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痈中医护理方案
乳痈的护理及预防

· 医护 论 坛 ·
乳 痈 的 护理 及 预 防
【关 键词 】乳 痈 ;护理 ;预 防 [中图分 类 号】R655.8
刘建 平 ,霍 秀萍 ,郭 玲 ,汤亚峰 (黑 龙江 省大 庆 市 中医 院 ,黑 龙江 大 庆673—7210(2009)05(a)-221~02
患 于乳 房 部 位 的痈 称 为乳 痈 .现代 医学称 之 为 急性 乳 腺 炎 。本病 是乳 房 部 哺乳期 发 生 的 急性 化 脓性 疾 病 ,多见 于 产 后 3-4周 的初 产妇 。 由于初 产 妇乳 头 较 易破 碎 ,或乳 头 先 天 性 畸形 、内陷及 乳 汁多 而少 饮 等 。均易 导 致乳 汁郁 积 ,乳 络 阻 塞 成 块 ,郁 久 化热 酿 脓 而 成 脓 肿 『11,常影 响 产 妇 及 婴 儿 的 健 康 ,故做 好乳 痈 的预 防及 护 理 十分 重要 。 1一 般 护 理 1.1情 志 护 理
1.2起 居 护 理
建立 安 静 、整 洁 、舒 适 的环 境 ,室 内保 持 适 宜 的 温度 、湿 度 ,保 持 空气 新 鲜 ,适 时增 减 衣 被 ,谨 防 外 邪 入侵 ,使 患 者 气 血 流 畅 、经脉 通 利 。 1.3饮 食 护 理
以清淡 为 宜 ,忌 食辛 辣 炙博 、肥甘 厚 味 。高热 患者 给 予清 淡 易 消 化 的食 品 ,如 蔬 菜 、绿 豆 粥 、大 枣 粥 、水 果 等 一些 健 脾 益 气的半流食 。鲜 甜橙 去皮核 、榨取 汁 250 ml,冲入 黄酒 1~2汤 匙 ,饮 服 ,可 行气 止 痛 ,治 早期 乳 汁排 出不畅 。柳 根皮 捣烂 ,火 烘 后 ,帛裹 好 熨 ,冷 即更 换 ,一 夜 可 消 (治 乳痈 初 起 ,坚 硬 、紫 色 、众 医 不愈 )。脓肿 切 开后 给予 营养 丰富 、易 消 化 的食 品 ,如 鸡 汤 、鱼 汤 、豆 制 品 、鸡 蛋 、菠 菜 等 ,对患 者 进 行 饮 食 调 养 ,不 仅能 供 给患 者机 体 足够 的 营养 ,还 能 有效 地 配合 治 疗 。少 吃 有刺 激性 的热性 助 火生 疮 之食 物 。如 葱 、姜 、蒜 等 。中医认 为 , 急性 乳腺 炎 是 由于 内有 蕴热 、热 毒 壅结 而成 。可 常 吃海 带 .海 带有 软坚 散 结 的作用 ,凉 拌或 炖 鸡 肉吃 ,可 预 防急 性乳 腺 炎 。
五十二个中医护理方案

目录一、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二、肺癌中医护理方案三、臁疮(下肢溃疡)中医护理方案四、肾风(IgA肾病)中医护理方案五、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六、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护理方案七、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八、心衰病(心力衰竭)中医护理方案九、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十、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十一、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十二、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十三、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通则十四、促脉证(阵发性心房颤动)中医护理方案十五、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中医护理方案十六、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护理方案3十七、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护理方案十八、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方案十九、青盲(视神经萎缩)中医护理方案二十、白疕(寻常性银屑病)中医护理方案二十一、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二十二、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二十三、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护理方案二十四、丹毒中医护理方案二十五、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护理方案二十六、肾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中医护理方案二十七、呕吐(急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二十八、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护理方案二十九、积聚(肝硬化)中医护理方案三十、胃癌中医护理方案三十一、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方案三十二、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三十三、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三十四、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三十五、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护理方案三十六、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三十七、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三十八、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三十九、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四十、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四十一、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四十二、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四十三、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四十四、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方案四十五、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四十六、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四十七、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四十八、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四十九、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五十、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五十一、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五十二、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附录1:中药应用注意事项一、内服汤剂二、内服中成药三、中药注射剂四、外用中药的使用附录2: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一、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注意事项二、艾灸注意事项三、拔火罐注意事项四、刮痧注意事项五、穴位按摩注意事项六、穴位贴敷注意事项七、穴位注射注意事项八、药熨法注意事项九、中药保留灌肠注意事项十、中药全结肠灌洗注意事项十一、中药离子导入注意事项十二、中药泡洗注意事项十三、中药塌渍注意事项十四、中药湿敷注意事项十五、中药外敷注意事项十六、中药熏洗注意事项十七、中药熏蒸注意事项十八、中药药浴注意事项十九、中药涂药注意事项二十、中药雾化注意事项二十一、腹部按摩注意事项二十二、中药外洗注意事项二十三、蜡疗注意事项附录3:“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外寒内饮证:受凉后出现头痛、身痛,发热畏寒,咳嗽,气急,喉中痰声漉漉,痰色白清稀,胸闷气憋。
乳痈的健康教育

根据病因可分为感 染性乳痈和非感染 性乳痈。
根据病情轻重可分 为轻度乳痈、中度 乳痈和重度乳痈。
02
乳痈的症状与表现
乳痈的典型症状
乳房疼痛
早期可表现为轻微的乳房疼痛,逐渐加重,并可 放射至腋窝或肩背部。
乳房肿胀பைடு நூலகம்
乳房组织肿胀,触摸时可能感到质地坚硬,且有 明显压痛。
乳头溢液
部分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多为黄色或淡黄色液 体。
头痛
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等。
淋巴结肿大
部分患者可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 触摸时可有明显压痛。
03
乳痈的治疗与护理
乳痈的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抗生素、镇 痛药等药物治疗。
肿块手术
对于较大的肿块,可采用肿块 手术进行切除,以减轻症状。
脓肿切开引流
当脓肿形成时,需要及时切开 引流,并定期换药。
接种疫苗
根据需要接种相关疫苗, 预防感染。
保持好心情
心情舒畅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和压力,有助于预防乳痈的 发生。
消除焦虑
积极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缓解焦虑和压力,预防乳痈。
合理饮食
营养均衡
保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蛋白质食物,避免偏食和暴 饮暴食。
控制油脂摄入
适当控制油脂的摄入,避免过多食用油炸、高脂食物。
增加维生素摄入
维生素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助于缓解乳痈的 症状。患者可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身体所需的维 生素。
06
乳痈的健康教育宣传
加强宣传教育
制作宣传资料
01
制作乳痈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包括海报、宣传册、视频等多种
形式,以便向患者和公众传播相关信息。
乳痈病人的护理

目录 介绍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饮食与保健 身体保健 心理护理 康复与预防 总结
介绍
介绍
什么是乳痈 乳痈的症状
介绍
乳痈的危险性
护理目标
护理目标
缓解乳痈病人的疼痛 防止感染的传播
护理目标
促进伤口康复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定期更换敷料 清洁乳痈病人的周围皮肤
护理措施
使用抗菌药物来抑制感染 建议乳痈病人避免压迫乳房
康复与预防是乳痈病人的长期关注点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饮食与保健
饮食与保健
饮食要均衡,多摄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
饮食与保健
需要多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身体保健
身体保健
定期进行乳房自检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身体保健
不要随意挤压乳痈 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不改善,立即就医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
给予乳痈病人温暖和关心 帮助乳痈病人减轻压力和焦虑
心理护理
鼓励乳痈病人积极参与康复过程
康复与预防
康复与预防
康复期内尽量避免受伤或感染 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
康复与预防
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对预防乳痈至关重 要
总结
总结
乳痈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需及时进行护 理 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减轻病人的疼痛和不 适
总结
饮食与保健、身体保健和心理护理都是 重要的方面
5乳痈中医临床路径

乳痈中医临床路径一、乳痈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痈(:, 急性乳腺炎:);临床分期为成脓期,辨证分型为热毒炽盛;行乳房脓肿排脓术(中医辨脓法或超引导下穿刺抽脓术或切开排脓术)的患者(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乳痈协作组制定方案)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年发布)。
、病史:产妇哺乳期,乳房脓肿形成,壮热。
、主要症状:乳房肿痛,皮肤焮红灼热,乳汁排出不畅,恶寒发热,周身不适。
、主要体征:体温升高,患侧乳房肿块变软,有应指感,皮肤焮红灼热,患侧腋下可有臖核肿大疼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洪数。
、辅助检查:血常规表现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反应蛋白升高;超检查有液平段。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乳痈协作组制定方案)、中药内服(±外敷):明确乳痈患者。
、行乳房脓肿排脓术(中医辨脓法或超引导下穿刺抽脓术或切开排脓术):明确乳痈患者,中医辨脓法明确脓肿形成,超检查有液平段。
、鼓励患者继续哺乳。
、治疗全程不使用抗生素。
(四)标准住院日≤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乳痈疾病编码(:, 急性乳腺炎:);、临床分期为成脓期,辨证分型为热毒炽盛;、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首次排脓前,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反应蛋白;、双侧乳腺超;、双侧乳汁培养药敏。
(七)首次排脓日为入院第天。
、无需麻醉;、手术方式:行乳房脓肿排脓术(中医辨脓法或超引导下穿刺抽脓术或切开排脓术);、辅助检查:脓培养药敏。
(八)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不使用。
(九)首次排脓术后择日(一般为术后第天、第天、第天)复查血常规、双侧乳腺超,如有脓肿,再次排脓。
首次排脓术后,住院恢复≤天。
(十)出院标准。
乳房红肿热痛消失,无发热恶寒;局部脓肿消失;血常规(与炎症相关指标)、反应蛋白正常;超检查无液平段。
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健康宣教

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健康宣教作者:杨丽银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8年第05期【摘要】从情志调理、生活起居、饮食指导等方面对急性乳腺炎患者进行全面有效的健康教育,增强患者对治疗疾病的依从性,减少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乳腺炎;健康宣教【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5-03-0-02乳痈(急性乳腺炎)是由于乳汁淤积、热毒侵入乳房所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约占乳腺感染性疾病的75%,绝大多数发生在哺乳期,尤其是初产妇为多见,好发于产后3-4周,是乳腺疾病中的常见病[1]。
临床症状表现为:乳汁淤积结块、乳房疼痛、肿胀发红,发热等全身症状为特征。
一旦发生乳痈将给产妇带来很大的身心困扰,影响母乳喂养,其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近年来乳痈患者增加明显,通过中医辩证施护达到很好的康复效果,特此对于乳痈提出中医护理健康宣教,以增强乳痈患者对治疗疾病的信心及依从性,减少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1 情志调理患者多因起病较急,疼痛剧烈,且初为人母,知识缺乏等原因,易出现焦灼、抑郁、恐惧等心理问题,引起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导致病情加重,故情志调理为健康宣教的重中之重。
1.1 多与患者沟通,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劝导安慰患者正确对待疾病。
采用谈心、陪护等方法分散患者注意力,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因素,积极配合治疗,才能减轻病痛,更好的给予母乳喂养,增进母婴情感。
1.2 针对忧思恼怒、恐惧紧张的患者,指导采用移情相制疗法,转移注意力;焦虑或抑郁的患者,指导采用暗示疗法或顺情从欲法。
1.3 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营造和谐、互爱的家庭氛围,给予心理支持,减轻心理焦灼。
1.4 鼓励病友间多沟通,交流防治经验,增强治疗信心。
2 生活起居2.1 良好的环境:创造安静、舒适、隐蔽的环境,温湿度适宜。
2.2 乳汁结块明显时不得自行乳房按摩,应告知医生给予按摩处理。
乳痈的护理

预防调护
在女孩出生后l周内,将其凹陷的乳头挤出,可以防止成 年后造成乳头内缩,影响吸乳。 怀孕5个月后,宜经常用75%酒精擦洗乳头。 养成定时哺乳的习惯,注意乳头清洁。如乳汁太多,哺 乳后尚未排尽时,可用吸乳器或用手挤压按摩,使乳汁 排出,防止乳汁淤积。 注意乳儿口腔清洁,不可含乳而睡。 断乳时应逐步减少哺乳时间,再行断乳。断乳前用麦芽 60克、山楂60克煎汤代茶,可以回乳。 患者乳痈未成脓时及破溃后,均宜用吸乳器充分吸出乳 汁。局部炎症严重,如能断乳时应考虑回乳。 饮食清淡 以三角巾或胸罩托起患乳,以减少其活动和疼痛。
肝胃蕴热,蕴结成痈,外感风邪,肺气不宣。 治当疏肝清热,宣肺化痰,稍事解表。
全瓜蒌10 蒲公英10 连翘10 青皮6 陈皮6 法夏6 象贝母6 枳壳6 前胡10 桔梗6 杏仁10 青蒿6 (后下) 淮小麦12 寄生12 甘草3 两剂,水煎温服。
二诊:药完症减,现右乳肿痛稍轻,不红,肤 温正常,仍可触及小硬结,质软,汗出见少, 肢节酸楚,轻咳,痰少,不发热,微恶寒,大 便通调,舌质红,苔白浊稍化,脉濡。再予疏 肝清热,宣肺化痰,祛湿和血。两剂。 瓜蒌10 蒲公英10 连翘10 陈皮6 象贝母6 枳壳6 前胡10 桔梗6 青橘叶6 当归4.5 赤芍6 丝瓜络10 晚蚕砂10 淮小麦12 甘草3
乳痈
概述
定义:相当于西医的急性乳房炎。一般发生在妇女哺 乳期, 其中尤以初产妇为多见。尤其是产后3~4周。 发病情况:多数病人是哺乳期的妇女, 发病率占产妇 的1%,以初产妇为多见, 好发于产后第3~4周。 特征:乳房局部结块,红肿热痛,伴有全身发
热、便干等全身症状。
沿革乳痈发于妊娠期称为内吹乳痈, 发于哺乳期的称 为外吹乳痈,在非哺乳期和非怀孕期发生的称不乳儿 乳痈。
中药湿热敷配合乳房按摩在乳痈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梁燕仪 ,阮洪,蔡丈玮,等. 3 浅议 护理人 员实施 心理护理
的基本技 能 [ . J 中国行为 医学科 学, 04 , ( ) 29 】 20 1 2: l. 3
【】王春燕. 对 病人 护理技巧的探讨 【】 黔 南民族 医学 4 M.
【1 1 】王俊 芳. 浅析心理 护理 与语 言技 能 【】 实用 医技 杂志 , J.
对照组 3 例。对照组给 予中药瓜 萎牛蒡汤加减 , 日- 3 ,水煎温服 ,静脉滴注抗生素 ,给予一般 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 5 - , 1
基础上 ,加 用清热解毒 、通乳散结类 中药湿热敷 ,配合乳房按摩 。并分别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观 察组疗效明显优 于对 照
组 ,差异有显著性 ( 00 )。结论 中药湿热敷 配合乳房按摩 治疗早期乳痈患者疗效显著 ,规 范化 的护理操作规程 可提 P< .1 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药湿热敷 中图分类号 :R 5 . 65 8 乳房按摩 乳痈 护理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 - 4 4(0 ) 80 " 2 4 7 8 2 1 0 - 10 0 0 0 8-
乳痈相 当于西医的急性乳腺炎。 我科近五年来采用中药湿
热敷,配合乳房按摩 治疗乳痈患者 ,并规范化护理操作 ,疗效
显 著 ,报 告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法 1 一 般 资 料 . 1
敷 ,配合乳房按摩。为避免人为因素影 响,对科内护士要求相
对稳定,并进行严格的中医护理技术培训 , 包括中药湿热敷的
・
临床 护 理 ・
长期 以来 护理工作是 以从事各项 医嘱和常规护 理为主要
2 1 8 学术版 下半月 总第 2 5 0 0年 月 1期
C ia at ae hn Hel hC 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气滞热壅证:乳汁淤积结块,皮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疼痛。
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周身酸楚,口渴,便秘。
舌红,苔黄。
(二)热毒炽盛证:壮热,乳房肿痛,皮肤焮红灼热,肿块变软,有应指感。
或切开排脓后引流不畅,红肿热痛不消,有“传囊”现象。
舌红,苔黄腻。
(三)正虚毒恋证:溃脓后乳房肿痛虽轻,但疮口脓水不断,脓汁清稀,愈合缓慢或形成乳漏。
全身乏力,面色少华或低热不退,饮食减少。
舌质淡,苔薄。
二、常见症状/ 证候施护
(一)疼痛
1. 观察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
2. 行抽脓术的患者,取半卧位或患侧卧位(以利引流),观察脓液的量、色、质、气味以及有无乳汁排出。
3.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胸、肝、神门、心、交感、阿是穴等穴。
4. 遵医嘱中药外敷。
(二)肿胀
1. 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热、痛,是否形成脓肿或破溃。
2. 遵医嘱使用排乳手法(详见附件),挤出淤积乳汁。
3.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胸、肾上腺、内分泌、肝、神门、阿是穴等穴。
4. 遵医嘱中药外敷。
5. 遵医嘱中药熏洗。
(三)发热
1. 观察体温变化及汗出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及时协助更换衣被。
2. 遵医嘱使用中药漱口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合谷、曲池等穴。
按摩时选择薄荷油、生姜水等介质。
4.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胸、耳尖、神门、内分泌等穴。
5. 遵医嘱中药泡洗。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 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 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 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 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
2. 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3. 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4. 中药泡洗(详见附录2)。
5. 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 指导患者按需哺乳,哺乳后要排空剩余乳汁;高热或脓肿形成时
停止哺乳。
2. 使用三角巾或宽松的胸罩托起患乳,减少上肢活动
3. 保持乳房及乳头清洁,如出现乳头皲裂,可用蛋黄油、麻油或橄榄油外涂。
4. 怀孕6个月后,用木梳沿乳腺导管方向梳理,可预防乳痈。
(二)饮食指导
产后48〜72小时后补汤汁,忌油腻、刺激性食物。
1. 气滞热壅证:宜食疏肝理气、通乳消肿的食品,如白萝卜、白菜等。
食疗方:萝卜丝汤。
2. 热毒炽盛证:宜食清热解毒、托里透脓的食品,如马兰头、鲜藕、绿豆、马齿苋等。
食疗方:马兰头拌豆腐。
3. 正虚毒恋证:宜食益气合营托毒的食品,如鸡蛋、鱼肉、动物肝脏、豆制品、牛奶等。
(三)情志调理
1. 多与患者沟通,劝导安慰其正确对待疾病。
2. 针对忧思恼怒、恐惧紧张的患者,指导采用移情相制疗法,转
移注意力;焦虑或抑郁的患者,指导采用暗示疗法或顺情从欲法。
3. 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心理支持。
4. 鼓励病友间多沟通,交流防治经验,增强治疗信心。
五:护理效果
评价附: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科室: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ID : 文化程度: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口否口
证候诊断:气滞热壅证口热毒炽盛证口正虚毒恋证口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实用性强口实用性较强口实用性一般口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技术职称: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_______________ 护士长签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
排乳手法
1. 护理评估
( 1)哺乳期妇女,乳痈郁滞,乳头破损,乳房结块,肿胀疼痛,
腋窝淋巴结肿大,病程v 7天。
(2)发热恶寒,体温39° C以下,乳汁排泄不畅。
( 3)局部肿块经诊断未成脓者。
( 4)乳痈成脓期或溃后期禁用。
2. 患者取坐位,在患乳搽少量润滑剂,如食用油。
3. 术者左手托起乳房,右手五指顺着乳络方向,首先轻拿提拉乳头及乳晕部,后沿放射状从乳房基底部向乳晕方向按摩3〜5分钟。
4. 待乳汁郁积于乳晕部时,再以右手拇指与食指夹持患侧乳晕及乳头部,不断轻拉揪提,宿乳即呈喷射状排出,直至结块消失、乳房松软、淤乳排尽、疼痛明显减轻。
5. 操作完毕后,记录实施部位、时间及患者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