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同步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同步练习(含材料题答案)新人教版

第1课鸦片战争一、选择题:1.鸦片战争前,英国工业晶在中,国市场难以销售的原因是( ) A.英国工业晶太贵B.中国的手工业品比英国的好C.闭关锁国政策和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D+中国人不喜欢英国产品2.清政府查禁鸦片的根本原因是( )A.鸦片泛滥威胁清王朝统治B.林则徐恳请禁烟感动了清朝皇帝C.全国人民要求清王朝禁烟D.鸦片泛滥造成白银外流3.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禁绝鸦片B.中英贸易受到威胁C.英国要用武力保护鸦片贸易D.虎门销烟使英国遭受重大损4.鸦片战争中,林则徐被撤职的重要原因是( )A.英方的强烈要求打开中国市场B.琦善为贪功出卖自己人C.道光帝认为英军打到天津海岸是林之过D.虎门销烟使英国遭受重大损失5.《南京条约》中,中国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都在( )A.黄河流域地区 B.长江以北沿海地区C.淮河流域地区 D.长江以南沿海地区6.把鸦片战争视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是因为( )A.英军对中国发动了大规律侵略战争B.中国被纳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C.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D.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月”活动从6月3日开始,历史上的这一天,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领导人民取得了禁烟斗争的胜利。
:同时《国家禁毒委员会2004 2008年禁毒工作规划》把禁毒宣传教育作为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禁毒宣传教育是重中之重。
~k2004年9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在安全自护、远离毒品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请回答:(1)文中所提的这位民族英雄是谁?请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说明他为什么力主禁烟。
(2)我国把6月3日作为“禁毒宣传教育月”的第一天有何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3)为支持禁毒宣传教育月活动的开展请你针对青少年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吧!探究题: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这种失败是否必然?第1课答案:二.材料题:⑴这位民族英雄是林则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练习题附答案

第1课《鸦片战争》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
1、道光帝决定禁烟的根本原因是(D)A .为了继续推行闭关政策B.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C .林则徐请求严禁鸦片D.维护清朝的统治2、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是(C)A .1839年,清政府派林则徐去广东禁烟B.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C.1840年,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D.1840年,英军直达天津3、下列不属于中国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的是(B)A.南京B.上海C.广州D.福州4、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A)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落后就要挨打,是近代中国屈辱历给我们的警示。
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 )A、中英《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C、中国革命性质变化D、中国人民革命任务发生变化7、19世纪前期,西方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强国是(A)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8、19世纪前期,鸦片泛滥给清朝统治带来的严重危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1)政治更加腐败(2)军队战斗力进一步削弱(3)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4)严重影响政府财政A、(1)(2)(3)B、(1)(2)(4)C、(1)(3)(4)D、(2)(3)(4)9、鸦片战争期间,奋勇抗敌,战死在虎门炮台的清军广东水师提督是(D)A、林则徐B、琦善C、陈化成D、关天培10、道光帝的陵墓修得较为矮小,有学者指出,这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
”在道光帝手上丢了的“土地的是(C)A、台湾岛B、虎门C、香港岛D、澳门11、鸦片战争后,在中英两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今后大清国皇帝如有新恩施及他国,亦应准许英人“一体均沾”。
英国攻取的这项权利是(D)A、五中通商B、协定关税C、领事裁判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二、判断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练习题附答案

第1课《鸦片战争》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
1、道光帝决定禁烟的根本原因是(D)A .为了继续推行闭关政策B.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C .林则徐请求严禁鸦片D.维护清朝的统治2、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是(C)A .1839年,清政府派林则徐去广东禁烟B.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C.1840年,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D.1840年,英军直达天津3、下列不属于中国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的是(B)A.南京B.上海C.广州D.福州4、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A)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落后就要挨打,是近代中国屈辱历给我们的警示。
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 )A、中英《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C、中国革命性质变化D、中国人民革命任务发生变化7、19世纪前期,西方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强国是(A)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8、19世纪前期,鸦片泛滥给清朝统治带来的严重危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1)政治更加腐败(2)军队战斗力进一步削弱(3)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4)严重影响政府财政A、(1)(2)(3)B、(1)(2)(4)C、(1)(3)(4)D、(2)(3)(4)9、鸦片战争期间,奋勇抗敌,战死在虎门炮台的清军广东水师提督是(D)A、林则徐B、琦善C、陈化成D、关天培10、道光帝的陵墓修得较为矮小,有学者指出,这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
”在道光帝手上丢了的“土地的是(C)A、台湾岛B、虎门C、香港岛D、澳门11、鸦片战争后,在中英两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今后大清国皇帝如有新恩施及他国,亦应准许英人“一体均沾”。
英国攻取的这项权利是(D)A、五中通商B、协定关税C、领事裁判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二、判断题。
八上历史第1课 鸦片战争 同步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第1课鸦片战争同步训练1.战败赔款几乎是大清王朝在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必有条款,下面规定的分期赔款清单最有可能出自()2.林则徐禁烟的消息传到了英国,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及鸦片贸易集团立刻发出一片战争喧嚣,纷纷致书英国政府:“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借口B.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C.林则徐禁烟的历史进步性D.鸦片战争的巨大危害3.鸦片战争后,丁拱辰的《演炮图说》介绍西方的船炮技术,林则徐的《四洲志》搜集了西洋各国的情报与知识,魏源的《海国图志》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徐维畲的《瀛寰志略》重点考察了欧美各国的国情状况。
这些现象表明当时中国()A.天朝上国的观念被完全颠覆B.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得到实践C.西方军事技术已经广泛输入D.时势变化促使学者转向实学4.“‘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
殖民者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
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
”材料意在说明鸦片贸易()A.加剧朝廷的政治腐败B.削弱军队的战斗力C.摧残国人的身心健康D.威胁国家财政收入5.“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外来侵略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B.战争开始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C.鸦片战争促使清政府统治瓦解D.鸦片战争使民族矛盾急剧上升6.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建立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十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块的内容就是“虎门销烟”。
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A.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B.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7.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中说,“过去的中西关系,一切操之于中国,今后是几乎事事由人:过去是中国不以平等待人,……现在及今后反以不平等对待中国了。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测试题(含答案)1.下图是虎门的标志性雕塑建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
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领导这场禁烟运动的是()A.林则徐B.郑成功C.左宗棠D.邓世昌2.1839年6月3日,实行销毁,先于虎门海滩,掘池引水,撒盐成卤,将鸦片剖切抛入泡浸……然后放入大洋,历时二十二日。
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A.沉重地打击了俄国走私鸦片的奸商B.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C.使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D.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索3.下块浮雕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上大型浮雕的第一块,展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这块浮雕应该是A.金田起义B.虎门销烟C.洋务运动D.辛亥革命4.第一手史料是指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是事件(或活动)的当时记录,是事件的实际目击者或参与者所经历的。
下列可以作为研究鸦片战争的第一手史料的是()A.史书《天朝的崩溃》B.小说《清史演义》C.电影《鸦片战争》D.虎门硝烟旧址5.下列关于《南京条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割香港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须经双方协议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6.根据嘉定县相关记载,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
这一变化反映了,当地()A.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B.自强求富初显成效C.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7.下图是《1866-1893年中国和印度对英国茶叶出口总量示意图》,中国对英国茶叶出口总量下降的原因是()A.印度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B.英国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C.中国茶叶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比较大D.中国茶叶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比较小8.在电影《鸦片战争》中有以下片段:虎门海滩销烟,民众拍手称快;面对战争溃败,割地赔款,广东民众仍旧积极支持、配合清军与英军作战,奋勇抗争、誓死抵抗。
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附习题)

状元成才路
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通过条约, 美国、法国除享受英状元成才路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 扩大了侵略权益。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 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 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1课 鸦片战争
虎门销烟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的谈判代表在英国人 起草的《南京条约》上签字画押,停泊在南京江面 的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响起三声礼炮。这标志 着签字仪式的结束,也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终 结。我们不禁要问:英国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 清军为什么会在战争中失败?《南京条约》包括哪 些内容?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目标导航
1. 了解鸦片输入的危害,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的 故事。
2. 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简单经过和结果。 3. 理解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4. 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鸦片走私
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 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状元成才资路 本主义时代,英国 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过程: 1840年 封锁珠江口 攻陷浙江定海 直趋天津
1841年初
强占香港岛 进攻虎门炮台 占领广州城北的四方炮台
1841年秋-1842年8月 攻占厦门、定海、宁波 进犯吴淞 攻占镇江 到达南京下关江面 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在这场战争中,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 年近七旬的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同步练习(解析版)

第1课鸦片战争(原卷版)一、选择题1.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没有国旗的。
在中外交涉中,清政府因见西方列强侵华舰船均悬挂本国国旗。
于是,在1866年,总理衙门确定大清黄龙旗为中国的第一面国旗。
由此可见,列强侵略()A.推动清政府产生近代国家意识B.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全面灾难C.促使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真理D.给中国人民带来西方生活方式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A.中英《南京条约》B.中日《马关条约》C.中美《望厦条约》D.中法《黄埔条约》3.陈旭麓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该论述中的“这场战争”应是()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抗日战争D.人民解放战争4.近代中国,清政府割地.赔款……鸦片战争后,最先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A.英国、日本B.英国、美国C.英国、俄国D.英国、法国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报国情怀”。
能充分体现林则徐“报国情怀”的是()A.虎门销烟B.三元里抗英C.收复新疆D.黄海海战6.在纽约华埠立有林则徐铜像,铜像基座上题有中文“世界禁毒先驱林则徐”,禁毒先驱林则徐的伟大壮举是()7.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如果某同学想要实地考察林则徐查禁、销毁鸦片的具体史实,他最适合去的地方是()A.南京B.虎门C.天津D.北京8.表为清朝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英正当贸易情况。
英国为改变这种局面,19世20年代后直接采取的做法是()A.大量走私鸦片B.发动侵华战争C.要求五口通商D.中英协定关税9.中国禁烟后,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及鸦片贸易集团立即致书英国政府:“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
”这里的“无理举动”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0.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1课《鸦片战争》习题(含答案)

第1课鸦片战争学校班级姓名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 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是A. 林则徐虎门销烟B.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C. 郑成功收复台湾D. 道光时期鸦片肆虐2.(2017·青岛) 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
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
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3.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交战双方是清朝和英国B. 最后以英国胜利告终C. 爆发时间为1840年D. 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4. 下列关于《南京条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签订时间为1842年B.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C.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青岛、上海为通商口岸D.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5.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从A.鸦片战争以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C.八国联军侵华D.甲午战争以后6. 《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这一条款损害了中国的A.领土主权B.司法主权C.关税自主权D.内河航运权二、填空题:1.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 虎门销烟的领导者:。
3.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4.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从社会逐步沦为社会。
三、材料分析题:材料一清朝时人们在吸食鸦片材料二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万至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战争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阅读上面材料,请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一,谈一谈鸦片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哪些危害?(2)导致材料二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事件?发生在哪一年?(3)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步练习1.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认为鸦片不禁,几十年后会弄得国贫民弱,‚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道光皇帝准奏后,林则徐领导了()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洋务运动D.戊戌变法2.这场战争虽然始于鸦片走私,迫使中国放弃传统的朝贡外交体系,以西方国家主张的方式与其交往。
这场战争是()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中国近代史的开端C.中国近代化的开端D.全民族抗战的开端3.1842年,中英签订的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4.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5. 陈旭麓:‚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
‛陈旭麓先生评价的这场战争A.改变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性质B.开始了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的历程C.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进程D.形成了列强公开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6. 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规定A.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B.中国内地向各国列强开放C.不得自主决定关税D.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7. 道光帝给参与谈判的大臣下达的谕旨中有‚厦门、宁波、上海、准其贸易,但不准久住据为巢穴;福州不准开放,不得已可改为泉州‛等内容。
该谕旨下达于哪次侵华战争期间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这里所说的‚大势‛是指A.英国推行炮舰政策B.西方列强加紧扩张C.中国社会全而落后D.工业文明迅速发展9. 一位英国商人曾说过这样的话:‚只要每个中国人衣服的下摆长一寸,就够曼彻斯特所有的工厂生产几十年。‛这揭示了()A.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B.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化C.曼彻斯特纺织厂生产能力有限D.中国纺织生产落后10.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西方列强’提供了更多的理由,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并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主要原因。
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之中去观察‛。
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B.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历程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开端11.阅读下列材料图一《南京条约》开放口岸示意图图二《马关条约》开放口岸示意图请回答:(1)右图为鸦片战争示意图,读图填空:图中江宁是今______(城市名);《南京条约》中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省份是(2)《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地理位置分布上有何不同?分析《马关条约》中开放通商口岸的影响。
(3)请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被迫开放‛的认识。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许多运往中国的英国工业产品难以推销。
1786年东印度公司试销棉纺织品,结果‚随便哪一种都卖不出去‛。
1821年运往广州的剪绒、印花布亏本达60%以上。
------1845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增长到239万多磅。
其中主要工业产品棉布棉纱的输华总值,从1842年的70多万磅,增长到1845年的173万多磅。
---------《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指出英国在华贸易发生了什么变化?(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和解析【答案】1.A2.B3.A4.C5.A6.C7.A8.D9.A 10.A11. (1)南京;福建;(2)《南京条约》开放的港口分布在沿海,而《马关条约》开放的港口则由沿海扩展到内陆。
使列强的势力扩展到内陆,更有利于列强的掠夺;(3)中国‚被迫开放‛尽管给当时的清政府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却客观上推动了开放城市的近代化文明进程(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2. (1)由卖不出去,贸易亏本到输华货物总值快速增长;(2)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使中国成为英国的商品销售市场。
【解析】1.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全部销毁.虎门销烟,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对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有着标志性的意义。
故道光皇帝准奏后,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
故选A。
本题以‚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为切入点,考查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题时,教育学生学习林则徐国家利益、无畏无惧的精神品质。
2. 1840年--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性的鸦片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使中国由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故选B。
本题以‚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为切入点,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本题以‚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为线索,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影响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记忆鸦片战争的影响。
3. 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1840年英国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故选A。
本题以‚1842年,中英签订的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为切入点,考查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的知识点。
本题以‚1842年,中英签订的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为线索,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南京条约》的影响。
4.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屈辱和沉重的灾难,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
所以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知识点。
识记理解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本题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题时,向学生说明,落后就要挨打,国富民强才能御敌。
教育学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5. 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点。
根据题干可以判断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正确;开始了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的历程是第二次鸦片战争,B错误;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进程是甲午中日战争战争,C错误;形成了列强公开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错误。
故选A。
6. 略7.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相关知识。
结合题干中的‚厦门、宁波、上海、准其贸易‛可以判断该谕旨下达于鸦片战争期间。
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综合分析,A符合题意。
故选A。
8.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人类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工业文明迅速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而清政府落后的农耕生产方式被先进文明的工业方式所取代是历史的趋势,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发动了侵华战争。
故选D。
9. 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点。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就是进出口贸易的不均衡。
外国的纺织行业在竞争中比较弱,大多依靠从中国进口,这就导致了英国往中国出口鸦片,用不正当贸易来扭转这个局面,这就导致了以后鸦片战争的爆发。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0. 略11. (1)本题考查《南京条约》,旨在考查学生的简单的知识迁移能力。
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江宁即为南京,因为《南京条约》即为《江宁条约》,条约中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为通商口岸,而福州和厦门是福建的城市。
(2)本题考查《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旨在考查学生的简单的知识迁移能力。
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开放的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通商口岸基本在东南沿海。
而《马关条约》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4个通商口岸已经深入长江中上游。
第二小问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为新的通商口岸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3)本题考查近代西方侵略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对西方入侵的辩证认识。
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方的入侵具有双重性,有积极的正面性,也有消极的影响。
考生可以从两方面来回答:消极方面,中国‚被迫开放‛给当时的清政府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积极方面,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客观上推动了开放城市的近代化文明进程。
12. (1)本题主要考查了英国在华贸易发生的变化。
根据材料中的‚786年东印度公司试销棉纺织品,结果‘随便哪一种都卖不出去’。
1821年运往广州的剪绒、印花布亏本达60%以上。
------1845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增长到239万多磅。
其中主要工业产品棉布棉纱的输华总值,从1842年的70多万磅,增长到1845年的173万多磅‛可以看出,英国在华贸易由卖不出去、贸易亏本到输华货物总值快速增长。
(2)本题主要考查了英国在华贸易发生变化的原因。
根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这样,使中国成为了英国的商品销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