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高校教师教育培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校教师教育培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在教学能力和素质要求方面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高校教育培训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重点探讨高校教师教育培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提出一些关键功能和设计要点。
首先,高校教师教育培训管理系统的设计需要包括以下关键功能:1. 教师培训计划管理:系统应提供一个模块用于制定和管理教师培训计划。
这个模块应该允许管理者制定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表,并通过系统通知教师参加相应培训。
2. 培训资源管理:系统应提供一个中央资料库,用于存储和管理教师培训所需的教学资源。
这个资料库应该支持多种格式的文件上传和下载,并能够根据教师的需求进行分类和检索。
3. 培训活动管理:系统应提供一个模块用于组织和管理培训活动。
这个模块应该允许管理者发布培训通知、安排培训日程,并提供报名和签到功能,以便管理者能够实时了解教师的培训情况。
4. 培训评估与反馈:系统应提供一个评估和反馈模块,用于检查教师的培训效果和收集教师的意见。
这个模块应该支持在线问卷调查、成绩记录和教师评价。
5. 培训证书管理:系统应提供一个模块用于管理教师的培训证书。
这个模块应该支持证书发放、证书查询和证书存档等功能,以便教师能够方便地查看和管理自己的培训证书。
除了上述的关键功能,高校教师教育培训管理系统的设计还应考虑以下一些设计要点:1. 用户友好性:系统应提供简洁明了的用户界面和易于操作的功能,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使用效率。
同时,系统应该支持多种用户角色和权限管理,以便不同的用户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功能和信息访问的控制。
2. 数据安全性:系统应采用合适的安全措施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教学资源的安全。
这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防止数据丢失的备份策略等方面。
3. 系统扩展性: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适应性,以便满足不断变化的培训需求和技术发展。
这包括系统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以及系统与其他教育管理系统的接口和集成能力等方面。
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教学管理是高校日常运行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传统的手工操作已经不能满足高校教学管理的需求,因此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功能设计以及系统实现方案等内容。
一、需求分析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首先需要对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
教学管理系统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1. 教务管理:包括教师课表管理、教务安排、教师评价等;2. 学籍管理:包括学生信息管理、学生选课管理、学生成绩管理等;3. 教学资源管理:包括课程设置、教材管理、作业管理等;4. 教学评估: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估、教学质量监控等;5. 统计分析:包括学生人数统计、教师工作量统计、课程资源利用率统计等。
二、系统功能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如下:1. 登录模块:教师、学生、管理员分别有独立的账号登录入口,实现账号权限管理;2. 课表管理模块:教师可以录入、修改、删除自己的课表信息,并且可以查询课表信息;学生可以查看自己的课表信息;3. 学生信息管理模块:管理员可以进行学生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教师和学生可以查询自己的个人信息;4. 学生选课管理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课程的选取,并进行退课操作;5. 学生成绩管理模块:教师可以录入学生的成绩,学生和家长可以查询学生成绩;6. 教学资源管理模块:教师可以添加、修改、删除课程教材和作业,学生可以查看所需教材和作业任务;7. 教学评估模块:学生可以对教师进行评价,管理员可以对教师进行评估;8. 统计分析模块: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学生人数、教师工作量和课程资源利用率等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三、系统实现方案根据系统功能设计,可以选择适当的开发工具和技术进行系统的实现。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1. 前端开发: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进行前端页面的设计与开发,确保用户界面友好、易用;2. 后端开发:使用Java或Python等编程语言,结合Spring或Django等开发框架,实现系统的逻辑功能;3. 数据库管理:使用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或PostgreSQL存储和管理系统的数据;4. 安全性设计:通过账号密码验证和权限管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5. 响应式设计:考虑到使用场景的多样性,使用响应式设计确保系统在不同设备上都能够良好显示和操作;6. 测试和优化:在系统实现完成后,进行充分的测试和优化,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引言随着高校教师队伍规模的日益扩大和教育教学形式的转变,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高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设计和实现一套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管理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该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
目标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管理系统的目标是提供一个集中管理和支持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帮助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自我评估、个人目标的制定和达成、教学反思等。
通过该系统,可以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提高教育质量。
功能需求根据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该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 用户管理:支持管理员、教师和管理员教师角色的用户注册、登录和权限管理,确保各个角色拥有不同的权限。
•教师档案管理:支持教师个人信息的录入和管理,如教育背景、教学经验、科研成果等。
同时,支持教师上传教学资料和课件,并提供相关的查询和统计功能。
•自我评估和目标制定:支持教师进行自我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教学发展目标。
该功能应包括评估指标、评估方法、评估结果和目标制定等。
•教学反思与分享:支持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并向其他教师进行分享。
教师可以记录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感悟等,并将其分享到系统平台上供其他教师参考和学习。
•培训资源管理:支持系统管理员上传和管理培训资源,例如教学培训课程、学习资料等。
教师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培训资源进行学习和提升。
•数据统计与分析:支持系统管理员对教师的教学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提供数据报表和可视化图表,帮助管理员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系统设计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管理系统的设计包括前端设计和后端设计。
前端设计:以Web界面为主,提供直观、友好的用户界面,包括用户登录、个人信息管理、评估目标制定、教学反思和培训资源选择等功能的界面设计。
后端设计:采用MVC(Model-View-Controller)架构,将前端的请求交给控制器处理,由控制器调用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和业务逻辑处理,最后将结果返回给视图进行展示。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高校教务管理系统是为了提高高校教务管理的效率与准确性,同时为学校和学生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教务服务而设计与实现的一种信息化系统。
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旨在解决传统教务管理方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信息交流不畅、数据统计繁琐、学生选课难度大等。
一、系统需求分析在进行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之前,需要进行系统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1. 功能需求:(1)学生管理:包括学生档案管理、学籍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学生选课管理等。
(2)教师管理:包括教师档案管理、课程管理、成绩录入与查询等。
(3)课程管理:包括课程信息录入、课程安排、选课管理等。
(4)成绩管理:包括成绩录入、成绩查询、成绩统计等。
(5)排课管理:包括开课计划制定、教室资源管理、课程安排等。
(6)学生选课管理:包括选课开放、选课审核、选课结果查询等。
2. 性能需求:(1)系统的响应时间需要在合理范围内,保证学生、教师、管理员的操作流畅。
(2)系统需要能够支持大量用户同时访问和使用,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系统需要有严格的权限管理机制,确保敏感信息的安全性。
二、系统设计与实现1. 系统架构设计(1)前端开发:使用HTML、CSS、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实现用户界面开发,提供直观友好的操作界面。
(2)后端开发:使用Java、Python等后端语言开发系统的逻辑处理和数据交互部分。
(3)数据库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以支持教务管理系统的数据存储和查询。
2. 模块设计与实现(1)学生管理模块:实现学生档案信息管理、学生选课管理等功能。
(2)教师管理模块:实现教师档案管理、课程管理、成绩录入与查询等功能。
(3)课程管理模块:实现课程信息录入、课程安排、选课管理等功能。
(4)成绩管理模块:实现成绩录入、成绩查询、成绩统计等功能。
(5)排课管理模块:实现开课计划制定、教室资源管理、课程安排等功能。
《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教务管理系统已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工具。
教务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整合、管理和分析学校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二、系统需求分析在进行系统设计之前,首先要进行需求分析。
教务管理系统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信息管理:包括学生的入学、学籍、成绩、毕业等信息的录入、查询和统计。
2. 教师信息管理:包括教师的资料、教学任务、课程安排、评教等信息的管理。
3. 课程信息管理:包括课程开设、课程安排、课程资源的管理。
4. 教务事务处理:包括排课、选课、考试安排、成绩录入等日常教务工作。
5. 数据统计与分析:对教务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学校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三、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教务管理系统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架构设计:采用B/S架构,便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
2. 数据库设计: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包括学生表、教师表、课程表、事务表等,以满足数据的存储和查询需求。
3. 功能模块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将系统分为学生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教务事务处理和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模块。
4. 界面设计:设计友好的用户界面,便于用户操作。
四、系统实现1. 开发环境搭建:搭建开发环境,包括数据库、开发工具等。
2. 数据库实现:根据数据库设计,创建相应的数据表,并实现数据的增删改查功能。
3. 功能模块实现:根据功能模块设计,编写相应的代码,实现各个模块的功能。
4. 界面实现:根据界面设计,使用HTML、CSS、JavaScript 等技术,开发用户界面。
5. 系统测试与调试:对系统进行测试与调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的完整性。
五、系统应用与效果教务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 提高工作效率:教务管理系统能够自动化地处理大量数据和事务,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智能教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智能教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正逐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智能教室管理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技术手段,对于提升教学效率、优化教育资源分配以及改善教育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智能教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二、系统需求分析在设计与实现智能教室管理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系统需求分析。
这包括对系统功能、性能、安全等方面的全面考虑。
1. 功能需求:智能教室管理系统应具备课程安排、教室资源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设备管理等功能。
此外,还应支持在线互动、实时监控等特色功能。
2. 性能需求:系统应具备高可用性、高并发处理能力,确保在多用户同时操作时仍能保持稳定运行。
3. 安全需求:系统应具备完善的安全机制,保障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
三、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进行系统设计。
设计阶段主要包括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等方面。
1. 架构设计: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将系统分为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和用户界面层。
这种设计有利于系统的扩展和维护。
2. 数据库设计: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包括教室信息表、学生信息表、教师信息表、设备信息表等,以支持系统的各项功能。
3. 界面设计:界面设计应简洁明了,操作便捷。
同时,应考虑用户体验,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
四、系统实现在系统设计完成后,进行系统实现。
主要包括编程实现、系统测试、部署上线等步骤。
1. 编程实现:根据设计文档,使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和技术栈进行编程实现。
例如,可以使用Java语言结合Spring框架进行后端开发,使用HTML/CSS/JavaScript进行前端开发。
2. 系统测试: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确保系统各项功能正常运行,性能稳定,安全性得到保障。
3. 部署上线:将系统部署到服务器上,进行上线运行。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运维机制,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高校教师培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背景介绍高校教师培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针对高校教师培训过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和需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师培训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科学、高效地管理和服务的一种新体系。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变革,高校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日益凸显,如何设计和实现一个高效的教师培训管理系统,成为高校教育管理者和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2. 设计理念在设计高校教师培训管理系统时,首先需要明确设计理念。
教师培训管理系统应该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推动高校发展为设计宗旨,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注重人性化、个性化的教师培训服务,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会,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
3. 功能模块(1)教师信息管理模块:包括基本信息、工作经历、培训记录等,实现对教师信息的全面管理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
(2)培训需求管理模块:根据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开展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和评估,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培训服务。
(3)培训计划管理模块: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的教师培训计划,统筹安排教师培训资源,确保各项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4)培训资源管理模块: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包括在线课程、线下讲座、学术交流等,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
(5)培训评估管理模块:建立完善的培训评估体系,对教师的培训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为教师提供改进和提升的建议。
4. 实现路径在实现高校教师培训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将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到教师培训管理中,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需要积极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做法,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教师培训管理模式和路径,推动教师培训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升级。
5.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高校教师培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不仅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学术水平的需要,更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和质量双提升的重要抓手。
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教务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教育机构内部教务管理工作的软件系统。
该系统能够自动化管理学生信息、课程安排、教师安排、考务安排、成绩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工作,提高教务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需求分析在设计和实现教务管理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明确系统需要满足的功能和业务流程。
1.学生管理功能:包括学生信息录入、学生档案管理、学生选课管理等。
2.课程管理功能:包括课程信息录入、课程表管理、课程评价管理等。
3.教师管理功能:包括教师信息录入、教师档案管理、教师课程管理等。
4.考务管理功能:包括考试安排、考试成绩管理等。
5.系统管理功能: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等。
二、系统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主要包括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和系统模块设计。
1.数据库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适合存储学生信息、课程信息、教师信息、考务信息等数据的数据库表结构,并设定合适的关系和约束。
2.界面设计:根据功能需求,设计用户友好的界面,包括学生信息管理界面、课程管理界面、教师管理界面、考务管理界面等。
3.系统模块设计:根据功能需求,将系统划分成多个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分别处理不同的功能,并且模块之间能够进行数据交互和信息共享。
三、系统实现在系统设计完成后,进行系统实现,包括前端界面的开发和后端数据处理的开发。
1. 前端界面开发: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开发用户友好的界面,包括各个功能模块的界面和交互操作。
2. 后端数据处理开发:根据需求,使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如Java、Python等)和数据库操作语言(如SQL),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查操作,并实现各个功能模块的数据处理逻辑。
3.数据库管理:对设计的数据库进行实际的数据录入和管理,包括学生信息录入、课程信息录入、教师信息录入等。
四、系统测试和优化在系统实现完成后,进行系统测试和优化,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达到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说明:本表由指导教师填写,由教研室主任审核后下达给选题学生,装订在设计(论文)首页1 需求分析1.1系统背景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是一所院校在各种信息管理中的一部分,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所设计的系统应该能为管理者提供教师的基本信息管理手段和一些方便的查询方式。
在过去,计算机不是很普及和计算机应用性不高的年代,人们使用人工的方法管理各式各样的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很多缺点:效率底,性差,会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给查找,更新和维护信息都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科学日益成熟,其强大的计算功能已经被人们深刻地认识到,计算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教师信息进行管理,具有人工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如,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容量大,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维护十分方便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得提高工作的效率,这也是学校的科学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一点体现。
1.2系统需求分析用户的需求具体体现在对各种信息的提供、保存、更新和查询,这就要求数据库能充分满足各种数据的输出和输入。
通过对上述系统功能的分析,针对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总结出下列需求信息:用户分系统管理者和一般操作员用户一个学校包含多个学院。
一个学院包括多位教师。
一位教师可以教多门课程,并且一门课可以由多名老师来教。
1.2.1系统实体信息(1)学院表:学院编号(i_id),开课学院(i_name)(2)课程表:课程编号(c_id),课程名称(c_name),课程学分(c_credit),课程学时(c_time),学院编号(i_id)(3)教师信息表:教师编号(t_id),登录密码(t_code),教师身份(t_degree),教师(t_name),性别(t_sex),号(id_number),所学专业(t_specialty),所属学院(t_institute),学历情况(t_level),联系方式(t_telephone),职称(t_title),入校时间(t_cometime),出生年月(t_birthday),照片(t_photo)(4)留言信息表:留言编号(s_id),留言日期(s_time),留言人编号(s_id),留言容(s_content)1.2.2实体联系信息(1)教师中包含普通教师和管理者(2)一个学校包含多个学院。
一个学院包括多位教师。
一位教师可以教多门课程,并且一门课可以由多名老师来教,所以在教师与课程之间建立一个课程分配表:分配编号(a_id),教师编号(t_id),课程编号(c_jd)1.3,功能需求分析1.3.1,用户分为管理者用户和教师用户两类。
不论是管理者用户,还是教师用户都需要通过用户名和口令进行登录。
1.3.2、管理者对信息的管理功能(1)管理者可以对教师的信息进行查询,增加,删除,和修改(2)管理者可以对课程进行管理,包括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课程(3)管理者可以对课程分配表进行管理,包括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课程(4)管理者可以对留言板进行管理,包括按时间,留言者进行查询,删除,也可以给其他管理者进行留言1.3.3、普通教师对自己信息的查看功能(1)教师用户登录后,教师可以查询自己的信息。
教师信息包括:、性别、号、入校时间、、所学专业、家庭住址,学历情况,兼职情况,职称,照片。
(2)另外还可以查看课程分配情况(3)教师还可以向管理者进行留言。
2 概要设计2.1,概念结构设计由上面的数据项,可以设计出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各种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逻辑结构设计打下基础。
这些实体包含各种具体信息,通过相互之间的作用形成数据的流动。
对本系统设计以下实体:院系信息实体、教师信息实体、课程信息实体和留言板信息实体2.1.1,实体间E——R图图1 实体间的关系E——R 图2.1.2,留言板实体信息图2 留言板实体信息图2.1.3,教师用户实体信息图3 教师用户信息实体E——R图2.1.4,院系实体信息图4 院系实体信息图2.1.5,课程实体信息图5 课程实体信息图2.2 ,逻辑结构设计2.2.1学院表:学院编号,开课学院表1 学院表2.2.2课程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课程学时,学院编号表2 课程表2.2.3教师信息表:教师编号,登录密码,教师身份,教师,性别,号,所学专业,所属学院,学历情况,联系方式,职称,入校时间,出生年月,照片表3 教师信息表2.2.4留言信息表:留言编号,留言日期,留言人编号,留言容表4 留言板信息表2.2.5课程分配表:分配编号,教师编号,课程编号表5 课程分配表2.3,各个表之间的联系图 6 各个表之间的联系3 运行环境软件环境:windows XP硬件环境:CPU AMD 5000+,存 2.0 G4 开发工具和编程语言开发工具:Microsoft SQL Server,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编程语言: 和SQL 语言5 详细设计5.1,本算法的功能模块汇总图 7 各个功能模块汇总5.2登陆模块设计(1)在module1中设置全局变量,用以提供整个程序的使用(2)建立数据连接以后在“教师信息表”中查找相应编号的教师信息,如果密码正确,则查看“教师身份”属性,判断是登录“普通教师功能模块”还是登录到“管理者模块”(3)程序界面如下:图8 登录界面(4)登录成功后都有修改密码的功能更改密码模块界面如下图9 更改密码界面5.3普通教师功能模块设计(1)教师用户登录后,教师可以查询自己的信息。
教师信息包括:、性别、号、入校时间、、所学专业、家庭住址,学历情况,兼职情况,职称,照片图10 普通教师个人信息界面(2)选课信息信息查询首先,在课程分配表中建立一个存储过程,参数为教师编号和课程编号,如果没有输入,则显示全部信息,存储过程如下其次,在中连接数据库后添加数据集,再输入查询依据后点击查询按钮即可实现查询功能。
添加数据集的代码如下:相应的界面如下:图11 课程分配信息查询界面(3)留言板的操作对于留言板,普通教师可以向管理者留言,即增加留言信息记录。
留言人编号即为自己的登录账号,留言日期为当前系统时间。
还可以查看自己的留言记录,但是不能查看别人的留言,也不能对留言信息进行删除与修改。
图12 普通教师留言界面5.4,管理者功能设计5.4.1教师信息查询同上面课程查询类似,本查询也是使用存储过程来实现的,查询依据为教师编号和教师查询界面如下:图13教师信息查询界面5.4.2教师管理功能(1)教师管理包括:教师信息的删除,更新,以及添加新的教师数据。
同时还可以对教师信息表中的记录进行一条条的浏览,在添加教师信息的时候,还可以对照学院详细信息表来帮助实现教师数据的添加。
(2)教师数据中还包括教师照片的管理,照片在数据库中是以Byte数组的形式存放的,可以上传照片,删除照片。
(3)在删除教师信息的时候,在课程分配表中与该教师有关的信息也会被自动删除,该功能是通过触发器来实现的。
设计如下:相应的界面如下:图14 教师信息管理界面5.4.3课程管理功能包括对课程的增加、删除、修改与更新,其中删除操作的时候,会自动删除课程分配表中的相应数据,也是通过触发器来实现的。
另外,还可以按照课程编号与课程名称进行查询。
相应的界面如下:图15 课程管理功能界面5.4.4课程分配管理功能可以实现课程分配的管理,包括增加、删除、修改。
增加的时候教师编号与课程编号是绑定在教师信息表与课程信息表中,所以只能进行选择而不能自己输入,是为了实现数据的有效性。
另外,还包括课程分配查询功能,可以按课程编号与教师编号查询。
还可以对分配信息生成一个报表。
是建立在视图的基础上的。
相应的视图设计如下:前台界面如下:图16 课程分配界面5.4.5留言板管理模块留言板是普通教师与管理员或者是管理员与管理员进行交流的场所。
管理者有权对留言板进行增加,删除,与查询的操作。
相应的界面如下:图17 留言板管理界面退出系统界面如下:图18 退出系统显示界面6 调试分析(1)在建立数据库与数据表后,初始化一些数据--初始化数据insert into 学院表(学院编号,学院名称) values('i0001','管理学院') insert into 学院表(学院编号,学院名称) values('i0002','经济学院') goinsert into 课程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课程学时,开课学院) values('c0001','生命科学导论',3,18,'i0003')insert into 课程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课程学时,开课学院) values('c0002','管理学',6,54,'i0001')goinsert into 教师信息表(教师编号,登录密码,教师身份,教师,性别,号,所学专业,所属学院,学历情况,联系方式,职称,入校时间,出生年月,照片)values('t0001','111','管理者','王一','男','11111111111x','计算机', 'i0004','博士学历','00011111','教授','1980-01-10','1955-02-18','') insert into 教师信息表(教师编号,登录密码,教师身份,教师,性别,号,所学专业,所属学院,学历情况,联系方式,职称,入校时间,出生年月,照片) values('t0002','222','普通教师','二','女','22222222222x','会计学','i0002','博士学历','00022222','教授','1979-05-20','1953-08-19','') (2)登录界面需改进的地方a)登录界面设计时,还应该能对恶意用户的登录进行限制,当用户密码错误的时候,极限每个用户只能输入三次。
b)另外用户在忘记密码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密码问题来提醒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