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规划中的若干问题

合集下载

浅谈农村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农村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农村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农村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促进农村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农村体育教学现状在农村地区,由于受到经济条件、教育资源和师资水平等方面的影响,体育教学的发展并不如城市地区那样迅速。

农村学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相对匮乏,很多学校甚至没有正规的操场和体育馆,导致学生们的体育锻炼环境不够理想。

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大部分体育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由于学校学生数量相对较少,学校间的交流和比赛机会也较为有限,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二、农村体育教学的对策与建议针对农村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积极的对策和措施,从而推动农村体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大投入,改善设施条件。

政府应增加对农村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确保每所学校都能够拥有规范的体育场地和设施,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讲座等形式,加强农村体育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提升其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从而保障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加强学校间交流,拓展学生活动。

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体育比赛、运动会等活动,增加学校之间的交流和比赛机会,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锻炼和竞技机会,提高其体育水平和竞技能力。

4.注重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身体锻炼,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农村体育教学的现状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从而进一步促进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

政府、学校和家长等各方应共同努力,共同关注农村体育教学的发展,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教育资源和条件。

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

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

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对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师资队伍、课堂教学、课余体育、经费与场地器材现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据此提出新形势下解决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的对策,为相关部门了解该区域学校体育现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第一手资料和科学的参考依据。

从而为定西市、甘肃省乃至全国的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发展对策一、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的现状安定区约96%的学校集中在农村,2011年通过布局调整将原来的334所各级各类学校合理撤并为现在的276所,其中农村中小学250多所。

通过对农村5所完全中学及19个学区的240多所中小学学校体育的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完中和乡镇中小学以及公路沿线的学校基本都有专职体育教师,体育器材勉强可以维持体育教学的需要,场地还能满足学生的活动,体育教学开展比较正常。

但在边远山区大部分学校的操场面积狭小,操场内的体育设施最多也仅是一个篮球架和一张乒乓球台,场地器材达标率很低,根本无法开展课余体育活动及训练。

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的差距甚远,由于校领导长期不够重视导致体育教师上课热情不高,往往是得过且过。

体育课常常被戏称为“稍息、立正、解散”。

一上课,绕操场跑两圈,然后篮球一扔就是体育,课堂教学基本以学生自由活动为主。

根本没有专职体育教师,都是由其他专业的教师兼代,课时过多,根本无暇顾及体育课的质量,没有时间和精力编写体育课教案,体育课节数不足,常常被其它课挤占,多数以“放羊式”教学为主。

早操、大课间活动、眼保健操等重要体育活动形式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每天不足1h。

呈现出无设施、无教师、无经费的“三无”状况。

二、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1.体育教师总体数量严重不足,边远山区缺少专职体育教师,男女体育教师配备比例不尽合理,不能满足正常教学的需要。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设施薄弱: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农村学校的体育场馆、操场等基础设施较为简陋,缺乏合理的训练场地和设施,影响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水平。

2. 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学校存在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专业素质偏低的问题,导致学生得不到科学系统的体育指导和培养。

3. 教学内容单一: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相对单一,过度侧重学习功课,对于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能力的培养不够。

4. 缺乏活动和交流机会:由于交通条件有限,农村学校难以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和比赛,学生的锻炼和交流机会较为有限。

应对策略:为了促进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和设备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体育场馆、操场等基础设施,创造更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2. 培养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掌握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指导和培养。

3. 拓宽体育教学内容: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拓宽,注重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增加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和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和比赛。

5. 增加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的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投入,提供专项经费和补贴,鼓励农村学校开展体育活动。

改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需要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基础设施,培养专业化教师队伍,拓宽体育教学内容,加强交流与合作,并加强政策支持。

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可以促进农村学校体育的良性发展,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水平和身心健康。

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中国农村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也备受关注。

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就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弱,很多学校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

由于体育教学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体育教学质量。

2. 教学设施条件差相比城市学校,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条件通常较差。

许多学校缺乏专业的体育场地和器材,这对于学生的体育锻炼和教学会造成很大的困难。

3. 学生体质偏低由于农村地区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很多学生的体质相对较低。

这使得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缺乏热情,教学效果难以提高。

4. 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在农村学校,很多体育教师缺乏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这使得体育教学缺乏系统性和统一性,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5. 学校重视不足由于经济条件和教育理念的限制,很多农村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不够,这使得体育教学工作难以有序开展。

二、对策研究:1. 加强师资培训应当加强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可以通过举办专业化的培训班和讲习会、派遣专业的教师到学校进行指导等方式进行师资培训。

2. 改善教学设施条件政府部门可以增加对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改善学校的体育场地和器材。

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对学校进行捐赠,帮助学校改善教学条件。

3. 加强学生体质锻炼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

可以通过举办运动会、体育比赛、组织趣味性的体育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4. 完善教学大纲和教材可以编写专门针对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提供统一的教学指导。

可以鼓励体育教师进行教材研发,编写适合农村学生的教材和教学资料。

5. 提高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政策倾斜等方式,提高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使其得到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问题的探讨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问题的探讨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问题的探讨随着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农村中小学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与城市中小学相比,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却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探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师资力量不足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相对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

农村中小学缺少专业的体育教师,大部分体育课由非专业教师代课,因此很难保证教学的专业性和水平。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导致很多教师缺乏专业的培训和进修机会,他们的体育教学水平与城市中小学的教师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师资力量不足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一个主要问题。

二、体育设施条件有待改善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场地和设施条件相对较差,缺乏必要的运动场地和器材。

很多农村学校的操场土地质量较差,没有专门的体育馆和健身器材,这给学生的体育锻炼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由于农村学校的规模较小,学校的资金投入也有限,导致体育设施的改善和更新进展缓慢。

体育设施条件有待改善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另一个问题。

三、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课程设置过于注重传统的体育项目,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特点。

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课程更多的是以传统的田径、篮球、足球等体育项目为主,忽视了其他形式的体育锻炼,比如瑜伽、游泳、健美操等。

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课程设置也比较死板,缺乏趣味性和多样性,这很难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

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也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一个问题。

四、缺乏专门的体育教学管理和评估机制农村中小学很多都缺乏专门的体育教学管理和评估机制,导致体育教学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很多学校在体育教学管理方面比较薄弱,缺乏专门的体育教师和课程管理人员,导致体育教学工作的组织和推进不够顺畅。

对学生体育锻炼成绩的评估也比较简单,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这难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缺乏专门的体育教学管理和评估机制也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一个问题。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1. 引言1.1 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农村学校体育是农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魄,增强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体育活动也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减轻学习压力,缓解焦虑情绪,增强自信心。

参与体育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体育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建设,提升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度和素质水平,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有益于农村教育的发展。

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亟需加大投入,改善条件,提升质量,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和条件,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农村地区的学校往往面临着体育设施和器材不足、师资力量不足、学生体质偏低等多方面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促进农村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

研究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以推动农村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相关部门和学校提供参考,促进农村学校体育事业在设施、师资和学生体质等方面的全面提升,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教育服务,同时推动农村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

2. 正文2.1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分析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体育设施和器材不足、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学生体质偏低等方面。

在体育设施和器材方面,农村学校往往面临着设施老化、设施数量不足、器材质量不高等问题。

许多学校的体育场地狭小,跑道不平整,篮球场篮筐破旧,足球场草皮不均匀,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体育锻炼的质量和效果。

师资力量不足也是制约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和教练,导致学生得不到科学的体育指导和训练,影响了他们的体育能力和兴趣的培养。

农村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问题分析
1. 器材设施不完善:农村学校体育场馆建设相对滞后,缺乏专业的器材和设施,无法满足学生健康发展的需求。

2. 人才不足:农村学校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缺乏对体育教育的专业指导和指导。

3. 缺乏现代化的体育教育理念: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仍然停留在单纯追求竞技水平的阶段,缺乏科学的培养方法和理念。

4. 缺乏家庭支持:农村学校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家长对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支持和重视程度有限。

二、对策提出
1. 增加体育设施投入: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场馆和器材设施的投入,改善学校体育环境,确保学生能够安全、顺畅地进行体育锻炼。

2. 加强师资建设:增加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和引进,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参与体育运动。

3. 推广现代化的体育教育理念:加强对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模式的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身体素质,强调全面素质教育。

4. 加强家庭教育与支持:鼓励家长重视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加强家庭对孩子参与体育的支持和鼓励。

五、总结
农村学校体育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学校、家长等多方共同努力。

政府加大投入,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学校加强师资建设和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家长加强对孩子的教育支持和关注。

只有各方共同合作,才能够解决农村学校体育问题,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教育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浅析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浅析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浅析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摘要】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在资源匮乏、设施不完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课程设计不专业、缺乏重视等方面存在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农村学校体育资源建设,提升体育课程质量,培养优秀的体育教师队伍。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才能使农村学校的体育教育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促进农村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符合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需求。

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能力,也有助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体育文化,提高国家整体体育水平。

所以,应该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为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关键词】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资源匮乏、设施不完善、教师水平、课程设计、体育教育重视、资源建设、课程质量、教师队伍、对策。

1. 引言1.1 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现状目前,农村学校体育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农村学校体育资源匮乏,很多学校缺乏必要的器材和场地,无法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和课程。

农村学校体育设施不完善,很多学校的体育场馆和设备陈旧破损,无法支撑学生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

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体育素养提升。

农村学校缺乏专业的体育课程设计,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发展。

农村学校往往缺乏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学校领导和家长对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体育教育一直处于次要地位。

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尚待改善,亟需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和水平。

1.2 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存在问题1. 农村学校体育资源匮乏。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学校往往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到体育设施和器材的更新和建设中,导致学生缺乏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

2. 农村学校体育设施不完善。

许多农村学校的体育场地狭小,缺乏跑道、篮球场、排球场等各类标准化的体育场地,无法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

3. 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规划中的若干问题摘要本课题对四川省区(镇)、乡、村学校体育进行了调研,并按四川不同区域进行了分类处理,重点对场地器材与经费、教学、课外体育等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经费紧张、设施落后、教学涣散、课外体育开展较差是四川省农村学校体育的普遍特征,并表现出区域的差异性。

为此,提出了编制农村学校体育发展规划的若干问题。

1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农业大国,80%的学校和74%的学生在农村,而四川省又是农业大省。

因此,农村学校体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省、全国体育、健康和教育发展的水平。

四川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极不平衡,所以,通过对四川农村学校体育现状的调查和研究,对于制定四川农村学校体育“九五”发展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将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就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及硬件、教学等进行初步的研究。

农村学校体育的其它问题今后将做专题研究。

2研究的方法
2.1研制调查方案,实施调查。

调研方式:在省教委体卫处指导下,通过有关地、市、州调查,我校学生返家时调查,信函调查,课题组实地调查,并召开小型坐谈会。

2.2对回收的资料作了数理统计、分析。

2.3本次调查涉及四川省23个地(市、州)的93个县(市、区)。

发出调查表格1100份,回收863份,回收率约80%,其中有效统计表格约611份(70%)。

调查资料按区域、中小学进行了分类统计与处理。

2.4所调查统计的611所学校分布情况如下:
川西(131所)成都(35)德阳(30)绵阳(32)乐山(
34)
丘陵(206所)内江(31)自贡(23)遂宁(22)泸州(
38)宜宾(43)重庆(49)
盆周(230所)广元(27)南充(32)巴中(21)广安(
20)万县(34)达川(25)雅安(26)
涪陵(24)黔江(11)
民族(44所)甘孜(11)阿坝(12)凉山(10)攀枝花(
11)
3结果与分析
3.1场地器材与经费(表1、表2)
3.1.1教学场地同国家教委规定的最低人均12~15m[2]的要求差距较大,全省平均2.53m[2],教学、锻炼必须的蓝球场小学仅0.97块、中学1.44块;排球场小学0.32块、中学1.31块。

盆周地区生均场地面积最高。

表1场地、经费统计表
(附图{图})
表2主要器材比较差
(附图{图})
3.1.2体育器材同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场地器材配备目录》相差约50%~60%。

特别是教学、锻炼、《锻炼标准》等所必须的实心球,绝大多数学校根本没有配备,而简单易行的跳高架、跳绳等与要求相差很远,单杠、双杠、垫子等体操器材缺口较大。

从地区来看,无明显差异;乡镇、村学校条件愈差。

3.1.391.3%的中学和86%的小学都有数量不等的体育经费。

小学体育经费占学校总经费的0.23%、中学占0.42%,小学生人均体育经费不足0.30元,中学也仅0.6元。

总体上看,农村中小学体育经费紧张是突出问题,有95%的学校认为,体育经费是制约农村学校体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地区来看,川西地区经费比例高于其它地区,这与经济状况明显相关。

3.2体育教学情况
邓跃宁,等四川省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制定发展规划中的若干问题
表3体育教学情况统计表
(附图{图})
3.2.1全省有66%的小学和88%的中学制定有体育教学大纲,但仍有相当部分(近30%)的学校没有这最基本的计划,从而体育教学只能是无足轻重了。

3.2.2全省有33.5%的学校体育教学、组织松散,其中,小学、中学分别是37%和30%,放羊式教学、任意停课等现象突出,表现为体育教学质量较差。

3.2.3有50%的小学和23%的中学没有确实加强体育课堂管理,缺乏必要的课堂常规等规章制度。

有62%的小学和78%中学制定有体育考试办法,但体育考核内容、标准随意性大,缺乏严肃性和权威性。

体育考试不合格仍然可以升学、评优的现象严重,从而使体育难有应有的地位。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计划、大纲、课堂常规等规章制度不健全的现象较为突出,教学组织松散、考试管理不严等原因,是影响和制约农村体育教学的主要矛盾。

表明《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等法规性文件,难于贯彻实施,从而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标准与质量。

3.3课外体育活动
表4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统计表
(附图{图})
3.3.1在所调查的学校中,达到人均每天活动一小时的,小学占55%,中学占69%,在这些学校中,真正安排、并认真组织的学校,小学、中学分别占36.67%和68.67%,而在可统计的情况下,参加人数小学占57.47%,中学占64.18%,可见,尽管一些学校将课外体育列入了课表,但认真实施、落实的学校并不多;另外,还有近40%的学生并没有参加,按照这一统计,最后实际参加每天锻炼的学生寥寥无几。

从地区分布来看,各地无明显差异。

3.3.2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学校,小学占72%,中学占84%,也就是说,仍然还有许多学校连最基本的实施工作都没有。

从实施《标准》的情况来看,小学达标率63.25%,中学80.36%,这项指标与《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尚有差距,从而反映了我国广大农村体育工作的艰巨性。

3.3.3以田径为主的综合性校运动会,坚持每年一次的小学占55.67%,中学占78.67%,有33%的中、小学根本不召开运动会。

可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有关要求还难于贯彻执行。

从地域来看,川西小学要好于其它的地区,而中学则是盆周地区优于丘陵和川西地区。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