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的衍生物的化学方程式

合集下载

烃的衍生物

烃的衍生物

烃的衍生物1.烃的衍生物①定义: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衍变成的化合物.②组成:除含C、H元素外,还含有O、X(卤素)、N、S等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③官能团:决定有机物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的有:—X、—OH、2.溴乙烷物理性质无色液体,不溶于水,沸点38.4℃,密度比水大ρ=1.46g/cm3,易溶于有机溶剂。

分子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C2H5Br CH3CH2Br -Br化学性质C2H5Br分子中C—Br键为极性键,容易断裂,溴原子易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

①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反应条件:强碱水溶液。

②消去反应反应条件: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

反应实质:从分子中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脱去一个HBr分子,生成不饱和化合物。

消去反应: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HBr等〕,而生成不饱和〔含朋键或叁键〕化合物的反应。

从溴乙烷能发生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说明,受官能团溴原子(—Br)的阻碍,溴乙烷的化学性质比乙烷的爽朗。

3.卤代烃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叫做卤代烃。

〔1〕分类依照分子中所含卤素的不同,可分为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等。

依照分子中所含烃基不同,可分为脂肪卤代烃和芳香卤代烃。

依照分子中卤素原子的多少不同,可分为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

〔2〕物理性质都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卤代烃的沸点随烃基增大出现升高趋势,密度随烃基增大出现减小趋势。

卤代烃的沸点比对应的烷烃要高,这是因为卤素原子的引入使卤代烃分子的极性比烃分子强,从而使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

同一烃基的不同卤代烃的沸点随卤素原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例如RF<RCl<RBr<RI。

含碳原子数目相同的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沸点随烃基中支链数的增加而相应减小。

这是因为分子中支链数增加,分子间靠近程度减小,分子间作用力减弱,其沸点相应减小。

〔3〕化学性质卤代烃的化学性质与溴乙烷相似,可发生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大全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大全

Ca催化催催化催化催催催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大全1. CH 4 + Cl 2 CH 3Cl + HCl2.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3. CH 2Cl + Cl 2 CHCl 3 + HCl4. CHCl 3 + Cl 2 CCl 4+ HCl5. CH 4 C +2H 26.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7. CH 3COONa + NaOH CH 4↑+ Na 2CO 3 8. CH 2 = CH 2 + Br 2 CH 2Br —CH 2Br 9. CH 2 = CH 2 + H 2O CH 3CH 2OH 10. CH 2 = CH 2 + HBr CH 3—CH 2Br 11. CH 2 = CH 2 + H 2 CH 3—CH 3 12. nCH 2 = CH 2 [ CH 2—CH 2 ] n 13. nCH 2=CH-CH=CH 2 [CH 2-CH=CH-CH 2] n催化催催化14. 2CH2 = CH2 + O2 2CH3CHO15. CH≡CH + Br2 CHBr = CHBr16. CHBr = CHBr+ Br2 CHBr2-CHBr217. CH≡CH + HCl H2C = CHCl18. nCH2 = CH [ CH2-CH ] nCl Cl19. CH≡CH + H2O CH3CHO20. CaC2 + 2H2O CH≡CH↑+ Ca(OH)2-2 +H2O-SO33H+H2O225. +3HO-NO22ONaOH醇催化浓硫浓硫BrOH催化催化26. 3CH≡27. CH3CH2Br + H2O CH3CH2OH + HBr28. CH3CH2Br + NaOH CH3CH2OH + NaBr29. CH3CH2Br+ NaOH CH2 = CH2 + NaBr +H2O30. 2CH3CH2OH+2Na 2CH3CH2ONa + H2↑31. 2CH3CH2OH+O2 2CH3CHO + 2H2O32. CH3CH2OH CH2 = CH2↑+ H2O+C2H5OH C2H5OC2H5+H2O34. OH+NaOH ONa+H2O2O O-+H3O+233738. CH3CHO + H2 CH3CH2OH△△催催催39. 2CH 3CHO + O 2 2CH 3COOH40. CH 3CHO+2Ag(NH 3)2OH CH 3COONH 4+2Ag ↓+3NH 3+H 2O 41CH 3CHO+2Cu(OH)2 CH 3COOH+Cu 2O ↓+2H 2O 42. 2CH 3COOH+2Na 2CH 3COONa+H 2↑ +Na 2CO 3 2CH 3COONa+H 2O+CO 2↑44. CH 3COOH+NaHCO 3 CH 3COONa+H 2O+CO 2↑ 45. CH 3COOH + NaOH CH 3COONa + H 2O46. 2CH 33COO)2Cu + 2H 2O+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 +H 2O48. CH 3COOCH 2CH 3+NaOH CH 3COONa+CH 3CH 2OH 49. nOHCH 2CH 2COOH → [ OCH 2CH 2C ] n +H 2O50. C 6H 12O 6 (s) + 6O 2 (g) 6CO 2 (g) + 6H 2O (l) 51. C 6H 12O 6 2CH 3CH 2OH + 2CO 252. C 12H 22O 11+H 2O C 6H 12O 6+ C 6H 12O 6蔗糖 葡萄糖 果糖催催化催化+浓硫+ 2H OOC —O OCH-53. C12H22O11 + H2O2C6H12O6麦芽唐葡萄糖54. (C6H10O5)n + nH2O n C6H12O6淀粉葡萄糖55. (C6H10O5)n + nH2O n C6H12O6纤维素葡萄糖C17H35COO-CH2C17H33COO-CH +3H2 C17H35COO-CHC17H33COO-CH2 C17H35COO-CH2 57. C17H35COO-CH2 CH2-OH C17H35COO-CH +3NaOH 3C17H35COONa+ CH-OHC17H35COO-CH2 CH2-OH 58. CH2OH COOHCH2OH COOH1.HClClCHClCH+−→−+324光HClClCHClClCH+−→−+2223光2.4.5.6.7.8.222Br CH CH CH CH +=-=9.11.12. 13.14.15.16.17.OH NH Ag CHO CHOH HOCH 2342)(2)(+ O H NH Ag COONH CHOH HOCH 2344232)(++↓+−→−∆18.19.20.21.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默写版)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默写版)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默写版)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默写一、烃1.甲烷烷烃通式:1) 氧化反应甲烷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H4 + 2O2 -。

CO2 + 2H2O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

2) 取代反应一氯甲烷:CH3Cl二氯甲烷:CH2Cl2三氯甲烷:CHCl3四氯化碳:CCl42.乙烯烯烃通式:乙烯的制取:1) 氧化反应乙烯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2H4 + 3O2 -。

2CO2 + 2H2O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 加成反应与溴水加成:C2H4 + Br2 -。

C2H4Br2 与氢气加成:C2H4 + H2 -。

C2H6与氯化氢加成:C2H4 + HCl -。

C2H5Cl 与水加成:C2H4 + H2O -。

C2H5OH 3) 聚合反应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

3.乙炔乙炔的制取:1) 氧化反应乙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2H2 + 5/2O2 -。

2CO2 + H2O乙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 加成反应与溴水加成:C2H2 + Br2 -。

C2H2Br2与氢气加成:C2H2 + H2 -。

C2H4与氯化氢加成:C2H2 + HCl -。

C2H3Cl3) 聚合反应氯乙烯加聚,得到聚氯乙烯。

乙炔加聚,得到聚乙炔。

4.苯苯的同系物通式:1) 氧化反应苯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2C6H6 + 15O2 -。

12CO2 + 6H2O苯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 取代反应①苯与溴反应②硝化反应3) 加成反应5.甲苯1) 氧化反应甲苯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7H8 + 9O2 -。

7CO2 + 4H2O甲苯能使溴水褪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 取代反应甲苯硝化反应生成2,4,6-三硝基甲苯,简称三硝基甲苯(TNT)。

二、烃的衍生物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主要化学性质:类别通式代表性物质分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卤代烃 R—X 溴乙烷 C-X键有极性,易断裂 1.取代反应 2.消去反应醇 R—OH 乙醇有C-O键和O-H键,有极性;-OH与链烃基直接相连 1.与钠反应,生成醇钠并放出氢气 2.氧化反应:生成乙醛 3.脱水反应:乙醚、乙烯 4.酯化反应酚 -OH 苯酚 -OH直接与苯环相连取代反应醛 O || CH3-C-H C=O双键有极性,具有不饱和性氧化反应:生成酮羧酸 COOH 乙酸有C=O双键和C-OH单键,有极性 1.与碱反应,生成盐 2.酯化反应酯 R-COOR' 乙酸乙酯 C=O双键和O-C单键,有极性 1.水解反应:生成醇和羧酸 2.酸催化下的加成反应注: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对每段话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

烃的衍生物化学方程式

烃的衍生物化学方程式

烃的衍生物的化学方程式必 背 必 会一、溴乙烷与卤代烃(化性:水解、消去)1、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CH 3CH 2Br +NaOH CH 3CH 2OH +NaBr2、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 CH 3CH 2Br +NaOH CH 2=CH 2↑+NaBr +H 2O二、乙醇与醇类(化性:取代、消去、氧化、酯化)3、乙醇燃烧:CH 3CH 2OH +3O 22CO 2+3H 2O4、乙醇与钠的反应:2CH 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5、乙醇与溴化氢共热:CH 3CH 2OH +HBr CH 3CH 2Br +H 2O6、乙醇分子间脱水:2CH 3CH 2OHCH 3CH 2OCH 2CH 3+H 2O7、乙醇与浓硫酸共热170℃(乙醇分子内脱水、实验室制乙烯原理):CH 3CH 2OHCH 2=CH 2↑+H 2O8、 乙醇的催化氧化:2CH 3CH 2OH +O 22CH 3CHO +2H 2O9、 乙醇与乙酸和浓硫酸共热(酯化反应):CH 3COOH +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H 2O三、苯酚与酚类(化性:取代、加成、缩聚)10、苯酚燃烧:C 6H 6O +7O 26CO 2+3H 2O11、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 6H 5OH +NaOHC 6H 5ONa +H 2O12、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离子:化学方程式C 6H 5ONa +CO 2+H 2O ===C 6H 5OH +NaHCO 3 离子方程式C 6H 5O -+CO 2+H 2O ===C 6H 5OH +HCO 3- 13、苯酚溶液中加入浓溴水(生成白色沉淀):170℃浓硫酸点燃点燃 加热浓硫酸加热催化剂140℃浓硫酸加热 加热乙醇加热Br+3Br2↓+3HBr14、苯酚溶液中加入氯化铁溶液(溶液变为紫色)15、苯酚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OH+3H2OH16、酚醛树脂的制备(缩聚反应):四、乙醛与醛类(化性:还原、氧化、缩聚)17、乙醛与氢气反应:CH3CHO+H2CH3CH2OH18、乙醛的燃烧:2C2H4O+5O24CO2+4H2O19、乙醛的催化氧化: 2CH3CHO+O22CH3COOH20、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CH3CHO+2[Ag(NH3)2]OH H2O+2Ag+3NH3↑+CH3COONH421、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22、甲醛与过量的银氨溶液反应:HCHO+4[Ag(NH3)2]OH CO2↑+3H2O+4Ag+8NH3↑23、甲醛与过量的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HCHO+4Cu(OH)2CO2↑+2Cu2O↓+5H2O五、乙酸与羧酸类(化性:取代、酯化、缩聚)24、乙酸与钠反应:2CH3COOH+2Na2CH3COONa+H2↑25、乙酸与氧化镁反应:2CH3COOH+MgO(CH3COO)2Mg+H2O26、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CH3COOH+NaOH CH3COONa+H2O加热催化剂催化剂加热加热加热水浴加热点燃加热催化剂+nHCHO 催化剂nOHCH2+nH2O27、乙酸与碳酸钙反应:CH 3COOH +CaCO 3(CH 3COO)2Ca +CO 2↑+H 2O28、乙酸与碳酸氢钠反应:CH 3COOH +NaHCO 3CH 3COONa +CO 2↑+H 2O29、乙酸与乙醇和浓硫酸共热:CH 3COOH +CH 3CH 2OHCH 3COOCH 2CH 3+H 2O30、乙二酸与足量的乙醇与浓硫酸共热:31、乙二醇与足量的乙酸和浓硫酸共热:3233、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缩聚:六、乙酸乙酯与酯类(化性:酸、碱条件下水解)34、乙酸乙酯的燃烧:C 4H 8O 2+5O 24CO 2+4H 2O35、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CH 3COOCH 2CH 3+H 2OCH 3COOH +CH 3CH 2OH36、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CH 3COOCH 2CH 3+NaOH CH 3COONa +CH 3CH 2OH加热 加热稀硫酸点燃 加热浓硫酸+2H 2O +2H 2O附:其他一些化学反应方程式使用说明:在掌握上面的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尝试书写,不会写的请认真分析官能团在反应前后有何变化,再次理解官能团的概念。

烃的衍生物单元总结

烃的衍生物单元总结

② 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CH3COOH+HOC2H5
O
CH3—C—OH+H—O—C2H5
18
浓H2SO4
CH3COOC2H5+H2O
O
18 CH3—C— O—C2H5 + H2O
浓H2SO4
反应中,酸脱羟基,醇脱羟基中的氢。
O
6、酯
R
C
O R'
R 是烃基或 H ,R’ 只能是烃基 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OH [Fe(C 6 H 5 O) 6 ]3- + 6H +
② 苯环邻对位氢的反应 Ⅰ 卤代反应:
OH + 3Br2 Br Br
OH
2 4 + 3HO - NO 2 (浓)
OH Br +3HBr
Ⅱ 硝化反应
OH
浓H SO
O2N NO 2
NO 2
+ 3H 2 O
苦味酸
• • •
填写下列表格
类别 通式 官能团 代表性物质
卤代烃
醇 酚 醛 羧酸 酯
类别 卤 代 烃
通式
官能团
代表性物质
主要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与NaOH溶液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 2.消去反应: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脱去卤化氢,生成 烯烃
R—X
—X
溴乙烷C2H5Br

R—OH
—OH
乙醇C2H5OH
(羟基)
OH
Ⅰ 弱酸性:
OH + H 2 O O - + H 3O +
ONa + H 2
2
OH + 2Na 2
OH + NaOH

烃的衍生物重要的醇除乙醇外,还有甲醇乙二醇丙三醇(甘油)。3通性(1)因为-OH极性

烃的衍生物重要的醇除乙醇外,还有甲醇乙二醇丙三醇(甘油)。3通性(1)因为-OH极性

烃的衍生物谷城县第二中学韩志涛第一节溴乙烷卤代烃一、烃的衍生物1、定义在有机化合物中,从结构上看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衍变得来,这样的化合物叫烃的衍生物。

2、官能团(1)取代烃分子中氢原子或原子团,起到了决定该衍生物特殊性的作用,这些原子或原子团叫官能团。

如:-X,-OH,-CO-,-COOH,-NO2,-NH2等,C=C,-C≡C-也属于官能团。

(2)由于官能团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因此按官能团的不同可将有机物进行分类。

(3)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判断,最主要看所含有的官能团的性质。

如CH2=CH-COOH,含有C=C 和-COOH两官能团,则具备烯烃和羧酸的性质。

二、溴乙烷1、结构分子式C2H5Br 结构简式为CH3CH2Br或C2H5Br。

2、物理性质纯净的溴乙烷是无色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沸点38.4℃,易溶于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C2H5Br中的C-Br键,容易断裂,易发生化学反应:(1)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2H5Br+H-OH CH3CH2OH+HBr或C2H5Br+NaOH CH3CH2OH+NaBr(2)消去反应: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CH2-CH2+ NaOH CH2=CH2↑+NaBr+H2OH Br三、卤代烃1、定义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的化合物,通式R-X。

2、分类卤代烃的分类方式很多:氟代烃一卤代烃饱和卤代烃(按X不同)氯代烃(按X多少)(按烃基不同)不饱和卤代烃溴代烃多卤代烃芳香卤代烃3、物理性质卤代烃熔沸点比相应烃高,一般为液态或固态(CH3Cl为气态),难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溶剂。

4、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 R-X+H2O R-OH+HX(2)消去反应-CH-CH— + NaOH —CH=CH-↑+NaX+H2OH X5、用途卤代烃可以作溶剂(如CHCl3,CCl4)、农药、致冷剂(如氟氯烃)、灭火剂(如CCl4)、麻醉剂和防腐剂,也可用于制备合成材料。

高中化学有机方程式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方程式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一、烃及烃的衍生物1、甲烷烷烃通式:C n H 2n +2 (1)氧化反应甲烷的燃烧:CH 4+2O 2 CO 2+2H 2O甲烷不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

(2)取代反应一氯甲烷:CH 4+Cl 2 CH 3Cl+HCl二氯甲烷:CH 3Cl+Cl 2 CH 2Cl 2+HCl三氯甲烷:CH 2Cl 2+Cl 2 CHCl 3+HCl (CHCl 3又叫氯仿)四氯化碳:CHCl 3+Cl 2 CCl 4+HCl(3)分解反应甲烷分解:CH 4 C+2H 22、乙烯乙烯的制取:CH 3CH 2OH H 2C=CH 2↑+H 2O烯烃通式:C n H 2n (1)氧化反应乙烯的燃烧:H 2C=CH 2+3O 2 2CO 2+2H 2O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与溴水加成:H 2C=CH 2+Br 2 CH 2Br—CH 2Br与氢气加成:H 2C=CH 2+H 2 CH 3CH 3与氯化氢加成:H 2C=CH 2+HCl CH 3CH 2Cl与水加成:H 2C=CH 2+H 2O CH 3CH 2OH(3)聚合反应点燃光 光 光光 高温浓硫酸170℃ 点燃催化剂 △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n H 2C=CH 23、乙炔乙炔的制取:CaC 2+2H 2O HC ≡CH↑+Ca(OH)2炔烃的通式:C n H 2n-2 (1)氧化反应乙炔的燃烧:2HC ≡CH+5O 2 4CO 2+2H 2O乙炔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与溴水加成:HC ≡CH+Br 2CHBr=CHBr+Br 2 CHBr 2—CHBr 2与氢气加成:HC ≡CH+H 2 H 2C=CH 2与氯化氢加成:HC ≡CH+HCl CH 2=CHCl (3)聚合反应氯乙烯加聚,得到聚氯乙烯:n CH 2=CHCl n乙炔加聚,得到聚乙炔:n HC ≡CH n 4、苯苯的同系物通式:C n H 2n-6(1)氧化反应苯的燃烧:2C 6H 6+15O 2 12CO 2+6H 2O苯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烃的衍生物》化学方程式

《烃的衍生物》化学方程式
酯的水解反应
在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酯与水作用生成醇与酸的反应
RCOOR′+ H2O RCOOH + R'OH
RCOOR′+ NaOH→RCOONa + R'OH

均为羟基
(-OH)
-OH在非苯环碳原子上
1脂肪醇(包括饱和醇、不饱和醇);
2脂环醇(如环己醇)
3芳香醇(如苯甲醇),
4一元醇与多元醇(如乙二醇、丙三醇)
①取代反应:
a.与Na等活泼金属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b.与HX反应,ROH+HX= RX+H2O(X=Cl,Br或I)
c.分子间脱水;2CH3CH2OH CH3CH2OCH2CH3+H2O
d.酯化反应
②氧化反应:2R-CH2OH + O2 2R-CHO+2H2O
③消去反应,CH3CH2OH CH2=H2↑+ H2O

-OH直接连在苯环碳原上.酚类中均含苯的结构
一元酚、二元酚、三元酚等
1易被空气氧化而变质;
2具有弱酸性
烃的衍生物
1.烃的衍生物
类别
官能团
分子结构特点
分类
主要化学性质



卤原子(-X)
碳-卤键(C-X)有极性,易断裂
1氟烃、氯烃、溴烃;
2一卤烃和多卤烃;
③饱和卤烃、不炮和卤烃和芳香卤烃
①取代反应(水解反应):
R-X+H2O R-OH + HX
②消去反应:R-CH2-CH2X + NaOH RCH=H2+ NaX + H2O
2.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烃的衍生物的化学方程式 姓名 班次一、溴乙烷与卤代烃1、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CH 3CH 2Br +NaOH CH 3CH 2OH +NaBr2、溴甲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CH 3Br +NaOH CH 3OH +NaBr3、溴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CH 3CH 2CH 2Br +NaOH CH 3CH 2CH 2OH +NaBr4、2—溴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CH 3)2CHBr +NaOH (CH 3)2CHOH +NaBr5、1,2—二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BrCH 2CH 2Br +2NaOH HOCH 2CH 2OH +2NaBr6、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CH 3CH 2Br +NaOH CH 2=CH 2↑+NaBr +H 2O7、1—溴丙烷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CH 3CH 2CH 2Br +NaOH CH 3CH=CH 2↑+NaBr +H 2O8、2—溴丁烷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CH 3CHBrCH 2CH 3+NaOH CH 3CH 2CH=CH 2↑+NaBr +H 2O9、2—溴丁烷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CH 3CHBrCH 2CH 3+NaOH CH 3CH=CHCH 3↑+NaBr +H 2O10、2,3—二溴丁烷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CH 3CHBrCHBrCH 3+2NaOH CH 2=CH —CH=CH 2+2NaBr +2H 2O加热乙醇 加热乙醇 加热乙醇 加热乙醇 加热乙醇加热加热加热加热加热二、乙醇与醇类1、乙醇与钠的反应:2CH 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2、甲醇与钠的反应:2CH 3OH +2Na2CH 3ONa +H 2↑3、2—丙醇与钠的反应:2(CH 3)2CHOH +2Na 2(CH 3)2CHONa +H 2↑4、乙二醇与钠的反应:HOCH 2CH 2OH +2Na NaOCHCH 2ONa +H 2↑5、乙醇与钙的反应:2CH 3CH 2OH +Ca(CH 3CH 2O)2Ca +H 2↑6、乙醇与溴化氢共热:CH 3CH 2OH +HBr CH 3CH 2Br +H 2O7、甲醇与溴化氢共热:CH 3OH +HBr CH 3Br +H 2O8、2—丙醇与溴化氢共热:(CH 3)2CHOH +HBr (CH 3)2CHBr +H 2O9、 乙二醇醇与溴化氢共热:HOCH 2CH 2OH +2HBr BrCH 2CH 2Br +2H 2O10、乙醇分子间脱水:2CH 3CH 2OH CH 3CH 2OCH 2CH 3+H 2O11、乙醇分子间脱水:2CH 3OHCH 3OCH 3+H 2O12、2—丙醇分子间脱水:2(CH 3)2CHOH (CH 3)2CHOCH(CH 3)2+H 2O13、甲醇与乙醇分子间脱水:CH 3CH 2OH +CH 3OH CH 3OCH 2CH 3+H 2O14、乙醇燃烧:CH 3CH 2OH +3O 22CO 2+3H 2O15、乙醇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5CH 3CH 2OH +4KMnO 4+6H 2SO 45CH 3COOH +2K 2SO 4+4MnSO 4+11H 2O16、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后驾车: 3CH 3CH 2OH +2K 2Cr 2O 7+8H 2SO 43CH 3COOH +2K 2SO 4+2Cr 2(SO 4)3+11H 2O17、 乙醇的催化氧化:2CH 3CH 2OH +O 22CH 3CHO +2H 2O18、甲醇的催化氧化:2CH 3OH +O 22HCHO +2H 2O19、2—丙醇的催化氧:2(CH 3)2CHOH +O 22CH 3COCH 3+2H 2O加热催化剂加热催化剂 加热催化剂点燃 140℃浓硫酸140℃浓硫酸140℃浓硫酸 140℃浓硫酸加热加热加热加热20、乙二醇的催化氧化:HOCH2CH2OH+O2OHCCHO+2H2O21、乙醇与浓硫酸共热170℃:CH3CH2OH CH2=CH2↑+H2O22、丙醇与浓硫酸共热:CH3CH2CH2OH CH3CH=CH2↑+H2O23、2—丙醇与浓硫酸共热:(CH3)2CHOH CH3CH=CH2↑+H2O24、1,4—丁二醇与浓硫酸共热:HOCH2CH2CH2CH2OH CH2=CH-CH=CH2↑+H2O25、乙醇与乙酸和浓硫酸共热: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26、甲醇与乙酸和浓硫酸共热:CH3COOH+CH3OH CH3COOCH3+H2O27、甲酸、乙醇与浓硫酸共热:HCOOH+CH3CH2OH HCOOCH2CH3+H2O28、乙酸、2—丙醇与浓硫酸共热:CH3COOH+(CH3)2CHOH CH3COOCH(CH3)2+H2O29、乙二酸与足量的乙醇与浓硫酸共热:3031、乙二酸与乙二醇和浓硫酸共热:32、3HOCH2CH22O33、334、1,4—丁二酸与乙二醇和浓硫酸共热:加热浓硫酸加热浓硫酸加热浓硫酸加热浓硫酸170℃浓硫酸170℃浓硫酸170℃浓硫酸170℃浓硫酸加热催化剂+2H2O+2H2O1、苯酚燃烧:C 6H 6O +7O 26CO 2+3H 2O2、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 6H 5OH +NaOHC 6H 5ONa +H 2O3、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 6H 5O -+CO 2+H 2O ===C 6H 5OH +HCO 3-4、苯酚钠溶液与氯化铝溶液混合:3C 6H 5O -+Al 3++3H 2O ===3C 6H 5OH +Al(OH)3↓5、苯酚溶液中加入浓溴水: OH OH Br — —Br +3Br 2 ↓+3HBr Br6、苯酚溶液中加入氯化铁溶液6C 6H 5OH +FeCl 3H 3[Fe(C 6H 5O)6]+3HCl 7、苯酚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 —OH +3H 2OH8、酚醛树脂的制备:8、苯酚与乙醛的缩聚:加热催化剂点燃 OH +nHCHO 催化剂nOHCH 2+nH 2OCH 3OH+nCH 3CHO 催化剂n OHCH+nH 2O1、乙醛的燃烧:2C 2H 4O +5O 24CO 2+4H 2O2、丙醛的燃烧:C 3H 6O +4O 23CO 2+3H 2O3、乙醛与溴水反应:CH 3CHO +Br 2+H 2O CH 3COOH +2HBr4、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 CH 3CHO +2[Ag(NH 3)2]OH CH 3COONH 4+H 2O +2Ag +3NH 3↑5、甲醛与少量的银氨溶液反应: HCHO +2[Ag(NH 3)2]OHHCOONH 4+H 2O +2Ag +3NH 3↑6、甲醛与过量的银氨溶液反应: HCHO +4[Ag(NH 3)2]OH CO 2↑+3H 2O +4Ag +8NH 3↑7、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 CH 3CH 2CHO +2[Ag(NH 3)2]OH CH 3CH 2COONH 4+H 2O +2Ag +3NH 3↑8、乙二醛与银氨溶液反应: OHCCHO +2[Ag(NH 3)2]OHH 4NOOC —COONH 4+2H 2O +4Ag +6NH 3↑9、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CH 3CHO +2Cu(OH)2 CH 3COOH +Cu 2O↓+2H 2O10、甲醛与少量的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HCHO +2Cu(OH)2HCOOH +Cu 2O↓+2H 2O11、甲醛与过量的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HCHO +4Cu(OH)2 CO 2↑+2Cu 2O↓+5H 2O12、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CH 3CH 2CHO +2Cu(OH)2CH 3CH 2COOH +Cu 2O ↓+2H 2O13、乙二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OHCCHO +4Cu(OH)2HOOC —COOH +2Cu 2O↓+4H 2O14、乙醛的催化氧化: 2CH 3CHO +O 22CH 3COOH15、甲醛的催化氧化:HCHO +O 22HCOOH16、丙醛的催化氧化:2CH 3CH 2CHO +O 22CH 3CH 2COOH催化剂催化剂催化剂加热加热加热加热加热加热加热加热 加热加热点燃 点燃17、乙二醛的催化氧化:OHCCHO +O 2HOOC —COOH18、乙醛与氢气反应:CH 3CHO +H 2CH 3CH 2OH19、乙醛与氢气反应:HCHO +H 2CH 3OH20、丙醛与氢气反应:CH 3CH 2CHO +H 2CH 3CH 2CH 2OH 21、乙二醛与氢气反应:OHC —CHO +2H 2HOCH 2CH 2OH五、丙酮与酮类1、丙酮燃烧:C 3H 6O +4O 23CO 2+3H 2O2、丙酮与氢气反应:CH 3COCH 3+H 2(CH 3)2CHOH点燃 加热催化剂 加热催化剂 加热催化剂加热催化剂 加热 催化剂催化剂1、乙酸与钠反应:2CH 3COOH +2Na 2CH 3COONa +H 2↑2、乙酸与氧化镁反应:2CH 3COOH +MgO (CH 3COO)2Mg +H 2O3、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CH 3COOH +NaOH CH 3COONa +H 2O4、乙酸与碳酸钙反应:2CH 3COOH +CaCO 3(CH 3COO)2Ca +CO 2↑+H 2O5、乙酸与碳酸氢钠反应:CH 3COOH +NaHCO 3CH 3COONa +CO 2↑+H 2O6、乙酸与乙醇和浓硫酸共热: CH 3COOH +CH 3CH 2OHCH 3COOCH 2CH 3+H 2O7、甲酸与乙醇和浓硫酸共热: HCOOH +CH 3CH 2OHHCOOCH 2CH 3+H 2O8、乙酸和甲醇与浓硫酸共热: CH 3COOH +CH 3OHCH 3COOCH 3+H 2O9、乙酸与2—丙醇和浓硫酸共热: CH 3COOH +(CH 3)2CHOHCH 3COOCH(CH 3)2+H 2O9、乙二酸与足量的乙醇与浓硫酸共热:10 11、乙二酸与乙二醇和浓硫酸共热:12、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缩聚:13、1,6—己二酸与1,6—己二胺的缩聚:加热浓硫酸加热浓硫酸 加热浓硫酸 加热浓硫酸 COOH COOH +2CH 3CH 2OH COOCH 2CH 3 COOCH 2CH 3 浓H 2SO 4 加热+2H 2O CH 2OH CH 2OH +2CH 3COOH CH 2OOCCH 3 CH 2OOCCH 3 浓H 2SO 4加热 +2H 2O CH 2OH CH 2OH COOH COOH 浓H 2SO 4 加热 +2H 2O COOCH 2 COOCH 2 + 催化剂 nHOOC — —COOH + nHOCH 2CH 2OH +(2n -1)H 2O HO —OC — —CO O CH 2CH 2O — [ ]n H nHOOC(CH 2)6COOH +nH 2N(CH 2)6NH 2 催化剂—OC(CH 2)6CONH(CH 2)6NH — +(2n -1)H 2O HO [ ]n H1、乙酸乙酯的燃烧:C 4H 8O 2+5O 24CO 2+4H 2O2、甲酸甲酯与银氨溶液反应:HCOOCH 3+2[Ag(NH 3)2]OH H 4NOOC —COOCH 3+H 2O +2Ag +3NH 3↑3、甲酸甲酯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HCOOCH 3+2Cu(OH)2HOOC —COOCH 3+Cu 2O ↓+2H 2O4、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CH 3COOCH 2CH 3+H 2OCH 3COOH +CH 3CH 2OH5、甲酸甲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HCOOCH 2CH 3+H 2OHCOOH +CH 3CH 2OH6、乙酸甲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CH 3COOCH 3+H 2OCH 3COOH +CH 3OH7、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CH 3CH 2COOCH 2CH 3+H 2OCH 3CHCOOH +CH 3CH 2OH8、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CH 3COOCH 2CH 3+NaOH CH 3COONa +CH 3CH 2OH9、甲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HCOOCH 2CH 3+NaOH HCOONa +CH 3CH 2OH10、乙酸甲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CH 3COOCH 3+NaOH CH 3COONa +CH 3OH11、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CH 3CH 2COOCH 2CH 3+NaOH CH 3CHCOONa +CH 3CH 2OH加热加热加热加热 加热稀硫酸加热稀硫酸 加热稀硫酸 加热稀硫酸加热加热点燃考点名称:有机物的推断•(1)有机物推断的一般方法:①找已知条件最多的,信息量最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