铵盐、氨气制备 导学案

合集下载

5.2.2氨及铵盐 导学案 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5.2.2氨及铵盐 导学案  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5.2.2 氨及铵盐导学案班级:姓名:小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预习指导与目标】建议用15分钟阅读课本13-15页,了解氨的喷泉实验原理及化学性质,了解氨的制法及铵盐的性质。

将预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记录在我的疑问中。

【学习目标】1.了解氨的物理性质2.了解氨的实验室制法,掌握氨的化学性质。

3.了解铵盐的性质情境导学氨德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化学家----哈勃,有人称他为天使,因为他合成了氨,进而合成了化肥从而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和死亡问题。

也有人称他为魔鬼,因为氨也能合成硝酸,进而合成了炸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哈勃以为德国建成了无数个合成氨工厂,为侵略者制造了数百万吨炸药TNT,从而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和痛苦。

那么,氨有哪些性质,实验室中又是如何制取氨气的呢?实验探究喷泉实验(播放视频)纯净的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氨气。

如图所示,打开橡胶管上的止水夹,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美丽的喷泉,思考为什么会形成喷泉?烧瓶内液体颜色为什么呈红色?写出方程式。

问题讨论1.实验室收集氨气时能否用排水法?2.NH3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吗?为什么?3.氨与HCl的化合反应和NH4Cl的分解反应是否属于可逆反应?为什么?4.实验室中除了可以用NH3做喷泉实验外,还可以用哪些气体实现喷泉实验?实验探究氨气的性质及实验室制法利用上图装置制氨气,请写出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用装置B收集氨气时,应选择氨气的进气口是“a”还是“b”,为什么?打开装置B中的止水夹c,若观察到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则说明氨气具有什么性质?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哪个吸收多余氨气?思考讨论1.能否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2.要收集干燥的氨气,应选用的干燥剂是什么?实验探究铵盐的性质农业上常用的化肥就是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会放出氨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2册 氨与铵盐 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2册 氨与铵盐  学案

氨与铵盐学案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 通过对“价-类”模型的学习,达到解决“人工固氮”、“制备硝酸盐氮肥”等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2. 通过对喷泉实验、白烟实验、氨气的实验室制法、铵盐的性质相关实验的学习,达到提升实验探究能力和证据推理能力的效果;3. 通过由空气获取“面包”过程的研究,感受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价值,增强对于化学可促进生产发展、化学可帮助我们建设美丽家园的意识。

【课前自学】一.NH31.NH3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氨气是、的气体。

氨很容易,液氨气化是要吸收热量液氨常用作致冷剂。

2. NH3的化学性质(1) 氨和水反应的方程式。

通常把当作溶质,0.1mol/L氨水的含义是。

(2) NH3和O2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的化学反应为:,此反应中的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 ,电子转移的数是。

3. NH3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铵盐+碱→ NH3↑ (NH3是惟一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常用此性质检验NH3)。

(2)浓氨水滴入碱石灰(或固体NaOH 、生石灰)混合制 NH3。

4.工业制法:N2 + 3H2→ 2NH35.浓氨水与浓盐酸接近,能产生白烟现象的物质二.铵盐(NH4+)1. 铵盐常温下都是体,溶与水,均为化合物。

2. 铵盐受热都发生分解,不同物质、不同温度、分解产物有所不同。

3.所有的铵盐和碱反应加热都生成NH3 。

4. NH4+ 鉴别的常用试剂: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学习过程】【实验1】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实验2】氨与盐酸【实验3】加热铵盐【实验4】铵盐与碱的反应【实验5】实验室制取氨气反应原理:;反应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验满方法:;尾气处理:;【思考】:如何用氨气制取硝态氮肥?【学习效果】1.下列反应属于氮的固定的是A.空气在雷电作用下产生NOB.NO和O2生成NO2C.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NO2D.NH4Cl与Ca(OH)2反应生成NH32.如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的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B.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C.氨水很稳定,将烧瓶内的红色溶液加热颜色不会发生变化D.形成“喷泉”的主要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3. 试管中盛有白色晶体,检验它是不是铵盐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B.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酚酞试纸放在管口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管口D.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4. 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A.①是氨气发生装置 B.②是氨气吸收装置C.③是氨气发生装置 D.④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5. 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氨气和铵盐导学案

氨气和铵盐导学案

白河高级中学导学案课题氨气及铵盐(第2课时)班级高一()班编写人刘乔利审核人王芬编写时间2016.11.25 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

2、掌握铵盐的性质及铵根离子的检验。

3、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4、理解喷泉实验的原理。

重点氨气的催化氧化氨气的制取和铵根离子的检验步骤学习内容学法自主学习善思考【自主学习】【知识点四】氨气1.物理性质:色、______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溶于水,易液化。

2.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NH3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现象的解释:①挤出胶头滴管中水的作用是,所发生的反应:。

②喷泉呈红色说明氨气溶于水后溶液呈性,是因为。

③NH3·H2O很不稳定,受热会分解(2)与酸反应将两根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合作探究】1、蘸取浓氨水和浓硫酸的两只玻璃棒靠近时,是否会产生白烟?【规律】氨气与酸反应生成铵盐,且只有与挥发性酸反应才会产生白烟。

(3)氨的催化氧化写出NH3被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氨气的制备(1)工业合成氨气的原理:(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①反应原理:②装置:;发生装置与制相似。

③收集:;收集的试管口塞上棉团,作用是。

④干燥:。

⑤氨气验满:4.用途: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_______和_______的原料。

液NH3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降低,因此NH3常用作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五】铵盐1.物理性质铵盐都是____溶于水的____色晶体。

2.化学性质(1)受热分解:氯化铵、碳酸氢铵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2)与碱反应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小结】在加热情况下,铵盐遇碱会产生 _____ ,其离子方程式,因此,可用于氨气的检验。

3. NH4+ 的检验方法(1)原理:(2)检验方法:三、【当堂检测】1、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

高二化学教案氨、铵盐(第一课时)(精选3篇)

高二化学教案氨、铵盐(第一课时)(精选3篇)

高二化学教案氨、铵盐(第一课时)(精选3篇)教案一:氨的性质与利用课时目标:1. 了解氨的性质、结构和制备方法;2. 掌握氨的用途和危害;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氨的制备方法;2. 氨的性质。

教学难点:1. 氨的用途和危害。

教学准备:1. 氨水、氨气、含氨的溶液;2. 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出示一些与氨有关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些图片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引发学生的兴趣。

Step 2:导入本课内容(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一段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视频中涉及的氨的性质和用途。

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氨是如何制备的?氨有什么特性?氨有哪些用途?等等。

Step 3:学习氨的制备方法(15分钟)老师解释并演示氨的制备方法,如氨水的制备方法、氨气的制备方法等。

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一些实验,来加深对氨的制备方法的理解。

Step 4:学习氨的性质(1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验现象,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然后,通过学生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氨的一些性质,比如氨的气味、溶解性、还原性等。

Step 5:探究氨的用途和危害(10分钟)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回答氨的用途和危害,引导学生思考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危害性,并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和保护氨资源。

Step 6: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并布置相关的作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教案二:氨的实验观察与实验规律课时目标:1. 了解氨的实验观察现象;2. 探究氨的实验规律;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探究氨的实验规律;2. 学习氨的实验操作技巧。

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氨水、硫酸铵、氨气、香蕉皮;2. 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出示一些氨的实验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实验可能涉及的氨的特性和实验规律,引发学生的兴趣。

2023-2024年人教版高中化学 导学案 氨和铵盐导学案

2023-2024年人教版高中化学 导学案 氨和铵盐导学案

第一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氨和铵盐一、学习目标:1记住氨气的物理性质,会运用氨气的化学性质解释问题;2.了解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及NH4+的检验。

二、自学指导与检测:自学指导自学检测及课堂展示阅读课本P13页至P14页并思考右边内容一、氨1.氨气物理性质:色、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液化,可作制冷剂。

溶解性: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思考】形成喷泉的原理是什么?2.氨气化学性质:⑴与水反应:氨水呈性,氨气是唯一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色的气体,常用此性质检验氨气。

反应方程式:⑵与酸反应:①与挥发性酸如浓盐酸(硝酸)的反应:现象:沾浓盐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接近。

②与不挥发硫酸反应:现象:沾浓硫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

⑶与盐如AlCl3反应:⑷氨气的还原性:NH3中的N呈-3价,所以NH3具有还原性,能被O2、CuO、NO x、Cl2等物质氧化。

①O2催化氧化:;纯氧中点燃:。

3.氨气实验室制法:⑴用固体加固体制取:。

如图:①装置:“固体+固体气体”,②收集:只能用。

③干燥:用(NaOH和CaO固体的混合物)。

(能/不能)用CaCl2 。

催化剂△点燃△△1.实验室里可按下图所示的装置干燥、贮存某气体R,多余的气体可用水吸收,则R是()A.NO2B.HCl C.CH4D.NH32.用加热法可以分离的一组物质是()A.氯化铵和消石灰B.碳酸氢铵和过氧化钠C.氯化铵和氯化钠D.碘和氯化铵。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精品氨及氨的实验室制法》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精品氨及氨的实验室制法》导学案

铵盐的性质
检验铵盐时,可将少许待测物放入试管中,然后( D )。 A.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置于试管口检验 B.加水溶解,加入酸溶液观察现象 C.加入碱溶液,加热,滴入酚酞溶液 D.加入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 管口检验
1 铵盐加入碱溶液,为什么要加热再检验氨气? 氨气易溶于水,不加热难以产生氨气。 2 硝酸铵为什么不适合做氮肥? 硝酸铵固体受热可爆炸。
1 能否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
不能。氯化铵加热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但是遇冷二者会 立即反应生成氯化铵,得不到氨气。 2 收集的氨气要干燥,应选用的干燥剂是什么? 氨气是碱性气体,应选用碱性干燥剂,通常用碱石灰,也 可用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
为了更简便地制取干燥的NH3,下列方法中适合的是( C )。
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原因是( C )。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 ②幕布的质量增加 ③氯化铵分解吸收 热量,降低了周围的温度 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瓶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根据气味判断可能是氨气,但不能确定是氨气。下列 提供的方法中,能帮他检验该气体是否为氨气的是( A )。 A.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打开的瓶口
二、铵盐 1.物理性质:铵盐都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铵盐受热易分解 NH 4Cl NH4Cl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⑯NHNH NH33↑+HCl↑ ↑+HCl↑。 4Cl NH NH NH4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⑰NH NH 4HCO 3↑+H 2O↑+CO 2↑ 4HCO 33 3↑+H 2O↑+CO 2↑ 。 (2)铵盐与碱反应 NH NH NaOH与NH4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⑱ H H3 ↑+H 4NO 3+NaOH 3↑+H 2O+N 4NO 3+NaOH 2O+NaN 。

5.2.2氮及其化合物氨和铵盐(导学案)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

5.2.2氮及其化合物氨和铵盐(导学案)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

第五章 化学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 氨和铵盐【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从氨、铵盐的类别及氮元素价态的角度,了解氨与水、酸或氧气的反应,知道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是工业上制取硝酸的基础,知道铵盐是重要的氮肥。

2.通过对铵盐性质的学习,了解氨的实验室制取原理、装置、收集、检验等,知道铵盐(NH +4)的检验方法,培养学以致用的理念。

【学习重点】氨和铵盐的性质、氨的制备和铵根离子的检验【学习难点】氨的实验室制取实验设计【课前预习】旧知回顾:1.从元素化合价角度分析氮元素常见氧化物有哪些?【答案要点】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氮元素从+1→+5价都有对应的氧化物,如N 2O 、NO 、N 2O 3、NO 2(或N 2O 4)、N 2O 5,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N 2O 3、N 2O 5。

2.解答氮的氧化物(NO 、NO 2)溶于水的计算问题应明确原理是什么?【答案要点】无论是单一气体(NO 2),还是NO 、NO 2、O 2中的两者或三者的混合气体,反应的实质是3NO 2+H 2O===2HNO 3+NO,2NO +O 2===2NO 2,故若有气体剩余只能是NO 或O 2,不能是NO 2。

新知预习:1.氨(NH 3)的主要性质特点及规律是什么?【答案要点】①氨气是一种比空气密度 小 、 极易 溶于水的、有 刺激性 气味的有毒气体。

①NH 3是中学化学中唯一的碱性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可在推断题中作为解题突破口。

①氨水呈碱性,NH 3·H 2O 属于一元弱碱,计算氨水的浓度时,溶质按NH 3进行计算。

①氨可与多种物质反应。

如:NH 3+H 2O ==NH 3·H 2O 、2NH 3+H 2SO 4 == (NH 4)2SO 4 、氨气与氧气 4NH 3+5O 24NO+6H 2O 。

2.氨的实验室制法原理、干燥及验满方法分别是什么?【答案要点】①反应原理:2NH 4Cl +Ca(OH)2=====△ 2NH 3↑+CaCl 2+2H 2O①干燥方法:不能用浓硫酸和无水氯化钙(NH 3能被浓硫酸和无水氯化钙吸收)干燥NH 3,可用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NH 3具有碱性,不与碱石灰反应)干燥NH 3。

《氨气》 导学案

《氨气》 导学案

《氨气》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

2、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如与水的反应、与酸的反应等。

3、理解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4、认识氨气的用途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氨气的化学性质,特别是与水和酸的反应。

(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2、难点(1)氨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氨水的成分分析。

(2)氨气实验室制法的实验原理、装置和操作要点。

三、知识梳理(一)氨气的物理性质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1:700),易液化。

(二)氨气的化学性质1、氨气与水的反应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大部分氨气与水结合生成一水合氨(NH₃·H₂O),一水合氨部分电离出铵根离子(NH₄⁺)和氢氧根离子(OH⁻),使溶液显碱性。

化学方程式:NH₃+ H₂O ⇌ NH₃·H₂O ⇌ NH₄⁺+ OH⁻2、氨气与酸的反应氨气能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例如,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

化学方程式:NH₃+ HCl = NH₄Cl(产生白烟)3、氨气的还原性氨气在一定条件下能被氧气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化学方程式:4NH₃+ 5O₂= 4NO + 6H₂O(催化剂、加热)(三)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原理氯化铵(NH₄Cl)和氢氧化钙Ca(OH)₂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氯化钙(CaCl₂)和水。

化学方程式:2NH₄Cl + Ca(OH)₂= CaCl₂+ 2NH₃↑ + 2H₂O2、实验装置(1)发生装置:固体与固体混合加热型,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相似。

(2)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因为氨气密度比空气小。

(3)尾气处理:用水或稀硫酸吸收,防止氨气污染空气。

3、实验操作要点(1)药品要干燥。

(2)加热温度不宜过高,防止氯化铵分解。

(3)收集氨气的试管要干燥,管口要塞一团棉花,以减少氨气与空气的对流,提高收集氨气的纯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难点】
重点:铵盐性质和检验方法、氨气的制备实验。
难点:快速制取氨气与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区别。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
1.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98资料卡片下面的内容,完成下列思考。
1)物理性质:无色或白色、溶于水的晶体。勾画常见的铵盐有哪些?有哪些用途?写出
硫酸铵、硝酸铵的化学式(标出硝酸铵中N的价态)
收集到较纯净的NH3。还可以结合图片观察检验NH3的试剂是什么?现象如何?你还学过
哪些检验氨气的方法?
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反应物为?状态为?条件是什么?你学过用该发生装置制备哪些气体?
思考:能用加热NH4Cl固体制取NH3吗?能用Ca(OH)2与(NH4)2SO4固体加热制取NH3吗?
能用Ca(OH)2与NH4HCO3固体加热制取NH3吗?
2)收集装置:如何收集?可以用排水法吗?为什么?
3).检验装置:结合图4-29,看到试管口有一团棉花,作用:防止氨气与空气的对流,保证
2)化学性质
(1)受热易分解:铵盐受热分解是离子反应吗?思考:NH4Cl与碘单质(I2)的固体混合物,
能用加热方法分离吗?
(2)与碱的反应:一切铵盐与碱共热均可产生NH3,试写出NH4NO3与NaOH溶液共热的
离子方程式?少量NH4HCO3与OH—共热的离子方程式。思考:如何检验NH4+的存在?
2.氨气的制备。请同学们结合P99内容,完成下列思考。
铵盐、氨气制备(第二课时)
班级:姓名:小组: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的内容,能够熟记铵盐的性质和用途,并能正确检验NH4+;
2.学生通过结合铵盐和氨气的性质,能够正确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学生通过阅读课本99页氨气制备,能够说出快速制取氨气的方法和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