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
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申报成果公示项目名称低温肉制品

附件: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申报成果公示项目名称:低温肉制品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与应用推荐单位:江苏省科技厅一、项目简介低温肉制品是指在巴氏灭菌温度(68~82℃)条件下加工,产品中心温度达到68~72℃而成的一类肉制品,而传统的高温肉制品加工则在100℃以上。
低温肉制品避免了高温加工过度煮制而带来的营养损失,在完成巴氏灭菌的同时又保持了良好的肉品品质,已成为发达国家肉制品消费主流。
我国低温肉制品加工始于上世纪80年代,由于加工机理与品质变化规律不明,缺乏技术支撑,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出水出油严重、褪色快、货架期短等问题,每年造成经济损失高达120亿元,同时设备完全依赖进口,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
针对以上难题,本项目在国内率先系统开展了低温肉制品品质形成机制与变化规律研究,研发了关键工艺与技术,创制了国产化的关键装备。
1.揭示了肌肉蛋白乳化、凝胶机制及主导色素变化规律,形成低温肉制品品质控制技术理论基础低温肉制品的质构品质主要取决于肌肉蛋白的乳化与凝胶特性,本项目发现乳化过程中蛋白质α-螺旋减少,β-折叠增加,使得疏水基团暴露,并与脂质融合,是乳化界面蛋白膜的主要成因;证实了肌原纤维蛋白在热诱导作用下交联并形成凝胶的机制,通过调节离子强度及种类、pH和升温速率等加工因素,可促进盐溶性蛋白质溶出,使蛋白质凝胶网络结构中的自由水比例降低,提高了产品保水性和质构特性。
发现了1-亚硝酰亚铁卟啉血色原是典型低温肉制品的主导色素,阐明了其结构变化与产品褪色的关系。
2.研发出低温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有效解决了产品出水出油严重、质构差和褪色快的重大技术难题优化了腌制、滚揉、斩拌和热加工工艺参数,研发出集注射-嫩化-滚揉为一体的腌制工艺和高效腌制剂,显著提升了肌肉蛋白的乳化和凝胶效果,使产品蒸煮损失由原来的13%降低到7.9%,有效解决了产品质构差和出水出油严重的问题,并使色泽稳定期从30天延长至60天。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的等级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的等级1.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分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三个等级。
(China Food Industry Associ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ward has three levels: first prize, second prize, and third prize.)2.一等奖奖金最高,表彰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的重大突破。
(First prize has the highest prize money, commending major breakthroughs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3.二等奖奖金次之,鼓励科技研究和应用的创新成果。
(Second prize has the second highest prize money, encouraging innovative achievemen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4.三等奖奖金最低,认可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成果。
(Third prize has the lowest prize money, recognizing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in related fields.)5.评选获奖项目需要符合一定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标准。
(The selection of award-winning projects needs to meet certain standard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6.获奖项目必须具备一定的原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科技部备案中国社会力量设奖清单

2003.09
84
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成果奖
中国创造学会
2003.09
85
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医学奖
中国金属学会
2003.09
86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2003.09
87
中国制冷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制冷学会
2003.09
88
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原名称: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2002.3
40
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航海学会
2002.3
41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2002.3
42
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黄金协会
2002.3
43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华中医药学会
2002.1
44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2002.1
45
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侯德榜科技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2001.3
10
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奖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2001.3
11
青少年21世纪科学奖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中国青少年21世纪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
2001.3
12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仪器仪表科技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2004.1
104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学技术奖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2004.12
105
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对知识产权的要求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对知识产权的要求示例文章篇一:《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对知识产权的要求》嘿,你知道吗?在上海这个充满科技活力的大都市,科学技术奖励可是一件超级厉害的事儿呢。
那这和知识产权有啥关系呢?这关系可大了去了。
先来说说啥是知识产权吧。
就像你有一个超级酷的玩具,只有你能决定谁能玩它,这就是一种类似知识产权的感觉。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好多东西呢。
在上海市的科学技术奖励里,知识产权就像是一把金钥匙。
比如说专利吧。
如果一个团队或者个人想要获得科学技术奖励,他们的成果要是有专利的话,那就像是给这个成果穿上了一层保护衣。
就好比你给你心爱的小宠物盖了一个温暖又安全的小窝一样。
专利能证明这个成果是独一无二的,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
如果没有专利,那怎么能说明这个成果是你的而不是别人抄袭的呢?这就好像你说这个超级酷的玩具是你的,可是你没有任何证据一样,别人怎么会相信呢?再看看商标。
虽然商标在科学技术奖励里可能没有专利那么直接相关,但它也很重要。
比如说一个科技产品有自己独特的商标,那就像这个产品有了自己的小名片。
大家一看到这个商标就知道是这个团队或者公司的成果。
这就好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一样,商标就是这个科技成果的名字。
如果这个产品获得了奖励,商标也能跟着沾光,让更多的人知道。
著作权也不能忽视呀。
对于一些科技著作或者软件的代码之类的,著作权就是它们的保障。
你想啊,如果一个科学家写了一本超级厉害的科技书,里面全是他的智慧结晶,如果没有著作权,别人随便就把里面的内容拿走了,那这个科学家得多伤心啊。
这就像你辛辛苦苦画了一幅画,结果别人直接拿走说是自己画的,你肯定会气炸了吧。
在上海市的科学技术奖励中,对知识产权还有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呢。
数量嘛,就好像你收集小卡片一样,越多可能越有优势,但可不是光多就行哦。
质量就像是小卡片里那些超级稀有的卡片。
如果你的知识产权质量很高,就像你有一张全世界只有几张的超级稀有的小卡片,那肯定很厉害。
2017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内容

本项目成果收到由农业生产主管部门和食品、医药加工企业开具的多份应用证明, 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桑树加工专用品种在我国20多个省区推广面积约200万亩,应用 单位普遍评价通过实施果叶两用、果籽兼用、食药兼用等新的种植加工模式,农民增收 明显,同时促进了当地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二是核心加工技术在一批有代表性的食品 和医药企业的转化应用,包括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星群(药业)股份 有限公司、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等,通过使用桑树加工专用品种的优质原料、创新 加工技术实现产品质量提升。 (七)同行评价
(三)获得的奖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桑树资源功能物质研究与食药用开发”获得201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蚕桑
资源营养功能评价及系列食品研发”获得2008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一等奖
(技术进步奖)。
(四)制修订标准
制 订 产 品 国 家 药 品 标 准 1 项 ( WS-11386(ZD-1386)-2002-2012Z )、 地 方 标 准 2 项
建立以营养、活性成分和加工特性为核 心加工专用品种筛选指标体系,挖掘桑 树加工专用优势资源 110 份;采集与营 养、生物活性及加工特性密切相关的理 化指标,构建桑树资源加工专用数据库。
性的加工专用数据库构建。
以桑树高值化加工利用为导向,筛选出 1
个果汁和果酒专用品种,1 个富含桑叶多
以高产、优质、抗性(抗病、 糖的品种作为辅助降血糖保健食品“桑
(3)突破桑椹原汁保鲜、护色及功能成分稳态化等技术,解决桑椹浆果难以大量长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十届年会在长沙召开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十届年会在长沙召开作者:***来源:《中国食品》2023年第21期“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当代的食品科技工作者以“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为初心,以大食物观为指引,以跨界的思维和探索的精神,服务于新时代中国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当前,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要以科技创新寻找最优解。
在我国全面进入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大背景下,为让食品科技更具深度、更接地气,更好地赋能我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产学研协同创新、互通有无、融合发展。
10月24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十届年会在湖南长沙召开。
本届大会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湖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等7家单位共同承办,长沙市科学技术协会支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孙宝国以及朱蓓薇、吴清平、陈坚、陈卫、任发政、柏连阳、单杨、谢明勇等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出席大会。
本届大会以40余场活动、近300个精彩的大会发言和专题报告,全面展示新时代中国食品科技的整体水平和风采,进一步梳理和凝练中国食品工业面向未来的主要科学问题和形成重要的战略思考。
来自食品科技界和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近2000人参会。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邵薇主持大会开幕式。
在年会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会士授予仪式,2023年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突出贡献奖、杰出青年奖、《中国食品学报》优秀论文奖的表彰仪式,发布《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2年版)》《乳品与成年人营养健康专家共识》。
此外,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陈克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玛氏食品(中国)有限公司进行战略合作签约,并与湖南富马科食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装备捐赠签约。
坚持“双向发力”食品科技创新要“沉下去、走出来”作为我国食品科技领域的品牌盛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年会是食品科技界与产业界共同探索新课题和新发现的重要信息源,是开拓创新思路、碰撞智慧火花的关键平台,承载着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与责任。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奖励条例

广东省食品行业新产品认定工作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三品”专项行动的战略部署,推动广东省食品行业产品创新,促进食品消费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优质产品品种和中高端食品供给,进一步打造“广东粮、珠江水”行业品牌,结合食品行业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广东省食品行业新产品(以下简称“食品新产品”)推荐工作由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具体组织开展。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作为消费品工业“增品种”的支持单位,负责支持和指导协会开展食品新产品推荐相关宣传、组织等工作,以及编制和发布《广东消费品供给指南》(食品类)。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广东省范围内食品行业各相关企事业单位。
第二章推荐条件第四条本办法所规定的食品新产品是指根据行业发展、政策导向、市场需求或消费趋势等,在原料选用、配方构成、工艺技术、包装设计等方面具有独创性或显著性创新的食品产品。
第五条申请认定为食品新产品的产品,必须符合下列基本条件:(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近2年内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或独特、独有的工艺、技术、配方;或已通过科技成果鉴定;(二)符合国家和广东省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导向;(三)已投入批量生产,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已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或预期将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四) 在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抽查中未出现不合格情况。
第六条协会重点推荐至少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产品为优秀新产品:(一)产品具有独创性,技术含量高,填补市场空白;(二)产品质量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可替代国外同品类优质产品;(三)产品具有特定市场定位,或满足特定人群(包括孕妇、乳母、不同年龄段人群、肥胖人群、素食者、以及糖尿病等疾病患者)膳食营养需求。
(四)在原有传统特色食品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创新,产品品质与价值显著提升,并大大拓展了消费人群。
并应该达到以下基本要求:(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三)符合本行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四)近三年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良好;(五)近三年来,会计信用、纳税信用和银行信用良好,社会信用体系中无不良诚信记录;(六)近三年来,没有发生过重大质量、安全、环保等事故。
社会力量奖名单

52
全国生物制药信息中心、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医药科学技术奖
全国生物制药信息中心
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
2002.10
53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科学技术奖
中国电子学会
2002.10
54
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
2002.10
55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
2003.09
95
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原名称: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2003.09
96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2003.09
97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
2003.09
98
中国膜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膜工业协会
2003.09
2004.10
104
梁希科学技术奖
中国林学会
2004.10
105
中国包装总公司科学技术奖
中国包装总公司
2004.10
106
中国营养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营养学会
2004.10
107
CSIAM苏步青数学奖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2004.10
108
中国科技咨询会咨询项目创新奖
中国科技咨询会
2004.10
109
60
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
刘永龄(香港亿利达工业发展集团董事长)
2002.10
61
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通信学会
2002.10
62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科技馆发展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产品创新奖申报书(2018年度)项目名称:第一完成人:第一完成单位:编号:二、项目简介三、主要产品创新四、客观评价五、生产应用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六、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承诺:上述知识产权用于报奖的情况,已征得未列入项目主要完成人的权利人(发明专利指发明人)的同意。
第一完成人签名:九、推荐单位意见(理事、专家推荐不填此栏)九、理事(专家)推荐意见(单位推荐不填此栏)十、附件一、必备附件1.核心知识产权证明2.产品生产证明(模板见附表1)3.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审批的批准文件4.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及情况汇总表(模板见附表2)二、其他附件附表1产品生产证明附表2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第一完成人签名:完成人合作关系情况汇总表承诺:本人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对本项目完成人合作关系及上述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特此声明。
第一完成人签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产品创新奖申报书》填写要求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产品创新奖申报书》是评审的基础文件和主要依据,须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的要求,如实填写。
请按照本文要求认真填写申报书,并按照本年度通知附件4《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提名材料形式审查不合格内容(2018年度)》对照检查。
形式审查不合格的项目退回申报单位,不予提交评审。
第二部分具体要求《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产品创新奖申报书》包括电子版和纸质版两种形式。
申报书包括主件(第一至第九部分)和附件(第十部分)。
正文文字使用宋体,不小于小四号,行距不小于18磅,标题和图表文字格式自行设置(建议以黑体、仿宋、楷体为主)。
纸质版申报书主件和附件装订成册(单双面不限),纸张规格A4,竖向左侧装订。
书面申报书一式三份(含原件一份,封面顶部右上角标注“原件”字样)。
电子版申报书主件及附件,以光盘或U盘形式随书面申报书一并寄送。
填写具体要求如下:一、项目基本情况1.编号: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奖励工作办公室填写。
2.项目名称:不超过30字。
应紧紧围绕项目核心创新内容,简明、准确地反映出产品创新内容和特征,不得出现企业名称和具体商品品牌等字样。
3.主要完成人:依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奖励办法》相关规定,所列的完成人应对本项目的主要产品创新点做出创造性贡献。
完成人排序应按照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人数一般不超过10人。
主课题的验收委员不能作为候选人。
4.主要完成单位:应按照贡献大小从左至右排序。
5.推荐单位:指按照本年度申报通知所列申报渠道具有推荐资格的单位。
包括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各专业分会,地方食品学会,全国性的食品相关行业协会。
若选择单位推荐,则填写第九部分推荐单位意见。
6.推荐理事(专家):指按照本年度申报通知所列申报渠道具有联名推荐资格的理事(专家)。
包括2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联名推荐;已获得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的项目第一完成人与1名非本单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业内知名度较高的同领域专家联名推荐。
若选择理事(专家)推荐,则填写第九部分理事(专家)推荐意见。
7.任务来源:指直接支持本项产品开发的计划、基金等,请按项目任务的来源选择以下相应类别:A.国家计划:指正式列入国家计划项目;B.部委计划:指国家计划以外,国务院各部委下达的任务;C.省、市、自治区计划:指国家计划以外,由省、市、自治区或通过有关厅局下达的任务;D.基金资助:指以基金形式资助的项目,D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D2、其他基金;E.企业:指由企业自行出资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F.国际合作:指由外国单位或个人委托或共同研究、开发的项目;G.非职务:指非本单位任务,不利用本单位物质条件和时间所完成与本职位无关的或者无正式工作单位的研究开发项目;H.自选:指本基层单位提出或批准的,占用本职工作时间研究开发的项目;I.其他:指不能归属于上述各类的研究开发项目,如:其他单位委托的项目等。
8.具体计划、基金的名称和编号:不超过300字。
应根据与本项目的紧密程度顺序填写,不超过5项。
9.授权发明专利(项):填写直接支持本项目产品创新内容成立的已授权发明专利数目。
列入计数的专利应为本项目独有。
10.授权的其他知识产权(项):填写直接支持本项目产品创新内容成立的除发明专利外的其他授权知识产权数目,如授权的软件著作权。
11.项目起止时间:起始时间填写立项、任务下达、合同签署等标志项目开始研发的时间。
完成时间填写项目整体通过验收或正式投产日期。
无法精确到“日”的,统一填写“1日”。
二、项目简介不超过1页。
应包含项目产品创新的主要技术内容、授权专利情况、技术经济指标、产品生产及效益情况等。
三、主要产品创新1.主要产品创新不超过5页。
该部分是申报书的核心内容,也是评价项目、处理异议的重要依据。
应以支持本项目产品创新内容成立的证明材料为依据(如:专利、验收、论文等),客观、真实、准确地阐述项目的立项背景和具有创新性的关键技术内容,对比国内外同类产品、技术的主要参数等。
此部分不得涉及评价内容。
产品创新点按重要程度排序。
每项产品创新在阐述前应首先说明支持其成立的附件证明材料编号。
2.技术局限性不超过1页。
简明、准确地阐述本项目现阶段存在的技术局限性及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四、客观评价不超过2页。
围绕产品创新点的创新性、产品生产效果和对行业科技进步的作用,做出客观、真实、准确评价。
填写的评价意见要有客观依据,主要包括与国内外相关产品、技术的比较,国家相关部门正式作出的技术检测报告、验收意见、鉴定结论,国内外重要科技奖励,国内外同行在重要学术刊物、学术专著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评价意见等,可在附件中提供证明材料。
非公开资料(如私人信函等)不能作为评价依据。
五、生产应用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生产应用情况不超过1页。
应就本项目的生产、应用情况进行概述,并以列表方式说明主要生产应用单位情况(列表格式如下)。
主要生产应用单位情况表同时应在附件中提供能证明本项目产品已正式生产一年以上(即2017年7月15日以前生产应用)的证明材料(产品生产证明)。
需要行政审批的项目应在获得行政审批后应用一年以上。
2.近三年经济效益仅填写项目完成单位及其他生产应用单位产生的经济效益。
按表格栏目填写。
其他生产应用单位应在生产应用情况中《主要生产应用单位情况表》所列单位范围之内。
新增销售额:应以单位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为基础。
填报数据中如包含纳入合并范围子公司相关数据的,需要抵消重复计算的部分。
填报数据应有真实来源和支撑证据,相关支撑材料在提交应用证明时一并提供。
新增利润:如果能够做到对产品的收入、成本、税金单独核算的,新增利润指新增销售额扣除相关产品的成本、费用和税金后的余额(对应财务报表中的营业利润);如果不能做到对产品的收入、成本、税金单独核算的,新增利润可按新增销售额乘以企业综合销售利润率进行测算。
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的有关说明:不超过300字。
需说明新增销售额和新增利润的数据来源,如会计报表、合同台账、单位财务部门核准出具的财务证明等。
其他经济效益指标的有关说明:不超过300字。
如果项目申报单位认为新增销售额、新增利润两个指标不能有效反映本项目的经济效益贡献,项目单位可自行增加其他效益指标,但需说明其他经济指标的数据来源、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
包括减少损失、降低成本、降低能耗等。
3.社会效益不超过600字。
应说明本项目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提高国防能力、保障国家和社会安全、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升健康水平、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培养人才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六、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填写直接支持本项目主要产品创新点成立的且已授权的知识产权,包括发明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
应按与主要产品创新点的密切程度排序,列表前3项视为核心知识产权,须在附件中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对于发明专利,知识产权类别选择发明专利,然后依次填写发明名称,国家(地区),专利号,授权公告日,专利证书上的证书号,发明人,专利权人以及专利的有效状态。
专利的有效状态不作限定,失效的专利亦可作为主要知识产权,但须考虑到评审者对其公信力的接受程度。
对于其他知识产权,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相应栏目,发明人一栏可不填。
本表所列知识产权用于报奖的情况,应征得未列入项目主要完成人的权利人(发明专利指发明人)的同意,并由项目第一完成人签名承诺。
七、主要完成人情况表附件所列验收、鉴定的专家组成员不能作为完成人。
在“一、项目基本情况”列明的主要完成人均需填写此表。
工作单位:根据人事关系填写完成人现工作的单位,已退休的填写退休前的工作单位,在国外工作的,填写国外单位。
二级单位:填写具体部门,如大学的院系等。
完成单位:填写完成人参与本项目主要研究工作时所在单位,应为国内法人单位。
如涉及多个单位,应根据贡献大小填写一个单位。
参加本项目的起止时间:起始时间应在本项目起始时间之后,结束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不限于本项目完成时间之前。
对本项目产品创新的创造性贡献:不超过300字。
应具体写明完成人对本项目做出的实质性贡献并注明对应“四、主要产品创新”所列第几项产品创新;与他人合作完成的产品创新,要细致说明本人独立于合作者的具体贡献,以及支持本人贡献成立的证明材料在附件中的编号。
曾获科技奖励情况:填写完成人曾获科技奖励的获奖年度、奖种、等级、项目名称、排名及证书编号等内容。
本栏目只可列出第六项中所包括的3类科技奖励。
签名和盖章:“本人签名”应为完成人的中文简体正楷亲笔签名,不得使用签名章、他人代签或仿造签名。
如因特殊情况而无法签名,应由申报单位出具书面说明,随申报书一并报送。
完成人的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应在“单位(盖章)”处盖章。
如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为同一单位,只需加盖一个公章;如为不同单位,两个单位公章应同时加盖。
所盖公章应与填写的单位名称一致(具有多个名称的单位,所盖公章应至少与其中一个名称相同)。
八、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所列完成单位应为法人单位。
在“一、项目基本情况”列明的主要完成单位均需填写此表。
单位性质:选择相应类别填写。
A.高等院校;B.科研单位;C.企业单位;D.其他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不超过600字。
完成单位应在单位盖章处盖章。
九、推荐单位意见(理事、专家推荐不填此栏)推荐单位应认真审阅申报书材料。
对产品创新点的创新性、生产应用效果进行概述。
不超过600字。
由推荐单位填写,并在推荐单位盖章处盖章。
九、理事(专家)推荐意见(单位推荐不填此栏)在“一、项目基本情况”列明的推荐理事(专家)均需填写此表。
推荐理事(专家)应认真审阅申报书材料。
对产品创新点的创新性、生产应用效果进行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