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意识障碍程度的临床表现有
意识障碍的判断

桥脑基底部病变,双侧皮质脊髓束及皮质脑干束受损,导致几乎全部运动功能丧失,桥脑及以脑神经均瘫痪。
01
表现为四肢瘫,不能讲话和吞咽,可自主睁眼或用眼球垂直活动示意,看似昏迷,实为神志清晰。
02
脑电图正常,多见于脑血管病。
03
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
容易与意识障碍混淆的行为状态
鉴别诊断
类别
意识
觉醒-睡眠周期
运动
听觉
视觉
交流
情感
昏迷
无
缺乏
原始反射活动 姿势反射活动
无
无
无
无
植物状态
无
存在
姿势反射活动 痛刺激回避动作 偶尔无目的动作
反射性惊觉 短暂循声
反射性惊觉 短暂注视
无
无 反射性强哭笑
最低意识状态
部分
存在
痛刺激定位 触摸握物动作 适应物体的大小形态 自主运动(如挠痒)
声源定位 间断执行指令
漫游性自动症 是意识朦胧状态的特殊形式,以不具有幻觉、妄想和情绪改变为特点。 患者意识障碍期间可表现无目的、与所处环境不相适应、甚至无意义的动作。 如无目的徘徊,机械重复简单动作。 持续时间短,突发突止,清醒后对发作过程中的经历不能回忆。 如梦游症和神游症 多见于癫痫和癔病,也可见于急性应激障碍或颅脑损伤
嗜睡somnolent
昏睡Stupor
是意识障碍早期表现,轻度刺激后可唤醒,唤醒后定向力基本完整,能配合检查,停止刺激后进入入睡状态。
处于较深睡眠,较重的疼痛或言语刺激方可唤醒,唤醒后模糊地作答,停止刺激后进入入睡状态。
昏迷Coma
意识水平严重下降 是一种睡眠样状态 任何刺激不能使意识障碍程度减轻或转为清醒 在闭目的状态下,对外部的刺激和内部的需要无意识反应,不能被唤醒
意识障碍有哪些症状?

意识障碍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意识障碍症状,尤其是意识障碍的早期症状,意识障碍有什么表现?得了意识障碍会怎样?以及意识障碍有哪些并发病症,意识障碍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意识障碍常见症状:定向力障碍、昏迷、昏睡、嗜睡*一、症状意识的改变从概念上分为2类。
一类累及觉醒(arousal),即意识的“开关”系统,出现一系列从觉知(awareness)到昏迷的连续统一行为状态,临床上区别为:①觉知(awareness);②嗜睡(lethargy);③意识模糊(confusion);④昏睡及昏迷(coma)。
这些状态是动态的,可随时间而改变,前后二者之间并无截然的界线。
除此而外,类昏迷状态和谵妄,也属于意识改变并累及觉醒水平的范畴。
另一类“意识”是指精神(心理)活动的“内容”,即大脑的高级功能,涉及认知(cognition)与情感(affection)活动,此类意识改变的例子包括痴呆、遗忘、妄想及不注意(inattention)等。
除深度痴呆外,此类意识改变并不累及觉醒水平。
意识改变的惟一正常形式是睡眠。
觉知或意识清楚是指完整而正常的觉醒状态。
1.嗜睡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患者经常入睡,能被唤醒,醒来后意识基本正常,或有轻度定向障碍及反应迟钝。
2.意识模糊患者的时间、空间及人物定向明显障碍,思维不连贯,常答非所问,错觉可为突出表现,幻觉少见,情感淡漠。
3.昏睡患者处于较深睡眠,不能被唤醒,不能对答,对伤害性刺激如针刺、压眶等会躲避或被唤醒,但旋即又熟睡。
4.昏迷:意识活动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或自身内部的需要不能感知。
可有无意识的活动,任何刺激均不能被唤醒。
按刺激反应及反射活动等可分三度:浅昏迷:随意活动消失,对疼痛刺激有反应,各种生理反射(吞咽、咳嗽、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应等)存在,体温、脉搏、呼吸多无明显改变,可伴谵妄或躁动。
深昏迷:随意活动完全消失,对各种刺激皆无反应,各种生理反射消失,可有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全身肌肉松驰、去大脑强直等。
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相信很多朋友对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都不是很清楚,那么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仅供大家参考。
想要了解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的朋友不妨接着往下看哦!下面请大家看具体的介绍。
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有哪些?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如下:一、嗜睡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患者经常入睡,能被唤醒,醒来后意识基本正常,或有轻度定向障碍及反应迟钝。
二、意识模糊患者的时间、空间及人物定向明显障碍,思维不连贯,常答非所问,错觉可为突出表现,幻觉少见,情感淡漠。
三、昏睡患者处于较深睡眠,不能被唤醒,不能对答,对伤害性刺激如针刺、压眶等会躲避或被唤醒,但旋即又熟睡。
四、昏迷意识活动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或自身内部的需要不能感知。
可有无意识的活动,任何刺激均不能被唤醒。
按刺激反应及反射活动等可分三度:1、浅昏迷:随意活动消失,对疼痛刺激有反应,各种生理反射(吞咽、咳嗽、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应等)存在,体温、脉搏、呼吸多无明显改变,可伴谵妄或躁动。
2、深昏迷:随意活动完全消失,对各种刺激皆无反应,各种生理反射消失,可有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全身肌肉松驰、去大脑强直等。
3、极度昏迷:又称脑死亡。
病人处于濒死状态,无自主呼吸,各种反射消失,脑电图呈病理性电静息,脑功能丧失持续在24小时以上,排除了药物因素的影响。
五、类昏迷状态许多不同的行为状态可以表现出类似于昏迷或与昏迷相混淆,而且,开初是昏迷的病人,在长短不一的时间后可逐渐发展为这些状态中的某一种。
这些行为状态主要包括:闭锁综合征又称失传出状态、持久性植物状态、无动性缄默症、意志缺乏症、紧张症、假昏迷。
一旦病人出现睡眠–觉醒周期,真正的昏迷就不再存在。
这些状态与真性昏迷的鉴别,对使用恰当的治疗及判定预后是重要的。
六、谵妄状态较意识模糊严重,定向力和自知力均障碍,不能与外界正常接触,常有丰富的错觉和幻觉,形象生动逼真的错觉可引起恐惧、外逃或伤人行为。
临床常见意识障碍及特点

临床常见意识障碍及特点
临床常见的意识障碍主要包括昏迷、嗜睡、淡漠、错乱和谵妄等。
每
一种意识障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临床表现。
1.昏迷:昏迷是一种意识状态的丧失或严重缺陷,通常表现为患者对
外界刺激无反应,无法唤醒,没有自主动作,并且失去对日常生活活动的
认知。
昏迷可以分为弥漫性和局灶性两类。
弥漫性昏迷通常伴有脑干功能
受损,如瞳孔缩小、全身强直等;而局灶性昏迷则可能是由于脑部特定区
域受损,如脑卒中等。
2.嗜睡:嗜睡是一种在清醒和昏迷之间的状态,患者表现为意识不清,易于疲劳,有持续性的嗜睡倾向。
嗜睡可以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缺氧、药物中毒、脑部病变等。
3.淡漠:淡漠是指患者的意识状态降低,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减
弱或完全丧失,患者表现出冷漠、无动于衷的态度。
淡漠常见于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
4.错乱:错乱是指患者的意识状态出现紊乱、混乱,患者在认知、理
解和表达上出现困难。
错乱常常表现为思维混乱、语言不清楚、行为不协
调等。
错乱常见于脑功能障碍、中毒等。
5.谵妄:谵妄是一种意识混乱状态,患者表现为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思维凌乱,语言含糊不清。
谵妄常见于感染性疾病、中毒、脑外伤等。
以上是临床常见的意识障碍及其特点。
不同的意识障碍类型有不同的
临床表现,如昏迷通常是意识完全丧失,嗜睡表现为持续性的嗜睡倾向,
淡漠是意识降低导致冷漠无动于衷的状态,错乱表现为认知、理解和表达
困难,谵妄则是意识混乱状态。
识别和了解这些意识障碍的特点对于及时发现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意识障碍的判断及护理详解演示文稿

第三十七页,共59页。
意识障碍的护理
•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认真观察病情,对意识障碍 病人的各种并发症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护 理、及时掌握病情动态,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第三十八页,共59页。
昏迷病人的急诊抢救
1.保持呼吸道通畅
第十页,共59页。
9
意识障碍的判断工具
-----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lasgow coma scale)
第十一页,共59页。
一、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由来
1974年,两位学者(Teasdale和Jennett)在格拉斯哥首次提出
临床昏迷量表,
英文全称Glasgow coma scale简称(GCS) 它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患者,客观的表达患者的意识状 态。
意识障碍的常见并发症
• 暴露性角膜
• 舌后坠
第三十四页,共59页。
意识障碍的常见并发症
• 肌肉萎缩
• 坠床
第三十五页,共59页。
2
意识障碍的护理
• 一般护理 • 1 .病室环境清洁、通风,床单位整洁舒适。
• 2 .专人护理,密观意识瞳孔变化及生命体征,准确及时记录,发 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正确按医嘱给药,准确记录24 小时出人 量。
2.辅助通气给氧:
3.保持正常的循环: 4.保持合适的体温
5.积极进行脑复苏
▲保持正常脑灌注:平均动脉 压-颅内压(平均动脉压在
50-150mmHg之间,自动调节脑 血流稳定)
第二十七页,共59页。
课堂练习二 患者女性,26岁,因吵架而服药,15分钟后家人发
现其呕吐,呼之不应,送医院急诊科抢救,查体发现患 者处于倦睡状态,呼唤睁眼,能正确回答简单问题,心 律规整,肝脾不大,刺激肢体可定位。
意识障碍的判断及护理分析解析

课堂练习二
患者女性,26岁,因吵架而服药,15分钟后家人 发现其呕吐,呼之不应,送医院急诊科抢救,查体发 现患者处于倦睡状态,呼唤睁眼,能正确回答简单问 题,心律规整,肝脾不大,刺激肢体可定位。
GCS--- E3V5M5 13分
课堂练习三
女性,61岁,因突然头痛、呕吐、右半身不能运动且昏 迷3小时。病人于晚饭后突然头痛、呕吐,随即被扶躺下, 此时发现右上下肢无力,言语含糊不清,躺下后约半小时呼 之不应。既往有高血压史已20余年,未正规治疗。护理查 体:意识不清,呼之不应,用力压眶上时病人有痛苦表情, 血压185/112mmHg,呼吸平稳,心肺未见异常,双侧瞳孔 等大,光反应存在,右上下肢瘫痪,左侧肢体刺激呈现屈曲 样表现。头CT提示脑出血。收入ICU病房。
意识障碍的护理
•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认真观察病情,对意识障碍 病人的各种并发症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护 理、及时掌握病情动态,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昏迷病人的急诊抢救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辅助通气给氧: 3.保持正常的循环: 4.保持合适的体温 5.积极进行脑复苏 ▲保持正常脑灌注:平均动 脉压-颅内压(平均动脉压 在50-150mmHg之间,自动 调节脑血流稳定) ▲亚低温治疗:降低脑代谢、 减少脑耗氧,保护脑细胞。 2-5天左右(深部体温3334℃)
言语反应
定向正常 应答错误 言语错乱 言语难辨 不语 5 4 3 2 1
运动反应
能按指令动作 对刺痛能定位 对刺痛能躲避 6 5 4
刺痛肢体有屈曲反应 3 刺痛肢体有过伸反应 2 无动作 1
15
GCS评分流程一
评估前准备: 诊断 意识状态 肌力
GCS评分流程二
一看、二叫、三刺激
采取捏耳唇及颈部肌肉 避免使用压眶刺激造成 病人闭眼
意识障碍的分类

03
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与评估
意识障碍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意识障碍的临床症状
• 嗜睡:白天过度睡眠,难以唤醒
• 昏睡:整日昏睡,难以唤醒
• 昏迷:意识丧失,无法唤醒
意识障碍的体征
• 神经系统检查:肌力、反射、感觉等异常
• 生命体征检查:呼吸、心率、血压等异常
• 瞳孔检查: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等异常
•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 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意识障碍患者的家庭支持与关爱
家庭支持的意义
家庭关爱的方法
• 提供情感和生活照顾
• 耐心倾听: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
• 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回归社会
• 关爱陪伴:提供生活和心理支持
•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 鼓励参与鉴别诊断
•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评估结果进行诊断
• 鉴别昏迷与闭锁综合征:后者有意识存在,但无法表达
• 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
• 鉴别脑死亡与深度昏迷:后者有生命体征,但无意识
04
意识障碍的治疗与康复
意识障碍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治疗原则
•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意识障碍的评估方法及其选择
意识障碍的评估方法
评估方法的选择
• 意识障碍评分:如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
• 神经功能评估:如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定期评估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和恢复情况
(NIHSS)
• 认知功能评估:如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
意识障碍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康复治疗方法
诊断基础-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
19:46
意识定义
是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的综 合表现 是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 和察觉能力
19:46
意识维持
冲内 动感 觉 冲外 动感 觉
脑 干 网 状 结 构Fra bibliotek丘 脑
大 脑 皮 层
19:46
意识障碍
是指人体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 和察觉的能力出现障碍的一种精神状态。
可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
19:46
病因
重症感染 内分泌及代谢障碍
心血管疾病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外源性中毒 物理或缺氧性损害 颅内非感染性疾病
19:46
临床表现
嗜 睡 意 识 模 糊 昏 睡
昏 迷
谵 妄
19:46
嗜睡
最轻意识障碍 病理性倦睡,持续睡眠 可被唤醒,并能正确回答问 题,做出各种反应 刺激除去后又再入睡
Ⅱ中度昏迷:剧烈刺激可有防御反应, 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反射迟顿,眼球 无转动
Ⅲ重度昏迷:全身肌肉松驰,对各种 刺激全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生 命体征不平稳
19:46
谵妄
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急 性活动失调状态 意识清晰度下降,定向力障碍
感觉错乱(幻觉、错觉)
躁动不安,言语杂乱
19:46
谢谢
19:46
意识模糊
比嗜睡深 能保持简单精神活动 定向力发生障碍
19:46
昏睡
接近不省人事 强刺激可被唤醒,但很快入睡 醒时回答问题模糊或答非所问
19:46
昏睡
严重的意识障碍 任何刺激不能使意识障碍程度减 轻或转为清醒 分为三阶段
19:46
昏迷三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意识障碍程度的临床表现有
最佳答案:
(1)嗜睡:是程度最浅的一种意识障碍,患者经常处于睡眠状态,给予较轻微的刺激即可被唤醒,醒后意识活动接近正常,但对周围环境的鉴别能力较差,反应迟钝,刺激停止又复入睡。
(2)昏睡:较嗜睡更深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范围明显缩小,精神活动极迟钝,对较强刺激有反应。
不易唤醒,醒时睁眼,但缺乏表情,对反复问话仅难作简单回答,回答时含混不清,常答非所问,各种反射活动存在。
(3)昏迷:意识活动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或自身内部的需要不能感知。
可有无意识的活动,任何刺激均不能被唤醒。
按刺激反应及反射活动等可分三度:
浅昏迷:随意活动消失,对疼痛刺激有反应,各种生理反射(吞咽、咳嗽、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应等)存在,体温、脉搏、呼吸多无明显改变,可伴谵妄或躁动。
深昏迷:随意活动完全消失,对各种刺激皆无反应,各种生理反射消失,可有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全身肌肉松驰、去大脑强直等。
极度昏迷:又称脑死亡。
病人处于濒死状态,无自主呼吸,各种反射消失,脑电图呈病理性电静息,脑功能丧失持续在24小时以上,排除了药物因素的影响。
(4)去大脑皮质状态: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它与昏迷不同,是大脑皮质受到严重的广泛损害,功能丧失,而大脑皮质下及脑干功能仍然保存在一种特殊状态。
有觉醒和睡眠周期。
觉醒时睁开眼睛,各种生理反射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存在,喂之能吃,貌似清醒,但缺乏意识活动,故有“瞪目昏迷”、“醒状昏迷”之称。
患者常可较长期存活。
常见于各种急性缺氧、缺血性脑病、癫痫大发作持续状态、各种脑炎、严重颅脑外伤后等。
(5)谵妄:系一种特殊类型意识障碍。
在意识模糊的同时,伴有明显的精神运动兴奋,如躁动不安、喃喃自语、抗拒喊叫等。
有丰富的视幻觉和错觉。
夜间较重,多持续数日。
见于感染中毒性脑病、颅脑外伤等。
事后可部分回忆而有如梦境,或完全不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