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公开课
适合大班的有趣公开课

适合大班的有趣公开课导语:公开课是一种特殊的授课形式,旨在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
在大班级中,如何设计一堂有趣的公开课,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参与度,是每位教师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适合大班的有趣公开课的各种方法和策略。
一、以互动性为核心在大班级进行公开课时,互动性是至关重要的。
鼓励学生参与并积极回答问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
通过这些互动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例如,在英语公开课中,可以分成小组,让学生们合作完成一个小故事。
每个小组可以设计一个情节,角色扮演并进行表演。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实践与理论结合大班中的学生往往对理论知识感到乏味和抽象,因此,将实践与理论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原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在数学公开课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个简单而有趣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互相讨论。
通过实际操作和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激发他们的数学兴趣。
三、举办竞赛和比赛举办竞赛和比赛是一种充满竞争和激励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例如:课堂知识竞赛、才艺展示比赛等。
通过竞赛和比赛,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例如,在科学公开课中,可以设计一个小实验竞赛。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验项目,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
最后,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发现。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巩固科学知识,还能锻炼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大班公开课中,多媒体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
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课件、演示实验和播放教学视频等方式,使课堂更加有趣和生动。
大班科学有趣的公开课教案精选

大班科学有趣的公开课教案精选科学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
它能引发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而大班阶段正是培养孩子们科学兴趣的重要时期。
在这里,我将为你介绍几个适合大班的科学公开课教案,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科学知识。
一、水的研究在这个课堂上,我们将带领孩子们深入探索水。
首先,我们可以请孩子们喝一杯水,让他们尝尝水的味道。
然后,我们可以提问他们水的形状是什么样的,颜色是什么颜色的,能不能捏碎它。
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孩子们认识到水是无色、无味、无形的物质。
接下来,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水的实验。
比如,我们可以用冰块来展示水的三态变化。
首先,我们可以向孩子们展示一个冰块,然后观察它的形状、颜色,并用手触摸它的冷度。
之后,我们可以把冰块放在室温下观察它的变化,孩子们会看到冰块逐渐融化变成水。
对于更高级的大班,我们还可以通过测量水的温度,引导孩子们认识到水的温度可以从冷到热,布满整个温度计的刻度。
我们可以让他们测量不同温度的水,并用手感受不同温度的水的变化。
通过这个公开课教案,孩子们可以在实践中学习水的特性和物态变化,增加他们的对水的认知。
二、动物的观察在这个课堂上,我们将带领孩子们观察和探索动物的特点。
首先,我们可以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孩子们说出他们对这些动物的认知。
接下来,我们可以带孩子们去学校附近的公园或动物园,观察真实的动物。
在观察前,我们可以和孩子们讨论一些问题,比如动物的外貌特点、它们是怎么动的、它们吃什么等等。
带着这些问题,孩子们可以更加专注地观察动物,并记录他们观察到的一些现象。
在观察之后,我们可以组织孩子们一起讨论他们的观察结果,并制作一本小动物图鉴。
孩子们可以画出自己观察到的动物,写下一些关于它们的特点。
通过这个公开课教案,孩子们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学会善于发现和记录。
三、植物的生长在这个课堂上,我们将带领孩子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首先,我们可以请孩子们种下一颗豆子,并培养它们。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科学公开课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活动,通过科学公开课,可以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介绍中班阶段的三个科学公开课教案精选,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科学教育。
一、《小小环保卫士》目标:培养幼儿的对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一幅海滩被垃圾污染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2. 发现问题:提问让幼儿发现图片中的垃圾问题,并让他们想一想垃圾对海洋和地球的影响。
3. 实践探究:组织幼儿进行环保活动,如捡拾垃圾、分类垃圾等,让他们亲身体验环保的重要性。
4. 总结:引导幼儿讨论环保的方法和意义,并鼓励他们进行环保行动。
二、《探索水的奥秘》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践能力,了解水的性质。
教学步骤:1. 引入:给幼儿展示水的形态变化,如水的汽化、冷凝等,激发他们对水的好奇心。
2. 实践探究:组织幼儿进行实验,让他们观察和探索水的沸腾、冷凝等现象,并解释其中的科学原理。
3. 拓展活动:引导幼儿观察水的颜色、味道等特点,并与其他液体进行比较,加深对水的认识。
4. 总结:与幼儿讨论水对生命的重要性,教育他们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多彩的植物世界》目标:培养幼儿对植物的兴趣,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播放有关植物的动画片或漫画,引发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观察实践:带领幼儿参观校园内的花坛和植物园,让他们观察植物的不同形态和生长过程。
3. 种植体验:组织幼儿进行植物种植实验,让他们亲手培育和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4. 植物玩乐:设计一些与植物相关的游戏和手工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特点和功能。
5. 总结:与幼儿讨论植物的重要性,让他们理解植物对生态环境的重要贡献。
通过以上三个科学公开课的设计,可以在中班阶段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提升科学教学的效果。
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名师优质公开课

化学在材料、生命、能源、环境 科学的研究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化 学学科理解了吗?
通过化学学习,一种新的世 界将在我们面前出现,睁大眼睛 看好噢!
谢谢观赏
化学世界正在等待你的进入……
有关资料 什么是化学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
加绚丽多彩
化学—— 让我们从下面的两部短片
中去认识你
Let’s go!
我国古代的辉煌成绩 化学的今天和明天
不怕热的小猫咪
同窗们一定已经在化学教材中见到可爱的小猫咪的照片: 一只小猫咪稳坐在一块透明的塑料板上,塑料板的下面点 燃着煤气灯火焰,这火焰的大小也不比小猫咪小多少。煤 气灯火焰的温度是很高的,能够达成一千多度,可是小猫 咪在一千多摄氏度的烧烤下,却显得那么安详。你一定会 问,小猫咪不怕热吗?要不,这张照片是画出来的?其实, 这张照片都是由实物拍摄下来的。那么,小猫咪不怕热的
硅 原 子铜
化学研究些什么?
1.研究物质的构成与构造 2.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规律 3.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取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构成、构造、性质 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
化
学
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
发
展
燃素化学时期
史
定量化学时期,既近代化学时期
科学相互渗透时期,既现代化学时期
太阳能
三、生命科学与化学的关系
克隆多利绵羊的科学家 与多利羊
DNA双螺旋构造模型
CH CH2 CH3
CH
CH3
N
N
CH2CH3
CH Mg
CH
CH3
N
N
CH3
C
初中公开课教案

初中公开课教案年级:初中八年级学科:生物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认识到绿色植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掌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等基本生理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 绿色植物的基本生理过程。
教学难点:1.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2. 实验操作的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2.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绿色植物的了解和认识。
二、自主学习(5分钟)1.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绿色植物的基本生理过程。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如提供氧气、食物、药材等。
2. 教师讲解绿色植物的基本生理过程,包括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
四、实验操作(15分钟)1. 教师演示实验操作,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五、课堂讨论(5分钟)1.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感受。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绿色植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和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观察记录的准确性。
3. 学生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认知程度。
备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同时,要加强实验操作的指导,确保学生的实验安全。
人教初中化学九上11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优质课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

性质相似的 因素是什么?
由于酸中的阳离子全部是 H+
1.下列物质中能与盐酸反映并有气体生成的是( A )
A.铝
B.银
C.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汞
2.在下表“类别”栏目内,选填适宜的字母序号。
化学式 HNO3 NaHCO3 Ca(OH)2 S
类别 C
B
D
A
A.非金属
B.盐 C.酸
D.碱
3.有下列几个物质:a.稀盐酸 b.稀硫酸
小结 盐酸、硫酸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酸含有的某些相似性质:
• (1)酸能与酸碱批示剂反映
•
①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
② 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 (2)酸能与多个活泼金属反映,生成盐和氢气
•
酸 +金属→ 盐 + 氢气(置换反映)
• (3)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映,生成盐和水
酸+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铝
化学方 程式
2Al +6 HCl = 2AlCl3 + 3H2↑
2Al + 3H2SO4 = Al2(SO4 )3 + 3H2↑
现象 反映比较慢,产生少量气泡
铁 化学方
程式
Fe +2 HCl = FeCl2 + H2↑
反映比较慢,产生少量气泡 Fe + H2SO4 = FeSO4 + H2↑
现象 反映较激烈,产生较多气泡 反映较激烈,产生较多气泡
Fe2O3+3H2SO4=Fe2(SO4)3+3H2O
氧化铜+盐酸
黑色粉末逐步消失、溶 液由无色变为蓝绿色
第六单元 课题1 第1课时 碳的单质 公开课

色态
硬度 导电性 用途
金刚石 石 墨 无色透明、正八 深灰色、有金属光 面体形状的固体 泽、细鳞片状固体 天然最硬的物质 最软的矿物质之一
不导电
导电性良好
钻石、钻探机的钻 铅笔芯、电极等 头、切割玻璃等
【思考】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却形态各异, 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不同呢?
在有人抽烟的房间里, 点燃蜡烛,可减轻 烟味,说明炭黑有 什么性质?
说明炭黑有 一定的吸附性。
此实验能说明 蜡烛中含有碳 元素吗?
点燃一支蜡烛,把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 方,冷蝶底上即可收集到炭黑。
比较碳与炭的区别:
“碳” 是元素的名称,是核电荷数为6的一类
原子的总称。比如:碳元素、碳单质、 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
金刚石
玻璃刀上的金刚石 玻璃刀的刀头装有金刚石 可以裁玻璃
金刚石可以做钻探机的钻头
钻石
金刚石钻头,无坚不摧
金刚石
火 眼 金 睛
小名 外观 性格 骨架 本领
金刚钻、钻石 无色透明 正八面体的固体 世界上最硬的物体 碳原子空间网状结构 装饰品、钻头、玻璃刀头
石墨
石墨是一种深灰 色的有金属光泽而不 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
第一位携带探究活动报告来 本店的同学可以获得炭雕挂饰一 件
奖品
当堂训练:
1、在物质的各大家族中,有一家兄弟特 别多,老大骨头硬,光彩照人,身价百 万;老二又软又滑,生活学习都用它; 老三似足球,科研工作者都喜欢它。 (1)请你猜想:老大、老二、老三分别 是谁? (2)请你说出:老大、老二的物理性质 有哪些差异? (3)举出老大、老二的一种用途。
SAFlashPlayer.exe
适合上公开课的小学数学课题

适合上公开课的小学数学课题小学数学公开课:《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第一节圆柱的认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掌握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圆柱的高,圆柱的侧面及它的展开图。
2、学生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前面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
圆柱又是一种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形体,因此教学时从直观入手,帮助学生形成表象。
此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指导学生采用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方式,并利用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探索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3、设计思想:(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直接引入课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尝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2)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园柱的特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间知识的互补,使学生学会交往,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合群性和合作精神。
(4)启发学生猜想,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
(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化静为动,直观形象,增强教学效果。
(6)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形象到抽象、由浅入深,遵循由观察一发现4、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问观念(2)过程与方法日标:通过观察、想象、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白信心,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并建立与他人交往的意识,培养学牛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5、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从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形物体抽象概括出圆柱的几何图形,然后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圆柱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铵
根
根
离
离
子
子
1.了解氯化钠 .碳酸钠 . 碳酸氢钠和碳 酸钙四种盐的性质
2.理解四种盐在生产 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3.体验钙片和调味品的作用,学习中国
化学家侯德榜
4.应用--碳酸根离子的鉴别方法
1.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白色固体、易溶 于水、有咸味。
2.氯化钠的用途:
(1)生活: 作调味品;作防腐剂腌渍蔬菜等 (2)医疗: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3)农业:用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 (4)工业: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取碳酸钠、 氢氧化钠、氯气和盐酸等。
同年8月,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 “红三角”纯碱荣获最高荣誉的金质奖,跃居 世界榜首。 “红三角”纯碱在国际市场上成为 准许免检的“信得过”产品,打破了外国公司 对中国国内和东南亚市场的垄断。
玻璃
碳酸钠的用途
纺织
洗涤剂
造纸
氯化钠
碳酸钙
总结与交流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俗称
化学性 质 用途
NaCl 食盐
现象:鸡蛋表面有气泡 冒出,先下沉,又慢慢 上浮,到接近液面时又 下沉。
化学性质
与酸的反应
碳酸钠+ 盐酸
碳酸氢钠+盐酸
左侧白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 现 象 失),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澄
清石灰水中有气泡且变白色浑 浊
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与盐酸 分 析 反应生成了CO2气体
你能写出上述有关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吗?
快乐记忆
碳酸钠 Na2CO3
俗称:纯碱(因水溶液 呈碱性) 、苏打
碳酸氢钠 NaHCO3 俗称:小苏打
碳酸钙 CaCO3
(大理石或石灰石) 的主要成分
物理性质
物质 颜色 状态 溶水性
Na2CO3
白色
固体
易溶于水
NaHCO3
白色
固体 易溶于水
CaCO3
白色
固体 难溶于水
名称
俗称
(或主要 成分)
主要用途
(5)交通:作融雪剂(氯化钠溶于水形 成的溶液的凝固点比水低)
3.氯化钠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 必不可少的
氯化钠由_氯__离__子__和_钠__离__子__构成。
氯离子:是 胃液中的主 要成分,具 有促生盐酸、 帮助消化和 增进食欲的 作用。
钠离子:对于 维持细胞内外 正常的水分分 布和促进细胞 内外物质交换 起主要作用。
4、将珍珠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 生,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 变浑浊,则珍珠中含有下列离子中
的( C )。
A、氯离子 B、硫酸根离子
C、碳酸根离子 D、氢氧根离子
5、在下列物质: a食盐;b纯碱;c碳酸氢钠;d碳酸钙
(1)可用作洗涤剂的是(填序号,下同)___b__; (2)可用作调味剂的__________a___________; (3)可用作补钙剂和牙膏填充剂的是____d____; (4)可用于生产玻璃的是__________b_______; (5)可用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___c__;
碳酸钠
纯碱 工业上用于生产玻璃、造纸、 苏打 纺织、洗涤剂;生活上蒸馒头
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治疗胃
碳酸氢钠 小苏打 酸过多症的药剂;干粉灭火器
碳酸钙
大理石 石灰石
碳酸钙作补钙剂、牙膏摩擦剂; 石灰石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炼 钢
实验探究一
步骤:将一个鸡蛋慢慢 放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 塑料瓶中,观察现象
【演示实验11-2
现象 化学方程式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三、复分解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 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AB + CD==AD + CB
双交换(里里外外)
学完本课题你的收获是:
1.了解氯化钠 .碳酸钠 . 碳酸氢钠和碳 酸钙四种盐的性质
2.理解四种盐在生产 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3.体验钙片和调味品的作用,学习中国
化学家侯德榜 4.应用--碳酸根离子的鉴别方法
怎样检验这 些物质中含 有碳酸根呢?
实验用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试管 导 1.将钙片
1.
。
管连单孔
。
塞铁架台 2 .
。 2.
。
。
1、下列各组物质名称不代表同一物质的
一组是A( )
A.氯化钠、盐 B.氢氧化钠、苛性钠 C.碳酸钠、纯碱 D.碳酸氢钠、小苏打 2、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
【演示实验11 -1】
小结:
组成里含有CO32-(或HCO3-)离 子的盐,都能和稀HCl反应生成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 , 利用此反应可以检验盐的组成中 是否含有CO32-(或HCO3-)离子。 试剂: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实验探究二
向盛有少量Na2CO3 溶液的试管滴入澄 清的石灰水,观察 现象。
食盐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体吸收的钙质大
量流失,一可能血压升高;二加快骨质疏松 ;三是可能会引起其它多种疾病。英国和意 大利科学家日前发表研究报告说,摄入过量 食盐将直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大。
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的人数约300
万,而且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造成心血 管病有很多原因,近年来多家媒体曾报道“ 食盐摄入量过多是造成心血管病的原因之一 ”,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盐患了“恐高症” ,视高盐饮食为洪水猛兽。
亚硝酸钠是工业用盐,它是一种白色不透 明晶体,形状很像食盐。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 可使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 白,失去运输氧的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性损害。 亚硝酸盐不仅是致癌物质,而且摄入0.2-0.5g即 可引起食物中毒,3g可致死。而亚硝酸盐是食 品添加剂的一种,起着色、防腐作用,广泛用 于熟肉类、灌肠类和罐头等动物性食品。鉴于 亚硝酸盐对肉类脆制具有多种有益的功能,现 在世界各国仍允许用它来腌制肉类,但用量严 加限制。
厨房里有两瓶白色固体,一瓶是 食盐,一瓶是纯碱。想想看,我们能 用哪些方法鉴别它们呢?
它们的性质有 什么不同呢?
适宜的 鉴别方 法有…
创建永利制碱厂初期,由 于缺乏经验,制出的碱质量低 劣,销售困难。侯德榜带领技 术人员和工人废寝忘食,攻下 一道道技术难关,终于在1926 年6月生产出洁白的纯碱,碳 酸钠含量在99%以上,定名为 “红三角”牌。
CaCO3 Na2CO3 NaHCO3
大理石、石灰石 纯碱、口碱、
的主要成分
苏打
小苏打
1、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高温煅烧 2、能与石灰水
调味;配制生
反应制烧碱 用于建筑业,
理盐水;化工 原料;腌制食 物,消除积雪
也可作补钙 剂
重要的化工 原料,也可
等
作食品发酵
剂
面食常用的 发酵粉,也 可治疗胃酸 过多
是CA(.碳)酸钙用作补钙剂
B.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 C.纯碱溶液用于除水垢 D.食盐用作调味品
3、下列化学反应属复分解反应 的是( D)
A、Zn+H2SO4 =ZnSO4+H2↑ B、2KMnO4 = K2MnO4+MnO2+O2↑ C、CaO+H2O=Ca(OH)2 D、CuSO4+2NaOH=Cu(OH)2↓+Na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