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安徽省六安市一中高三高考模拟试卷(一)化学试卷及答案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四)理综-化学试题

六安一中2019届高考模拟卷理科综合试题(四)-化学部分7.下列有关解释不正确的是()2NO28.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叠氮化铵(NH4N3)发生爆炸反应:NH4N3= 2N2↑ + 2H2↑,则每收集89.6L气体,爆炸时转移电子数为4N AB.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溶液中含H-O键数目为7N AC.22g重水(D2O)中含有电子数为10N AD.0.1N A的NO在一密闭容器中与足量氧气完全反应,得到NO2分子数为0.1N A9.立体烷烃中有一系列对称结构的烷烃,如:(正四面体烷C4H4)、(棱晶烷C6H6,上下底面均为正三角形)、立方烷C8H8)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以此类推分子式为C12H12的立体烷烃的结构应为正六棱柱B.棱晶烷与立方烷中碳原子均为饱和碳原子,其二氯代物都有三种C.苯乙烯()、环辛四烯()与立方烷属于同分异构体D.上述一系列物质互为同系物,它们的通式为C2n H2n(n≥2)10.由下列实验、现象以及由现象推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振11.中国企业华为宣布:利用锂离子能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的特性,开发出石墨烯电池,电池反应式为Li x C 6+Li 1-x CoO 2C 6+LiCoO 2,其工作原理如图。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LiCoO 2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LiCoO 2-xe -=Li 1-x CoO 2+xLiB .充电时石墨烯作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 6 + xLi + -xe - = Li x C 6C .石墨烯电池的优点是提高电池的储锂容量进而提高能量密度D .对废旧的该电池进行“放电处理”让Li +嵌入石墨烯中而有利于回收12.主族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小于20。
W 、X 、Y 、Z 的族序数之和为12;X 与Y 的电子层数相同;向过量的ZWY 溶液中滴入少量胆矾溶液,观察到既有黑色沉淀生成又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放出。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六安三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六安三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用下列实验方案及所选玻璃容器(非玻璃容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 .AB .BC .CD .D【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二者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冷却结晶后过滤可分离,则玻璃仪器还需要漏斗,故A 错误;B .HClO 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 试纸测pH ,故B 错误;C .在烧杯中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计算后称量、溶解,则25gCuSO 4·5H 2O 溶解在975g 水中,质量分别为16%,但溶液体积是11000g1g?mL - =1000mL=1L ,故C 正确;D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此时溶液呈酸性,要加NaOH 溶液中和至中性或弱碱性,再向其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故D 错误; 故选C 。
2.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废水处理,实现碳氮联合转化。
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中M 、N 为厌氧微生物电极。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COO-—8e-+2H2O==2CO2↑+7H+B.电池工作时,H+由M极移向N极C.相同条件下,M、N两极生成的CO2和N2的体积之比为3:2D.好氧微生物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NH4++2O2==NO3-+2H++H2O【答案】C【解析】【分析】图示分析可知:N极NO3-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氮气、发生还原反应,则N极正极。
M极CH3COO-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M极为原电池负极,NH4+在好氧微生物反应器中转化为NO3-,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M极为负极,CH3COO-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电极反应为CH3COO-—8e-+2H2O==2CO2↑+7H+,故A正确;B.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H+由M极移向N 极,故B正确;C.生成1molCO2转移4mole-,生成1molN2转移10mol e-,根据电子守恒,M、N两极生成的CO2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mol:4mol=5:2,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为5:2,故C错误;D.NH4+在好氧微生物反应器中转化为NO3-,则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NH4++2O2==NO3-+2H++H2O,故D正确;故答案为C。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摩尔”和“摩尔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原子)质量B.“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单位C.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N AD.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参考答案:C2. (2000·京皖卷)14.100 mL浓度为2 mol·L-1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6 mol·L-1的盐酸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C.加入适量蒸馏水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参考答案:B略3. 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 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参考答案:C4. 人类一直致力于寻找外星生物。
最近科学家大胆推测:某些外星上存在以硅为骨架,以硫酸、甲烷等为基础的外星生命。
能支持该观点的依据是()①生命离不开水②硫酸溶液具有强烈的腐蚀性③硅和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④科学家在某些星球上已发现硫酸、甲烷的存在⑤硫酸、甲烷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像水一样以液态存在A.①②③B.①④⑤C.③④⑤D.②③⑤参考答案:C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条件“某些外星上存在以硅为骨架,以硫酸、甲烷等为基础的外星生命”可以判断③④⑤是正确的,故答案为C。
5. 为了保证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创造一个安全的实验环境,实验操作者都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开启易挥发液体试剂前,应反复摇动后再开启B. 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C. 完成实验室制取氯气后的废液,可先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D. 在实验室中分离某些物质进行蒸馏操作时,温度应插入液面下参考答案:B6. 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a g铜完全溶解后再加入b 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 g残余固体,且a>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残余固体可能为铜和铁的混合物 B.最后得到的溶液可能含有Fe3+C.残余固体是铁,溶液中一定不含Cu2+ D.残余固体全部是铜参考答案:D略7. 以下仪器,用蒸馏水洗净后便可立即使用而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误差的是 ()①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②中和滴定用的滴定管③容量瓶④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用于称量的小烧杯⑤量筒(量取浓H2SO4用)A.①②⑤B.①③C.②④⑤D.①⑤参考答案:B中和滴定时锥形瓶中有蒸馏水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误差,容量瓶定容时仍会加水至刻度线.8.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A.氢氟酸具有强酸性,可用于雕刻玻璃B.炭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能将二氧化硅还原为硅C.BaCO3、BaSO4都难溶于水,均可用做钡餐D.Al2O3具有很高的熔点,可用于制造熔融烧碱的坩埚参考答案:B略9.参考答案:C略10. 对同样的反应物,若使用不同的催化剂,可得到不同的产物,如:又知CH3CH2OH在活性铜催化下,可生成CH3COOCH2CH3及其它产物,则其它产物可能为A.CO2 B.H2 C.H2O D.H2O和H2参考答案:B略11.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食品透气袋里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B. 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不能混合使用,是因为NH4+与CO32-能发生双水解反应C. 明矾和漂白粉可用于自来水的净化,但两者的作用原理不相同D. 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使其消毒能力增强参考答案:DA.硅胶有吸水性,可防食物受潮,而铁粉有强还原性,可防止食物氧化变质,故A正确;B.NH4+与CO32﹣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则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不能混合使用,故B正确;C.明矾可作净水剂,是胶体的吸附作用;漂白粉可作消毒剂,是氧化性杀菌,均可用于水的净化,但原理不同,故C正确;D.SO2的强还原性,能将次氯酸钠还原,降低次氯酸钠溶液消毒能力,故D错误;答案为D。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第一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第一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螺环烃是指分子中两个碳环共用一个碳原子的脂环烃。
是其中的一种。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0H12B.一氯代物有五种C.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D【解析】【详解】A、将键线式转化为分子式,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9H10,A错误;B、该物质有个对称轴,共有4种等效氢,如图所示,则一氯代物共4种,B错误;。
C、两个环共用的碳原子,是饱和的碳原子,与4个碳原子相连,空间结构类似于CH4,最多3个原子共平面,C错误;B、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被高锰酸钾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正确;答案选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晶体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但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B.分子晶体中一定含有共价键C.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存在非极性键D.对于组成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一定是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答案】A【解析】【详解】A.离子晶体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可能只含非金属元素,如铵盐,故A正确;B.分子晶体中可能不存在化学键,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如稀有气体,故B错误;C.非极性分子中可能只存在极性键,如四氯化碳等,故C错误;D.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氢键有关,氧族原子氢化物中,水的熔沸点最高,故D错误;答案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规律中的异常现象的判断,要注意采用举例法分析解答。
3.下图可设计成多种用途的电化学装置。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当a和b用导线连接时,溶液中的SO42-向铜片附近移动B.将a与电源正极相连可以保护锌片,这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当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D.a和b用导线连接后,电路中通过0.02mol电子时,产生0.02mol气体【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当a和b用导线连接时构成原电池,锌是负极,则溶液中的SO42-向锌片附近移动,选项A错误;B.将a与电源正极相连铜是阳极,锌是阴极,可以保护锌片,这叫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选项B错误;C.当a和b用导线连接时时构成原电池,锌是负极,铜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则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 =H2↑,选项C正确;D.a和b用导线连接后构成原电池,锌是负极,铜是正极,电路中通过0.02mol电子时,产生0.01mol氢气,选项D错误;答案选C。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六安一中、舒城中学、霍邱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六安一中、舒城中学、霍邱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工业生产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联合制碱法中循环使用CO2和NH3,以提高原料利用率B.硫酸工业中,SO2氧化为SO3时采用常压,因为高压会降低SO2转化率C.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D.炼钢是在高温下利用氧化剂把生铁中过多的碳和其他杂质氧化成气体或炉渣除去【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联合制碱法中,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循环利用,而氯化铵并没有直接循环利用,而是作为其他化工原料,则氨气没有被循环利用,故A错误;B. 对于该反应,常压时转化率就很高了,增大压强对SO2的转化率影响不大,同时会增大成本,故通常采用常压而不是高压,故B错误;C. 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导致生成物浓度减小,逆反应速率瞬间减小,正反应速率随之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从而提高了N2、H2的转化率,故C错误;D. 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需要加入氧化剂将生铁中过多的碳和其他杂质氧化成气体或炉渣除去,故D正确;答案选D。
2.2015年7月31日,中国获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这将促进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
以下关于冰的说法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0℃冰与0℃的水内能相同B.冰和可燃冰都是结晶水合物C.冰和干冰、水晶的空间结构相似D.氢键影响冰晶体的体积大小【答案】D【解析】【详解】A. 0℃的冰熔化成0℃水,要吸收热量,内能增加,则0℃的冰的内能比等质量的0℃的水的内能小,A项错误;B. “可燃冰”是由一种结晶水合物,冰是水的固态形式,不是含有结晶水的物质,不属于水合物,B项错误;C. 冰为V型,干冰为直线型、水晶为原子晶体,空间结构为网状结构,它们的空间构型不相似,C项错误;D. 冰中的氢键比液态水中的强,使得水分子排列得很规则,造成体积膨胀,所以氢键影响冰晶体的体积大小,D项正确;3.在使用下列各实验装置时,不合理的是A.装置①用于分离CCl4和H2O的混合物B.装置②用于收集H2、CO2、Cl2等气体C.装置③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D.装置④用于收集NH3,并吸收多余的NH3【答案】D【解析】【详解】A.CCl4和H2O的混合物分层,则图中分液装置可分离,选项A正确;B.短导管进入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长导管进入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则图中装置可收集H2、CO2、Cl2等气体,选项B正确;C.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在下层,可使气体与水不能直接接触,则装置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选项C正确;D.不能利用无水氯化钙干燥氨气,应选碱石灰干燥,选项D错误;答案选D。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试卷(一)理科综合试题

六安一中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一)理科综合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Zn:65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细胞中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抗体、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合成都与核糖体有关B.细胞质中的核糖核酸都是翻译过程中合成蛋白质的模板C.α-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分子中共有8个肽键D.真核细胞中由A、G、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7种2.某精原细胞(2N=8)的核DNA分子双链均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标记情况。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所占比例不唯一B.若子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含15N,则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若某个子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都含15N,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基因重组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含14N的染色体有8条3.甲图表示将杀死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乙图为用同位示踪技术完成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曲线c-d上升与S型菌使小鼠发病后兔疫能力降低有关B.甲图中的S型菌是由R型菌转化而来的,S型菌与R型菌致病性的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C.乙图中如果噬菌体和细菌混合后不经过搅拌,悬浮液中的放射性要减弱D.乙图中如果只用15N标记噬菌体,则放射性存在于沉淀物和上清液4.如图为一种植物枝条经植物体内提取的不同浓度的IAA浸泡30mim后的扦插生根结果,对照组为不加IAA的清水。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没有IAAB.作为生长调节剂,四组实验中,浓度为300mg/L的IAA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C.自变量是IAA,因变量是平均根长D.本实验结果没有体现IAA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安徽省六安市高考理综-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安徽省六安市高考理综-化学一模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7高二上·和平期末) 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在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蒸馏水,Ksp(AgCl)增大B . 在C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平衡不移动C . 可直接根据Ksp的数值大小比较难溶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D . 25℃时,KSP(AgCl)>KSP(AgI),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KI固体,有黄色沉淀生成2. (2分) (2019高三上·济宁期末) 锂—铜空气燃料电池是低成本高效电池。
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能,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2Cu+2Li++2OH-。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放电时,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极移动B . 通空气时,铜被腐蚀,产生Cu2OC .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O+2H+ +2 e- =2Cu+H2OD . 整个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为O23. (2分)已知电极上每通过96 500 C的电量就会有1 mol电子发生转移。
精确测量金属离子在惰性电极上以镀层形式沉积的金属质量,可以确定电解过程中通过电解池的电量。
实际测量中,常用银电量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电量计中的银棒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铂坩埚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Ag+ + e- = AgB . 称量电解前后铂坩埚的质量变化,得金属银的沉积量为108.0 mg,则电解过程中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为96.5 CC . 实验中,为了避免银溶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金属颗粒掉进铂坩埚而导致测量误差,常在银电极附近增加一个收集网袋。
若没有收集网袋,测量结果会偏高。
D . 若要测定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通过的电量,可将该银电量计中的银棒与待测电解池的阳极相连,铂坩埚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安徽省六安市高考理综-化学一模考试试卷A卷

安徽省六安市高考理综-化学一模考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在紫外线、饱和(NH4)2SO4溶液、CuSO4溶液等作用下,蛋白质均会变性B . 为检验皂化反应进行程度,取几滴反应液,滴入装有热水的试管中,振荡,若有油滴浮在液面上,说明油脂已完全反应C . 只用新制Cu(OH)2悬浊液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D . 糖类是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2. (2分)(2020·厦门模拟) 科学家合成的一种纳米小人结构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易溶于水B . 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 . 一氯代物有10种(不考虑空间异构)D . 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3. (2分) (2016高一下·道县期中) 下列比较关系与排列顺序错误的是()A . 酸性 H2SiO3<H3PO4<H2SO4B . 碱性 Ca(OH)2>Mg(OH)2>Al(OH)3C . 稳定性SiH4>NH3>H2O>HFD . 原子半径大小:Na>S>O4. (2分) (2019高三上·虹口期末) 用滴有氯化钠溶液的湿润的滤纸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a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 . 铁片腐蚀速率:乙>甲C . d为阴极,发生的反应为:Fe-2e→Fe2+D . b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2 + 2H2O + 4e → 4OH—5. (2分)25℃时,在等体积的①pH=0的 H2SO4溶液、②0.05 mol/L的Ba(OH)2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 1∶10B . 1∶5C . 1∶20D . 10∶16. (2分)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与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min2479n(Y)∕mol0.120.110.100.10A . 反应前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υ(Z)=0.0125mol•L-1•min-1B . 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υ(逆)>υ(正)C . 其他条件不变,再向体系中冲入1L氦气,使体系压强增大,则υ(逆)与υ(正)同等程度增大D .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二、填空题 (共1题;共5分)7. (5分) (2016高二上·淅川开学考) 一定质量的镁、铝混合物投到2mol•L﹣1的盐酸中,待金属完全溶解后,向溶液中加入2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1))80~90mL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2)金属铝的质量为________(3)盐酸的体积是________mL.(4) 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5) n(Mg)/n(Al)的最大值是________.三、推断题 (共1题;共7分)8. (7分)(2018·崇明模拟) 杨梅醛是常用的水果型食用香精,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CH3CO)2O是乙酸酐,也可写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六安市一中高三高考模拟考试(一)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下图所示为海水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 42-、Ca 2+、Mg 2+、Fe 3+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OH
溶液→Na 2CO 3溶液→BaCl 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第②步是一个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工业上可采用石墨为电极,采用阴离子交换膜的电解装置
C.第③步中结晶出的MgC12·6H 2O 可在空气中受热分解制无水MgC12
D.第④步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12+2Br -=2C1-+Br 2,第④⑤步的目的是富集
溴元素
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0gSiO 2和12g 金刚石中各含有4N A 个Si -O 键和4N A 个C -C 键
B.H 2O(g)通过足量Na 2O 2(s)充分反应,固体增重bg 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bN A /2
C.1L0.2mo1/ LNaHCO 3溶液中含HCO 3-和CO 32-的离子数之和为0.2N A
D.足量的Mg 与稀H 2SO 4完全反应,生成2.24LH 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9.对于下列实验描述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