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迎面接力跑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二跑《迎面接力跑》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二跑《迎面接力跑》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二跑《迎面接力跑》教案迎面接力跑是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二跑中的一项基础项目。

它是一种团队合作的跑步比赛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速度和耐力,同时也是锻炼学生心肺功能和身体协调性的有效方式。

一、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2. 提高学生的速度和耐力水平,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和毅力。

3. 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强体质健康水平。

4.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掌握接力赛跑的基本姿势和技巧。

2. 学习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策略。

3. 培养速度和耐力,提高体能水平。

4. 培养参赛的信心和意志力。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进行深呼吸和拉伸运动,预热身体,准备迎面接力跑。

引导学生重视热身活动的重要性,避免受伤。

2. 基本姿势和技巧的讲解:说明迎面接力跑的规则和要求,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起跑姿势、手棒传递的技巧和正确的终点姿势。

3. 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按照队伍的大小,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练习。

每个小组由4-6名学生组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起跑和终点姿势的模拟演练,并重点讲解手棒的正确传递方式。

4. 进行实际比赛:按照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距离进行比赛。

比赛时可以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5. 游戏反思和总结:比赛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反思和总结,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促使学生思考比赛中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四、教学重点1. 掌握起跑和终点姿势的技巧和规范。

2. 学会正确传递手棒,避免失误和时间浪费。

3.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技能展示,在讲解时和练习中重点观察学生起跑和接力的动作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 通过比赛成绩评价学生的速度和耐力水平的提升。

3. 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沟通和积极性等。

六、安全注意事项1. 要确保比赛场地平整,避免人员密集和障碍物。

迎面接力教案

迎面接力教案

迎面接力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迎面接力跑的方法。

2.通过游戏,比赛等手段提高学生参与的激情和快速奔跑的能力。

3.发展学生灵敏协调,下肢力量和腰腹力量等身体素质及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集体照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迎面传接棒技术难点:握棒的部位,交接棒的时机,错肩跑位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上课内容,强调安全问题。

3.安排见习生。

4.热身活动,复习武术操旭日东升二.基本部分1.教师讲解讲解正确动作要领并示范动作要领:接棒人站在起跑线后,身体前倾,脚尖对准跑的方向,右手前伸,四指并拢,五指分开,虎口对准来棒方向,传棒人以右手将棒竖起,传给接棒人。

2.学生原地练习方法:学生成四列横队站立,一三队向后转与二四队面对面站立,学生两两一组自己练习。

3.教师进行巡视,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集体纠错与个别纠错。

4.进行迎面接力跑动作要领:四列横队两两一组成纵队相对站立于两边的起跑线,发令后各组右边的同学迅速向左边跑去,自己站至左边排尾。

5.游戏:折返接力赛方法: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在统一起跑线上和规定的距离内折返跑把棒传给同组的队员依次进行到最先跑完的队伍为胜。

规则:不得用扔棒,途中有掉棒者必须由本人捡起方能继续跑。

要求:注意安全问题。

三.结束部分:1.集合整队,做放松活动。

2.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与点评。

3.回收器材。

4.将学生带回教室,师生再见。

场地器材:接力棒30根,田径场。

体育教案-迎面接力跑

体育教案-迎面接力跑

体育教案-迎面接力跑教案:迎面接力跑一. 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迎面接力跑的技能,提高学生的速度和爆发力。

2. 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 教学内容:1. 迎面接力跑的基本姿势和技巧。

2. 迎面接力跑的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团队合作和协调的重要性。

三. 教学准备:1. 一块平坦的运动场地。

2. 标记起点和终点线。

四. 教学过程:1. 热身运动:- 运动场地内绕圈慢跑5分钟。

- 进行拉伸运动,主要集中在腿部、臂部和腰部肌肉。

2. 技术讲解:- 介绍迎面接力跑的基本姿势和技巧,例如膝盖高抬、手臂摆动、身体保持平稳等。

- 注意教育学生必须牢记安全第一,避免相撞和受伤。

3. 迎面接力跑训练:- 分组进行训练,每组4人。

- 将每组分成ABCD四个小组,站在不同的位置。

A和C在起点线上,B和D在终点线上。

- A和C同时开始跑,互相奔向对方。

- A和C跑到终点线后,将接力棒或者绳子交给B和D。

- B和D接力棒或绳子后,再次同时开始向对方跑。

- 最后一个人D完成跑到终点线后,团队完成接力。

4. 训练方法:- 首先从较短的距离开始,例如50米。

- 让学生多次练习,熟悉迎面接力跑的技巧和节奏。

- 随着学生的熟练程度提高,逐渐增加距离,例如100米、200米等。

5. 总结回顾:-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训练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 强调团队合作和协调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坚持训练,提高自己的速度和爆发力。

五. 课堂作业:让学生在家里进行迎面接力跑的练习,记录自己的训练时间和感受,并在下一堂课上分享。

六.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健康,避免相撞和受伤。

同时,要注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姿势和技巧,提供即时的指导和反馈。

此外,鼓励学生互相配合和合作,提高团队凝聚力和信任度。

体育教案迎面接力跑

体育教案迎面接力跑

体育教案-迎面接力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迎面接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规则。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速度和协调性。

4.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迎面接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规则。

2. 教学难点: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

2. 教学器材:接力棒、标志物、计时器。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迎面接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规则,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迎面接力跑的技巧,包括起跑、接棒、跑动和传棒等环节。

进行示范动作,让学生清楚了解每个环节的操作要领。

3.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迎面接力跑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提出改进意见。

4. 比赛实践(10分钟):各小组进行比赛,体验团队合作和竞技乐趣。

教师记录比赛成绩,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五、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教学方法、时间安排、学生参与度等。

2. 针对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掌握迎面接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规则。

2. 学生表现出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学生的速度和协调性有所提高。

4. 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表现出对体育的兴趣。

七、教学扩展:1. 组织更多形式的接力跑比赛,如:直线接力跑、环形接力跑等。

2. 结合其他体育项目,如:跑步、跳远、投掷等,进行综合训练。

3. 邀请其他班级或学校的学生参加比赛,促进交流和互动。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确保学生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互相支持和帮助。

迎面接力跑教案

迎面接力跑教案

迎面接力跑教案本教案旨在为教师提供一种有趣而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即迎面接力跑。

通过此教案,学生将在跑步的同时锻炼协作和速度,提高身体素质和团队意识。

一、教学目标1. 学习迎面接力跑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 提高学生跑步速度和快速转身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4. 增强学生的体能水平和身体素质。

二、教学准备1. 足够的跑道空间。

2. 标记起跑点和终点线。

3. 跑步计时器。

4. 学生分组名单。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学生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以准备身体。

2. 迎面接力跑规则介绍教师向学生介绍迎面接力跑的规则:- 将学生分为两个队伍,每个队伍站在起跑线的一端。

- 第一个队员从起跑线出发,向终点线跑去。

- 在终点线处,第一个队员将接力棒交给第二个队员。

- 第二个队员从终点线出发,向起跑线跑去。

- 队员们依此类推,直到所有队员完成接力。

- 最终,完成接力所用时间最短的队伍获胜。

3. 技巧讲解教师向学生展示和解释迎面接力跑的关键技巧:- 转身技巧:当队员跑完一段距离后,需要快速转身回到起跑线。

学生应该学会如何快速转身,以节省时间。

- 接力棒交接技巧:队员们需要在接力棒交接时保持平稳和高效。

交接时应注意传递棒的正确姿势和时机。

4. 组织实践活动教师按提前准备的名单将学生分成两个队伍。

学生们站好队,准备进行迎面接力跑活动。

教师使用计时器记录每个队伍完成接力所用的时间,并记录队伍的名次。

每个队伍完成接力后,教师进行简短的点评和讲解。

着重强调队伍中的团队合作和不断提高速度的重要性。

5. 游戏延伸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进一步延伸活动。

- 增加障碍物:在跑道上放置障碍物,增加队员们的挑战和反应能力。

- 逆向迎面接力:调整队伍的起跑点和终点线的位置,使队员们需要反向奔跑。

这将增加活动的难度和乐趣。

四、教学总结在教学结束时,教师可以对全班进行总结,回顾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表现。

强调团队合作和个人努力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未来的体育活动中继续努力。

六年级体育教案 迎面接力跑

六年级体育教案 迎面接力跑

六年级体育教案迎面接力跑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2. 提高学生的迎面接力跑技术水平;
3. 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性的发展。

教学内容:
迎面接力跑。

教学准备:
教案书、操场、标志物(如绳子或圆圈)、计时器、纸、笔等。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和目标,并回顾一下上次学过的接力跑的基本要求和规则。

Step 2:讲解技术要领(10分钟)
教师向学生讲解迎面接力跑的技术要领,包括出发姿势、转身姿势、传递棒技巧等。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或实例演示来展示正确的动作。

Step 3:分组练习(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包括两个队员,一个队员进行迎面接力跑,另一个队员进行接棒。

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技术要领进行练习,并互相给予指导和鼓励。

Step 4:进行比赛(15分钟)
让每个小组按顺序进行比赛,并记录每个小组的成绩。

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距离和障碍物来增加挑战性。

Step 5:总结(5分钟)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迎面接力跑的技术要领和注意事项,并对每个小组的表现给予评价和反馈。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迎面接力跑的感想和体会,并准备下一堂课的内容。

教学扩展:
1. 可以增加更多的比赛项目和规则,如三人接力、盲目传递等;
2. 可以进行团队对抗赛,增加比赛的趣味性和竞争性;
3. 可以邀请专业运动员或教练进行示范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体育课《 迎面接力跑》教案

体育课《 迎面接力跑》教案

《迎面接力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迎面接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规则。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3. 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协调性和灵敏性等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迎面接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规则讲解。

2. 迎面接力跑的实践训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迎面接力跑的交接棒技巧、团队合作。

2. 教学难点:交接棒的顺畅传递、跑动中的协调性。

四、教学资源1. 体育器材:接力棒、计时器、标志物。

2.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a. 教师简要介绍迎面接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规则。

b.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a. 教师讲解迎面接力跑的交接棒技巧。

b. 教师示范交接棒的动作要领。

c. 学生模仿练习。

3. 实践训练(10分钟)a.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迎面接力跑练习。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

c. 学生自主练习,提高交接棒技巧。

4. 比赛环节(10分钟)a. 学生进行小组比赛,检验学习效果。

b. 教师记录比赛成绩,给予评价。

c. 学生总结经验,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5. 课堂小结(5分钟)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注意事项。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教学评价1. 教师将对学生在实践训练和比赛环节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交接棒技巧、跑动速度、团队合作等方面。

3. 小组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评价,共同提高。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其他接力跑比赛,如4x100米接力跑,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2. 邀请其他班级或学校的学生进行友谊赛,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八、安全注意事项1. 学生在练习和比赛过程中,要注意自我保护,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教师要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3. 提醒学生不要在操场上有危险动作,如打闹、追逐等。

九、课后作业1. 学生需在课后完成家庭作业,内容包括:a. 复习迎面接力跑的基本技巧和规则。

《迎面接力跑》教学设计

《迎面接力跑》教学设计

《迎面接力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迎面接力跑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2.学会正确地传递接力棒。

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准备:接力跑道、接力棒、计时器、扩音器等。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引入迎面接力跑这个项目,提问学生有没有听说过这个项目,以及他们对迎面接力跑的了解程度。

第二步:讲解规则和要求(15分钟)1.解释迎面接力跑的规则和要求。

迎面接力跑是一项团队接力赛事,由四名运动员组成,每个队员要完成一段指定的距离。

2.解释传递接力棒的规则。

传递接力棒时,运动员可以使用手或者身体的任何部位,但接力棒必须完全通过传递区域,才能算作传递成功。

3.讲解开始和结束的姿势。

比赛开始时,运动员必须站在起跑线上,等待裁判员的发令枪声。

比赛结束时,各队的最后一个队员要绕过终点线一定的距离,并举起接力棒,表示完成比赛。

第三步:示范和练习(30分钟)1.进行示范:请四名学生代表每个队员进行示范。

其中一个学生先站在起跑线上准备接棒,另一个学生通过正确的姿势将接力棒传递给他。

然后接力棒逐个传递,直到最后一名队员完成绕过终点线的动作。

2.练习传递接力棒: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接力跑练习。

每个小组以一个队伍的形式进行,轮流练习传递接力棒。

老师可以观察和指导他们的传递动作,确保每个学生都掌握了正确的技巧。

第四步:比赛和总结(25分钟)1.进行迎面接力跑比赛:将学生分成几个队伍,进行迎面接力跑比赛。

可以设立一个小奖品作为激励。

2.总结比赛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并且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经验和体会。

强调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性。

3.教师总结并强调学生们在活动中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第五步:课后延伸(5分钟)鼓励学生在家里或者课余时间继续进行接力跑的训练,并且可以设立一些挑战项目,鼓励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

教学反思:通过迎面接力跑这个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和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跑——迎面接力跑教案
班级:初一10班教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了解迎面接力跑,明确迎面接力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并初步掌握传接棒技术动作,把握好传、接棒时机与配合。

3、情感目标:在趣味接力赛中,让学生在活动中用智慧和技巧与同伴协作体验成功乐趣,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
2、穿越火线—障碍传接跑。

3、迎面接力跑的技术动作。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传接棒技术动作。

2、难点:把握好传、接棒时机与配合。

四、教学方法
1、分组讨论法。

2、分组教学法。

3、讲解示范法。

五、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整队、汇报人数师生问好。

2、宣告本课学习内容。

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4、组织形式:
♀♀♀♀♀♀♀♀♀♀
♀♀♀♀♀♀♀♀♀♀
♀♀♀♀♀♀♀♀♀♀要求:快、静、齐
♀♀♀♀♀♀♀♀♀♀

(二)、准备部分
1、全班成四路纵队慢跑三圈。

2、徒手热身操:①头部运动②振臂运动③扩胸运动④腹背运到
⑤弓步压腿⑥仆步运动⑦活动关节。

3、穿越火线—障碍接力跑。

(1)通过小组游戏思考迎面接力注意事项及技巧
(2)游戏要求:学生通过跨、跳、绕、钻等方法越过障碍跑回来,并以击掌
的形势完成接力。

(3)组织形式:
♀♀♀♀♀♀♀♀♀♀─→◆─→★─→■─→●
♀♀♀♀♀♀♀♀♀♀─→◆─→★─→■─→●
♀♀♀♀♀♀♀♀♀♀─→◆─→★─→■─→●
♀♀♀♀♀♀♀♀♀♀─→◆─→★─→■─→●

(三)基本部分
1、小组思考并讨论迎面接力注意事项及技巧(每一个组找一、二名同学回答问题)。

2、教师讲解迎面接力跑动作方法、注意事项及动作技巧。

3、教师示范具体动作(让一或二个学生参与)。

4、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练习(每一个小三组练习四次)。

5、教师选择优秀学生,进行示范,并进行表扬。

6、教师纠错讲解并示范完整动作。

7、教师把本班同学分组进行迎面接力跑比赛二次(教师裁判)。

8、组织形式:
♀♀♀♀♀传接棒─→传接棒♀♀♀♀♀
♀♀♀♀♀传接棒─→传接棒♀♀♀♀♀
♀♀♀♀♀传接棒─→传接棒♀♀♀♀♀
♀♀♀♀♀传接棒─→传接棒♀♀♀♀♀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拍手操。

2、教师点评本堂课学生表现情况。

3、回顾本堂课教学要点及内容。

4、教师宣布下课,师生相互“再见”。

五、课后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