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空间分析实习指导书

合集下载

2019年三维作业指导书-优秀word范文 (10页)

2019年三维作业指导书-优秀word范文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三维作业指导书篇一:面向三维工艺的作业指导书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1 绪论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 1 页共 33页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全球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制造业正经历着革命性的变革。

数字化制造技术应运而生,从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维护到报废等阶段,均是归属于数字化制造的范围。

但是目前只是对设计、销售、维护阶段的研究比较多,比如数字化模拟、数字化设计、数字化资源管理等都是一些耳熟能详的名词。

然而在生产制造阶段,特别是车间现场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则相对比较薄弱。

数字化制造需要均衡的发展,因此融合数字化技术和制造技术,面向车间生产现场的数字化制造技术,有待研究与突破。

生产工艺对于制造企业来说至关重要[1],它是连接产品设计和产品生产的桥梁,是指导作业人员完成加工任务的大纲蓝本,是实现企业增值的关键所在,对生产制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工艺工作贯穿于制造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2],主要包括工艺设计和工艺应用两方面。

目前,工艺设计方面的研究较多,特别是三维工艺的出现,带来了基于三维模型工艺设计的研究热潮,如三维工艺规划与仿真技术[3, 4]、三维工艺中的特征识别技术[5, 6]、三维工艺信息表达技术[7]等。

对于工艺应用方面的研究,特别是面向生产制造的工艺文件下发和展示的文献相对较少。

工艺文件记录如何在过程中实现成最终产品的操作文件,是指导劳动者如何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增值加工或处理,最终使之成为成品的方法与过程说明。

其最终落脚点是指导作业人员更好更快地进行加工作业,完成零部件的生产任务。

因此,工艺文件能否以更合理、更便捷、更友好的方式呈现给作业人员,是能否最大化地实现其价值的关键。

传统二维环境下,工艺信息依托二维工程图,以纸质工艺卡片或图册跟随流转单下发至工位,加之配套的操作说明、安全规程等纸质文件,形成指导作业人员加工作业的文件体系。

三维实验指导书(2012)

三维实验指导书(2012)

(写3张实验报告,每张实验报告写两个实验)实验一 SolidWorks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熟悉SolidWorks的操作界面。

2.掌握SolidWorks工作环境的设置方法。

二、实验内容1.熟悉SolidWorks操作界面:(1)练习启动SolidWorks软件;(2)了解SolidWorks“新建文件”的类型:零件、装配体与工程图;(3)熟悉SolidWorks的操作界面: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特征管理器、属性管理器、配置管理器;(4)练习打开SolidWorks的文件;(5)练习保存文件;(6)熟悉标准工具栏和视图工具栏各按钮的功能;(7)了解装配体工具栏、尺寸/几何关系工具栏、工程图工具栏、特征工具栏以及草图工具栏中常用按钮的功能。

2.练习SolidWorks工作环境设置:(1)练习设置工具栏;(2)练习添加、删除工具栏命令按钮;(3)练习设置快捷键;(4)练习设置操作界面的背景;(5)练习设置实体的颜色;(6)练习光源的设置;(7)练习设置系统单位。

三、重点与难点(1)熟悉SolidWorks操作界面;(2)掌握工具栏的显示与隐藏、工具栏命令按钮的添加与删除;(3)掌握标准工具栏、视图工具栏和特征管理器的使用;(4)掌握SolidWorks工作环境设置;(5)鼠标键、快捷键、空格键的使用;四、思考题1.特征管理器包括哪些常用功能?2.如何将SolidWorks文件保存为其他格式?四、实验问题总结实验二草图的绘制与编辑一、实验目的1.掌握创建草图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步骤。

2.熟练掌握绘制各类基本图形的方法。

3.熟练掌握针对草图实体的各种操作。

4.熟练掌握各类尺寸标注方法。

5.熟练掌握各种几何关系的添加与删除。

6.掌握草图绘制技巧。

二、实验内容1.练习创建草图的基本方法:(1)练习新建二维草图;(2)练习在零件的面上绘制草图;(3)练习从已有的草图派生新的草图。

2.基本图形绘制:(1)熟悉草图绘制工具栏;(2)练习绘制以下图元:直线、圆、圆弧、矩形、平行四边形、多边形、椭圆、椭圆弧、抛物线、样条曲线、分割曲线、文字、圆角、倒角。

3.河海大学三维实习指导(10.1版).pdf

3.河海大学三维实习指导(10.1版).pdf

三维 GIS 实习内容3D 实习主要内容以地形信息处理为主。

构建 TIN:利用离散的高程点、等高线和面状的高程信息,构建 TIN(不规则三角网,形成立体表面信息;空间数据内插:利用 TIN 数据内插等值线;内插成栅格数据(Raster,DEM;地形分析:利用内插的 dem 计算坡度、坡向等;三维显示:平面显示(在 ArcGIS Desktop 中,高程信息分层设色显示,山地阴影等;立体显示(用 ArcScene 中,立体显示方法实习操作【实习数据:】南京-栖霞山附近高程数据离散点数据 Zspot.shp等高线数据 Zcoontour.shp面状高程数据 ZyzRiver.shp (长江水面Landsat 卫星影像 nj-qxs.img (ERDAS Imagine 格式(备用的 90m 的数字高程模型 dem_90m 【】使用 ArcGIS extension 扩展模块(均应打勾。

1构建 TIN启动 ArcMap ,使用 ArcToolBox 工具栏操作:打开参与生成 TIN 的相关高程文件 Zspot、ZContour、ZYzRiver ArcToolBox/3D Analyst Tool/Data Management/TIN/Create TIN逐个把构成 TIN 的三个地形数据输入,并选择高程项和表面类型。

1Qtin 符号属性中Edge type “add all value ”,可见三角网形状。

2空间数据内插A离散点内插格网数据操作: ArcToolBox/ 3D Analyst Tool/ Raster Interpolation2可采用不同的内插方法(IDW 反距离加权、Spline 样条函数,等如:IDW 内插分高程带(高程分级显示的数据B用 TIN 内插生成 Raster (DEM100m 数据操作: ArcToolBox/3D Analyst Tool/Conversion/TIN to Raster33地形分析计算●Raster 栅格数据(DEM生成等高线。

三维空间分析实习报告

三维空间分析实习报告

三维空间分析实习报告(ArcGIS 3D Analyst模块)一、实习内容简介在本次实习中,我利用ArcGIS Desktop软件,主要完成四个任务:1.在地形表面上叠加影像。

2.污染物在蓄水层中的可视化。

3.土壤污染及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可视化。

4.创建TIN表示地形。

通过四个具体的实习案例,学习如何在ArcCatalog中查找预览三维数据,在ArcScene 中添加并浏览数据,查看数据的三维属性,从二维要素与表面中创建新的三维要素,从点数据源中创建新的栅格表面,从现有的要素数据中创建TIN表面并进行视场分析。

二、实习成果及分析2.1.在地形表面上叠加影像将影像数据叠加至三维数据的结果如图1(高程值拉伸为原来的2倍)。

图1在地形表面上叠加影像将影像叠加到地形表面后,不仅能够看到影像本身的信息,同时也能够看到每一个像素点所在高程信息,这可以为影像判读人员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提高判读的准确性并且发现影像地图上不存在的信息。

2.2.污染物在蓄水层中的可视化在本练习中,根据二维要素的属性值,对二维要素进行挤出操作,生成三维要素,如根据水井点要素的深度属性,生成以直线表示的水井三维要素,直观的反应水井的分布和深度情况,根据公共设施的重要程度,将公共要素的面状要素生成三维体要素,直观的反应出公共设施的重要程度。

场景显示出污染的形状及强度、水井与污染物空间的关系,以及为阻止地下水进一步污染而需要进行清理的设施(如图2)2.3.土壤污染及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可视化在本练习中,同样根据二维要素的属性值对二维要素进行挤出操作,生成三维要素,表示某一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的多少;同时使用反距离加权内插的方法,根据采样点的土壤中污染物浓度,生成连续的整个地区的污染物浓度栅格表面,用来可视化(如图3)。

图2污染物在蓄水层中的可视化图3土壤污染及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可视化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土壤污染严重的区域(深蓝色区域),甲状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图中被高亮选中的蓝色长条即发病率高于0.5人/千人的地区),但也有污染物浓度较低的区域(如图中被红色圆圈圈住的蓝色长条)发病率特别高,分析原因,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该点的统计数据存在问题,统计人员误将其他区域数据填到该区域或者说该采样区域的坐标输入错误,另一种情况是存在其他因素可能导致甲状腺癌发病率高。

三维空间分析实习报告

三维空间分析实习报告

三维空间分析实习报告(ArcGIS 3D Analyst模块)一、实习内容简介熟悉ArcCatalog、ArcScene的功能,学会用ArcCatalog查找、预览三维数据,学会在ArcScene中添加数据。

熟悉并掌握利用ArcScene查看数据的三维属性;从二维要素与表面中创建新的三维要素;从点数据源中创建新的栅格表面;从现有要素数据中创建TIN表面。

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如下:练习一:在地形表面上叠加影像;练习二:污染物在蓄水层中的可视化;练习三:土壤污染及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可视化;练习四:创建TIN表面表示地形。

二、实习成果及分析练习一:在地形表面上叠加影像在这个练习中,老师给我们的数据是美国加利福亚州Death Valley(死谷/死亡谷:位于美国西南部,是世界上最低和最干旱的地区之一)。

我们获得的数据有峡谷地形的TIN 数据以及土地利用程度的雷达遥感影像。

影像中含有大量的信息,因此可以将影像与地形表面进行叠加,以增影像理解的维数。

在地形表面上叠加遥感影像,有助于对影像模式及其与地形的相关性的理解。

首先,在叠加数据前,需要定位地形数据并在ArcCatalog中对其进行预览。

我在ArcCatalog中定位到Death Valley并利用Preview标签成功对其进行了预览。

我还选择了3D View选项,将其转换到三维预览状态。

然后我利用3D View Tools中的小功能对其进行了各种预览操作。

然后,我点击3D View Tools中的ArcScene按钮,启动了ArcScene,将Death Valley Terrain 图层拖拉至ArcScene界面左边的图层窗口中,这样TIN就在新的场景中绘制出来。

添加dvin3.TIF数据层,影像将以平面方式绘制,其基准高程为0。

在TIN (Death Death Valley)数据的峡谷部分、高程低于0米(海平面)地方可以看到影像,其它地方的影像将被地形表面所掩盖。

实验指导书及实训报告(三维产品造型与结构设计)20130901

实验指导书及实训报告(三维产品造型与结构设计)20130901
c) 完成直线的绘制。
d)单击以结束直线并在PropertyManager中单击 。
添加尺寸
1、单击草图工具栏上的智能尺寸
2、添加如图所示尺寸。
3、然后单击 。
拉伸基体特征
1、单击草图工具栏上的退出草图
在完成2D轮廓并准备生成3D长方体时退出草图。拉伸的设置出现在左窗格的PropertyManager中。
b)添加几何关系:对称
3、单击 。
4、单击添加几何关系
5、添加几何关系的的设置出现在左窗格的PropertyManager
a)所选实体:两圆圆心
b)添加几何关系:水平
6、 单击 。
添加尺寸
1、单击草图工具栏上的智能尺寸。
2、添加如图所示的尺寸。
3、 然后单击。
拉伸切除特征
1、单击草图工具栏上的退出草图
《三维产品造型与结构设计》
实训指导书
电梯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教研室
2013年9月
底座三维建模简单入门
学习目标
选择最佳的草图轮廓
选择适当的草图平面
拉伸草图创建切除特征
创建异型孔
在实体上创建圆角
创建基本的零件工程图
修改尺寸
清楚模型与工程图的关系
步骤1新建视图
1、单击标准工具栏上的新建 。新建SolidWorks文件对话框出现。
添加尺寸
1、单击草图工具栏上的智能尺寸
2、 单击矩形的顶边,将指针移动到您想放置尺寸的地方,然后单击来添加尺寸。
3、在修改框中键入100,然后单击 。
4、单击矩形右侧边,将指针移动到您想放置尺寸的地方,然后单击来添加尺寸。在修改框中键入40。
5、然后单击 。
拉伸基体特征
拉伸2D草图来生成3D长方体。

三维模型实习报告

三维模型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三维建模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游戏制作、电影特效、建筑设计等。

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对三维建模技术的深入了解,我选择了三维模型设计作为实习方向。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三维建模的基本技巧,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并能够独立完成一定难度的三维模型设计。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首先了解并学习了三维建模的基本概念,包括三维空间、坐标系统、模型的创建与编辑等。

同时,我还熟悉了常用的三维建模软件,如AutoCAD、3ds Max、Maya等。

2. 实习内容实习期间,我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与实践:(1)三维模型创建:学会了使用三维建模软件创建各种基本几何体,如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并掌握了通过组合与变换创建复杂模型的方法。

(2)材质与贴图:了解了材质的概念,学会了为模型添加材质,并使用贴图来提高模型的真实感。

(3)灯光与摄像机:学习了如何为场景添加灯光,调整灯光参数,以及如何使用摄像机来捕捉模型的效果。

(4)三维动画设计:掌握了三维动画的基本原理,学会了使用动画软件制作简单的动画效果。

3. 实习成果通过实习,我完成了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三维模型设计项目,包括一个现代化的客厅场景、一个精致的珠宝模型和一个动态的跑车动画。

这些项目不仅锻炼了我的建模技巧,还提高了我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1. 实习收获(1)掌握了三维建模的基本技巧,学会了使用相关软件。

(2)提高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加深了对三维建模技术在各个领域应用的了解。

2. 实习反思虽然我在实习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以下不足:(1)建模速度有待提高,需要更加熟练地掌握建模软件。

(2)材质与贴图的应用还需进一步学习和实践,以提高模型的真实感。

(3)动画设计能力有限,需要继续学习动画制作技巧。

四、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三维建模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在实际操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D实验教学指导书

3D实验教学指导书

3D MAX实验教学指导书编者:主审:艺术学院二〇一二年一月二十二日前言一、实训目的实训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课程通过教师讲解演示→学生实践练习→教师辅导→教师点评→学生再练习→学生自评→教师或企业专家测评的完整环节理解掌握3DMAX的各种使用方法。

并能在实践环节中理解和掌握使用3DMAX建模的各种物体以及空间的设计原理,3DMAX是室内设计和影视动画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设计软件,拥有强大的建模系统和材质系统,能够制作出比较符合真实场景的电脑效果图。

通过对3DMAX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较好的表现出自己的设计意图。

本实训指导书从实训案例入手充分体现出课程的教学实践指导个性化,能力培养项目化的特征。

二、实训基本内容为了使学生在实训时目标明确,本实训指导书针对课程内容编写了7个必做实训项目和3个选做实训项目。

学生可以在课内必须完成指导书中给出的必做实训内容,理解所学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完成其它的实训。

指导书中的实训项目如下:1、3D基础操作——《花瓶制作》2、简单物体模型创建——《不同家装风格之家具特点》3、简单场景模型创建——《游戏场景模型创建》4、高级物体模型创建——《美丽的欧式凉亭》5、3D灯光、摄影机效果表现——《窗帘透光效果模拟》6、3D材质、渲染及综合实例练习——《客厅效果图》——《汽车轮胎制作》7、3D动画效果表现——《摄影机环游动画》三、实训任务与时间安排《3DMAX》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了在课内安排的实训项目外,鼓励同学在课外利用相关技术正常进行练习。

《3DMAX》实训时间为98学时,具体实践课时安排如下:12四、实训的总体步骤所有实训项目采用教师讲解演示→学生实践练习→教师辅导→教师点评→学生再练习→学生自评→教师或企业专家测评的步骤进行。

五、实训测评1、测评方式以考核参加实训的学生完成的实训作品为主,以实训要求为主要考核依据,并结合学生实训的态度和考勤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分析实习指导书——三维空间分析(ArcGIS 3D Analyst模块)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2011年0 实习准备0.1 实习内容练习一:在地形表面上叠加影像;练习二:污染物在蓄水层中的可视化;练习三:土壤污染及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可视化;练习四:创建TIN表面表示地形。

学习三维空间分析的最佳办法就是在使用中学习。

在本教程的这个练习中,您将学习: 用ArcCatalog查找、预览三维数据;在ArcScene中添加数据;查看数据的三维属性;从二维要素与表面中创建新的三维要素;从点数据源中创建新的栅格表面;从现有要素数据中创建TIN表面。

为了能够顺利使用本教程,用户的机器上必须安装了ArcGIS及三维扩展模块3D Analyst,并且在本机或网络上安装有本教程所需要的数据.如未在教程指定的默认目录中找到练习数据,请与系统管理员联系,以获取正确的数据路径。

0.2 拷贝教程数据首先将教程数据拷贝到本机。

您将使用ArcCatalog浏览、拷贝数据。

1.点击开始->程序->ArcGIS中的ArcCatalog,如图0.1所示。

图0.1ArcCatalog允许用户对数据进行查找与管理。

ArcCatalog左边的窗口称之为“目录树”。

ArcCatalog右边的窗口显示在目录树中选中数据的内容。

如图0.2所示。

图0.22.点击location下拉列表框,输入教程数据的安装路径…\ArcGIS\ArcTutor,并回车。

此时,目录树中的ArcTutor文件夹为当前选中的项。

你可以使用Contents标签显示其中的内容,如图0.3所示。

图0.33.右击3DAnalyst文件夹,选择“复制(Copy)”,如图0.4所示。

图0.44.右击本地将拷入数据的文件夹,选择“粘贴(Paste)”,如图0.5所示。

图0.5此时文件夹拷贝到了本地驱动器中。

练习一:在地形表面上叠加影像在地形表面上叠加遥感影像,有助于对影像模式及其与地形的相关性的理解。

假如你是加州Death峡谷的地质学家。

您已经有了峡谷地形的TIN数据以及土地利用程度的雷达遥感影像。

影像中含有大量的信息,你可以将影像与地形表面相叠加,以增加影像理解的维数。

1.1 在ArcCatalog中预览数据在叠加数据前,需要定位地形数据并在ArcCatalog中对其进行预览。

1.在ArcCatalog中浏览到3DAnalyst目录,如图1.1所示。

2.双击3DAnalyst文件夹,如图1.1所示。

3.双击Exercise1文件夹,如图1.1所示。

图1.1将看到一个Data文件夹,一个文什名为Death Valley Terrain的TIN图层,如图1.1所示。

图层是地理数据的快捷方式,它还存储了地图或三维场景中地理数据的绘制信息。

4.点击Death Valley Terrain图层。

5.点击Preview标签,如图1.2所示。

此时,你可以在ArcCatalog中预览GIS数据。

如若安装了三维分析扩展模块,你还可以以三维方式预览一些数据。

图1.26.点击Preview下拉列表,选择3DView选项(如图1.3),当前预览转换到三维预览状态。

图1.37.右击预览窗口上面的工具条,选择3DView Too1s,如图1.4所示。

图1.4在工具条上出现一组新工具3D View Tools,如图1.5。

图1.5在三维中初次预览数据时,当前激活工具为浏览工具。

将鼠标置于工具之上稍停片刻,你将看到当前工具的名字。

在三维预览中,导航工具可以用来旋转三维数据;通过点击或左右上下拖拉操作,可以改变浏览数据时的观测者的高度。

8.在三维预览图上点击左键并向右拖拉,数据将围绕其中心旋转,如图1.6所示。

根据在三维预览中所使用的鼠标键,导航工具还可用来对数据进行放大、缩小以及漫游等操作。

图1.69.右击三维预览图并向下拖动。

鼠标指针将变成放大/缩小时的指针,此时将放大显示三维预览图,滚动鼠标滚轮也可实现放大缩小。

如图1.7所示图1.710.左右两键一起点击,并向右拖动。

鼠标指针变为漫游指针,并且对预览图执行漫游操作。

11.点击要素信息(Identify)工具(图1.8),并在TIN上点击。

图1.8此时将弹出一个ldentify Results窗口,显示鼠标点击处的高程、坡度与坡向,如图1.9所示。

图1.912.关闭如图1.9所示的Identify Results窗口。

13.点击全图察看(FullExtent)按钮(图1.10)。

此时数据将以全图显示。

图1.10现在,你已学会了如何察看表面数据以及如何在三维中浏览数据。

下一步,将使用ArcScene,并将雷达影像数据加入到新场景中。

1.2 运行ArcScene并添加数据ArcScene是三维分析的浏览器,ArcScene可以使用各种数据源创建复杂的场景。

1、点击3Dview Tools工具条上的ArcScene按钮,如图1.11所示。

图1.11此时将启动ArcScene,如图1.12所示。

请注意:ArcScene中的Standard工具条上的许多工具与ArcCatalog中的三维浏览工具相同。

图1.122、点击ArcCatalog 目录树中的Death Valley Terrian图层(图1.13),将其拖拉至ArcSence 界面的右边窗口中,释放鼠标键。

图1.13TIN将在新的场景中绘制出来。

图1.143、点击Standard工具条上的Add Data工具。

4、浏览到练习一(Exercise1)的Data文件夹,并双击该文件夹,如图1.15所示。

图1.155、点击dvim3.TIF,如图1.16所示。

6、点击Add按扭,如图1.16所示。

图1.16此时,影像加入到场景中,如图1.17所示。

图1.17影像将以平面方式绘制,其基准高程为0。

在TIN(Death Valley Terrain)数据的峡谷部分、高程低于0米(海平面)地方可以看到影像,其它地方的影像将被地形表面所掩盖。

7、取消对DeathValleyTerrain图层的选择。

现在,您将看到全部影像。

影像中部分区域为黑色,该区域为无数据(NoData)区域,通常是在将地形与影像匹配过程中生成的,如图1.18所示。

图1.18下面,改变影像图层的属性,将影像叠加到地形表面上。

1.3 叠加影像影像中的表面纹理信息是地形的主要信息来源。

当影像与地形表面叠加时,表面纹理与地形之间的关系将显而易见。

在ArcScene中,通过对表面上图层的基准高程赋值,用户可以将包括GRID、影像或二维要素的图层与表面(GRID或TIN)叠加。

1、右击ArcScene目录表中的divm3.TIF图层,选择Properties命令。

此时将弹出Properties对话框。

通过属性的设置,可以改变地图或场景中图层的绘制方式。

2、点击Base Heights标签,如图1.19所示。

图1.193、点击Obtain heights from layer from surface选项。

由于TIN仅仅是场景的表面模型,它将出现在表面(surface)数据的下拉列表中:4、点击OK(确定)。

影像叠加在地形表面上,如图1.20所示。

图1.20下面您可以纵览地图,察看表面纹理、颜色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1.4 研究影像您将使用ArcScene工具条上的浏览工具,研究所叠加的影像。

1、点击Zoom in工具。

2、在影像中部拖拉矩形框放大影像。

矩形框影像放大到视图的中部。

3、点击Navigate按扭,如图1.21所示。

图1.214、点击场景并缓缓向左上方向移动(图1.22(a))。

场景将发生旋转且视角降低,犹如你在经过场景左边的高地向下看峡谷的情景(图1.22(b))。

(a)(b)图1.22山地的地形看上去要比峡谷崎岖粗糙。

山区的表面纹理(雷达影像上的颜色)与冲击平原上的沉积物(峡谷中黄色与黑色地区)不同,与比较平坦的冲积扇的颜色也有很大的差别。

在地形表面上叠加影像,可以看到地表的大致形状以及地表岩石和沉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1.5 拉伸地形与地形的高度相比,峡谷覆盖的地区范围要广阔得多,尽管在场景边缘处山地相对于谷底的高程高达2000米。

为了增强场景的高度感,并表示场景中地形上的一些细微要素的特征,可以对地形的高度进行拉伸。

1、在目录树中右击Scene layers,选择Scene Propenies命令,如图1.23所示。

图1.23在弹出的Scene Properties对话框中,可以设置场景中所有图层共有的一些属性,包括地形的垂直拉伸、背景色(天空)、坐标系统与数据范围、场景照明情况(光源相对于表面的位置)等。

2、点击General标签,如图1.24。

图1.243、在垂直拉伸下拉框(Vertical Exaggeration)中输入“2”。

4、点击OK。

此时地形的高度变为原来的两倍。

您可以看到场景中部山区与场景左边山区间的冲积扇是如何延伸到谷底的,如图1.25所示。

图1.25至此,场景已经建立。

您已经增加了雷达影像的高度,研究了影像数据与地形数据之间的关系,并且增强了场景的效果以感知地形的细微变化。

保存此场景,以便以后继续使用。

1.6 保存场景场景,也称为场景文件,与地图相似。

它说明了场景中所使用图层的显示方式以及图层数据的位置信息。

1、点击File菜单,选择Save As命令2、浏览到Exercise l文件夹,如图1.26所示。

3、输入“Deathvalley”,如图1.26所示。

4、点击Save(保存),如图1.26所示。

图1.26此时场景已经保存,可供以后使用。

练习二:污染物在蓄水层中的可视化假设你为一个水资源区工作。

数年来,在该区的某些地方存在着挥发性有机物(VOC)渗漏。

你所在部门的专家已经绘制了蓄水层中VOC的污染情况。

你需要创建—个三维场景,以帮助官员与公众们了解污染的情况。

在地下水的场景中,场景的某些文件在已经组合好。

你需要修改场景以便更好地说明问题。

2.1 打开Croundwater场景文件场景中包含一个污染物空间TIN图层、一个污染物浓度的图层以及两个宗地与水井的图层。

将污染物浓度的栅格图像叠加到污染物空间的TIN上,并根据需要突出建筑物及其颜色的变化;同时还需要突出水井要素,以便更容易识别污染最严重的水井。

1、在ArcScene中,点击File菜单并选择Open命令。

2、浏览到Exercise2文件夹。

3、选择Groundwater.sxd文件,如图2.1所示。

图2.14、点击Open(打开)。

Groundwater场景将被打开,在目录表中可以看到4个图层,如图2.2所示。

图2.22.2 显示污染物的体积与污染程度在此练习中,将VOC浓度的栅格图层叠加到污染空间表面上,以显示蓄水层中污染物的体积与污染物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