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教案2章_中纬ZDL700数字水准仪

合集下载

【配套K12】建筑工程测量教案(最新整理)

【配套K12】建筑工程测量教案(最新整理)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最新整理)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课题:第二章水准测量第七讲微倾式水准仪的检定、水准测量误差与注意事项课型:讲授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微倾式水准仪的校正方法;水准测量误差与注意事项。

理解微倾式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

掌握微倾式水准仪检验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微倾式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微倾式水准仪检验方法。

难点:微倾式水准仪的校正方法。

采用教具、挂图:多媒体课件、微倾式水准仪复习、提问:1.等外水准测量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计算公式的使用条件?2.等外水准测量与一、二、三、四等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容许值的技术标准相同吗?3.高差闭合差的调整按相反数进行改正吗?4.满足水准测量成果检核的条件?5.闭合、附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中有哪些计算检核?6.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如何进行?7.水准测量的闭合差如何调整?课堂小结:这次课主要学习了微倾水准仪的检定与校验方法,都有哪些检定要求,要与前面的内容联系起来,理解仪器必须满足的几何关系,如何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检定,了解调整的原理,要从根本上理解了仪器的构造和水准测量的原理。

水准测量误差与注意事项要求大家加强理解,并运用到指导测量实践中去。

作业:教科书第34页7、9题课后分析:第二章水准测量第七讲微倾式水准仪的检定、水准测量误差与注意事项一、微倾式水准仪的检定 1.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圆水准器轴LL应平行于仪器的竖轴VV;十字丝的中丝应垂直于仪器的竖轴VV;水准管轴LL应平行于视准轴CC。

设问:水准仪在使用前是先检验还是先校正?2.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①外观检查:视场亮度均匀,成像及分划板清晰;光学器件表面应清洁无划痕,胶合件不脱胶;符合水准器分界线应均匀细直,成像清晰、对称、正交;转动机构灵活、平稳,无跳动、阻滞、回程,微动时点状目标移动轨迹应为直线;制动及校正有效,不松动,校正机构有调整余量;水准器安装应牢固,气泡移动灵敏,无跳动、阻滞;目镜调节十字丝交点无明显晃动;基座无晃动。

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

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

五、教材
版本 本次课的教学目的 本次课的重点 本次课的难点
教材
本次课的教学目的

认识微倾式水准仪各部件的名称及作用; 掌握微倾式水准仪安装和调试的正确方法;


学会水准尺的分划和注记特点及其读数方法。
本次课的重点
水准仪的基本操作程序 水准尺的读数方法
本次课难点

“视差”的判断和消除方法;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向学生展示一些水准仪和工地水准
测量作业的照片,并举例说明水准 测量对施工的重要性,简要说明水 准仪的作用及其构造的精巧之处, 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并激起他们的 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讲授新知识



本环节我根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让学生在教 师的引导下实现探索新知。 首先结合微倾式水准仪的实物,通过仪器构造、 每一个部件的名称及作用的讲解,使学生认识 并熟悉微倾式水准仪; 然后采用室外情景教学的方法,在模拟的施工 现场进行微倾式水准仪安装和使用过程的示范 操作,并对每一步进行详细讲解。

二“听”
认真听老师操作过程中的讲解 学生听课要有针对性,把注意力集中在 老师对水准仪每一步操作要领和相应注 意事项的讲解上,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 在自己动手练习时盲目操作、动作不规 范等问题的发生。

三“练”
亲自动手练习 学生测量成果
七、教学程序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和学生
接受知识的规律,我将通过以下三 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讲授新知 分组练习
《建筑工程测量》
——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说课
工程系 时云涛
内容概要
一、教学目标 二、学习内容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方法 五、教材 六、学习方法 七、教学程序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测量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了解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3)学会常见工程测量误差分析与处理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测量的兴趣;(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细致观察的工作态度;(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测量基本概念及原理(1)测量概述(2)测量坐标系与基准(3)测量误差与精度2. 测量仪器与工具(1)水准仪及其使用(2)经纬仪及其使用(3)全站仪及其使用(4)测量工具的维护与保养3. 基本测量方法与操作(1)水平距离测量(2)垂直距离测量(3)角度测量(4)直线测量与曲线测量4. 工程测量实例分析(1)地形测量(2)建筑施工测量(3)道路工程测量(4)隧道工程测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测量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3)常见工程测量误差分析与处理方法。

2. 教学难点:(1)测量仪器的操作与使用;(2)工程测量实例分析;(3)测量误差分析与处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测量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以及工程测量实例分析。

2.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测量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测量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进程安排1. 课时:本章节共计4课时。

2. 教学进程:第1课时:测量基本概念及原理第2课时:测量仪器与工具第3课时:基本测量方法与操作第4课时:工程测量实例分析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测量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地测量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包括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测量教案2章中纬ZDL700数字水准仪

测量教案2章中纬ZDL700数字水准仪

• 按 键进入该命令,按
键退出该命令。
• (3) 带点号的视距与视线高测量(使用内存) • 菜单模式设置“记录”为“内存” • 测量模式即为带点号的视距与视线高测量 • 可在菜单模式执行“输入点号”命令设置起始点号。
• (4) 带点号的高差,高程,视距,视线高测量(使用内存) • 输入基准点点号,已知高程,测量基准点条码尺 • 获取仪器视线高程,重复测量多个前视点条码尺 • 显示基准点→前视点高差,前视点高程 • 每测量完一个前视点,点号自动增加1 • 按 键进入该命令,按 键退出该命令。
• (2) 删除全部数据 • 删除内存的全部数据
• 7) 数据通讯 • 使用GeoMax PC Tools软件 • 能将仪器内存测量数据下载到PC机。 • GeoMax PC Tools软件—— • 中纬全站仪,数字水准仪,GNSS • 与PC机数据通讯的通用软件。 • 安装程序为光盘文件—— • “\全站仪通讯软件\中纬\Setup.exe”,WinXP桌面图标
• (1) 测量数据下载
• 用标配数据线ZDC102连接ZDL700与PC机通讯口
• 2) ZDL700数字水准仪的技术参数 • 望远镜放大倍数——24× • 磁阻尼摆式补偿器安平视线 • 补偿范围——±10',安平精度——±0.35" • 与玻璃钢条码尺ZSF201配合使用 • 1km往返测高差中数中误差——±0.7mm • 屏幕显示的最小中丝读数——0.01mm • 测距范围——2m~105m,最小显示视距——1mm • 内存可存储3000个测点数据 • 4节AA电池供电,可供连续测量14h。
• (2) BF后前水准测量 • 一站观测顺序——后(B)—前(F) • 对每把条码尺只测量一次 • 按 键进入菜单模式 • 移动光标到“1.程序”行按 键 • 移动光标到“4.BF”行按 键。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为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性,掌握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进行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操作,并培养工程测量的精确性与技巧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建筑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3. 学会进行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操作,包括平面测量、高程测量等;4. 培养学生在工程测量中的精确性与技巧性。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建筑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测量的定义和分类- 坐标系与坐标转换- 基准面与基准点- 测量误差与精度控制2. 建筑工程测量仪器与工具- 光学测量仪器(经纬仪、自动平距仪等)的原理与使用- 雷达测量仪器(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的原理与使用- 测量辅助工具(钢尺、测量嵌木、测量标杆等)的使用方法3. 平面测量- 放样方法及注意事项- 水准测量原理与实施步骤- 建筑物的测量与平差处理4. 高程测量- 高程控制与公差要求- 高程测量方法与技巧- 高程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5. 建筑物形变监测- 建筑物变形的类型与原因分析- 变形监测仪器与方法- 数据处理与监测结果的分析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授课法:结合理论知识,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2.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操作,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3. 讨论与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课堂练习:提供测量题目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估与考核1. 课堂参与与表现: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积极性和表现进行评价;2. 实际操作考核:对学生的测量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考核;3. 考试测试:通过闭卷考试,测试学生对建筑工程测量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4.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建筑工程测量的理论与实践应用的论文。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熟悉测量工具和仪器的使用与维护;(3)学会进行简单的建筑施工放样和验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测量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遵守测量规范和安全的意识;(3)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敬业爱岗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建筑工程测量概述1. 建筑工程测量的定义和作用;2. 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和方法;3. 测量学的基本原理。

第二课时:测量工具和仪器1. 卷尺、标杆、水平尺的使用方法;2. 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的结构和操作方法;3. 测量工具和仪器的维护保养。

第三课时:水平角测量和垂直角测量1. 水平角的测量方法;2. 垂直角的测量方法;3. 测量数据的处理和误差分析。

第四课时:距离测量和面积测量1. 钢尺距离测量方法;2. 光电测距仪的使用方法;3. 面积测量方法和应用。

第五课时:建筑施工放样和验收1. 建筑施工放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建筑施工验收的测量方法和标准;3. 常见施工问题的分析和处理。

三、教学资源1. 教材:《建筑工程测量》;2. 仪器设备:卷尺、标杆、水平尺、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等;3. 教学辅助材料:图纸、模型、幻灯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建筑工程测量案例,引起学生对建筑工程测量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授课:教师讲解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建筑工程测量第二章(5学时)

建筑工程测量第二章(5学时)

圆水准器图
2 DS3水准仪及其操作
DS3水准仪的构造二之水准器
(2) 管水准器 水准管顶面刻有2 mm间隔的分划线,分划线的中点O
称为水准管零点,通过零点O的圆弧切线LL称为水准管轴 [图a]。
当水准管的气泡中点与零点重合时称为气泡居中,表 示水准管轴水平。若保持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平行,则当气 泡居中时,视准轴也应位于水平位置。
2 DS3水准仪及其操作
DS3水准仪的构造四之水准尺
2 塔尺 塔尺常用于图根水准测量,尺面
上的最小分划为1cm或0.5cm,在每 1米和每1分米处均有注记。
2 DS3水准仪及其操作
DS3水准仪的构造四之水准尺
3 折尺
2 DS3水准仪及其操作
DS3水准仪的构造五之尺垫
在精度要求较高的水准测量中,转点处应 放置尺垫,以防止观测过程中水准尺下沉或位 置发生变化而影响读数。
2 DS3水准仪及其操作
水准仪的操作包括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瞄准 水准尺、精确整平和读数等步骤。
2 DS3水准仪及其操作
水准仪的使用之安置仪器
在测站上安置完三脚架, 调节架脚使高度适中,目估 使架头大致水平,检查脚架 伸缩螺旋是否拧紧。然后用 连接螺旋把水准仪安置在三 脚架头上,应用手扶住仪器 ,以防仪器从架头滑落。
望远镜成像原理图
倒立、缩小
2 DS3水准仪及其操作
调节物镜对光螺旋即可带动调焦透镜在望远镜筒 内前后移动,从而将不同距离的目标都能清晰地成像 在十字丝平面上。
调节目镜对光螺旋可使十字丝上成像清晰,再通 过目镜,便可看到同时放大了的十字丝和目标影像 a′b′。
实践中的小问题
2 DS3水准仪及其操作
2 DS3水准仪及其操作

《建筑工程测量》——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说课.ppt

《建筑工程测量》——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说课.ppt

本次课的重点 水准仪的基本操作程序 水准尺的读数方法
本次课难点
“视差”的判断和消除方法;
精平与读数
六、说学法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培养应轻理论、重实践,而测量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更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 培养。所以本节课重在水准仪安装、调试、和使用等 实践过程的学习。
根据本节课内容性质和学生学习规律,总结出如下学 习方法:
2、培养目标 以“快速适应生产第一线”为
目的,以“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线, 培养出集“测、绘、算”新技能为 一体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一、教学目标
3、授课内容 教材目录 本次课讲解第二章的第2、3节,
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
二、教学内容
DS3型微倾水准仪的构造; 水准尺和尺垫; 水准仪的使用。
三、学情分析
一看 二听 三练
一“看”
先看课本后看实物,再看老师的示范操 作。
通过看实物可以有针对性地把课本上 “微倾式水准仪构造示意图”中看不明 白的部件观察清楚,并加深印象;通过 看老师现场示范操作可以弄清楚仪器的 操作流程和每一步的规范动作。
二“听”
认真听老师操作过程中的讲解 学生听课要有针对性,把注意力集中在
多媒体教学 实物教学 现场情景教学
多媒体教学
在引入课堂内容时,可通过 多媒体课件向学生看一些与水准 仪及其使用过程有关的图片或视 频,用动态信息吸引学生注意力、 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实物教学
实践表明,实物是最好的教具,实物教学最能 说明问题也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兴趣。
在讲解微倾式水准仪各部件名称及作用时,可 以把微倾式水准仪带到课堂,讲到哪一个部件 就让学生亲眼看一看、亲手动一动,通过这种 零距离“亲密接触”使他们和仪器先“打个招 呼”,再加上老师对该部件作用及原理的详细 “介绍”,学生便很快和仪器成为“好朋友” 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
2) ZDL700数字水准仪的技术参数 望远镜放大倍数——24× 磁阻尼摆式补偿器安平视线 补偿范围——±10',安平精度——±0.35" 与玻璃钢条码尺ZSF201配合使用 1km往返测高差中数中误差——±0.7mm 屏幕显示的最小中丝读数——0.01mm 测距范围——2~105m,最小显示视距——1mm 内存可存储3000个测点数据 4节AA电池供电,可供连续测量14h。
• • • • • • • •
6) 数据管理 仪器内存三类存储器 ① 测量存储器——存储所有测量点数据 ② 固定点存储器——存储基准点测量数据 ③ 野外测量报告。 内存最多可存储3000个数据块。 按 键进入菜单模式 移动光标到“4.数据管理”行按 键。
• • • • • •
(1) 查看数据 本例显示执行“程序/四等水准测量”命令 测量四站的最后一次测量界面 按 键为向后查看测量数据 或按 键为前后查看测量数据 @1——表示线路名为1
• • • • • •
(5) 单次测量与跟踪测量 使望远镜瞄准条码尺,按 键——启动单次测量 状态行左侧显示“测量”,测量中途按 键为中断测量 按住 键1~2s后松开——启动跟踪测量 状态行左侧显示“跟踪” 按 或 或 键为中断跟踪测量。
• • • •
(6) 倒置标尺测量 ① “倒尺测量”设置为“开”,状态行显示 图标 只能对倒立条码尺测量,显示的“视线高”为负数。 当测量正立条码尺时,显示E114错误。
• 中纬ZDL700数字水准仪
• • • •
1) ZDL700数字水准仪测量原理 标尺条形码影像入射到分光镜4时 可见光影像成像在十字丝分划板6,供目视观测 红外光影像成像在CCD阵列传感器5
• • • • • •
传感器将接收到的光图像→数字信号 给处理器,与机内事先存储的标尺条形码 本源数字信息进行相关比较 当两信号处于最佳相关位置时 获得水准尺水平视线读数和视距读数 输出到屏幕显示。

• • • •
使望远镜瞄准条码尺并调焦 按 键测量,按 键——切换至视线高测量 再按 键——切换至视距测量 再按 键——返回视距与视线高测量。
• • • • •
(2) 高差、高程、视距与视线高测量(不用内存) 输入基准点已知高程,测量基准点条码尺 获取仪器视线高程,重复测量多个前视点条码尺 显示基准点→前视点高差,前视点高程 按 键进入该命令,按 键退出该命令号的视距与视线高测量(使用内存) 菜单模式设置“记录”为“内存” 测量模式即为带点号的视距与视线高测量 可在菜单模式执行“输入点号”命令设置起始点号。
• • • • • •
(4) 带点号的高差,高程,视距,视线高测量(使用内存) 输入基准点点号,已知高程,测量基准点条码尺 获取仪器视线高程,重复测量多个前视点条码尺 显示基准点→前视点高差,前视点高程 每测量完一个前视点,点号自动增加1 按 键进入该命令,按 键退出该命令。
• ② “倒尺测量”设置为“关”,状态行显示 图标 • 只能对正立条码尺测量,显示的“视线高”为正数。 • 当测量倒立条码尺时,显示E114错误。
• ③ “倒尺测量”设置为“自动”,状态行不显示标尺图 标 • 对正立与倒立条码尺都能测量。 • 常用于测量建、构筑物的净空高度 • 测量模式按 键测量建筑物地板至楼板高
• (1) 测量数据下载 • 用标配数据线ZDC102连接ZDL700与PC机通讯口 • 执行光盘文件“全站仪通讯软件\中纬\ZDC102驱动 \SETUP VCPInstaller.exe”,安装数据线驱动程序。
• 在PC机启动GeoMax PC Tools通讯软件 • 左键单击 图标启动“水准仪”通讯窗口
• 4站四等水准测量数据文件——DEFAULT.gsi
• 4站四等水准测量数据文件——DEFAULT.mdt
• • • • •
(2) mdt文件的格式转换 使用GeoMax PC Tools通讯软件 可将下载的mdt格式文件转换为 符合我国水准测量规范的测量外业记录格式文件 水准仪窗口,鼠标左键单击“格式转换”图标
• • • • •
左键单击“数据下载”图标 启动“数据交换管理器”窗口 窗口左侧显示水准仪内存文件内容 自动检测到ZDC102数据线所插入USB口COM号 右侧显示用户PC机硬盘文件目录。
• • • •
ZDL700出厂设置波特率——38400 “数据交换管理器”最大波特率——19200 需要在仪器菜单模式执行“设置/RS232”命令 设置“波特率”——19200。
• • • • •
“数据交换管理器”窗口 执行“选项/端口设置”下拉菜单命令 弹出“通讯设置”对话框 “数据交换管理器”窗口通讯参数与仪器一致时 仪器与“数据交换管理器”窗口自动建立数据同步连接。
• • • • • • •
在“数据交换管理器”左侧窗口 左键单击 图标展开水准仪内存文件夹 右键单击 下的数据块 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下左键单击“复制”命令 在弹出的“数据下载”对话框中设置下载文件格式 缺省格式——GSI1,输出DEFAULT.gsi文件 格式——ASCII,输出DEFAULT.mdt文件
• 单击“打开数据”按钮,选择已下载DEFAULT.mdt文件 • “线路名称”列表选择1,按实填写表头,单击“生成报 表”
• • • •
在弹出的“生成报表”窗口中单击工具栏 按钮 弹出“导出”对话框,缺省设置输出文件为pdf格式 单击“确定”按钮,在用户PC机生成文件—— “我的文档\thirdandfour.pdf”。
• • • •
瞄准后视点条码尺,按 键测量,按 再按 键测量,按 键保存; 瞄准前视点条码尺,按 键测量,按 再按 键测量,按 键保存。
键保存
键保存
• 屏幕显示本站高差,前视点高程结果 • 按 键后——继续按 键开始下一站测量。
• • • •
完成一个测段水准线路测量后 按 键——结束本次线路水准测量 屏幕显示测站数类别——偶数/奇数 高差之和,闭合差限差。
• 4节AA电池供电,可连续测量12h
• 使用仪器标配的ZDC102数据线 • 连接仪器的RS-232接口与PC机的USB口 • 用通讯软件将仪器内存的测量数据下载→PC机。
• USB数据线——ZDC102
• 3) 开机界面与按键功能
• • • •
按 键开机,当显示中纬商标信息时 按 键以外的任意键,显示机载软件版本信息 自动进入测量模式界面。 瞄准条码尺并调焦,按 键测量。
• (2) 删除全部数据 • 删除内存的全部数据
• • • • • • • •
7) 数据通讯 使用GeoMax PC Tools软件 能将仪器内存测量数据下载到PC机。 GeoMax PC Tools软件—— 中纬全站仪,数字水准仪,GNSS 与PC机数据通讯的通用软件。 安装程序为光盘文件—— “\全站仪通讯软件\中纬\Setup.exe”,WinXP桌面图标
• • • • • •
(2) BF后前水准测量 一站观测顺序——后(B)—前(F) 对每把条码尺只测量一次 按 键进入菜单模式 移动光标到“1.程序”行按 键 移动光标到“4.BF”行按 键。
• 瞄准后视点条码尺,按 键测量,按 键保存 • 瞄准前视点条码尺,按 键测量,按 键保存 • 按 , 或 键,再按 键为退出BF测量。
• • • •
按 按 按 按
键进入菜单模式 键向上或按 键向下移动光标 键执行光标行命令 键返回上级菜单直至退出菜单模式。
• 菜单模式总图
• • • • •
4) 测量模式 (1) 视距与视线高测量(不用内存) 按 键进入菜单模式, 按 或 键移动光标到“5.记录”行按 移动光标到“关”按 键。
• 5) 程序测量 • 菜单模式“程序”命令下——6个水准测量命令 • ZDL700的水准测量等级分为二、三、四等。
• • • • • • •
(1) 四等水准测量 一站观测顺序——后(B)—后(B)—前(F)—前(F) 对每把条码尺连续测量两次 按 键进入菜单模式 移动光标到“1.程序”行按 键 移动光标到“3.四等水准测量”行按 键 输入水准线路名——本例为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