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基催化剂气固相催化丙烯腈加氢合成丙腈
镍基催化剂气固相催化丙烯腈加氢合成丙腈

镍基催化剂气固相催化丙烯腈加氢合成丙腈李勋刚;杨森;钱超;陈新志【摘要】To study the catalysts for synthesis of Propionitrile by Acrylonitrile in the gas phase,a sort of Ni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the impregnation method.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on catalyst performance were investigated,including the loading capacity of Ni-Cu-Zn,reaction temperature,reaction pressure,liquid hourly space velocity(LHSV) and mole ratio of H2 to acrylonitril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using the catalyst of mass fraction 5.7% Ni,1.4% Cu and 1.4% Zn,under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150℃,reaction pressure 0.5 MPa,LHSV 0.24 h-1,and ratio of H2 to acrylonitrile 12,the percent conversion of acrylonitrile was 96%,the selectivity of the propionitrile was 94.9%.%为研究丙烯腈气固相加氢制备丙腈的催化剂,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种镍基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Ni-Cu-Zn负载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液时空速(LHSV)及氢腈物质的量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使用质量组成为5.7% Ni、1.4% Cu、1.4% Zn的催化剂,当反应温度150℃、反应压力0.5 MPa、丙烯腈液时空速为0.24 h-1、氢腈物质的量比为12时,丙烯腈的转化率为96%,丙腈选择性可达94.9%.【期刊名称】《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年(卷),期】2017(033)001【总页数】6页(P15-20)【关键词】丙烯腈;丙腈;气固相;催化剂【作者】李勋刚;杨森;钱超;陈新志【作者单位】浙江省化工高校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7;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安徽安庆246002;浙江省化工高校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7;浙江省化工高校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226.6丙腈作为溶剂、原料和香料生产的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中。
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新工艺

丙烯氨氧化法制丙烯腈目录丙烯氨氧化法制丙烯腈 (1)一、丙烯腈的性质和用途 (1)二、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生产工艺原理 (2)三、工艺条件 (2)四、生产工艺 (6)五、催化剂研究 (9)一、丙烯腈的性质和用途丙烯腈在常温下是无色透明液体,味甜,微臭,沸点77.5℃,凝固点-83.3℃,闪点0℃,自燃点481℃。
可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苯、四氯化碳、乙醚和乙醇中,与水部分互溶。
丙烯腈剧毒,能灼伤皮肤,低浓度时刺激粘膜,长时间吸入其蒸气能引起恶心,呕吐、头晕、疲倦等。
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3.05%~17.5%(体积)。
因此在生产、贮存和运输中,应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工作场所内丙烯腈允许浓度为0.002mg/L。
丙烯腈能发生聚合反应,发生在丙烯腈的C=C 双键上,纯丙烯腈在光的作用下就能自行聚合,所以在成品丙烯腈中,通常要加入少量阻聚剂,如对苯二酚甲基醚(阻聚剂MEHQ)、对苯二酚、氯化亚铜和胺类化合物等。
除自聚外,丙烯腈还能与苯乙烯、丁二烯、乙酸乙烯、氯乙烯、丙烯酰胺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发生共聚反应,由此可制得各种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涂料和粘合剂等。
丙烯腈是三大合成的重要单体,目前主要用它生产聚丙烯腈纤维(商品名叫“腈纶”)。
其次用于生产ABS 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共聚物),和合成橡胶(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
丙烯腈水解所得的丙烯酸是合成丙烯酸树脂的单体。
丙烯腈电解加氢,偶联制得的己二腈,是生产尼龙—66 的原料。
其主要用途如图1所示。
图1丙烯腈的主要用途二、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生产工艺原理化学反应主反应生成丙烯腈,是一个非均相反应;与此同时,在催化剂表面还发生一系列副反应。
主反应:C3H6 + NH3 +1.5 O2 → CH2 =CHCN + 3 H2O △H = -512.5KJ/mol副反应:①生成乙腈:C3H6 + 1.5NH3 + 1.5O2 → 1.5CH3CN + 3H2O △H = -522KJ/mol②生成氢氰酸:C3H6 + 3NH3 + 3O2 → 3HCN + 6H2O △H = -941KJ/mol③生成二氧化碳:C3H6 + 4.5O2 → 3CO2 +3 H2O △H = -1925KJ/mol④生成一氧化碳:C3H6 + 3O2 → 3CO + 3H2O △H = -1925KJ/mol上述副反应中,生成乙腈和氢氰酸是主要的,CO2、CO和H2O可以由丙烯直接氧化得到,也可以由丙烯腈、乙腈等再次氧化得到。
丙烯腈生产工艺及催化剂研究进展

丙烯腈生产工艺及催化剂研究进展摘要:丙烯腈是化工企业需要的主要原材料,在工业当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丙烯腈是丙烯通过氨氧化所得到的产物,纤维、橡胶、树脂都是其衍生产品。
丙烯腈分子当中具有碳碳双键和氰基这两种不饱和化学键,使得丙烯腈所具有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
丙烯腈可以发生聚合、加成、水解等一系列的反应,丙烯腈通过聚合反应能够生产聚丙烯腈,丙烯腈通过催化水和可以制得丙烯酰胺。
本文将根据丙烯腈生产工艺,对其日后的发展前景进行相关的分析,并结合当下国内外对于丙烯腈的研究,对其制取工艺和在未来化工行业上的发展进行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丙烯腈;生产工艺;催化剂1894年穆勒首次用化学脱水剂法制得到了丙烯腈,丙烯腈化学研究方法在二战之后便开始渐渐的受到许多人的广泛重视。
丙烯腈的具体的制取方法有过许多种,但最受到重视的还是丙烯氨氧化法,也是当下化工企业制取丙烯腈的重要方法。
制取过程中所选择的反应器一般为无挡板的流化床,制取的流程为将各种盐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制,其次将流化床当中所需要的浆料进行合理的配制,之后进行喷雾干燥,最后对其进行焙烧。
这种方式是我国近些年来经过不断的实践所研究出来的,减少了依靠国外进口丙烯腈的数量,还具有代替国外进口丙烯腈的作用,大大的降低了化工企业采购丙烯腈这种原材料的价格,同时,化工企业在使用催化剂的时候也能够得到很好的回报,提高了化工企业在未来当中的经济收益。
一、催化剂的影响原理丙烯腈的钼铋系催化剂,作为最受欢迎的催化剂,在反应过程当中需要控制好影响其温度、压力、重时空速等一些因素,这样才能够确保催化剂的效率。
丙烯腈钼铋系催化剂主要的催化成分为氧化钼,氧化钼能够参与到反应的循环当中,与此同时,晶格氧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担任了化学反应当中的催化剂[2]。
氧化钼在遇见高温后就会发生升华,若没有采取恰当的措施去防范氧化钼的升华就会导致反应过程的不可逆,使得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进而会降低整个反应的反应速率,消耗更多的反应物,加大了原材料的使用成本[3]。
用于制备丙烯腈的催化剂[发明专利]
![用于制备丙烯腈的催化剂[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59bba36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4.png)
(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669272.0(22)申请日 2014.11.20B01J 23/889(2006.01)B01J 23/887(2006.01)C07C 253/26(2006.01)C07C 255/08(2006.01)(71)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地址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72)发明人李静霞 姜家乐 吴粮华(54)发明名称用于制备丙烯腈的催化剂(57)摘要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备丙烯腈的催化剂,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用于丙烯氨氧化反应的催化剂选择性低,稳定性能差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用于制备丙烯腈的催化剂,以硅溶胶来源的二氧化硅为载体,含有以下通式表示的活性组分:A aB bC c Bi d Mo 13.6O x ;式中A 选自K、Rb 和Cs 中的至少一种;B 选自Ca、Mn、Fe、Co、Ni、Mg、Cr、W、P 和Nb 中的至少一种;C 选自稀土元素中的至少一种;载体的用量为催化剂重量的30~70wt%,其中硅溶胶中氯含量以相对硅原子的摩尔比表示为0.027×10-2~0.41×10-2的方案,较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丙烯氨氧化生产丙烯腈的工业生产中。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页CN 105597774 A 2016.05.25C N 105597774A1.用于制备丙烯腈的催化剂,以硅溶胶来源的二氧化硅为载体,含有以下通式表示的活性组分:Aa BbCcBidMo13.6Ox;式中A选自K、Rb和Cs中的至少一种;B选自Ca、Mn、Fe、Co、Ni、Mg、Cr、W、P和Nb中的至少一种;C选自稀土元素中的至少一种;a的取值范围为0.01~2.5;b的取值范围为1~15;c的取值范围为0.01~5;d的取值范围为0.01~3;x为满足催化剂中各元素化合价所需的氧原子总数,载体的用量为催化剂重量的30~70wt%,其中硅溶胶中氯含量以相对硅原子的摩尔比表示为0.027×10-2~0.41×10-2。
丙烯腈的简介

第一章 综述1.1 丙烯腈简述丙烯腈是非常重要的有机的化工产品,丙烯腈在丙烯系列的产品当中是比较重要的,在世界范围内,丙烯腈的产量在丙烯系列产品中仅仅少于聚丙烯,居于第二位。
丙烯腈也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由丙烯腈经催化水合克制得丙烯酰胺,由丙烯酰胺制得的聚丙烯酰胺是三次采油的重要助剂。
由丙烯腈经电解加氢偶联可制得已二腈,再加氢可制得已二胺,已二胺是生产尼龙的主要单体。
由丙烯腈还可以制得一系列精细化工产品,如谷氨酸钠、医药、农药熏蒸剂、高分子絮凝剂、化学灌浆剂、纤维改性剂、纸张增强剂、固化剂、密封胶、涂料和橡胶硫化促进剂等。
丙烯腈在常温常压在是一种没有颜色的液体,味道有些甜,微臭,它的沸点是77.3℃。
丙烯腈它是有毒的,在室内范围内允许的浓度是0.002mg/L 。
丙烯腈的分子当中含有氰基和C —C 双键,所以它的化学性质是活泼的,而且能够发生加成、聚合等反应,可以制出各种的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塑料、涂料等。
1.2 丙烯腈的合成方法在生产丙烯腈的历史上,曾采用过四种方法来生产。
(1)以环氧乙烷为原料的氰乙醇法:环氧乙烷和氢氰酸在水和三甲胺的存在下反应得到氰乙醇,然后以碳酸镁为催化剂,于200~280℃脱水制得丙烯腈,收率约为75%。
此方法生产的丙烯腈纯度较高,但是氢氰酸毒性大,生产成本也很高。
(2)乙炔法:乙炔和氢氰酸在氯化亚铜-氯化钾-氯化钠的稀酸盐的溶液的催化作用下,在80~90℃反应得到丙烯腈。
CN CH CH HCN CH CH -=→+≡2这种方法工艺过程简单,收率也不错,但是副反应比较多,产物精致困难,毒性也比较大,而且乙炔的原料价格要高于丙烯。
这种方法在1960年以前是全世界各国生产丙烯腈的主要方法。
(3)乙醛-氢氰酸氧化法:乙醛可以由依稀大量的廉价的制得,而且生产成本也比上面的两种方法低,但是就是由于后面紧接着出现了丙烯氨氧化法的工业化,所以说这种方法最终也没能得到发展下去。
(4)丙烯氨氧化法:这种方法最早是由美国的Sohio 公司研发成功的,并且于1960年建成了第一套工业化生产装置。
丙烯腈催化剂补加系统原理

丙烯腈催化剂补加系统是一种用于生产丙烯腈的工业装置。
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合成合成纤维、塑料、橡胶等材料。
丙烯腈催化剂补加系统的原理是通过控制催化剂的补加量和补加速度,使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浓度,以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量。
具体原理如下:
1. 催化剂选择:选择适合的催化剂对丙烯腈的合成反应进行催化。
常用的催化剂有氰化钠、氰化钾等。
2. 催化剂补加:将催化剂以溶液的形式补加到反应体系中。
补加的速度和量需要根据反应的速率和催化剂的活性来确定。
3. 催化剂循环:为了提高催化剂的利用率,可以采用催化剂循环系统。
即将反应后生成的催化剂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经过处理后再补加到反应体系中。
4. 控制反应条件:除了催化剂的补加,还需要控制反应的温
度、压力、反应物浓度等条件,以保证反应的进行和产物的质量。
通过丙烯腈催化剂补加系统的合理设计和操作,可以提高丙烯腈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精品】丙烯腈生产工艺

【精品】丙烯腈生产工艺丙烯氨氧化氧化偶联制丙烯腈生产工艺把烯烃、芳烃、烷烃及其衍生物与空气或氧气、氨气混合通过催化剂制成腈类化合物的方法称为氨氧化法按氧化反应的分类这类反应亦称氧化偶联。
有代表性的已工业化的反应主要有下列几种:研究表明氨氧化制腈类用催化剂与烃类氧化制醛类用催化剂如丙烯氧化制丙烯醛、间对二甲苯氧化制苯二甲醛等氧化催化剂十分类似氨氧化催化剂往往亦可用作醛类氧化催化剂其原因是由于这两类反应通过类似的历程形成相同的氧化中间物之故。
上列反应中以丙烯氨氧化合成丙烯腈最为重要下面即以此反应为例进行讨论。
丙烯腈是丙烯系列的重要产品。
就世界范围而言在丙烯系列产品中它的产量仅次于聚丙烯居第二位。
丙烯腈是生产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的重要单体85以上的丙烯腈用来生产聚丙烯腈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合成的 ABS 树脂以及由丙烯腈和苯乙烯合成的SAN 树脂是重要的工程塑料。
此外丙烯腈也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由丙烯腈经催化水合可制得丙烯酰胺由后者聚合制得的聚丙烯酰胺是三次采油的重要助剂。
由丙烯腈经电解加氢偶联又称电解加氢二聚可制得己二腈再加氢可制得己二胺后者是生产尼龙-66 的主要单体。
由丙烯腈还可制得一系列精细化工产品如谷氨酸钠、医药、农药薰蒸剂、高分子絮凝剂、化学灌浆剂、纤维改性剂、纸张增强剂、固化剂、密封胶、涂料和橡胶硫化促进剂等。
丙烯腈在常温下是无色透明液体剧毒味甜微臭。
沸点 78.5?熔点-82.0?相对密度 0.8006。
丙烯腈在室内允许的浓度为0.002mg/l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 3.05,17.5m。
因此在生产、贮存和运输中应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
丙烯腈分子中含有腈基和CC 不饱和双键化学性质极为活泼能发生聚合、加成、腈基和腈乙基化等反应纯丙烯腈在光的作用下就能自行聚合所以在成品丙烯腈中通常要加入少量阻聚剂如对苯二酚甲基醚MEHQ、对苯二酚、氯化亚铜和胺类化合物等。
1. 生产简史和生产方法评述在生产丙烯腈的历史上曾采用以下生产方法。
丙烯腈的合成路线及催化剂研究进展

丙烯腈的合成路线及催化剂研究进展
蒲发源;陈臣举;杨志彬;张春雷
【期刊名称】《化学世界》
【年(卷),期】2024(65)3
【摘要】丙烯腈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及合成塑料的原料和重要化学单体,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精细化学品等领域。
概述了丙烯腈的工业应用、丙烯腈的合成路线,阐述了各合成路线的催化剂体系及其反应机理。
【总页数】9页(P143-151)
【作者】蒲发源;陈臣举;杨志彬;张春雷
【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沙钢钢铁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226.61;TQ426.83;O623.761;O643.36
【相关文献】
1.SANC-08丙烯腈合成催化剂的开发
2.镍基催化剂气固相催化丙烯腈加氢合成丙腈
3.乙腈与甲醇反应选择性合成丙烯腈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4.乙酸甲酯合成路线及催化剂研究进展
5.用于丙烯腈催化二聚合成己二腈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1期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V ol 33, No 1 2017年02月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Feb. 2017 文章编号:1001—7631 ( 2017 ) 01—0015—06 DOI: 10.11730/j.issn.1001-7631.2017.01.0015.06镍基催化剂气固相催化丙烯腈加氢合成丙腈李勋刚1,杨森2,钱超1,陈新志11.浙江省化工高校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310027;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安徽安庆 246002摘要:为研究丙烯腈气固相加氢制备丙腈的催化剂,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种镍基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Ni-Cu-Zn负载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液时空速(LHSV)及氢腈物质的量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显示,使用质量组成为5.7% Ni、1.4% Cu、1.4% Zn的催化剂,当反应温度150 ℃、反应压力0.5 MPa、丙烯腈液时空速为0.24 h-1、氢腈物质的量比为12时,丙烯腈的转化率为96%,丙腈选择性可达94.9%。
关键词:丙烯腈丙腈气固相催化剂中图分类号:TQ226.6 文献标识码:A丙腈作为溶剂、原料和香料生产的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中。
丙酸氨化脱水[1]、丙醛肟脱水[2]、丙醛氨氧化[3]、丙胺脱氢[4]、丙酰胺与三苯基膦及N-氯代丁二酰亚胺作用[5]以及丙烯腈加氢[6]等方法都可以制备丙腈,其中丙烯腈催化加氢是目前最清洁的丙腈生产路线。
根据丙烯腈在反应中的状态,丙烯腈催化加氢可以分为气固相加氢法和液相加氢法[6,7]。
液相加氢是一种间歇工艺,反应压力较高,催化剂消耗较大,且生产能力小。
气固相加氢是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的连续化生产工艺,生产能力大,更适合丙腈的工业化生产,但是现有的丙烯腈气固相加氢催化剂稳定性差,且反应条件对选择性加氢反应的产物纯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开发新型加氢催化剂、确定合适的工艺条件对丙烯腈气固相催化加氢制备丙腈的工业化生产至关重要。
丙烯腈气固相加氢制备丙腈催化剂的种类较多,主要研究集中在负载型钯催化剂的开发[7-9]。
王法强等[8]使用Pd/Al2O3作为丙烯腈气固相加氢制备丙腈的催化剂,反应转化率可达到90%以上,但该催化剂很容易在气固相反应条件下中毒失活,反应时间超过2 h后催化剂活性下降明显,虽然通过焙烧活化或者添加助催化剂来延长催化剂的使用时间,但是催化剂的稳定性仍然不乐观。
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结果发现[10],镍金属的催化加氢活性较高,但是过高的加氢活性会导致丙烯腈过度加氢生成丙胺。
根据文献[11]报道在加氢催化剂中加入铜可以降低镍在载体表面的分散性,并降低加氢催化剂的活性,防止丙胺的生成并延长催化剂寿命,而锌的加入可以改善催化剂性能,可以阻碍部分氧化态镍的还原[12],也有文献报道Zn的加入可以提高Ni-Cu催化剂的使用寿命[13]。
有关Cu、Zn金属对镍基丙烯腈催化加氢催化剂的影响尚未有文献报道。
故本研究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Ni-Cu-Zn 三元负载型催化剂,考察该催化剂组成下丙烯腈气固相催化加氢反应的优化工艺条件,并对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研究。
收稿日期:2016-03-23; 修订日期: 2016-05-25。
作者简介: 李勋刚(1992—),男,硕士研究生;钱超(1978—),男,副教授,通讯联系人。
E-mail:qianchao@。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C31123);浙江省公益技术研究工业项目(2015C31038)。
16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2017年02月1 实验部分1.1 催化剂的制备载体采用市售γ-Al 2O 3,粒径2~3 mm ,比表面积220~250 m 2/g ,平均孔径10 nm 。
采用浸渍法制备负载型催化剂,制备步骤如下:1)取载体γ-Al 2O 3置于马弗炉中,在600~700 ℃焙烧6~8 h ,得焙烧后载体。
2)将各组分的硝酸盐按照比例溶解于蒸馏水中,定容至所需浓度,以1.2 mL 溶液/g 载体的比例,将1)焙烧好的γ-Al 2O 3浸渍在配置好的溶液中,浸渍36 h ;过滤,得滤液M 和催化剂A ;3)将催化剂A 在搅拌条件下于60 ℃干燥2 h ,然后放入马弗炉中在600~700 ℃焙烧6~8 h ,后自然降温,得到催化剂B ;4)将催化剂B 放入滤液M 中浸渍24 h ,过滤得到催化剂C ;5)将过滤所得的催化剂C 在搅拌条件下于80 ℃干燥2 h ,然后放入马弗炉在600~700 ℃焙烧6~8 h ;接着自然降温,即得所需负载型催化剂。
1.2 催化剂评价催化剂的评价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如图1所示)。
反应管长400 mm ,内径30 mm ,催化剂装载量200 mL ,熔盐浴加热。
反应开始前先通入氢气于260 ℃进行催化剂活化,再通氢气20~40 min 并降温至100~150 ℃。
调整汽化室与床层的温度达到预设值后,打开丙烯腈储罐阀门,使丙烯腈液体被氢气带入汽化室进行汽化,汽化后的丙烯腈气体与氢气的混合气一起进入催化剂床层进行反应。
实验中每隔1 h 取样进行气相色谱(GC )分析,监测原料的转化率以及产物的选择性。
2 结果与讨论2.1 负载金属含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在汽化室温度100 ℃、固定床温度150 ℃、丙烯腈液时空速0.24 h -1、氢腈物质的量比(氢腈比)12:1、反应压力0.3 MPa 的条件下,考察了催化剂组分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催化剂组分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Table 1 Effect of catalyst component on catalyst performanceCatalystsActive component(w ), % Conversion ofacrylonitrile, %Selectivity ofpropionitrile, %Yield of propionitrile, %Ni CuZn1# 0 0 0 34.2 92.1 31.5 2# 30 0 0 100.0 15.5 15.5 3# 30 7.5 2.1 100.0 34.8 34.8 4# 5.7 0 0 98.6 69.4 68.4 5# 5.7 1.4 1.4 92.4 93.1 86.0 6# 5.7 2.3 2.387.994.382.9Catalysts carrier is γ-Al 2O 3.图1 催化剂评价装置Fig.1Device of catalyst evaluation第33卷第1期 李勋刚等. 镍基催化剂气固相催化丙烯腈加氢合成丙腈 17从上表可以看出,γ-Al 2O 3载体(1#)也可催化丙烯腈气固相加氢的反应,而且选择性达到了92.1%,但其催化加氢活性较低,导致丙腈收率不高;而负载较多镍的催化剂(2#,3#)虽然丙烯腈的转化率达到100%,但大部分并没有生成丙腈,或者生成了丙腈但又继续反应生成其他副产物,即使加入助催化剂Cu 、Zn 后,丙腈的收率还是非常低;如果镍的负载含量从30%降低到5.7%(4#),虽然丙烯腈的转化率有所降低,但是丙腈的选择性明显升高,催化剂的综合性能好于前三种催化剂;而在4#催化剂中加入铜和锌为助催化剂(5#),其丙腈的选择性相比4#催化剂有很大的提高,而转化率略有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助催化剂的加入,一方面降低了金属Ni 在载体上的分散性,另一方面形成了金属合金,影响了金属Ni 原子的电子云分布,改变了丙烯腈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形态,从而造成了转化率的下降和选择性的提高;进一步提高助催化剂Cu 和Zn 的含量(6#),催化剂的活性继续下降,但并不有助于提升丙腈的选择性。
综上所述,5#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较优,选作为丙烯腈气固相加氢制备丙腈反应的催化剂进行工艺优化。
2.2 反应温度的影响在汽化室温度100 ℃,丙烯腈液时空速0.24 h -1,氢腈比12:1,反应压力0.1 MPa ,催化剂的质量组成为5.7%Ni 、1.4%Cu 、1.4%Zn 的条件下,考察了固定床温度对丙烯腈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温度的变化对丙烯腈的转化率和丙腈的选择性都有一定的影响。
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相同的停留时间内,反应的转化率就较高。
但丙烯腈加氢生成丙腈的反应实际是一复杂反应体系,生成的丙腈会进一步反应生成丙胺,再转化为二丙胺,而温度升高对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不一样。
实验结果显示,反应温度提高至100 ℃以上,随反应温度提高丙腈的选择性降低,当反应温度低于150 ℃时,反应选择性变化不是很明显;当温度高于150 ℃时,丙腈的选择性随温度的提高下降较快,综合收率不及150 ℃时的结果。
2.3 反应压力的影响在汽化室温度100 ℃,固定床温度150 ℃,丙烯腈液时空速0.24 h -1、氢腈比为12:1,催化剂组成为5.7%Ni 、1.4%Cu 、1.4%Zn 的条件下,考察了固定床内反应压力对反应的影响,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看出,反应压力对反应的转化率及选择性均有一定的影响,反应压力的提高增加了固定床内丙烯腈和氢气的浓度,增加了反应物和催化剂床层的接触频率,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
当反应压力从0.1 MPa 上升至0.5 MPa 时,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都有一定的上升,但是反应压力继续上升时转化图2 固定床温度对丙烯腈加氢反应的影响Fig.2 Effect of fixed-bed temperature on acrylonitrile hydrogenation reactionS e l e c t i v i t y a n d c o n v e r s i o n , %T / oC图3 反应压力对丙烯腈加氢反应的影响 Fig.3 Effect of pressure on acrylonitrilehydrogenation reactionS e l e c t i v i t y a n d c o n v e r s i o n , %P / MPa18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2017年02月率变化不再明显,而丙腈的选择性下降明显,这是因为反应条件过于剧烈后,丙腈产物易被过度加氢为副产物造成的。
且固定床反应压力越高,对设备的稳定性要求也越高,相应的设备成本也会增加,所以反应压力为0.5 MPa 时比较合适,该条件下丙烯腈转化率为96%,丙腈选择性达94.9% 2.4 丙烯腈液时空速的影响在汽化室温度100 ℃,固定床温度150 ℃,反应压力0.5 MPa ,氢腈比12:1,催化剂的组成为5.7%Ni 、1.4%Cu 、1.4%Zn 的条件下,考察了不同丙烯腈液时空速下的反应结果,如图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