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07教育投资的负担
河南省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

着 教育 部 门的相对 边 际生产 率低 于非教 育部 门. 调
整 上述 生产方 程 , 用 方 程 ( ) 4 ( ) 6 , 以 利 3 ( ) 5 ( )可 推 导 出如下 的 回归方程 :
dY
-
计 出 口对 经 济增长 的作用 , 因为 出口企业 在 出 口的 激 烈竞争 中 , 需不 断 提 高生 产 效 率 和生 产 能 力 , 积 极 改进经 营 管理和 机器设 备 , 同时 出 口企业 在 上述 的活动 中 , 然对 国 内非 出 口企 业 有促 进 作 用. 必 因 此菲德提 出两部 门模型 , 经 济系统 分为 出 口部 门 将 与非 出 口部 门 , 将 出 口部 门对 G P的增 长 分 为 并 D 直接 作用 和外溢 作 用 , 过 模 型进 行 估 计 . 此 我 通 在 们借 鉴该 模型 的思想 , 将经 济 系统分 为教育 部 门和 非教 育部 门, 立 两部 门模 型 , 测算 教 育 部 门对 建 并 经济增 长 的 直 接 作 用 以及 对 非 教 育 部 门 的外 溢
上式 中 , E和 Ⅳ分 别代表 教育 部 门和非教 育部 门的 产 出. 们知 道 , 育部 门对 非教 育 部 门有 外溢 的 我 教 间接作 用 , 同时有
L= , L+
K=K +K .
部作用 和外溢 作 用 . 据卢 卡 斯 的 观点 , 育 的 内 根 教 部作用是 “ 人 的 人力 资本 对 其 生 产 力 的作 用 ” 个 . 教育 的外 溢作 用表 现为 对 提 高所 在 地 区 的社 会 经 济增长 活动 的效率 产生 积极 的影响 , 从而 间接 地促 进 地 区经 济增 长. 本文 试 图采 用 菲德 模 型 , 取 1 9 2 0 选 9 6~ 0 5年 为 样本 区间通 过 回归 分 析河 南 省 教 育投 入 对 经 济 增 长 的贡献进 行实 证研究 , 估计 出河南 省教 育投 入 对 经济增 长 的直接 作用 和间接作 用 , 并为政 府 的教 育 政策提 供 有益 的政策建议 .
转移支付——教育投资的有效方式

20 07年 9月
山
东
经
济
S . 20 印 ,0 7
G n. 4 No 5 e 12 .
总 12 4期
第5 期
S HA NDON E G CONO MY
转移支付—— 济南 20 1 ) 504
资, 是投资主体, 以发挥 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 可 减小 地区间以及城乡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 有利于教育 事业发 展 的宏观 调控 。如果 完全 由市场来 决定 对教
育 的投 资很难 达 到 这种 效 果 。14 99年 以来 , 在计 划 经济下 政府对 教 育 直接 投 资 体 制 的运 作 中 , 中国东
果。但我们应该注意 到, 国政 府对教育的投 资是 我 种对 教育 的直 接投 资 , 种 投 资模 式 影 响 了投 资 这
一
的效 率 。
一
、
政 府对教 育直 接投资 的优 、 缺点 分析
政府对教育直接投资方式 , 在历史上 曾经对 中
国教 育事业 的发 展发 挥 过 重 要作 用 , 且 目前仍 然 并 在 发挥重要 作用 。我们 可 以从 以下 几个 方面分 析政 府对 教育直 接投 资的 优点 。 第 一 , 府对 教 育 的直 接投 资 成 就 了新 中国教 政 育事 业 的起 步 和发展 。新 中国成立 之初 , 百废 待兴 , 资金 匮乏 , 在这种 国情 下 , 只有政府 出面集 中有 限的
家集 中有 限 的教 育 资金 , 过 层层 设 置 的 重点 学 校 通 制 度 , 立 了一系列 各级 各类 重点学 校 , 其是一 大 建 尤 批 名牌 大学脱 颖 而 出 。如北 京 大 学 、 华 大学 等 高 清 校在 国家 资金 的大 力 扶 持下 , 方面 的改 革 和发 展 各 都取 得 了显 著 成 效 , 积 极 向世 界 名 校 行列 迈 进 。 正 持 续 、 定 的经费 投入 , 稳 是建设 一流 大学 的重要 物质 保障 , 没有对 名牌 大 学 的 巨大 投 资 就没 有 这些 名 校 今天 的辉煌 , 府 对 教 育 的直 接 投 资模 式 对 名牌 高 政 校 的快 速发 展起 了极大 的促进 作用 。 第 三 , 府对 教 育 的直 接 投 资有 利 于政 府对 教 政 育事 业 的发 展 进 行 宏 观 调控 。政 府 对 教 育 直 接 投
高等教育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研究

2 0年 1 08 O月
科
技
进
步
与
对
策
VO1 5NO.0 . 2 1 Oc. 0 8 t2 0
S in e& Te hn lg o r s n lc ce c c oo yPr g e sa dPo iy
高等教育投资项 目社会评价研 究
刘 武 成 , 宝琛 , 刘 曹升 元
一
民经 济评 价 中的社会 经济 效益 分析 : 二种 是经 济 评价 加 第 收入 分 配分 析 ; 三 种是 国家宏 观 经济 分 析 ; 四种 是 社 第 第
会 评 价 或 社 会 影 响 分 析 。 理 论 上 分 析 , 3 社 会 评 价 都 从 前 种
属于经 济学 范 畴 , 因而被 称为 狭义 的社会 评 价 。 种评 价 第4
现。
的合 理 性 ,高 等 教育 投 资项 目社会 评 价 的概 念可 以理解 为: 以社 会学 和 人类 学 为 基础 . 高 等教 育 投 资项 目的 实 将
施 置 于整 个社会 进 程 中来分 析 . 高等 教育 投资 项 目的 实 把
施 与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过 程 紧 密 结 合 在 一 起 ; 统 地 调 查 和 收 系
一
资项 目投资 主体 多元化 本 身还是 一个 新生 事物 。 高等 教 对
育 投 资 项 目投 资 效 益 的 评 价 工 作 目前 也 才 刚 刚 起 步 _. 2 而 ]
且 社会 投资 主体 主要关 注 的是经 济评 价工 作 , 重 的是 高 看 等 教 育投 资项 目的投 资 回报 率 是 否能 够 满 足社 会 投 资 主 体 对项 目的基 本要 求 。在 此情 况 下 , 目参 与各 方往 往忽 项
国开电大本科《政府经济学》期末纸考不定项选择题题库

国开电大本科《政府经济学》期末纸考题库二、不窕,匍送乔泉说明:更新至2021年7月试题,适用于2023年3月国开电大期末纸质考试。
B0T方式融资的优点有(ABC)。
A.解决了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资金不足的问题B.能取得更好的收益和更高的效率 C.实现了资金引进和技术、管理方式引进的结合A01按税收计征标灌的不同,可将税收分为(CD)。
C.从价税D.从量税A02按税收导价珞的关系,可将税收分为(AB)。
A.价内税B.价外税A03按照计算方法和依据的差别可将累进税率分为(全选)。
A.全额累进税率B.超额累进税率C.全率累进税率D.超率累进税率A04按照具体内容可将减免税划分为(BC)。
B.政策性减免税C.照顾性减免税A05按照税收负担衡量的方式不同,可将税收负担分为(BD)。
B.货币负担D.真实负担B01不会产生重复课税的条件是(BD)。
B.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采用相同的税收管辖权D.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同一税收管辖权作出相同解释B02部门预算相对于传统的功能预而言有(全选)的优点。
A.扩大了预算的编制范围,有利于提高预算的综合性B.克服了代编预算方式的盲目性,提高了准确性C.建立新预算管理机制,实现了统一的预算分配权D.有利于及时批复预算C01财政补贴乂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补贴的环节划分可分为(ABC)。
A.生产环节补贴B.流通环节补贴C.消费环节补贴C02财政补贴从影K上可分为(全选)。
A.价格补贴B.企业亏损补贴C.税收支出D.财政贴息C03财政补贴乂政策目的角度可分为(全选)。
A.价格补贴B.企业亏损补贴B.税收支出D.财政贴息C04财政收融费和一般商业投融资相比,其特点有(ABC)。
A.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B.财政投融资资金的使用,具有鲜明的公共性,追求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C.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C05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全选)。
A.当年预算直接拨款B.预算盈余C.偿债基金D.发行新债偿还旧债C06持续的通货膨胀会造成(ABD)。
浅谈公共教育投资

实 施 科 教兴 国 战 略 的 重要 性 和 紧 迫 性 。 实
家 , 往经济发展得越好 。 往 纵 观 当 今 世 界 各 国 , 论 是 初 等 教 育 不 责任 。
从表 1 以 看 出 , 育 经 费在 财 政 支 出 可 教 中连年 上 升 , 均 增幅 为2 . 7 虽然 有 了 平 0 9 %。 显 著 的 增 长 , 是 教 育 支 出 在 整 个 财 政 支 但 出 中所 占的 比 重 , 没 有 什 么 大 的 变 化 , 并 八 稳 定 。 外 , 们 一般 用公共 教育 支 出占 另 人 G 的 比重 来 衡 量 教 育 支 出的 规 模 。 0 3 DP 2 0
业 兴 旺 发 达 和 民族 振 兴 的 高 度 , 分 认 识 充
巨 大 作 用 认 识 的 加 深 , 育 支 出 投 入 的 不 稳 上升 趋 势 , 0 3 教 从2 0 年的 2 4 %上升 到2 1 .7 00 断 增 加 , 而促 进 了教 育 事 业 的迅 速 发 展 。 年 的3. %, 然 上 升 幅 度 不 大 , 是 反映 从 1 3 虽 但
财政支 出
2 6 9. 5 4 4 9 2 4 6. 9 8 8 8 3 9 0. 8 3 3 2 4 4 2. 3 0 2 7
教育支 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1 6 % 3. 0 1 5 % 3. 3 1 3 % 3. 5 1 5 % 3. 2
比 例 同 国际 社 会 相 比 较 时 , 会 看 到 巨 大 就 的差距 。 从表 2 以 看 出 , 国 公共 教 育 投 资 水 可 中 平 远 低 于 世 界 平 均 水 平 , 育 资 源 分 配 供 教
平 直 接 决 定 了 民 族 素 质的 高 低 , 民族 素 践 证 明 , 教 育 越 重 视 、 入 就 越 大 的 国 而 对 投 质更 是 国家 繁 荣 昌盛 的 有 力保 证 。 言 之 : 简
高等教育家庭相对成本比较及教育投资决策行为分析

c tste rltv u d n b t e a l swi i ee tic me.Be a s ft n o a t e n u b n a d r r ae eaie b r e ewe n f【 i t df r n n o h mi e h c u e o he ic me g p be e r a n u a w l fmiis he ids rmiae tiin sse o ih re u ain rs lsi h ie e c eaie c s .Th eaie c s a l .t n ici n t uto y tm fh g e d c t eu t n te df r n e rltv o t e o er lt ot v
Y N o g xa,L in c a I H n —i UO Ja —h o
(col f cnme n nae et ot et &FU i rt, agn 110 hn) Sho o oo is dMa gm n,N r w sA nv sy Y l g72 0 ,C i E a h ei n i a
育投资行为 , 形成 了城 乡教 育事 实上 的不 公 平 。
关键 词 :高等 教 育 ;高 等教 育相 对 成本 ;教 育 投 资 行 为 ; 育公 平 教 中 图分 类 号 : 805 3G 0 5 F3—9 ;4 — 4 0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号 :0 820 (07 0.040 10 —2420 )307 . 4
V1 0 o2
.
N。. 3
.
Spe b r e tm e
20 07
高等 教 育家庭 相 对成 本 比较及 教 育投 资 决 策行 为 分 析
殷 红 霞 ,罗剑 朝
有关当前我国教育投资的负担结构的简析
有关当前我国教育投资的负担结构的简析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础,是人类文明源远流长的基本保障。
然而,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却一直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中,教育投入经费的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突出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筹措足够的教育经费就成为发展教育事业的一个关键所在了。
也正因如此,实行教育投资负担主体的多元化,多方筹措经费,拓展教育投资渠道就显得更为必要,而且更具紧迫性了。
根据简单分析来看,我认为我国的教育投资负担主体应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1.政府。
政府主要是通过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来投资教育。
2.企业与社会组织。
企业一般通过企业办学与校企合作两种主要方式投资于教育;而社会组织的教育投资一般是非营利性的投资,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全国各贫困县援建的“希望小学”,中国儿童基金会投资筹建的“春蕾小学”等。
3.私人。
私人对教育投资的主体性一方面体现在由受教育者及其家庭负担的部分教育费用,如上交的学费、杂费等;另一方面也应该体现在私人投资办学上(这一类学校可以与企业、社会组织办学统归于民办教育来理解)。
4.学校。
其投入主要是指学校收入中用于教育部分的投资。
教育投资负担结构是指由谁来支付、负担教育成本以及负担多少。
主要解决教育成本由谁支付及支付多少的问题,在教育成本数量一定的情况下,主要是研究国家(政府)、社会团体、企业、个人及其家庭等几个投资主体分担教育成本的制度安排及比例构成。
教育投资负担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对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提出一些推进我国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具体策略是刻不容缓的。
众所周知,经费短缺是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穷国办大教育”是我国教育经费短缺的生动写照。
想改变“穷国办大教育”的现状,除了要继续加大政府的教育投入力度,还必须认识到,仅仅依靠政府办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应鼓励和吸引非政府部门及个人进行教育投资,也就是说,要加快推进我国教育投资负担主体的多元化进程,(一)政府方面:首先应明确的一个观念是:实行教育投资负担主体多元化的政策,绝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减少对教育的投人、减轻对教育的责任,政府依然是教育投资的负担主体。
2024年教育经费投入: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培训课件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
05
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一
某地区通过优化教育资源 配置,提高农村地区学校 经费投入,缩小城乡教育 差距。
案例二
某城市实施免费午餐计划 ,改善贫困地区学生的营 养状况,促进教育公平。
案例三
某学校采用信息化教学手 段,提高教学质量,缩小 教育资源差距。
根据各地区、各学校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经费分配方案,确保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效率等方式,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益,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发展
拓宽经费来源
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教育 领域,形成多元化的经费来源。
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
目的
教育经费投入旨在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公平、培养人才和提 高国民素质。
经费来源与分配
来源
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 社会捐赠和家庭负担。其中,政府财 政拨款是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
分配
教育经费应按照各地区和各级各类教 育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分配,以确保 教育资源的公平和有效利用。
国内外教育经费投入现状
02
促进城乡之间、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 ,缩小地区间的教育水平差距。
03
加大对特殊教育、少数民族教育和残疾儿童教育的投入 ,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
提高教师待遇与素质
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提升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
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2024年教育经费投入计划
02
教育投资的区域性比较分析
倍 以上 。 地 区 城 镇 居 民 居 民在 教 育 投 资 各 多 的钱 用已不 再 是 单 纯 的 消 费 , 是 对 未 来 而
有 逐 年 上 涨 趋 势 , 就 是 说 , 们 将 越 来 越 市 的 情 况 , 从 数据 中可 以 看 出 , 个 城 市 也 人 而 各 间存 在 着 比较 明显 的 地 区性 的 基 本 消 费 的
影 响 , 同地 区 因 为 文 化 经 济 各 方 面差 异 也 导 致 了该 地 区 居 民 进 行 教 育投 资 的 程 度 不 同 。 不 关键 词 : 育投资 对比分析 截 面数据 回归模型 教 中图分 类 号 : G4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编号’ 7 - 7 ( 0 ) 8a - 0 0 : 6 9 9 2 1 0 () O 0 - 1 1 3 5 O 7
致 对 教 育 的 重 视 程 度 不 同 。 同地 区 的 城 不 我 多 机 会 进 行 教 育 投 资 , 如 各 类 培 训 班 较 没 有 明 显 的 异 方 差 性 。 们 再 对 我 们 之 前 镇 居 民 的 教 育 投 资 情 况 与 地 区发 达 程 度 是 比 多 , 也 就 造 成 了北 京 上 海 广 州 所 代 表 的 假 设 的 固定 效 应 进 行 L 检 验 , 至 统 密 切 相 关 的 。 这 R 得 0 F 计 量 的 相 伴 概 率是 0 0 2 , 明在 5 .03 说 %的 显
差 异 。 此 , 们 选 择 固 定 影 响 变 截 距 的 模 异 因 我
的 一 种 投 资 。 过 接 受 各 种 教 育 , 有 效 提 型 。 外 , 于 这 七 个城 市 都 是 在 中 国 大 陆 通 可 另 由 因 高 家庭 成 员的 知 识 素 养 , 强 自身 的 竞 争 这 个 同 样 的 大 环 境 下 发 展 的 , 此 我 们 采 3 结 语 增 力 , 终 改善 和提 高 家 庭 的 生 活 质 量 。 育 用 不 变 系 数 的 模 型 。 最 教 综 上 所 述 , 镇 居 民 教 育 投 资 与 政 府 城 投资 已成为家庭投 资的一个 重点内容 。 北京 、 海 、 州等 一类 发达 地 区, 上 广 在 教 育 方 面 的 支 出 相 对 其 他 地 区要 高 一 些 ,
减少不平等和教育投资依然是重要挑战
・教育发展纵横・减少不平等和教育投资依然是重要挑战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孙 晶/译摘 要:经济合作组织发表的2015年教育概览,其中指标统计显示出组织内各国教育情况,从整体情况看,教育的 不平等和教育投资依然是各国需要解决的问题, 并可从经合组织的教育概况统计对照我国的教育水平。
关键词:教育 统计 投资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7-0241根据经合组织的一个新的报告,各国政府应该谋求解决教育存在的不平等,并致力于弥补其教育系统中存在的不足,为了使每个孩子,无论其来自哪里,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并获益于良好的教育。
2015教育概览表明,过去25年来的教育拓展取得了快速进步,目前25至34岁的人约有41%拥有至少高等教育学历。
即便如此,教育中依然存在不平等,并对劳动力市场和经济造成了严重后果。
在2014年,高中以下学历的成年人不到60%有工作,而拥有高等教育文凭的成年人中有工作的超过80%。
教育系统中的不平等同样对报酬有影响,收入最高的25%的成年人中,受到过高等教育的更要比高中教育的高出23%。
“每个人都接受优质教育的梦想还没有成为现实”经济合作组织秘书长安吉尔?葛利亚在巴黎发布的报告中表明,他接着说,“优质教育的缺乏是一种最强大的社会排斥,阻止个人受益于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初始教育的不平等会继续影响一生,热别是在教育的初始阶段和终身教育中:经费中约有60%是用于了最称职者接受的职业教育,而只有26%是用于不熟练工人或雇员的培训。
最新的教育概览也同样揭示了各国政府在教育资金上遇到的困难。
大多数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PIB)在2010年到2012年间恢复上升,然而,经济合作组织中三分之一的国家,用于教育机构从初等到高等教育的公共支出都在减少,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爱沙尼亚、法国、匈牙利、意大利、葡萄牙、斯洛文尼亚、西班牙和美国。
由于预算削减实施在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大多数国家选择减少教师工资而不是增加班级编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子教育与家庭投资)
个人对专业 个人 适当的 = + + 教育的支出 基本生活支出 储蓄 负 债 家庭收入-
二、企业教育投资的行为分析
1.企业教育投资的一般行为动机和目的 经济人:利益最大化
2.企业教育投资范围和方式的选择
企业的教育投资范围一般主要集中在:
1)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收益的教育,如在职培训, 或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高等专业教育等;
+ 教育投资兼具消费性和生产性双重属性,这是
因为,
– 从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来看,教育是一种有形的消 费,又是一种潜在的生产 – 从教育的经济效益来看,教育投资是必要的消费, 又是“扩大”了的生产 – 从教育收益的周期来看,教育投资是今日的消费, 又是明日的生产 从教育过程和生产过程来看,教育投资是人力与 物力的消费,又是生产过程的必要准备
一、个人家庭教育投资的行为分析
1.个人家庭教育投资的一般行为动机和目的
1)两个条件:个人投资取决于收入、收益率、 风险和其它因素; 从事某投资的收益率应最高且大于成本。 2)除了追求经济效益外,还追求非经济效益 3)两个动机:A心理享受或精神满足
B劳动力或智力再生产
一、个人家庭教育投资的行为分析
4)利用公共权力确保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与平衡。
三、政府教育投资的行为分析
3.政府教育投资支出规模的决定 从理论上讲,政府教育投资支出规模主要取决于:
1)政府和社会对教育功能的认识
2)取决于社会对公平目标的追求 3) 社会收入的分配状态
4)受制于个人和企业对教育的投资行为状态。
三、政府教育投资的行为分析
三、高等教育投资负担与补偿的模式
( 成本分担)
因为,
– 从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来看,教育是一种有形的消 费,又是一种潜在的生产 从教育的经济效益来看,教育投资是必要的消费, 又是“扩大”了的生产 – 从教育收益的周期来看,教育投资是今日的消费, 又是明日的生产 – 从教育过程和生产过程来看,教育投资是人力与 物力的消费,又是生产过程的必要准备
“在许多年中为大多数举办高等教育所花的一切费用,如果能培养出象牛 顿、达尔文、莎士比亚或贝多芬那样的人,就足以得到补偿了。” ——马歇尔
+ 利益获得原则 + 能力支付原则
一、实行教育投资合理负担与补偿的理论依据
利益获得原则 + 能力支付原则
所谓利益获得原则,是指为了合理地 负担教育投资,使教育投资的负担合乎公 平的原则,教育投资的负担应与收益相配 合,谁受益谁负担,多受益多负担。
一、实行教育投资合理负担与补偿的理论依据
+ 利益获得原则 能力支付原则
非盈利性(非营利性) 连续性 固定性 递增性
教育投资的特点:
1. 2. 3. 4.
非盈利性(非营利性) 连续性 固定性 递增性
教育投资的特点:
1.
2. 3. 4.
非盈利性(非营利性) 连续性 固定性 递增性
教育投资的特点:非营利性) 连续性 固定性 递增性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必然 要投入一定的资源,否则教育活动就无法进行。 本章讨论的主题就是教育投资的来源、教育投资 应当由谁负担的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了 解教育投资的性质与特点,掌握教育投资的合理 负担与补偿的理论依据、原则与模式。
教育经济学认为,用于教育的支出是一种投 资。那么教育投资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投资呢?具 有哪些特点呢?
+ 教育投资兼具消费性和生产性双重属性,这是
因为,
– 从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来看,教育是一种有形的消 费,又是一种潜在的生产 – 从教育的经济效益来看,教育投资是必要的消费, 又是“扩大”了的生产 从教育收益的周期来看,教育投资是今日的消费, 又是明日的生产 – 从教育过程和生产过程来看,教育投资是人力与 物力的消费,又是生产过程的必要准备
教育投资的特点:
1.
2. 3. 4.
非盈利性(非营利性) 连续性 固定性 递增性
三、正确认识教育投资性质和特点的意义
+ 将教育视为经济发展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 教育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 + 对教育的投资应持续增长 + 应保证教育投资有一个稳定的来源
第二节 教育投资主体的行为分析
“学校经费如同教育的脊椎”。 ——罗森庭格(W.E.Rosentengel)
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社会 需要根据资源约束状况在生产性投 资与消费性投资之间进行抉择和判 断。
二、教育投资的性质和特点
+ 教育投资的性质 教育投资的特点
教育投资与物质投资的区别: 1) 投资的对象不同 2) 投资的来源不同 3) 投资的目的不同
教育投资的特点:
1.
2. 3. 4.
2.影响个人家庭教育投资的因素
1)个人及家庭的经济条件
2) 个人的智慧程度
3)职业需要 4)家长文化程度的差异 3.个人家庭教育投资支出的具体决定 个人对普通教育的=个人家庭收入-基本生活必需支 出最 大 可 能 支出
4.个人家庭对教育的最大可能投资支出 据有人测算,“高中生的人力投资是小学生的5.04 倍,大学生是小学生的17。9倍,硕士生是小学生的 28.5倍,博士生是小学生的42.8倍”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 要》提出,应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 育经费支出占GNP的比例,在2011年 仍未达到4%。
教育投资的特点:
1.
2. 3. 4.
非盈利性(非营利性) 连续性 固定性 递增性
“ 教育经费应做到三个增长,即预算内教 育经费的增幅应高于同年财政经常性收 入的增幅,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生 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也应逐年增长,保证 教师工资逐步增长。 ” ——《教育法》
三者目的相同但内涵和外延并不完全相同。
二、教育投资的性质和特点
+ 教育投资的性质 + 教育投资的特点
二、教育投资的性质和特点
教育投资的性质 + 教育投资的特点
+ 投资的类别:
+
+
+
纯消费性投资 纯生产性投资 兼具消费性和生产性双重属性的投资
+ 教育投资兼具消费性和生产性双重属性,这是
一、教育投资的涵义
教育投资 教育投资、人力投资及智力投资三者间的关系
一、教育投资的涵义
教育投资 教育投资、人力投资及智力投资三者间的关系
教育投资是投入教育领域中,用于 培养不同熟练程度的后备劳动力和各 种专门人才,以及提高人的劳动能力 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
一、教育投资的涵义
+ 教育投资兼具消费性和生产性双重属性,这是
因为,
– 从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来看,教育是一种有形的消 费,又是一种潜在的生产 – 从教育的经济效益来看,教育投资是必要的消费, 又是“扩大”了的生产 – 从教育收益的周期来看,教育投资是今日的消费, 又是明日的生产 – 从教育过程和生产过程来看,教育投资是人力与 物力的消费,又是生产过程的必要准备
因为,
– – – – 从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来看,教育是一种有形的消 费,又是一种潜在的生产 从教育的经济效益来看,教育投资是必要的消费, 又是“扩大”了的生产 从教育收益的周期来看,教育投资是今日的消费, 又是明日的生产 从教育过程和生产过程来看,教育投资是人力与 物力的消费,又是生产过程的必要准备
+ 教育投资兼具消费性和生产性双重属性,这是
2)能为企业带来非经济收益——为获得良好的社会声 誉和树立企业形象而进行公共活动的一部分,如捐赠 3)企业对教育机构的研究合同、培训合同支付的费用, 这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
三、政府教育投资的行为分析
1.政府教育投资的一般行为动机和目的
政府也是经济人:官员经济
2.政府教育投资范围和方式的选择 1)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公共需要” 2)维护“社会公平” ,实现教育的机会均等 3)充分发挥投资主渠道的作用,保证教育的正常发展
所谓能力支付原则,是指所有从教育 中获得好处和利益的人(无论是直接的还 是间接的),都应按其支付能力大小提供 教育经费,能力越大,支付越多,能力越 小,支付越少。
二、教育投资的合理负担与补偿
教育投资只能来自国民收入
二、教育投资的合理负担与补偿
+ 国家的教育投资
+ 企业的教育投资 + 个人的教育投资
– 学杂费 (高校学费占年生均成本的比例最 高不超过25%)
教育投资负担呈多元化已是当今世 界的一般趋势。但对具体国家而言,合 理教育投资负担和补偿模式的构建,既 应考虑教育不同阶段的特点,也应考虑 现实的国情。
一、义务教育投资负担与补偿的模式 (政府买单 、免费、强制) 二、高级中等教育投资负担与补偿的模式
教育投资 教育投资、人力投资及智力投资三者间的关系
教育投资是投入教育领域中,用于培养不
同熟练程度的后备劳动力和各种专门人才、 以及提高人的劳动能力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 表现。 智力投资就是为开发和运用人的智力资源 所进行的投资。 人力投资是指用于形成、开发、保护人的 体力和智力,以形成人力资本的投资。
二、教育投资的合理负担与补偿
政府的教育投资
+ 企业的教育投资 + 个人的教育投资
+ 国家负担教育投资的主要形式:
– – – – – –
财政拨款 用于教育的税费 教育机构[主要是学校]税收的减免 专项补助 对学生资助 科研拨款
二、教育投资的合理负担与补偿
+ 国家的教育投资
企业的教育投资 + 个人的教育投资
因为,
从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来看,教育是一种有形的消 费,又是一种潜在的生产 – 从教育的经济效益来看,教育投资是必要的消费, 又是“扩大”了的生产 – 从教育收益的周期来看,教育投资是今日的消费, 又是明日的生产 – 从教育过程和生产过程来看,教育投资是人力与 物力的消费,又是生产过程的必要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