ 【解析】试题分析:对①,因为ABC ∆最小内角为α,所以03πα<≤,1cos 2α≥,故正确;对②,构造函数sin ()x F x x =,求导得,2cos sin '()x x x F x x -=,当(0,)2x π∈时,tan x x >,即sin cos x x x >,则c o s s i n 0x x x -<,所以2cos sin '()0x x xF x x -=<,即s i n ()x F x x =在(0,)2x π∈上单减,由考点:1、解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2、向量.【方法点晴】本题5个选项,考查了5项基本技能:1是已知角的取值范围,求某个三角函数的取值范围;2是构造函数证明不等式,还需要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3是()tan +A B 展开式的应用;4是两个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余弦定理的应用;5是正弦定理的应用.通过一个题目复习5、6个知识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2 分)数列{}n a 满足11a =,22a =,2122n n n a a a ++=-+. (I )设1n n n b a a +=-,证明{}n b 是等差数列; (II )求{}n a 的通项公式.【答案】(I )证明见解析;(II )222n a n n =-+. 【解析】试题分析:(I )第一问是证明,只需要将已知条件2122n n n a a a ++=-+变形为1n n b b +-=常数来证明就可以;(II )在(I )的基础上,求出{}n b 的通项公式,再用累加法求出{}n a 的通项公式.考点:递推数列——凑配法、累加法求通项.18.(本题满分12 分)如图所示,某班一次数学测试成绩的茎叶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损,其中,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分组区间分别为之间的频率;(2)现从分数在之间的试卷中任取 3 份分析学生失分情况,设抽取的试卷分数在的 份数为 X ,求 X 的分布列和数学望期. 【答案】(I )1516;(II )分布列见解析,数学期望为65. 【解析】∴分布列为()6E X=5考点:1、茎叶图;2、频率分布直方图;3、超几何分布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19.(本题满分12 分)如图,多面体ABCDEF中,平面ADEF⊥平面ABCD,正方形ADEF的边长为2,直角梯形ABCD中,AB∥CD,AD⊥DC,AB=2,CD=4.(Ⅰ)求证:BC ⊥平面BDE ;(Ⅱ)试在平面CDE 上确定点P ,使点P 到直线DC 、DE 的距离相等,且AP 与平面BEF 所成的角等于30°.【答案】(I )证明见解析;(II)(0,33P或(0,33P --. A DEFB考点:1、立体几何证明线面垂直;2、空间向量——线面角.20.(本题满分12 分)已知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右顶点A 是抛物线28y x =的焦点.直线l :(1)y k x =-与椭圆C 相交于P ,Q 两点.(Ⅰ)求椭圆C 的方程;(Ⅱ)如果AM AP AQ =+,点M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N 在y 轴上,求k 的值. 【答案】(I )2214x y +=;(II)k =. (Ⅱ)设11(,)P x y ,22(,)Q x y ,因为AM AP AQ =+,(2,0)A ,所以11(2,)AP x y =-,22(2,)AQ x y =-,所以1212(4,+)AM AP AQ x x y y =+=+-,所以()12122,M x x y y +-+. 由2214(1)x y y k x ⎧+=⎪⎨⎪=-⎩,得2222(41)8440k x k x k +-+-=(判别式0∆>),得2122282224141k x x k k -+-=-=++,121222(2)4+1k y y k x x k -+=+-=, 即2222(,)4141k M k k --++. 设3(0,)N y , 则MN 中点坐标为3221(,)41412y k k k --+++, 因为M ,N 关于直线l 对称,所以MN 的中点在直线l 上, 所以3221(1)41241k y k k k --+=-++,解得32y k =-,即(0,2)N k -. 由于M ,N 关于直线l 对称,所以M ,N 所在直线与直线l 垂直,所以 222(2)4112041k k k k k ---+⋅=---+,解得k = 考点:1、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2、根与系数关系;3、向量坐标运算.21.(本题满分12 分)已知1x =是函数()1(1)ln()f x x kx =+-的极值点,e 自然对数底数. (I )求k 值,并讨论()f x 的单调性;(II )是否存在(1,)m ∈+∞,使得当a m >时,不等式()ln()ln xa x a x ae a ++<对任意正实数x 都成立?请说明理由.【答案】(I )1k =,()f x 在(0,1)上是增函数,在(1,)+∞上是减函数;(II )存在,理由见解析.考点:1、函数导数与单调性;2、构造函数法证明不等式.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解答时请写清题号.22.(本题满分10 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已知A,B,C,D为圆O上的四点,直线DE为圆O的切线,D为切点,AC∥DE,AC与BD相交于H点.(I)求证:BD平分∠ABC;(II)若AB=4,AD=6,BD=8,求AH的长.【答案】(I )证明见解析;(II )3AH =.考点:1、弦切角;2、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3.(本题满分10 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2cos()604πρθ--+=.(I )求C 的参数方程;(II )若点(,)P x y 在曲线C 上,求x 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答案】(I) 22x y ϕϕ⎧=⎪⎨=+⎪⎩,ϕ是参数;(II) x y +的最大值是6,最小值是2.【解析】试题分析:(I )先将C 的极坐标方程展开,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并配方,利用22cos sin 1ϕϕ+=,可求得C 的参数方程.(II )用参数表示,x y ,相加,然后利用辅助角公式求三角函数值域.试题解析:(I )C 的极坐标方程化为24cos 4sin 60ρρθρθ--+=,∴C 的直角坐标方程是224460x y x y +--+=,即22(2)(2)2x y -+-=,C的参数方程是22x y ϕϕ⎧=⎪⎨=+⎪⎩,ϕ是参数;(II)由22x y ϕϕ⎧=+⎪⎨=⎪⎩(ϕ是参数)得到42sin()4x y πϕ+=++ ∴x y +的最大值是6,最小值是2.考点:1、极坐标与参数方程;2、三角函数求最值.24.(本题满分10 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1|||1(0)ax ax a a -+-≥>.(I )当1a =时,求此不等式的解集;(II )若此不等式的解集为R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答案】(I )13(,][,)22-∞+∞;(II )[2,)+∞.考点:1、绝对值不等式;2、恒成立问题.。
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A.使变红色的溶液:Mg2+、K+、SO42- 、NO3-
B.NaClO和NaCl混合溶液:H+、NH4+、SO42-、Br-
C.:Na+、Ba2+、Br-、NO3-
D.0. 1 mol·L-1NaAlO2 溶液: H+、Na、Cl-、SO42-
.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BACACBCADDBBCD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8分)(1)略 (1分) (2)H2O2 或 Na2O2 (1分)
(3) Fe3O4 + 8H+=2Fe3+ + Fe2+ + 4H2O(2分);取两支洁净试管分别加入适量待测液,往其中一支滴加高锰酸钾
A.Ca(HCO3)2溶液与量NaOH溶液反应:HCO3- +Ca2++OH-===CaCO3↓+H2O
B.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2++4H++NO3-3Fe3++NO↑+3H2O
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3·H2O:Al3 ++4 NH3·H2O=AlO—+4NH4++ 2H2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右图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不可能是同种材料的电极
B.该装置可能是电解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
C.该装置可能是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
D.该装置可看作是铜-锌原电池,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W

株洲市二中2016年下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其中1--8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9--12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全部选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1.在物理学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等效替代法等。
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同一次实验两次拉细绳套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该实验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B .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 非常小时,就可以用△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
C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2. 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斜面上的A 点,先后将同一小球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第一次初速度为1v ,球落到斜面上前一瞬间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为1α,第二次初速度为2v ,球落到斜面上前一瞬间的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为2α,则( )A .21αα>B .21αα=C .21αα<D .无法确定3、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和~3两段时间内( )A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B .位移大小之比为1:3C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D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4.两个相同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 和B ,质量均为m ,用长度相同的两根细线把A 、B 两球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 ,并用长度相同的细线连接A 、B 两个小球,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 作用在小球A 上,此时三根线均处于伸直状态,且OB 细线恰好处于竖直方向如图所示.如果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力F 的大小为( )A .0B .mgC .3/3mgD .mg 35、如图所示,倾斜索道与水平面夹角为37°,当载人车厢沿钢索匀加速向上运动时,车厢里的人对厢底的压力为其重量的1.25倍,那么车厢对人的摩擦力为其体重的( ) A .倍 B .倍 C .倍 D .倍6、物体m 用线通过光滑的水平板间小孔与砝码M 相连,并且正在做匀速圆周运动, 如图5所示,如果减少M 的重量,则物体m 的轨道半径r ,角速度ω,线速度v 的大小变 化情况是( )A. r 不变. v 变小B. r 增大,ω减小C. r 减小,v 不变D. r 减小,ω不变7、如右图所示,足够粗糙的传送带以v=2m/s 的速度作顺时针的匀速转动,将货物输送到高h=2m 的顶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株洲市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总分100分时量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Ag:108 Co:59 Ba:137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网络神曲―化学是你,化学是我‖揭示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材料,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材料是铝合金B.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溶液无色、有漂白作用,它的有效成分为Ca(ClO)2 C.碳酸钠俗名纯碱,也叫苏打,可用于清洗厨房用具的油污D.明矾[KAl(SO4)2·12H2O]溶于水会形成胶体,因此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2.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①混合物:氨水、水玻璃、冰醋酸②电解质:明矾、硫酸、纯碱③同位素:O2、O3、④同系物:CH4、C2H6、C4H10⑤弱电解质:HF、H2O、BaSO4A.②④⑤B.②④C.①②⑤D.全部正确3.下列各项内容中,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A.微粒半径:S2->K+>Na+B.氢化物的沸点:HI>HBr>HFC.固体的热稳定性:Na2CO3>CaCO3>NaHCO3D.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NH4+的浓度:(NH4)2Fe(SO4)2>NH4Cl>NH4HCO3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C2H6中的少量C2H4: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收集气体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过Na2CO3溶液,收集气体C.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D.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5. 下列各组溶液中,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Cu2+、Na+、NO3-、SO42-B.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2+、NH4+、Cl-、NO3-C.水电离出来的c(H+)=10-12mol/L的溶液:K+、Mg2+、SiO32-、Br-D.滴入KSCN显血红色的溶液中:Na+、Ba2+、Cl-、OH-6. 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N A 个SO 3的体积为22.4 LB .1mol Fe 与足量的HCl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C .2L 1mol/L 的 H 3PO 4溶液中所含的H +数为6N AD .标准状况下22.4L Cl 2通入足量的石灰乳制备漂白粉,转移电子数为1 N A7.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甲、乙、丙含同一种元素。
下列各组物质可按下图转化的是(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8.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表中②组反应的还原产物是KCl ,电子转移数目是6e -B .氧化性强弱的比较: KClO 3>Fe 3+>Cl 2>Br 2C .表中①组的反应可能有一种或两种元素被氧化D .表中③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 -4+3H 2O 2+6H +===2Mn 2++4O 2↑+6H 2O9. 在Fe 2(SO4)3溶液中,加入ag 铜,完全溶解后,再加入bg 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g 残余固体,已知a >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残余固体是铜和铁B.最后得到的溶液一定含有Cu 2+C.将残余固体加入稀硫酸中一定有气泡产生D.3+10. 常温下,用 0.1000 mol·L –1NaOH 溶液滴定 20.00mL 0.1000mol·L –1 CH 3COOH 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点①所示溶液中:c (CH 3COO –)+c (CH 3COOH)=2c (Na +)B .点②所示溶液中:c (Na +)=c (CH 3COO –)甲乙丁丁C .点③所示溶液中:c (Na +)=c (CH 3COOH)+c (CH 3COO –)D .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 (CH 3COOH)>c (H +)>c (CH 3COO –)>c (Na +)>c (OH –) 11.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12. 下列实验操作或事实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结论不一致的是( )A. 过量CO 2通入偏铝酸钠溶液中:2AlO 2-+CO 2+3H 2O =2Al(OH)3↓+CO 32-B. 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SO 2气体:ClO -+SO 2+H 2O = HClO +HSO -3 C. 酸性条件下双氧水和KI 溶液反应:2I -+H 2O 2+2H +=I 2+2H 2OD .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的KOH 溶液混合后加热: NH 4++OH -=====△NH 3↑+H 2O14. 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Y (化合物)的反应为:3Fe 2++2S 2O 32-+O 2+aOH -=Y +S 4O 62-+2H 2O 。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 =4B .还原剂是Fe 2+C .氧化剂是O 2D .Y 的化学式为Fe 3O 4 15. 将E 和F 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G 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①b<f ②915℃、2.0MPa时E的转化率为60%③该反应的△S>0 ④K(1000℃) < K(810℃)上述①~④中正确的有()A.①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6. 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
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
由此可知原溶液中()A.至少存在5种离子B.Cl-一定存在,且c(Cl-)≥0.4mol/LC.SO42-、NH4+、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D.CO32-、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5个大题)17.(6分)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
常温常压下,E单质是淡黄色固体,常在火山口附近沉积。
(1)B、C两种元素的元素符号:B:;C:。
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已知6.8gA2E的完全燃烧放出0.2a kJ的热量,写出表示A2E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CA的电子式为;CA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18.(8分)金属铝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可与NO3-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化关系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除去气体C 中的杂质气体E 的化学方法: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C 、E 排入大气中会造成大气污染,可用石灰乳吸收1:1的该混合气体,仅生成一种含钙元素的化合物,其化学式是 。
(3)过量D 的水溶液与A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A1与NO 3- 在碱性条件下反应,Al 与被还原的NO 3-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19.(12分)甲醇燃料分为甲醇汽油和甲醇柴油。
工业上合成甲醇的方法很多。
(1)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 2(g) +3H 2(g) =CH 3OH(g)+H 2O(g) △H 1 2CO(g) +O 2(g) =2CO 2(g) △H 2 2H 2(g)+O 2(g) =2H 2O(g) △H 3 则 CO(g) + 2H 2(g)CH 3OH(g) 的△H = 。
(2)在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g)+2H 2(g)CH 3OH(g) ,其他条件不变,在300℃和500℃时,物质的量n (CH 3OH) 与反应时间t 的变化曲线如图 所示。
该反应的△H 0 (填>、<或=)。
(3)若要提高甲醇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A .缩小容器体积 B .降低温度C .升高温度D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E .将甲醇从混合体系中分离出来 (4)CH 4和H 2O 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 CH 4+H 2OCO+3H 2,T ℃时,向1 L 密闭容器中投入1 mol CH 4和1 mol H 2O(g),5小时后测得反应体系达到平衡状态,此时CH 4的转化率为50% ,计算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结果保A B 甲醇 二氧化碳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5)以甲醇为燃料的新型电池,其成本大大低于以氢为燃料的传统燃料电池,目前得到广泛的研究,右图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
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6)25℃时,草酸钙的Ksp=4.0×10-8, 碳酸钙的Ksp=2.5×10-9。
向10ml碳酸钙的饱和溶液中逐滴加入8.0×10-4 mol·L-1的草酸钾溶液10ml,能否产生沉淀(填―能‖或―否‖)。
20.(12分)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呈淡黄色。
某课题组为探究草酸亚铁晶体的化学性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究。
(1)向盛有草酸亚铁晶体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棕黄色,并检测到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这说明草酸亚铁晶体具有(填―氧化性‖、―还原性‖或―碱性‖)。
若反应中消耗1.5 mol FeC2O4·2H2O,则参加反应的KMnO4为mol。
(2)资料表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草酸亚铁晶体可完全分解,生成几种氧化物,残留物为黑色固体。
课题组根据课本上所介绍的铁的氧化物的性质,对黑色固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假设一:全部是FeO 假设二:假设三:(3)为验证上述假设一是否成立,课题组进行如下研究。
【定性研究】请你完成下表中内容。
【定量研究】课题组在文献中查阅到,FeC2O4·2H2O受热分解时,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写出加热到400℃时,FeC2O4·2H2O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图象,如有1.0 g草酸亚铁晶体在坩埚中敞口充分加热,最终残留黑色固体的质量大于0.4 g。
某同学由此得出结论:假设一不成立。
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______ 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