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血研所工作常规_2、普通血液病房工作手册

合集下载

血液科护理常规

血液科护理常规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1、饮食护理应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清淡易消化饮食。

避免食用过硬、带壳的食品。

2、保持口腔卫生,指导患者早晚用软毛刷刷牙,每日早晚及餐后用漱口液含漱3~5分钟。

对已发生口腔溃疡者,应加强口腔护理,正确使用合适的漱口液和促进溃疡愈合的药物。

3、清洁皮肤,定期擦澡更衣。

发现盗汗者,及时擦干并更换干湿的衣裤、床单,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4、做好会阴部及时肛周清洁护理,预防肛周感染;女患者经期加强卫生。

5、观察患者贫血的症状、体征,知道患者合理休息与活动,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

6、粒细胞绝对值<0.5X109/L者,应进行保护性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7、对出血严重者,遵医嘱及时输注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嘱患者安静卧床休息,观察有无颅内出血先兆,穿刺部位延长按压时间。

8、静脉化疗的患者,注意保护血管,观察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尿酸排泄。

9、减少陪护和探视,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新鲜,每日定时开窗通风。

督促清洁员每日用0.1%有效氯消毒液擦拭床头柜、床档和设备带。

患者出院后做好终末消毒。

10、多与患者沟通,注意情绪、语言及行为的变化,适时给予心理护理,防止患者出现自杀、自伤行为。

11、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介绍用药及并发症预防的知识二、检查及治疗护理常规骨髓穿刺术护理常规1、术前准备传此前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并简要说明穿刺过程,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操作。

备齐所有用物;了解患者出凝血时间检查结果及相关麻醉药的过敏史。

2、术中配合穿刺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穿刺过程中应观察患者的面色、脉搏、血压的变化,如发现患者精神紧张、大汗淋漓、脉搏细速等休克症状时,应立即报告一声,包停止穿刺、协助处理。

3、术后护理穿刺后应局部加压,至少需按压5分钟,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

知道患者穿刺后72小时内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敷料一旦污染或脱落,及时消除伤口更换敷料,以免污染伤口引起局部感染。

血液科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血液科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血液科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血液科是医院中负责血液疾病、血液透析、输血和血液检测等相关工作的专科科室。

为了保证科室的正常运转和医疗质量的提高,血液科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规定了各岗位的职责,下面是具体的介绍。

一、血液科规章制度1.血液科内部管理制度:科室负责人应组织制定科室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科室的工作制度、学术讲座、病例讨论等活动的组织管理等。

2.血液科质控制度:科室负责人应制定并组织贯彻科室的质控制度,包括标本采集、检测操作、结果报告等环节的质控要求,以确保各项操作准确可靠。

3.血液科感染控制制度:科室负责人应制定科室的感染控制制度,包括手术、输血等操作的感染控制要求,以保护患者免受感染。

4.血液制品管理制度:科室负责人应制定科室的血液制品管理制度,包括血液制品的接受、贮存、分发和使用等环节的管理要求,以确保血液制品的安全和有效性。

5.血液科安全管理制度:科室负责人应制定科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培训、安全检查、事故报告等安全管理要求,以保障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二、血液科岗位职责2.医生:负责患者的诊疗工作,包括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确定,并进行治疗的指导和监督。

对于血液疾病,医生应具备血液病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技术人员:主要负责血液检测工作,包括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检测操作以及结果的分析和报告等。

技术人员应熟悉和掌握各项检测方法和设备的使用,确保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4.护士: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血透操作、输血操作和血液制品的管理等。

护士应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能够熟练操作各项医疗设备,并能及时处理护理中出现的问题。

5.管理员:负责科室的行政工作,包括档案管理、物资采购和人员的考勤等。

管理员应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协调和组织科室的日常工作。

总之,血液科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的制定和执行,是保障科室正常运转和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

血液科的规章制度可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岗位职责的明确可保证各个岗位的职责得到有效地落实,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血液相关的医疗服务。

血液科实验室工作制度范本

血液科实验室工作制度范本

血液科实验室工作制度范本一、总则血液科实验室是进行血液病诊断、治疗和科研的重要场所,为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诊断和治疗质量,制定本工作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血液科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

二、工作原则1.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卫生行业标准和实验室相关规定。

2. 坚持科学、严谨、高效的工作态度,确保实验室各项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注重团队合作,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实验室整体业务水平。

4. 注重实验室安全,防范和处理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实验室安全和人员安全。

三、工作内容1. 实验室基本工作(1)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按照工作职责和分工,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3)实验室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实验室工作秩序井然。

2. 实验室质量管理(1)实验室应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实验室各项工作质量。

(2)实验室应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内部审核,持续改进实验室工作。

(3)实验室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开展检测和诊断工作。

3. 实验室安全管理(1)实验室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室安全。

(2)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悉实验室危险品和化学品的管理规定,正确使用和处理危险品。

(3)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4. 实验室科研与教学(1)实验室应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提高实验室科研水平。

(2)实验室应鼓励工作人员参加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提高实验室学术影响力。

(3)实验室应承担教学任务,做好学生和进修生的带教工作。

四、工作纪律与考核1.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和实验室工作纪律。

2.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按时到岗,认真履行职责,不得擅自离岗。

3.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评价工作绩效。

五、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制度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实验室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补充。

血液护理常规

血液护理常规

血液护理常规
引言
血液护理是医护人员在处理血液样本和输血时必须遵守的一系
列规则和程序。

以下是一些血液护理的常规。

收集血液样本
- 手部消毒:应先用肥皂和温水洗手,然后用消毒剂消毒手部。

- 选择采集点:乙醇消毒后选取最近的血管,一般为尺前动脉、桡动脉、超短静脉和腕静脉。

- 取样:将针头插入选取的血管内,并用注射器吸取所需量的
血液。

测量血糖
测量血糖有两种方法:
- 空腹血糖:指不进食8-12小时后采集的血液进行测量。

- 随机血糖:指在进食后血糖反应达到他峰(进食后1小时)后的任意时间进行血糖测量。

输血
- 超过4小时未用的输血制品要弃置。

- 转移输血制品时,医护人员要彼此核对患者的姓名、住址、输血报告单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 在输血期间,要每小时检查患者的体温、脉率、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并做好输血记录。

- 输血后,要观察患者30分钟,以监测其有无发热、过敏反应等情况。

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结论
血液护理是医护人员必须要熟知的规范和程序,只有做好血液护理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以上介绍的是常规护理,医护人员在护理患者时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细致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工作手册(沈霞主编)PPT模板

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工作手册(沈霞主编)PPT模板

二十一、血液净化 中心一次性耗材使
用登记制度
二十四、血液净化 中心机器设备管理
制度
二十三、血液净化 中心透析液透析用 水的质量监测制度
二十二、血液净化 中心治疗费用收费
制度
第5章血液净化中 心工作制度
二十五、血液净化中心机器设备 使用维护制度
第6章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
06 程2016年版sop)
第6章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6年版sop)
202x
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工作手 册(沈霞主编)
演讲人
2 0 2 x - 11 - 11
第1章血液净化中心工作人
01 员岗位说明书
第1章血液净化中心工作人员岗位说明书
二、血液净化中心n1级护士岗位 说明书
四、血液净化中心n3级护士岗位 说明书
六、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助理(医 技工)岗位说明书
一、血液净化中心护士长岗位说 明书
第5章血液净化中心工作制
05 度
第5章血液净化中心工作制度
一、血液净化中心质量管
1
理制度
二、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
制度
2
三、血液净化中心岗位设
3
置有关规定
四、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岗
位配置制度
4
五、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
5
员培训管理制度
六、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
作制度
6
第5章血液净化中心工作制度
八、血液净化中心专科操作查对 执行制度
十、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恶心和 呕吐应急处置流程
十二、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胸痛 和背痛应急处置流程
七、血液透析机器故障应急处置 流程
九、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肌肉痉 挛应急处置流程
十一、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头痛 应急处置流程

抽血室护士职责

抽血室护士职责

抽血室护士职责抽血室护士是医疗团队中不可或者缺的一员,负责执行抽血程序,确保准确无误地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

以下是抽血室护士的职责和工作流程的详细描述。

1. 患者接待和准备抽血室护士需要友善地接待患者,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病史,以确保提供准确的护理服务。

在进行抽血程序之前,护士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认患者的医嘱和抽血要求,并解释抽血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

2. 采集血液样本护士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抽血工具和材料,如针头、采血管、消毒剂等。

在进行抽血程序之前,护士需要洗手并戴上手套,确保操作无菌。

在选择抽血部位时,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和医嘱等因素进行判断。

常用的抽血部位包括手臂的静脉和指尖。

在准备好抽血部位后,护士需要用消毒剂清洁皮肤,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然后,护士会穿刺静脉或者指尖,将血液样本采集到采血管中。

3. 标本处理和记录抽血室护士需要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正确标记,并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护士需要按照医院的标本处理流程,将血液样本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

同时,护士还需要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如采血时间、采血部位、采血量等。

这些记录对于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匡助他们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4. 设备维护和消毒抽血室护士需要负责维护和保养抽血设备,以确保其正常运作。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设备的功能和安全性,并及时更换损坏或者过期的器材。

此外,护士还需要进行抽血室的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以确保环境的卫生和无菌。

护士需要按照医院的消毒标准和流程进行操作,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5. 患者教育和支持抽血室护士需要向患者提供相关的护理教育和支持。

护士可以向患者解释抽血的目的和重要性,告知可能的不适感和注意事项,并回答患者的疑问和耽忧。

此外,护士还可以提供患者在抽血过程中的心理支持,匡助他们放松和缓解紧张情绪。

护士需要展现耐心和同情心,确保患者在抽血过程中感受到关心和安全感。

总结:抽血室护士的职责涵盖了患者接待和准备、采集血液样本、标本处理和记录、设备维护和消毒,以及患者教育和支持等方面。

血液科个人工作计划

血液科个人工作计划

一、前言作为一名血液科护士,我深知自己的职责重大。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现将我个人的工作计划如下:二、工作目标1. 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2. 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3. 加强与同事的沟通与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三、具体措施1. 加强业务学习(1)认真学习血液科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

(2)熟练掌握血液科各项操作技能,如静脉穿刺、输血、血制品管理等。

(3)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了解血液科领域的最新动态。

2. 提高护理质量(1)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2)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异常情况。

(3)加强沟通与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

3. 优化工作流程(1)优化床位分配,提高床位使用率。

(2)加强药品管理,确保药品安全。

(3)加强医疗器械的维护与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4. 加强团队协作(1)积极参与科室会议,共同讨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加强与同事的沟通与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关心同事,互相帮助,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5. 注重个人修养(1)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2)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对待患者和同事热情、耐心。

(3)注重个人形象,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

四、工作总结与反思1. 定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2. 积极参加科室组织的各类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3. 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适应血液科护理工作的发展需求。

4. 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勇往直前。

通过以上措施,我相信自己能够在血液科护理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同时,也为自己在护理事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奠定坚实基础。

血液科__护理常规(全)

血液科__护理常规(全)

血液科疾病护理常规一般疾病护理常规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指南执行2、加强对常见症状的观察,包括营养状况,贫血程度,乏力,疲倦,活动后心悸,气促,头晕,皮肤和结膜与粘膜的色泽,出血征象,感染等。

3、了解病人的血象,骨髓象及实验室有关检查结果。

4、根据病情指导病人适当休息,适度活动,并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5、按医嘱做好饮食护理,改善病人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6、加强感染的预防(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2)病室内的空气,地面和用物表面,每日均应进行消毒处理,严防合并呼吸道感染。

(3)做好口腔,鼻腔,皮肤的清洁与护理,防止局部破损或感染。

(4)中性粒细胞缺乏者,宜住隔离室或层流室。

(5)对接受化疗者,静脉注射时保护血管,药物不可溢于皮下,并鼓励多饮水。

(6)出血严重者,应保持安静,卧床休息,穿刺和注射部位须加压止血,并协助医生进行止血处理,必要时做好输血准备。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1、危重患者入院时,护士要了解危重患者病情,查看患者神志,皮肤,粘膜,口腔,四肢活动情况,脉搏,呼吸,血压等情况,备好抢救仪器和物品。

2、正确安置患者,对骚动,意识不清的患者正确使用约束带并加用床档。

3、护士长协调,安排人力,必要时安排特护小组。

4、开放静脉通路2条,应用套管针,保持静脉通路通畅。

5、持续氧气吸入,保持气道通畅。

6、遵医嘱给予以多参数监护,48-72小时更换心电监护电极片一次,防止皮肤损伤,根据病情设置报警,监护参数界值。

7、监测患者意识,面色,皮肤末梢有无紫绀等。

8、护士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用药注意三查十对,杜绝差错的发生。

9、根据病情及时留置导尿管,观察并记录尿色,量,性质。

10、护士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时及时准确记录护理记录。

严防并发症的发生。

11、详细准确记录出入量,按要求每8小时小结,24小时总结。

12、及时准确采集各种血,尿,便,痰及引流物标本并及时送检。

同时密切关注化验结果。

13、护士应给予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使之配合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一部分 普通血液病房工作常规 一、 急性白血病 1、 初诊患者检查常规: ⑴、全面病史、全面体检。 ⑵、一般状态评分(Karnofky’s评分法)。 ⑶、身高(cm)、体重(kg)、体表面积(m2)。 ⑷、ABO血型。 ⑸、血液分析Ⅰ 。 ⑹、WBC分类。 ⑺、骨髓: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FAB分型) 染色体(细胞遗传学分型) 免疫学标志+DNA倍体分析(免疫学分型) 分类不明者(电镜POX、基因分型) ⑻、尿常规+八项。 ⑼、大便常规+OB。 ⑽、生化(11)。 ⑾、纤维蛋白原。 ⑿、凝血象。 ⒀、DIC指标。 ⒁、乙肝病毒检查(二对半)。 ⒂、CMV-Ab。 ⒃、HCV-Ab。 ⒄、大便细菌、霉菌培养+药敏。 ⒅、小便细菌、霉菌培养+药敏。 ⒆、咽拭子细菌、霉菌培养+药敏。 ⒇、ECG、胸片、B超检查等。 2、 化疗期间检查常规(化疗前-化疗后血象恢复前):

⑴、每日重点观察感染、出血以及心、肝、肺、脑、肾等合并症。 ⑵、血液分析、WBC分类(每周2、5);BPC<20×109/L,每日查血小板。 ⑶、尿常规+8项:每疗程化疗前1次,以后每周1次。 ⑷、大便常规+OB:每周1次。 ⑸、生化(11):每疗程化疗前、后各1次。 ⑹、电解质:每周1次。 ⑺、ECG:每疗程化疗前、后各1次。 ⑻、骨髓细胞形态:每疗程化疗前、后第15日各1次。 ⑼、其他检查:视病情及使用特殊药物而定。 3、 化疗期间处理常规(化疗前-化疗后血象恢复前):

⑴、心理安慰:向患者及家属讲清化疗的重要性,化疗期间可能出现的反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时向主管医师反映病情,与医师配合,自己帮助自己,注意眼、耳、鼻、口、肛门及皮肤的清洁、消毒。 2

⑵、无菌护理:化疗前修指甲,用肥皂洗发、洗澡。每日用洗必泰油膏搽指甲、腋下、肚脐、肛门、外阴附近。每次大、小便后用高锰酸钾冲洗,然后在肛门、外阴附近涂抹洗必泰或碘仿油膏。用1%氯霉素液和0.5%利福平液交替滴眼、鼻Tid;用1/2000洗必泰液和3%苏打水交替嗽口qid。 ⑶、口服肠道消毒药(直到化疗后血粒细胞>1.0×109/L): 灭滴灵 0.2 tid SMZco 2# bid 制霉菌素 50万u tid ⑷、别嘌呤醇0.1 tid直到血白血病细胞消失。 ⑸、止吐药:胃复安 10mg iv 小壶,化疗前半小时。 非那根 25mg im (有出血者不用im。 ⑹、计算每日出入量,保持尿量1000-2000ml/d,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⑺、化疗前后数日,血象降至低点时,注意成分输血,防治严重贫血、出血,尤其是脑出血。 ⑻、一旦发现任何感染征象,立即静脉点滴抗生素。 ⑼、合并广泛出血、DIC、高白细胞白血病,用Aase、ID-HDAra-C、ID-HDMTX、HDCy的处理详见相关章节。 4、 化疗方案的选择:

⑴、AML:①、<50岁初治,不包括M3/t(15,17),MDS病史,5/7异常,骨髓增生低下或伴骨髓纤维化,AML92-Ⅰ计划。 ② 、M3初治,AML92-Ⅱ计划(由江滨负责等)。 ③ 其他情况,由所长、主任及主治医师拟订。 ⑵、ALL:(见付剑峰医师编写的计划)。 5、 AML-92(Ⅰ)计划中的方案:

⑴、DA3-7方案:Ara-C 100mg/m2/d CI 12h d1-d7 DNR 40mg/m2/d iv 小壶 d1-d3 ⑵、NA3-7方案:Ara-C 100mg/m2/d CI 12h d1-d7 NVT 10mg/m2/d iv gtt 3h d1-d3 ⑶、HAL方案:Hu 1.5mg/m2/次 q10h po d1 Ara-C 1g/m2/次 iv gtt 1h q12h d2-d3 Aase 5000u/m2/次 iv gtt 2h d4 ⑷、ADE方案:Ara-C 100mg/m2/d CI 12h q12h d1-d5 DNR 40mg/m2/d iv 小壶 d1-d3 VP16 50mg/m2/d iv gtt 1h d1-d10 ⑸、ANE方案:Ara-C 100mg/m2/d CI 12h q12h d1-d5 VP16 50mg/m2/d iv gtt 1h d1-d10 NVT 10mg/m2/d iv gtt 3h d1-d3 ⑹、AMSA+Ara-C方案:Ara-C 100mg/m2/d CI 12h d1-d7 AMSA 75mg/m2/d iv gtt 2h d1-d3 ⑺、COAP方案:Cy 600mg/m2/d iv 小壶 d1 VCR 1.5mg/m2/d iv 小壶 d1 Ara-C 100mg/m2/d CI 12h d1-d5 Pred 60mg/d po d1-d5 6、 ID-HDAra-C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⑴、毒性:①、骨髓抑制,一般2-3周可恢复。 ②、神经系统毒性,包括大脑、小脑功能紊乱,为剂量限制性。 3

③、肺水肿。 ④、心脏扩大,心衰。 ⑤、恶心、呕吐、口腔胃肠粘膜炎。 ⑥、虹膜炎。 ⑦、ALT、AST升高,常为可逆性。 ⑵、用法:①、可的松眼液滴眼tid 化疗前1日至化疗后3日 ②、胃复安 10mg iv 小壶 化疗前半小时。 氟美松 5mg iv 小壶。 ③、0.9% NS 250ml / iv gtt 1h Ara-C / ⑶、停药指征:①、肺水肿。 ②、心脏扩大、心衰。 ③、严重虹膜炎。 ④、神经系统毒性。如仅轻度毒性,停药观察24小时, 病情稳定者可继续用药。 7、 Aase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⑴、毒性反应:①、过敏反应:寻麻疹、过敏性休克。 ②、Alb↓、Fb↓、RI↓、LP↓、AT-Ⅲ↓、因子Ⅰ↓、Ⅱ↓、 Ⅴ↓、Ⅶ↓、Ⅷ↓、Ⅸ↓、Ⅹ↓、GLU↑ ③、胰腺炎、肝功能损害、氮质血症、发热。 ⑵、用法:①、胰岛素4-8u H 10%葡萄糖酸钙 10ml iv小壶 用Aase前。 氟美松 5mg iv 小壶 非那根 25mg im ②、0.9% NS 250ml / iv gtt CI3h Aase / ⑶、注意事项:①、第1次或停药7日以上再用Aase者,先做皮试。在静脉点滴此 药时1小时内,须有医师在床边观察过敏反应。 ②、用Aase前床边备肾上腺素1支,氟美松 10mg。 ③、如出现过敏休克,立即停输Aase。肾上腺素0.3mg iv 小壶 氟美松 10mg 扩容。 ④、用药期间除前述检查外,应该查: 注意观察出血,胰腺炎征象。 生化(11),用药前后各1次。 纤维蛋白原,用药前后各1次。如用药后低于0.1%,补充纤维 蛋白原或新鲜冰冻血浆,并每日查纤维蛋白原直至1%以上。 8、 ID-HDMTX的应用及注意事项(MTX>500mg/次):

⑴、毒性:肾功能衰竭:最重要的毒性。 粘膜炎:常见。 眼激惹综合征:少见。 脑功能紊乱:常为一过性,如有反复IT史,更多件。 ⑵、处理常规:①、5%GS 500ml / iv gtt –6-0h 5% NaHCO 250ml / iv gtt 0-12h ②、10% GS 1000ml / iv gtt 0-12h MTX / 4

③、5% NaHCO3 250ml /iv gtt +13h-+15h ④、10% GS 500ml / iv gtt +16-+24h 肝泰乐 0。4 / ⑤、5%GNS 250ml / iv gtt +22-+24h 5% NaHCO3 125ml / ⑥、甲酰四氢叶酸钙 9mg iv 小壶 +19h、+20h、+21h, 以后6mg q3h ×9次。 ⑦、0.9% NS 500ml /嗽口 咽下,+24h 甲酰四氢叶酸钙12mg / 连用7日。 ⑶、注意事项:除前述检查处理常规外,应注意: ①、用药后第2日静脉补液量为3000ml,维持每日尿量2000ml。 ②、尿常规+8项,化疗前至化疗后3日,每日1次。 ③、如出现粘膜炎,适当增加甲酰四氢叶酸钙肌注及嗽口 9、 高白细胞白血病的处理:

⑴、并发症:①、急慢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②、脑白细胞栓塞,脑出血。 ③、白细胞溶解综合征、DIC、高血尿酸、高血钾、高学磷、低血钙。 ⑵、处理:在常规化疗前做以下紧急处理: ①、别嘌呤醇 0.3 tid 第1日,以后0.1 tid ②、羟基尿 40mg/kg/次 q12h 连用3日 po。 ③、尽早采用白细胞分离术,使白细胞降至50×109/L或降低原来的1/3。 ④、分离术后立即:5% GNS 1000ml /iv gtt CI 12h Ara-C 100mg / 0.9% NS 250ml / iv gtt 30分钟 Cy 100mg / 用Cy前半小时:胃复安 10mg iv 小壶。 速尿 20mg iv 小壶。 非那根 25mg im。 ⑤、头颅照射 600cGy 1次。 ⑶、注意事项:在WBC>50×109/L期间,注意: ①、每日补液3000-4000ml,如血尿酸升高,补液量为3000ml/m2/d, 含5% NaHCO3 250-500ml。 ②、每日尿量在2000ml左右,如尿酸升高应增加。 ③、在白细胞未降低或静脉补液不足时,尽量不输浓缩红细胞或全血。 ④、检查:血液分析Ⅰ,白细胞分类,每日1次。 尿常规+8项,每日1次。 生化(11),每周2次。 电解质,每3次。 DIC凝血象,化疗前1次,以后有出血倾向者,视病情而定。 10、 急性白血病感染的常见病原及处理:

⑴、常见病原:①、细菌:细菌大肠埃希氏杆菌及其他肠道细菌,绿脓杆菌, 克雷白氏肺炎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 ②、真菌:念珠菌、曲霉菌。 ③、病毒:HSV、VZV、HBV、HCV、 ④、卡氏肺囊虫。 ⑵、 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的处理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