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家乡 综合实践活动课

合集下载

幼儿园《我爱我的家乡》教学设计(通用7篇)

幼儿园《我爱我的家乡》教学设计(通用7篇)

幼儿园《我爱我的家乡》教学设计(通用7篇)教学内容:1、唱《我爱我的家乡》2、创以自己的家乡为主题创编歌曲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我爱我的家乡》,学生用悠长的气息、深情、舒展地表达歌曲情感。

2、通过快乐的创编活动,加强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

3、通过欣赏梨园戏、南音、提线木偶。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学生在演唱中深情、舒展地表达歌曲情感。

教学难点:在乐句中有十六分休止符,注意歌曲中休止符的唱法。

教前准备:1、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名胜古迹。

2、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背景音乐:《我爱我的家乡》伴奏音乐。

)播放课件:祖国的名胜古迹及美丽风光。

(师生问好)二、新歌教学1、说一说师:同学们,暑假你们都去了哪些好地方旅游?都看到了些什么?生:......师: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到几个同学的家乡去参观。

播放课件:珠穆朗玛峰、广阔的海洋、最大的宫殿、最长的城墙。

(背景音乐《我爱我的家乡》)师: 看!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米,在我国西藏境内。

师: 世界上最长的城墙是什么?生:中国的万里长城!师:这是什么?生:故宫。

师: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

规模宏大,占地72平方米,建筑面积15平方米,有房屋9999间,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师:同学们,我国除了具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最长的城墙、最古老的宫殿外,还有宽阔的海洋,它们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同学们请看。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壮观的景象后,你们有什么想要说的吗?2、唱一唱(1)学生跟老师一起轻轻地哼唱旋律!(2)学生自主学习歌曲。

(学生尝试演唱一些乐句,老师引导纠正不正确的地方。

)(3)跟琴完整演唱教师要求:第一第二句连起来时注意“方”字唱2拍,要唱完整。

第三句注意“那里有”有切分音符注意时值。

演唱时注意有休止符号的句子,要有“声断气不断”的感觉。

3、播放课件:泉州十八景、提线木偶和南音的视频师:我们一起来夸夸自己的家乡,学学家乡话。

六年级综合实践可爱的家乡《我为家乡做贡献》教案

六年级综合实践可爱的家乡《我为家乡做贡献》教案

六年级综合实践《可爱的家乡——我为家乡做贡献》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

2. 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发展变化,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风土人情。

2. 家乡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

3. 我为家乡做贡献的方式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1. 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风土人情。

2. 学生为家乡做贡献的具体实践。

四、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发展变化,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培养学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家乡的实际情况,提出为家乡做贡献的建议。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环节1】1.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美丽风光。

1.2 新课导入: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风土人情。

【教学环节2】2.1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发展变化,让学生思考变化的原因。

2.2 案例分析:分析家乡的发展案例,让学生提出为家乡做贡献的建议。

2.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制定一个为家乡做贡献的计划。

【教学环节3】3.1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为家乡做贡献的计划。

3.2 评价与反思:教师对学生的计划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六、教学准备:1. 准备家乡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案例资料,关于家乡发展变化的实例。

3. 准备小组讨论记录表,用于记录各小组的讨论成果。

七、教学过程:7.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发展变化。

7.2 展示家乡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了解家乡的美丽和特色。

7.3 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周末实践活动——走进家乡——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周末实践活动——走进家乡——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周末实践活动——走进家乡——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本次周末实践活动的主题是“走进家乡”,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强化爱家、爱乡的意识。

本次活动以多种形式、多个角度展现了家乡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引导学生在探索中感悟,体验中增长。

以下是针对本次活动的教案及实践心得。

I. 教案1. 活动目的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的文化、风俗和自然风貌,了解家乡的历史、传统文化、名胜古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 活动内容(1)实地走访家乡文化、风俗和自然景观家乡文化:走访桃花源村的古建筑、书院、祠堂、村史馆等,了解家乡传统文化。

家乡风俗:走访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各种节日的庆祝活动,感受浓郁的民俗风情。

家乡自然景观:走访绿荫公园、池塘、河流等自然景观,体验家乡自然美景。

(2)调查研究家乡特产和名胜古迹家乡特产: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地的土特产和地方美食,让学生更加认识自己的家乡,提高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

家乡名胜古迹:通过走访探险,了解当地的名胜古迹,让学生在感受风景的同时,感受到家乡文化的深厚底蕴。

(3)文艺表演和文化展示开展文艺表演和文化展示,让学生通过课堂之外的方式,展示自己了解的家乡文化、彰显他们的艺术才能。

3. 活动步骤(1)分组交流将学生随机分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家乡文化、风俗、自然景观等方面的了解程度进行交流并相互补充。

(2)实地考察将分好组的学生带到实地进行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家乡的文化、风俗和自然景观,调查研究家乡的特产和名胜古迹。

(3)文艺表演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凭借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对阅读、话剧、歌舞等方面的掌握,挖掘和展示家乡文化内涵,让文艺表演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知识和才艺的舞台。

(4)结语对学生进行总结,强调本次活动的目的以及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掌握的知识、经历和感悟,引导学生深入家乡、了解家乡并树立对家乡的责任和归属感。

我家乡综合活动方案

我家乡综合活动方案

我家乡综合活动方案第1篇:我可爱的家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我可爱的家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活动主题:我可爱的家乡活动时间:5周设计意图:家乡是我们每个人生命的根,是我们世世代代生命不息的源头。

作为孩子应该从小爱自己的家乡,要爱家乡就要了解家乡,为了充分挖掘家乡丰富的旅游和物产资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景点的特点,本地的饮食文化和家乡的产业的传统特点。

鉴于此,我设计了《我可爱的家乡》这个内容,其目的让学生了解家乡,从中体会家乡的可爱,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背景分析:学生对家乡的意识还不强烈,对自己家乡的了解也是零零碎碎,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希望增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进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立志长大后建设家乡,服务家乡.活动时长:总时长:5周第一阶段:1周第二阶段:3周第三阶段:1周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旅游资源: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名胜古迹、家乡的物产,饮食文化等。

2、能力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研究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

(2)在活动中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从中学习调查、参观访问、查找资料、运用网络资源等学习方法以及动手实践,自觉主动学习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家乡的自然景观和物产,从中感受到家乡的可爱,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家乡旅游品牌小小推介团一、自主活动。

1.利用星期天,让家长领孩子到家乡各地走走,领略家乡的美景,搜集家乡的风光图片。

2、查阅资料,了解家乡的旅游资源和特产等,并作一些记录。

3、活动时间:1周。

二、讨论交流,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制定方案。

(启动课)(一)、导入课题欣赏一段音乐。

(《家乡美》)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这首歌诉说的是什么?那你们觉得我们的家乡美不美呢?好。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教案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教案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教案一、主题一:我爱我的家乡。

1. 教学目标。

-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名胜古迹等基本情况。

-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调查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重难点。

- 重点:全面深入地了解家乡的特色。

-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家乡的美,并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热爱之情。

3. 教学方法。

- 讲授法:讲解家乡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总体情况。

-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自己所知道的家乡特色。

- 实地考察法:带领学生到家乡的某些代表性地点进行实地观察。

4. 教学过程。

- 导入(5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家乡美景的视频,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哪里,引出家乡的话题。

- 知识讲解(10分钟)- 利用地图,向学生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包括所在的省份、城市、周边的地理环境等。

- 简单讲述家乡的历史变迁,让学生对家乡的发展有初步的认识。

- 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 - 5人。

- 每个小组讨论自己所知道的家乡的名胜古迹、特色美食、传统习俗等。

- 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 实地考察(20分钟)- 如果条件允许,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公园(可作为家乡自然环境的一部分)或者古迹进行实地考察。

- 在考察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建筑的特点等。

- 要求学生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

- 总结与作业(10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生对家乡的了解情况,再次强调家乡的独特之处。

-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询问关于家乡的其他有趣故事,并记录下来。

二、主题二:奇妙的植物世界。

1. 教学目标。

- 学生能够认识多种常见植物的名称、特征和生长环境。

-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观察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 引导学生树立保护植物、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2. 教学重难点。

- 重点:识别常见植物并了解其基本特征。

- 难点:理解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可爱的家乡(教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可爱的家乡(教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可爱的家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地貌等。

2. 家乡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名人典故、传统节日等。

3. 家乡的经济发展:主导产业、知名企业、旅游资源等。

4. 家乡的社会事业:教育、医疗、交通、环保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全面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方法1. 调查法:让学生分组调查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2.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知名企业等,亲身感受家乡的魅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调查和考察的结果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收获。

4. 演示法: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可爱的家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分组调查:学生分组调查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知名企业等,亲身感受家乡的魅力。

4. 讨论分享:引导学生就调查和考察的结果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收获。

5. 汇报展示: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展示,展示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6. 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强调本次活动的意义。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要求内容丰富、结构清晰、语言流畅。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爱家乡之名人名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爱家乡之名人名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爱家乡之名人名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爱家乡之名人名事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名人名事,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介绍家乡的名人:如科学家、作家、运动员等。

2.讲述家乡的历史事件:如古迹、传统节日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让学生观看家乡的宣传视频或幻灯片,引起学生对家乡的兴趣和好奇心。

2.名人介绍(25分钟)a.教师介绍家乡的名人,如科学家、作家、艺术家、体育明星等。

提供相关的图片、简介和重要贡献,激发学生的兴趣。

b.学生小组讨论并选择喜欢的家乡名人,每组选择一位进行介绍。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3.名人介绍展示(25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依次向全班同学进行名人介绍,其他同学进行听取和记录。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并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讨论与分享(20分钟)a.学生就刚刚介绍的名人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了解。

b.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了解家乡的名人?” “家乡的名人对我们有什么影响?”等问题。

5.历史事件介绍(25分钟)a.教师通过图片、视频和故事等方式,介绍家乡的历史事件,如古迹、传统节日等。

b.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个家乡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了解,并准备展示。

6.历史事件展示(25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进行历史事件的介绍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听取和记录。

7.总结与写作(20分钟)a.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内容,与学生一起回顾学习收获和感受。

b.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我最爱的家乡名人”或“我最喜欢的家乡历史事件”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感受,进行个人化的表达。

四、教学后活动:1.学生作文展示,鼓励同学之间互相阅读和分享。

2.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名人纪念馆或历史遗迹,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综合实践爱我故乡活动方案2篇

综合实践爱我故乡活动方案2篇

综合实践爱我故乡活动方案综合实践爱我故乡活动方案精选2篇(一)活动名称:爱我故乡活动目的: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激发青年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与责任感,培养爱国情怀,弘扬传统文化,宣传故乡风土人情,促进社会发展。

活动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活动日期,一般可安排在节假日或周末。

活动地点:故乡当地活动内容:1. 故乡文化宣传活动:组织参观故乡的名胜古迹、优秀文化遗产等,通过讲解、导览等形式,让青年学生了解故乡的历史、文化、人文等方面,并引导他们传承发扬故乡优秀传统文化。

2. 美化环境行动:组织学生参与当地环境整治活动,如清理公共场所垃圾、植树造林等,培养青年学生对环境保护和美化的意识,共同营造美丽的家园。

3. 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例如为老人提供陪伴、帮助社区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等,体现社会责任感,增强社区凝聚力。

4. 故乡文化展演:组织文艺团队或学生自愿参与故乡文化展演活动,展示故乡的特色文化表演,如民间舞蹈、传统音乐、地方戏剧等,提升学生对故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5. 乡村振兴实践:组织学生深入当地乡村,了解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让他们亲身感受乡村发展的变化和成就,同时通过调研、思考等形式,提出对乡村振兴的意见和建议。

参与方式:1. 学校组织:学校可以成立爱我故乡活动筹备组,负责统筹安排活动,并选拔学生代表参与各项活动。

2. 学生自愿参与:学生可以自愿报名参与活动,或通过社团组织、班级推选等形式进行选拔。

预期效果:1. 激发爱国情怀:通过活动的开展,加深学生对故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

2. 传承发扬文化:通过参观、宣传故乡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让青年学生对故乡的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3. 提升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提高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4. 增进乡村认同感: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当地乡村的发展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增强学生对乡村振兴的认同感和参与热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 菊 东 亭 下
悠 然 见 蓝 天
这 小 包 里 可 有 大 学 问 呢
! ! ! !
风簸山上油茶山
千颗万颗压枝端
你们厂的前景大大的好哦! 你们厂的前景大大的好哦!
福田特产 肉糕飘香
粑 ’ 我 们 一 起 打 糍

又香又浓的糍粑情
别了, 别了,
我心中的福田河! 我心中的福田河!
美不美,福田水。
“福田采风” 福田采风”
---综合社会实践活动 ---综合社会实践活动
福田河中学 朱颜未改
亲不亲,福田人! 亲不亲,福田人!
福田河镇位于鄂、 福田河镇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 西北与河南 皖三省交界处 省新县接壤,南与黄土岗镇为邻, 省新县接壤,南与黄土岗镇为邻,东北与河南省商城 县毗连,镇区距麻城市市区39公里,。连接三省五县 公里,。 县毗连,镇区距麻城市市区 公里,。连接三省五县 (湖北、安徽、河南;麻城、新县、光山、商城、金寨 湖北、 湖北 安徽、河南;麻城、新县、光山、商城、金寨) 的纽带,是通往北方各省和合肥、南京、上海等大中 的纽带,是通往北方各省和合肥、南京、 城市的必经之地, 国道纵贯全境。 城市的必经之地,106国道纵贯全境。全镇处于大别 国道纵贯全境 山中段分水岭南麓,举水河源头,地势北高南低, 山中段分水岭南麓,举水河源头,地势北高南低,平 均海拔410米,为亚热带向温带的过渡区,因其独特 均海拔 米 为亚热带向温带的过渡区, 的地理位置,菊花资源十分丰富, 的地理位置,菊花资源十分丰富,以特产白菊被誉为 湖北菊花第一镇” 全境最大纵距20.7公里,东西 公里, “湖北菊花第一镇”。 全境最大纵距 公里 最大横距20.02公里。镇域总面积 公里。 平方公里, 最大横距 公里 镇域总面积257.33平方公里,其 平方公里 中耕地面积为2369.4公顷,人均占地 亩。全镇辖 公顷, 中耕地面积为 公顷 人均占地0.7亩 全镇辖37 个行政村,383个村民小组 行政村, 个村民小组. 行政村 个村民小组
福 田 俗 语 、 谚 语 集 锦
1.早霞晚霞, 2.有雨四方亮, 3.人要脸, 4.歪戴帽,反穿衣, 5.黄豆年年黄, 6.有雨山戴帽, 7.不是一家人, 8.月亮长了毛, 9.月头不打灶, 10.龙生龙,凤生凤, 晒死蛤蟆 无雨顶上光 树要皮 长大了不是好东 绿豆年年绿 无雨山抹腰 不进一家门 有雨在明朝 月尾不搬家 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快乐的莲湘打起来
家 乡 的 鞋 垫
哥们,这是什么花呀? 哎!哥们,这是什么花呀?
龙 潭 沟 大 峡 谷
瞧,我们多悠闲!
纯 阳 大 峡 谷
一弯青藤出岩来
这是红叶对绿水的情意
大旗山水库风光
这可是我们厂里的宝呀! 这可是我们厂里的宝呀!
五. 幸福的福田河
福田特色产品宣传组
十指尖尖采茶忙
福田河行政区划图
一. 的福田河
二龙山的早晨
二. 独特的福田河
福田语言文化收集组
福田风采
歇后语俗语谚语现乡情
歇后语
1.潘家的吃挂面——————————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护儿山的耳巴子 ______________ 3.护儿山请客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潘家的牵牛喝水 ______________ 5.石香炉不见了猪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哥的丈娘嫂的娘 ______________ 7.狗子叩蛤蚤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8.狗子吃糍粑 ______________ 9.烧香摸屁股 找不到头引 现交 暂坐十二个 灭口不开 一本儿的坤得 一回的事儿 碰巧 昂天夸 惯势毛病; 惯势毛病;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麻城花挑
麻城花挑:麻城花挑起源于麻城市福田河双庙关,现在流传于 全市乃至周边三省几县。1957年代表湖北省进京汇报演出,连演 七场,受到中央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中宣部授于该代表队“把丰 富民间艺术宝藏挖掘出来发扬光大”的锦旗。1959年全国举行民 歌普查时,花挑曲谱收入到麻城民歌集成,1981年,麻城花挑曲 谱被《中国民歌集成》收录,并在《湖北民歌集成》上发表, 1983年该舞蹈纳入湖北民间舞蹈集成。花挑道具为花挑一担,长 竹板一对,彩扁担一根,演员着传统服饰,由三人表演,其中一女 挑花挑,一男一女在花挑两边表演,舞蹈动作都是劳动人民在生产 生 活 当 中 提 炼 而 成 , 富 有 浓 郁 的 生 活 气 息 。 2006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玷辱= 2:小衣= 3:四六= 4:色头= 5:高头= 6:抬杠= 7:漉= 8:舞饭= 9:过夜= 10:答广儿=

1:倒虫包儿= 2:困磕术: = 3:躲猫= 4:哈都= 5:作都= 6:指艾头= 7:皱皮蜡干= 8:高脚浪闶= 9:粗巴纳刻= 10:敞阳=
三. 多彩的福田河
福田民俗风情收集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