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最新6篇)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最新6篇)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最新6篇)三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初步认识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累语言,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是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搜集的资料,揭题。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地出示课件(中国政区图,红点闪烁显示小兴安岭的位置),帮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位置。

二、初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三、品读,析文悟情。

1、利用写春、夏美景的段落,渗透学法:(1)默读2~5自然段,想:在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中,你认为哪个季节的景色最美?划出有关的词句。

(2)按照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重点指导(次序不定)。

【夏天(当学生谈到夏天时)】①出示夏天一段的文字课件,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认为夏天的景色最美,是从哪些词句读出来的?(学生自由感知,次序不定)野花学生自由读写野花的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

指导读出野花的美。

树木你从这句话知道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树木长得这么密,怎么样能把它读出来,自己练习读。

指名读,请小老师给他评一评。

指名读。

②观看展示夏天美景的视频。

提问:看了视频,你想什么了?【春天(当学生谈到春天时)】①出示描写春天一段的文字课件。

请这个学生谈谈为什么认为春天的景色最美。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重点指导:写小鹿的句子自己读写小鹿的句子。

你能读懂了吗?谁能加动作读一读?全体学生起立加动作读写小鹿的句子。

比较句子树木抽出新的枝条。

树木长出新的枝条。

把“抽出”换成“长出”行不行?为什么?可以做动作体会体会。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第一课时复习目标:1、复习掌握第一、二单元的生字生词,能用"康复"、"意外"等词造句。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并能默写重点段落。

3、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能把句子补充完整,能修改病句。

5、能熟记简称歌。

复习内容: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蜿蜒民族驾驶谱写奴隶曲折不朽岛屿海域宝库水天相连星罗棋布连绵起伏询问固定顿时传递快慰哀伤飘飘悠悠2、同桌互批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能用"康复"、"意外"造句。

1、出示词语。

2、指名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

3、明确要求:用这两个词语造句时,分别将这两个词用于句子的中间和最后。

4、指名交流。

5、师生评价。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六一联欢会开始了,我仿佛()。

2、(),我很自豪。

3、中国载人航天飞船试飞成功的消息像()。

指名交流,师总结。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我捡起了地上的。

(2)吸引住了我的目光。

(3)小明从小就养成了讲文明。

(4)今天到公园去赏花。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个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正确的句子。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

3、默写第一课。

4、同桌互批,各自订正。

5、出示填空:(1)桑兰在她美好人生刚刚开始时,就发生了天大的不幸,然而她用()的毅力,()的精神,()承受(),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

(2)爸爸说雪儿是一只信鸽。

信鸽是不怕(),它能飞越(),忠实地为人们(),所以人们称它是"()"。

(3)啊,我为雪儿欢呼!你看它那双翅膀(),在蓝天中()……六、阅读分析。

1、齐背《雪儿》一文中的第二自然段。

2、师出示要求。

(1)照样子,写词语。

2024年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

2024年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

2024年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 真切感受到四季的变化之美,憧憬淳朴的乡村生活,思考大自然的现状与未来。

2. 关注具体的词句,感受北国乡村的美丽景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了解窗外四季美景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关注具体的词句,边读边想象,感受北国乡村的美丽景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现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语言描述法。

学法:引导学生采用读中感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优美的抒情散文《窗外》。

(齐读课题)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的呢?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窗外的景色怎么样?能不能用书中的一个词来概括?什么叫“古朴美丽”?这节课,让我们透过作者的窗子,去欣赏这古朴美丽的乡村四季。

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1、指名学生分别读描写四季美景的段落,想想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2、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想想美在哪里,把写得优美的词语、句子画出来,一会与同学交流你的体会。

3、学生汇报,师适时点拨:① 春天抓住“披、如丝细雨、抹、扑面而来、唱”体会用词的准确贴切,比喻拟人的生动传神。

想象春天还会有怎样优美的画面?春天给你怎样的感觉?你能读出春天的生机勃勃吗?熟读基础上指导背诵积累。

② 夏天想象“小河映夕阳”的情景。

抓住“无拘无束、飞进”体会夏天的快乐,通过“微风习习、蛙鸣声声、眨、捉迷藏”体会夏夜的美丽宁静。

指导朗读。

③ 秋天通过“一片金黄、一望无际”感受稻田丰收的场景,体会农民喜悦的心情。

指导学生读出丰收的喜悦。

④ 冬天通过“遍身鹅黄、滚圆可爱”想象小鸡的样子,感受冬天的生趣。

这段结束时用了什么标点符号?省略了什么内容你知道吗?能发挥你的想象,帮作者补充完整吗?三、感悟写法1、乡村的一年四季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可惜这古朴美丽的景色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齐读第六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一起看看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欢迎查阅!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练习复述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军民之间的鱼水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长征吗?(教师简单叙述红军长征背景)谁愿意给大家讲一个有关长征的故事?2、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一个在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军爱民的感人故事。

3、板书课题,齐读。

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二、初读课文1、过渡:刚才同学们提出了“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等等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读一读课文,看能否从课文当中找到答案。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打个“?”。

2、同学们,预习的效果又如何呢?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课文当中的生字词。

(1)出示词语。

藏族一段同胞朱德翻译糊涂怨不得平平展展春耕播下菩萨糟蹋挨饿地区不饶人尽心尽力(2)指名读,相机正音。

提醒:“藏族”两个均为平舌音;“菩萨”、“糟蹋”、“糊涂”第二个字均要念轻声;“饶”声母为r;多音字“挨”在“挨饿”中读?SPAN>i,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3)开火车读,齐读。

(4)用“尽心尽力”造句。

3、理解词意。

(1)本课的词语中,你有哪些不理解的?(2)讨论交流,相机介绍解决方法:查字典、向别人请教、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三、理清脉络过渡:同学们,扫除了以上阅读障碍,老师相信你们能把课文读得更好。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5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5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5篇)三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二类字只识不写。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通过诵读,从人们肆意杀狼,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学习第30课《狼何鹿》。

(板书课题)2、看了课题,说说狼和鹿之间你更喜欢谁?为什么?3、过度:课文中的狼和鹿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消灭了人人讨厌的狼会怎么样?请自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1、提出自读要求: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下列字词的意思。

贪婪哀嚎提防狩猎青烟袅袅2、学生自学课文3、检查自学情况(1)生字词语葱绿捕杀灾难下毒手生机勃勃枯黄功臣威胁传染病生儿育女(2)出示句子,读准多音字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

人们特意保护的鹿,倒成了“大坏蛋”。

(3)理解词语:贪婪哀嚎提防狩猎青烟袅袅(4)指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说说每个自然段将了什么?(三)学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一、三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2、交流。

3、出示插图。

(1)第一幅:请你仔细观察画面,然后到课文中找一找哪些语句是描写这个画面的?交流。

(2)第二幅:课文中哪些语句又是描写这个画面的呢?(3)同样的森林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请你结合课本上的文字来谈谈凯巴伯森林前后的变化。

交流:森林、鹿、狼。

4、啊,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小鸟歌唱,小鹿嬉戏,一幅多么美好和谐的画面啊;而如今的凯巴伯森林却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美丽可爱的鹿在一只只死去。

如此鲜明的变化,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请你找到刚才那两段话,练习有感情朗读。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男女生分读。

5、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凯巴伯森林有如此大的变化呢?请你仔细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第二幅插图该怎么画?交流6、现在你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吗?请你用几句话概括地说一下。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优秀6篇)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优秀6篇)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优秀6篇)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篇1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体会机器人导游的有趣。

2、渗透一些写作方法,为作文打好基础。

3、培养想象能力,能展开想象感受机器人导游的有趣教学难点:朗读指定的句子,并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听说上节课你们认识了几位新朋友,看!它们又来到了我们身边,就是这些机器人导游,(板书:机器人导游)你还记得它们吗?那就请你大声地喊出它们的名字吧!(板书:灵灵莹莹童童哈力)二、感悟“有趣”(一)、快速浏览课文,回忆一下这些机器人导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有趣的)文中哪些自然段主要描写它们是有趣的呢?(3、4自然段)(二)、第三自然段。

先跟老师一起到中国科学技术馆看看灵灵吧!1、快点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灵灵十分有趣的?2、反馈预设:重点感悟。

(1)“……可以随着场景的变化为大家讲解,还能够与参观的人们进行简单的交流。

”①自由谈感受②通过图片演示,理解“场景的变化”(2)一有人走近,它就会冲你微笑。

①自由谈感受。

②我来当参观者,你们就是灵灵,准备好了,我可走近你们了,你们应该……好,我看到了你的微笑!③刚一走近灵灵,它就冲我微笑,你们能体会到我此时的心情吗?(高兴舒服舒畅)(3)如果你挡了它的道,它会说“劳驾”。

①自由谈感受。

②如果有人挡了你的路,你会怎么说?③灵灵是怎样说的呢?机器人说话可和我们人不大一样,谁听过机器人说话?能给大家学学吗?(情况1:读一声情况2:一字一顿)自己试试(4)如果你触摸它的头部,它就会诙谐地说:“哦,好痒。

”①自由谈感受(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②你知道诙谐是什么意思吗?(说话有趣,引人发笑,这就叫幽默;你能用找近义词的方法解词,真了不起!)③能读出它的有趣吗?④自己读。

⑤我摸你的头了,你要是灵灵,会诙谐地说……你呢,会幽默地说……你这个机器人也说痒,可真有意思!(5)看到你穿得漂亮,它甚至会温柔地说:“我喜欢你漂亮的衣服。

苏教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复习教案优秀教案

苏教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复习教案优秀教案

苏教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复习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本学期所学汉字,能正确书写、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课文复习2.词语复习3.语法点复习4.写作复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复习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难点: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步骤1.导入同学们,我们即将结束本学期的语文学习,今天我们来复习一下所学的内容,看看谁的记忆力最好,掌握的知识最牢固。

2.课文复习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课文。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本学期学习的课文,包括《荷叶母亲》、《春天的小雨》、《和时间赛跑》等。

请同学们轮流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尽量做到声情并茂。

3.词语复习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下本学期学习的词语。

我会给出一个词语,请大家说出它的意思,并组内讨论一下如何在句子中运用这个词语。

词语示例:嫩绿、温暖、快乐、梦想等。

4.语法点复习我们复习一下本学期的语法点。

我会给出一些句子,请大家判断句子的正误,并说明原因。

句子示例:我昨天去公园玩。

(正确)我昨天去公园玩儿了。

(错误,因为“了”字多余)5.写作复习题目:《我的梦想》写作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语句通顺。

同学们,通过这次复习,你们觉得自己的收获如何?有没有觉得掌握得更牢固了?请大家谈谈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一起解决。

五、课后作业1.巩固本教案所学内容,做好课后复习。

3.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复习,发现部分同学对课文内容掌握较好,但词语运用和语法点掌握不够扎实。

针对这一问题,下一步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词语和语法点的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多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七、教学效果通过本次复习,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词语和语法点的掌握更加牢固。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教案目录1. [导言](#导言)2. [课程概述](#课程概述)3. [研究目标](#研究目标)4.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5.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6. [复重点](#复重点)7. [复提纲](#复提纲)8.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9.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导言本份教案是针对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的指导教案。

通过有效的复安排及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复语文知识,梳理重点,达到优秀的研究成绩。

课程概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包含了多个单元,涵盖了阅读理解、词语运用、作文写作等方面的内容。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词汇掌握和创作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研究目标本次复的研究目标如下:- 复并熟练掌握每个单元的重点知识和要点。

-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文章主旨、细节、推理等。

- 掌握词语的正确使用,包括词义辨析、造句等。

- 培养创作能力,包括写作表达和写作思路规范。

教学计划本次复从下册第一单元开始,按照单元顺序逐一进行复。

每个单元的复安排如下:1. 复该单元的重点知识和要点,包括概念、技巧等。

2. 进行相关练,帮助学生巩固复内容。

3. 通过阅读理解和写作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本次复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复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内容。

2. 练法:通过大量的练,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熟练程度和运用能力。

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4. 阅读法:通过阅读理解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复重点本次复的重点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汉字:包括常用字的认读和写作规范。

2. 词语:包括词义辨析、近义词、反义词等。

3. 语法:包括句子成分、句子结构、词性等基础知识点。

4. 阅读理解:包括主旨理解、细节理解、推理能力等。

复提纲第一单元:XXXX1. 知识点一:XXXX- XXXX- XXXX2. 知识点二:XXXX- XXXX- XXXX第二单元:XXXX1. 知识点一:XXXX- XXXX- XXXX2. 知识点二:XXXX- XXXX- XXXX...教学评估为了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掌握复效果,将进行以下教学评估方法:- 课堂练: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2010年6月15日)第一课时(第一二单元)一、听写词语。

蜿蜒民族驾驶谱写奴隶曲折不朽岛屿海域宝库水天相连星罗棋布连绵起伏询问固定顿时传递快慰哀伤飘飘悠悠二、能用“康复”、“意外”造句。

指名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

明确要求:用这两个词语造句时,分别将这两个词用于句子的中间和最后。

1、康复2、意外三、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六一联欢会开始了,我仿佛()。

2、(),我很自豪。

3、中国载人航天飞船试飞成功的消息像()。

四、修改病句。

(1)我捡起了地上的。

(2)吸引住了我的目光。

(3)小明从小就养成了讲文明。

(4)今天到公园去赏花。

五、复习课文。

(1)桑兰在她美好人生刚刚开始时,就发生了天大的不幸,然而她用()的毅力,()的精神,()承受(),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

(2)爸爸说雪儿是一只信鸽。

信鸽是不怕(),它能飞越(),忠实地为人们(),所以人们称它是“()”。

(3)啊,我为雪儿欢呼!你看它那双翅膀(),在蓝天中()……六、阅读分析。

1、背《雪儿》一文中的第二自然段。

(1)照样子,写词语。

雪白雪白()()()飘飘悠悠()()()(2)用横线画出“我”对刚到家的客人的做法。

(3)读一读最后一句话,说说“蓝天白云”跟雪儿有什么关系,跟“我”又有什么关系。

(4)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白云,我们还会看到(),看到()第二课时(第三、四单元)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第十课、第十一课、第十四课,并能默写重点段落。

复习成语。

默写《塞下曲》。

一、听写词语。

自豪镜子疼爱陷进变幻增添姿态笼罩遮挡酿蜜槐花飘香瑞雪初降铺天盖地糊涂警惕翻译据说同胞边境惊呆神勇无比热火朝天平平盏盏二、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各三个,并组成词语。

犭____()____()_____()氵____()____()_____()辶____()______()_____()艹____()______()_____()纟____()_______()_____()土_____()_______()_____()说说规律,帮助记忆。

如“犭”与动物名称有关,“氵”与水有关等。

三、修改病句。

(1)这幅山水画多么美丽而漂亮啊!(2)我们从小就培养了讲卫生的好习惯。

(3)我对学校每个地方都非常熟练。

(4)同学们被解放军叔叔的英勇事迹感激了。

(5)今天开家长会,所有的各位家长都到齐了。

四、出示填空:(1)小骆驼原来挺()的,因为()。

通过沙漠之旅,他明白了,那两个肉疙瘩能();两个又大又厚的脚掌能防止();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可以(),从此,他为自己感到()。

(2)庐山的景色十分(),那里有(),有(),有(),有(),尤其是(),更给它()。

(3)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心里装着()。

中午,桌上就摆出了(),()、()、(),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整个槐乡都浸在()中了。

六、阅读分析。

1、齐背《庐山的云雾》第二、三自然段。

2、读一读,分别画出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再齐读。

3、第二自然段中介绍了庐山云雾()的特点,第三自然段介绍了()的特点。

4、找出其中的比喻句读一读,说说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5、想一想,庐山云雾还会变化出什么样子?用“一会儿……一会儿……”将文中省略号的内容补充完整。

第三课时(第五单元)一、听写词语。

瀑布黄鹂浪费关键评理可惜整顿分析思索肺结核聚精会神两全其美二、造句。

1、果然2、如果……就……。

三、练习加标点。

(1)哥哥不以为然在声争辩道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2)弟弟很不服气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的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了呢四、复习课文。

(1)“两个黄鹂鸣翠柳,()。

(),()。

”这是()代诗人()写的古诗《》。

在这首诗中,作者前两句写了(),后两句写了()景,()、()、()、()四种色彩相互映衬,表达了诗人()。

(2)《争论的故事》中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想()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并跑到村里找人(),结果是他俩找到了一个()的办法,可惜这时候大雁()。

五、阅读分析1、齐读课文《争论的故事》第三大段。

2、联系上文说说“赞许”的意思。

3、为“聚精会神”换上适当的近义词。

第四课时(第六单元)一、听写词语。

必须泛起坚定上钩神秘凶猛匕首货轮输送佩服救援望而生畏展翅高飞二、修改病句。

(1)经过努力,王丽做作业马虎的现象比以前进步了。

(2)老师讲的知识,我基本上全懂了。

(3)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4)乌云和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三、复习课文。

(1)海上救护机可以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它还有许多兄弟,有的();有的();还有的()……(2)恐龙大多以吃()为主,也有专门()。

霸王龙就是非常()的()恐龙,它(),牙齿就像()。

四、关联词练习。

说说你所知道的关联词。

(1)()我认真听讲,()我的成绩进步了。

(2)隔壁老奶奶()给我弄吃的,()教我读书。

(3)()不注意用眼卫生,我们的眼睛()会近视。

(4)()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一点儿也不骄傲。

五、阅读分析1、齐读《恐龙》第二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说说“庞然大物”和“望而生畏”的意思。

3、用波浪线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4、这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哪四种恐龙,指名交流。

第五课时(第七单元)一、听写词语。

蜜蜂俘虏蜻蜓伸缩功绩肌肉暑假舅舅满载而归舞蹈饱胀莲蓬翩翩起舞二、修改病句。

(1)那晚的情景一直在我心中铭记。

(2)经过小华努力,使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3)我们有总共四十一个人。

(4)这是鲜艳的一面国旗。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荷花()2、(),多开心啊3、下课了老师对我说()。

四、复习课文。

(1)海底的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有的像小鸟一样(),有的像小狗一样(),还有的像人在()……(2)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螃蟹,()海鱼,()贝壳……(3)一阵微风吹来,我就(),(),不光是我一朵,()。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

蜻蜓飞过来,()。

小鱼在脚下游过,()……五、阅读分析1、背《荷花》第二三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说说“挨挨挤挤”、“饱胀”的意思。

3、说说刚开的、全开的、未开的花的姿态。

4、默写这些句子。

5、“我”把眼前的一池荷花当作一大幅活的画说明了什么?指名说。

6、画家是谁?从中你可以看出什么?指名交流。

第六课时(第八单元)一、听写词语。

简直仿佛捕杀喇叭精神疑惑疯长挥舞葱绿威胁欢天喜地生机勃勃传染病二、整理错乱的句子()有一次,一条小金鱼游到我的身边。

()文文家有个小水池,养着许多金鱼。

()我常常趴在池沿上,睁大眼睛看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

()它尾巴一摇就游跑了,可我差一点掉进水池里。

()我探着身子,伸手想抓住它。

师总结:先读一读,了解大意。

再根据其中的联系,找出句子的前后顺序。

一般的都有是按时间或地方的顺序来写的。

整理好了后,一定要再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

三、修改病句。

(1)经过三个月的锻炼,小明的身体。

(2)车子开到一个南京市区宾馆门口停了下来。

(3)第一堂课,沙老师就给我留下了永远不能忘记的难忘的印象。

(4)我断定这个好主意可能是聪聪想出来的。

四、造句。

(1)渐渐地:(写天气的)(2)渐渐地:(写人物活动的)(3)越来越……越来越……:(学习方面)(4)越来越……越来越……:(生活方面)五、复习课文。

经过王大伯的修剪,枝条是大大地()了,但来年的桃子产量却大大()了。

“()”是为了“()”,这里面还真有学问哩!六、阅读分析1、齐读《剪枝的学问》最后一自然段。

2、找出其中的一个比喻句,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说明了什么。

3、“我”看到桃树上又多又大的桃子又惊又喜。

喜的是什么?惊的是什么?4、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事例隐含着“减少”是为了“增加”这个道理,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来吗?第七课时1、综合修改病句。

(1)桑兰是海内外人士敬佩的。

(2)我们要不断新的知识。

(3)艰难地向高峰攀登。

(4)我决心改掉作业马虎。

(5)他把小女孩一口气背到了医院。

(6)我们把教室里的打扫得整整齐齐。

(7)宽敞的草原是牛马的乐园。

(8)这是两个四(2)班的同学做的好事。

(9)海峡两岸人民都愿望着祖国早日统一。

(10)听了校长的报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11)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克服了错误。

(12)大家积极体育活动。

(13)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儿童玩具。

(14)一小时后,我们到达了。

(15)妈妈说明天可能不一定下雨。

(16)我们要专心致志老师讲课。

(17)李方详细地检查了作业。

(18)我接受了老师的批评,但是我犯了错误。

(19)森林里,小兔的房子造得坚固结实。

(20)李川特别喜欢踢足球和排球。

(21)花园里的花很美丽极了!(22)语文这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

(23)书架上各种各样的摆着图书。

(24)老师讲的知识,我基本上全懂了。

(25)爱迪生试制电灯,不知多少次做了实验。

(26)我在公园里看到奇异的一种花草。

(27)我断定这个好主意可能是聪聪想出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