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和方程解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章节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假设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假设法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具体的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假设法的运用。

同时,学生之间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假设法的含义,能够运用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假设法的运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课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掌握假设法。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包括实例、图片、动画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假设法的掌握。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用于展示和解释假设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实例,如:“小明有10个苹果,他想把这10个苹果平均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个问题,引出假设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解释假设法的含义和运用方法。

例如,假设每个朋友分到2个苹果,那么5个朋友一共需要10个苹果,这样每个朋友就可以分到2个苹果。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_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_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

6
7
20×7+8×6=188
20×6+8×7=176
答:大展板需要6块,小展板需要8块。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东海县安峰中心小学 徐发展
例2、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 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
多装了:10×5-42=8(人) 大船换小船每对换一次少2人 需要少8人,8÷2=4(次)
解:假设全是大船 (10×5-42)÷(5-3) =(50 -42)÷2 =8÷2 =4(只小船) 10-4=6(只大船) 答:租用大船6只,小船4只。
例2、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 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
解:假设全是小船 ( 42 -10×3)÷(5-3) 少装了:42-10×3=12(人) =(42-30)÷2 大船换小船每对换一次多2人 =12÷2 =6(只大船) 需要多12人,12÷2=6(次) 10-6=4(只小船) 答:租用大船6只,小船4只。
1、画8个圆,表示一共有8只动物。 2、先假设都是兔,给每只动物画4条腿。算出画的腿比22条多几条。 3、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条腿,再给其中的几只动物各去掉2条腿。 怎样才正好是22条腿?画一画。 4、鸡有( )只,兔有( )只。
5
3
8×4 -22=10 (条)
再去10条腿,有兔3只,鸡5只。
六年级同学制作了176件蝴蝶标本,分别在13块展板展出。每 块小展板贴8件。每块大展板贴20件。两种展板各有多少块? 大展板块数 8 7 6 小展板块数 5 蝴蝶标本总件数 20×8+8×5=200 和176件比较 +23 +12 0

苏教版六年级上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苏教版六年级上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苏教版六年级上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多种多样,而假设法就是其中一种非常实用且有趣的策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假设法,简单来说,就是当我们面对一个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时,通过先假设某种情况成立,然后按照这个假设去推理和计算,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说,有这样一道题:小明买了 2 支钢笔和 3 支铅笔,一共花费18 元。

已知 1 支钢笔的价钱相当于 3 支铅笔的价钱,那么钢笔和铅笔的单价各是多少?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假设法来解决。

因为 1 支钢笔的价钱相当于3 支铅笔的价钱,那我们就假设小明买的全是铅笔。

2 支钢笔相当于 6 支铅笔,加上原来的 3 支铅笔,一共就是 9 支铅笔,总共花费 18 元,那么每支铅笔的价格就是 18÷9 = 2 元。

因为 1 支钢笔相当于 3 支铅笔的价钱,所以钢笔的单价就是 2×3 = 6 元。

再来看一个例子:在一个停车场里,汽车和摩托车一共有 32 辆,轮子一共有 108 个。

请问汽车和摩托车各有多少辆?我们先假设停车场里全是摩托车。

因为每辆摩托车有 2 个轮子,那么 32 辆摩托车就有 32×2 = 64 个轮子。

但实际有 108 个轮子,多出来的轮子就是汽车比摩托车多的轮子。

每辆汽车有 4 个轮子,比摩托车多 2 个轮子。

所以汽车的数量就是(108 64)÷ 2 = 22 辆,摩托车的数量就是 32 22 = 10 辆。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假设法能够帮助我们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我们更容易找到解题的思路。

那么,在使用假设法时,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呢?首先,要明确假设的对象和依据。

假设不是随意的,而是要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关系来进行合理的假设。

其次,在假设之后,要按照假设进行推理和计算,并且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最后,得到结果后,要进行检验,看看是否符合题目中的条件。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和方程解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章节主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假设法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假设法的含义和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四则运算和方程解法都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停留在简单的运算层面,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路。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假设法的实际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假设法来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假设法的含义和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假设法的含义和应用。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假设法的含义和应用。

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问题,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导入和操练环节。

2.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展示。

3.准备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过程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如“小明有10个苹果,他想把这10个苹果平均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让学生尝试解决,从而引出假设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实际问题,如“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如果每组最多有6人,最多可以分成多少组?”让学生尝试解决,引导学生运用假设法来解决问题。

3.操练(1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和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假设法。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 假设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 假设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8-69页例1和练一练,第72页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通过假设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感悟假设的策略,并能运用策略解答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运用假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等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用等量假设的方法使原来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白怎样假设及正确把握假设后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智慧课堂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课前预习作业(使用智慧课堂生成作业报告)二、复习导入:通过智慧课堂展示预习作业报告出示预习作业2(ppt):把720毫升可乐,倒入9个同样大的杯子里,正好可以倒满,平均每个杯子的容量是多少毫升?提问:9个杯子是怎样的?也就是说720毫升的可乐是怎么分的?二、探索新知:1.出示挑战1(ppt):一瓶720毫升的可乐,正好倒满6个小杯和1个大杯,已知小杯容量是大杯,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的13提问:挑战1和预习作业2,它们有什么不同?(ppt)预习作业2有几个未知量?挑战1有几个未知量?(板书:两个未知量、一个未知量)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解决这样复杂的实际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理解题意:谈话:继续看挑战1,这一句话已知小杯容量是大杯的三分之一,还可以如何表达?观察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你们能找到怎样的数量关系?(板书数量关系)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办法: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并对需要帮助的小组做个别指导。

方法一:假设把720毫升可乐全部倒入小杯。

提问:把720毫升可乐全部倒入小杯,结果会怎样?1个大杯要换成几个小杯?把大杯换成小杯后,一共需要多少个小杯?小组代表发言。

苏教版 小学六年级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

苏教版 小学六年级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选取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

教材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分析题目中所呈现的数量关系,最终尝试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在案例解决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情分析:学习假设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之前,学生已经在四年级、五年级学习了用画图、列表、一一列举和倒推等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学习和运用这些策略的过程中,感受了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意识。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假设,充实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

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活经验,感知策略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你们看过《举起手来》这部电影吗?好看吗?你们想玩“举起手来”的游戏吗?宣布游戏规则。

游戏开始,请分别举6、12、8、11只手。

公布获胜的小组,并请一位小冠军说说有什么好方法。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初步体验假设策略给游戏带来的及时帮助。

】2.名人导言,引入新知齐读华罗庚的名言。

“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新的数学方法究竟是什么呢?【设计意图:教育学生要不断探索新的更科学实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的重要性。

】3.齐读目标,板书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并鼓励自己要努力达成目标。

】二、自主探究,理解策略探究例1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
5角=0.5元 假设40枚全是0.5元. 比实际多: 33-40×0.5=13(元)
1元的枚数: 13÷(1- 0.5)=26(枚)
5角的枚数: 40 - 26=14(枚)
明代大数学家程大位著的《算法统宗》 中有这样一题:
一百馒头一百僧,100个和尚吃100个馒头。 大僧三个更无增;大和尚一人吃三个, 小僧三人分一个,小和尚三人吃一个。 大小和尚各几丁? 大、小和尚各多少人?
5×6+3×4=42(人) 6+4=10(只) 答:租用的大船有6只,租用的小船有4只。
鸡和兔一共有8只,数一数腿有22条。你知道 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吗?
鸡和兔一共有8只,数一数腿有22条。你知道 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吗?
(1)画8个圆,表示一共有8只动物。
(2)先假设,根据假设给每只动物画上腿, 算出画的腿比实际多(或少)几条。 (3)怎样进行调整。
假设两种展板的块数,计算标本总件数,再进行调整。
大展板块 小展板块 蝴蝶标本总件 和176件



比较
5
8
6
7
7
6
8
5
2、小明的储蓄罐里1元和5角的硬币一共40枚, 有33元。1元和5角的硬币各有多少枚?
假设全是1元,一共有: 40×1=40(元)
比实际多多少元:
把一个1元换成一个 5角,少了多少元?
从1只兔开始,一个一个地试,把试 的结果填在表里.
一共只数 8 8 8 8
兔/只
1 2 3 4
鸡/只
7 6 5 4
腿/条
18 20 22 24
举手游戏规则:
1. 每组5人,每个组举手的只数要和报出的数 字一样,每人至少举一只手。 2. 小组里可以商量,按要求举手最快一组获胜。 3. 其他同学做裁判。

苏教版六上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教案

苏教版六上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教案

苏教版六上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上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和一些简单的几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授的。

本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假设法在解决问题时的应用,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体会假设法的思考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六年级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四则运算和几何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还是依赖于直接运算或者直观的图形辅助,对于抽象的假设法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考方式,逐步掌握假设法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假设法在解决问题时的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考方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假设法的应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考方式,灵活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体会假设法的思考过程,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考方式。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假设法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教学演示。

2.准备小组讨论的题目,用于巩固学习内容。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假设法的思考。

例如:小明有10个苹果,他要把这些苹果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至少要分到1个苹果,请问怎样分才能使每个朋友得到的苹果数尽可能相等?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是你,你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个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假设法的思考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尝试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假设法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装了:10×5-42=8(人) 大船换小船每对换一次少2人 需要少8人,8÷2=4(次)
解:假设全是大船 (10×5-42)÷(5-3) =(50 -42)÷2 =8÷2 =4(只小船) 10-4=6(只大船) 答:租用大船6只,小船4只。
例2、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 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
答:大展板需要6块,小展板需要8块。
解:假设全是小船 ( 42 -10×3)÷(5-3) 少装了:42-10×3=12(人) =(42-30)÷2 大船换小船每对换一次多2人 =12÷2 =6(只大船) 需要多12人,12÷2=6(次) 10-6=4(只小船) 答:租用大船6只,小船4只。
例2、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 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 大船只数 10 9 8 7 6 小船只数 0 1 2 3 4 总人数 50 48 46 44 42 和42人比较 多8人 多6人 多4人 多2人 正好
答:租用大船6只,小船4只。
鸡和兔一共有8只,数一数腿有22条。你知道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吗? 1、画8个圆,表示一共有8只动物。 2、先假设都是鸡,给每只动物画2条腿。算出画的腿比22条少几条。 3、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条腿,再给其中的几只动物各添上2条腿。 怎样才正好是22条腿?画一画。 4、鸡有( )只,兔有( )只。
5
3
22-8×2=6(条) 再添6条腿,有兔3只,鸡5只。
鸡和兔一共有8只,数一数腿有22条。你知道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吗? 1、画8个圆,表示一共有8只动物。 2、先假设都是兔,给每只动物画4条腿。算出画的腿比22条多几条。 3、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条腿,再给其中的几只动物各去掉2条腿。 怎样才正好是22条腿?画一画。 4、鸡有( )只,兔有( )只。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
14支笔奖给6名课上罪出色的学生, 14支笔奖给6名课上罪出色的学生, 支笔奖给 每人至少2 最多3 那么得2 每人至少2支,最多3支,那么得2支 最多几人? 支的最多几人? 最多几人?得3支的最多几人?
例2、全班42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
5
3
8×4 -22=10 (条) 再去10条腿,有兔3只,鸡5只。
六年级同学制作了176件蝴蝶标本,分别在13块展板展出。每 块小展板贴8件。每块大展板贴20件。两种展板各有多少块? 大展板块数 8 7 6 小展板块数 5 6 7 蝴蝶标本总件数 20×8+8×5=200 20×7+8×6=188 20×6+8×7=176 和176件比较 +23 +12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