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狱中题壁自题小像》课件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狱中题壁、自题小像》|长春版 (共19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狱中题壁、自题小像》|长春版   (共19张PPT)

• 望门投止思张俭, • 忍死须臾待杜根。 • 我自横刀向天笑, • 去留肝胆两昆仑。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豪 情?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视死如归、毫不畏惧、大义凛然
• 横刀: • 把刀架在脖子上。 • 肝胆: • 本文指浩然之气。
• 译文:即使屠刀架在我的脖子上,我也要仰天大笑。 出逃或留下来的同志们壁 自题小像
• • • •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两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并会背诵; 3、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你从题目《狱中题壁》可以了解到 什么?
• 写作背景: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失败后,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 派大肆迫害维新派人士。 康有为、梁启超等出逃。 谭嗣同不愿出逃避难, 毅然决定以自己的热血 唤醒民众。在狱中写下 了这首壮山河的绝笔诗。
狱中题壁
• 清谭嗣同
• 望门投止思张俭, • 忍死须臾待杜根。 • 我自横刀向天笑, • 去留肝胆两昆仑。
就义诗
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 谭嗣同(1865—1898),汉 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 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 家,维新志士。他提出废科举、 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 工厂、改官制等变法写文章抨 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 年仅三十三岁,为世称“戊戌 六君子”之一。
狱中题壁
• 清谭嗣同
• 忍耐住片刻死亡的艰难,以求生存。
• 译文:期待像杜根那样忍死求生,再次复出。
• ①张俭(jiǎn):东汉末期,张俭被反诬为 结党营私,在困迫中逃亡,一路上受人保 护,其投宿人家多被治罪牵连。 • ②杜根:东汉时,杜根曾上书要求邓太 后把政治权交给安帝。太后大怒,命人把 杜根装入袋中摔死,执法者同情他,让他 逃过一劫。太后死后,他又复官。

狱中题壁自题小像

狱中题壁自题小像

谭嗣同的正气是舍生取义; 鲁迅的正气是矢志不渝; 苏武的正气是不辱使命; 文天祥的正气是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搜集表达“坚贞不屈”的气节的词语
舍生取义 视死如归 宁死不屈 忠心耿耿 大义凛然 不屈不挠 义无反顾 浩然正气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一句 将祖国比作恋人,表达自己的爱 国热情。第二、三句是号召民众 要启蒙,要看清当时社会的黑暗, 并发出投身革命的宣言。
《狱中题壁》是变法失败后, 谭嗣同在狱中写下的绝笔诗,表明 了作者是鲁迅写在送给 挚友的照片背面的一首小诗,借以 表明心志,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
不 辱 使 命
不宁 为为 瓦玉 全碎
谭嗣同
鲁迅
狱中题壁
清·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狱中题壁
“题”是写上的意思。1989年 秋,谭嗣同被捕,这首诗就是他 就义前在狱中墙壁上写下的绝笔 之作。
投止:投宿 望门投止思张俭, 思:思慕 忍死须臾待杜根。 忍死:装死
灵台无计逃神矢, 灵台:心 风雨如磐暗故园。 神矢:爱神的 箭 我的爱国之心犹如被爱神之箭 所射一般无处可逃,爱国的激情使 我难以抑制。残暴的反动统治像磐 石一般,我亲爱的祖国啊,暗无天 日。
寄意寒星荃不察, 荃:这里指民 我以我血荐轩辕。 众荐:献
我寄托天上的寒星转达我的 爱国深情,可祖国人民还不能立 刻理解我的心意。我要把我的热 血和生命奉献给祖国,为中华民 族的振兴奋斗出力。
诗的前两句巧用典故,借古 喻今,对流亡的战友寄予厚望, 表达对变法事业终会成功的坚定 信心。后两句直抒胸臆,以明心 志,抒发了作者对死亡的满腔豪 情,同时为维新人士的崇高志向 而感到骄傲。
自题小像
鲁迅

《狱中题壁》课件

《狱中题壁》课件

的同志能忍死偷生,坚持斗争。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大意: 望门投宿想到了东汉时的 张俭,希望你们能像东汉 时的杜根那样,忍死求生, 坚持斗争。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大意: 我面对大刀,仰天大笑。去者、留者 都光明磊落、肝胆相照,像昆仑山一样高 大。
相关链接------–
去 留 肝 胆 两 昆 仑 。
我 自 横 刀 向 天 笑 ,
忍 死 须 臾 待 杜 根 。
望 门 投 止 思 张 俭 ,
狱 中 题 壁
清 · 谭 嗣 同
• 节海 不枯 稍 石 苏 亏 烂 武 。,
留 取 丹 心 照 文 汗 天 青 祥 。
• 谭嗣同(1865—1898),汉 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 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 家,维新志士。他主张中国要 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 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 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 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 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 1898年变法失败后被杀,年 仅三十三岁,为世称“戊戌六 君子”之一。
•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失败后,以慈禧太后 为首的顽固派大肆迫 害维新派人士。谭嗣 同不愿出逃避难,毅 然决定以自己的热血 唤醒民众。在狱中的 墙壁上写下了这首壮 山河的绝笔诗。
狱中题壁
清·谭嗣(sì)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狱中题壁
清 谭嗣同
人 生 自 古 谁 无 死 ,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按节奏朗诵,并解释加点的词
注释

【309教育网优选】小学语文长春版六年级上册《狱中题壁》教学课件

【309教育网优选】小学语文长春版六年级上册《狱中题壁》教学课件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拓展阅读
有感
谭嗣同
世间无物抵春愁,
合向苍昊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拓展阅读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正气歌》所说:“时穷节乃见”,一生的学习、追求,在国破被俘的
生死关头,表现为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能战胜一切的浩然之气。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写作背景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发“明定国是诏”诏书,宣布变法自强。 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幽禁光绪皇帝,开始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 人物。谭嗣同当时拒绝了别人让他逃走的劝告,决心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 策国人。谭嗣同被捕后,在狱中写下了这首诗。因为写于狱中,故题《狱 中题壁》。9月28日,谭嗣同等六人被害于北京菜市口。
亡命,贻累亲友。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内容解析
“忍死须臾待杜根”
东汉时,杜根曾上书要求邓太后把政治权交给安帝。太后大怒,命人 把杜根装入袋中摔死,执法者同情他,让他逃过一劫。太后死后,他又复
官。谭嗣同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未能上书太后,请其归政光绪,有愧杜根。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内容解析
第一组 · 正气歌
狱中题壁
309教育网
课文导入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板块的两首诗歌,我们从苏武、文天祥的人格中感 受到了中华儿女的浩然正气,也从崇高的民族气节中受到感染。今天这节课, 我们继续学习《狱中题壁》。
309教育网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作者简介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汉族,湖南浏阳人, 清末著名维新派人物,“变法六君子”之一,是中国 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1898年曾参加 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 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代表作品《仁学》、 《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 等。

最新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优秀课件 《自题小像》课件

最新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优秀课件     《自题小像》课件

怎样看待百姓的这些祈求的?造 成这种奴性心态的社会原因是什 么?

容易满足,麻木不仁, 缺少反抗——专制暴 力
中国的老百姓,几千年来饱受重压和杀戮,从来没有享 受到做“人”的尊严和权利,对此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

“哀其不幸”--同情、
怜悯百姓的不幸遭遇。

“怒其不争”--讽刺、
批判百姓的国民劣根性。
批判锋芒及观点



①批判的锋芒指向:中国历史和国民性 问题; ②作者观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可以概 括为 a、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b、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文本思路


现实(1~5)-→历史(6~11)-→ 现实(12~14) ∣ ∣ ∣ ↓ ↓ ↓ 引子 --→ 观点 --→ 号召
哪些时代属于“想做奴隶而不得 的时代”?你能否再作些课外补 充?
课文中:五胡乱华、黄巢时 (唐末)、五代、宋末、元 末、张献忠时(明末) 课文外:春秋战国、秦末、 汉末、安史之乱、清末、民 国。

连做牛马、做奴隶的资格都被剥 夺了的时候,百姓有什么祈求?





①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人们便心悦诚 服,恭颂太平。(第5段) ②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 做牛马,…(第7段) ③百姓就希望来一个另外的主子,…使他们可 上奴隶的轨道。(第8段) ④“予及汝偕亡!”愤言而已,决心实行的不 多见。(第9段) ⑤厘定规则…便“万姓胪欢”了。(第9段)
《自题小像》 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解题

鲁迅喜欢在“灯下” 写作。他写过《夜 颂》,说自己是 “爱夜的人”,据 说爱夜的人“有听 夜的耳朵和看夜的 眼睛,自在暗中, 看一切暗”。

《狱中题壁》课件

《狱中题壁》课件

视死如归
狱中题壁
清·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狱中题壁
清·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பைடு நூலகம்,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 思阳 字 嗣 想人 复 同 家。 生 ,中 , 公 戊国 号 元 戌维 壮 六新 飞 君派 , 子政 湖 之治 南 一家 浏 年 。、 ( 1865-1898 )
背景:
•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运动)失败后,以慈 禧太后为首的顽固 派大肆迫害维新派 人士。谭嗣同不愿 出逃避难,毅然决 定以自己的热血唤 醒民众。在狱中他 写下了这首气壮山 河的绝笔诗。
狱中题壁
清·谭嗣同
张俭 望门投止思张俭, 杜根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在被捕前已抱必死决 心,他劝梁启超出逃时说:“不 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 无以酬圣主。”临行前又说: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 所,快哉快哉!”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狱中题壁 自题小像-长春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3狱中题壁 自题小像-长春版

1.认识4个生字;会写3个字;理解“风雨如磐、轩辕” 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
意思,感爱鲁迅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重点) 3.体会诗中作者的浩然正气。(难点)
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 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
思想家、革命家。
推荐阅读 自 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国学诵读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 王翰)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 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近代爱国志士】
整体感知
诗的首句作者把祖国比作恋人,用“逃”字表达国家被毁、政
府虚弱、民众麻木,然而有志青年的责任心,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 感是“逃”不掉的。后一句是这首诗爱国主义的情感升华,也是青 年鲁迅鸿鹄之志的写照和人生格言。
风雨如磐暗故园。 “风雨”指狂风暴雨,暗指祖国风雨飘摇。
“暗”指昏天黑地。这句诗写出了当时祖国风雨 飘摇,社会动荡,昏天黑地的现状。
(3)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参考答案: (1)句的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 得要有意义,倘若 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名 垂史册。 (2)句的意思是:即使屠刀架在了我的脖子上,
我也要仰天大笑,出逃或留下来的同志们,都是像昆仑
山一样的英雄好汉。 (3)句的意思是:我把我的心意寄 托给人民,然而人民却难以察觉,我愿意把我的鲜血献 给我的祖国。
荐: 献。
灵台: 指心。 无计: 无法。 寒星: 寒夜的星斗。本文指国民,即民众。 轩辕: 黄帝,我国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汉民族的始 祖,诗中代指中华民族。

六年级语文上册《狱中题壁 自题小像》课件1 长春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狱中题壁 自题小像》课件1 长春版

阅读பைடு நூலகம்红楼梦》第一回并做读书笔记
学生需要阅读《红楼梦》第一回并记录读书笔记。
总结
作用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所 学知识的应用和作用。
价值
强调学习课文和写自题小像的重要价值,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写自题小像的 方法
掌握写自题小像的步骤和技 巧。
课文篇章结构
1
第一段:介绍壁上的图案
描述狱中墙壁上的图案和装饰。
第二段:介绍图案中的人物
2
描述图案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3
第三段:回忆人物的事迹
回忆描述人物的过往和经历。
第四段:自己的感悟
4
分享对图案和人物的感悟和思考。
课文详细分析
在这个部分,我们将详细分析课文的不同段落和细节。
六年级语文上册《狱中题 壁 自题小像》课件1 长春 版
这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狱中题壁 自题小像》课件1 长春版的第一张幻灯片。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精彩的课文吧!
前言
在这个部分,我们将导入课程并阐述学习目的。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意思
深入理解课文的意思和蕴含 的信息。
掌握课文语言特点
学习课文中使用的特殊语言 和表达方式。
写自题小像的方法
具体步骤
学习按照一定的步骤写自题小像。
注意事项
了解写自题小像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课堂讲解
重点难点讲解
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
课堂演示
通过教学演示向学生展示具体操作过程。
课后作业
完成课文理解与笔记
学生需要完成对课文的理解和笔记记录。
自己试着写自题小像
学生需要尝试自己动手写一篇自题小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望门投止思张俭, • 忍死须臾待杜根。 • 我自横刀向天笑, • 去留肝胆两昆仑。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豪 情?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胆两昆仑。 视死如归、毫不畏惧、大义凛然
• 横刀: • 把刀架在脖子上。 • 肝胆: • 本文指浩然之气。
• 译文:即使屠刀架在我的脖子上,我也要仰天大笑。 出逃或留下来的同志们,都是像昆仑山一样的英雄好 汉。
狱中题壁
• 清谭嗣同
• 望门投止思张俭, • 忍死须臾待杜根。 • 我自横刀向天笑, • 去留肝胆两昆仑。
就义诗
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 望门投止思张俭,
• 张俭是谁?什么时候的人? • 望门投止是什么意思?
望门投止思张俭
• 望门投止: • 逃难时,看见人家就去投宿,求得暂时的存身。
• 译文:希望像张俭那样得到好心人的帮助。
• 忍死须臾待杜根
• 杜根又是谁?是什么时候的人? • 忍死须臾是什么意思?
忍死须臾待杜根
• 忍死须臾:
谭嗣同希望谁能得到他人的相助?
谭嗣同又期待谁忍死复出呢?
谭嗣同被捕前。梁启超曾劝他一起 出逃,也有外国使馆可以提供保护,但是 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中国所 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引用典故
在写此诗后的第五天,谭嗣同就献 出了年仅34岁的生命。刑场上,围观上 万人,他神色不改,毫不畏惧,临终时大 喊: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 忍耐住片刻死亡的艰难,以求生存。
• 译文:期待像杜根那样忍死求生,再次复出。
• ①张俭(jiǎn):东汉末期,张俭被反诬为 结党营私,在困迫中逃亡,一路上受人保 护,其投宿人家多被治罪牵连。 • ②杜根:东汉时,杜根曾上书要求邓太 后把政治权交给安帝。太后大怒,命人把 杜根装入袋中摔死,执法者同情他,让他 逃过一劫。太后死后,他又复官。
• 谭嗣同(1865—1898),汉 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 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 家,维新志士。他提出废科举、 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 工厂、改官制等变法写文章抨 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 年仅三十三岁,为世称“戊戌 六君子”之一。
狱中题壁
• 清谭嗣同
1-3 狱中题壁 自题小像
• • • •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两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并会背诵; 3、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你从题目《狱中题壁》可以了解到 什么?
• 写作背景: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失败后,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 派大肆迫害维新派人士。 康有为、梁启超等出逃。 谭嗣同不愿出逃避难, 毅然决定以自己的热血 唤醒民众。在狱中写下 了这首壮山河的绝笔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